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本改签指内阁将票拟好的题本进呈皇帝后,如皇帝不同意内阁票签的意见,就会下令内阁重新票拟,或直接拟好交内阁发出。乾隆时期,很多题本改签的内容或是由军机处传达到内阁,或是先由军机大臣草拟,然后呈报皇帝,获准后,发交内阁照签办理题本改签。这一变化表明乾隆时期A.中央集权日益强化 B.制衡机制得到完善C.内阁决策受到削弱 D.君主专制日益加强2.之所以说“文艺复兴使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是因为这场运动()A.冲击了神学思想的束缚B.倡导“先定论”,挑战教皇的权威C.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平等D.用理性之光驱散了现实的黑暗3.1870年代,当法国皇家科学院举办年度艺术展览时,一帮被批评家们冠以“印象主义派”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被拒之门外。这主要在于该类作品A.强调刻画英雄人物 B.创作风格悖于传统C.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表现手法夸张抽象4.观察下图,清朝前期康熙帝在抗击外来侵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做出贡献的方向是A.①B.②C.③D.④5.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中世纪末期的西欧,除英国外,都以罗马法典为基础形成法律,而且指出,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参照了罗马法的诸原则。这表明()A.彰显了人生而平等的精神 B.复制了罗马法的私法内容C.复兴了罗马法的立法原则 D.否定了宗教法庭的合法性6.下列图片反映出清朝前期存在的矛盾有①满洲贵族统治者与汉族的矛盾②清朝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的矛盾③中华民族与欧洲侵略者的矛盾④祖国统一与分裂国家的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以下倾慕中华的人物,按生平时序排第三的是A.利玛窦 B.哥伦布 C.伏尔泰 D.马可·波罗8.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在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新的价值导向——经世致用。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B.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C.反映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的要求D.提出了反对封建制度,改造社会的主张9.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概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材料表明王夫之A.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史学意识 B.擅长品评历史事件C.评史侧重历史事件之间的不同 D.熟悉西域地区历史10.《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更能反映出A.中国商品具有贸易优势 B.当时的中国是世界市场的中心C.闭关锁国政策不具有绝对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11.下表是美国二战后不同时期实际GDP及其他若干经济指标的统计数据。影响美国战后经济波动的因素主要有时期实际GDP(年均复合增长率)私人国内总投资(年均复合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年均复合增长率)失业率(年平均失业率)1950~19734.25.72.84.81974~19822.00.50.97.21983~20073.44.72.35.8①信息技术的发展②殖民体系的变化③经济政策的调整④霸权地位的丧失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2.宋代江西赣州的“福寿沟”,出口之处安装有“十二水宿”闸门。该闸门设计十分巧妙,江水低于闸门时,凭借高度差,用城中排出的积污水冲开闸门,排入江中。若闸门低于江水,则江水的压力迫使闸门封闭,江水不会倒灌。由此可知A.工艺设计贯穿理学思想 B.技术水平彰显工匠精神C.古代科技重视理论总结 D.设计思想体现天人感应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封地吕为氏,故姜尚也称吕尚。又因他被周文王封为“太师”,尊称为“姜太公”或“太公望”。姜子牙是贵族旁支的后代,胸怀韬略,学问广博,在商纣王朝廷做官后,因纣无道而离开,游说诸侯也不被任用,后来到了西部被周西伯侯姬昌重用,周西伯侯姬昌暗中和吕尚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太公的基本策略(姜子牙著有《六韬》)。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军事统帅,人称姜尚。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后封为齐侯,太公到齐国后,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因而人民多归附齐国,齐成为大国。——据《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1)根据材料,概括姜子牙的主要事迹。(2)根据材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姜子牙的历史功绩。14.(20分)茶叶的故乡在中国,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茶叶逐渐被世界所共享,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酝酿了不同内涵的茶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中国俗语中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食品。陆羽在《茶经》里曾对茶具中颇为知名的“三才杯”做过描述,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其寓意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以茶敦亲、以茶为媒、以茶敬客、以茶睦邻、以茶交友均在社会中影响甚广。——摘编自宋时磊《唐代茶史研究》材料二17世纪之后,茶叶开始了大规模的西行之旅。166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对华茶叶贸易专营权,自此中国茶叶大量出口到欧洲市场。与此同时西印度群岛糖业的发展为英国饮茶习惯的形成提供了条件。1730年,苏格兰医生托马斯·肖特发表论文称“糖不但可以遮掩苦涩之味道,使茶水更为适口,而且有清肺之良效,亦能增益肾脏功能”。1774年,茶叶成为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的最主要商品,茶叶走私贸易亦非常盛行。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一天也能喝上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饮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材料三据统计,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茶叶出口大国,但中国茶叶贸易,特别是高端红茶贸易的世界市场份额却远低于英国。英国虽然不直接生产茶叶,但英国的红茶出口贸易额却居于世界前列。英国进口茶叶的20%以上用于加工再出口,出口价格是进口价格的2倍以上。英国红茶以先进独特的加工工艺、现代化的市场营销和文化底蕴厚重的品牌(如立顿红茶)而享誉世界。——摘编自英国麦克法兰《绿金:茶叶帝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文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茶叶在英国社会逐渐普及的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在现代国际市场上如何提高中国茶叶经济的竞争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材料表明内阁、军机处都只是在遵照皇帝的旨意处理政务,决策权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表明君主专制得到了加强。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而不是中央集权,A排除;内阁与军机处都服从于皇帝一人,没有制衡,B排除;内阁只有票拟权,决策权在皇帝手中,C排除。故选D。2、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和价值,主张追求现实的幸福,冲击了神学思想的束缚;宗教改革挑战教皇的权威;启蒙运动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平等,倡导理性;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人性的启蒙3、B【解析】

材料显示,这类作品为印象派画作。印象派画家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遭到时人的批评和拒绝,B正确;A项与印象画派作品不符,排除;C项为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D项为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4、A【解析】

结合所学,①为雅克萨之战胜利,为抗击沙俄侵略,A符合题意;②平定葛尔丹叛乱,不属于外来侵略,B不符合题意;③收复,不属于外来侵略,C不符合题意;④册封五世班禅不属于外来侵略,D不符合题意。5、C【解析】

在中世纪末期的西欧都以罗马法典为基础形成法律,英国有关私法的法律制定参照了罗马法的原则,可见,罗马法的立法原则得到复兴,罗马法成为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渊源和先驱,故C正确;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中“复制了”错误,中世纪欧洲和英国的法律应用了罗马法的原则,并非照搬罗马法的内容,B错误;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形成法律”“参照了罗马法的诸原则”,联系所学罗马法的影响分析解答。6、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平定准噶尔体现的是满族统治者与蒙古族之间的矛盾,没有涉及汉族,故错误;②准格尔叛乱,与雅克萨之战,反映的都是边疆地区矛盾,故正确;③《尼布楚条约》是在雅克萨之战之后签定的,反映了中华民族与欧洲侵略者之间的矛盾,故正确;④准格尔叛乱反映了祖国统一与分裂之间的矛盾,故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故B选项正确;排除包含①的A、C、D选项。7、A【解析】

利玛窦生平在明朝中后期,是在16-17世纪;哥伦布生平在15世纪末;伏尔泰生活在17-18世纪;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到过元朝,应该生活在13-14世纪;根据时间顺序为DBAC,故排在第三位的是利玛窦,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8、A【解析】

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想倡导求实精神,注重解决现实问题,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批判,是先秦儒学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故答案为A项。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局面没有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B项;当时中国还没有产生资产阶级,排除C项;经世致用思想与反对封建制度无关,排除D项。【点睛】明清之际,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儒家思想在批判落后因素的同时,呈现出活跃的局面。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形成经世致用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端进行批判,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明清之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9、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夫之论史可以“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从不任意评说”的做法符合唯物史观,A项正确;材料中王夫之从不任意评说与“擅长品评历史事件”观点不对应,只有王夫之基于汉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不同的一个观点,不足以说明其评史侧重区别事件差异,更不能得出王夫之熟悉西域地区历史的结论,BCD三项错误。10、D【解析】

材料“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可以看出这一时时期世界各地商品交往频繁,反映了世界市场逐渐的形成。D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十三行贸易繁荣,但未体现中外贸易谁占据优势,A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因此十三行的兴盛不能证明闭关锁国的不绝对性,C错误。故选D。11、C【解析】

二战后美国通过对经济的干预,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进入滞胀,里根政府通过放松对经济的干预,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体现的是经济政策调整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③正确;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到新经济时期,主要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①正确,因此C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殖民体系的变化,②错误,AB排除;美国的霸权地位并未丧失,④错误,D排除。故选C。12、B【解析】

根据材料“江水低于闸门时……积污水冲开闸门,排入江中”“若闸门低于江水,则江水的压力迫使闸门封闭,江水不会倒灌”等信息可知,宋代江西赣州“福寿沟”对“十二水宿”闸门的设计体现了当时人对相关技术的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十二水宿”闸门技术的巧妙设计,没有体现理学思想的影响,A项错误;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践的总结,而不是理论的总结,C项错误;天人感应是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材料没有体现天人感应,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辅佐文王、武王,灭商兴周;治理和发展齐国。(2)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巩固西周统治,促进早期国家发展;其军事思想与治国理念值得肯定;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

(1)根据材料“到了西部被周西伯侯姬昌重用,周西伯侯姬昌暗中和吕尚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结合所学可知姜子牙辅佐文王、武王,灭商兴周;根据材料“公到齐国后,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可知姜子牙治理和发展齐国。(2)历史功绩从姜子牙的政治功绩一是辅佐周武王灭纣王后建立西周,巩固了西周统治,促进西周国家的发展;二是“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太公的基本策略”表明其军事思想与治国理念值得肯定;三是到齐国后实行一系列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14、(1)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历史悠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儒、道等思想交融;颐养心性,侧重于追求精神享受;成为中国人交往沟通得媒介。(2)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茶叶贸易的垄断权,大量茶叶进口到欧洲市场;茶叶的补养功能和保健功能被认可;美洲殖民地种植园经济的发展,糖业促进了饮茶推广;茶叶走私贸易盛行;工业革命推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