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道德与法治课对初中生创新精神培养路径探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一、主要研究内容(学术构想与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一)学术构想与思路时代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创新性人才,“富有个性的现代化人才的核心素质即是创新素质”。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其独特的、强大的教育功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精神的培养是起点。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选择《道德与法治课对初中生创新精神培养路径探究》作为题目并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分别从学生对创新精神含义的理解、学生对于创新精神培育的认同情况、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培育学生创新精神所采取的教学方式等现状展开分析,从调查的结果中发现存在僵硬的教育制度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试教育模式阻碍学生个性发展、片面人才观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被忽视等问题阻碍了道德法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因此在查找相关资料及导师的指导下,依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上述问题提出变革教育制度推动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完善学校教育模式推动思政课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会创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等策略。希望为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能力的培养尽一丝绵薄之力。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二)主要研究内容一、相关概念界定(一)创新的内涵(二)创新精神的内涵(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创新精神培育的内容和目标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创新精神培育的内容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创新精神培育的目标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二)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三)有利于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性.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现状(一)学生对创新精神含义的基本理解和认知(二)学生对于创新精神培育的认同状况(三)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培育学生创新精神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创新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一)僵硬的教育制度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二)应试教育模式阻碍学生个性发展(三)片面人才观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四)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被忽视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优化路径(一)变革教育制度推动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二)完善学校教育模式推动思政课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会创新(四)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未来的接班人必须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快速、灵活的适应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趋势。但是国内的教育体制并没有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国家教育体质僵硬,学校奉行应试教育模式,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师缺乏实施创新教育的条件和能力。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能有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打破僵硬的教育制度,变革学校应试化的教育模式,并将创新的教育方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创新点:本研究的创新点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角度较为新颖。以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创新精神培育为研究方向,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另一方面是调查研究的对象新颖。把研究对象缩小为初中的学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二、开题依据(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水平及趋势关于创新精神的实践方面的研究,国外的众多学者们也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创新。创新本质上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创新的王国!”有关创新精神的教学研究,国外研究者主要围绕创新精神要不要教以及怎么教,展开了探索。研究内容主要为两方面:创新精神能否作为一种共通的普遍创新精神适用于各学科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创新精神是否具有学科特点和差异,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探讨了相关学科所需要的创新精神。20世纪90年代,布鲁姆的学生洛林·安德森(LorinAnderson)将模型按照认知过程的难易程度设计,从“识记”、“理解”、“应用”这些相对简单的认知能力逐渐升级为“分析”、“评价”、“创造”高级别的认知技能,而上层三种高级别的认知技能正是创新的核心技能。爱德华·德·博诺(EdwarddeBono)是创造性思考和把思考作为技能直接教授的相关领域内德高望重的权威。爱德华博士把毕生精力用于创新创新领域的拓展与开发,他根据对人大脑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建构了世界上最庞大、最具穿透力的创新训练系统,创造出了“水平思考法”、“平行思考法”、“六顶思考帽”等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工具,被誉为“创新创新之父”。由此可见,国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研究十分关注,非常值得国内的研究者们借鉴参考。我国在创新精神的研究方面与国外相比较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国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将创新精神与具体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结合研究的也不是特别多,但是仍有一部分研究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高中的思想政治、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出了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唐凤林认为“教材是师生创新活动的依据,要用好教材资源,同时拓展文本的提升点;要基于生活,创设主题化的创新性问题情境;从个别走向一般,指导学生主动创新:建构发展性评价情境,形成合理、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这些都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唐老师还认为“创新力培养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几个环节具体操作实践路径来实现。”。戎士锋指出:“思想品德课要重视通过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分为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书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这对于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意义。”孙洪伟老师在文章提到“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品质;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精神”。查永浩认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品质应该是基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通过现状调查,拓宽创新;合作交流,深化创新”。乐韵提出“配合教学进度经常采用议论讨论的方式,适当地开展辩论、写小论文等活动,对于掌握知识、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刘桂英老师认为“初中政治教学的一大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道德素质,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创新精神,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有正确的人生观念,有正确的世界观,这样才能够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而传统教学往往恰恰忽略了这些,一味地追求教学成绩,似乎有了成绩,就算是教育的全部意义了。所以摆脱传统教学以成绩为主,将学习目的上升到道德层面才是最好的初中政治的教学。此文就通过简单的判断题,完善学生的是非观;复杂的辨析题丰富学生的情感观;多样的实例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情景模拟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从以上老师的研究中发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主要有激发兴趣、创设情境、通过各种类型的题目训练等方法,这些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参考。(二)研究内容的理论意义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新精神的相关理论。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研究,己经有了比较有意义的成果,但是主要集中在英语、语文、历史等学科,并且主要针对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相关理论有丰富完善的重要作用。(三)研究内容的实践意义在实践意义上,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将创新精神培育与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不断提升教学实效性和挖掘教学资源,有利于于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埋下创新的种子,进而积极建构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可行性分析(一)已具备的条件通过知网、万方、图书馆结合实践已初步了解《道德与法治》在初中课堂中的实践现状,以及初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现状。对《道德与法治》实践课在初中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方法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和相关的研究现状。同时利用调查问卷对中学的学生发放了问卷,获得了一手的数据,为文章的写作提供了真实的数据支撑。(二)待解决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着两个不足之处。第一,理论准备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第二,由文字表达能力需要提升。因此,本人仍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使得该论文得以完善和提高,才能不断地对创新精神相关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完善我们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弥补短板和发扬长处。(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首先通过对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学概念的界定,搜索关键词,在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搜索相关参考文献,同时检索中北大学图书馆里关于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学国内外现状以及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相关书籍,进行借阅查询,挖掘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学内涵并了解其对初中生发展成长的意义,并作相关记录;其次通过在数字图书馆中检索关于当前我国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的己有文献,从而为其后的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研究作铺垫。2.调查问卷法我们首先根据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实际需要,设计符合情况的调查问卷。其次,调查对象选取的是某中学初中学生,对调查对象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最后,通过分析所取得到数据,形成数据图表,清晰明了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通过探析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学生和教师的培育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3.文本分析法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上下两册教材为主,立足于学情,深挖基本教材,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中某个单元某节课作为个案研究,模拟真实课堂,对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预设,力求解决学生的疑问和困难之处,并进行教学反思,提出教学设计上的亮眼之处和仍存在的不足。四、主要参考文献[1]万军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创新精神[J].学周刊,2022(14):82-84.[2]李新刚.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探析[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12):9-10.[3]李秋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改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试题与研究,2021(31):153-154.[4]薛宝卫.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编程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精神——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C]//.融合信息技术·赋能课程教学创新——第六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案例集.,2021:815-818.[5]杨文艳.新时代培养初中生创新精神的对策研究——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为例[J].吉林教育,2021(18):82-83.[6]焦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创新精神的培养方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1(38):114-116.[7]赵海青.略谈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2021(14):83.[8]苏宁宁.浅谈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137-138.[9]盖永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黑河教育,2020(12):32-33.[10]刘广骥.新课程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3):97-98.[11]张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试题与研究,2020(22):44-45.[12]高存霞.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J].知识窗(教师版),2020(03):106.[13]魏国秀.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新创新精神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84.[14]严晓霞.浅议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9(21):42.[15]张乾朝.基于创新精神改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3):142.[16]卢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2):160.[17]蒋小艳.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式[C]//.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2019:38.[18]许瑞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12):75.[19]周小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探析[J].新智慧,2018(26):128.[20]李智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心得[J].新课程(中学),2018(07):194-195.五、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针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研究,以“初中思想品德创新精神”为主题进行检索时,相关论文仅有23篇,博硕士论文2篇;以“道德与法治创新精神”为主题进行检索时,相关论文仅有4篇。这些数据并不意味着《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研究不重要,恰恰提醒了教育研究者在这个领域内的研究一定要重视起来。通过对搜集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创新精神研究的发展自古以来,我国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受教育者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在《论语·为政》中提出“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指出了掌握知识和发展创新精神之间的关系。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朱智贤教授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阐述了年龄与创新精神发展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倡导思维科学的研究,注重研究人的思维过程的规律和方法。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提出了“凡儿童自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的教学原则,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些研究对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道德与法治》课创新精神提供了理论支撑。(2)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包括发散创新精神、创新精神、逻辑创新精神和创新创新精神。针对这些创新精神的培养,很多文章己经指出其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对策,具体观点如下:王盛欣指出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包括偏离文本,无目标发散;发却不让散;过分拔高对学生的要求,导致以教师的发散取代学生的发散性。她认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需要教师正确认知教材地位,淡化标准答案,构建良好的教学评价,运用有发散型特征的层次性问题进行引导,激活和发散学生的思维。‘四川师范大学的研究生焦雪玉结合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色和培养原则,提出培养学生逻辑创新精神的三个策略:教学设计中注重情境创设与问题驱动相结合,教学实施中注重课堂体验生成和优化板书设计,教学评价中以提高学生逻辑创新精神为标准。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生王愿猜在论文中分析了创新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具体要求:一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二是用心制定教学过程,保障学生创新精神;三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创新精神;四是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巩固学生创新精神。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肖孟佳的《论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创新力的培养》从教育制度、学校教育模式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创新高考招生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构建创新型课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等途径实现对学生创新创新精神的培养。(3)关于创新精神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结合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宋静指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树立新型的教学观,灵活运用课堂“留白”的技法、各式教学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挖掘教材,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足够的空间,使学生的能力培养寓于知识运用之中。陈丽杰指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合创新精神发展的学习环境,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时政性,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发展创新精神。肖晓峰在《浅谈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善死记硬背的教学现状,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综合素养的培育。课堂教学要以提问为导索线,拓展学生思维范畴,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的思维发展。巴桑普赤强调课后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为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作业和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有重要意义。林晓芹强调新媒体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她认为,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与《道德与法治》教育联系起来,在网络中寻找到各类合适的教学材料,凝练科学有效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以上研究涉及到创新精神培养的方方面面,但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研究较为零散,大多是一线教师依据教学经验得出,在创新精神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方面还不够系统深入,尤其是缺乏心理学、教育学、思维科学等相关理论资源的利用,尚不能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充足的研究材料。虽然国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将创新精神与具体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结合研究的也不是特别多,但是仍有一部分研究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高中的思想政治、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出了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唐凤林认为“教材是师生创新活动的依据,要用好教材资源,同时拓展文本的提升点;要基于生活,创设主题化的创新性问题情境;从个别走向一般,指导学生主动创新:建构发展性评价情境,形成合理、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这些都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唐老师还认为“创新力培养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几个环节具体操作实践路径来实现”。戎士锋指出:“思想品德课要重视通过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书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这对于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意义。”孙洪伟老师在文章提到“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品质;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精神”。查永浩认为“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应该是基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通过现状调查,拓宽思维;合作交流,深化思维”。乐韵提出“配合教学进度经常采用议论讨论的方式,适当地开展辩论、写小论文等活动,对于掌握知识、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思继能力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刘桂英老师认为“初中政治教学的一大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道德素质,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创新精神,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有正确的人生观念,有正确的世界观,这样才能够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而传统教学往往恰恰忽略了这些,一味地追求教学成绩,似乎有了成绩,就算是教育的全部意义了。所以摆脱传统教学以成绩为主,将学习目的上升到道德层面才是最好的初中政治的教学。此文就通过简单的判断题,完善学生的是非观;复杂的辨析题丰富学生的情感观;多样的实例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情景模拟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从以上老师的研究中发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主要有激发兴趣、创设情境、通过各种类型的题目训练等方法,这些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参考。2.国外研究现状“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学科”是我国的特有课程,国外并未开设,所以并没有关于《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货方英语合同范例
- 瓷砖店购买合同范例
- 员工礼物批发合同范例
- oem啤酒合同范例
- 使用合同范例坏处
- 2025年临汾货运资格证题库下载安装
- 日本商品采购合同范例
- 汽车托管合同范例
- 江苏装修设计合同范例
- 冷库质保合同范例
- 变、配电站防火制度范文(2篇)
-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期末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含答案)
- 重大版小英小学六年级上期期末测试
- 微积分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铜陵学院
- 金融科技UI设计
- 《头脑风暴》课件
- 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库(有答案)-安全考试题库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会计助理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 电解加工课件教学课件
- 酒店前台消防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