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二轮复习 电化学原理 作业_第1页
2024届新高考二轮复习 电化学原理 作业_第2页
2024届新高考二轮复习 电化学原理 作业_第3页
2024届新高考二轮复习 电化学原理 作业_第4页
2024届新高考二轮复习 电化学原理 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化学原理

1.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形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

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若选择酸性乙醇燃料电池将NO、SO?转化为硫酸镂,可实现废气的回收

再利用,其回收利用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N>V1s•溶液

A.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HQH-12e-+5H2O——2CO;+16H+

B.通入NO的电极为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该装置实际工作过程中不通入NH,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D.当消耗46g乙醇时(不计算电解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则通入的NH3的物质的量为9.6mol

2.利用假单胞菌分解有机物的电化学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册子交换膑

A.该电池能在高温下工作

B.该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电极经用电器流入B电极

HCOOHCOOH

C.A电极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e--女工3+2H,

H

D.电池工作过程中,H+从右室透过质子交换膜移动到左室

3.国际社会高度赞扬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所采取的措施。疫情防控中要对环境进行彻底

消毒,二氧化氯(CIO小易溶于水的黄绿色气体)是一种安全稳定、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工业

上通过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镂和盐酸的方法制备CIO。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为电源的正极,Y溶液是稀盐酸

+

B.电解池a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H:-6e-+3Cr=NCl3+4H

C.电解装置中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D.当b极区产生标准状况下6.72LH2时,二氧化氯发生器中得到0.3molC1O2

4.中科院研发的一种双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涂炭铝箔作为负极和集流体,石墨

C”(PF6),为正极,电解液为4moi的LiP耳溶液[溶剂为碳酸甲乙酯(EMC)],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EMC电IB液石

*,

$-LTPTJ电

A.放电时溶液中阴离子浓度减小

B.放电时,正极电极式为C„(PF6)V+xe-=C„+A-PF6

C.充电时,IT与金属Al发生化学反应

D.充电时,转移Imol电子时,两极质量变化差为152g

5.用一种新型锂电池电解处理含NH:的工业废水的装置如图,处理过程中NH:转化为可参与大

气循环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

有机电网废

A.电极Z为负极,Z极区电解质不可以换成Li2sO,溶液

B.W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02+4e-+2H2O=4OH-

C.X电极处理废水,ImolNH;发生转化时有4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

D.装置工作过程中稀硫酸浓度不变

6.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兰炭废水中含氮粒子(以NHs-N表示)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合金作阴极

B.该装置工作过程中,不需要补充NaCl

C.当处理1molNH3-N时,电路中转移3mol电子

D.该装置也可处理含苯酚的废水

7.一种锌帆(Z11/V2O5)水性混合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为

+

xLi+^e-+V2O5=LiAV2O5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悴弑和锂盐水溶液作电解粉溶液

A.放电时,Li+在正极被还原

B.充电时,溶液中IT浓度不断增大

C.充电时,电极B上的电势比电极A的高

D.放电时,电极A每减少6.5g,有0.211101口+嵌入电极8

8.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乘组成功进驻天宫空间站,空间站水处理循环系统如图甲所

示,萨巴蒂尔反应器生成的CH,可供燃料电池(如图乙所示)使用,燃料电池的生成物可返回

至萨巴蒂尔反应器中重复利用。

c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加入一定量硫酸钠的作用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Na+向阳极移动

2

B.燃料电池放电时Pt电极反应为CH4+5O-8e-——CO:+2H2O

C.以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水时,NiO2电极连接水电解系统的阴极

D.萨巴蒂尔反应器中每生成1molCH4,转移电子8mol

9.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Al-PM)?电池,电解质为K2sO,、H^SCVKOH,通过x和y两种离子

交换膜将电解池隔开,形成M、R、N三个区域,分别加入不同的电解质,结构如图所示,已

知。>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通过x膜移向M区

B.R区域的电解质浓度逐渐增大

C.消耗3.6gAl时N区域电解质溶液质量减少32.0g

D.放电时,A1电极反应为Al-3e-+4OH-『[A1(OH)4「

10.海洋中富含资源,利用如图装置(电极为惰性电极),可淡化海水,同时得到氯气和烧碱。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淡盐水

增刈食心水

A.A接电源的正极,a室中C「被氧化生成S

B.M为阴离子交换膜,N为阳离子交换膜

C.随着反应的进行c室溶液的碱性增强

D.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T

H.利用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自发扩散的原理可制成浓差电池。在海水中的不锈钢制品的缝

隙处氧浓度比海水中低,易形成浓差电池而发生缝隙腐蚀。缝隙腐蚀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金属缝隙内表面为负极,外自由表面为正极

B.缝隙内溶液pH增大,加快了缝隙内腐蚀速率

C.海水中大量C「进入缝隙

D.可以在外自由表面看到红褐色固体

12.Ag催化刻蚀Si晶片的反应原理如图,刻蚀溶液由具有一定浓度的氢氯酸和过氧化氢溶液混

合而成,刻蚀时间为2~16min,由Ag薄膜覆盖的硅晶片部分逐渐被刻蚀掉,剩余部分就形成

了硅纳米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sa片

A.该刻蚀过程的是由微小的Si、Ag、HF和HQ2的原电池组成

+

B.Si极发生的反应为Si-4e「+2H2c)^SiO?+4H,SiO2+6HF^H2SiF6+2H2O

C.该刻蚀过程的总反应可表示为Si+6HF+2H2O2=H2SiI^+4H2O

D.Ag薄膜附近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减小

13.PbO溶解在HC1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得到含Na2Pbe的电解液,电解Na2Pbe1,溶液生成

Pb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阳离子交换项

A.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Clj+2e=Pb+4Cr

B.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H+

C.电解过程中,Na2PbeL电解液浓度不断减小

D.为了恢复溶液浓度,可以向阳极室加入PbO

14.由于钠与锂具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相似。

有机钠离子电池一般采用对苯二甲酸钠(结构简式如图)作为电极材料。有机钠离子电池的工

作原理图如图(SEI代表钠离子交换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a连接电源的负极

B.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Na+向右移动

0NaO=ONa

c.有机钠离子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2Na.+2e_^\=f\=<

D.用铅蓄电池对该有机钠离子电池充电,每消耗20.7g铅,有机钠离子电池正极区域质量增加

4.6g

15.天津大学研究团队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CoP和Ni?P纳米片为催化电极材料,电催化

合成偶氮苯(II)的装置如图所示(R代表煌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离子交换膜KOHiS液

A.若用铅蓄电池作电源,CoP极连接铅蓄电池的正极

-

B.Ni2P电极反应式为RCH2NH2-4e+4OH=RCN+4H2O

C.合成Imol偶氮苯,需转移4mol电子

D.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

答案以及解析

L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等。根据装置图中信息判断,SO?在左侧电极被氧化为

SO),NO在右侧电极被还原为NH;,则左侧电极为阳极,右侧电极为阴极。b电极与右侧电

极相连,为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3CHQH-12-+3Hq——2CO2T+12H+,A项错误;由

分析可知,通入NO的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项错误;电池的总反应为

5SO2+2N。+8H2O『(NHJSO4+4H2SO4,则实际工作时,需要补充NH,中和反应生成的HAO:

C项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关系判断:每转移lOmol电子,需要通入8moiNH,,当消耗46g

乙醇时,转移12moi电子,则需要通入的〃(NH3)=9.6mol,D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该电池工作时有菌株参与,不能在高温下工作,A错误;

Hf0°HCOOH

由图可知,A电极上IQ'33转化为,发生氧化反应,A电极为负极,B

电极上。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B电极为正极,原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B电极)经用电

器流入负极(A电极),B错误;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MH."正确;由原电池工作原理可知,H+

从左室透过质子交换膜移动到右室,D错误。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原理。装置右侧为电解池,由b极区生成应可知b为阴极,因此c为直

流电源的正极,电解池工作时,b极发生H+得电子生成凡的还原反应,同时CT移向a极区,

HC1浓度降低,故在b极区流出的Y溶液是稀盐酸,A正确;b极为阴极,则a极为阳极,a

极区发生NH:失去电子生成NC§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H:-6e-+3C「『NCL+4H+,B

正确;由B项分析可知,a极附近需要消耗CT的置多于NH:,因此b极区溶液中CT通过阴离

子交换膜移动到a极区参与电极反应,C正确;由得失电子守恒得NCL-6e-~3H2,当b极区

产生标准状况下6.72L(即0.3mol)凡时,a极区产生0.1molNC13,二氧化氯发生器中NC13与

NaClO?反应生成CQ和NH,,由N。~6e「~N%NaClO~e一~CQ可知,二氧化氯发生器中可

得到0.6molCK)2,D错误。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目给出的示意图上有电源,为充电示意图。充电时溶

液中阴离子浓度减小,则放电时,溶液中阴离子浓度增大,A错误;充电时P琮移向石墨电极,

放电时,正极(石墨电极)反应式为C,(PF6)「xe-——C“+xPF(T,B正确;充电时,Li+发生的

电极反应为Li++e-——Li,不与金属Al发生化学反应,C错误;充电时,转移Imol电子时,

两极质量变化差为(31+19x6-7)g=138g,D错误。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串联的电化学装置,涉及电极判断、电解质溶液选择、电极反应式书写、电解

质溶液变化分析。锂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Z电极为负极,Li能与H2。发生反应,所以Z极区

的电解质不可以换成Li2s溶液,A正确;Z电极为负极,则W为正极,在正极被还原,Li2s

溶液为中性,电极反应式为5+4e-+2HQ『4OIT,B正确;X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为电解

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NH;-6F——N2T+8H+,Y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

2H+2e^=H2T,ImolNH:发生转化时有3moiH卡通过质子交换膜,C错误;当电极上有2molH

发生反应时,转移2moiel有2molH+由阳极室迁入阴极室,因此稀硫酸中《可)保持不变,

稀硫酸浓度不变,D正确。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综合应用。根据题图,该电解池的阴、阳电极均未参与反应,仅起

导电作用,所以阴极可以使用钛合金电极,阳极可以使用石墨电极,A正确;由题图可知,阳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1-2e-=C12T和4OH-4e-=2H2O+O2T,电解池中除去NH3-N的反

应为3C1CT+2NH3-N-2N/+3Hq+3C「,被消耗后,又重新生成,可重复利用,所以电

解过程中不需要补充NaCbB正确;处理1molNH3-N需要L5molC1Q-,则需要1.5molCl2,

此时转移3moi电子,但由于阳极还有OIF同时放电,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应大于3mol,

C错误;苯酚具有还原性,能被C1CT氧化,也可利用该装置处理含苯酚的废水,D正确。

7.答案:A

解析:本题以新型电池工作过程为情境,考查电化学相关知识。电池充放电过程中,Li+从VQs

中脱嵌或嵌入V2O5电极,没有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由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可知,放电时Li+

嵌入V2O5电极,则充电时IT从V2O5电极脱嵌,溶液中Li+浓度不断增大,B正确;放电时,V2O5

电极得电子,为正极,则充电时,V2O5电极为阳极,电极B连接电源正极,电极A连接电源

负极,电源正极的电势比负极高,即电极B的电势比电极A的高,C正确;放电时,电极A

每减少6.5g,有0.111101211转化为7112+,转移电子0.2mol,W0.2molLT嵌入电极B,D正确。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池和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水是弱电解质,导电性较弱,电解水时加入一

定量硫酸钠,可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但在电解池中Na+向阴极移动,A项错误;根据燃料电

池的生成物可返回至萨巴蒂尔反应器中重复利用,可知燃料电池工作时产生CO?,Nit),电极上

氧气转化为O”,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NiO2电极为正极,Pt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2

CH4+4O-8e=CO2+2H2O,B项错误;NiO,电极为燃料电池的正极,作电源时应连接电解

池的阳极,c项错误;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

CO2+4H2—CH4+2H2O,由反应可知反应器中每生成1molCH,转移8mol电子,D项

正确。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电化学知识。由图可知,原电池工作时,A1为负极,被氧化生成[A1(OH)4「,PbO2

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M区电解质为KOH,R区电解质为K2so-N区电解质为H2so-

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A1-3e-+4OH-——[A1(OH)4「,消耗OT,钾离子向正极(由M区

向R区)移动,x为阳离子交换膜,A错误,D正确;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

PbO2+SO;-+2e^+4H=PbSO4+2H2O,消耗氢离子,SO;向负极(由N区向R区)移动,则

y是阴离子交换膜,且R区域的电解质浓度逐渐增大,B正确;消耗3.6gAl时转移电子0.4mol,

++

根据PbC)2+sot+2e-+4H=PbSO4+2H2O,转移0.4mol电子时,消耗0.2molSO7,0.8molH,

同时流出0.2molSO:,相当于N区消耗了0.4molH2sO,,同时生成了O/hnolH2。,故N区域

电解质溶液质量减少了0.4molx98g-moF1-0.4molxl8g-mof1=32.0g,C正确。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涉及阴、阳极和离子交换膜类型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等。由图可知,a室通入精制食盐水,C室通入稀氢氧化钠溶液,b室发生的是海水淡化,由

题干可知,该装置不仅可淡化海水,同时得到氯气和烧碱,则A为阳极,B为阴极,阳极区

溶液中C「失电子生成C",阴极区HQ得电子生成H?和。HL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阳极,接

电源的正极,a室中CT被氧化为C4,A正确;a室氯离子放电生成Cl2,b室中的氯离子经过

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移动,c室H?O放电生成H?和OH-,b室中的Na经过阳离子交换膜向阴

极移动,所以M为阴离子交换膜,N为阳离子交换膜,B正确;c室H?。放电生成H?和OH-,

故随着反应进行溶液碱性增强,C正确;碱性环境中H+不能大量存在,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2e=H2T+2OH,D错误。

1L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的相关知识。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金属缝隙

外自由表面为正极,金属缝隙内表面为负极,A正确;金属缝隙外自由表面为正极,生成氢氧

根离子,缝隙外溶液pH增大,加快了缝隙外腐蚀速率,B错误;阴离子由正极向负极移动,

所以大量CT进入缝隙,C正确;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Q+4e--4OH\生成的OT和Fe?+生

成氢氧化亚铁,后又被氧化为红褐色氢氧化铁,D正确。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电化学原理。根据图示可知,氧在Ag电极上得电子,Si失电子,电解质溶液

为HF和H?。?,它们形成闭合回路,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即构成了原电池,A正确;

根据图示可知:在Si电极上,Si失去电子,与HF结合形成H^SiR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Si-4e+2Hq-SM+4H+,SiO2+6HF=H2SiF6+2H2O,B正确;在Ag电极上发生的反应

为2H++25+HQ2-2Hq,结合B项分析可知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Si+6HF+2H2O2=H2SiF6+4H2O,C正确;根据图示可知,在Ag薄膜附近H卡被消耗,所以随

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4H+)减小,故溶液的pH逐渐增大,D错误。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池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离子移动方向等。电解时阴极Pbaj;

得电子生成Pb,其电极反应式为PbClj+2e-——Pb+4C「,A正确;电解过程中,阳极上CT失

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2cCl),为平衡电荷,多余的H+会通过阳离子

交换膜移向阴极,B正确;电解过程中,阴极PbC里不断得电子生成P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