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卷(解析版)(天津专用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卷(解析版)(天津专用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卷(解析版)(天津专用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卷(解析版)(天津专用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卷(解析版)(天津专用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卷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

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

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知识范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5.难度系数:0.68o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9分)

评卷人得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小说课的兴起,应一于大学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索创新。在以往的文学教育中,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

学理论三者虽不至于分疆而治,但很难做到亲密无间。小说课却几乎一地实现了三者的交叉融合。讲授者的

初衷虽不是讲成小说史,但在选讲经典篇目时,已无形中完成了类似文学史的筛选工作。课堂上对具体作

品的解读,时刻要求讲授者兼具文学批评的眼光和文学理论的修养。也就是说,讲授者实际上身兼小说家、

批评家和教育者等多重身份。当小说的接受对象从读者大众到学生听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口头讲授到

整理出版。

在后续的传播中,小说课所彰显的文学趣味、观念和立场,对大众的文学解读、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

可能产生的影响,难以估量。在这个意义上,小说课的兴起密切_着文学生活的变迁。

在当下的文学生活中,小说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小说课起到彰显独到眼光、丰

富批评类型的作用。小说课作为特殊形态的文学批评,乃是作家对作家的批评,这些批评文学未必都能达

到“大师的批评”的理想境界,但至少都别开生面,引人入胜。

1.(3分)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归功自然而然关联

B.归结大势所趋关联

C.归功大势所趋关注

D.归结自然而然关注

2.(3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小说的接受对象扩展至读者大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

B.当小说课的表现形式从整理出版到口头讲授时,它的接受对象也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

C.当小说课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时,它的接受对象也就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

D.当小说的接受对象从读者大众扩展至学生听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整理出版到口头讲授。

【答案】1.A2.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归功:把功劳归于某个人或集体。归结:总

括而求得的结论。这里说的是小说课的兴起与大学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索创新有关,应选“归功”;自然而

然: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大势所趋: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小说课实现了三者的交叉融合,强调不受外

力影响,而不是发展趋势,故选“自然而然”。关联: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关注:关心重视。小

说课的兴起与文学生活的变迂关系密切,故选“关联”。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小说课”与“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搭配,“表现形式”与之

搭配不当;“接受对象”与“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对应,“从读者大众扩展至学生听众”不符合逻

辑。且应当先说“小说课”的变化再说“接受对象”的变化。故选C。

3.(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Q正传》选自小说集《呐喊》,作者鲁迅。这部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通过阿

Q这一典型人物,特别是他的“精神胜利法”,暴露了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揭示了民族衰败的根

源,也揭示了普遍的人性弱点,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思想。

B.《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传统,汉乐府讲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在抒情诗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孔雀东南飞》就是汉乐府抒情诗的典范之作。

C.《致大海》《迷娘》《自己之歌》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普希金、德国的歌德、美国的惠特曼。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二

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B.“在抒情诗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抒情诗的典范之作”说法

错误,应该是“在叙事诗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叙事诗的典范之作故选B。

4.(3分)下列各句中,漠有语病的一句是()

A.10月24日,当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九大在举世瞩目中胜利闭幕,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中国、

中国共产党都已然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观,推进和挖掘环境治理工作,建

设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

C.决议指出,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

D.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推出七期特别节目,目的就是为了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增

强他们自救自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搭配不当,“挖掘”“工作”搭配不当,可去掉“和挖掘”。

C.成分残缺,“承担”缺少宾语,在“现代化建设”后面加上“的重大任务”。D.结构混乱,“目的就是为了”

句式杂糅,改为“目的是……”或“是为了……故选A。

5.(3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

之间,气温回升,大地解冻。

B.当地竹子的种类繁多,有蛮竹、刺竹、麻竹、筋竹、苦竹、龙猫竹……给当地人带来经济效益的主

要是可以作为造纸原料的蛮竹、刺竹和麻竹。

C.2018年10月,在挪威举行的第54届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大会上,“武汉东湖绿道实施规划”项目

被授予“规划卓越奖”的特等奖。

D.儒道互补是一种人生智慧:儒家是进取的哲学,道家是内敛的哲学;儒家是社群之学,道家是个体之

学;儒家是务实之学,道家是超越之学。

【答案】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

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

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C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为:《武汉东

湖绿道实施规划》项目被授予“规划卓越奖”的特等奖。故选C。

评卷人得分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学习语言文字不是最终的目的,而要以语言文字作为工具,依靠它来学习、掌握生活、工作所需的知

识和技能。“'语文的本身绝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语文只是人类生存必有之一种工具。人类之生存之目的

别有所在;换言之,即教育之目的亦别有所在,而语文不过为便利达此目的之工具。”(穆济波)。如果这个

工具不是最便利的,那么它也就必然成为教育发展的障碍,制约着整个教育目的的实现。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使书面语言逐渐成了一个国家中大多数成员进行相互交流和学

习其他知识技能的基本工具,原来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被某一特定群体所垄断的文言文无法日益深入、扩

展到社会的每个层次、生活的每个角落,也就不可能达到更好地为大多数人服务的目的,不能完全满足社

会生活的需要。相反,以口语为基础的、日益扩大使用范围的书面语言的白话文,其优越性就得到了充分

的体现,成了书面语言的主流。

文言文这个交际工具的长期存在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当人们因交通、通讯等因素的限制,各地

区的人们进行面对面的广泛交际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时,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能够克服因地域的差异、

方言的差异等造成的不便利因素,从而成为超地域、超方言的语言体系,成为一个相对有效的交际工具,“古

时代的汉人的多种地方方言分歧的现象使以表意符号为基本特点的方块汉字成为一种特殊,超方言,的书

写系统,以之作为全族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交际工具,各地区的人民只要掌握了方块汉字,就能在它的帮助

下比较容易地彼此互相了解,进行交际。”也正是因为其具有超地域、超方言的特点,使文言文与人们的生

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人们用它作为交际工具,自然是非常不便利的。因为它与人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口

头语言是截然不同的,与普通人的实际生活也很少有关系,所以要掌握这个工具,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和

精力,特意去学习并深入到另一个语言系统之中。由于政治地位、经济条件的限制,只有少数人才能具备

这样的机会,而多数人却被剥夺了这个权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人都需要掌握书面语言这个工具,

才能满足政治、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当人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学习并掌握这个社会生活中所

需要的书面语言时,必然选择最容易操作、最实用的,就好像挑选一种工具一样。同时还应该看到,要使

人人都学习掌握语言文字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作基础的。从经济的投入产出的规律来看,也要求教育的

内容必须是实用的、有效的、容易学习掌握的,否则所消耗的人、财、物力会更多。

另外,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推动文言文向白话文教学转变的重要原因。随着新思想、新科技的传

入,新的事物和内容需要新形态的词汇和文体进行表述,而要在文言文中找到相对应的词汇和文体就变得

相当困难,因此必须用新的名词和新的文体。因为任何语言的发展都必须是建立在语言结构系统发展的基

础上,而这种发展是由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社会生产、生活的变化使原来语言系统中产生新的

语言成分,这些新的语言成分的进入促使语言系统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内部矛盾,正是这内部矛盾促使原

语言系统发生变化,推动语言向前发展。

(节选自郑国民《近代普及教育思想的发展对文言文和白话文教学的选择》)

6.(3分)下列对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得的一项是()

A.虽然学习语言文字并非最终目的,但人们要靠它来学习、掌握生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以说它是

一种工具。

B.在我国现阶段,最为便利的书面语言工具就是白话文,所以我国普及教育最终选择了白话文教学。

C.文言文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工具,之所以在我国古代长时间使用,是因为它能使古代汉人克服地域差

异、方言差异等不利因素,进行十分便利而有效的交际。

D.白话文面向生活,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日用口头语言,让人们的交流更为便利,因而这一工具的便

利性相较文言文有了极大地提升。

7.(3分)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A.无论是为了使用的便利,还是为了节省学习所花费的时间,语文教学都会将重心转向白话文。因而

使教育更加普及。

B.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就是随社会生产、生活的变化,新的语言成分进入原来语言系统,从而产生内

部矛盾,促使原来语言系统发生变化,推动语言向前发展。

C.因为文言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口头语言是截然不同的,与普通人们的实际生活也很少有关

系,掌握它费时费力,因而它的长期存在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D.白话文之所以替代文言文成为语言文字的主流,是因为它能深入、扩展到社会的每个层次、生活的

每个角落。

8.(3分)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不弗得的一项是()

A.正是古代汉人的多种地方方言存在着分歧的现象,才使以表意符号为基本特点的方块汉字成为一种

特殊的“超方言”的书写系统。

B.使用白话,是用今人的话,来传达今人的意思,是直接的;使用文言,是用古人的话,来传达今人

的意思,是间接的传达,写的人和读的人,都要费一番翻译的功夫,所以我们选择白话文。

C.语言是表现思想的工具,文字又是表现语言的工具,只因为它们都是工具,所以都要求易于掌握,

使用方便,所以文言文被逐渐放弃了。

D.我国进入现代社会后,新的思想、科技、事物大量涌入,而文言文中又很少有恰当的词汇进行表述,

因而产生矛盾,这也是促使白话文逐渐替代文言文的原因之一。

【答案】6.C7.B8.C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

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要求选

出的是“不相符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

“十分便利而有效的交际”有误。结合原文,应为“相对有效的交际”“用它作为交际工具,自然是非常不

便利的故选C项。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

是“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

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本题中,A项,因果关系颠

倒了,是因为社会发展要普及教育,才选择了白话文。C项,”……因而它的长期存在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

源的”错误,选项强加因果,文章第三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文言文这个交际工具的长期存在是有其深

刻的社会根源的",主要是第三段开头到“各地区的人民只要掌握了方块汉字,就能在它的帮助下比较容易

地彼此互相了解,进行交际”;二是文言文日益被白话文代替的原因,从“也正是因为其具有超地域、超方

言的特点,使文言文与人们的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人们用它作为交际工具,自然是非常不便利的”到

这一段的最后,选项把这两部分的内容糅合到一起,并强加因果。D项,“白话文之所以替代文言文成为语

言文字的主流”错误,应为“成为书面语言的主流故选B项。

8.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相符的

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

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

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项,“所以

文言文被逐渐放弃了”错误,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文中只是说白话文成了书面语言的主流,且文章最后

一段说“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推动文言文向白话文教学转变……”,这是说重心转向白话文,但没有放

弃文言文,而且也不可能放弃文言文,只是变成了非主流。故选C项。

评卷人得分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与韩愈论史官书®

【唐】柳宗元

正月二十一日,某顿首十八丈退之侍者前:获书言史事,云具《与刘秀才书》,及今乃见书稿,私心甚

不喜,与退之往年言史事甚大举。

若书中言,退之不宜一日在馆下,安有探宰相意,以为苟以史荣一韩退之耶?若果尔,退之岂宜虚受

宰相荣己,而冒居馆下,近密地,食奉养,役使掌故,利纸笔为私书,取以供子弟赏?古之志于道者,不

若是。

且退之以为纪录者有刑祸,避不肯他,尤非也。史以名为褒贬,犹且恐惧不敢为;设使退之为御史中

丞大夫,其褒贬成败人愈益显,其宜恐惧尤大也,则又扬扬入台府,美食安坐,行呼唱于朝廷而已耶?在

御史犹尔,设使退之为宰相,生杀出入,升黜天下土,其敌益众,则又将扬扬入政事堂,美食安坐,行呼

唱于内庭外衢而已耶?何以异不为史而荣其号、利其禄者也?

又言“不有人祸,则有天刑”。若以罪夫前古之为史者,然亦甚惑。凡居其位,思直其道。道苟直,虽

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孔子之困于鲁、卫、陈、宋、蔡、齐、楚者,其时暗,诸侯不能行

也。其不遇而死,不以作《春秋》故也。当其时,虽不作《春秋》,孔子犹不遇而死也。若周公、史佚,虽

纪言书事,独遇且显也。又不得以《春秋》为孔子累。范晔悖乱,虽不为史,其宗族亦赤,司马迁触天子

喜怒,班固不检下,崔浩沽其直以斗暴虏,皆非中道。左丘明以疾盲,出于不幸。子夏不为史亦盲,不可

以是为戒。其余皆不出此。是退之宜守中道,不忘其直,无?他事自恐。退之之恐,唯在不直、不得中道,

刑祸非毋恐也。

凡言二百年文武士多有诚如此者。今退之日:我一人也,何能明?则同职者又所云若是,后来继今者

又所云若是,人人皆日我一人,则卒谁能纪传之耶?如退之但以所闻知孜孜不敢急,同职者、后来继今者,

亦各以所闻知孜孜不敢急,则庶几不坠,使卒有明也。不然,徒信人口语,每每异辞,日以滋久,则所云

“磊磊轩天地”者决必沉没,且乱杂无可考,非有志者所忍恣也。果有志,岂当待人督责迫蹙然后为官守

耶?

又凡鬼神事,沙茫荒感无可准,明者所不道。退之之智而犹惧于此。今堂妲退之辞奴退之野以迨妲退

之慷搬J]谓正真行行遹期退之犹所云若戛则唐之,史述甚至无可把乎!明天子贤宰相得史才如此,而又不果,

甚可痛哉!退之宜更思,可为速为;果卒以为恐惧不敢,则一日可引去,又何以云“行且谋”也?今人当

为而不为,又诱馆中他人及后生者,此大惑已。不勉已西欲勉人,难矣哉!

【注工①韩愈在长安任史官修撰期间曾给刘秀才和柳宗元写信,担心“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岂

可不畏惧而轻为之哉!”表示自己不愿意担任史官。这封信就是柳宗元对韩愈来信的答复。

9.(3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退之往年言史事甚大谬谬:违背

B.避不肯就,尤非也就:接近

C.孔子犹不遇而死也遇:重用

D.渺茫荒惑无可准,明者所不道道:谈论

10.(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以他事自恐/以勇气闻名于诸侯

B.刑祸非折恐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则卒谁能纪传之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不勉己晅欲勉人,难矣哉/惑画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1.(3分)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顿首,原指以头叩地而拜,属九拜之一,此词最初见于《周礼》,常用于书信开头或结尾,表示谦

敬的态度。

B.《春秋》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是孔子所作,和《诗经》《尚书》《礼记》并成为“四书”。

C.“若周公、史佚,虽纪言书事”中的“周公”和曹操《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周公

不是同一个人。

D.这是柳宗元给韩愈写的一封信,如果是韩愈给柳宗元的信,那么韩愈应该自称“退之”,称对方为

“宗元”。

12.(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今学如退之/辞如退之/好议论如退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如退之/犹所云若是/则唐之史述其卒无

可托乎

B.今学/如退之辞/如退之好议论/如退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如退之/犹所云若是/则唐之史述其卒无

可托乎

C.今学如退之/辞如退之/好议论如退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如退之/犹所云若是/则唐之史述其卒无

可托乎

D.今学/如退之辞/如退之好议论/如退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如退之/犹所云若是/则唐之史述其卒

无可托乎

13.(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强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理晰情笃的驳论文,作者既驳对方论点又驳对方论据,反驳中推理严密,既有形象性,又

有讽刺。

B.韩愈不肯修史,柳宗元则不以为然,一针见血地指出韩愈不修史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直、不得中道”。

C.柳宗元指出孔子、司马迁、班固、左丘明等人遭遇不幸虽各有原因,但跟他们做史官也有一定的关

系。

D.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柳宗元不因和韩愈有私交而放弃原则,表明其正直坦诚的优秀

品格。

【答案】9.B10.D11.A12.C13.C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意义的能力。B.“就:接近”错误。“就”,就职,

赴任;句意:不愿担任史官职务,这尤其不对。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识记和运用能力。A.第一个“以”,介词,用;句意:不要用其他的事自己

恐吓自己。第二个“以”,介词,凭借;句意:凭借勇气在诸侯中闻名。B.第一个“所”,所字短语;句意:

天刑、人祸不是你应该害怕的东西。第二个“所”,与“为”连用,表被动;句意: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

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C.第一个“则”,那;句意:那最后谁能作纪作传、编出史书呢?第二个

“则”,表判断;句意: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D.“而”都表转折;句意:没有勉励自己却想勉励别人,

那实在困难啊/有了疑惑,却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和《诗经》《尚书》《礼记》并成为'四书’”错误。《春

秋》《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并成为“五经C.“周公不是同一个人”错误。两次是同一个人。周

公旦姬姓,名旦,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制作礼乐,故称“周公D.“如果是韩

愈给柳宗元的信,那么韩愈应该自称‘退之',称对方为‘宗元'”错误。韩愈给柳宗元的信,韩愈应自称

“愈”,称对方“子厚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今像退之这样有学问、像退之这样会写文章、像退之这样

好发议论、像退之这样自己认为刚强激昂,还说出像这样的话,那编写大唐史书的事不就终于没有人可以

托付了吗?“学如退之”“辞如退之”“好议论如退之”结构对称,各自断开,排除BD;“慷慨自谓正直行行

焉如退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作“如退之”的状语,不可断开,排除A。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但跟他们做史官也有一定的关系”错误。作

者认为孔子、司马迁、班固、左丘明等人道远不幸各有原因,跟他们做史官没有关系。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1分)

评卷人得分

14.(8分)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

(2)今人当为而不为,又诱馆中他人及后生者,此大惑已。

【答案】(1)如果坚持的原则是正确的,那么即使是死也不能违背;如果要违背的话,那还不如赶快离开

这个职位。

(2)现在应当做的事情自己却不去做,却又引诱史馆中其他人和年轻人去做,这真是太糊涂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1)“虽”,即使,如果,等表假设的关联词语;“回”,违背;“去”,

离开。(2)“后生者”,年轻人;“此大惑已”,判断句。

参考译文:

正月二十一日,宗元向十八丈人退之叩头致意:收到你关于谈论如何做史官的信,信中说你的意见全

都写到《与刘秀才书》中了,到今天我才见到信稿,读后内心很不痛快,因为许多说法与退之往年议论修

史的看法很不一致。

如果像信中说的那样,那么退之在史馆一天也不应该呆下去,从哪里能探测出宰相的用意,认为他是

随便用史官的头衔来给一个韩退之增添荣耀呢?如果真是如此,退之又怎么能白白地领受宰相给你的荣耀,

而在史馆里挂一个空名、接近机要地方、享受俸禄、使唤掌握文史资料的官员、利用公家的纸笔为私人写

文章和用所得的收入来供给子弟们作费用呢?古代有志于为政治理想奋斗的人,不像这样。

况且退之还认为记录史事的人会受到惩罚、遭到天祸,因而想避开,不愿担任史官职务,这尤其不对。

史官只是用善、恶等名称来褒扬或贬斥人,尚且恐惧不敢做;假使让退之做御史中丞、御史大夫,那赞扬

人、贬斥人,使人成功或遭到失败就会更加明显,应该更加使人感到恐惧。那么你就意气扬扬地走进御史

台的府署,吃着精美的食物,在那里安逸地坐着,上朝时呼呼“万岁”就算了吗?在御史任上尚且如此,

假使退之担任宰相,掌握官员们的生死命运,和决定他们调进调出、升级降职的大权,那树敌就更多了,

那么你就意气扬扬地走进政事堂,吃着精美的食物,在那里安逸地坐着,只是在宫内和朝堂上呼呼“万岁”

就算了吗?那与不做修史的工作却享受史官称号的荣誉、领受史官的俸禄又有什么不同呢?

你又说:“做史官没有人为的祸患,就有上天来惩罚。”如果把从前古代修史的人受到惩罚说成是这种

情况的话,也是很糊涂的。凡是在一定职位上的人,就要想到担任这个职务应该坚持的正确原则。如果坚

持的原则是正确的,那么即使死也不能违背;如果要违背的话,不如赶快离开这个职位。孔子被困在鲁、

卫、陈、宋、蔡、齐、楚等国,是因为当时政治昏暗,诸侯们不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没有得到被人重

用的机会就死了,并不是因为作《春秋》的缘故。在那个时代,即使不作《春秋》,孔子也会得不到被人重

用的机会而死去。像周公、史佚,虽然记录史事,还是得到了被人重用的机会,而且地位显贵。这又证明,

不能说写《春秋》连累了孔子的命运。范哗参与叛乱,即使不修史书,他的宗族也会被杀尽。司马迁触怒

了天子,班固不能约束他手下的人,崔浩卖弄他的正直而与凶残的鲜卑贵族相斗,遵行的都不是大中之道。

左丘明因为生病而瞎了眼睛,是出自不幸。子夏没有著史书也瞎了眼睛。不能用这些例子来作为鉴戒。其

他史官遇祸的情形都没有超出这个范畴。因此退之应该遵守大中之道,不要忘了坚持正确的原则,不要用

其他的事自己恐吓自己。退之应该害怕的只是在于不能坚持正确的原则、没有遵守大中之道,天刑、人祸

不是你应该害怕的东西。

你所说的两百年来文臣武将有很多,的确是这样的。现在退之说:我一个人,怎么能把他们的事迹写

清楚?假使你的同事又像你这样说,以后继任史官的人也像你这样说,人人都说我只一个人,那最后谁能

作纪作传、编出史书呢?如果退之只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孜孜不倦地写出来,你的同事、后来继任史官

的人,也各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孜孜不倦地写出来,那史实也许就不会失传,终于能把它写清楚了。不

这样的话,就只是相信人们的口头传说,而传闻又常常说法不一,日子越久,那你所说的顶天立地的杰出

人物的事迹一定会沉没无闻,而且杂乱无章,叫人无从考查,这不是有抱负的人所能容忍和放任不管的。

果真有抱负的话,哪会要等到别人督促催逼以后才去履行史官的职责呢?

再说,凡是鬼神一类的事情,本来是荒诞不经,渺茫得很,没有什么定准,明白道理的人是不谈这些

的,像退之这样聪明的人难道还怕这些东西。如今像退之这样有学问、像退之这样会写文章、像退之这样

好发议论、像退之这样自己认为刚强激昂,还说出像这样的话,那编写大唐史书的事不就终于没有人可以

托付了吗?英明的天子和贤明的宰相得到了像你这样会修史书的人才,却又不能达到编出史书的目的,真

是太可惜了啊!退之应该再想一想,可以做的事就马上做起来;如果终究感到恐惧不敢做,那在一天之内

就可辞职离开,又为什么要说将要考虑考虑呢?如今应当做的事情自己不去做,却又引诱史馆中其他人和

青年人去做,这真是太糊涂了。没有勉励自己却想勉励别人,那实在困难啊!

(7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任洛阳丞请告①一首

韦应物

方凿不受圆,直木不为轮,揆材各有用,反性生苦辛,折腰非吾事,饮水非吾贫。

休告卧空馆,养病绝嚣尘。游鱼自成族,野鸟亦有群。家园杜陵②下,千岁心氛氤。

天晴嵩山高,雪后河洛春。乔木犹未芳,百草日已新。著书复何为,当去东皋耘。

【注】①请告,请求休假。唐制,职事官请假百日,即合停官。②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

15.(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用“木”作喻,形象生动地表明了自己的本性与官场生活格格不入,交代了自己“请告”

的原因。

B.诗人“折腰非吾事”的态度,与李白“安能垂眉折腰事权贵”同样表现了因人生不称意而生发的慷

慨愤激之情。

C.“天晴嵩山高,雪后河洛春”两句,描写初春雪后的静美与生机,嵩山高大巍峨,洛河一带已有春

天的气息。

D.全诗内容清晰,先写自己做人为官的立场和态度,后半部分实写了诗人回到家乡杜陵后耕耘漫步的

隐居生活。

16.(4分)历来人们多认为“陶韦诗风相似”,请结合本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对这一看法作简要分析。

【答案】

15.D

16.①两首诗都是五言古体诗。

②语言风格都质朴简洁。

③在选择意象上有相似之处。

④都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由的渴求、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后半部分实写了诗人回到家乡杜陵后耕

耘漫步的隐居生活”错误,联系本诗的题目和注释①可知,本诗是请求休假,本诗的后半部分是诗人想象

回到家乡后后的隐居生活,属于虚写。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从诗歌体裁的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五言古体诗。从

语言风格的角度看,从韦诗的“方凿不受圆,直木不为轮”“休告卧空馆,养病绝嚣尘”和陶诗的“少无适

俗韵,性本爱丘山”“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等处可知,这两首诗的语言质朴简洁,通俗易懂。从选择

意象的角度看,从韦诗的“游鱼自成族,野鸟亦有群”“乔木犹未芳,百草日已新”和陶诗的“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等处可知,这两首诗都善于写景,在选择意象上多用“鱼”“鸟”

树木等描写隐逸生活。从表现主旨的角度看,从韦诗的“折腰非吾事,饮水非吾贫”“著书复何为,当去东

皋耘”和陶诗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等

处可知,这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由的渴求、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6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司马迁《屈原列传》)

(2)扪参历井仰胁息,0(李白《蜀道难》)

(3)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王羲之《兰亭集序》)

(6)屈原忠直耿介,不愧“正则”之名,他极力批判那种违背准绳而追随邪曲,竞相把迎合讨好奉作

法度的行为,所谓“背绳墨以追曲兮,:(屈原《离骚》节选)

【答案】举类迩而见义远以手抚膺坐长叹长使英雄泪满襟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齐彭

前为妄作竞周容以为度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迩”“膺”“长”“襟”“弩”“殛”

"竞

评卷人得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陈情与感动

罗伟章

(1)我读的第一篇古文,是《陈情表》。

(2)那时候,我还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我二哥念初中,好读书,在乡上买了本《古文观止》。寒假

里,大雪盈野,土地被雪盖了,农活也被雪盖了,二哥便拿着书,钻进院坝边新修的空房里,不喊吃饭就

不出来,出来时必冻得躬肩缩背,脸色青紫。如此十余天后,书变重了——满本都是红色的批注。腊月三

十那天,父亲和兄弟姐妹上邻院看灯去了,我和二哥都不爱热闹,兄弟俩坐在火塘边,他把书取来,挑一

篇念给我听。念的是《陈情表》。我听不懂内容,但闻到了旧香。语言的美,是美到嗅觉里的。念了,二哥

又背诵,很是自得。当他逐句讲解,自得的心淡了。那是一个没下雪却打着黑霜的冬日。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这句话给子我的宽慰,至今想来,还心生颤栗。我五岁多,母亲就去世

了。家里的天,是母亲顶着的,父亲也要听母亲的,母亲去世,天就塌了。在对未来的惊恐中,我常躲到

屋后的林子里,窥视村里小孩跟在各自的母亲身后,从田间地头走过,一声一声地叫“妈”。为啥他们都有

妈,唯独我没有?我的妈是一个土堆,冰冷而臃肿,摸上去是粗糙的颗粒。再摸,还是。找不到答案,疑

惑就凝结为痛楚。我认为自己是世上最悲苦的人。然而,李密,《陈情表》的作者,半岁就无了父亲,到四

岁,母亲改嫁。死别和生离,小小年纪,他就尝透了。那是我第一次受到关于痛苦的教育。

(4)痛苦不是你一■个人的。

(5)当痛苦降临,无力除去,便逃脱,不能逃脱,便忍受——岂止忍受,还要担荷。如此,胸襟就撑

出别样天地。后读杜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门,那窗,是打开的,打开后就看到万

千气象:众生之苦里,蕴含着无限生机。杜诗让我更深地理解了《陈情表》对我的意义。

(6)在我心里,李密始终是个孩子。到他写《陈情表》时,已44岁,可依然是个孩子。这感觉真没

有错。李密以孝闻名,《陈情表》以孝动人,“孝”字在甲骨文里就有,是汉字的母字,“老”之下一“子”,

“子”紧贴“老”,代表晚辈对老人的扶持,李密对祖母,侍奉汤药,“未曾废离”,是一辈子的孩子。

(7)李密是哪里人,我并不关心。人情相类,普天同理。但如果突然撞到他的家乡去了呢?那便是故

人重逢。认识作家,无须相见,读了他的作品,就算认识了。作品是作家的内在星空,读过,就不仅认识,

还是熟识。我和李密认识的年头,该和他写《陈情表》时的岁数差不多吧?这是货真价实的老友了。因此,

来到川西彭山,得知他是彭山保胜乡人,欢喜心如风拂柳。也不是激动,只是心里一亮。是烛光的那种亮,

外面的世界退去,只照见两人和两人的秘密。

(8)彭山县属眉山市,眉山有苏东坡,这奠定了一种美,也奠定了一种温度和好整以暇的气质。东坡

的厉害,在于个性强却又通达人情,活得诗性,且能用如节之绚烂抵抗人生之大灾。比较起来,李密就过

得太苦了。身苦,心也苦。不过,一国一族,总有些人是要受苦的,他们在贫苦、辛苦和苦厄中,参悟生

命,自觉承担,缔造出源头性的文化因子。自汉武帝始,孝由家庭伦理延伸至社会和政治伦理,到李密写

《陈情表》时的晋武帝,更是强力推行这种伦理,以孝命名的村社山水,由此遍布国中。当孝成为准则,

就成了孝道。孝道是个延展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一家,到两家,到三家,到千万家,如此升华

为价值观的认同。在这方面,李密是作了很大贡献的。

(9)仲秋时节,雨气蒙蒙,而眼前身后,光影婆娑,整个彭山,如起伏的园林,低处大河奔流,高处

竹木葱翠。李密故居在保胜乡龙安村,倾斜的坡地上,村道、房子错落有致,干净整洁,左面崖壁,刻满

字画,都与李密有关。我并不十分在意这些,只悉心察看当地百姓的脸,都安宁祥和。从他们脸上,我看

到两个字:充实。人只有在对他人的同情、理解和关照中,才能内心丰盈,从而迈过自我隔绝和自我枯萎

的“现代化陷阱”。由此扩展,家庭伦理便成为家国伦理、万物伦理,人也因此走出小我,成为大写的人。

(10)彭山是个孕育传说的地方,远近闻名的彭祖,活了将近800岁,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突破

局限的表达。传说还是一种想象力,是深具可能性的预言,比如张献忠沉银地,多年来也是传说,但考古

将传说变成了历史——曾经的事实:沉银处就在彭山江口镇河段,而今已发掘出5万多件文物。一个生长

传说的地方,定有传奇的精神在,这传奇的精神,既是勇猛精进,也是马定持守。在我看来,李密是彭山

最大的传奇。他用真实书写了传奇。在李密的时代,孝已可归为传统文化,他以对传统的尊重和身体力行,

以一篇《陈情表》既感动了晋武帝,也感动了苏东坡,还感动了后世的我以及亿万国人。从文学角度,陈

情与感动,是文学的根,《陈情表》根深而叶茂,因此成为千古名篇。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8.(4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篇回忆“我”听哥哥念《陈情表》的往事,用“闻到了旧香”,形象生动的表现《陈情表》

的语言带给“我”强烈的美的感受。

B.第(3)节中作者说“至今想来,还心生颤栗”,“颤栗”是作者由李密的悲苦触发了自己自幼丧母

的内心痛苦、恐惧的复杂感受。

C.苏东坡与李密,虽都命途多舛,但一个豁达洒脱,活得诗性;一个困厄悲苦,以孝动人。必须有苦

难,才能使人参悟生命,自觉承担,缔造出源头性的文化因子。

D.文章第9段对李密家乡彭山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句式整齐,语言简洁,画面清新质

朴。

E.最后一段中引入了彭祖的传说,又引入了张献忠沉银的传说,一虚一实,有力地印证了“彭山是个

孕育传说的地方”这个观点,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19.(5分)作者说“李密是哪里人,我并不关心”,但却用了大量笔墨写李密的故乡一一川西彭山,为什么?

20.(5分)请赏析文章最后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21.(4分)综观全文,说说《陈情表》对“我”有哪些意义?

【答案】

18.BC

19.①作者与李密人情相类,遭遇相似,自幼结识,在内心深处已将李密视为自己熟识的故人老友,至于

他的家乡在哪里并不重要;②作者偶然来到川西彭山,意外发现是李密的故乡,如与老友久别相逢,倍感

欢喜,因此用大量笔墨描写彭山;③彭山自然风景美好质朴,当地人安宁祥和,内心丰盈,使作者更深体

味到生长在这里的李密以陈情与感动使孝道升华为价值观和对共同体的认同;④彭山是个孕育传说的地方,

既有彭祖活了近800年的传说,又有张献忠沉银的真实历史,作者用一虚一实的写法,为彭山增添了历史

文化色彩;⑤作者由感悟彭山孕育的传奇精神,写到了李密及《陈情表》用陈情与感动对传统文化的发展

形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20.使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晋武帝到亿万国人,从个人到众人,用排比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陈

情表》感人无数的力量;又用“文学的根”比喻“陈情与感动”,用“根深叶茂”比喻《陈情表》对后世深

远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李密的崇敬之情,对《陈情表》的高度赞誉。最后一句话既有点题作用,又深化

了主题。

21.①《陈情表》是我儿时读的第一篇古文,让我闻到了旧香,感受到语言的美;②曾经给予幼年丧母的

我以宽慰,至今仍心生颤栗;③它让我第一次受到关于痛苦的教育一一痛苦不是一个人的,当痛苦降临,

无法逃脱,便只能忍受和承担,如此胸襟就撑出别样天地;④在我中年时意外在李密故乡与“故人重逢”,

由彭山的风土人情、传奇精神我感知并感悟到了《陈情表》对社会伦理、政治伦理以及传统文化都有着深

远的影响。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颤栗’是作者由李密的悲苦触发了自己自幼丧母

的内心痛苦、恐惧的复杂感受”错误。“颤栗”理解不当,“颤栗”应理解为因激动而颤抖。原文是“这句

话给予我的宽慰,至今想来,还心生颤栗”,《陈情表》让幼小的我第一次知道痛苦不是一个人的,引发了

共情,有了面对痛苦的勇气,获得了心灵的慰藉。C.“必须有苦难,才能使人参悟生命,自觉承担,缔造

出源头性的文化因子”错误,说法太绝对,以偏概全。原文是说“一国一族,总有些人是要受苦的,他们

在贫苦、辛苦和苦厄中,参悟生命,自觉承担,缔造出源头性的文化因子”,是“有些人”,而不是全部。

故选BC。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李密是哪里人,我并不关心”,是因为他是哪里

人无关紧要,要紧的是“我”与李密的经历和对他的感情。原文说“我五岁多,母亲就去世了”“我认为自

己是世上最悲苦的人。然而,李密,《陈情表》的作者,半岁就死了父亲,到四岁,母亲改嫁。死别和生离,

小小年纪,他就尝透了“,可见“我”和李密遭遇相似,感情相类;并且“我”在幼年时就由二哥引领着“结

识”了李密,“我和李密认识的年头,该和他写《陈情表》时的岁数差不多吧?这是货真价实的老友了”,

早已算是熟识的老友,至于他的家乡在哪里并不重要。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写李密的故乡一一川西彭山,首

先是因为偶然来到彭山,偶然得知是李密的故乡,“那便是故人重逢”,“因此,来到川西彭山,得知他是彭

山保胜乡人,欢喜心如风拂柳”,这便是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彭山的直接原因。其次,作者来到彭山,看到

了这里的自然风光“整个彭山,如起伏的园林,低处大河奔流,高处竹木葱翠”,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气质“奠

定了一种温度和好整以暇的气质“,看到了民风的质朴与温和“悉心察看当地百姓的脸,都安宁祥和。从他

们脸上,我看到两个字:充实”,作者更加感觉到李密的孝道对当地的影响,“一国一族,总有些人是要受

苦的,他们在贫苦、辛苦和苦厄中,参悟生命,自觉承担,缔造出源头性的文化因子”“从一家,到两家,

到三家,到千万家,如此升华为价值观和对共同体的认同。在这方面,李密是作了很大贡献的'',作者更深

体味到生长在这里的李密以陈情与感动使孝道升华为价值观和对共同体的认同,这是用大量笔墨写彭山的

深层原因。另外,这个地方历史文化悠久,既有传说当中的彭祖“远近闻名的彭祖,活了将近800岁”,又

有真实存在的张献忠沉银地“沉银处就在彭山江口镇河段,而今已发掘出5万多件文物“,一虚一实,为彭

山增添了历史文化色彩;并由此感悟到精神层面,''一个生长传说的地方,定有传奇的精神在,这传奇的精

神,既是勇猛精进,也是笃定持守。在我看来,李密是彭山最大的传奇。他用真实书写了传奇”,以及对文

化的影响,“在李密的时代,孝已可归为传统文化,他以对传统的尊重和身体力行,以一篇《陈情表》,既

感动了晋武帝,也感动了苏东坡,还感动了后世的我以及亿万国人”,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重要语句的含意和作用的能力。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

看法,抒发情感。''既感动了晋武帝,也感动了苏东坡,还感动了后世的我以及亿万国人”,运用排比,从

晋武帝到亿万国人,从个人到众人,铺陈被《陈情表》感动的人物,形象地写出了《陈情表》感人无数的

力量;“从文学角度,陈情与感动,是文学的根”运用比喻,以“根”比喻文学中的“陈情与感动”,强调

了“陈情与感动”在文学上的重要性;”《陈情表》根深而叶茂,因此成为千古名篇”,“根深叶茂”指这篇

文章在文学史上长久屹立,地位稳固,且长得枝繁叶茂,说明对后世影响巨大,此句用“根深叶茂”比喻

《陈情表》对后世深远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李密的崇敬之情,对《陈情表》的高度赞誉。可见,最后一

句话既有点题作用,又深化了主题。

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文章开头写“我”与《陈情表》的结识,“我读的

第一篇古文,是《陈情表》”“我和二哥都不爱热闹,兄弟俩坐在火塘边,他把书取来,挑一篇念给我听。

念的是《陈情表》。我听不懂内容,但闻到了旧香。语言的美,是美到嗅觉里的”,《陈情表》是我儿时读的

第一篇古文,让我闻到了旧香,感受到语言的美;《陈情表》给了“我”情感的慰藉,“我”幼年丧母,“‘生

孩六月,慈父见背',这句话给予我的宽慰,至今想来,还心生颤栗”,《陈情表》曾经给予幼年丧母的我以

宽慰,至今仍心生颤栗;《陈情表》让“我”对于痛苦有了独特的认识,“那是我第一次受到关于痛苦的教

育”“痛苦不是你一个人的”“当痛苦降临,无力除去,便逃脱,不能逃脱,便忍受一一岂止忍受,还要担

荷。如此,胸襟就撑出别样天地”;后来到了李密的故乡彭山,发现李密及《陈情表》对当地风土人情以及

对社会伦理、政治伦理以及传统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自汉武帝始,孝由家庭伦理延伸至社会和政治伦

理,到李密写《陈情表》时的晋武帝,更是强力推行这种伦理”“孝道是个延展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从一家,到两家,到三家,到千万家,如此升华为价值观和对共同体的认同。在这方面,李密是作了很大

贡献的”,“在李密的时代,孝已可归为传统文化,他以对传统的尊重和身体力行,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