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作文导写及范文展示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
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解析
一、"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作文"可能正从"作一篇文"发展到"答一个题
那么,我们是不是首先要回答一"是"或"不是"?
是的。然后用不少于800字来回答。——如果材料里再加一个"为什么?"那就会更
像一个“详答题"了。
篇章结构,起承转合,各种修辞,怎样语言,固然有助于"作好一篇文",但它们的本
质可能是在"答好一个题",给出一个深入、周全的回答。换言之,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作
文"的本义应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作一篇文"。——写文学作品是作家的事,跟中学语文
教学距离比较遥远,不能当真,不能当主体。
我们要更多立足于给出答案,提供坚实有力的解释,创造针对性强的内容,能给人以
启发的内容。
老话是良训——"寻章摘句老雕虫",文章何必哭秋风?
即使从应试角度看,"作一篇文"的境界也不大可能壮大,"答一个题"才更具切实意
义、高级追求。
那么,问题为什么只会越来越多呢?
因为所谓的答案都是暂时的都会很快过时的,因为时间永是向前,周围的景象永是变
化,遇到的问题会变化;也有可能貌似没变,但解决的方法、答案都一定在不断改变之中。
或者说,问题永远不会有解决的一天,只能永远在解决之中。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章"
"一代有一代之青年使命"者也。
因为一个问题的解决,意味着另一个新问题的产生,意味着更多新问题的产生,——
因为随着时代向前,世界肯定会越来越开阔、深远,我们会获得越来越大的可能空间、越
来越丰富的视角。青年人面对越来越丰富的世界,问题越来越多,不是自然之理吗?
——相比先写人工智能只会解决简单的问题,人类社会还有许多深入的问题它无法解
决,相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相比"作为当代年青人"的人设……之类虽然不错但毕竟不痛
不痒的"作一篇文",这样是不是更切题一些?
简言之,不要正确的废话,不要系统的空话,不要绕弯,少一些修饰、抒情,请直接
正面回答,请切实给出答案,能否?
虽然,话说回来,"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只出现在"材料"中,而没有出现在"以
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的"题目"里,考生依然可以不像做
"问答题"一样来"答",依然可以把它写成一篇文章,把内容重点放在"联想和思考"上。
二、"联想和思考”:应该可以看作考查对高考作文越来越稳定的内容要求、期待。
2020-2024年的新高考一卷(新课标一卷)作文题目中的对应的表述依次为:"感受
和思考""感悟与思考""感悟与思考""联想和思考""联想和思考"。
"感悟"与"思考"更像一个方向上的思维浅、深跟进。"联想"和"思考",相比而
言,给作文内容更多一个不同"方向"。"感悟""联想"稍有区别,但"思考"都在。追求
思维品质,成为特别稳定的追求。
"联想”要求由近及远,引导写作内容"想开去",跳出局限,看得更开阔「‘思考”
要求由表及里,引导写作内容"想下去",挣脱现象,看得更深刻。
这道题之所以需要"联想",那是因为由当下想及未来,这跟常见的"由此及彼"式讲
求"类比""举一反三"的所谓"迁移"并不相同。这种"联想"更需要基于现实的求证、
推断、设想,——对,它更讲求的是呈现一条"逻辑链"。需要回答的是"为什么",即"为
什么问题会越来越少或越来越多呢?"
而所谓的"思考"也决非"动一下脑子”的意思。它起于针对具体问题的应对,但不
能止于浅表、人云亦云、老生常谈。而应努力有新意,有深意。否则,何需联想?谈何"思
考"?
于是,一个重要的指向解决问题的“教学引导"浮出水面:考生们那一篇作文有多大
程度的"联想和思考"?答案不言自明。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不少高考作文都不怎
么符合题目要求?
"问题只会越来越多”的原因比较显豁:这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在获得答案后继续思考、
深入思考。并且认可世界的发展使问题不可能有"稳定不变的"答案,而只有无穷尽的思
考及其答案。由答案组成的世界是静止的、平面的,难免暮气沉沉;由问题组成的世界才
是生长的、立体的、生机勃勃的。即这个世界因为问题而不是因为答案而成长。
无论是“联想"还是"思考",它一定追求创新、独到,然后需要在针对性应对之上的
逻辑链展开。
三、"人工智能的应用"及"你的":立足当下,指向未来;写作不能指向这种答案。
语文学习在哪里?在教材,更在生活,在无穷无尽的生活;在当下,更在没完没了的
将来。这是老话,但仍有再讲的意义。
既然是"你的",则一定强调"你"遇到的具体情境。
"情境"一指社会生活情境。这个貌似好理解,其实未必。这里的"社会生活”要努
力贴近生活,要努力贴近真实,最好不要"营造"而是走入其中。多一些"你作为某校高
一学生""你所在的小区""昨天的什么新闻""今年的年度汉字"之类,少一些"如果有一
天,你来到了哪里""如果你是编辑你将如何如何"。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应更多一些指
向将来,——无他,学生的真正社会生活主要在将来。只不过这种将来要合乎当下社会生
活发展的逻辑。
“情境"二指个人体验情境。这个貌似也好理解,其实也未必。"个人体验情境”远非
把"你"拉入写作情境那么简单。帮助"你"产生独特的有价值的思想内容,可能才是根
本。而这种思想内容,恐怕主要不是"教"出来的,不是"我给你"就能具备的。而必然
是"你"在实践中、反抗中逐渐形成的。换言之,如果"你"们长得一致,那么"你"就
泯于众人就没有"你"了。
各不相同的"你”只能在广阔无边且无穷无尽的当下、将来的土地上才能生长出来。
以"互联网的普及"为表征之一的信息时代大潮,事实上已经"拆掉”了所有学校的
围墙。放学生们出教室,放学生们出教材,必然发生,也必须如此,只不过可能还需要一
个适应、认同的过程。
纷纷地,高考题一出现,非常多的人就用已经流行的"人工智能的应用"来"答题"
了。比如像这样的AI作文:”在当今这个……首先,技术的进步激发了人类更多的好奇心……
其次,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能够……但也提示了数据背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再者,社
会与文化的演进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情境……,最后,创新的本质在于……综上……"
既然这种答案已经可以快速地大批量地生产且还具备不断完善的能力,那么,以它为
方向的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吗?换言之,"人工智能的应用",还给高中写作教学留下什么
需要"教学”的内容吗?
有且只有一类:AI写不出来的。——这才是"立足当下指向将来”的写作教学内容。
即包括写作教学在内的所有学习内容,都应该指向AI答案之上,才有意义。
——当然,可能有人又会说,像AI这样的水平,很多学习者都望尘莫及,还谈何"之
上"?
这种说法用类比反驳比较好懂,就是不知道它科学与否:没有驾驶执照,就不能自动
驾驶吗?没有"汗滴禾下土"的经历,就不能直接进入机械化农业生产吗?
即学习"之上”的内容,可能并不需要掌握"之下”的内容。——虽然,现在的问题
可能倒是,我们的教学似乎还没有"基于AI"。
概言之,”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的"教学引导"可能至少有四:
1.少一些"作一篇文",多一些"答一道题",多一些"用表达与交流解决问题,完成
任务”。
2.解决问题时,少一些"是什么""怎么办"式的摆盘敷衍、套路模式、陈词滥调,多
一些"为什么"式的直接面对、富于想象且合乎逻辑的创造。
3.围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个核心,引导学生为自己而写,为解决问题而写。随时写,
"答题式"地写,不拘一格地写。
4.引导、帮助学生写AI写不出的内容,——AI之上的写作教学内容是什么?这有可
能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写作教学。
范文展示
你当像鸟一样飞过你的山
天地间可惊赞的事物不少,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都是。从当初的“度娘”到如今的
AI智能,从搜索资料、有问必答,到如今帮你写论文,创作小说、音乐……科技日新
月异,越来越多的问题,手指轻轻一点即能得到答案。
钱钟书先生凭借非凡的记忆力与皓首穷经的海量阅读才完成的笔记体著作《管锥
编》,如今一个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借助资料搜索引擎,也许就能完成他大部分文献梳理
工作。据说中关村一票家长高考前在尝试用AI押题,他们把历年北京高考试题给到
ChatGPT做训练,让它帮助阅读提炼整理,问它过去五年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是哪些?哪
些知识点还没有考过?每年相比上一年的新知识点占比是多少?大数据押题,感觉比特
级教师还靠谱。还值得关注的是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运用,不仅帮助医生缩短了
与患者的沟通成本,更帮医生省却了在海量影像资料中发现异常征象的繁重劳动,大大
提高效率,使他们可以专注于诊断……更不要说小朋友脑子里的“十万个为什么”了,
那都可以秒速给出答案。
诚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给问题分类,人工智能帮
我们解决的是些什么样的问题?从上述事例可见,人工智能能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知识记
忆性难题,以及信息的收集和研究,海量资料的搜索和整理,数据的分析和预测等问题,
从而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持。科技的赋能确实使我们知识性的问题在变少。这是互联网给
人类带来的巨大红利,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君子善假于物”,跟上人工智能
的步伐,固步自封的人们很有可能被时代抛弃。
然而人类的面临的问题又何止这些知识性与技术型的问题?不由想起鲍勃•迪伦的
那首诗: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的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
空,才能被永远禁止?一个人要活过多少年,才能获得自由?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的哭喊……这些在风中飘扬了无数年的问题,会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而
越来越少吗?人工智能能告诉我们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永远都不能。这是人类的永恒难
题,只能人类自己去思考、探索解决之道。又或许这些问题永远都找不到答案,但对人
类来说,寻找答案的过程本身就有非凡的意义。
而事实上,互联网、人工智能在帮助人类解决问题的同时,本身还是一个制造问题
的能手。若中小学生用人工智能做作业,大学生都请ChatGPT帮忙写论文,上班族用人
工智能设计方案完成任务……这个高科技赋能制造的巨大便利与盛世繁华的背后,将一
手打造多少思想懒惰、精神涣散、无药可救的人类废柴?我们永远都不要担心机器会像
人一样思考,我们要担心的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我们还无法预测,不久的未来会有多
少意志力薄弱的懒人,会被人工智能彻底愚化、奴化。那真是人类之殛!
人工智能于人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它的飞速发展,不是让人类的问题变少,也不
可能变少,而是让人类从大量繁琐的重复的低水平问题中解放出来,让所有的人类都能
像人一样思考,深度思考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从而让我们的生命与精神更完整更高
质。当我们不再被低水平问题缠绕时,所有的人类无疑活得更尊贵更自由!若钱钟书生
活在当代,将节省他多少梳理资料的时间?他会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加璀璨的贡献。
然而,若要实现人类思考的尊贵与自由,前提是每个人都要按照人类的思维成长规
律,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学习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我们才会真正拥有卓越的
思考力、分析力、判断力,继而拥有洞察力、创造力、完美驾驭人工智能的能力。
人类思维的成长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甚至没有一步路可用人工智能替代。若想成
为“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你当像鸟儿一样飞过你自己的山。
问题在路上,且行且作答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许多年前第一次上网备课的情形:
在学校计算机室里,当我打开网络,如同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关于背景资料,关于课
文解读,还有许多自己弄不明白的问题,都可以找到许多答案。那时以为,有了网络,教学
将会变得更加容易。
在今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拥有的资料愈来愈多,答案的获得
也愈来愈加容易和便捷,然而,我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少。
因为,能够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解决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人类的根本问题。
仅以备课为例,网络和人工智能所能够解决的问题以及给出的答案,大多停留在浅表的
层次上。有时,阅读了许许多多的答案,困惑依然无法得到解答。换而言之,许多的答案并
不能够给人带来深层的满足感。与之相反的是,那些充满好奇之心,头脑里装满十万个为什
么而不停提出问题的孩子反而是满足而快乐的。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大多答案往往是重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它们如同泡沫一
样堆积在网络空间里,它们所能提供的有时只是在没有水的地方帮你架起一座桥来,经由这
座桥,你无法抵达想要抵达的彼岸。
二是让人如醍醐灌顶一般豁然开朗的解答,往往需要你对拥有的答案进行审问、慎思、
明辨,然后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进行二度创造。这样之后所创造出来的答案才能解除你内在
的困惑。否则,那些未曾经过你的大脑,未曾融入你的人生的答案如同披在身上的衣服,却
无法成为你的血肉,更无法助力你的成长。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对于许多问题来说,最为重要的并非是他人
更不用说是人工智能所给出的答案,而是你对问题的思考,是你直面问题所做出的选择。
正如柏拉图所提出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要到哪里去。
对于这个问题,千百年来,无数人给出了无数的解答,然而别人所能提供的永远只是可
供参考的答案,它需要你用长长的一持来作回答。有些问题很短,答案却很长,而且只能由
你自己给出解答。
再比如人为何而生,活着的意义和价值等待这类亘古已有的问题,它们永远不会消失,
只要有人存在,就会有人发问,而你只能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且行且作答。
其实,对于个体而言,最为可怕的不是你所提出的问题缺少了答案,而是你早已经丧失
了提问的兴趣与热情,是你每天只顾在固定的轨道上低头拉车,却早已忘记仰头发问的权利。
因为对于人生而言,有时比答案更为重要的,是对问题的提出。
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有思想,能思考,问题便会被不断的提出。
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人工智能如何发展,新的问题依然会不断的涌现,曾经给出解答的问题
也会随着新的答案的加入而被不断的深化。而人类,也将在新问题的提出和作答中不断前
行。
AI如潮水袭来,人如中流砥柱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仿佛一夜之间,我
们的生活就被一股汹涌的潮水所席卷。这个潮水,是科技的浪潮,是智能的洪流,它带
着无尽的答案,席卷而来,似乎要将我们所有的问题都吞噬其中。当所有的问题,都能
快速地给出答案?我们的问题会不会越来越少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在这场科技的大潮中,我们人类并非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中流砥柱,是引领者,
是探索者。AI的普及,确实让许多问题的答案变得触手可及。只要轻轻一点,搜索引擎
便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只要一声令下,智能助手便能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琐碎问
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问题就此减少,反而,我们的问题可能因此而变得更加
复杂、更加深入。AI可以解决问题,同样的AI也能制造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终端课程设计
- 振动传感器课程设计论文
- 2024年国际博览会摊位租赁及服务合同3篇
- 毕业生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 研究生算法分析课程设计
- 机械课程设计每周任务
- 苗木的保活、支撑方案、苗木管护措施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动车专用无线遥控防盗报警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氩气铸造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快速液压墩头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企业大学行业运作模式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电动力学-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2018
- 房地产激励培训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附答案
- 【MOOC】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违章建筑举报范文
- 糖尿病伤口护理
-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必刷单项选择题50题(含答案解析)
- “小城镇建设”论文(六篇)
- 人人爱设计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