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1(天津卷)-历史(全解全析)_第1页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1(天津卷)-历史(全解全析)_第2页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1(天津卷)-历史(全解全析)_第3页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1(天津卷)-历史(全解全析)_第4页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1(天津卷)-历史(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

历史,全解全析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

1.2023年国家博物馆展出河姆渡等遗址出土的稻作遗存、成熟的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夹炭陶器和装饰工

艺品等考古成果。这些考古成果有助于我们了解()

①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②长江流域地区史前文化

③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④中国早期人类的起源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稻作遗存”可知,可以探究原始农业的发展,根据“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和结合所学可知,

河姆渡过上了定居生活,这些考古成果可以了解①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根据“河姆渡、夹炭陶器和装饰工

艺品”可知,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等,这些考古成果可以了解②长江流域地区史

前文化,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夏商周时期探究的是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③不符合题意,中国境

内的早期人类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题干中没有提到,④不符合题意,BCD项错误,排除BCD项。

故选A项。

2.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共有16万余片,经古文字专家研究,上面所记载的商朝帝王世系与《史记・殷本

纪》中的相关记载基本一致。这表明()

A.文献与文物比对可推出真实的历史B.考古界对商王顺序一直存在着争议

C.文献承载的史料价值远远高于实物D.出土文物验证了传世文献的可信度

【答案】D

【详解】据材料可知,《史记•殷本纪》中有关商王世系的记载与殷墟甲骨文的记载基本一致,这有利于检验

《史记》的可信度,D项正确;出土文物不一定可以更全面地揭示历史的真相,这取决于出土文物的具体

情况,排除A项;材料说明殷墟甲骨文和《史记•殷本纪》中对商王世系的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并没有提

及考古界的态度,排除B项;文献与文物都是史料,价值没有高低之分,排除C项;故选D项。

3.图1文物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以度审容”的国家级标准量器,它的颁布得益于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次重大

改革。这一“改革”开始的时间位于图2时间轴的()

①②③④

七大•、,•大—》—

YY--------Y------

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3世纪

图1(上海市博物磨藏)

图2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图1的文物和材料文字“图1文物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以度审容’的国家标准量”可知,该

文物是商鞅方升,它的颁布得益于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跟军事,其中在经济

上规定了统一度量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公元前356年,即

公元前4世纪前期,②符合题意,B项正确;①处是公元前5世纪,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③是公元前4

世纪后期,排除C项;④处是公元前3世纪,不符合材料考查的时间,排除D项。故选B项。

4.如图为大同北魏墓中出土的女舞俑。舞者头戴风帽,身着长襦,其服饰具有典型的鲜卑特征,但其舞袖

的动作及端庄的风格,更接近于汉族舞蹈。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A.三国鼎立局面B.北方人口南迁C.北方民族交融D.政治制度完善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大同北魏墓中出土的女舞俑。舞者头戴风帽,身着长襦,其服饰具有典型的鲜卑特征,

但其舞袖的动作及端庄的风格,更接近于汉族舞蹈。”可知,材料体现了舞蹈方面少数民族和汉族相互学习,

该女舞俑可以用于研究北方民族交融,c项正确;北魏时期与三国鼎立局面无关,排除A项;北方人口南

迁无法从女舞俑兼具鲜卑族和汉族特色中体现出来,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化方面的内容,与政治制

2

度完善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大运河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

来的迫切需求。”材料反映大运河的开通()

A.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C.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D.满足唐朝稳固统治的需求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大运河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迫切

需求。”分析可知,大运河的开通把长江流域同北方连接起来,这说明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

C项正确;“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唐朝,至南宋完成,排除A项;大运河的开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

力,是隋炀帝暴政之一,与题干主旨“大运河的开通把长江流域同北方连接起来”不符,排除B项;大运河

是在隋炀帝时开通的,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6.“华光礁I号”是一艘失事的南宋古沉船,船上出水了大量碗、盘、碟、壶、盏、瓶,全是当时销往海外

的民间生活用瓷。这可以佐证南宋()

A.文化生活丰富B.农业发达C.科技水平高超D.海外贸易活跃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全是当时销往海外的民间生活用瓷”可知这些瓷器主要用来出口,结合所学知识,宋代海

外贸易繁荣,很多商船运往国外,D项正确;外销瓷器与文化生活的丰富与否无关,排除A项;瓷器制作

属于手工业,无法直接反映农业发达,排除B项;科技水平的高超主要体现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

的应用方面,排除C项。故选D项。

7.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清朝设置驻藏大臣。这些举措的共同作用是()

A.推动了中央行政制度变革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C.防止了西方对中国的侵略D.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纳入中国版图;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台湾纳入

中国版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治理,所以这些举措的共同作用是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B项正确;这些机构都属于边疆管理措施,与中央行政制度变革无关,排除A项;材料机构并没有防止了

西方对中国的侵略,排除C项;驻藏大臣的设置与南北分裂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8.一位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在研究某一主题时去图书馆翻阅下图中的经典著作,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潮流

放的

想解

B.思

探索

存的

亡图

A.救

运动

封建

帝反

D.反

抗争

级的

民阶

C.农

A

案】

【答

四本

,这

可知

知识

所学

话”和

团史

”“义和

研究

法史

戌变

”“戊

动史

务运

志”“洋

事日

国史

平天

干“太

据题

解】

【详

行救

层进

同阶

代不

是近

映的

,反

运动

和团

和义

变法

戊戌

动、

务运

、洋

运动

天国

:太平

件有

大事

的重

及到

书涉

项;

除B

,排

有关

解放

思想

法和

戌变

有戊

,只

事件

重大

到的

涉及

书所

四本

;这

正确

,A项

探索

存的

亡图

地主

法与

戌变

和戊

运动

洋务

,而

有关

阶级

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