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方案_第1页
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方案_第2页
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方案_第3页
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方案_第4页
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方案TOC\o"1-2"\h\u10814第1章引言 4125621.1背景与意义 486171.2目标与范围 455941.3研究方法 410200第2章公共服务智慧化现状分析 594382.1国内外智慧化发展现状 5227142.1.1国际智慧化发展概况 5124252.1.2我国智慧化发展概况 5129032.2我国公共服务智慧化现状 598882.2.1电子政务发展迅速 5234042.2.2大数据应用逐步深入 5194102.2.3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5175822.3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6226842.3.1区域发展不平衡 6192612.3.2数据资源共享不足 6108272.3.3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6250252.3.4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64396第3章公共服务智慧化总体设计 6180373.1设计理念与原则 6197563.1.1设计理念 6127413.1.2设计原则 652303.2总体架构 728253.2.1基础设施层 770783.2.2数据资源层 7235433.2.3应用支撑层 756903.2.4应用层 7165753.2.5用户层 752383.2.6安全保障体系 7168803.3技术路线 762313.3.1云计算技术 7119233.3.2大数据技术 7158013.3.3物联网技术 8393.3.4人工智能技术 8309583.3.5安全技术 8244093.3.6应用集成技术 818178第4章智慧基础设施建设 8224554.1信息通信网络 8177264.1.1基础设施规划 8311414.1.2网络技术升级 845224.1.3安全保障措施 8259544.2数据资源体系 893624.2.1数据采集与整合 8202004.2.2数据共享与开放 949674.2.3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9189024.3智慧终端设备 9285284.3.1终端设备部署 9260754.3.2设备互联互通 9182084.3.3设备维护与管理 910032第5章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 9181965.1数据资源整合 910575.1.1数据资源梳理 981925.1.2数据标准化 960795.1.3数据质量控制 9166695.1.4数据整合与存储 10315285.2数据资源共享机制 10130025.2.1政策法规保障 105225.2.2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10316215.2.3数据共享目录管理 10154405.2.4共享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024125.3数据资源开放与创新应用 10281805.3.1数据开放政策与法规 10114785.3.2数据开放平台建设 10307995.3.3数据开放与创新应用案例 10217185.3.4数据开放生态建设 1016350第6章智慧公共服务应用体系建设 1111796.1智慧政务服务 11199246.1.1电子政务平台优化 11289406.1.2自助政务服务终端 11315346.1.3智能审批系统 11286936.2智慧社会管理 11193066.2.1智能监控系统 11285386.2.2大数据社会分析 11298396.2.3社会治理创新 1159366.3智慧民生服务 11185916.3.1智慧医疗 1170496.3.2智慧教育 1150176.3.3智慧交通 1296536.3.4智慧养老 12231426.3.5智慧社区 1211631第7章公共服务智慧化安全保障 1226747.1安全体系架构 12135057.1.1物理安全 12262997.1.2网络安全 1280117.1.3主机安全 1298777.1.4应用安全 13267427.1.5数据安全 1370457.2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3226417.2.1数据分类与标识 1378907.2.2数据加密与脱敏 1356167.2.3数据访问控制 13196487.2.4数据安全审计 1389627.3系统安全与运维 136627.3.1安全运维管理 1414037.3.2安全防护策略 14322197.3.3系统更新与升级 1481297.3.4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 1411885第8章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 1494758.1政策法规体系 1467518.1.1建立完善政策法规框架 14112978.1.2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14270778.2标准规范制定 14160768.2.1制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1486588.2.2制定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标准 15283238.2.3制定服务流程优化与监管标准 1545978.3政策措施与推广 1521478.3.1政策措施 15191638.3.2推广应用 1532094第9章智慧化建设与管理的组织保障 15303349.1管理机制与体制 1576369.1.1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 16249999.1.2制定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 16212159.1.3强化监督与考核 16190889.2人才队伍建设 16156459.2.1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16259949.2.2开展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 1613329.2.3建立激励机制 16204329.3资金投入与监管 16219879.3.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16107309.3.2优化资金使用结构 17295089.3.3加强资金监管 1777689.3.4引入社会资本 1716740第10章公共服务智慧化评估与优化 173234510.1评估体系与方法 172365010.1.1评估指标体系 171177510.1.2评估方法 171399710.1.3评估流程 17870510.2持续优化策略 17566510.2.1政策制度优化 17124310.2.2基础设施优化 172023610.2.3技术应用优化 18160510.2.4服务效能优化 182160910.3案例分析与借鉴 181203710.3.1国内案例分析 181197710.3.2国外案例分析 18938110.3.3借鉴与启示 18第1章引言1.1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公共服务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智慧化建设成为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高度重视智慧化建设,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研究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方案,对于推动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目标与范围本方案旨在系统研究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的关键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技术路线,为我国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探讨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3)构建公共服务智慧化管理体系,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范围主要聚焦于我国公共服务领域,重点关注智慧城市建设、政务服务、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智慧化建设。1.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开展研究:(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和管理体系,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案例分析:选取国内外典型的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实证支持;(3)系统分析:运用系统思维,对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构建管理体系,提出政策建议;(4)专家访谈:访谈相关领域的专家和部门负责人,了解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和政策动态,为本研究提供权威指导。通过以上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全面探讨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的关键问题,为我国公共服务改革提供有益借鉴。第2章公共服务智慧化现状分析2.1国内外智慧化发展现状2.1.1国际智慧化发展概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范围内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果。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例,智慧城市建设已从概念阶段转向实际应用,公共服务领域实现了高效、便捷的智慧化管理。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在电子政务、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公众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公共服务。2.1.2我国智慧化发展概况我国高度重视智慧化建设,将其作为国家战略进行推进。在公共服务领域,智慧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各级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电子政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目前我国公共服务智慧化已取得一定成果,如“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等。2.2我国公共服务智慧化现状2.2.1电子政务发展迅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迅速,各级积极搭建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截至2020年底,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覆盖全国大多数省(区、市),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2.2.2大数据应用逐步深入公共服务领域大数据应用逐步深入,通过数据整合、分析、挖掘,为政策制定、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在疫情防控、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大数据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2.2.3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智能客服、智能语音识别、智能审批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提升了公众的满意度。2.3存在的问题与挑战2.3.1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应用、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2.3.2数据资源共享不足部门间数据资源共享不足,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制约了公共服务智慧化的发展。2.3.3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公共服务智慧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数据安全、防范网络攻击,成为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2.3.4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对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在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人才储备尚不能满足智慧化建设的需要,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有待完善。第3章公共服务智慧化总体设计3.1设计理念与原则3.1.1设计理念公共服务智慧化总体设计遵循“以人为本、服务导向、数据驱动、创新引领”的设计理念。以公民需求为中心,提高公共服务效能,推动职能转变,实现公共服务供需精准匹配。3.1.2设计原则(1)统筹规划: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地方实际,统筹规划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2)标准化建设: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保证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3)数据共享:推动跨部门、跨区域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提高数据利用效率。(4)安全保障:强化信息安全意识,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保证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安全稳定运行。(5)可持续发展:注重绿色环保,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3.2总体架构3.2.1基础设施层构建统一的公共服务智慧化基础设施,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存储、计算和传输能力。3.2.2数据资源层整合部门内外部数据资源,构建统一的数据资源库,为公共服务智慧化应用提供数据支撑。3.2.3应用支撑层提供共性技术组件和服务,如身份认证、支付结算、电子证照等,为各类公共服务应用提供技术支持。3.2.4应用层围绕公民全生命周期,打造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智慧化应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3.2.5用户层面向企业和公民,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公共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3.2.6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智慧化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3.3技术路线3.3.1云计算技术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公共服务智慧化基础设施,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弹性伸缩、按需分配。3.3.2大数据技术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公共服务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3.3.3物联网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公共服务领域各类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公共服务效能。3.3.4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提升公共服务智慧化应用的用户体验。3.3.5安全技术采用加密、认证、审计等安全技术,保证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安全稳定运行。3.3.6应用集成技术采用应用集成技术,实现公共服务各类应用系统的高效协同,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第4章智慧基础设施建设4.1信息通信网络4.1.1基础设施规划在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过程中,信息通信网络作为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承担着数据传输、信息交互的关键职能。应根据公共服务需求,科学规划网络布局,实现城乡全面覆盖,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和稳定性。4.1.2网络技术升级采用先进的5G、光纤通信等技术,提升信息通信网络的传输能力,降低网络延迟,为公共服务智慧化提供高速、高效的数据通道。4.1.3安全保障措施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对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保证公共服务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4.2数据资源体系4.2.1数据采集与整合构建全面、多维的数据资源体系,对公共服务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整合,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利用。4.2.2数据共享与开放推进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同时适度开放数据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创新,提升公共服务质量。4.2.3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制定严格的数据管理制度,保证数据在存储、传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可靠,防范数据泄露、滥用等风险。4.3智慧终端设备4.3.1终端设备部署在公共服务场所部署智能终端设备,如自助服务终端、智能监控设备等,提高公共服务便捷性和效率。4.3.2设备互联互通推动智慧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提升公共服务的整体效能。4.3.3设备维护与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与管理体系,保证智慧终端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为公众提供稳定、高效的服务。同时对设备进行定期升级,适应不断发展的公共服务需求。第5章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5.1数据资源整合政务数据资源整合是智慧化建设的基础,通过梳理各部门政务数据,实现数据标准化、规范化,为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奠定基础。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5.1.1数据资源梳理对各部门政务数据进行全面梳理,明确数据来源、类型、格式、更新频率等基本信息,形成政务数据资源清单。5.1.2数据标准化制定政务数据标准,统一数据命名、定义、分类、编码等,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5.1.3数据质量控制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政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5.1.4数据整合与存储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分散的政务数据进行整合,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和分析。5.2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是提高公共服务效能的关键。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数据资源共享机制:5.2.1政策法规保障制定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政策法规,明确各部门数据共享的职责、义务和权益。5.2.2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搭建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部门间数据的互联互通,提高数据共享效率。5.2.3数据共享目录管理建立数据共享目录,明确共享数据的范围、内容和更新频率,便于各部门查找和使用。5.2.4共享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加强共享数据的安全管理,保证数据在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与隐私保护。5.3数据资源开放与创新应用政务数据资源开放有助于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数据资源开放与创新应用:5.3.1数据开放政策与法规制定政务数据开放政策法规,明确数据开放的类型、范围和原则。5.3.2数据开放平台建设搭建政务数据开放平台,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数据获取渠道。5.3.3数据开放与创新应用案例分析国内外政务数据开放与创新应用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为我国政务数据开放提供借鉴。5.3.4数据开放生态建设推动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构建政务数据开放生态体系,促进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创新发展。第6章智慧公共服务应用体系建设6.1智慧政务服务6.1.1电子政务平台优化智慧政务服务以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实现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针对现有电子政务平台进行优化升级,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实现政务数据一站式处理。6.1.2自助政务服务终端推广自助政务服务终端,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政务服务。通过自助终端,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查询、申报、办理、打印等功能,方便群众办事。6.1.3智能审批系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智能审批系统,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自动化、智能化审批,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人工成本。6.2智慧社会管理6.2.1智能监控系统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智能监控系统,对社会治安、交通、环保等领域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社会管理水平。6.2.2大数据社会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社会管理领域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社会管理的精准化、智能化。6.2.3社会治理创新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6.3智慧民生服务6.3.1智慧医疗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推广电子病历、发展智能诊断技术等。6.3.2智慧教育构建智慧教育体系,实现个性化、智能化教学。通过线上教育平台、智能教学等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6.3.3智慧交通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智慧交通体系,实现交通拥堵治理、出行服务优化等功能,提高市民出行便捷度。6.3.4智慧养老推动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智能家居、远程医疗等手段,为老年人提供便捷、贴心的养老服务。6.3.5智慧社区打造智慧社区,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实现居民生活缴费、投诉建议、邻里互动等功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第7章公共服务智慧化安全保障7.1安全体系架构为保证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安全稳定运行,本章构建了一套全面的安全体系架构。该架构主要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五个层面。7.1.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对数据中心、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的保护,保证其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具体措施如下:(1)设立专门的运维管理部门,负责物理安全的管理与监督。(2)建立严格的出入管理制度,限制无关人员进入关键区域。(3)配备完善的消防、防盗、防潮、防雷等设施,提高硬件设施的安全性。7.1.2网络安全网络安全主要包括对内外部网络的隔离、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措施,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防火墙、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技术实现内外部网络的隔离。(2)部署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实时监测并防范网络攻击。(3)实施安全审计,记录和分析网络行为,及时发觉并处理安全事件。7.1.3主机安全主机安全主要包括对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的安全防护。具体措施如下:(1)定期更新和修复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的漏洞。(2)采用安全加固技术,提高主机系统的安全功能。(3)实施访问控制策略,限制用户对关键文件的访问权限。7.1.4应用安全应用安全主要包括对公共服务智慧化系统中的应用程序进行安全防护。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安全开发框架,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2)进行安全测试,发觉并修复应用漏洞。(3)部署应用层防火墙,防止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常见网络攻击。7.1.5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公共服务智慧化安全保障的核心。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2)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3)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保证数据在遭受破坏后能够快速恢复。7.2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措施:7.2.1数据分类与标识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敏感度等因素,对数据进行分类与标识,实行差异化保护策略。7.2.2数据加密与脱敏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进行脱敏处理,保护公民隐私。7.2.3数据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保证数据仅被授权人员访问,防止数据泄露。7.2.4数据安全审计对数据访问、修改等操作进行审计,发觉异常行为并及时处理。7.3系统安全与运维为保证公共服务智慧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系统安全与运维措施:7.3.1安全运维管理设立专门的安全运维团队,负责系统安全的日常监控、维护和应急响应。7.3.2安全防护策略制定并实施安全防护策略,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措施。7.3.3系统更新与升级定期对系统进行更新和升级,修复已知漏洞,提高系统安全性。7.3.4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对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处置。同时制定灾难恢复计划,保证系统在遭受严重破坏后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第8章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8.1政策法规体系8.1.1建立完善政策法规框架为推进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需建立完善与之相匹配的政策法规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应涵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共享、网络安全保障、服务流程优化等方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政策法规框架。8.1.2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根据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求,制定以下方面的政策法规:(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法规;(2)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政策;(3)网络安全保障政策;(4)服务流程优化与监管政策;(5)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政策。8.2标准规范制定8.2.1制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针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运维、管理等方面,制定以下标准:(1)基础设施建设规范;(2)设备选型与配置标准;(3)运维管理规范;(4)安全保障标准。8.2.2制定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标准为促进数据资源的共享与开放,制定以下标准:(1)数据资源目录编制规范;(2)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标准;(3)数据共享与开放接口规范;(4)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标准。8.2.3制定服务流程优化与监管标准针对公共服务流程的优化与监管,制定以下标准:(1)服务流程再造规范;(2)服务事项标准化;(3)服务效能评价标准;(4)服务质量监管规范。8.3政策措施与推广8.3.1政策措施(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障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资金需求;(2)完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水平;(3)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促进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4)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提高政策法规的知晓度和应用能力。8.3.2推广应用(1)开展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宣传普及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的认识;(2)组织试点示范项目,总结经验并推广;(3)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水平。第9章智慧化建设与管理的组织保障9.1管理机制与体制为了保证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的顺利推进,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与体制。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9.1.1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建立专门负责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设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实施。9.1.2制定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制定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相关政策,明确目标、任务、措施和时间表。同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规性和有效性。9.1.3强化监督与考核加强对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监督与考核,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觉问题,制定整改措施。9.2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的关键因素。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人才队伍建设:9.2.1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公共服务领域人才的专业素质。同时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智慧化建设与管理提供人才保障。9.2.2开展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针对公共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