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1.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1.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1.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1.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材料: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这次会议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也是人类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携手面对环境问题的挑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2年度报告》指出,2022年是极其艰难的一年。一、新课导入材料:人类不但面临着气候变化、自然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工业污染等多重威胁,而且贫富差距加大、乌克兰战争爆发以及粮食和能源价格的上涨等问题。与往年一样,干旱、洪水、野火等自然灾害对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打击最为重大。一、新课导入这次大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呢?为什么大会议题引发了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一起来学习“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二、新课讲授自然界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人类活动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环境问题二、新课讲授全球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森林面积锐减全球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资源破坏水污染严重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且全球化。那同学们知道环境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需要从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的关系入手。思考:观察“自然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图”,归纳自然系统的特点1.自然系统与人类系统(1)自然系统它由太阳能持续供给能量,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入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从而完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01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02自然系统也对人类提出了要求,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要限制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能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注意:(2)人类系统特点人类获取自然资源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改变并对自然循环过程产生影响;人类系统靠从自然大量获取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及向自然排放废弃物维持,物质和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无法实现循环。特点人类获取自然资源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改变并对自然循环过程产生影响;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中,只有一部分物质能够通过自然循环过程得到消纳,未被消纳的部分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造成环境污染。【探究活动】1、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流动方向、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有什么不同?2、你认为哪种系统能维持稳定状态?请说明理由。自然系统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是太阳能;而人类系统则是依靠自然环境的输入。自然系统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入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从而完成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1、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流动方向、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有什么不同?而人类系统靠从自然大量获取物质和能量及向自然排放废弃物维持,物质和能量是单向流动的,物质无法实现循环。1、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流动方向、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有什么不同?2、你认为哪种系统能维持稳定状态?请说明理由。自然系统更能维持稳定状态。

物质和能量的来源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生物多样性系统的稳定状态自然系统太阳能循环流动丰富通过自我调节到稳定状态人类系统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单向流动单一(多样性遭破坏)无调节能力,易产生环境问题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的对比自然系统能维持稳定状态自然系统能形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稳定。阅读课本,根据人类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分析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地球的大气、土地和水能够满足人类的生产和消费需要,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能够被自然环境降解。但,工业革命后,资源的消费和废弃物的排放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从而发生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此图片来自学科网索取<再生自然环境具有一定恢复能力索取>再生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排放<自净环境具有容纳、分解和消除等能力排放>自净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此图片来自学科网阅读课本并分析材料,总结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非洲大陆湖泊众多,位于尼日利亚、尼日尔、乍得和喀麦隆边境的乍得湖,湖区流域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曾哺育近3000万人。1960年代乍得湖面积超过26,000平方公里,是非洲第4大湖泊,但此后湖水逐年减少,到2001年底湖面已不足1500平方公里,湖水面积缩水超过90%。【材料一】图片来自学科网阅读课本并分析材料,总结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乍得湖的遭遇固然有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在注入乍得湖的河流上修建水库等人为因素影响,然而气候变化导致的降雨减少,乍得湖流域蒸发更加旺盛或许也是这场危机不可忽视的原因。现在乍得湖干旱仍在持续,湖区许多鱼类绝迹,农业收成和渔业产出不断减少。【材料一】图片来自学科网阅读课本并分析材料,总结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2017有报告称湖区周边10.7万居民需要人道主义救助,流域内包括尼日利亚居民在内的约1700万人面临饥荒威胁。

尽管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但该地区人口仍处于增长状态,据专家分析估计2011年以前的20年间乍得湖盆地每年人口增长率在2.5%~3%之间。【材料一】图片来自学科网【材料二】据报道,就人均而言,一个美国人消费的能源相当于:日本人的2倍,墨西哥人的6倍,中国人的13倍,印度人的31倍,孟加拉人的128倍,坦桑尼亚人的307倍,埃塞俄比亚人的370倍。如果你把世界上的国家按人口数量排序,美国排在第三…但是另外五个最大的国家加起来的能源消耗总和还赶不上美国的能源消耗!换句话说,居住在美国的5%的世界人口比居住在其他五个最大国家加起来51%的世界人口对环境的影响更大。美国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5%,却使用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纸张、四分之一的石油、23%的煤炭、27%的铝和19%的铜。”“我们对能源、金属、矿产、林产品、鱼类、谷物、肉类甚至淡水的人均使用,让发展中国家的人相形见绌。”阅读课本并分析材料,总结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阅读课本并分析材料,总结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非洲大陆湖泊众多,位于尼日利亚、尼日尔、乍得和喀麦隆边境的乍得湖,湖区流域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曾哺育近3000万人。1960年代乍得湖面积超过26,000平方公里,是非洲第4大湖泊,但此后湖水逐年减少,到2001年底湖面已不足1500平方公里,湖水面积缩水超过90%。【材料一】图片来自学科网阅读课本并分析材料,总结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乍得湖的遭遇固然有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在注入乍得湖的河流上修建水库等人为因素影响,然而气候变化导致的降雨减少,乍得湖流域蒸发更加旺盛或许也是这场危机不可忽视的原因。现在乍得湖干旱仍在持续,湖区许多鱼类绝迹,农业收成和渔业产出不断减少,【材料一】图片来自学科网阅读课本并分析材料,总结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2017有报告称湖区周边10.7万居民需要人道主义救助,流域内包括尼日利亚居民在内的约1700万人面临饥荒威胁。尽管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但该地区人口仍处于增长状态,据专家分析估计2011年以前的20年间乍得湖盆地每年人口增长率在2.5%~3%之间。【材料一】图片来自学科网【材料二】据报道,就人均而言,一个美国人消费的能源相当于:日本人的2倍,墨西哥人的6倍,中国人的13倍,印度人的31倍,孟加拉人的128倍,坦桑尼亚人的307倍,埃塞俄比亚人的370倍。如果你把世界上的国家按人口数量排序,美国排在第三…但是另外五个最大的国家加起来的能源消耗总和还赶不上美国的能源消耗!换句话说,居住在美国的5%的世界人口比居住在其他五个最大国家加起来51%的世界人口对环境的影响更大。美国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5%,却使用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纸张、四分之一的石油、23%的煤炭、27%的铝和19%的铜。”“我们对能源、金属、矿产、林产品、鱼类、谷物、肉类甚至淡水的人均使用,让发展中国家的人相形见绌。”阅读课本并分析材料,总结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内容阐释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增加所需要的自然资源数量和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也会增加人均资源消费量人均资源消费量越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大。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人均资源消费量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技术水平技术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人类通过研发环境友好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影响环境的因素人口数量:发展中国家大于发达国家人均资源消费量:发展中国家小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人均资源消费量和废弃物排放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危害这些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呢?请分析材料及图片,归纳环境问题的危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受到损害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单产地粮食不足扩大耕地

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