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节选)》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窦娥冤(节选)》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窦娥冤(节选)》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窦娥冤(节选)》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窦娥冤(节选)》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窦娥冤(节选)》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生存还是毁灭:《窦娥冤》文本的悲剧审美价值

——部级精品课《窦娥冤(节选)》品赏

【课堂实录】

一、课前准备

1.预习作业:在第一课时分析戏剧情节、人物形象的基础之上,深入阅读文本,分析该折戏中存在哪些矛盾冲突。

2.批改学生作业,给予反馈。将学生对于《窦娥冤(节选)》中“矛盾冲突"的原生态分析及认知整理、分类成表格,为后续的课堂作铺垫。如下表所示:

戏剧冲突种类反应的问题学生提及率

冲突一窦娥与张驴儿个人命运的悲苦100%

冲突二窦娥与官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80%

冲突三窦娥唱词的自相矛盾(不准确)极少学生关注10%(难点/教学切入点)

二、主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元杂剧的表现形式,梳理了第三折的故事情节,分析了窦娥的悲剧形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窦娥冤》,这节课我们重点剖析戏剧冲突的意义及悲剧的审美价值。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什么是悲剧?鲁迅说得很简洁,他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窦娥身上,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是她身上的传统美德,更是她为追求自己的伦理道德而勇敢抗争的精神。美好、善良的窦娥在与黑暗社会、腐败官场的抗争中被毁灭了,她的美德与她的悲惨命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震撼了读者心灵,从此窦娥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经典的悲剧人物形象。

那么,我们可否假想一下,窦娥的悲剧可以避免吗?课前,大家都就“这折戏中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下面,我们将从矛盾冲突的角度对“窦娥的悲剧是否可以避免"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三、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探究戏剧冲突,激发心中悲悯

1.分享见解,梳理基本的“矛盾冲突”。

生:我认为无法避免。因为她面对的是张驴儿这样的恶人。从窦娥和张驴儿的冲突来看,窦娥温顺善良,遭逢早年的不幸变故后依然安分守己地按照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生活下去,她孝敬婆婆,丈夫早死也不改嫁,恪守孝道与妇道,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但没料到,自己却遭遇无赖张驴儿逼婚。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面临着严峻的选择。她要么同意张驴儿的逼婚,要么坚守自己认同的节孝礼俗道统。窦娥最终选择了后者。而这种选择,必然会让她面对疯狂的报复。这是这出悲剧的直接原因。

师:说得真好!我从中听到了你对窦娥深切的同情!在这场善良与恶行的矛盾冲突中,恶行占了上风。这是道德层面的冲突。

生:窦娥无法避免悲剧的结局。善良的窦娥之所以选择告官,就是寄希望于掌握生杀大权的官府可以证明她的清白,严惩张驴儿这个恶人,为自己讨回公道。但没想到的是,张驴儿早已买通了官府,和贪官桃杌勾结了起来。恶棍与贪官的勾结,充分暴露出当时官场的腐败。在这种腐败的环境下,窦娥如何能够保全自身?

师:没错。在这场矛盾冲突中,双方力量悬殊,失德的恶官府压制住了弱小良善的窦娥,这是社会层面的矛盾冲突。而从你的发言中,我听出了你对当时社会、官府的批判之情,你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2.聚焦难点,深入窦娥的“内心冲突"。

(投影展示。)

①聚焦难点问题:在作业中,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关注到窦娥唱词中存在自相矛盾:她既怨天地不公,但又要借天理惩处恶人。这是个有意思、有难度的话题,现在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滚绣球】【耍孩儿】这两段唱词上,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唱词中的矛盾的。

②齐声朗读这两段唱词。

③问题:思考窦娥唱词中的矛盾之处,说说这一矛盾体现出什么深意。

生:一方面,不公平的现实,摧毁了窦娥对天地的敬畏和幻想,使窦娥不再相信天地鬼神和官府所代表及维护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在临刑前,在无处申冤的穷途末路,又不得不寄希望于天地的“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替自己洗刷冤情。这种矛盾,带给我一种绝望感。面对恶人,窦娥还能怎么办呢?她只能接受,只能灭亡。

师:经历了莫大的冤屈之后,窦娥控诉天地的不公,但面对不道德的社会,她又只能借助天地来帮助自己,从中更能见其悲哀!这不仅是窦娥,也是底层民众在黑暗社会里别无选择的选择!所以,我们看到的窦娥是矛盾的,是一个被压迫、被损害的悲剧形象。而这种冲突,是她内心意志的冲突!

3.总结分析,厘清三层矛盾冲突。

(教师板书展示。)

(1)个体与个体的冲突:窦娥与张驴儿

美与丑(道德层面)

(2)个体内部心理的冲突:斥天与靠天

抗争与寄托(意志层面)

(3)个体与社会的冲突:窦娥与官府

善与恶(社会层面)

师:由此可见,窦娥在这折戏中面临重重困境,而且被层层加码,根本无法摆脱。在这样一个没有道德、没有公理、没有光明的社会的迫害下,弱小良善的窦娥被毁灭就是必然的了。

学习任务二“窦娥的必然毁灭”——悲剧美学价值探讨

1.结合“悲剧"的定义和关于悲剧美学原理的讨论,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师:结合亚里士多德、鲁迅等人对于“悲剧”的定义,以及学者们对于悲剧美学原理的讨论,进一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投影展示。)

材料一: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恩格斯)

材料二: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材料三:悲剧能够“唤起悲悯与畏惧(即痛苦感)之情并使这类感情得以净化”。(亚里士多德)

材料四:任何一位观众只要真正被悲剧人物的行动及其崇高精神所吸引,他一定会沿着悲剧作品所设置的方向,将自己的思想情绪和道德判断倾注其中。当你在为之哀伤为之悲痛的同时,你的思想感情就会出现一个瞬间超越的感觉,你就会在精神上获得自由,而且是使内在情感和整个精神状态受到净化的审美自由。悲剧,审美价值的本质就在于这种超越性。(《文学价值导论》)

(1)问题一:结合材料,分析《窦娥冤》是如何体现“悲剧"内核的。

生:按照恩格斯所说,窦娥的善良、勤劳、孝顺、富有反抗精神都是有价值的顺应历史必然要求的东西,她本应该得到幸福生活;而张驴儿、桃杌这类为非作歹、贪赃枉法、陷害贤良之徒是阻碍甚至扼杀这种“历史的必然要求”并使之“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丑恶势力,本应该被绳之以法,本应该被予以否定与摧毁。但现在恰好相反,真、善、美这种具有积极精神意义的被毁灭了,所以我觉得这是社会的悲哀,不仅仅是窦娥的悲剧。

师:是的,回到一开始的问题,美丽、善良、勤劳、孝顺的窦娥被毁灭了,关汉卿把诸多被我们这个民族群体所认可的美德集中赋予了窦娥,然后又让如此美好的窦娥在这三场矛盾冲突中被毁灭。从关汉卿创作的角度来看,这或许就是为了唤起刚才如你那样的深刻而激烈的伦理情绪。

(板书展示。)

历史的必然要求:真善美>假恶丑

“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恶霸+贪官+无序的社会=恶力量强大

(投影展示。)

(2)问题二:结合材料,分析《窦娥冤》是如何唤起人的“怜悯感"与“良知意识”的

_________________。

生:善良的窦娥被张驴儿及其勾结的贪官杀害,违反了人类发展常理所认定的真善美战胜假恶丑,变成了假恶丑压倒真善美,就会引发我们对一个弱小无助、善良勤劳的女子遭受冤屈的同情与愤慨,甚至引发我们对元代社会封建秩序与传统观念的怀疑。我想,这或许就是关汉卿创作窦娥悲剧的意义和价值。

生:我特别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话,悲剧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育作用。窦娥身上具有丰富而充实的美与善,她在自身遭遇了丧母、被卖、丧夫的人生厄运后,依然选择了为婆婆尽孝、为丈夫守贞的善举。而面对邪恶势力的践踏与迫害,她又不惜用生命来践行孝道。这种崇高的正义感和品格无疑会使我们为之赞叹,同时也会让我们检视自己,从而得到道德上的陶冶与净化。

师:非常精彩。我觉得《窦娥冤》除了给予大家道德感化外,也会使读者获得一种道德判断的理性发现。透过窦娥的悲剧,我们会更进一步分清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的分界线。

同时,我们阅读时产生的痛苦心理的情感体验也构成了悲剧所以为“悲"的主要因素。就《窦娥冤》而言,窦娥追求孝道、贞节的伦理道德,无疑“应该如此”,但窦娥追求的结果却“竟然如此"被“毁灭”。我们必然会产生痛苦的情感体验,从而与窦娥因追求目标被“毁灭"所产生的自身痛苦产生共鸣,萌发同情和悲悯情怀。

2.作品的多版本比较,加深对悲剧美学价值的认知。

师:在刚才理解了《窦娥冤》之所以成为悲剧的前提下,我们再来探究一下这篇文章的结局。历来有多种说法,这里择其二三:

(投影展示。)

结局一:有导演认为三桩誓愿的浪漫主义手法最利于表现主题,于是让戏在高潮处(第三折)结束。

结局二:明代人叶宪祖改编《窦娥冤》为《金锁记》:窦娥丈夫并未夭折,而是赴京赶考途中落水被救。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在被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

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

结局三(原作结局):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中状元后,作为巡吏,到地方查案,窦娥鬼魂显灵,托梦父亲,最后洗雪了冤情。

(1)利用互动面板进行投票,选出你心中最符合“悲剧"审美意义的结局。

(2)挑选代表,陈述理由。

生:我选结局一。结局一最有悲剧感。窦娥最后连复仇都没有完成,这样的结局更让人唏嘘!

生:虽然结局一很震撼,但是我还是选原作结局。原作结局似乎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悲痛”之后将情绪拉回来一点,满足了人们的“大团圆"心理,让我感觉到“哀而不伤”。这是一种独特的美感。

生:结局二似乎不是悲剧了吧,感觉最后变成了喜剧。

师(总结):结局一酷似西方戏剧或古希腊戏剧精神。抗争与拼搏而不得之后的被毁灭,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结局三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趋向。中国古典悲剧以悲苦为主,但往往苦尽甘来,用否极泰来的方式实现悲喜剧的交融,创造一种哀而不伤的悲剧美。剧中悲剧性的两难冲突是在“正义之我"与“邪恶之他人”的层面上展开的,这就决定了冲突的性质必定是善恶两元的对抗,并且必定有为善的命运多舛、造恶的得意一时这种规定情境的出现。如果这种设置从头到尾都没有改变,那就不符合儒家的劝善惩恶机制。于是,“正定胜邪"便成为一种必然结局。

结局二完全改变了作品的悲剧性质,成为一部悲喜剧,对黑暗社会的批判性几乎为零。这完全是由于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不了解关汉卿的伟大人格和创作风格所致。

四、课后作业

师:好。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