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图为上海环郁能源开发的太阳能光伏设备,其支架可以调节光伏板与地面的夹角以提高发电效率。读图完成完成下面小题。1.某市安装了该设备并设定夏至日光伏板与地面夹角为20°,该市的纬度为()A.6°34′N B.23°26′N C.46°34′N D.43°26′N2.该日后的一个月内地球公转的线速度的变化趋势是()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3.3个月后,该市的居民欣赏日落美景的方向是:()A.西北 B.西南 C.正西 D.正北【答案】1.D2.D3.C【解析】【1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光伏板与地面夹角等于纬度差,此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光伏板与地面夹角为20°,二者都在北半球,故该市的纬度=20°+23°26′=43°26′N,故选D。【2题详解】该日为夏至日后的一个月,地球公转过远日点,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故地球公转的线速度的变化趋势是先变小后变大,故选D。【3题详解】夏至日后3个月秋分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故选C。【点睛】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李老师2020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为该航班信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A.5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9小时5.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A.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答案】4.B5.D【解析】【4题详解】读图可知,该飞机起飞时为北京时间1月1日0:15,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该飞机到达旧金山时当地时间为12月31日19:20,旧金山位于西八区,比北京时间晚了16小时,可知当飞机到达旧金山时北京时间为1月1日11:20,经计算可知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11小时,ACD错误,B正确。故选B。【5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上海位于东八区,使用中央经线为120°E的地方时,旧金山位于西八区,使用中央经线120°W的地方时,旧金山比北京慢了16个小时,因此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即全球的时区制度导致两地的地方时差,D正确;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不同半球,与本次飞行“时光倒流”没有关系,ABC错误。故选D。【点睛】时区和区时:国际上规定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和120°E的地方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相差时区x1小时。所求地在东,“±”号取“+”号,反之取“-”号;经度差:同在东经或西经,用减法;一个东经,一个西经,用加法。下图是“两幅大河河口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判断左图中河流的横截面剖面图为(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沉积物)()A. B. C. D.7.为了促进对外交流,在两河口处建港口,应分别建在()A.甲岸、丙岸 B.乙岸、丙岸 C.甲岸、丁岸 D.乙岸、丁岸【答案】6.B7.C【解析】【分析】【6题详解】根据纬度可以判断左图为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偏向甲岸即南岸,河流不断冲刷南岸,北岸泥沙不断沉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7题详解】为了提高船舶的吨位和便于船舶的停靠,建设港口应选择水深的河岸(河流侵蚀岸),即河流流向偏转的一侧。由上题可知,左图中侵蚀岸是甲岸;根据纬度可以判断右图为南半球,河流自北向南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偏向丁岸即东岸,河流不断冲刷东岸,西岸泥沙不断沉积,所以侵蚀岸是丁岸。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点睛】河流侵蚀岸和堆积岸的判断。(1)河道平直,考虑地转偏向力:①判断左岸、右岸:顺着河流的流向,左侧为左岸,右侧右岸;②判断侵蚀岸、堆积岸: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向右偏转,即河流右岸受到侵蚀,可能会发育成凹岸;左岸堆积,可能会发育成凸岸。(2)河道弯曲,考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①凹岸侵蚀的本质是河流水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的影响。顺着河流的流向,河流水受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影响而冲刷的那侧,即为凹岸,另一侧即为凸岸;②也可以借助图形来识记凹岸、凸岸(河岸凸出的即为“凸岸”,凹陷的即为“凹岸”)。埃及阿布辛贝神庙位于尼罗河谷幽深的洞穴中,极为昏暗,但每年的2月22日,太阳光线却能射入神庙大殿,为雕塑镀上金色,神秘而恢弘。下图为阳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该庙宇供奉的是古埃及的一位法老,阳光能够照射进来的日期是法老的生日(2月22日)和祭日,则该法老的祭日可能是()A.10月22日 B.6月22日 C.12月22日 D.9月23日9.从法老的生日至祭日之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乌鲁木齐市的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大C.祭日当天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D.湖南湘潭市花秋菊怒放后凋零【答案】8.A9.A【解析】【8题详解】一年中只有生日(2月22日)和祭日,太阳光线却能射入神庙大殿,说明这两个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相同的,这两个日期应是关于12月22日(或6月22日)在时间上对称。因此,时间最可能为10月22日,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从法老的生日至祭日之间,太阳直射点先由南向北,后由北向南,乌鲁木齐位于北半球,故乌鲁木齐市的昼长先变长后变短,A正确;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B错误;12月22日当天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最小,C错误;湖南湘潭市花秋菊怒放后凋零主要描述的是秋冬季节,从法老的生日至祭日之间是从春季开始,D错误;故选A。【点睛】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太阳直射两次,日期关于12月22日或6月22日在时间上对称。某地(105°E)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该地位于()A.赤道附近 B.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北半球中低纬度11.该同学在a至b时段观测与记录持续了()A.4个多月 B.10个多月 C.8个多月 D.6个多月12.观测时段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再增大,最后又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再减小,又增大再减小【答案】10.D11.D12.B【解析】【10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夏至日该地日出早于6点,昼长较长,应位于北半球,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某地经度为105°E,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即图中北京时间7:00对应当地地方时6:00。如下图所示:春、秋分当地6点日出,所以图中M是春分日,N是秋分日,若该同学从春分日(如图中M点)开始记录,到秋分日(图中N点)为6个月,但该同学是在a-春分之后的1个月左右开始记录,至b-秋分日后又持续了约1个多月结束,所以记录时间是6个多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由上题可知,该段时间夏至日前后,其中夏至日之前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夏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南移,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之后再减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回归线。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如此周而复始回归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为一个回归年。下图左为道教名山崂山南峰著名景点“仙桃”,峰顶花岗岩怪石圆润饱满,右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仙桃”的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4.“仙桃”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答案】13.B14.C【解析】【1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仙桃岩石性质为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结合右图信息可知,①为岩浆,②为侵入岩,③为喷出岩,④为沉积岩,因此B正确,排除ACD。故选B。【14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仙桃属于花岗岩,属于侵入岩中的一种类型,因此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侵入岩;然后经过地壳抬升,整体岩层向上隆起,遭受外力侵蚀过后,侵入岩裸露,不断外力侵蚀过后,该侵入岩圆润饱满,C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睛】地壳物质循环主要是三大岩石以及岩浆的互相转化,岩浆岩可以通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可以通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或者通过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沉积岩和岩浆岩也可以通过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昆仑山脉东西延伸2500多千米,山脊线海拔近6000米。下图为昆仑鸟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昆仑山的形成主要是()A.南北方向挤压,地壳隆起成山 B.东西板块碰撞,地壳褶皱成山C.地壳岩层断裂,岩块相对上升 D.地壳水平位移,岩浆上涌成山16.形成昆仑山山峰棱角分明,山脊犹如刀削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搬运 B.风力风化侵蚀 C.冰川侵蚀搬运 D.地壳多次沉降【答案】15.A16.C【解析】【15题详解】昆仑山地处青藏高原,而青藏高原是北侧的亚欧板块和南侧的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造成地壳隆起而形成的山脉,A正确;该山脉并不是板块东西碰撞、地壳岩层断裂、地壳水平位移而形成的,BC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根据“山峰棱角分明、山脊如刀削”可知该地貌为角峰、刃脊,属于冰川侵蚀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蚀搬运,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冰川和它所携带的石块在流动过程中对地面岩石的破坏,并把破坏下来的物质带走的过程。包括拔蚀和磨蚀作用。可造成冰斗、角峰、冰槽谷等地貌。山东省极力推崇“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独特旅游线路,给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中“一山”指的是五岳之首——泰山。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7.图中与泰山成因相吻合的地质构造是()A.①B.②C.③D.④18.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7.A18.C【解析】【分析】考查地质构造及其应用。【17题详解】从地质构造看,泰山的形成应属于发生在两条断层线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即地垒构造,属于图中的①。故选A。【18题详解】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读图可知,图中③是背斜构造,故③处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C正确。故选C。新疆巴里坤湖(如下图所示)位于天山东段,科学钻探发现其沉积物粒径从大到小分别有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从河口到湖心,巴里坤湖沉积物依次为A.砂砾石一粉沙黏土一黏土石盐石膏B.粉沙黏土一砂砾石一黏土石盐石膏C.黏土石盐石膏一粉沙黏土一砂砾石D.砂砾石一黏土石盐石膏一粉沙黏土20.巴里坤湖某地层自上而下为砂砾石层、粉沙黏土层、黏土石盐石膏层,这反映了该地质时期A.湖盆地壳下沉 B.气候趋于干旱C.湖泊面积扩大 D.河流侵蚀趋强【答案】19.A20.B【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的相关知识【19题详解】由于沉积物粒径从大到小分别为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而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从河口到湖心,流水的搬运能力逐渐减弱,颗粒物粒径逐渐减小,因此从河口到湖心,沉积物依次为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A正确。20题详解】巴里坤湖某地层自上而下为砂砾石层、粉沙黏土层、黏土石盐石膏层,说明该地以前位于湖心,现在位于河口,说明湖泊不断萎缩,反映了该地质时期气候趋于干旱,湖水蒸发加大,B正确,C错;湖盆地壳下沉不会导致湖泊面积缩小,A错;题干中物质颗粒粒径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该时期湖泊面积的变化,与河流侵蚀强弱变化关系不大,D错。读我国南方某山区的聚落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21.山区聚落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D.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22.下列措施中,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是()A.在陡坡上修梯田种粮B.不断扩大内河水产养殖规模C.大力发展山区旅游业D.在山坡上有计划地栽培果树【答案】21.D22.D【解析】【分析】考查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及区域发展措施。【21题详解】图示聚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三面环水,聚落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而不是分布在临河平原地区,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季风气候,洪涝灾害频发,分布在离河流有一定距离的地势相对较高地带,使聚落地势高于洪水位,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对聚落的危害,D对;山区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聚落分布越靠近山区,则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越多,A错;靠山建住房不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例如聚落位于山地迎风坡,则地形雨丰富,暴雨侵袭更严重,B错;靠近山区,更容易受山洪威胁,且山区附近也不利于地震逃生,有利于地震逃生的地形为平坦开阔地区,C错。【22题详解】坡度陡的地区,地势起伏大,修建梯田种粮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梯田应修建在坡度较小的山区,A错;不断扩大内河水产养殖规模容易造成水污染,规模过大还会对其它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B错;大力发展山区旅游,有利于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但对改善生态环境没有明显的作用,不合理的旅游活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C错;在山坡有计划地栽培果树,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D对。下图为某同学通过网络获得的某城市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部分),阅读天气符号图,完成下列问题。23.周一时,与该城市在某天气系统中的位置相似的可能是()A.甲 B.乙 C.丙 D.丁24.下面描写天气的诗句与影响该城市这三天的天气系统相一致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25.下面各图与该城市三天来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23.A24.A25.D【解析】【分析】考查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特点,解题关键是掌握各种天气系统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23题详解】读图可知,根据天气符号和三天来气温的变化可知,该地经历一次冷锋降雨。周一时,该城市天气雨转多云,随后气温下降,应是冷锋过境,说明其正处于冷锋的锋后。天气系统图中右图是暖锋过境,丙丁错误,CD错;左图是冷锋过境,乙地冷锋即将过境,可能是多云转阵雨,B错;只有甲地正处于冷锋的锋后,位置符合条件,A对。故选A。【24题详解】根据图中天气变化及气温变化分析,该地三日气温不断下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是冷锋过境产生的现象,A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的是我国南方地区春季受暖锋影响而出现降雨,B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描写的均为春雨到来,都是暖风过境产生的现象,C、D错。故选A。【25题详解】读图可知,周一该城市处于冷锋过境时,到周三处于冷锋过境后,从冷锋过境时到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结合图例可知,D项图中曲线变化符合该特点。故选D。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读“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_______,日期是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是__________。(2)这一天,①②③④四点中,昼夜等长的是______点,处于极夜的是______点。(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最小值的范围是________。(4)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②③的角速度关系是______。(5)此日后,我国昼将变________(长或短),正午太阳高度将变______(大或小)。【答案】①.冬至②.12月22日前后③.23°26′S(南回归线)④.③⑤.①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⑦.北半球各地⑧.③⑨.相等⑩.长⑪.大【解析】【详解】(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也就是23°26′S。(2)这一天为冬至日,只有赤道上的③昼夜等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对应①。(3)此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故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该日,北半球各地距太阳直射点最远,故北半球各地冬至日达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小值。(4)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①②③④四点,③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除极点外,地球上各地的角速度相等,故②与③相等。(5)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我国昼将变长或短,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大。【点睛】由于太阳光为平行光,地球是个球体,所以在某一时刻太阳仅直射地球上某一点,此点就是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正中心。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位置可以根据晨昏线的位置来判定,晨昏线若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则直射南回归线;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则直射赤道。根据晨昏线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来判断季节,二分日晨昏线过极点与经线重合,其他时间与经线斜交;二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其他时间则斜交。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为夏半年,在南半球则北半球为冬半年。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我国滇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我国滇西地区岩浆岩广布,在一些凹陷盆地有沉积岩分布。(1)分析该地岩浆岩广布原因。(2)指出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3)据图说明该地煤矿开采的优势条件。【答案】(1)地处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发育多条断层构造带,火山活动频繁。(2)地质构造:a地主要是背斜构造,还存在断层构造;b、c两地为断层构造。依据:a地岩层向上弯曲,且岩层发生断裂错位;b、c两地岩层发生断裂错位。(3)外力侵蚀明显,矿体出露地表,开采难度小;处于背斜一翼,地层结构稳定且不易积水。【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滇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岩浆活动以及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开采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岩浆岩由岩浆活动产生,岩浆活动与地壳运动有关。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为我国滇西某地,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岩浆活动;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断层发育,有多条断层构造带,火山活动频繁。【小问2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地岩层向上弯曲,且岩层发生断裂错位,因而a地存在背斜和断层;b、c两地岩层发生断裂错位,存在断层。【小问3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煤层矿体发生地质活动之后,被外力侵蚀,出露地表,开采难度较小;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煤层处于背斜一侧,地层结构稳定,开采安全,且背斜构造利于排水,开采过程不易积水。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凤堰梯田位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凤凰山南麓山前冲积扇上。乾隆年间,湖南长沙移民见此地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当地农户共同开垦梯田。在修筑初期,常发生前一天灌满水,第二天就出现干涸的情形,其后先民采用措施加以解决。该梯田现为我国北方省份面积最大的古水稻梯田,已成为旅游胜地。下图示意凤堰梯田位置及景观。(1)说明该地能够修建梯田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2)推测梯田修筑初期易干涸的主要原因及先民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1)山麓冲积扇上,海拔、相对高度及坡度等适宜修建梯田;有多条沟溪流经,水源充足,可自流灌溉;冲积扇土层深厚,土壤肥沃。(2)原因:冲积扇土质疏松,孔隙多,地表水易渗漏;坡度较大,地下水流速快;坡地地下水埋藏较深,地表水易下渗。措施:夯实底土。【解析】【分析】本题以凤堰梯田为背景材料,涉及农业区位条件以及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污泥堆肥调理剂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科普文章写作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民俗文化博物馆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仓储设备租赁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高性能隔热材料制备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木偶艺术表演AI应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石油沥青环保涂料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除尘设备远程维护平台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球员合同谈判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水上乐园经营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护理法律法规》课件
- 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月培训
- 专题03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压轴题真题分类(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题型分类高分必刷题(人教版)
- 非遗系列之木偶戏主题班会课件
- 围墙拆除重建施工方案
- 国开(陕西)2024年秋《社会调查》形考作业1-4答案
- 社会组织负责人备案表(社团)
- 人力资源许可证制度(服务流程、服务协议、收费标准、信息发布审查和投诉处理)
- Unit2Whattimeisit?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人教PEP版)
- DL∕T 956-2017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
- 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提分题(全国)专练04 人文地理(选择题专项80题)(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