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梳理 文言文资料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梳理 文言文资料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梳理 文言文资料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梳理 文言文资料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梳理 文言文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编回归课本第一部分古代诗文教材梳理必修四第4元

文言文

基础梳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

、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臣愿奉璧往使—通—,一

2.召有司案图__通____,—

3.秦自缪公以来二下余君—通—,—

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一通—,—

5.畔主背亲__通,

6.法令亡常—通—,—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通—,—

8.因泣下霏衿—通—

9.与武决去__通,

10.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通

11.傍行八道,施关发机—通—,—

自我校对

1.奉捧捧着2.案按察看,审察3.缪穆姓4.孰熟仔细5.畔叛背

叛6.亡无没有7.亡无没有8.W沾沾湿;衿襟衣襟9.决诀辞别

10.尊樽古代盛酒的器皿1L傍旁外面

二、文言实词

1.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传以示美人及与布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两个方位名词

(2)璧有瑕,请指示王

古义:__________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⑶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等枣者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限制

⑷明年复攻赵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⑸相如尊世缶,因跪请秦王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向前行进;进步

⑹官亨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政府的公告

⑺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⑻汉天子我去人行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岳父

(9)太夫人已不幸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不幸运;使人失望、伤心、痛苦的

(10)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春季和秋季

(11)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今义:事业上的成绩

(⑵举孝廉不行

古义:今义:不可以,不中用

(13)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

古义: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几个事物之一

(14)视事三年

古义:今义:两个词。视:看。事:事情

自我校对

(1)代指秦王身边的人(2)指给……看(3)约定、契约(4)第二年(5)走上前去进献

⑹公开扬言(7)指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人(8)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9)对去世的委婉

说法(10)年龄(H)栽培,提拔(12)不去应荐(13)方向(14)官员到职工作

2.填出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今仆不幸,早失父母

②大王亦聿赦臣

③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⑴幸《

④今事有急,故串来告良

⑤建立远视,而望半焉

、⑥率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①引而不发

②欲引相如去

③引赵使者蔺相如

⑵引v④相如引车避匿

⑤恭疏短引

⑥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即次江北

、⑦控蛮荆而引瓯越

〃①则其也大舟也无力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秦曲

③秦贪,贝其强,以空言求璧

④相如度……决”约不偿城

(3)负<⑤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赵

⑦苍山逐雪,明烛天南

⑧如释重负

、⑨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①人非生而冲之者,孰能无惑

②子产将期政矣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知<-

④期彼知己,百战不殆

⑤君何以期燕王

、⑥两小儿笑曰:“孰谓汝多出乎!

〃①语长吉之事尤爸

②有奇字素无备者

⑸备《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爸焉

④前人之述爸矣

、⑤挟匕首以爸不测

'①拜郎中,再迂为太史令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迂灭,何哉

6)迁]③迂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④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迂皆不及施

'①然视其左有,来而记之者已少

⑺右{②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有

.③又多豪有,共为不轨

自我校对

(1)①幸运②侥幸、幸亏、幸而③亲近,宠爱④侥幸、幸亏、幸而⑤皇帝到某处,

得到宠幸⑥希望(2)①拉弓②拉③延请④牵,拉,引申为掉转⑤序文⑥后退、

退却⑦连接(3)①托起,承载②使……承担③倚仗④违背⑤失败⑥辜负,对不

起⑦覆盖⑧负担⑨背着(4)①懂,知道②执掌③同“智”④了解⑤了解

⑥知识(5)①完备,详细②准备③具备④周到,完备⑤防备(6)①调升官职

②灭亡③贬谪,放逐④迁都(7)①右边,与“左”相对②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因而指

较高的地位,引申为上③古称世家大族为“右族”“右姓”

3.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意思

⑴宁许以奥秦曲

(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⑶大王必欲急臣

(4)穹相如广成传

⑸乃使其从者本褐

⑹卒笔见相如

⑺毕礼而归之

⑻单于壮其节

⑼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10)天电雪

(11)武能部纺缴,攀弓弩

(12)诚甘奉之

(⑶大将军邓鹭奇其才

自我校对

(1)使动用法,使担负,使承担(2)形容词作动词,尊重(3)使动用法,使……急,译

为“逼迫”(4)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5)名词作动词,穿(6)名词作状语,在朝堂上(7)

使动用法,使……回去(8)意动用法,以……为壮(9)使动用法,使……斗(10)名词作

动词,下,降(11)均为名词作动词,织网。用集矫正弓弩(12)意动用法,以……为乐(13)

意动用法,认为出众,以……为奇

三、文言虚词

〃①会维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②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③不与秦塞通人烟

1.与v④则与一生彘肩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⑥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⑦虎先出于押,龟玉毁于楼中,是谁之过与

〃①兄弟并为郎

②汝为人臣子

③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④凿地为坎,置媪火,覆武其上

⑤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⑥窃为大王不取也

⑦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⑧何以汝为见

⑨为仲卿母所遣

、⑩为武置酒设乐

〃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②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③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④匈奴以为神

⑤赐钱二百万以葬

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

仇也

、⑦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①遂乃研核阴阳

②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犷重修岳阳楼

③十年乃成

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4乃<,

'⑤此乃勇士头也

⑥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

八骑

、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自我校对

1.①连词。和,跟,同②介词,和,跟,同③介词,和,跟,同④动词,给予,

授予⑤动词,结交,亲附⑥动词,赞许,同意⑦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

感叹或疑问2.①做②是③给,替④成为⑤动词,认为⑥以为,认为⑦表被动

⑧语气助词⑨介词,被,读w6i⑩介词,替,给,读诧i3.①表时间,在②用以,用

③凭借④把⑤用来⑥……的原因⑦依靠4.①副词,就②于是③才,再

④表判断,是,就是⑤判断词,是⑥只,仅⑦表转折,竟然,却

四、文言句式(判断下列特殊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以勇气闻于诸侯

3.徒见欺

4.求人可使报秦者

5.何以知之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7.缀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8.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9.为降虏于蛮夷

10.未之有也

1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自我校对

1.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2.状语后置句,即“以勇气于诸侯闻”3.被动句,

“见”表示被动4.定语后置句,即“求可使报秦的人”5.宾语前置句,即“以何知之”

6.被动句,“见……于”表示被动7.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8.状语后置句,即

“尤于天文阴阳历算致思”9.状语后置句,即“于蛮夷为降虏”10.宾语前置句,即“未

有之也”11.状语后置句,即''于三辅游"

五、名句名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一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

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0

3.廉颇闻之,肉袒负荆,,曰:“鄙贱之人,!”卒相

与欢,为刎颈之交。

4.天雨雪,,与旃毛并咽之……杖,,

节旄尽落。

自我校对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因宾客至

蔺相如门谢罪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4.武卧啮雪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能力提升

一、基础巩固

1.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B.连辟公府不就

C.不顾恩义,畔主背亲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解析:A项“案”通“按”;C项“畔”同“叛”;D项“孰”通“熟”。

答案:B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丈人行(辈)窗纸王与……谋反(适逢)

B.阳相与谋(暗地里)恐前语家(揭露、暴露)

C.此必及我(牵连到)叫毛乃死(看见犯罪)

D.当赵绡(相连坐治罪)斗两主(使……相斗)

解析:C项“见犯”,受到侵犯、侮辱。

答案:c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左右欲见相如

A.大将军邓鹭奇其才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C.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D.欲因此时用武

解析:B项“目”与例句中“刃”皆为名词用作动词。A项中“奇”为意动用法;C项中

“廷”为名词作状语;D项中“降”为使动用法。

答案:B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A.会维王与长水虞常等课反匈奴中B.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C.公牛特征拜郎中D.上下鬼第

解析:B项古义指方向,今义指就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几个事物中的部分说,叫方

面;C项古义指汉代官署,今义指公用车辆;D项古义指秩序井然,今义指恭敬的样子。

答案:A

5.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②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①以精铜铸成②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①机发吐丸,画蟾蛛衔之②尝一龙机发画地不觉动

D.①宦官惧墓毁己②京师学者咸怪茶无征

解析:B项中“以”皆为介词,用;A项中“乃”分别为“于是,就”“才”;C项中“而”

分别为“连词,表顺承”“表转折”;D项中“其”分别为“代词,代张衡”“代词,

代地动仪”。

答案:B

6.下列各句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为降虏于蛮夷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B.见犯乃死,重负国

C.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D.君何以知燕王

解析:C项和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判断句;B项是被动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C

7.翻译句子

(1)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译文: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译文: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

⑷汉亦留之以相当。

译文:

(5)何以汝为见?

译文:

(6)大将军邓鹭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文:

(7)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译文:

解析:(4)“当”是抵押的意思,要译出来。

(5)“汝为见”是宾语前置的结构,其中“为”起提宾作用。

答案:(1)终于在朝堂上(设九宾之礼)接见相如,完成各项礼节让他回去。

(2)我之所以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啊。

(3)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

(4)汉朝也扣留他们来作抵押。

(5)为什么要见你呢?

(6)大将军邓鹭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

(7)自从有书籍文献记录以来,还从来没有这类事。

二、课外拓展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太学生何蕃传

韩愈

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

相与言于助教、博士①,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②,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

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京师诸生以荐蕃名文说者,不可迭纪。公卿大

夫知蕃者比肩立,莫为礼部。为礼部者,率蕃所不合者。以是无成功。

蕃,淮南人,父母具全。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

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也,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计诸生归养于和州,诸生不

能止,乃闭蕃空舍中。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言于司业阳先生城,请谕

留蕃。于是太学阙祭酒,会阳先生出道州,不果留。

欧阳詹生言曰:“蕃,仁勇人也。”或曰:“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

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不任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吾

不知其勇也。”欧阳詹生日:“朱玳之乱③,太学诸生举将从之。来请起蕃,蕃正色叱之,

六馆之士不从乱。兹非其勇欤!”

惜乎!蕃之居下,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也。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

卑,高者流,卑者止。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行诸太学,积者多,施者不遐也。天将雨,

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于彼者欤!故凡贫贱之

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吾是以言之,无使其无传焉。

【注】①助教、博士:太学教师。②司业、祭酒:太学官员。③朱波之乱:唐德宗建中

四年,泾原军朱玳反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诙齿:交谈

B.以之开于礼部升:上报

C.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率:大约

D.蕃之力不住其体任:承受

解析:A项,齿,并列。

答案:A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失其所与,不知

B.以之升于礼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斯基所谓仁欤邦子之徒,基贤不及孔子

D.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生,亦我物欲也

解析:D项都是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A项分别为介词,和,跟。动词,

结交,亲附;B项分别为介词,因为。连词,表并列;C项分别为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

代词,他们的。

答案:D

3.下列几组句子,能表现何蕃孝、勇的一组是()

A.①公卿知蕃者比肩立②蕃,纯孝人也

B.①岁率一归,父母止之②来请起蕃,蕃正色叱之

C.①揖诸生归养于和州②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

D.①葬死者之无归②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

答案:B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蕃求学二十多年,刻苦自励,每年参加进士考试。他毫不气馁的精神感动了太学生

们,太学生纷纷写文章向朝廷推荐他。

B.了解何蕃情况的公卿大夫虽多,但因不是礼部官员,爱莫能助。而何蕃又与一些礼部

官员不合,故不被录用。

C.何蕃是个孝子,决定回家奉养父母。太学生们想方设法阻拦他,向司业阳城先生求助。

结果因阳城先生外调,事情没有成功。

D.何蕃才德俱佳,却像卑下的湖沼一样难以施展才华,作者对此深表惋惜,同时借本文

对埋没人才的社会现状给予了披露。

解析:A项,感动太学生的是学问深厚,品行受人尊敬,即“学成行尊”。

答案:A

5.把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计诸生归养于和州。

译文:

(2)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

译文:

(3)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

译文:

解析:(1)关键词“闵”“揖”。

(2)关键词“居”,倒装句。

(3)关键词"立”“独……欤”。

答案:(1)忧虑双亲年老而不能克制自己(的心情),一天,行礼告别诸生要回到和州供养

父母。

(2)何蕃在太学,诸生不做不仁义的事,埋葬无家可归的死者,怜悯那些遗孤把他们养育

起来。

(3)所以凡是贫贱的士子,必须等待时机然后有所成就,哪里只是何蕃啊!

【参考译文】

太学生何蕃进入太学有二十多年了。年年应进士考(被推举参加礼部进士科考试,称为

“举进士”),学问深厚,品行受人尊敬,众多太学生尊崇称誉他,不敢和他相比较,共同向

助教、博士说起何蕃,助教、博士把情况向司业、祭酒陈述申报,司业、祭酒编写何蕃的众

多品行中昭然的事情,多达几十件,把它们上报给礼部,又把这些让天子知道。京师的太学

生们因为荐举何蕃而写文章的人多到无法计算。知道何蕃的公卿大夫多得不得了,但无人在

礼部当官。在礼部为官的,大多与何蕃不合。何蕃因此不被录用。

何蕃,淮南人,父母都健在。刚入太学的时候,大约一年回家一次,父母阻止了他。这

之后间隔一两年才回家一次,父母又阻止了他。没有回家已经五年了。何蕃,至孝之人,忧

虑双亲年老而无法克制自己(的心情),一日,行礼告别诸生要返回和州供养父母,诸生不能

劝阻,就将何蕃关在空房间中。在这种情况下太学六馆的士人一百多人,又将何蕃美好的品

行向太学司业阳城先生陈述,请他发布命令挽留何蕃。在这个时候太学空缺了祭酒(的职位),

适逢阳城出任道州刺史,没有挽留得住何蕃。

欧阳詹说:“何蕃,是仁爱勇敢的人。”有人说:“何蕃在太学,诸生不做不仁义的事,

埋葬无家可归的死者,怜悯那些遗孤把他们养育起来,大小好事,一定努力而为,这大概就

是所说的仁爱吧!何蕃看起来力气不能承受他的身体,相貌平常,我不知道他的勇敢表现在

哪里。”欧阳詹说:“朱泄作乱,太学诸生发动起来想要跟从他。来请何蕃出面,何蕃正色

叱责他们,太学六馆的士子不跟从作乱,这不是他的勇敢吗?”

可惜了啊!何蕃居于下位,他能够替人做的好事不能广及众人。这就好像水成为了湖泽,

没有成为河流啊!河流地势高,湖泽地势低,地势高的流动,地势低的停止。所以何蕃的仁

义,充满了内心,施行于太学,善行积累得多,施行到的地方却不远啊。天将下雨,水气向

上蒸腾,无论高低的河川沼泽溪流水汽都会上升,这样,那么即使处于低处的湖沼也会有施

展抱负的一天!大约是需要等待那水汽上升的时机吧!所以大凡贫贱的士子,必须等待时机

然后才能有所成就,哪里只是何蕃啊!我因此写这篇文章,不要让何蕃的事迹被埋没。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圣叹先生传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

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则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

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

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

供基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

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②,母

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

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③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

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

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

场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

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

者称焉。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

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则莫知其处,

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注】①排:批驳。②权子母:“子”为利息,“母”为本金,“权子母”意为借贷生

息。③鼎革:指明清易代。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以蒙之贯:贯穿

B.攒眉浩叹,不吸也顾:考虑

C.吾己为君遵之矣遣:遣返

D.因为诗田之吊:悼念

解析:c项;遣,在这里是使用、花费的意思。

答案:C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在颜渊为叹圣②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B.①一日以千金与先生②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

C.①先生辄起画排之②画莫知其处

D.①无不供基齿颊②基余评论尚多

解析:A项,都是动词,是;B项,介词,拿/介词,按照;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

表转折;D项,人称代词,他的/指示代词,那。

答案:A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金圣叹”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的言行的一项是()

A.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

B.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C.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D.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

解析:B项,这是“座下缁白四众”的感受,不是金圣叹的行为。

答案:B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金圣叹讲经时,所讲的东西全都来自自己的稿本,所用的稿本从来不给人看。

B.金圣叹为人豪爽,不到一个月,就将王斫山给他用以补贴家用的千金花费干净。

C.明清易代后,金圣叹绝意仕进,更改名字,表现出了古代士人常有的气节。

D.作者经过吴县家门,拜访了金圣叹的故居,并写诗作传来凭吊金圣叹。

解析:A项,原文并没有“所讲的东西全都来自自己的稿本”的意思;B项,王斫山是将

钱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