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高考备考:1月名校期末考优秀作
文精选,这样写才拿高分!(十个话题+十
篇范文)
01
有人说,学会绕行是人生必备的技能,有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L学会绕行,是人生必备的技能。
2.直面人生,绝不绕行。
3.人生不是直行线,该绕行处绕行,不该绕行时直面。
优秀作文
学会绕行,是人生必备的技能
学会绕行是否是人生必备的技能?我以为是。
因为无论直行还是绕行,最终都是为了抵达。然而相对
于直行可能会遭遇的失败来讲,绕行或许会增加成功的可能
性,使我们更好、更快捷地抵达目标。
也许有人问,绕行不就是逃避困难吗?但我想说:绕行
不是躲避困难,更不是掩盖困难,绕行是一种策略,迂回是
为了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看行军的路线更长,
但也更加隐蔽地躲过了三秦精锐部队的正面迎击。否则度过
褒斜栈道的汉军师老兵疲,正对章邯等人以逸待劳的士兵,
胜负殊难预料。既然陈仓一路能够以实击虚、保有稳固的补
给线,韩信当然选择绕行,以避开“危乎高哉”的褒斜险道。
亚历山大在伊苏斯之战结束、大流士逃过幼发拉底河之后,
并未直捣波斯,而是南下腓尼基,相继占领推罗、加沙,彻
底切断波斯人的陆海联系,占领上下埃及、夺取地中海制海
权。扫除完后顾之忧,亚历山大才进兵波斯。
刘邦绕行武关,从弱处突破秦军,率先进入咸阳。麦克
阿瑟舍弃逐岛争夺而采取跳岛作战,逼近东京,大大加速了
日本的投降进程。许多经典战役中,获胜一方都不约而同地
选择了灵活的绕行策略,才达成了预期的目标。
与此相反,顿兵于坚城之下,咬住一地不放,丧失了灵
活性的一方,常常遭致失败。高欢攻玉壁,李密围洛阳,宋
太宗围攻幽州,希特勒进击莫斯科,类似的许多人在围城之
战中失败,常常是因为忘记了绕行的可能性,从而丧失了用
兵的灵活性。
我们承认,绕行未必一定会取得成功,然而绕行事实上
增加了探索成功的可能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采用传统方
法的直行已然无法获得成功,再固循此道,只会增加巨大的
成本。而此时选择绕行,实际上是选择主动降低成本、降低
难度,寻求更有效的途径,这其实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就是在处理问题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多方尝试,找出
最佳方法和最优路径。
因此,我赞成绕行并不是赞成回避和放弃问题,而是主
张寻求更快捷、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所以,比尔盖
茨选择从软件入手,避免了和IBM与Intel正面对撞,乔布
斯则选择智能手机作为切入点,避免了同诺基亚、三星和摩
托罗拉的红海绞杀。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能不说,各行各业
的人选择恰当的绕行,都将是灵活有效的策略,至少大大延
伸了成功的可能性。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体现了水的灵活性一一
绕行没有使它不前,而是矢志奔向东海。同样的,如果遇到
暂时实在无法克服的障碍,只要做些迂回便可抵达既定的目
标,那么我们何妨灵活地绕行?
因此,为了增加成功的可能性,请让我们学会绕行,因
为它确是人生必备的技能。
0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扫码点餐、扫码排队、扫码开门……如今,二维码已渗
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拿出手机“扫一扫”也成为大家
日常生活习惯。数字技术赋能未来,点亮你我的美好生活。
不过,随着应用场景的增多,本该是方便快捷的“扫码”,
却在有些时候变为一种负担,给个人生活带来困扰。网友方
女士说:“越来越多的地方要扫码才提供服务,参观买票要
扫码、去银行办业务要扫码、停车缴费要扫码,甚至回家进
出单元门也要扫码方女士说,什么时候扫码变成了生活
的“必选项”?
一些扫码行为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在使用手机扫
码后,有的会跳转到“关注”“注册会员”等页面,有的还
要提供身份证、住址等敏感信息。联合国副秘书长曾在2022
年北京网络安全大会呼吁:警惕数字技术风险的潜在危害。
这一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联系现实撰
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的“每周时评”讨论会上发言,表明
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别让“扫码”成为一种负担。
2.“扫码”前行,智慧生活。
3.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4.善假科技,迎接美好未来。
5.不要在科技前行的时代迷失自我。
优秀作文
合理运用数字技术,警惕危害才能点亮生活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在班级的每周时评讨论会上发言,本周我发
言的题目是“合理运用数字技术,警惕危害才能点亮生活”,
希望能够以我拙见抛砖引玉,激发大家对现实的深度思考。
相信各位都不缺乏手机扫码的经历,扫码点餐、扫码排
队、扫码开门……扫码仿佛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有时
也的确方便一一“扫一扫”即可付款,何必身携现金出门?
“扫一扫”即可排队,原先漫长等待的时间终于可以拿去灵
活运用了,就像“穿井得一人”一样“解放”了人。凡此种
种,皆可谓手机扫码点亮生活,数字技术成就未来啊!
然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完满无缺”不可避免。同
学们不妨想一想,当扫码的场景日益增多,当你拿出家门钥
匙只能扫码进入,当你去趟图书馆一定要扫码登记,当你发
现扫码成为生活的“必选”项之时,你是否因扫码而受益,
还是被迫卷入技术之潮滚滚而去,成为扫码的隐形奴隶?答
案显而易见。
如上所述,我有理由认为,我们要合理运用数字技术,
警惕其危害,承认其便捷,才是真正的技术为人所用,才可
点亮生活赋能未来。
具体而言,点亮数字技术需要吾辈青年怎么去做呢?我
在此分享以下三点。
首先,拨去全盘便利的粉饰浮云,警惕数字技术风险的
潜在危害。我们难以手操重拳治理现状,切实可行之法则是
保持一颗警惕之心。不只图扫码领奖、扫码关注的便利,擦
亮双眼保护个人信息才是身处信息时代保护个人信息的不
二法门。
其次,警惕危害不是全盘否定,仍应积极拥抱和合理运
用数字技术,寻找官方更有保障的安全使用途径,寻找权威
认证的技术使用之门,更利于我们运用数字技术点亮生活。
再次,面对危险与便利并存的复杂现实,我们应以青年
如初生朝日般的凌云之志,以“纵横自有俯仰意气”的奋斗
之心,立下为人民、为时代奉献的青春誓言,当前努力学习
科学文化知识,让科技之种开出绚丽之花,为祖国复兴的未
来添上一笔数字技术的精微之力。
茫茫九派流中国,纵横自有凌云笔。在合理运用数字技
术的路上,需警惕危害,助力点亮生活,愿你我都能以青春
之笔,辨明书写出数字技术的风华!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0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
子》)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洎牧以馋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L慎始慎终,君子之为。
2.执笔有始,落笔善终。
3.扬善始之帆,达善终之岸。
4.以始为航向,以终为目标。
6.燃善始之火,立克终之碑。
优秀作文
慎始敬终,笃行不怠
人生如同一场长途跋涉,能在起始点燃火炬的人很多,
可能够在岐长道路风雨飘摇中护住火苗,不被放弃的念头所
吞噬,不被道旁的纷杂所诱惑的人很少。魏征言:“善始者
实繁,克终者盖寡。”只有慎始敬终,笃行不怠,火炬才能
不灭。
云程发朝,万里可期。青年当以“慎始”定四方之位,
踏出一路辉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始”为
启程,定义着起点的高度。“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
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的谆谆教导犹在耳畔。而
“南辕北辙”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一开始找准方向,才能
到达终点,不然所做的都是无用之功。作为当代高中生,我
们即将踏上高考的“跳板”,跃向更广阔的天空,经历更丰
富的人生。我们要从个人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好人生棋局。
将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融于心中,下好棋局中的关键“起手”,
为未来奠基,为理想铺路。
然而,善始者易,善终者难。青年当以“敬终”圆初心
之志,展现人生魅力!
为山九仞,功亏一簧。你看那赵国,原本可以凭借李牧
与秦国抗衡,赢得命运的转机,可惜最后他们没有坚持初心,
放弃武力对抗,最终落得被灭亡的结局;你看那落马的腐败
分子,走上领导岗位时几乎都始于秉持初心、甘于奉献,而
其最终落马也不外乎丢弃初心、欲壑难填;你看那娱乐圈中
吸食毒品的名人,最初踏足演艺界,哪个不是想要拼个“德
艺双馨”?但是面对诱惑时,却有人把持不住,以致被欲望
的蛀虫蚕食灵魂,此前的“善始”也被“清零”,落得个不
能“善终”的结局。前车之鉴警醒我们:行百里者半九十,
若信道不笃,必不得善终。吾辈青年当在守望初心中坚定理
想信念,在担当使命中善始善终!
始是终的基础,终是始的目标。奋斗正当时,慎始而敬
终,进取莫躺平。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慎始敬终,方能不
留遗憾。庄子有言:“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王安石亦感叹: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所以,那些择一
事,终一生之人,才更是我们青年一代应该学习的范本。袁
隆平以一己之力不断翻新水稻高产、朱光亚成为核武器领域
公认的“众帅之帅”、屠呦呦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青蒿素,
都源自他们“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执着信念。不管世事如何
变迁,”一生择一事”“慎始敬终”,都应当是每个时代青年
人的永恒功课。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老子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庄子曰“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一一“妖"者,天也,青
年也。惜时如金,努力拼搏,我的青春我做主;然漫漫征程,
风雨如晦,更要“善老”。有志气、强骨气、积底气,不负
韶华,不负时代,惟贤惟德,善始善终!
0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开车往往离不开导航,导航能快捷准确地把你带到
想要去的地方。汽车导航里有这么一句话:“您已偏离路线,
已为您重新规划,请在合适的位置选择调头这句话不仅
适用于开车,对人生也有非常深刻的启迪意义。有的人选择
在合适的位置调头,有的人明知已偏离路线却仍执意走下去,
最终探索出了新的道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
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L导航好人生,走好风雨路。
2.学会及时调整,找回正确的方向。
3.莫因“偏离”枉嗟叹,且凭执着寻芳草。
优秀作文
迷路与归途:生活的导航智慧
在探索世界的旅程中,我们时常会迷失方向,这是生活
的常态。汽车导航软件里的三句提示语:“您已偏离路线”“已
为您重新规划路线”“请在合适的位置选择调头”,仿佛是我
们人生旅途中的指南针,引导我们重新找回正确的方向。这
三句简单的话语,不仅仅是驾驶的指导,更是生活的智慧。
“您已偏离路线”的提醒,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可能因各种诱惑或困难而偏离原定
的目标。这种偏离并不是罪恶,而是人性的体现。重要的是
我们需要有自我觉察的能力,意识到自己的偏离,并勇于面
对。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承认错误,是找回正
确路线的第一步。
接着,”已为您重新规划路线”的提示,让我们看到了
改变与调整的可能性。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困难与挫
折,我们要有改变和适应的勇气。当原有的计划或路线无法
实现时,不妨重新规划,寻找新的可能。古人说:“穷则变,
变则通,通则久这种变通的精神,正是我们在迷失方向
后找回自我、继续前行的关键。
“请在合适的位置选择调头”的建议,教会我们如何做
出正确的决策。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时候我们需要勇敢地放
弃,才能在合适的位置重新开始。这种放弃并不是失败,而
是一种策略性的选择。古人云:“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
腕以全质。”适时的放弃和选择,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前进。
生活中的导航智慧并不仅仅在于这三句提示语,更在于
我们对这些提示语的理解和应用。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
脑,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曾子曰:“吾日三省吾
身。”我们应该每日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决策,确保我们没有
偏离原定的人生路线。在面对错误和困难时,我们需要有承
认和改变的勇气,这种勇气来自于内心的力量和对未来的信
心。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在生活中寻找新路线的眼光和
智慧。生活总是充满了未知和变数,有时候我们需要勇敢地
探索新的可能性,寻找新的生活路线。古人云:“生而知之
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即
使我们身处困境,也不应忘记学习和探索新的可能性。
我们必须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选择和放弃。有时候,
坚持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选择。在适当的时候放弃,能让我
们有更多的机会重新开始。”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道何时停止,
是我们人生导航中的重要智慧。
生活的道路如同行车的导航,有时候我们会迷失方向,
有时候会面临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
有承认错误的勇气,有寻找新路线的眼光和智慧,以及知道
何时选择和放弃的智慧,我们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道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带着生
活的导航智慧,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吧!
05
近年来,淄博的“烧烤”,重庆的“洪崖洞”,榕江的“村
超”,这“一食”“一景”“一事”,成为地方形象的靓丽名片。
究其原因,既有新媒体平台传播中他人的表达和塑造,也有
当地主动亮出特色、挖掘潜力、积极借势的自我塑造。在他
塑与自塑的共同作用下,地方形象广为人知。
材料中的“他塑与自塑“,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以“他塑与自塑”为题目,联系现实,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
写清晰。
参考立意:
L他塑与自塑相结合,共塑造美好形象。
2.让他塑与自塑成为成功的双翼。
3.自塑提升能力基础,他塑提供机遇平台。
优秀作文
他塑与自塑
世间万物,从单一主体出发,视角则分为两种,一种为
他人,一种为自己。既如此,对事物的客观评价与塑造也分
为他塑与自塑两种。通过他人的表达、描述、造势等影响,
即“他塑”;通过自身主动寻求改变即为“自塑”。只有这二
者共同作用,方可成名。
某些地区的爆火,不仅要依赖“他塑”,更要依赖“自
诉”。对任一行为过程,若只重“自塑”或“他塑”一方,
则不可成名。因为自塑实则为成名的物质或能力基础,而他
塑实则为能力展现的机遇与平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想成名,必先自塑。严
复一生坎坷,涵养了半年的中西文化,才终有一鸣惊人的《天
演论》,其在英国学堂与中式学堂中自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正是因为有如此高的学问素养,才引起当时国内康有为、
梁启超等人的注意,吸引了他塑,最终为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做出贡献,而他也青史留名。因此自塑是他塑的必要条件,
是成功的内在因素。
而他塑支持自塑,是为其提供辅助条件,借势不仗势则
为关键。近些年“捧杀”一词在网络上流行,意为他塑过高
于自塑,从而致使人身败名裂。这其实是人自私、趋利的心
理仗势而为的结果。网红于文亮一度被众人认为追求真实自
己,而后塌房。许多明星、公众人物也是如此。正确做法该
当如何?其实应如草婴自叙笔名来由一般:人生来都是渺小
的。取这一笔名意在表现渺小,二则表现人应有清晰的自我
认知与顽强不屈的毅力。“季节性网红”冬泳怪鸽被当代人
喻为“圣人”,实则体现在他直播不为圈钱,只记录、传播
正能量。其有句话言:“闲话终日有,不听自然无。”在当今
这个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的时代,人应自塑品格,“自疏濯
淖污泥之中”,从而“不获世之滋垢”,真正自塑为一个不惧
他塑的人。时顺,则借他塑之势,心安理得;时逆,则明自
塑之态,心怀光明。当代的我们亦当如此。首先发挥自身优
势,明确志向,积极进取;而后警惕诱惑,不忘初心,持守
信念。
他塑与自塑,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内力与外力。他塑的
作用不可忽视,但自塑的内生动力更为重要,只有当二者间
形成合力,方能在发展中得到助力。因此,人生在世,不可
迷失于他塑的漩涡中,应重在自塑品格修养,借他塑之势,
高筑永固人的生大厦。
0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II《阿舒》中老支书抒发的“人活在世界上,
你不比也是在比”的感慨,对十七岁的阿舒很有启发。这一
感慨,又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
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正视比较,自我提高。
2.善与人比,见贤思齐。
3.勇于比较,善于比较。
4.不比输赢,但求尽力。
5.以平常心,面对比较。
6.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优秀作文
漫谈比较
现代文阅读II《阿舒》中老支书抒发了“人活在世界上,
你不比也是在比”的感慨。诚然,生活中,比较似乎无处不
在,不管个人还是集体,总免不了和他人比较。
比较过后,总会有人产生烦恼,但我想,这是必然的,
任何的比较都是有好有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努力避
免比较。
为何会烦恼呢?归根结底还是缺乏自我认同。一个人对
自己有足够自信的人,是不会因为比别人差而全盘否定自己
的价值。“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许只是你不会做这
一项事物罢了。汤显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在戏剧方
面的天赋得到世人的肯定,可他一生都只想做官,只和别人
比功名而不比自己擅长领域的剧作,何其可悲。芸芸众生,
都是独一无二的的个体,又何必为了追赶上比自己在其它领
域优秀的人而忽略了自己的优势呢?
一个人若将自己禁锢在自己的领地中,便会盲目地过分
产生自我认同而使得自己变得自大自负。这时,比较就显得
尤为重要。如若自己比别人优秀,那也值得开心开心;如若
自己次于他人,倒也不必就此沉郁,而是该对自己有个准确
定位,以免自我认同的负荷使之落入深渊。因此,在比较中
我们能够认清自我。
在自我认同和精准定位的加持下,比较倒也能使自我提
升。中华民族如今正是一头睡醒了的雄狮,当时的闭关锁国
是清政府因过度的自我认同而下达的命令,这也反映了中华
民族因不与他国比较而落后的情况,好在改革开放后,中国
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自我认同和定位,在与他国的不断比较,
不断追赶后,才有了如今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此外,我们也得做有意义的比较。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
比,这显然是没有意义的,身份或实力或是其他方面存在较
大差距的两个人相比,是极不公平且没有意义的。当今社会
上很多人为了麻痹自己,总将自己和那些比不上自己的人相
比较,这倒是愉悦了自己,却也是自欺欺人。于自己而言没
有一点好处。拿近的说,现在学生的负担重了很多,很多人
抱着“只要不是最后一名就好”的心态迷迷糊糊学了下去,
可这种心态是利是弊,一目了然。
比较不可避免,也不必避免。以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角
度看待比较才能丰富自己,展现人生价值。
0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在显示器之外,其实每个
人也都可以是一个探险家”,在人生旅途中,我们也应该做
一个“探险家”,如此才能发现更美的风景,看到更广阔的
世界。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勇敢探险人生,拓宽生命疆界。
2.走出舒适圈,拥抱精彩人生。
3.做人生的探险家,要敢于突破。
优秀作文
勇敢探险人生,拓宽生命疆界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向前走,寻找自
己想要的目标。然而,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探寻到更广阔的世
界,看到更美的风景呢?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探险家”,
去寻找美丽的景色,去追求自我成长和精神的突破。
霍金曾说:“人生的精彩在于探险。“人生有无限的可能,
如果我们囿于一方天地,沉沦于虚拟的世界,必然会错过世
界的精彩。晕船和对海洋的恐惧没能阻挡54岁的中国著名
探险家刘勇横渡大西洋、探险无人之境的脚步。他和同伴昼
夜不停地划桨,全程单船无后援无动力,不借助任何风力设
备前进。在经历54天23小时的海上航行后,顺利抵达目的
地南美洲的瓜德鲁普码头,成功完成探险。翻腾的海浪,初
升的朝阳……如梦如幻的无人之境成为他终生难忘的风景。
所以,探险可以让我们发现世界的精彩,收获一次精彩的人
生历练。
当我们找寻不到人生答案的时候,与其在艰难的选择中
煎熬,不如去脱离烟火的自然中探险,寻找慰藉。“古人之
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所得。”面对理想与
现实中那难以越过的鸿沟,姚鼐在本该阖家团聚的日子踏上
了艰难的探险之路。他“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
西北谷”“循中谷”“越中岭”“复循西谷”,直达山巅。从日
出前冰天雪地的昏暗朦胧中一下进入神圣庄严的绚烂热烈
之中,他一扫心头阴霾,感受到灵魂的豁然开朗与新生的希
望和喜悦。这一束光,消融了姚鼐一路赶来的半生风雪。大
自然在给他带来温暖的同时,也让他找到了继续前行的勇气
和力量,在这个“除夕”,他完成了生命的“辞旧迎新”。打
破枷锁,付出行动去探险,才能够实现超越,实现进步。
然而,揆诸当下,受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的影响,越来
越多的人囿于现状,越来越忽视、甚至抹杀这种对自然和人
生的探险。太多“温室里娇艳的花朵”陷于安逸之中,失去
了对外界的憧憬,失去了探险的激情,没有人生的方向;部
分中国青年“躺平摆烂”,自怨自艾于现状的瓶颈而未能突
破格局,“佛系人生”,成为倒伏于地的空心人;很多人陷入
追名逐利社会囹圄,不会以探险的态度去发现生活的诗意,
而是成为黄金、大理石下苟延残喘的奴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试想一下,如果人们一直以
来只是囿于现状的话,今天的一切美好,还会发生在我们的
身边吗?
我们的青春年华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面临着
难得的人生际遇,身为青年一代的我们不能囿于眼前的安逸,
要敢于尝试,敢于突破,勇于探险,做一个“探险家”,拓
宽生命疆界,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担当时
代重任,不断提升自我。
08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不少于800字。不透露所
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一题或有百解,人生时存殊途。先秦时期礼崩乐坏,诸
子为求社会安定,开出了不同的“药方”。身陷匈奴远离汉
廷时,李陵弃节,苏武守节,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请以“殊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
写清晰。
参考立意:
1.殊途亦可同归。
2.殊途不可同归。
3.殊途之行,同归与否全在一念之间。
4.目标一致,殊途可同归;方向相左,殊途不可同归。
优秀作文
殊途
世间河流千万条,源头各异,却终归于大海,是谓百川
归海。天下路途万千道,纵横交错,却均可达罗马,是谓条
条大路通罗马。的确,若方向相同,目标一致,意志坚定,
殊途亦可同归。但是,更多的情形是,一旦殊途,难免歧路
亡羊,大抵难以同归。何也?
一入殊途,所见者千差万别,所历者大相径庭。正所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浸润在不同的境遇里,在天长日
久的潜移默化中,近山者便沉稳厚重,临水者亦灵动跳脱。
纵使初衷一致,相同的物种在不同的水土中也长出了不同的
模样。
在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史中,在民族生死一线的沼泽地
上,国共两党都曾抱着救亡图存的信念,投身民族复兴的洪
流,无奈所择道路不同,前者在温柔乡中与人民分道扬镶,
后者于荆棘丛中与人民携手并进,二者终归在殊途上渐行渐
远。同样身处末世,岳飞选择精忠报国之路,受母教诲,驰
骋疆场,纵使因“莫须有”之罪受谗被诛,到底是青史留名,
万古长青。而秦桧走上求和苟安之途,贪生怕死,卑躬屈膝,
就算只手遮天一时得意,终究是遗臭万年,遭人唾弃。可见,
淮南与淮北,一为橘,一为枳,殊途怎可同归?
行于殊途,所思者时移事易,所虑者心由境生。正所谓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面对着不同的风景,在乱花迷眼
的沧桑轮回中,安贫乐道者止步于小桥流水,曲尽人事者唏
嘘于大江东去。即使初心不改,不同的驿站停留的亦是不同
的行路人。
同样具有夺取天下的雄心,刘邦选择了步步为营、稳扎
稳打的路,知人善任,韬光养晦,手握先入关的先机便“财物
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一改贪财好色之态,终于由亭长之
微至天子之贵。项羽选择了洁名钓誉、师心自用的路,优柔
寡断,错失良机,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虽突围而去,却无
颜江东父老,于是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可见,纵使初心不改,
但心态早已沧海桑田,际遇更是天上人间,殊途岂能同归?
常言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一念之间,在天堂;一念之间,在人间;一念之间,在地狱。
所择道路不同,便境遇各异,心态悬殊,变数长存,因果鲜
明。所以,殊途的尽头大概率亦是自有洞天,风情百变。其
实,只要奋斗不辍,目标向上,殊途不同归又何妨?
0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在很多人说话喜欢给自己的话找“靠山”。开口总是
“自古以来”“某名人曾经说过”“某某里有一句话说”“书
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等,甚至写文章也是这样。对此,
有人认同,也有人反对。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独立思考,谨慎说话。
2.引经据典,以理服人。
3.借用言论当以独立思考为基础。
优秀作文
自我言说的力量:摆脱“靠山”的束缚
在当今社会,我们不难发现一种现象:许多人说话总喜
欢寻找“靠山”。他们开口闭口便是“自古以来”“某名人曾
经说过”“某某里有一句话说”“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
等等。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甚至在学术
论文、新闻报道、社交媒体中,我们也常常看到这种表达方
式。这种现象究竟是好是坏,引发了人们的广泛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在某些情况下,引用“靠山”
是有其合理性的。在学术研究和写作中,引用前人的观点和
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帮助我们建立理论框架,为我
们的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引用“靠
山”也许只是为了增强自己话语的说服力,使自己的观点更
易于被人接受。然而,如果过度依赖“靠山”,甚至在不需
要的情况下也频繁引用,那就值得我们警惕了。
过度依赖“靠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它会导
致我们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我们总是依赖前人的观点
和思想,而不愿自己去思考、去探索,那么我们的思想就会
变得僵化,我们的创造力也会逐渐消失。其次,过度依赖“靠
山”也会使我们的交流变得低效。当我们用“靠山”来支撑
自己的观点时,我们其实是在暗示对方: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这是某某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借名买房协议律师版3篇
- 农作物购销协议3篇
- 国外学历认证合同3篇
- 废油处理资源化服务协议3篇
- 国际检验中心砌墙协议3篇
- 厂家质量保修卡模板3篇
- 廊架施工合同方案的制定流程2篇
- 建议书打造绿色奥运3篇
- 刻章委托协议3篇
- 畜牧良种繁殖的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 2025商业综合体委托经营管理合同书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中模拟生物试卷(含答案)
- 林业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超市店长价格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脑芯片模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掘进爆破、爆破安全知识
- 绿色工厂员工培训
- GB/T 17622-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 煤矿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课堂PPT)
- ISO15189体系性能验证报告模版-EP1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