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四年级科學上册教案全册1空气的性质教學目的1、會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并且不能随意缩小.2、懂得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3、发現生活中常見的运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教學重难點1、重點:认识空气的性质.2、难點: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导入新課1、今天;我們要一起研究一种人最不能缺乏的東西——空气.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理解空气么?2、空气每時每刻都存在我們的身边;你有什么措施证明空气的存在?3、先不急著讨论;先来看看一种紙团的秘密.二、學习新課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1)试验一①假如我把紙团放在杯子裏;再把杯子反扣進水槽;你认為杯子裏的紙团會湿吗?說說看為何?②有的同學說紙团會湿掉;有的同學說不會;究竟成果是什么呢?下面請一位同學证明給大家看;看看哪种說法是對的?(學生演示)(2)试验二①班上哪個同學肺活量大?我請他来吹一种气球.②這裏有一种塑料瓶;還是那個气球;把它放在瓶子裏;再让他吹看看.③你发現了什么問題?④既然发現了問題;就要想措施处理;你們小组能解释吗?(3)做了两個试验了;你发現了空气的什么性质?(4)有关空气你還懂得些什么?尚有哪些問題?把它們记在活動记录上.2、指导學生认识空气有质量.(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种;你认為會发生什么变化?(2)阐明了空气尚有什么?(3)這個试验還可以怎么做?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1)试验一①大家都玩過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時候是什么样子的?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現了什么?怎么解释呢?(2)自我设计试验①我們的试验對吗?用橡皮和针筒设计個试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們的试验成果對不對.(3)我們又发現了一种空气的新性质: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4、空气与其他物体的性质對比.(1)還记得我們三年级時理解過的固体和液体么?(2)谁来說說固体、液体和空气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3)書上的表格請你們讨论後来填写.(4)學生汇报与补充.三、巩固新課(1)今天我們理解了空气的性质;其中有一种在我們的生活重使用的非常多;就是压缩空气;你懂得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压缩空气?(2)他們是怎样应用的?(3)想不想做一种压缩空气的玩具?(4)教師讲解三种玩具的做法;并简要简介原理.四、作业完毕一种压缩空气的玩具.板書设计1、空气的性质占据一定的空间有质量压缩空气有弹性2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學目的1、通過试验學會由看風向来理解冷热空气的對流.2、懂得空气是會流動的;空气的流動形成了風.3、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教學重难點1、重點: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動规律.2、难點:理解風的成因.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导入新課1、上节課我們发現了空气的什么性质?2、空气會流動么?3、我們身边的空气一般是怎么流動的?谁来描述一下?4、你有無想過;假如我們把空气加热或者变冷後来還會向我們刚刚描述的那样流動么?二、進入新課1、研究热空气的流動.①我這裏有個會“跳舞”的紙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②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③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覺到了什么?有能阐明什么呢?④通過這2個试验;你发現了什么?⑤能不能再想一种试验证明热空气是上升的?你准备怎么做?⑥書上的试验你能看懂么?谁来做?⑦试验再一次阐明了什么?2、研究冷空气的流動.①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测冷空气會是怎样流動的呢?生活我們在哪裏可以找到冷空气?②打開冰箱冷藏室.冰箱裏的“白气”往哪裏流動?③冬季的冷風從哪裏钻進来?④生活中的例子告诉我們冷空气往哪裏流?3、认识冷热空气的對流.(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風呢?想個措施;让我們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對流呢?(2)演示P8试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動表达.(3)你发現了什么?為何?(4)假如在地面上各個地方的空气冷热不一样;它們會怎样?(5)由于地面冷热不一样导致的空气流動就是風.三、巩固(1)运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某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懂得有什么吗?(2)請學生简介热气球和孔明灯的由来及升空原理.(3)教師、學生一起来完毕一只热气球.板書设计热空气和冷空气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3空气中有什么教學目的1、學习用观测、试验、思索、阅讀资料的措施分析空气的成分.2、懂得空气是由不一样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3、懂得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培养勇于刊登自已的見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學态度.教學重难點1、重點:理解空气的成分.2、难點: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试验操作技能.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导入新課1、今天我們继续来理解空气.2、蜡烛的燃烧能离開空气么?你怎么懂得的?3、目前老師這裏有三個蜡烛;分别放在空气中;小杯子、大杯子裏;蜡烛能燃烧吗?4、他們的燃烧状况會不會有什么不一样?5、為何會出現這样的状况?谁来解释一下?二、進入新課1、空气的成分(1)為何會出現蜡烛熄灭的成果;我們在来看一遍试验;不過我們稍加某些变化.(2)教師演示書上试验.(提议改為大某些的集气瓶)(3)蜡烛熄灭後;你還看到什么現象?(4)用空气占据空间解释水為何進入了杯子;阐明了什么?(5)杯子中的空气有無完全消失?剩余的空气會产生怎样的状况呢?我們在看.(6)教師演示试验.(7)火柴為何會熄灭?正常状况下會不會熄灭?阐明剩余的空气有什么性质?(8)通過蜡烛的燃烧与火柴的熄灭你能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他們分别有什么性质?(9)教師简朴简介空气的成分.2、认识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虽然在空气中很少;但在我們的生活中却很重要;我們先来理解一下它的制取措施.(2)教師制取二氧化碳.(3)二氧化碳究有什么样的性质?(4)教師演示试验.(5)蜡烛由下而上的熄灭可以阐明什么?二氧化碳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6)教師继续演示试验.(7)石灰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谁来總結一下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三、巩固1、你懂得在生活中;我們是怎么应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么?2、學生做简介.3、教師對書上图比较难理解的做简介.板書设计3、空气中有什么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重氮气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教學目的1、學會小组调查、访問的措施;及總結调查数据的分析.:2、懂得空气和水同样;也是生命之源;要防治空气污染.3、理解保护洁净的空气;就是保护我們自已.4、從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動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對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5、意识到我們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来防治空气污染.教學重难點1、重點:理解我們怎样為净化空气作奉献.2、难點:调查居室空气污染的原因.教學准备:空气污染的软件;让學生准备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导入新課⒈讲述:我們已經研究了空气的不少性质;你能總結的說一說吗?⒉提問:世界环境曰是什么時候?今天的口号是什么?⒊讲述:其实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二、學习新課1、理解空气和生命的关系.(1)為何說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呢?(2)观测P12三幅图;你想到了什么?2、理解我們周围的空气.(1)空气是我們不能离開的;不過我們目前处在怎样的空气中呢?(2)人类哪些活動會影响空气质量?哪個小组乐意来简介你找到的资料?(3)人类一直不停的在污染著我們赖以生存的空气.空气的污染我們看不到;空气受污染後會給我們带来什么危害?(4)我們周围的空气現况是什么样的;我們可以去调查一下.(5)室外的空气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调查?(6)室内的空气我們又可以從哪些方面调查?(7)将我們调查到成果记录下来.(8)教師简介表格记录措施.三、巩固应用1、空气被污染了;并且還在不停污染著.我們能做什么呢?2、學生简介書上的6幅图.3、净化空气;我們還能做些什么?板書设计空气也是生命之源怎样保护空气第一單元检测(1課時)检测目的:检查學生對本單元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第一單元讲评(1課時)第一單元讲评見本單元检测质量分析.第二單元冷和热1冷热与温度教學目的1、學會测量水温的措施;2、懂得在热水变凉的過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3、感悟到生活中到处有科學;体會到科學探究的快乐.教學重难點1、重點:學會测量水温的措施.2、难點:持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過程;发現温度变化规律.教學准备:冷水、热水、烧杯(或一次性塑料杯)、温度计、铁架台.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建立温度的概念 出示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演示: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杯和热水杯;5秒钟後;再同步插入温水杯.规定体會:两個手指的感覺同样吗?學生分组進行体验;小组交流体會. 二、形成温度概念 全班交流;感受到:光凭自已的感覺不能精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讲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精确的测定出物体的温度. 三、學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學生尝试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同步思索:怎样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在测量過程中要注意什么.交流:测量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项:(1)液泡浸在水中;不碰杯壁;(2)液注变化稳定後观测温度;(3)观测温度要水平观测;(4)學习讀出温度计的度数.(教師可以合适创设某些錯误情景;认學生分析.)运用温度计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先测冷水;再测温水、最终测热水). 四、预测水的温度变化提問:热水放的時间長了會怎样?假如隔相似的時间测量一次热水的温度;你认為热水变凉的過程是怎样的呢?温度的下降會有规律吗?假如有规律;也許是什么样的规律?五、制定热水变凉的研究计划 讨论:怎么才能做好這個试验?在讨论中明确學生需要注意的几种問題:(1)需要哪些材料:(温度计、铁架台、杯子、热水、记录紙、手表)(2)需要观测什么?记录什么?(3)怎样记录?從什么時候開始记?隔多長時间记录?(4)小组内每個组员的任务是什么?(拿温度计、讀数、计時、记录各有分工;每人都要找到自已的角色) 合作學习是科學探究的常用學习措施;每個组员都要承担各自的角色;小组中每個人都应充足发挥自已的個体作用.六、小组研究;搜集数据;學生取热水和登记表;學生進行测量并记录;教師注意巡视. 七、作热水变凉的曲线图;并學习分析数据 1、选择一组登记表;讲述:登记表有時不能很明显的看出变化规律;我們可以用一条曲线图来表达温度的变化;這样的图就叫做曲线图.2、讲解曲线图的作法.横轴表达時间;竖轴表达温度;教師示范作出曲线图.①描點;②连线.3、學生作曲线图.1)學生根据各自的表格作出曲线图.2)分析曲线图;研究温度变化的规律.3)讨论:温度是怎样变化的?4、把各组的曲线图贴在黑板上;作下面的比较:1)刚開始的温度同样吗?最终的温度同样吗?2)從曲线变化;你可以看出什么规律?3)各组的曲线的弯度同样吗?导致不一样样的原因是什么?5、小結发現:1)温度是伴随時间的增長而逐渐減少的;2)温度下降展現先快後慢的规律. 〖板書设计〗1、冷热与温度温度——温度计温度逐渐下降;由快到慢.2热的传递教學目的1、懂得热總是從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2、懂得传导、對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3、体會用数据進行论证的重要性;教學重难點1、重點:认识热的三种传递形式.2、难點:對的使用酒精灯.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导入 讲述:今天;我們手冷的時候;爹媽會用温暖的大手握住我們的小手.這阐明热可以传递.让我們一起来研究热的传递. 二、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规定:注意别烫到手;可以從汤匙任何一种位置開始烤;汤匙不要离蜡烛太近;观测蜡是怎么熔化的.學生分组烤一烤涂了蜡的汤匙;观测蜡的熔化并用箭頭在图(書68页)中表达.展示交流:蜡油熔化的规律?小結:固体传热――传导 三、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 出示用酒精灯加热的水.提問:酒精灯产生的热传递到哪儿去了?固体和液体传热的方式會相似吗?提問:用什么措施可以观测到烧杯裏的水是怎样所有变热的?學生提出不一样的方案.领取材料進行尝试;感受哪种方案可以有效的观测到水的流動.再用有效方案進行一次试验(有效方案有诸多种;鼓励小组间选择不一样的方案);观测水变热的過程;并画在记录(書68页)上.展示交流:水变热的规律?小結:液体传热――對流.四、拓展到空气传热方式. 引导學生思索空气的传热方式.观看多媒体課件.五、理解辐射 學生自學19页“辐射”. 六、应用并辨别热传递三种方式 分析图(第19页)中热的传递方式;直接看書;學生运用箭頭很轻易分析出热传递方式.去掉箭頭;學生有能力自已去表达热传递的過程.板書设计2传递固体——传导液体——對流空气——辐射3、加热和冷却教學目的1、會做加热糖的试验;观测糖的形态变化;2、懂得物体受热後會变化形状、体积;3、意识到科學會給人們的生活带来诸多好处.教學重难點1、重點:认识到冷热变化會导致物体产生变化.2、难點:发現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话題“汇集” 讨论:加热和冷却會對物体产生哪些影响?你為何這样想?理由是什么? 二、认识加热和冷却對物体形态的影响 创设情景:一块糖;加热後會有什么变化;冷却呢?提出试验的规定:① 先将蜡烛點著.② 将装有糖的锅放在蜡烛上.在覺得可以作画的時候画出你們小组心中的画.③ 注意分工合作;不要烫到手.教師巡视學生做试验;并給以合适的指导和协助.组织學生将自已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并請各小组說出是在糖什么状态下開始作画的.提問:有哪些物体加热和冷却後會产生相似的变化.請每人写在活動记录本上;并猜测描述出這個物体在加热和冷却後整個状态的变化;并回家做试验加以验证. 板書设计3加热与冷却第二課時一、认识加热和冷却對固体体积的影响 提問:某些看不出变化的物体例如小铁圈;在受热後来會发生变化吗?看書上21页试验進行讨论.師演示固体体胀演示器.小結:固体均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引导學生运用证据来证明自已的观點.二、认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現象 提問:水和空气在加热和冷却後會有铁垫圈這样类似的变化吗?指导學生设计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试验(可以仔细看書上的措施).師生讨论措施:1)借助什么可以观测到液体或气体体积的变化?2)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可以证明液体或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3)试验中也許要注意什么?(气密性)學生选择试验材料進行尝试.小結:物体均有热胀冷缩性质.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三、理解加热和冷却在人們生活中的应用. 學生讨论和多媒体課件相結合. 板書设计3加热和冷却形态体积加热变化热胀冷却变化冷缩4吸热和散热教學目的1、進行不一样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對比试验;2、可以设计物体颜色對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试验.3、懂得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教學重难點1、重點:认识到不一样物质、同质不一样色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一样的.2、难點:做好水和油吸热、散热性能的對比试验.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导入 談话:今天;我們来研究不一样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与否同样這個問題;好吗?二、探究不一样物体的吸热、散热性能(沙和水) 1、引导學生提出假设.① 不一样的物体;吸热、散热能力同样吗?例如說;沙和水;哪個吸热快?② 提出自已的猜测.容許學生有不一样意見.③ 怎样才能让他人相信你的观點?2、引导學生设计探究方案.① 可先让學生說說自已的想法.教師理解學生的現实状况.② 談话;引导學生思索:怎样获得热?怎样较為科學、精确地懂得物体吸热後的变化?怎样比较吸热的快慢才是科學的?(注:试验中;要考虑到沙子要干;這一點也許學生不會考虑到;教師可合适提醒.)③ 說說有哪些注意事项如問:沙子是湿的;行吗?為何?④ 學生讨论制定方案:怎样比较沙和水;谁散热快.3、學生分组到室外试验;師巡视;检查學生记录状况.4、交流试验成果.5、讨论:從這一试验成果;你能得到什么結论?6、指导學生分析数据;绘制曲线图. 板書设计:4吸热和散热第二課時一、探究不一样颜色物体的吸热、散热性能. 1、提問:不一样的物体吸热散热性能不一样样;那同一物体;不一样颜色;它們吸热散热的能力又是怎样的呢?2、學生提出自已的观點.3、請學生按四人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師巡视;理解状况;作個别指导.要哪些材料?怎样操作?怎样保证對比试验的条件控制?可放手让學生自行制定.鼓励學生尽量想出不一样样的方案.4、學生交流探究方案;修改完善.5、學生到室外分组活動.6、汇报交流:什么現象?能得出什么結论?7、让學生說說;生活中有這样的体验吗? 二、理解生活中覺吸热、散热現象的原理及应用. 1、談话: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物体的吸热、散热性能?2、學生展開讨论、交流.3、教師也可作合适补充. 联络实际生活;找出生活中应用物体吸热、散热性能的例子.体會运用科學知识給人們带来的好处.三、拓展作业 设计一种保温杯;看哪個小组设计的保温杯效果最佳. 板書设计4吸热和散热吸热散热沙快快水慢慢5水在加热和冷却後教學目的1、可以通過雲、雾、雨、霜的模拟试验理解它們的成因;2、懂得雲、雾、霜、雪、冰、雹是水在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化身;3、懂得水的三态变化条件;教學重难點1、重點: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2、难點:做造雾、雨、霜的模拟试验.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认识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水体 提問:你見過哪些形态的水?教師出示課件;指导學生认识多种漂亮的水体. 二、提出要研究的有关水的問題 提問:有关水;你想研究哪些方面的問題呢?學生讨论汇报;教師引导到水的变化問題上来;為下面环节打下基础. 三、设计试验;制造雲、雨、雾1、造雲(1)談话:刚刚我們看過了多种形态的水;你們覺得好看吗?你們想自已動手制造出她們吗?那目前我們就一起来做一做吧!(2)學生参照書本提醒;讨论试验措施.(3)小组活動;仔细观测、思索并记录:雲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4)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已的意見;再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的成果.(5)教師讲解:雲一般是在高空的;而雾就是低空中的雲.2、造雨(1)提問:你懂得雨是怎样形成的吗?(2)學生回答.(3)學生设计试验;模拟雨的形成;将设计成果记录下来.(4)汇报设计方案;互相评价;选择合理的方案進行试验.(5)讲解:當小冰晶下落時;假如地面温度低于零摄氏度;就會下雪.第二課時一、导入 讲述:這节課继续學习有关水的知识.用抹布蘸水在黑板上写“水”. 二、设计试验;制造露、霜1、造露(1)参照書本设计试验方案;明确措施.(2)分组试验;汇报成果.2、造霜(1)参照書本设计试验措施.(2)分组试验;仔细观测:易拉罐外出現了什么?這時的温度是多少? 通過結冰试验;學生可以认识水的冰點;同步认识霜是怎样形成的;這個试验中包括液态的水变成固体和气态的水变成固体;這样就可以让學生同步认识到水的两种变化.三、认识水的蒸发、水蒸气的凝結現象. 1、談话:小朋友看看刚刚老師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的“水”字還在不在了?它跑到哪裏去了?2、學生回答.3、教師讲解:液态的水受热後变成气态的水蒸气;這种現象叫做蒸发.你能做一种蒸发的试验吗?(让學生将水滴到手背上体會蒸发的作用.)4、设计试验方案.5、思索:用什么措施可以使蒸发加紧?6、理解自然界的蒸发現象:列举你懂得的蒸发現象.7、讲解:水蒸气遇冷後;又從气体变成液体;這种現象叫做凝結.雲、雾、露、雨等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結成的. 四、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1、提問:水在自然界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們互相转化?2、根据課文图示;将水循环的過程自编成故事;讲給大家听;或者编成童话剧来演出.板書设计:4水在加热冷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