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二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2.2构造地貌的形成(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二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2.2构造地貌的形成(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二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2.2构造地貌的形成(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二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2.2构造地貌的形成(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二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2.2构造地貌的形成(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二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构造地貌的形成001目标任务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2.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1.联系示意图分析、理解构造地貌与地质构造的关系,说出地质构造规律对找水、找矿、工程建设等的重要指导作用。2.举例说明板块运动的特点及其对地貌的影响。3.结合材料分析,理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002预习导学1.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印度洋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

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同时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据地质考察证实,早在20亿年前,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

地中海,它经历了整个漫长的地质时期,一直持续到3000万年前的

新生代早第三纪末期,那时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连续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海盆里堆积了厚达30000米的海相沉积岩层。到早第三纪末期,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

造山运动,在地质上称为“

喜马拉雅运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经地质考察证明,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尚未结束,仅在第四纪冰期之后,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还在缓缓地上升之中。大约18000万年以前,在侏罗纪,一条深深的

地槽——特提斯洋与整个欧亚大陆的南缘交界,古老的贡德瓦纳超级大陆开始解体。贡德瓦纳的碎块之一、形成印度次大陆的岩石圈板块,在随后的13000万年间向北运动,与

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印度-澳大利亚板块逐渐将特提斯地槽局限于自身与欧亚板块之间的巨钳之内。在其次的3000万年间,由于特提斯洋海底被向前猛冲的印-澳板块推动起来,它的较浅部分逐渐干涸;形成西藏高原。在高原的南缘,边际山脉(外喜马拉雅山脉)成为这一地区的首要

分水岭并升高到足以成为气候屏障。2.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GreatRiftValley),位于非洲东部,是一个在3500万年前由非洲板块的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地理奇观,纵贯东非的大裂谷是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属于生长边界。其所形成的生态、地理和人类文化都相当独特,目前观光的主要景点则由肯尼亚进入。东非大裂谷的整个形状可画成不规则三角形,最深达2000米,宽30公里至100公里,全长6000公里(3700英里),是世界最长的不连续谷,由探险家约翰·华特·古格里所命名。东非大裂谷的详细地理位置以三角形的三个点来描述的话,南点在莫桑比克入海口,西北点则远到苏丹约旦河,北点则可进入死海。中间有相当多个湖泊、火山群。一般会将大裂谷区分成东部和西部,在西部裂谷,又称为艾伯丁裂谷,主要由高山群组成,包括有Virunga山,Mitumba山,Ruwenzori山区和RiftValley湖区,其中有世界最深淡水湖之一的坦干依喀湖(1470米深),以及世界上第二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西部裂谷的形状是比较破碎的。位于肯尼亚的东部裂谷部分,则是整个东非大裂谷区较深的部分,其中最深处在肯尼亚的内罗毕北部,这一部分的裂谷区没有出海,因此所造成的湖泊则较浅、所含矿物和盐分也较高。如马加迪湖几乎都是碳酸钠组成。埃尔门泰塔湖(LakeElmenteita)、巴林哥湖、柏哥利亚湖和纳库鲁湖(LakeNakuru)则碱性相当高。奈瓦夏湖则是小规模的淡水湖。目前东非大裂谷依然在活动当中,地质学家预测几百万年后,东非可能会分裂成不同的版块形状。目前地壳活动较旺盛的区域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火山区,包括有非洲最高峰吉力马扎罗山、卡里辛比山(卡里辛比火山,非洲中东部雅龙加火山山脉最高峰)、尼拉贡戈火山(Nyiragongo)、梅卢山(梅鲁火山)、埃尔贡山、世界上其中一座位海平面以下的尔塔阿雷火山(ErteAle)、著名的伦盖火山(OlDoinyoLengai,高2890米,世界上唯一一座熔岩温度不高,并以钠和碳酸盐成分居多的火山)等。3.泰山泰山是中国的一座世界知名山峰,也是中国五岳之首。它位于中国山东省泰安市,海拔1532.7米,主峰玉皇顶可供游客爬升。泰山不仅是美丽的旅游胜地,还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泰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历代帝王、文人学士、游侠豪杰、宗教信仰者、普通百姓都在此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泰山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演化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古泰山形成阶段、海陆演化阶段和泰山形成阶段。在太古代时期,泰山曾经是鲁西巨大沉降带或海槽的一部分,堆积了很厚的泥砂质和基性火山物质。后来经过泰山运动,褶皱隆起成为巨大的山系,同时发生一系列断裂、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形成了由各种变质杂岩和岩浆岩组成的泰山杂岩。耸立在海平面上的古泰山,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地势浙趋平缓。古生代初期,华北广大地区大幅度下降,古泰山亦随之沉没到海平面以下,在古老变质杂岩的基底剥蚀面上,沉积了一套近两千米厚的寒武—奥陶纪的石灰岩。中奥陶世末,在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下,华北地区整体上升为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期的沉积间断。至中石炭世初,发生短暂的升降交替,泰山地区处于时陆时海的环境,在中奥陶统的剥蚀面上,沉积了中、晚石炭纪的海陆交互相合煤岩系。而后,泰山地区持续上升,进入大陆发展阶段。在中生代期间,于山的南麓产生一条NEE向的泰前断裂,处于断裂北盘的原来古泰山,不断抬升隆起遭受风化剥蚀。到新生代,泰山继续大幅度掀斜抬升,在山体的高处,把原来覆盖在古老变质杂岩上的沉积盖层全部剥蚀掉,20多亿年前形成的变质杂岩,才又得以重新出露于地表。直至新生代中期,即距今三千万年左右,泰山的总体轮郭才基本形成。后来在各种外力地质作用的不断侵蚀切割和风化剥蚀下,逐渐塑造成雄伟壮观的泰山地貌景观。中生代形成的位于泰山南麓的NEE向泰前断裂,倾向南东,倾角800—850度,北盘为太古代的泰山杂岩,南盘为寒武纪的灰岩和页岩,表现为正断层的形式,断层带宽几十米至上百米,由多条断层和多个断片所组成,走向延伸百余千米,具有落差大、延伸远、力学性质复杂和多期活动的特点,自晚侏罗纪形成以来,其活动一直延续到现代,使北盘的泰山不断抬升遭受风化剥蚀,南盘的泰莱盆地不断下降接受沉积。它直接控制泰山和泰莱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是两者的天然分界线,对泰山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泰山作为一个年青的断块山系,是泰前断裂北盘不断掀斜抬升和新构造运动的结果。知识点一地质构造与地貌1.地质构造的含义:的变形和变位。2.常见类型(1)褶皱①概念:岩层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一系列弯曲。②褶皱基本形态a.背斜:岩层一般,地貌一般发育为,但常被侵蚀成(如右上图中字母A处所示)。b.向斜:岩层一般,地貌一般发育为谷地,但因耐侵蚀反而成(如右上图中字母B处所示)。特别提醒“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对于复杂的褶皱,不能仅从地表形态上区分,而应根据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2)断层①含义: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层的承受能力时,岩层发生断裂,并沿发生明显而形成。②对地貌影响eq\b\lc\{(\a\vs4\al\co1(水平方向的位移: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被错断,垂直方向上的位移\b\lc\{(\a\vs4\al\co1(相对上升——块状山或高地,相对下降——谷地或低地)),山地地区:断层沿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特别提醒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包括褶皱,断层,判断时与地表形态无关,关键是看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是否连续。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判断时只根据地表形态和高低起伏状况来回答。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谷、背斜山均为地貌类型。知识点二板块运动与地貌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1)地球是刚性的,破碎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2)这些板块上覆于熔融的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之中。(3)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4)板块内部相对,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的地带。2.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板块相向运动,边界处碰撞或俯冲。①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底下,常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②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处,板块相互挤压,形成巨大的。(2)板块相离运动,常形成或海洋。知识点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1.原因:eq\b\lc\{(\a\vs4\al\co1(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大,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2.主要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优先建造,其次才是铁路。(2)线路选择:多在地形相对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3)线路设计:一般采用盘山的线路设计。3.注意事项最大限度地保护、有效防范、尽量减少对山地景观的破坏和对、林地的占用。1.自主判断(1)背斜只能形成山地。()(2)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3)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板块的背离运动而形成的。()(4)山区道路修建一般原则是首选铁路,其次公路。()(5)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是为了保护植被。()003核心整合核心01常见地质构造及其对地貌的影响【核心整合】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地垒地堑判断方法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中间岩块相对上升中间岩块相对下降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小试牛刀】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属于“向斜成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核心02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核心整合】板块运动张裂(相离运动)相撞(相向运动)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对地球面貌的影响裂谷、海洋或海岭形成褶皱山系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边界类型图示【小试牛刀】下图为世界局部图,甲、乙、丙均为板块边界。完成下面小题。(1)甲、乙板块边界的类型分别为(

)A.消亡边界、生长边界 B.生长边界、消亡边界C.消亡边界、消亡边界 D.生长边界、生长边界(2)丙板块边界附近海底地形是(

)A.海沟 B.海岸山脉 C.海岭 D.大陆架核心03山地对交通的影响【核心整合】山地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较大。影响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原因交通运输方式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①山地地区修建铁路运输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线路选址及走向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为降低道路坡度,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③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④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⑤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⑥保护生态,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减少山地景观的破坏和对耕地、林地的占用。选线一般应按地形来确定路线的走向。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技术难度;③工程施工要安全;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线网密度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小试牛刀】国北方某山地上的公路呈“S”形弯曲(如下图),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公路修建成“S”形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旅游景观 B.减小山地坡度 C.降低修建难度 D.减轻水土流失(2)据统计,1月份该公路交通事故较多,其原因最可能是(

)A.道路结冰,车辆易发生侧滑 B.车流量大,容易追尾C.弯道较多,车辆视野受限 D.阴雨天多,能见度低004重难拓展一、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1.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方法一:依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方法二: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在岩层弯曲形态不明显的地质构造图中,在水平方向上显示出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是背斜;而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是向斜。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如下图中A为背斜,图B为向斜)。2.“两看”法判断断层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例如,下图中A、B、C三处岩石既受力断裂,又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所以A、B、C三处都是断层;而D处岩石虽然断裂,但无位移,故不是断层。〔典例〕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图中A、B、C、D四地地质构造类型依次是(

)A.背斜、向斜、背斜、向斜B.背斜、向斜、断层、背斜C.背斜、向斜、断层、向斜D.向斜、背斜、向斜、背斜二、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最上为天然气,中为石油,下为水隧道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不适合建水库大坝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确定钻矿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典例〕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一直被社会广泛利用,开采石油首先要对该地区的地质地貌进行考察。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某地区的地质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乙处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 D.搬运作用(2)某科考队欲开采石油,应选择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都可以005知识总结006强化训练考点01地质构造与地貌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岩层地质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主要的构造地貌类型和成因分别是(

)A.背斜山地外力作用 B.背斜谷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C.向斜谷地内力作用 D.向斜山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2.图中四地符合实际的是(

)A.甲处玄武岩的垂直高差可能是1190m B.乙处岩层中可能找到化石C.丙处可能发育成为河流 D.丁处为最佳天然大理岩开采点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结构示意图,地层O3、S1、S2、S3、D、C依次由老到新。完成下面小题。

3.甲地构造地貌为(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4.东山的形成是由于(

)A.岩层水平挤压 B.岩层断裂抬升C.岩层差别侵蚀 D.岩浆喷发冷凝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5.图中乙地的构造地貌为(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谷 D.向斜山6.图中(

)A.丙地的岩层形成时间早于周边岩层 B.乙地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C.乙地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D.甲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考点02板块运动与地貌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位置见图左)长约1200千米,断层以西、以东的板块正分别向西北和西南方向移动,图右为断层两侧岩块移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断层(

)①西侧为太平洋板块②两侧板块张裂分离③沿垂直方向升降④沿水平方向错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8.下列谷地的主要成因,与断层有关的是(

)①渭河谷地②长江三峡③东非大裂谷④科罗拉多峡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9.甲处的板块名称和乙处的板块边界分别是(

)A.欧洲板块、生长边界 B.美洲板块、消亡边界C.欧亚板块、生长边界 D.欧亚板块、消亡边界10.下列地貌和丙地貌形成原因相似的是(

)A.海沟 B.裂谷 C.海岸山脉 D.岛弧冰岛火山众多,下图阴影区为火山集中分布区。据此完成以下各题。11.冰岛火山众多的原因是(

)A.板块挤压,地壳上升 B.位于亚欧板块上,地壳运动活跃C.处在地壳薄弱地带 D.地壳厚度大12.下列与冰岛所处板块边界类型一致的是(

)A.海沟 B.海岸山脉 C.海岭 D.岛弧考点03山地对交通的影响白陉古道是位于太行山区的一段“之”字形原始古道,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存在,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白陉古道一直是贯通山西、河南及江南诸省的咽喉要道,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被废弃,成了户外爱好者的天堂。白陉古道的路面不是阶梯石阶,而是缓坡方式石砌路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七十二拐”的路面采用缓坡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建造难度 B.建造技术落后 C.便于积雪滑落 D.方便车辆通行14.白陉古道逐渐被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沿线运输的需求量减少 B.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C.地质灾害频繁损毁道路 D.沿古道通行危险系数较高图为我国某高铁示意图,该地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高铁最有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16.该地区铁路桥梁隧道众多,其主要原因是(

)A.高寒缺氧 B.风力强劲 C.地形起伏大 D.地层不稳定17.图示地区铁路多桥梁隧道是为了(

)A.降低路面坡度 B.减轻洪水威胁 C.避开断裂带 D.避开泥石流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为断层,N为沙砾石层下界相对平坦而广阔的侵蚀面。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规划建设一条东西向的隧道,仅从地质条件考虑,最适宜选址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2.图中断层(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北侧岩块相对上升C.比侵蚀面N形成的时间早 D.与图中褶皱同时形成3.若丁处的岩石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岩石,则新的岩石可能是(

)A.多气孔构造,质地疏松 B.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C.燃点低,可作为能源使用 D.大理岩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由两部分组成:没入海中的皇帝海山链和出露海面的夏威夷岛链(左下图所示)。这些海底火山的年龄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变“年轻”,“身高”也在增长。上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地球热点理论:随着板块运动,板块漂移过地幔柱时,地幔柱的“羽流”冲破岩石圈造成火山喷发(右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图示区域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是(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南向东北5.皇帝海山链中的海山均没于海面以下,是因为(

)A.海洋地壳下沉 B.火山喷发规模小 C.受外力侵蚀 D.海平面上升下图为部分板块边界及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下列地貌中,分别与甲、乙板块边界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台湾岛、东非大裂谷 B.冰岛、安第斯山脉C.新西兰南岛、海岸山脉 D.地中海、阿尔卑斯山7.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地壳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 B.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C.六大板块均由陆壳和洋壳两部分组成 D.板块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8.该区域①②③④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①②③④9.该区域泥岩层厚度较黄土层小,主要是因为泥岩层(

)A.形成时的堆积作用弱 B.形成后的侵蚀作用强C.形成时的侵蚀作用强 D.形成后的堆积作用弱10.推测该区域经历的地壳抬升次数至少有(

)A.1次 B.2次 C.3次 D.4次11.某区域由于地质作用导致的岩层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由地质构造发育的地形,称为构造地貌。下图示意某地地质构造和等高线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b区域的地质构造及地形是(

)A.向斜山岭 B.背斜谷地 C.向斜谷地 D.背斜山岭12.地表形态都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地质构造与地形的关系中,能够看出地质构造对地形的形成和发育的影响。图为某地区两处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图中两处地质构造与地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地为背斜,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谷地B.乙地为背斜,受外力堆积作用形成山岭C.①地为地垒,岩块相对上升,形成山地,常见球状风化地貌景观D.②地为地堑,岩块相对下降,形成盆地或谷地13.位于南美洲西南部的智利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其首都为圣地亚哥,冬季不太冷,夏季不太热。下图示意南美洲局部地区。完成下题。与图示地区火山活动关联非常密切的板块运动是(

)A.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挤压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挤压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14.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C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地方是(填字母)。(2)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B,C。(3)B、D两地中适合打井的是,其原因是。(4)水平岩层是(填“上老下新”或“上新下老”),沉积岩的特点是和。(5)图示地区计划建造一个大型工程,该工程在选址时,必须避开A、B、C三地中的地,原因是。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埃塞俄比亚地处非洲东部,境内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图1为埃塞俄比亚及周边区域略图。图2为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

材料二:亚吉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港口国家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全线长751.7千米,设计初期时速为160千米,运行时调整为120千米。(1)该国地表玄武岩分布广泛,玄武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岩,其特征是,一般认为形成该岩石的物质来自上地幔中的。(2)描述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3)简析亚吉铁路运营后降低列车运行速度的自然原因。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构造地貌的形成001目标任务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2.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1.联系示意图分析、理解构造地貌与地质构造的关系,说出地质构造规律对找水、找矿、工程建设等的重要指导作用。2.举例说明板块运动的特点及其对地貌的影响。3.结合材料分析,理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002预习导学1.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印度洋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

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同时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据地质考察证实,早在20亿年前,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

地中海,它经历了整个漫长的地质时期,一直持续到3000万年前的

新生代早第三纪末期,那时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连续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海盆里堆积了厚达30000米的海相沉积岩层。到早第三纪末期,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

造山运动,在地质上称为“

喜马拉雅运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经地质考察证明,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尚未结束,仅在第四纪冰期之后,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还在缓缓地上升之中。大约18000万年以前,在侏罗纪,一条深深的

地槽——特提斯洋与整个欧亚大陆的南缘交界,古老的贡德瓦纳超级大陆开始解体。贡德瓦纳的碎块之一、形成印度次大陆的岩石圈板块,在随后的13000万年间向北运动,与

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印度-澳大利亚板块逐渐将特提斯地槽局限于自身与欧亚板块之间的巨钳之内。在其次的3000万年间,由于特提斯洋海底被向前猛冲的印-澳板块推动起来,它的较浅部分逐渐干涸;形成西藏高原。在高原的南缘,边际山脉(外喜马拉雅山脉)成为这一地区的首要

分水岭并升高到足以成为气候屏障。2.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GreatRiftValley),位于非洲东部,是一个在3500万年前由非洲板块的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地理奇观,纵贯东非的大裂谷是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属于生长边界。其所形成的生态、地理和人类文化都相当独特,目前观光的主要景点则由肯尼亚进入。东非大裂谷的整个形状可画成不规则三角形,最深达2000米,宽30公里至100公里,全长6000公里(3700英里),是世界最长的不连续谷,由探险家约翰·华特·古格里所命名。东非大裂谷的详细地理位置以三角形的三个点来描述的话,南点在莫桑比克入海口,西北点则远到苏丹约旦河,北点则可进入死海。中间有相当多个湖泊、火山群。一般会将大裂谷区分成东部和西部,在西部裂谷,又称为艾伯丁裂谷,主要由高山群组成,包括有Virunga山,Mitumba山,Ruwenzori山区和RiftValley湖区,其中有世界最深淡水湖之一的坦干依喀湖(1470米深),以及世界上第二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西部裂谷的形状是比较破碎的。位于肯尼亚的东部裂谷部分,则是整个东非大裂谷区较深的部分,其中最深处在肯尼亚的内罗毕北部,这一部分的裂谷区没有出海,因此所造成的湖泊则较浅、所含矿物和盐分也较高。如马加迪湖几乎都是碳酸钠组成。埃尔门泰塔湖(LakeElmenteita)、巴林哥湖、柏哥利亚湖和纳库鲁湖(LakeNakuru)则碱性相当高。奈瓦夏湖则是小规模的淡水湖。目前东非大裂谷依然在活动当中,地质学家预测几百万年后,东非可能会分裂成不同的版块形状。目前地壳活动较旺盛的区域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火山区,包括有非洲最高峰吉力马扎罗山、卡里辛比山(卡里辛比火山,非洲中东部雅龙加火山山脉最高峰)、尼拉贡戈火山(Nyiragongo)、梅卢山(梅鲁火山)、埃尔贡山、世界上其中一座位海平面以下的尔塔阿雷火山(ErteAle)、著名的伦盖火山(OlDoinyoLengai,高2890米,世界上唯一一座熔岩温度不高,并以钠和碳酸盐成分居多的火山)等。3.泰山泰山是中国的一座世界知名山峰,也是中国五岳之首。它位于中国山东省泰安市,海拔1532.7米,主峰玉皇顶可供游客爬升。泰山不仅是美丽的旅游胜地,还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泰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历代帝王、文人学士、游侠豪杰、宗教信仰者、普通百姓都在此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泰山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演化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古泰山形成阶段、海陆演化阶段和泰山形成阶段。在太古代时期,泰山曾经是鲁西巨大沉降带或海槽的一部分,堆积了很厚的泥砂质和基性火山物质。后来经过泰山运动,褶皱隆起成为巨大的山系,同时发生一系列断裂、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形成了由各种变质杂岩和岩浆岩组成的泰山杂岩。耸立在海平面上的古泰山,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地势浙趋平缓。古生代初期,华北广大地区大幅度下降,古泰山亦随之沉没到海平面以下,在古老变质杂岩的基底剥蚀面上,沉积了一套近两千米厚的寒武—奥陶纪的石灰岩。中奥陶世末,在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下,华北地区整体上升为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期的沉积间断。至中石炭世初,发生短暂的升降交替,泰山地区处于时陆时海的环境,在中奥陶统的剥蚀面上,沉积了中、晚石炭纪的海陆交互相合煤岩系。而后,泰山地区持续上升,进入大陆发展阶段。在中生代期间,于山的南麓产生一条NEE向的泰前断裂,处于断裂北盘的原来古泰山,不断抬升隆起遭受风化剥蚀。到新生代,泰山继续大幅度掀斜抬升,在山体的高处,把原来覆盖在古老变质杂岩上的沉积盖层全部剥蚀掉,20多亿年前形成的变质杂岩,才又得以重新出露于地表。直至新生代中期,即距今三千万年左右,泰山的总体轮郭才基本形成。后来在各种外力地质作用的不断侵蚀切割和风化剥蚀下,逐渐塑造成雄伟壮观的泰山地貌景观。中生代形成的位于泰山南麓的NEE向泰前断裂,倾向南东,倾角800—850度,北盘为太古代的泰山杂岩,南盘为寒武纪的灰岩和页岩,表现为正断层的形式,断层带宽几十米至上百米,由多条断层和多个断片所组成,走向延伸百余千米,具有落差大、延伸远、力学性质复杂和多期活动的特点,自晚侏罗纪形成以来,其活动一直延续到现代,使北盘的泰山不断抬升遭受风化剥蚀,南盘的泰莱盆地不断下降接受沉积。它直接控制泰山和泰莱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是两者的天然分界线,对泰山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泰山作为一个年青的断块山系,是泰前断裂北盘不断掀斜抬升和新构造运动的结果。知识点一地质构造与地貌1.地质构造的含义:岩层的变形和变位。2.常见类型(1)褶皱①概念: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②褶皱基本形态a.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地貌一般发育为山岭,但常被侵蚀成谷地(如右上图中字母A处所示)。b.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地貌一般发育为谷地,但因耐侵蚀反而成山岭(如右上图中字母B处所示)。特别提醒“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对于复杂的褶皱,不能仅从地表形态上区分,而应根据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2)断层①含义: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层的承受能力时,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而形成。②对地貌影响eq\b\lc\{(\a\vs4\al\co1(水平方向的位移: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被错断,垂直方向上的位移\b\lc\{(\a\vs4\al\co1(相对上升——块状山或高地,相对下降——谷地或低地)),山地地区:断层沿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特别提醒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包括褶皱,断层,判断时与地表形态无关,关键是看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是否连续。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判断时只根据地表形态和高低起伏状况来回答。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谷、背斜山均为地貌类型。知识点二板块运动与地貌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1)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2)这些板块上覆于熔融的软流圈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3)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相向、背离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4)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2.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板块相向运动,边界处碰撞或俯冲。①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底下,常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②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处,板块相互挤压,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2)板块相离运动,常形成裂谷或海洋。知识点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1.原因:eq\b\lc\{(\a\vs4\al\co1(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大,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2.主要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优先建造公路,其次才是铁路。(2)线路选择:多在地形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3)线路设计: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3.注意事项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尽量减少对山地景观的破坏和对耕地、林地的占用。1.自主判断(1)背斜只能形成山地。()(2)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3)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板块的背离运动而形成的。()(4)山区道路修建一般原则是首选铁路,其次公路。()(5)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是为了保护植被。()答案(1)×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故成为山岭。(2)√(3)×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4)×山区道路修建一般原则是优先建造公路,其次才是铁路。(5)×山区公路呈“之”字形延伸,主要目的是降低坡度,保证行车安全。003核心整合核心01常见地质构造及其对地貌的影响【核心整合】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地垒地堑判断方法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中间岩块相对上升中间岩块相对下降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小试牛刀】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属于“向斜成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4.A【解析】4.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图中只有①⑤位于向斜处。山说明地势高于四周,故右图属于“向斜成山”的是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核心02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核心整合】板块运动张裂(相离运动)相撞(相向运动)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对地球面貌的影响裂谷、海洋或海岭形成褶皱山系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边界类型图示【小试牛刀】下图为世界局部图,甲、乙、丙均为板块边界。完成下面小题。(1)甲、乙板块边界的类型分别为(

)A.消亡边界、生长边界 B.生长边界、消亡边界C.消亡边界、消亡边界 D.生长边界、生长边界(2)丙板块边界附近海底地形是(

)A.海沟 B.海岸山脉 C.海岭 D.大陆架【答案】(1)D(2)C【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位于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乙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因此D正确,排除ABC。故选D。(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丙位于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生长边界在海底形成海岭,C正确;海沟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海岸山脉不位于海底,同时也是板块消亡边界形成,大陆架是指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与板块边界无关,排除ABD。故选C。核心03山地对交通的影响【核心整合】山地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较大。影响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原因交通运输方式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①山地地区修建铁路运输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线路选址及走向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为降低道路坡度,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③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④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⑤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⑥保护生态,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减少山地景观的破坏和对耕地、林地的占用。选线一般应按地形来确定路线的走向。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技术难度;③工程施工要安全;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线网密度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小试牛刀】国北方某山地上的公路呈“S”形弯曲(如下图),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公路修建成“S”形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旅游景观 B.减小山地坡度 C.降低修建难度 D.减轻水土流失(2)据统计,1月份该公路交通事故较多,其原因最可能是(

)A.道路结冰,车辆易发生侧滑 B.车流量大,容易追尾C.弯道较多,车辆视野受限 D.阴雨天多,能见度低【答案】(1)C(2)A【解析】(1)读图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北方某山地上,山区地势陡峭,地形坡度大,公路施工难度大,且行车安全性较差,因此山区公路常修建成“S"形,以减小线路坡度(而非减小山地坡度),降低施工难度,提升行车安全性,B错误,C正确;结合材料信息“我国北方某山地上的公路呈“S"形弯曲,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可知,该公路修建成“S"形之后才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而不是为了制造旅游景观而特意修建成“S"形,A错误;读图,在如此陡的山坡上修建公路,破坏植被,可能会加剧水土流失,D错误;故选C。(2)根据设问“1月份该公路交通事故较多"可知,我国北方1月份为冬季,道路结冰,车辆易发生侧滑,A正确;车流量和弯道数量不会随季节发生变化,所以车流量大,容易追尾,弯道较多,车辆视野受限,不是1月份该公路交通事故较多的原因,BC错误;我国北方1月份为冬季,阴雨天少,D错误;故选A。004重难拓展一、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1.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方法一:依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方法二: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在岩层弯曲形态不明显的地质构造图中,在水平方向上显示出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是背斜;而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是向斜。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如下图中A为背斜,图B为向斜)。2.“两看”法判断断层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例如,下图中A、B、C三处岩石既受力断裂,又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所以A、B、C三处都是断层;而D处岩石虽然断裂,但无位移,故不是断层。〔典例〕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图中A、B、C、D四地地质构造类型依次是(

)A.背斜、向斜、背斜、向斜B.背斜、向斜、断层、背斜C.背斜、向斜、断层、向斜D.向斜、背斜、向斜、背斜【答案】B【解析】根据岩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弯曲变化情况可以看出,A、D两地的岩层向上凸起,为背斜构造;B地岩层向下凹陷,为向斜构造;C处岩层发生断裂并有明显的错位,为断层构造。故选B。二、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最上为天然气,中为石油,下为水隧道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不适合建水库大坝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确定钻矿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典例〕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一直被社会广泛利用,开采石油首先要对该地区的地质地貌进行考察。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某地区的地质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乙处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 D.搬运作用(2)某科考队欲开采石油,应选择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都可以【答案】(1)B(2)A【解析】(1)根据水平方向上岩层的相对年龄或岩层的弯曲状况,褶皱又分为背斜和向斜。在水平方向上乙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且乙处岩层向下弯曲,故乙处为向斜,在水平方向上甲处两翼岩层新,中心岩层老且甲处岩层向上拱起,故甲处为背斜。由于背斜顶部受到张裂力的影响,容易被被侵蚀,从而形成谷地,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力的作用,岩层变得更加结实,不易受到外力的侵蚀,所以保留了下来,形成相对的高地,成山。故选B。(2)根据上题判断,甲处为背斜,乙处为向斜,丙处是断层,由于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封闭性好,且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与之相对,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故选A。005知识总结006强化训练考点01地质构造与地貌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岩层地质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主要的构造地貌类型和成因分别是(

)A.背斜山地外力作用 B.背斜谷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C.向斜谷地内力作用 D.向斜山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2.图中四地符合实际的是(

)A.甲处玄武岩的垂直高差可能是1190m B.乙处岩层中可能找到化石C.丙处可能发育成为河流 D.丁处为最佳天然大理岩开采点【答案】1.D2.A【解析】1.由图例可知,四种岩层由新到老依次是玄武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所以图示地区岩石呈中间新、两翼老的关系,可推出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为向斜,AB错误。根据等高线数据,可推断图示地区为山地,故该地为向斜山地,向斜山地是岩层发生褶皱后,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的,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C错误,D正确。故选D。2.由图可知,甲处位于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叠,且等高距为300m,据陡崖垂直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d代表等高距,n代表等高线重合条数),计算得出陡崖垂直高度600≤△H<1200,A正确。乙处为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化石分布在沉积岩处,B错误。丙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说明位于脊线上,不能发育成河流,C错误。丁处为大理岩分布区,但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开采大理岩难度大,易引起崩塌等地质灾害,D错误。故选A。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结构示意图,地层O3、S1、S2、S3、D、C依次由老到新。完成下面小题。

3.甲地构造地貌为(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4.东山的形成是由于(

)A.岩层水平挤压 B.岩层断裂抬升C.岩层差别侵蚀 D.岩浆喷发冷凝【答案】3.B4.C【解析】3.根据图中等高线图可知,甲位于等高线图中等高线向高处突出的位置,结合所学知识等高线图中“凸高为谷”,因此甲地地形为山谷;同时结合图中地层分布,O3、S1、S2、S3、D、C依次由老到新,因此,甲处地层为中间老两侧新,为背斜地质构造,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东山所在位置水平方向上均为C地层,因此,地层没有明显的运动,排除AB;同一地层之势,有的易遭受外力侵蚀,有的不易遭受外力侵蚀而被保留,形成山地,形成东山,C正确;图中未有看出该地有岩浆喷发活动,排除D。故选C。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5.图中乙地的构造地貌为(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谷 D.向斜山6.图中(

)A.丙地的岩层形成时间早于周边岩层 B.乙地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C.乙地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D.甲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答案】5.D6.C【解析】5.读图可知,乙地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地表形态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地,故乙地的构造地貌为向斜山,D正确,ABC错误;故选D。6.读图可知,丙地岩浆穿透了周边岩层,故丙地岩层形成时间晚于周边岩层,A错误;乙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错误;乙地为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C正确;甲地是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D错误;故选C。考点02板块运动与地貌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位置见图左)长约1200千米,断层以西、以东的板块正分别向西北和西南方向移动,图右为断层两侧岩块移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断层(

)①西侧为太平洋板块②两侧板块张裂分离③沿垂直方向升降④沿水平方向错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8.下列谷地的主要成因,与断层有关的是(

)①渭河谷地②长江三峡③东非大裂谷④科罗拉多峡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7.D8.C【解析】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圣安德烈斯断层西侧为太平洋板块,东侧为美洲板块,两板块沿水平方向发生错动,形成水平断裂带,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所以选D。8.渭河谷地为地堑构造,与断层有关,①正确;长江三峡是河流下蚀作用形成的,与断层无关,②错误;东非大裂谷的形成与断层有关,③正确;科罗拉多峡谷是河流下蚀作用形成的,与断层无关,④错误。所以选C。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9.甲处的板块名称和乙处的板块边界分别是(

)A.欧洲板块、生长边界 B.美洲板块、消亡边界C.欧亚板块、生长边界 D.欧亚板块、消亡边界10.下列地貌和丙地貌形成原因相似的是(

)A.海沟 B.裂谷 C.海岸山脉 D.岛弧【答案】9.D10.B【解析】9.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处为亚欧板块,乙处边界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D正确,排除ABC。故选D。10.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丙处为红海,位于板块张裂边界,与之原因相似的为裂谷,B正确;海沟、海岸山脉以及岛弧都属于板块消亡边界,排除ACD。故选B。冰岛火山众多,下图阴影区为火山集中分布区。据此完成以下各题。11.冰岛火山众多的原因是(

)A.板块挤压,地壳上升 B.位于亚欧板块上,地壳运动活跃C.处在地壳薄弱地带 D.地壳厚度大12.下列与冰岛所处板块边界类型一致的是(

)A.海沟 B.海岸山脉 C.海岭 D.岛弧【答案】11.C12.C【解析】11.冰岛地处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处生长界,地壳比较薄弱,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海沟、海岸山脉、岛弧都是地壳消亡界形成的地貌,ABD错误;海岭是生长界上形成的地貌,C错误。故选C。考点03山地对交通的影响白陉古道是位于太行山区的一段“之”字形原始古道,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存在,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白陉古道一直是贯通山西、河南及江南诸省的咽喉要道,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被废弃,成了户外爱好者的天堂。白陉古道的路面不是阶梯石阶,而是缓坡方式石砌路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七十二拐”的路面采用缓坡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建造难度 B.建造技术落后 C.便于积雪滑落 D.方便车辆通行14.白陉古道逐渐被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沿线运输的需求量减少 B.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C.地质灾害频繁损毁道路 D.沿古道通行危险系数较高【答案】13.D14.B【解析】13.在该地区,缓坡相较于石梯,并不能明显降低建造难度,A错误;由文字材料可知,在当地山坡陡崖处修建如此庞大的工程,且历经干年仍然完好,说明其建造技术高超,B错误;坡度减缓不利于积雪滑落,C错;晋商是有名的商贾群体,其贸易范围覆盖全国,货物运输需求大,该交通线路不采用石阶而采用缓坡正是为了方便车辆通行,便于货物往返,D正确。故选D。14.沿线地区的运输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大,A错误;在现代社会,各地经济往来频繁,货物运输需求越来越大,且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公路铁路修建技术日渐成熟,其也更能满足现代经济需要,所以被现代社会作为主流交通运输方式,以七十二拐而代表的传统交通线路必然被废弃,B正确;只要人们愿意使用,能够满足人们的运输需求,即便该古道附近出现地质灾害或者年久失修,也能够被及时修复,不会存在安全隐患,CD错误。故选B。图为我国某高铁示意图,该地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高铁最有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16.该地区铁路桥梁隧道众多,其主要原因是(

)A.高寒缺氧 B.风力强劲 C.地形起伏大 D.地层不稳定17.图示地区铁路多桥梁隧道是为了(

)A.降低路面坡度 B.减轻洪水威胁 C.避开断裂带 D.避开泥石流【答案】15.A16.C17.A【解析】15.我国四大高原中,只有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故选A。16.云贵高原地区铁路桥梁隧道众多,其主要原因是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地形起伏大,为了确保安全,需要修建众多桥梁隧道,C正确。高寒缺氧是指青藏高原,A错误。云贵高原地区铁路桥梁隧道众多跟风力强劲、地层不稳定关系不大,BD错误。故选C。17.云贵高原地区铁路桥梁隧道众多,其主要原因是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地形起伏大,修建比较多的桥梁隧道,是为了降低路面坡度,提高行车安全性,A正确。跟减轻洪水威胁、避开断裂带、避开泥石流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为断层,N为沙砾石层下界相对平坦而广阔的侵蚀面。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规划建设一条东西向的隧道,仅从地质条件考虑,最适宜选址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2.图中断层(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北侧岩块相对上升C.比侵蚀面N形成的时间早 D.与图中褶皱同时形成3.若丁处的岩石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岩石,则新的岩石可能是(

)A.多气孔构造,质地疏松 B.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C.燃点低,可作为能源使用 D.大理岩【答案】1.A2.C3.D【解析】1.读图可知,甲处为背斜,结构稳定,且不易积水,是建设隧道的良好地质构造,A正确;乙处靠近断层,丙处为向斜,丁处靠近火山通道,都不适宜建设隧道,B、C、D错误。故选A。2.堆积物覆盖在断层之上,说明断层形成后相对稳定,不再活动,A错误;读图可知,相同岩层北侧岩块的位置相对南侧岩块下降,B错误;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之上的堆积物,说明断层比侵蚀面N形成时间早,C正确;断层切穿褶皱的岩层面,说明褶皱先形成,D错误。故选C。3.据图可知,丁处是位于地下的灰岩,是一种沉积岩,若其受到岩浆活动影响,会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从而形成变质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D正确;多气孔构造,质地疏松是喷出岩,A错误;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的是沉积岩,该灰岩已经变质,不会含有化石,B错误;变质岩不能作为能源使用,C错误。故选D。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由两部分组成:没入海中的皇帝海山链和出露海面的夏威夷岛链(左下图所示)。这些海底火山的年龄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变“年轻”,“身高”也在增长。上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地球热点理论:随着板块运动,板块漂移过地幔柱时,地幔柱的“羽流”冲破岩石圈造成火山喷发(右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图示区域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是(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南向东北5.皇帝海山链中的海山均没于海面以下,是因为(

)A.海洋地壳下沉 B.火山喷发规模小 C.受外力侵蚀 D.海平面上升【答案】4.C5.C【解析】4.材料提及:这些海底火山的年龄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变“年轻”,岩浆喷出形成的岩浆岩年龄最轻,形成的越早,年龄越老。“随着板块运动,板块漂移过地幔柱时,地幔柱的“羽流”冲破岩石圈造成火山喷发”,据此分析,图示区域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C正确,ABD错误。故选C。5.皇帝海山链中的海山均没于海面以下,是因为受外力侵蚀,如海浪侵蚀等,C正确。海洋地壳下沉、火山喷发规模小、海平面上升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下图为部分板块边界及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下列地貌中,分别与甲、乙板块边界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台湾岛、东非大裂谷 B.冰岛、安第斯山脉C.新西兰南岛、海岸山脉 D.地中海、阿尔卑斯山7.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地壳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 B.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C.六大板块均由陆壳和洋壳两部分组成 D.板块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答案】6.B7.D【解析】6.读图可知,甲处为大洋中脊(海岭),板块边界类型为生长边界,乙处为海岸山脉,板块边界类型为消亡边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非大裂谷、冰岛处于生长边界,台湾岛、安第斯山脉、新西兰南岛、海岸山脉、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处于消亡边界。由此判断,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7.板块是岩石圈的单元,因此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的是全球岩石圈,不是地壳,A错误;南极洲板块部分为陆地,也包括周边广阔的海洋,B错误;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基本上由海洋板块构成,C错误;板块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因此板块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D正确。故选D。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8.该区域①②③④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①②③④9.该区域泥岩层厚度较黄土层小,主要是因为泥岩层(

)A.形成时的堆积作用弱 B.形成后的侵蚀作用强C.形成时的侵蚀作用强 D.形成后的堆积作用弱10.推测该区域经历的地壳抬升次数至少有(

)A.1次 B.2次 C.3次 D.4次【答案】8.B9.A10.C【解析】8.根据沉积岩层“老的岩层在下,新的岩层在上”的岩层沉积规律,可推知③岩层比②岩层形成早,②岩层比①岩层形成早。根据“侵入者形成晚,被侵入者形成早”的岩层形成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④岩层入侵了①、②、③岩层,可推知④岩层形成最晚。故四类岩层按照形成早晚排序依次为③②①④,B正确,ACD错误。故选B。9.沉积岩层的厚度大小,主要与形成时的堆积作用强弱和形成后的侵蚀作用强弱有关。该区域泥岩层厚度较黄土层小,可能是因为形成时的堆积作用弱,沉积物厚度小,也可能是因为形成后的侵蚀作用强,导致岩层厚度减小。结合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泥岩层呈水平状分布,没有侵蚀面存在,而黄土层地表崎岖不平,有侵蚀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