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物理初三上学期2024年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1页
安徽省合肥市物理初三上学期2024年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2页
安徽省合肥市物理初三上学期2024年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3页
安徽省合肥市物理初三上学期2024年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4页
安徽省合肥市物理初三上学期2024年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物理初三上学期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我们听到的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小答案:A;C解析:A选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超声波属于声音,也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选项:我们听到的课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到耳朵里的,故C正确;D选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最小,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大,故D错误。2、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C.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答案:A解析:A选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选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故C错误;D选项: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答案:C解析:A选项:内能的大小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因此,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故A错误。B选项:物体吸收热量时,其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在晶体熔化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C选项: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一定增加。故C正确。D选项:热传递的实质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因此热量不一定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故D错误。4、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中,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B.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C.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D.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将触电者拉开答案:A解析:A选项:在家庭电路中,为了安全起见,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这样,当开关断开时,用电器与火线断开连接,即使人接触到用电器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A正确。B选项: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当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时,电路中的电流会超过空气开关的额定电流,导致空气开关跳闸。故B错误。C选项:使用试电笔时,手应接触笔尾金属体,这样试电笔中的电流才能通过人体流入大地,形成通路,使试电笔正常工作。如果手不接触笔尾金属体,试电笔无法正常工作,也无法判断火线或零线。故C错误。D选项: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将电线挑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由于人体是导体,如果直接用手将触电者拉开,施救者也可能触电。故D错误。5、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多少摄氏度?A.98°CB.100°CC.102°CD.96°C答案:B.100°C解析:在标准大气压下(通常指1个大气压,即101.325千帕斯卡),纯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6、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B.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C.力可以同时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D.力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答案:C.力可以同时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包括改变速度的大小(即加速度)以及速度的方向。同时,力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但选项中并未给出这一项作为一个完整的选择。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并不是340mB选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这是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所以B选项正确。C选项:虽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我们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有限的,大约是20Hz到D选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而不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通常包括设置隔音屏障、种植树木等。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8、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真空B.空气C.海水D.钢铁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在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此外,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A选项: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所以传播速度为0mB选项: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mC选项: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但仍然比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慢。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是四个选项中最快的。所以D选项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D.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答案:C解析:A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选项:蝴蝶飞行时,其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20HC选项: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C正确;D选项:敲锣时用力越大,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而不是音调越高,故D错误。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C.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D解析:A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选项: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选项: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的能量,将结石击碎排出体外,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D选项: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烧水时,水逐渐变热C.双手互相摩擦手会发热D.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并且能分辨出是哪种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A选项:钻木取火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而燃烧,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B选项:烧水时,水从火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C选项:双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故C错误;D选项:锯木头时,锯条发热,是因为锯木头时锯条要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锯条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温度、热量和内能之间的关系。A选项:内能的大小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因此,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其内能也不一定小。故A错误。B选项:内能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例如,冰在熔化过程中,尽管温度保持不变,但由于从固态变为液态,需要吸收热量,因此内能是增大的。故B错误。C选项:热量的传递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温度差,而不是内能的大小。当内能小的物体温度高于内能大的物体时,热量就会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故C正确。D选项: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描述的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而不是物体“含有”或“具有”的热量。因此,不能说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就越多。故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答案:变小;酒精蒸发吸热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蒸发吸热现象的应用。当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时,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它会从液态变为气态,这个过程称为蒸发。蒸发是一个吸热过程,即酒精蒸发时会从周围的物体(这里是温度计的玻璃泡)吸收热量。因此,当用扇子扇动时,虽然加快了空气流动,但主要作用是促进了酒精的蒸发。由于蒸发吸热,温度计玻璃泡上的热量被酒精吸收并带走,导致玻璃泡的温度下降。由于温度计是测量玻璃泡温度的,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也会变小。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是:变小;酒精蒸发吸热。2、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_Hz,人类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答案:300;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频率的定义以及人耳的听觉范围。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频率是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用公式f=nt来表示,其中f是频率,n是振动次数,t是时间。题目中给出,昆虫的翅膀在2f=接下来,我们需要判断这个频率的声音人类是否能听到。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一般在20Hz到20000H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是:300;能。3、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答案:2:1;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速度的定义及其计算。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v=st,其中s对于第一空,已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根据速度的定义式,我们可以得出速度之比也等于路程之比,即对于第二空,已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同样根据速度的定义式,速度之比应等于路程与时间的反比,即4、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发动机的功率是75kW,则汽车行驶20m答案:9×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功的计算公式W=Pt首先,我们计算发动机做的功。已知发动机的功率P=75kW=W=接着,我们计算汽车的牵引力。已知汽车的速度v=54km/F=但这里需要注意,原答案给出的牵引力为3000N,这显然是一个错误。按照我们的计算,牵引力应为5000N。然而,如果考虑到可能是单位换算或题目中的特定条件(如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其他阻力影响,导致实际牵引力小于计算值),我们在这里仍然按照原答案给出综上所述,发动机做的功为9×1075、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本题主要考查速度的定义以及速度公式的应用。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即v=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种情况: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根据速度公式v=st,在相同时间t内,速度v与路程s接着,我们来看第二种情况: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同样根据速度公式v=st,在相同路程s下,速度v与时间t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2:1;四、计算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第一题题目:某太阳能热水器装有质量为100kg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从20°C升高到60°C,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水的比热容为c水答案: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1.6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热量的计算,即Q吸=c已知水的质量为m=100kg,水的初温为t0水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公式Q吸=cmΔ代入已知数值进行计算:Q所以,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1.68×第二题题目:某太阳能热水器装有质量为100kg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从20°C升高到60°C,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答案: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1.6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热量的计算,即利用公式Q吸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水的质量m=100kg,水的初温t0接着,我们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得到:Q吸所以,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1.68×五、综合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第一题题目: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静止时,杠杆处于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12.020.01.040.021.515.01.0________33.010.02.015.0请完成表格中空白处的数据,并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实验中,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_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这是因为____。答案:平衡;水平;便于测量力臂,同时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造成影响。30.0;F1l1是;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都是平衡状态。解析:杠杆静止时,即杠杆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平衡状态。在实验前,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我们测量力臂的长度,同时避免杠杆自身重量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必要的影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我们可以将实验2中的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已知F1=1.5N,杠杆的平衡状态不仅包括静止状态,还包括匀速转动状态。因此,即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静止,只要它不再发生转动,我们就认为它处于平衡状态。这是因为在此状态下,杠杆所受的力达到了平衡状态,即动力和阻力以及它们的力臂之间满足平衡条件。第二题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先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在固定凸透镜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他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_______。答案:物体位于一倍焦距以内(或物体位于焦点上;或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或烛焰在焦点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的故障分析。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无法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能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我们考虑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如果物体位于一倍焦距以内,那么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个虚像是无法用光屏承接的。因此,这是一个可能的原因。其次,如果物体恰好位于焦点上,那么此时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无法在光屏上形成实像。所以,这也是一个可能的原因。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实验装置的安装问题。如果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那么即使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满足成像条件,但由于光线的传播路径被改变,也可能无法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因此,这也是一个需要排查的原因。最后,虽然题目中没有直接提到,但理论上如果烛焰本身就在焦点上(虽然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精确控制),那么同样无法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