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现状及完善策略13000字(论文)】_第1页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现状及完善策略13000字(论文)】_第2页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现状及完善策略13000字(论文)】_第3页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现状及完善策略13000字(论文)】_第4页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现状及完善策略13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现状及完善策略目录TOC\o"1-2"\h\u21461一、网络隐私权概述 1903(一)网络隐私权的含义 116062(二)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的特征 331462(三)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主要表现形式 422261二、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617252(一)法律监管不足 69652(二)被侵权人取证存在困难 619356(三)侵权损害赔偿的规定不合理 726698三、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现状 818494(一)《民法典》第四编第六章及第七编相关规定分析 88923(二)《网络安全法》第四章相关规定分析 93652(三)《刑法》第253条分析 923101(四)《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分析 103051四、国外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1013701(一)欧盟的相关法律规定 1015992(二)日本的相关法律规定 113400(三)美国的相关法律规定 1213067(四)国外网络隐私权法律对我国的启示 1223966五、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1321253(一)完善侵犯网络隐私权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 1331068(二)提高互联网行业自律 14223(三)提高网络隐私权侵权的处罚力度 144145(四)制定保护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专门性法律 1528760(五)构建专门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监管机构 1626240六、结语 1715711参考文献 17一、网络隐私权概述(一)网络隐私权的含义1、网络隐私权的概念网络隐私权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根据今年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隐私权的相关定义,通过类比,我们可以得知,网络隐私权具有其特有的特征。同时,网络隐私权又同隐私权一样,是一项人格权,可以将它看作是传统隐私权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延伸[[]王璐.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D].云南:云南财经大学,2016.]。通过完善的网络隐私权保护,可以保证我们公民个人的私密信息、私密活动在互联网背景下不被公开、泄露、刺探、侵扰,以保证我们私人的生活安宁[[]王璐.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D].云南:云南财经大学,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2、网络隐私权的内容通过总结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网络隐私权大致包含以下五项内容[[]罗斌,宋素红.个人网络信息的隐私性及侵害方式——网络服务提供者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性质分析[J].[]罗斌,宋素红.个人网络信息的隐私性及侵害方式——网络服务提供者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性质分析[J].当代传播,2016,(02):63-66.知情权是网络隐私权中最基础的权利。在当今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网络用户会在注册、登录网络平台、APP时频繁收到需要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提示。这就是网络平台、APP保障网络用户知情权的体现。网络用户有权在了解网络提供者、网络服务者等主体收集个人信息的范围、用途以及收集后的公开程度后作出是否同意其个人信息被收集的意思表示。保障网络用户的知情权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保障网络隐私权的一大安全屏障。支配权在网络世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支配权的意义在于其保障了网络用户可以自由使用、支配个人信息的权利。例如在注册微信时,网络用户有权自由决定如何填写个人信息,自由选择微信归属地。在必要时网络用户还可以通过微信安全中心注销账号,同时删除所有数据,自由地控制个人信息的留存与消亡。选择权更是体现在网络世界的方方面面。在日常发朋友圈时,网络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他的个人隐私向特定的哪些人公开以及公开时间的长短,这就很好地保障了网络用户的网络隐私权。安全请求权要求收集个人信息的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措施,合理保护信息提供者的个人隐私,否则隐私受到侵害网络用户有权终止提供个人信息并且要求赔偿损失。如上文所述,在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发生时,网络用户可以行使请求赔偿的权利。从这点我们不难看出,赔偿请求权不仅是网络用户的救济性权利,更是能在很大程度上督促信息采集者妥善管理用户的隐私信息,从而保护用户的网络隐私权。3、网络隐私权的主体对于网络隐私权主体的范畴,学界存在多种观点。在阅读相关文献以后,我比较认同仅自然人主体可以享有网络隐私权这一观点。原因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人格权单独成编,以保护自然人各项人身权利,对隐私权的保护就包括在其中。作为隐私权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扩展,我们理所当然可以将网络隐私权归类在人格权领域[[]胡卫萍,邱婷.网络隐私权侵权及其法律规制的思考[J].[]胡卫萍,邱婷.网络隐私权侵权及其法律规制的思考[J].企业经济,2014,33(11):184-188.4、网络隐私权的客体网络隐私权主体需要得到保护的“隐私”便是网络隐私权的客体。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在网络环境下的“隐私”种类多且数量庞杂,客体多样性是网络隐私权突出的特点[[]张环.论网络服务商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责任[D].[]张环.论网络服务商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责任[D].海南:海南大学,2018.网络个人信息是最常见的网络隐私权客体,网络个人信息是以网络系统为储存媒介,是表现自然人自身特征的一切符号,如视频、文字、音频、图片等[[]王一任.论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王一任.论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重庆:西南大学,2014.网络个人活动和网络通信秘密也是网络隐私权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日常生活中浏览器的浏览内容、历史记录以及通过网络聊天软件给好友发送的照片、文字信息、语音等都是在网络个人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隐私”,属于网络隐私权的客体。(二)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的特征1、网络隐私权侵权方式具有多样性网络科技不断发展,网络隐私权侵权问题也呈现出高发的趋势。随着网络活动类型的不断丰富,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如今,网络隐私权侵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利用违法手段访问他人计算机以窃取隐私[[]丁羿方.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研究[D].[]丁羿方.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研究[D].云南:昆明理工大学,2012.2、网络隐私权侵权主体具有隐蔽性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技术不断升级,使得找出幕后侵权主体难上加难。在网络技术中,为了便于接收者进行正常回复,在发送信息时,发送者必须在源地址字段中写下发送者的实际IP地址[[]姚广,毕军.互联网中IP源地址伪造及防护技术[J].电信科学,2008,(01):26-32.]。侵权人往往出于各种不正当目的,在源地址字段写入虚假地址,造成被侵权人在权利受到侵害后无法查出真实源头。当今的互联网技术无法完全阻止利用假冒IP地址进行的通信[[]姚广,毕军.互联网中IP源地址伪造及防护技术[J].电信科学,2008,(01):26-32.[]陈铭.互联网中IP源地址伪造及防护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3,15(02):83.3、网络隐私权侵权后果具有严重性网络隐私权事关每一位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以及生活的安宁,网络隐私权被侵犯所造成的后果与财产性权利被侵犯所造成的后果相比,往往要严重很多,这是因为网络隐私的泄露不仅会给被侵权人带来财产上的损失,更是可能带来精神层面的严重打击。以16年发生的轰动一时的“徐玉玉案”为例,电信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不法途径在网上购买了徐玉玉的个人信息以及大学录取信息,精准地实施诈骗,从而骗走了徐玉玉的大学学费。对徐玉玉来讲,她失去的不仅是自己的财产,更是失去了上大学的宝贵机会,这最终导致本将拥有美好未来的徐玉玉在财产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下突发心脏骤停,不幸离世。由此可见,打击侵犯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刻不容缓,这就需要国家不断完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让悲剧不再重演。(三)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主要表现形式1、电子商务侵犯客户网络隐私权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不法分子不再仅仅通过个人信息贩卖这种传统方式侵害着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今天,网络隐私安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今,扫码点餐往往会读取微信中的个人信息进行微信授权关联。一些商场实体店也需要消费者在网上注册会员后才能享受折扣进行结账,在注册会员的过程中有些店家会出现过度收集顾客信息的情况,例如将职业、住所所在区域等与购物无关的信息列为必填项。今年3·15晚会曝光的“万店掌”摄像头非法采集顾客人脸信息的情况更是为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敲响了警钟。苏州万店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的摄像头被宜家、方太、科勒卫浴等多家知名商家所使用,通过“万店掌”摄像头,这些商家可以抓取顾客的面部信息如性别、面部特征甚至面部情绪,并且可以自动生成编号。使用“万店掌”摄像头的商家可以轻松获悉被编号的顾客光顾过哪些店铺以及光顾的次数,十分严重地侵犯了顾客网络隐私权,让顾客认为自己的隐私无法得到保障[[]于帅卿.家居建材门店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已构成违法![N].[]于帅卿.家居建材门店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已构成违法![N].中国房地产报,2021-03-22(012).2、网络黑客窃取网络用户隐私根据去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以得知,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信息系统漏洞增加了28.0%,中国网民面临的信息网络环境仍较为复杂且不安全。黑客往往针对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和不足进行攻击,从而实现数据修改、数据窃取的目的。2020年,5.38亿条微博用户信息遭泄露的消息震惊了我国网民。这些微博用户信息包含用户ID、性别、地理位置、微博数、粉丝数及关注数等,黑客通过非法手段对这些信息进行窃取并在暗网贩卖,对我国网民的网络隐私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这对我们个人信息的安全性造成了巨大风险。2020年4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数千名学生信息被不良企业从黑客手中购买,并以偷税目的进行冒用,使得闻所未闻的公司就业记录显示在这些学生的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中,严重地损害了学生们的网络隐私权,给他们的日后就业等问题设置了障碍。3、人肉搜索侵犯他人隐私随着个人隐私的数据化,人肉搜索呈现出多发的趋势。人肉搜索区别于机器搜索,是一种集中众多网民力量而进行的信息、资源搜集的搜索方式[[]侯登华.自媒体时代的隐私权保护——以人肉搜索为视角[J].[]侯登华.自媒体时代的隐私权保护——以人肉搜索为视角[J].法学杂志,2014,35(09):72-79.2018年发生了一起高铁霸座事件,身体健康的孙某霸占一位女士的高铁座位,期间,孙某与女士发生口角并且拒绝与乘务人员协调,孙某用自己无法起身作为借口,坚决不归还座位。这一事件被传到网上,随后,孙某高铁霸座的事件不断发酵,网友对孙某展开了人肉搜索,将他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最终,孙某迫于舆论的压力选择公开道歉。根据以往的事件,人肉搜索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惩恶扬善的作用,但是其对个人网络隐私权的侵犯不容忽视,这种侵权行为甚至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2013年,女学生琪琪到一家服装店购买衣物,琪琪离开后,服装店店主歪曲事实,故意将带有琪琪在店内购物时的监控视频截图传到社交媒体,发文诽谤琪琪在他的店中进行了盗窃行为。短短一天时间,琪琪遭到了人肉搜索,她的学校名称、居住住址等多项个人隐私被大量曝光。最终,琪琪因无法承受被网友无端谩骂的压力自杀身亡。在这个事件中,服装店主的侮辱诽谤与网友的人肉搜索共同给琪琪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鉴于人肉搜索存在非常明显的弊端,我国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在去年3月开始施行,其中,该规定对人肉搜索进行了明确的明文禁止,对公民的网络隐私安全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4、网络平台贩卖用户个人信息网络平台贩卖用户个人信息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严重的威胁到了网络用户的网络隐私权以及人身、财产安全。2019年春节期间,一网络订票平台员工通过非法手段获取410余万条购票用户信息,在网上进行贩卖,造成了大量网络隐私的泄露。网络平台往往需要收集用户的多项个人信息以完成用户注册,用户信息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用户向平台提供个人信息是建立在对平台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的,网络平台应当恪守职责,合理收集、使用并管理用户信息,不可疏于管理,更不可进行贩卖。否则,网络平台丧失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商业信誉,更可能会涉嫌违法犯罪。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法律监管不足在我国法律的不断精进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个人网络隐私的保护需求也愈发强烈,我国在针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法律监管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和完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针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监管仍存在着不足的现状。我国《民法典》在人格权篇以单独成章的方式制定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内容。我国《网络安全法》在网络信息安全一章对网络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一系列规定。我国《刑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分别对个人信息犯罪和侵犯隐私的违法行为作出了刑罚和处罚的规定。然而,网络隐私权作为大数据特殊环境下的隐私权与传统隐私权存在差别,网络隐私权与个人信息的概念也不完全重叠,网络隐私权还囊括着超出个人信息的内容,例如个人私密的网络活动属于网络隐私权的组成部分却不属于个人信息的组成部分。由此看来,我国针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监管主要集中在民法领域,目前依靠着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相关法律条款进行着监管,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被侵权人取证存在困难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往往都是个人网络用户这一弱势群体,他们很难及时察觉到网络隐私权被侵害的事实,发觉被侵权时对救济途径也不十分了解。这就导致了网络隐私权被侵权人不会取证、难以及时取证的困境。正如前文所述,网络隐私权的侵权主体往往隐藏在虚拟的昵称之下,甚至伪造IP地址隐藏自己的真实所在地,他们在侵权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很难被一般网民发现并提取。通过查看网友们的论坛,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网友都有过以下被精准推销的类似的经历:家中有新生儿出生,推销母婴用品的电话也随之而来,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又会陆陆续续接到课外班的招生电话,甚至孩子升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还会接到复读机构的电话等等。网友们的隐私就在自己未曾察觉的时间和途径泄露出去,他们很难确定究竟谁是出卖自己隐私的“幕后黑手”,取证更是难上加难。(三)侵权损害赔偿的规定不合理网络隐私权作为人格权的一种受到法律的保护,与财产性权利不同,网络隐私权侵权所带来的损失往往不能通过金钱来衡量。侵犯网络隐私权给被侵权人带来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伤害,就如前几年轰动一时的“史上最恶毒后妈”事件,小女孩小慧严重受伤的图片在网上大量传播,小慧的后妈陈女士被小慧指认为虐童的“凶手”,随后陈女士遭到了人肉搜索,受到了严重的侮辱与谩骂。公安机关经过调查取证,最终证实小慧本人系受到他人唆使诬陷陈女士,小慧的伤情系自己摔伤而非被虐待伤,还陈女士以清白。但是,陈女士遭受的无端谩骂是无法抹去的,这给陈女士和陈女士的亲友带去了无法抚平的精神伤害。在这类事件真相大白后,很少有网友会进行道歉,也很少有人会被判定承担责任。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带来的损害往往是精神伤害,被侵权人会选择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赔偿精神损失,但是获得支持却并不容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对精神损害赔偿进行了规定,要求必须达到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程度,被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才能得到法官的支持。然而,后果的严重性如何来界定,截至目前还没有详细的规定。法官在认定有没有达到严重后果时自由裁量权也较大,不同法官有着不同的人生阅,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对后果的严重与否作出不同的判断。我国现行法律对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赔偿数额也没有进行相关规定,被侵权人得到的赔偿与所受的伤害是否对等也是一大难题。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现状《民法典》第四编第六章及第七编相关规定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第四编第六章中第1032条至第1039条对隐私权进行了规定,是《民法典》的新增亮点。网络隐私权作为互联网背景下的隐私权的延展,适用于《民法典》关于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民法典》对隐私权、个人信息分别作出了定义,是对《民法总则》的一大完善,填补了《民法总则》仅仅确认隐私权具有独立人格权地位而没有进行详尽定义的缺憾,有利于在实践中更好的界定侵权行为客体是否属于隐私权或个人信息,以及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进行更好的区分。《民法典》还对隐私权侵害行为作出了规定,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利用电话、短信等通讯设备,从而进行干扰第三人私生活安宁、对他人私密的身体部位进行偷拍、对他人住宅进行窥视等行为均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这就有利于被侵权人在法律规定的侵权行为发生时可以更明确地界定出自己的网络隐私权是否受到侵害,更容易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网络隐私安全。个人信息作为网络隐私权的客体的一种,《民法典》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等主体使用、处理网络用户个人信息的原则和条件[[]程啸.我国民法典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N].[]程啸.我国民法典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N].人民法院报,2020-07-30(005).《民法典》还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范围以及方式等,有助于网络用户在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时明确知晓自己的信息去向,从而更谨慎地决定是否提供自己的信息。同时,《民法典》明确了网络用户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有要求更正和删除的权利,有助于用户更改自己的错误信息,删除不符合提供时约定的信息。此外,《民法典》还针对信息处理者的义务进行了规定,要求他们履行安全保障义务。这就需要当信息处理者遇到用户信息泄露的情况时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告知信息主体并向有关部门报告。这很大程度上转变了网络用户不知自己网络隐私权被泄露的情况,可以给网络用户以预警,大大减少网络用户因个人信息泄露而被诈骗的案件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编为侵权责任编。其中,针对网络用户的网络隐私权遭受侵权时的救济方法在第1194条至第1197条对进行了简要的规定。其中要求被侵权的网络用户在在保护其权利的时候,首先要收集并向法院提供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还要提交此行为确实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网络隐私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自身的真实身份信息是比较容易提供的,然而,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如黑客窃取用户网络隐私的痕迹等一般保存在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数据后台,网络用户自身难以获取,不利于网络用户维护自己的权利。《网络安全法》第四章相关规定分析《网络安全法》在第四章主要针对网络信息的安全进行了立法,与《民法典》相比,《网络安全法》明确指出网络运营商不能收集与他们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用户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用版[Z].[]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用版[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网络安全法》还对网络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还有其工作人员提出要求,规定他们不得非法提供、泄露、出售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得的网络用户个人隐私和相关信息,有助于规制监管人员的行为,有效避免管理层面出现漏洞,增强网络用户对监管机关的信任感。《刑法》第253条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第253条进行了相应规定。对于违法出售或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达到情节严重的情形的,在刑罚方面,处以被告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当情节达到特别严重的情形时,被告人的最高刑将达到7年;在罚金方面,刑法规定为达到情节严重的情形时,将并处或单处罚金,当达到情节特别严重时,会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实用版)[Z].[]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实用版)[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个人信息作为网络隐私权的客体,受到本法条的保护。首先,成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要求侵权后果达到情节严重的情形,情节严重与否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可能造成类似案件不同判的情况;其次,本罪在刑罚方面量刑较轻,最低可判处拘役,很可能造成犯罪人所受刑罚与被害人所受的侵害程度不相符的情况,难以抚平被害人的精神伤害。(四)《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分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了被告人进行窃听、偷拍、偷窥、散布他人隐私的违法行为时,法律将对他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的罚款,当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达到情节较重的情况时,法律将对其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同时,可以并处被告人500元以下的罚款。网络隐私权作为隐私权的延伸,受到本条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相比,本法条依然未对情节较重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标准。同时,本法条作为行政法规,其所规定的行政处罚就更加轻微,更难惩罚散布隐私者的违法行为。国外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欧盟的相关法律规定国外对于网络隐私权保护存在多种多样的保护方式,欧盟国家互联网产业发达,为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与进步,欧盟国家非常重视隐私权特别是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隐私权保护。为此,欧盟为网络隐私权保护创建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这得益于欧盟制定了一系列非常具有针对性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欧盟针对个人隐私权进行的首次立法发生在198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颁布了一个由成员自愿参加,不具有强制力的《保护隐私及跨国交流个人资料准则》[[]EichenhoferJohannes.StandundPerspektiveneinerGlobalGovernancederInternetPrivacy[J].DatenschutzundDatensicherheit-DuD,2021,45(3).]。1995年,欧盟颁布了《个人数据保护指令》,要求欧盟各个成员国充分保护各成员国国民的个人数据安全以保护国民的个人人身权利。《个人数据保护指令》以法律的形式明文确定了个人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数据享有基本权利,如知情权、自决权、删除权等。此外,《个人数据保护指令》为个人数据的收集使用者规定了严格的义务,要求其在收集、使用个人数据过程中尽到合理谨慎的注意义务积极避免侵权发生,还为其规定了侵权发生后的及时补救的义务[[]李佳.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研究[D][]EichenhoferJohannes.StandundPerspektiveneinerGlobalGovernancederInternetPrivacy[J].DatenschutzundDatensicherheit-DuD,2021,45(3).[]李佳.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研究[D].辽宁:大连海洋大学,2020.而后,随着21世纪云计算的兴盛,《个人数据保护指令》在各国的实施过程中逐渐产生分歧,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国际数据在流通过程中也出现了受阻的现象。《个人数据保护指令》在时代背景的要求下,必然要进行完善和修订。欧盟委员会为了全面完善《个人数据保护指令》,于2012年颁布了《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个人数据处理中个人权利保护及促进个人数据自由流通条例草案》。《条例草案》第2条规定个人数据主体必须明示同意,处理数据的主体才有权利对数据进行控制、处理。严格了处理数据主体的责任,使得数据处理主体不能再通过推断、推定等方式来确定个人数据主体是否同意,取得了很好的保护网络隐私安全的成效。《条例草案》第17条提出了个人数据主体拥有清除自身数据的权利,确保个人数据主体要求清除自身的数据后,处理和控制数据的主体将不再能保管或处理此数据。由此看来,欧盟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先进法律规定为各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立法树立了典范,其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更是值得借鉴。日本的相关法律规定日本在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层面也制定了一些非常具有借鉴意义且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规定。1982年《个人数据信息处理中隐私保护对策》由日本颁布。限制材料使用原则以及限制收集材料原则在今日仍发挥着很大的效用,两项原则要求个人数据的收集者将收集数据的范围限定在合理范围内,不得超出收集数据所要达成目的的必要范围。同时,此《对策》中还制定了正确管理原则,要求个人数据收集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正确有效的管理,防止个人数据的损坏、遗失以及非法流通。此外,日本所颁布的《有关民间机构计算机处理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指针》,对日本网络隐私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日本还制定了《有关行政机关保有的与计算机处理有关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邱磊.网络隐私权行政法保护制度的构建[D].[]邱磊.网络隐私权行政法保护制度的构建[D].吉林:吉林大学,2015.(三)美国的相关法律规定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其互联网科技及电子商务非常发达,美国针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也处在世界前列。《电子通讯隐私权法》于1986年由美国颁布,此法律针对多种多样的数字化通讯方式规定了较为全面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条款。其中,重点规定了禁止拦截、窃听网络用户的个人隐私,企业和个人也不得在无授权情况下查阅已被存储网络用户的隐私信息。此外,美国早在1998年就对儿童的网络隐私权产生了重视,其所制定的《儿童网上隐私权保护法》规定了只有在得到儿童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网络数据收集者、处理者才可以收集或使用不满13周岁的儿童的隐私信息。除此之外,美国的《在线隐私权法》也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数据收集处理者提出了明示其所收集数据的范围及用途的要求,为保护网络用户网络隐私权作出了重要贡献。(四)国外网络隐私权法律对我国的启示国外的网络隐私权立法起步早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改进、完善,为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律作出了表率,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律在借鉴中持续进步。欧盟的《条例草案》第2条明示同意条款启发了我国《民法典》相关内容的制定,《民法典》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了不得过度处理、收集信息的要求,以转变网络服务提供者收集不必要的用户个人隐私,减轻网络用户网络隐私泄露的风险。《条例草案》第17条所规定的个人数据主体拥有清除权也被我国所借鉴,在个人网络账号注销等领域发挥着很好的作用。日本《个人数据信息处理中隐私保护对策》中的限制收集材料原则启发我国《民法典》提出了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过度处理、收集信息的要求,以转变网络服务提供者收集不必要的用户个人隐私的行为,减轻网络用户网络隐私泄露的风险。《对策》中的正确管理原则也在我国《民法典》中也有所体现,《民法典》为信息处理者规定了安全保障义务,当信息处理者在第一时间发现用户信息被泄露时,要求信息处理者采取一切可行手段,进行及时的补救,并且同时通告信息主体,还必须向有关部门及时报告。此原则可以起到同正确管理原则一样的效果,有效降低个人数据遗失损坏的风险。美国《电子通讯隐私权法》禁止窃听网络用户的个人隐私的规定经过与我国实际相结合,考虑到在我国手机APP对网络用户的网络隐私进行窃听从而达到精准推销的行为一直为大众所诟病,我国《民法典》也在第1033条作出了不得窃听他人私密活动的规定。经过对国外网络隐私权法律的学习与借鉴,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律正在逐步改进,走在形成完善体系的道路上。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完善侵犯网络隐私权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目前,我国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存在一些不足,这给被侵权人维护自身权利带来了障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编关于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得知,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根据“谁主张,谁举证”这一要求,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的受害人需要进行举证的事项包括网络用户需要举证证明存在侵权行为、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行为结果的因果关系还有侵权者存在的过错。众所周知,网络用户大多数为普通民众,不具备专业的互联网知识。在面对黑客盗取个人信息、遭遇人肉搜索时,网络用户很难确定具体的侵权行为人。并且,由于网络用户不具备专业的技术手段,从网络中提取证据更是难上加难。这时,完善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发生网络平台泄露、贩卖用户个人隐私等案件时,此时的侵权者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我们可以通过法律规定,将过错推定原则运用到此类案件中,让网络服务提供者来证明自己不存在过错[[]黄君林.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立法研究[D].[]黄君林.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立法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5.当发生人肉搜索等案件时,侵权人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外的第三人。此时,网络服务提供者会处在一个不偏不倚的中立地位。网络服务提供者是负责向网络用户提供服务的一方,负有一定的监管职责,同时他们又拥有专业的网络技术和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完善法律规定,将举证责任中的侵权人的确定以及因果关系的证明分配给网络服务提供者来帮助举证。这样的规定意味着网络服务提供者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并且承受更多的负担,有利于促进网络服务提供者在侵权行为发生前进行有效的监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网络用户的举证压力,让他们能够切实地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网络隐私权利。提高互联网行业自律法律救济是事后的救济,网络用户通过法律利用法律维权时,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往往已经发生,网络用户的网络隐私权也已经遭受侵犯。网络隐私权作为一种人格权利,很难通过金钱来抚平所受到的伤害。这时,事前救济的重要地位便凸显出来。我国目前没有形成有效的互联网行业自律机制,网络用户网络隐私权的事前救济也成为缺失的一环。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学习美国高效的行业自律机制,通过政府的鼓励与支持,建立类似于TRUSTe、BBBOnline等网络隐私认证组织,通过网络隐私认证组织的监管来实现互联网行业的行业自律。建立网络隐私认证组织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网络隐私认证组织作为新兴产业且盈利性不强,在资金方面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网络认证组织还需得到国家的承认与宣传,才能达到被网络用户所信任,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所接受的组织。相信提高行业自律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政府管控的压力,在行业自律和法律规制的双重作用下,网络用户的网络隐私权能够得到更全面的保护。(三)提高网络隐私权侵权的处罚力度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来看,我国对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的处罚力度比较小,与被侵权人受到的伤害相比,法定的赔偿数额便显得微乎其微。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修订法律,改变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中需要达到后果严重的程度时被侵权人才可获赔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处罚力度低的一大原因就在于,被侵权人所受损害需要达到后果严重的程度才可以获赔精神损害赔偿金。然而,纵观大多数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由于个人隐私的泄露,被侵权人往往会在精神层面受到影响。而精神层面的伤害是否严重,每个个体的感受都是不同的。为了保护精神脆弱的弱势群体,我们不能完全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来确定被侵权人所遭受的侵权后果是否严重。同时,考虑到网络服务提供者资产雄厚、技术先进,处于优势地位,这时,取消在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中需产生严重后果才可获赔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不仅可以更多地弥补被侵权人所受的侵害,还可以使得网络服务提供者更注重对网络用户隐私的管理与保护,减少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的发生。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在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中引入惩罚性赔偿的规定,来提高网络隐私权侵权的处罚力度。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的法律实践中发挥着有益效用。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了惩罚性赔偿,高额的赔偿数额使得销售者在实践中更谨慎的对待所售产品的质量、品质,很好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网络隐私权作为人格权的一种,也应当得到更有力的保护。在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可以使得网络服务提供者等主体在面对高额赔偿的警示下,更尽责地保护和管理网络用户的网络隐私。同时,通过比较高额赔偿和贩卖网络隐私所获不当利益的数额,往往可以使不法分子悬崖勒马,消除他们的侥幸心理,让网络用户的网络隐私真正安全起来。(四)制定保护儿童网络隐私权的专门性法律网络不断普及,我国的儿童群体开始早早进入到网络世界。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刺激着少年儿童对网络世界的好奇心,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一般会要求网络游戏用户进行注册,提供手机号码、验证码、身份证号码等一系列的个人信息。有的游戏程序还会通过发送补充信息奖励的方式,向填写补充信息的用户赠送虚拟币、皮肤等,以此鼓励网络游戏用户提供生日、性别、年龄等更加私密的个人隐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