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教什么_第1页
散文教学教什么_第2页
散文教学教什么_第3页
散文教学教什么_第4页
散文教学教什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教学教什么散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

当今的文学世界,可以说是一个散文的时代;当下的语文教材,也可以说是一个散文的世界。宽泛定义下的散文在中小学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十之七八。散文“形散神聚"短小精美”,通常情况下,散文教学最易陷入的误区是“散"

一是就文本所写的“人事景物”作漫无边际的演绎,走出了课文之外。比如《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先奔向“文中的母亲做了哪些事、是个什么样的人”,接着畅谈“你的母亲为你做了哪些事”,进而链接几个伟大母亲的感人故事,最后以一曲阎维文的《母亲》催人泪下。显然,这“泪"不是因文本语言中浸润的深情所感动,而是被歌曲的音乐感染,这是“泛语文”的表现。

二是给文本所写的“人事景物"贴上思想感情的标签,滑向了作者之外。比如《和时间赛跑》,教学时不断地追问“你从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又让学生反思“你有没有浪费过时间”,最后齐诵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看似“不散”实则是在东拉西扯中,将作者对时间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和况味,简单地抽象为一个“珍惜时间"的思想标签,并企图让学生成为和作者一样惜时的人,这是“非语文”的现象。

散文教学如何教得不散?那就是教学须聚焦在“这一篇"散文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这一篇”中作者的人生经验对接,将自己的语文经验和“这一篇"中作者的个性表达比照,在读不懂、感受不到、似懂非懂的地方,读出新的意味来。

一、在“这一篇”中读出“那个人"来

真实是散文的生命和基石,离开了真实就没有散文。散文所写的“人事景物”是真实存在着的。比如《桂林山水》里写到的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你在桂林都可以看得到;《夹竹桃》里所写的各种花草,在季羡林先生家中,曾经真的如此种养着、摆放着的。但是,文中所写的这些具体的“人事景物”,并非客观世界中真实的“人事景物”,而是作者眼中独有的“人事景物”,烙上了作者情思、情感、情意、情怀、情调的印记。同样的桂林山水,在他人与“我”的眼中各不相同。笔者两次去旅游,都遇上暴雨,漓江水不再“静、清、绿”,而是微微泛黄、滚滚奔流。笔者不免有点失望,也有点遗憾。这是笔者的独特体验,而《桂林山水》所写的是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是他个人亲历桂林山水之后的一种综合、整理,渗入了他的情感、心理以及对山水的评判。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是他的情感记忆中一种美丽的错位,是他略带想象性的真实再现。陈剑晖先生说:“好的散文,应有作者生命的投入....以诗的审美性穿透日常生活的平庸,使散文呈现出超越时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阅读散文,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阅读作者的生活世界,就是分享作者的人生经验。

散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透过那些“人事景物”,触摸到作者的“心跳”,读出那一个“人"来。比如《夹竹桃》中有一段写月光下的夹竹桃的影子:“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一般人来想象这夹竹桃的影子,无非“假山、怪石、乌云"等等,远没有文本中的比喻妙趣横生。作者将夹竹桃的影子看作“地图、荇藻、墨竹”,那是一种雅趣;而将偶尔爬过的小虫、飞过的夜蛾看作是“海轮、游鱼”,那就是一种童趣了。阅读这些文字,你分明感到了季羡林先生有渊博的学识,更有未泯的童心;读完,你眼前似乎就站着这样一位充满生活情趣的可爱的老人。可以说,阅读散文,认识“人”永远比认识“文"重要得多。以往散文教学的见文不见人,那是本末倒置的。教学生阅读散文,就是要从文本所写的“人事景物”中,读到背后站着的那个人。如果读来读去,你还没有读到那个人,就不能说读懂了散文。有人说,阅读就是一种对话,散文阅读就是你从中发现了那个人,那个可以和你分享人生经验、可以与你进行心灵沟通、可以帮你打开视野的人;有人说,阅读就是一种创造,散文阅读就是通过文本在你的心里塑造出一个形象逼真、生动、丰满而又独一无二的人来。谁能塑造,谁就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优秀读者。散文教学,不正是要培养这样的优秀读者吗?

二、在“这一篇"中读出“那个味”来

散文是一种美文,因为它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所以语言特别的精美,特别的有味道。如果仅仅是文从字顺,流畅准确,甚至有点生动,还是不够的;散文的语言一旦粗糙了,就像米饭中夹杂的一粒沙子,立刻就会让读者感觉到。散文语言的那种美,那种美的味道是多种多样的。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华丽、厚重;周作人的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林清玄的散文语言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史铁生《我与地坛》等散文的语言,很纯净,就像在河水里洗过的一样。

散文的教学价值之一就在于品味语言之美,读出那个特别的味道来。这样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在散文语言的品咂中,磨砺出对语言的敏锐感。

1.朗读。散文的文本应该是“声音与书写"的统一,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文本是沉默的。优秀的作家在写作时,常常将声音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音和义应该相得益彰。汪曾祺说,写作最关键的是找到作品的“调子”,调子找到了,文章就写得顺手,就像说话一样。这种“调子"富有节奏感、韵律感,光靠眼睛看是难以体察的,非借助出声的朗读不可得其中的滋味与情趣。笔者在教学《安塞腰鼓》时,聚焦在百十个后生舞动腰鼓的语段:“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先让学生各自默读,再让学生大声朗读,最后让学生比较朗读改编后的语段:“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三次不同形式的读,凸显了文本“短句、短语”所传达出的“生命的力量、奔放的气概、欢快的情绪以及勇猛的精神”,读来精神为之一振,自然心领神会。朗读,特别是全身心投入的朗读,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散文传递的那一种无法言语的美感。如果你用条分缕析的讲解,就大煞风景了。好的朗读,赋予了作品更为丰富的意义。

2.比照。散文的语言精致优美,往往在细微之处寓深意、显功力,教学中就要善于发现那些细微处,通过多种比较,显露其语言独到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一是置换比较:将文本中某个词句,换一个相近的词句,比较两者的不同,凸显的是散文语言的精准与妥帖。《爱如茉莉》中有这么一个语句:“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里的“探"置换成“照、射、投、移、洒”,也能表达阳光照进屋内的意思;但是“探"字却让阳光具有了人一样的情感和情趣,是作者自己情感的一种投射,让阳光代替自己来表达,而其他的词语则缺少了人情的温度。

二是增删比较:就文本中的某些词句,作增与删的比较,凸显的是散文语言的散聚与意味。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夹竹桃》中写了这么一段话:“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这里的“悄悄地"与“一声不响”似乎重复了,删去其中一个可不可以?“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与“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删去其中一个可不可以?这样的删比,就将重复叠加的语言所折射出的喜爱之情、可爱之态以及俗中有趣的滋味,一层一层地品出来。如果省略了这个驻足品味的过程,只得到意思,而没有得到语言的意味、意趣。散文大家常常在文中有一些看似啰唆、可有可无的语段、词句,其实是一种闲笔,增添了不少的情趣,这看似不“经济"的语言,一删就寡味了。

三是常异比较:将文本中感觉不寻常的语句,和我们日常的表达形式比较,凸显的是散文语言的个性与魅力。陈忠实的《青海高原一株柳》一开头就写了这样两段话:“这是一株柳树,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初读就有一种美感,但不知美在何处。此时不妨还原为我们平常的写法:“这是一株平常而又神奇的柳树,它长在青海高原上。"这样写似乎也可以,但一对比,就明白其间的差异:文本中的两段话,前面写“极其平常”,后面写“极其神奇”,矛盾之中蕴含着作者对这棵柳树无比的敬畏,先抑后扬,引人入胜,激起我们无限的联想和阅读的好奇。如果用一个“平常而又神奇”的词语,则抽空了阅读想象的时间与空间,丰富的意蕴和无限的遐想都被压缩省略了。

3.积累。经典的散文文质兼美,宜熟读成诵。一个优秀的读者或作者,一定在阅读中见识过何谓经典。朱自清的《匆匆》,无论哪一段、哪一句,都值得推敲赏析,但未必在小学阶段一次完成,完全可以留下点空间,让学生在今后的岁月里,遇到相似的境遇时,再去回想这篇散文。而到了那个时候,《匆匆》才会真正化入生命的血液,积淀为学生的一种文学素养。而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读写迁移,让学生借鉴散文的句式、语段甚或立意,抒写自己的生活和情思。从读学写或者以写促读,都是有效的积累语言的方式。但要避免的一个误区是,不能把优雅的散文语言在运用中庸俗化,进而消解散文的语言之美。比如有人借用《匆匆》写了这么一段话:“硬盘小了,有再换的时候;内存低了,有再加的时候;屏幕窄了,有再买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刚买的电脑为什么就再也开不了了呢?"这样的话有了文本语言的形式,却没了精神与灵魂。所以,笔者认为,散文的积累,应该是语言与精神的双重积淀。

三、在“这一篇”中读出“那个我"来

以往的散文教学,我们常常要求学生透过这些“人事景物”,领会“高大上"的精神、品格、哲理等。读到登山,就要想到克服困难的精神;读到天空,就要想到凌云壮志的气概;读到大海,就要想到宽广的胸怀.....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阅读教学的思维习惯,看似指向理解力,其实离有品位的阅读越来越远,成了一种概念化的抽象阅读,消磨了学生对散文的阅读情感。

好的散文教学,一定会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己,读出那一个理想中的“我”来。我们都处在红尘俗世,但散文所营造的那个生活世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和精神找到安顿之所。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一个活得很滋润的生活老师,能借助散文给予学生生活与人生上的指点。散文教学不能止于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以作者的那一个“心眼”,发现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生活。这样的教学,就需要学生的“心解”,这是一种阅读的境界。

教学林清玄的《鞋匠的儿子》,学生为林肯伟大的人格和智慧的语言所折服。笔者没有停留在“林肯"身上,而是设计了一个生活的窘境:学校开展为贫困地区献爱心活动。小明家境一般,他把身上仅有的三个一元硬币投进了“爱心箱”。一个同学故作惊讶:“哎呀呀,叮叮当当的,你捐的可真不少啊!"假如你是林肯式的那个小明,面对这样的尴尬,会如何用语言来化解?一个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非常感激你的夸奖!我知道,三块钱并不多,但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爱,不是用金钱来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