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涝治理山洪泄洪通道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细勘察)_第1页
内涝治理山洪泄洪通道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细勘察)_第2页
内涝治理山洪泄洪通道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细勘察)_第3页
内涝治理山洪泄洪通道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细勘察)_第4页
内涝治理山洪泄洪通道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细勘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涝治理山洪泄洪通道建设项目(直接详细勘察)目录TOC\o"1-2"\h\z\u243911前言 2177051.1勘察任务由来 2104151.2工程概况 282631.3勘察阶段与勘察范围的判定 3281471.4勘察目的与任务 4222181.5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与依据 564391.6勘察等级的确定 6174321.7勘察方法与工作布置 6294651.8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71220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8105362.1自然地理 8203522.2地形地貌 97332.3地质构造 948072.4地层岩性 10198342.5岩石风化带特征及基岩面起伏情况 11257872.6水文地质条件 11299142.7场地水、土腐蚀性评价 11325202.8不良地质现象 1215436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1237893.1岩土测试成果的统计与分析 12244023.2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1784093.3土、石可挖性分类 18249493.4围岩分级 1929883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9198474.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1955004.2不良地质现象评价 20266244.3斜(边)坡稳定性评价 20197064.4地震效应评价 32136724.5管线工程地质评价 33284734.6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评价 37319764.7特殊性岩土评价 3795124.8相邻建(构)筑物影响评价 37287844.9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 38232145、结论与建议 38120645.1结论 38209865.2建议 39附图:1、工程地质勘察平面图1:50017张2、工程地质纵剖面图水平1:200、竖向1:2005张3、工程地质横剖面图 1:20045张4、钻孔柱状图1:200167张附件:1、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委托书2、建设工程勘察合同3、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报告4、勘探点数据表5、工程地质勘察纲要6、测量成果内涝治理山洪泄洪通道建设项目(勘察)PAGE111前言1.1勘察任务由来为改善建博城片区内涝问题,新城建设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业主方”)拟对梨园路至中南路片区进行防内涝改造,委托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单位”),对该片区内内涝治理山洪泄洪通道建设项目进行直接详细勘察工作,项目名称为《合川区建博城等片区内涝治理山洪泄洪通道建设项目》(详见附件合同)。1.2工程概况本工程由上什字东路经由梨园路至中南路排入嘉陵江及三条支路配套雨水管道组成,采用明挖及顶管的施工工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三级。该管道主要分为6条:Y-1~Y-29、Y-4-6~Y-4、Y-4-5-D~Y-4-6、Y-4-7-B~Y-4-6、Y-4-1-G~Y-4及Y-11-7~Y-11。各段基本情况分述如下:Y-1~Y-29:该段管道起点Y-1(X=114768.2386,Y=34774.6622),设计管底高程为222.90m,位于上什字东路;终点位于Y-29(X=115594.627,Y=36015.995),设计管底高程为203.00m,位于中南路末端滨江路公园内;拟采用顶管施工,该段设计长度约为2.2㎞,管径为1800~2200mm,管材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管。Y-4-6~Y-4:该段管道起点Y-4-6(X=114927.009,Y=34465.856),设计管底高程为227.44m,位于檬子巷内;终点位于Y-4(X=114681.006,Y=34656.670),设计管底高程为222.22m,位于梨园路与振兴路交界处;拟采用顶管施工,该段设计长度约为0.35㎞,管径为1000mm,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管。Y-4-5-D~Y-4-6:该段管道起点Y-4-5-D(X=114903.3392,Y=34493.868),设计管底高程为228.50m,位于檬子巷内已停用职业中学内;终点位于Y-4-6(X=114927.009,Y=34465.856),设计管底高程为228.33m,位于檬子巷内;拟采用明挖施工,该段设计长度约为60m,管材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管径为500mm;最大开挖约为4.22m。Y-4-7-B~Y-4-6:该段管道起点Y-4-7-B(X=114936.7796,Y=34471.8243),设计管底高程为230.62m,位于檬子巷内;终点位于Y-4-6(X=114926.240,Y=34462.421),设计管底高程为230.46m,位于檬子巷内;拟采用明挖施工,该段设计长度约为13.7m,管材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管径为1000mm;最大开挖约为2.08m。Y-4-1-G~Y-4:该段管道起点Y-4-3(X=114690.3559,Y=34561.6730),设计管底高程为231.55m,位于梨园路菜市场背后;终点位于Y-4(X=114681.006,Y=34656.670),设计管底高程为222.22m,位于梨园路与振兴路交界处;其中Y-4-1-G~Y-4-1采用明挖施工,管径为1000~1020mm,管材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及涂塑钢管;其中Y-4-1~Y-4段为顶管段,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管径为1000mm。明挖段最大开挖约为2.30m。Y-11-7~Y-11:该段管道起点Y-11-7(X=114238.665,Y=35167.117),设计管底高程为232.93m,位于上什字东路加油站附近;终点位于Y-11(X=114436.603,Y=34995.013),设计管底高程为219.38m,位于梨园路、上什字东路及中南路交界处;其中Y-11-7~Y-11-2采用明挖施工,管径为1000mm,管材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其中Y-11-2~Y-11段为顶管段,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管径为1000mm。明挖段最大开挖约为6.69m。管道沿线多为临时土质边坡,边坡最高约6.69m,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管线沿线工作井及检查井多为土质边坡及岩土质边坡,最高约18.76m,边坡安全等级为一、二级。现将各工作井主要特征列于下表:表1.1-1工作进主要特征序号井编号井底标高(m)井深(m)工程重要性等级形状尺寸(m)备注1Y-1223.916.99二级方形L*B=4.5*3.52Y-2223.757.1二级圆形D=83Y-3223.47.7二级方形L*B=8*44Y-4222.229.1一级圆形D=5.55Y-5221.9211.38一级方形L*B=9*56Y-6221.4215.08一级方形L*B=5.5*4.57Y-7220.6218.78一级方形L*B=9*58Y-8220.1917.79一级圆形D=5.59Y-9219.9817.02一级圆形D=910Y-10219.5914.83一级圆形D=5.511Y-11218.9816.14一级圆形D=912Y-12218.7414.76一级圆形D=5.513Y-13218.1511.81二级方形L*B=9*514Y-14217.619.82二级方形L*B=5.5*4.515Y-15216.28.41二级方形L*B=9*516Y-16213.618.54二级方形L*B=5.5*4.517Y-17211.168.33一级方形L*B=9*518Y-18209.237.93二级方形L*B=5.5*4.519Y-19208.517.15二级方形L*B=9*520Y-20207.087.72二级方形L*B=5.5*4.521Y-21206.537.08二级方形L*B=9*522Y-22205.956.52二级圆形D=5.523Y-23205.436.88二级方形L*B=9*524Y-24204.936.79二级方形L*B=5.5*4.525Y-25204.387.03二级方形L*B=9*526Y-26203.897.22二级方形L*B=9*527Y-27203.67.31二级方形L*B=5.5*4.528Y-4-1227.126.43二级方形L*B=8*429Y-4-2225.996.35二级方形L*B=8*430Y-4-3226.416.16二级方形L*B=8*431Y-4-4226.725.98二级圆形D=432Y-4-5227.175.61二级圆形D=833Y-4-6227.445.1二级圆形D=434Y-11-1229.726.17二级圆形D=5.535Y-11-2230.726.69二级方形L*B=8*41.3勘察阶段与勘察范围的判定1.3.1工程勘察阶段按渝建〔2013〕346号文规定,需对工程是否需要进行选址勘察和初步勘察进行判定,本工程可进行直接详细勘察工作,具体判定条件如下表1.3.1-1和1.3.1-2。表1.3.1-1选址勘察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项目判定结果建设场地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不是不需进行选址勘察2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抗震危险地段建设场地。不是不需进行选址勘察建设项目1投资20亿元以上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小型市政基础设施不需进行选址勘察2大型工矿企业厂区整体建设。不是不需进行选址勘察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大于1000m的越岭隧道和跨越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江底隧道和大型桥梁等需进行多方案比选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不是不需进行选址勘察表1.3.1-2初步勘察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指标判定结果场地及项目1在复杂场地上建设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中等复杂场地,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二级。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场地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较为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3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场地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小于建设场地的50%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三峡库区175m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平距离100米范围内的建设场地。与三峡库区175m岸线外侧水平距离在100米以上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区或地下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底面小于2倍洞跨的建设场地。不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项目1总建筑规模大于50万m2且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小区。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超高层建筑。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0m2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长度大于500米的隧道。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主跨跨径150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计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初步勘察1.3.2工程勘察范围按渝建〔2013〕345号文规定,需对勘察范围进行判定,本次勘察范围满足要求,具体判定条件如下表1.3.2。表1.3.2工程勘察范围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场地内不存在该类边坡。满足要求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场地内不存在该类边坡。满足要求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场地内不存在该类边坡。满足要求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场地内不存在该类边坡。满足要求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场地内不存在该类边坡。满足要求2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大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满足要求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场地内不存在该类边坡。满足要求综上,本次勘察范围及阶段满足相关规范和渝建发【2013】345、346号文相关规定。1.4勘察目的与任务勘察目的是查明拟建管道沿线工程地质条件,为拟建管道设计与施工提供有关地质资料和有关岩土设计参数。主要任务为:查明拟建构筑物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场地环境条件,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及建设适宜性。查明拟建构筑物地层岩性、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埋藏条件与分布规律等工程特征。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查明拟建构筑物的覆土厚度、岩体风化程度、岩体的裂隙发育程度及岩体完整性等条件,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场地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查明拟建构筑物的不良地质、特殊地质和环境地质的成因、类型、规模、性质、分布规律等,分析评价其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其对拟建物的危害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整治措施及建议。对拟建构筑物场地进行地震效应作出评价。提供设计所需的岩体参数值。对明挖法施工段评价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及基坑开挖对临近建(构)筑物的影响,提出基坑开挖的临时边坡坡率或支护措施建议;当采取顶管施工时,应提供设计、施工参数;并对围岩分级、围岩稳定性评价及隧道开挖对地表建(构)物的影响进行评价,必要时提出围岩支护措施建议;查明拟构筑物与已有建筑物的相互关系,分析评价拟建工程的施工对工程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及建议。对场地内地质环境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进行分析。对场地内土石可挖性进行分级。查明场地特殊性岩土,并进行评价。1.5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与依据1.5.1执行技术标准本次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1、《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2、《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3、《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2021);辅助技术标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年版);《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设计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工程测量标准》GB500026-2020《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规定》;《工程测量通用规范》GB55018-2021;其他参考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1.5.2勘察执行依据(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附件1);(2)《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附件2);(3)《工程地质勘察纲要》(附件3);(4)业主提供管道初步设计总平面图(比例为1:1000)。1.6勘察等级的确定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12.1.2条划分,管道采用顶管法和明挖法施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三级;工作井及接收井四周基坑边坡安全等级为一~二级,明挖施工段基坑边坡安全等级为二、三级。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3.2.3条表3.2.3划分:场地按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为“中等复杂场地”(详见表1.6-1);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3.2.2条确定本次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表1.6-1场地类别划分表判定因素场地类别复杂场地中等复杂场地简单场地1地形地貌\\地貌单元单一,地形坡角小于10°2岩层倾角\\6°3岩土特征有素填土,风化岩\\4岩体完整程度\较完整5土层厚度\揭示最大厚度14.30m\6地表水、地下水对岩土体影响程度\中等\7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程度\\不发育8破坏环境的人类活动\中等强烈\9综合确定中等复杂场地1.7勘察方法与工作布置1.7.1资料搜集情况1)接到本次勘察任务后,我公司组织技术人员于2024年4月1日对场地进行了现场踏勘,并根据甲方提供的勘察任务委托书,在搜集建设场地及周围已有勘察资料、工程环境资料、地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拟建工程功能特点、结构类型等工程条件,编制了《工程地质勘察纲要》,并经我单位总工审核后实施。由于该项目施工设计过程中,方案发生变化,为满足施工设计要求,根据原有资料基础上,结合拟建工程新的设计方案编制了新的《工程地质勘察纲要》,并经并经我单位总工审核后实施。2)本项目位于合川区南津街街道梨园路至中南路片区,主要铺设于梨园路、中南路、上什字东路及其支路下,管线周边分布现有建筑、给排水管线、电线、燃气等,距离较近,拟建工程施工对其有一定影响。1.7.2工程地质测绘:以1:500现状地形图为底图,对勘察范围及邻近场地进行测绘与调查。测绘面积约0.01km2。调查场区地形、地貌特征,调查各岩土层的空间展布及结构特征,圈定地质界线;了解基岩露头、岩性、风化程度、产状要素以及裂隙发育的规模和特征;调查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形成条件、规模、性质和发展情况。调查地表水分布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测绘精度满足有关规范要求。1.7.3勘探点的布置:本次勘察以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及线路设计图为基础,以《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为主要依据布置勘察工作量,主要将钻孔布置在管线中心线上,并在工作井及接收井四周布置勘探性钻孔控制其四周挖方边坡影响范围。勘察方法主要采用工程地质调查、测绘、测量、钻探、室内岩石试验,现场测试工作。1.7.4原位测试:本次勘察在13个钻孔进行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N120)试验。采用自动落锤装置,落距为1m,每次贯入深度为10cm,满足规范要求。本次勘察选择部分钻孔在粉质黏土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质量为63.5kg的重锤按照规定的落距(76cm)自由下落,将标准规格的贯入器打入地层,根据贯入一定深度得到的锤击数来判定土层的性质。试验过程中,先打入15cm不计击数,继续贯入土中30cm,记录锤击数N。结合《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根据经验确定场地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1.7.5采样工作方法:本次共采取岩样26组进行室内测试试验。岩样从岩芯管中直接采取。采取土样9组进行室内测试试验,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取Ⅰ级原状土,测试项目为土样常规试验,采样数量能控制整体场地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1.7.6室内试验:本次勘察室内试验包括土常规分析试验以及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等,试验严格执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及《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中相关规定。试验时岩土状态均满足试验要求。1.7.7工程测量:本次勘察测量严格按照《工程测量标准》GB500026-2020相关内容执行,测量基准点由甲方提供。测量内容包括控制点的收集、复核,钻孔的测放及复测,1:200工程地质剖面的测量。钻孔施钻完毕后于逐孔进行复测,坐标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钻孔坐标、孔口标高以2024年5月12日复测数据为准。本工程采用重庆独立坐标系、1956黄海高程系,等高距为0.5m,依据业主方提供的2个控制点在1:500总平面布置图上图解求得各钻孔坐标,在将各相应点输入GPS手簿中,运用点放样程序将各钻孔放于实地。表1.7.7-1工程测量控制点情况点号纵坐标X横坐标Y高程备注3HA6351115074.38835866.121211.7163HA6352115128.98835792.464211.7091.7.8勘察工作完成情况我公司分别于2024年4月3日组织6台XY-100型及2024年5月8日组织4台XY-100型钻机进场施工,于2024年5月12日结束所有野外工作。完成实际工作量详见表1.7.8。表1.7.8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表项目单位完成工作量工程地质调查(1∶500)km20.20工程测量纵剖面km/条2.4/45横剖面km/条3.1/5定测钻孔个167钻探地质钻孔个167钻探累计进尺m2312.1水文地质钻孔水位观测孔167取岩土样数土样组9岩样组/块25/81室内试验常规分析组9单轴抗压组21三轴剪组2变形测试组2原位测试动力触探孔/m18/27.2标准贯入试验次2491.8勘察工作质量评述1.8.1纲要执行情况:受场地限制部分地段管线密集,故本场地ZK17等钻孔未能实施钻探,其余外业相关作业均严格按照《工程地质勘察纲要》和各项规范执行,基本完成《纲要》所列各项工作内容,勘探工作方法、手段及工作量布置合理,原始数据真实可靠,岩土测试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勘察成果资料达到详勘精度,经审查合格后可供建设工程设计与施工使用。1.8.2工程钻探:本次钻探工作委托重庆北江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进行,分别于2024年4月3日组织6台XY-100型及2024年5月8日组织4台XY-100型回旋钻机进场施工。钻进过程中严格按勘察方案及钻探操作规程执行,未出现安全质量事故。开孔孔径Φ110mm,终孔孔径Φ91mm。为提高岩芯采取率,严格控制了回次进尺和循环用水量,土层每回次进尺控制在0.50~1.50m,中等风化基岩进尺不大于2.00m。钻孔岩心回次采取率:采用回转钻进,素填土采取率64.9%~80.3%;粉质黏土采取率90.1~95.5%;卵石土采取率大于50%;基岩采用φ91mm合金钻头施工,以循环水回转钻进,强风化采取率64.9~79.8%;中风化基岩采取率80.1~94.5%,符合规范要求。钻孔合格率为100%,各钻孔岩芯均拍照存档,符合本次勘察技术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在钻探施工过程中有地质技术人员在现场了解钻探揭露情况并及时进行编录,野外资料真实可靠。各钻孔施工、观测完毕,均及时采用黏土+水泥浆进行回填封孔。1.8.3取样情况:本次勘察对场地内岩土均进行取样,岩样采取均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中相关规定进行。其中粉质黏土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利用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法在进入土层2m左右取Ⅰ级原状土,共9组;岩样从岩芯管中直接采取,取样位置一般为预计持力层以下0.5~3.0m,一般2~3节,直径为75mm,取样总长度一般不小于600mm,共26组。本次勘察取样做到及时采集,及时封闭、运送,妥善保存,运输时互不挤压,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样品数量符合规范要求。1.8.4原位测试完成情况:勘察外业钻探期间,为了解上覆素填土和卵石土均匀性、密实度以及承载能力,现场选择钻孔DZK2等18个钻孔进行了超重型(N120)动力触探测试,测试方法严格按照《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要求执行,测试成果真实、可信。本次勘察外业期间,在11个钻孔中的粉质黏土层共计进行249次标准贯入试验,试验过程严格按照《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中对标准贯入试验的要求进行,试验方法正确,成果真实可信。1.8.5室内试验:本次勘察室内试验工作委托重庆空港岩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进行,主要进行土常规分析试验及岩石天然及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测试。土样9组,岩样25组,试验方法参照《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及《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测试成果真实、可信。1.8.6简易水文观测:每个钻孔钻探完成后,将孔内施工残留水提干,4小时后测量孔内地下水位,24小时后再次测量孔内水位,以观测地下水恢复情况,地下水位量测依据《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进行,方法正确,结论真实可信。1.8.7外业见证:本次勘察工作由建设方委托重庆苏茂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外业见证工作,见证人员曾晶,印章号YKJZ-2310594-0001。其并出据了勘察工作外业见证报告。第一手地质资料真实、可信,所获资料在野外均进行了自检和互检,符合质量管理的规定要求,现编制本报告供设计使用。1.8.8本报告的所有图件均采用重庆川东南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工程地质勘察CAD2.0绘制;文字、表格部分采用WPS等相关应用软件编辑,资料详实、图件清晰、分析正确、结论可靠、建议合理,满足相关规范和勘察合同的要求。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2.1自然地理2.1.1地理位置场地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创业路片区(图2.1-1),拟建管线沿已建道路铺设,车辆可直达场地。图2.1.1拟建场地位置图2.1.2气象、水文重庆市合川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空气湿润、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春秋多雨、四季分明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17.72℃,月平均气温最高是8月为28.5℃,最低是1月为7.2℃。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4.5℃(2006.8.17),最低为-1.8℃(1986.1.12)。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月份有5、6、7、8、9月;10℃以下的冬寒期为12、1、2月。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区内以降雨为主,雪、冰雹少见,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163.3mm,年最大降雨量为1378.3mm(1968年),年最小平均降雨量是783.2mm(1961年)降雨量多集中于4~9月,其降雨量高达812.4mm,占全年降雨量的77.8%。年平均降雨日为168天,最大日降雨量266.6mm。水文:嘉陵江为长江上游支流,经现场实测,工程区段水位标高202.40m。遭遇5年、20年、50年一遇洪水位时,水位分别为:210.73m、216.03m、218.96m。2.2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为I+II级阶地堆积地貌,地形整体西高东低。拟建管线位于已建道路沿线,经人类活动改造沿线地形较平缓,无较大起伏,整体高程在204~240m之间,相对高差36m。2.3地质构造勘察区位于合川向斜南东翼近轴部,无断层通过;据场区周边露头观测,岩层产状330°∠6°,层面多为闭合状,局部张开度1-3mm,充填粘性土,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在基岩中观测到发育二组构造裂隙:裂隙LX1产状240°∠82°,延伸长度一般5.0m~8.0m,裂面粗糙,多呈闭合状,间距一般1.0m~3.0m,贯通性差,裂隙结构面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裂隙LX2产状160°∠89°,延伸长度3.0m~5.0m,裂面平直,闭合~微张,间距一般1.1m~2.2m,贯通性差,裂隙结构面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44沥鼻峡背斜53合川向斜54大石桥背斜场区未见断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2.4地层岩性据调查和钻探揭示,勘察管线沿线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冲积层(Q41+2al)粉质黏土及卵石土、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泥岩互层分布。现将其地层岩性特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素填土(Q4ml):杂色,稍湿~湿,部分地段曾经道路碾压分层回填,周边未见污染源,主要由粉质黏土夹卵石和少量砂、泥岩块石组成,硬质物约占总重量的10~65%,粒径3~200mm,结构松散~中密,均匀性差,回填时间超过10年。揭露厚度为0.90(DZK83)~8.50(DZK63)m,层底高程204.34~237.33m。整个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其分布和厚度详见钻孔柱状图和工程地质剖面图。②粉质黏土(Q41+2al):黄褐色,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偶夹卵石,切面光滑,稍有光泽,韧性低~中等,干强度低~中等,无摇振反应,呈软塑~可塑状态,冲积成因。分布于场地部分地段,揭露厚度为0.80(DZK72)~11.80(DZK46)m,层底高程196.84~235.43m。其分布和厚度详见钻孔柱状图和工程地质剖面图。③卵石土(Q41+2al):杂色,稍密状,潮湿~饱和,卵石母岩成分为石英砂岩、石灰岩等,填充物主要为粉质黏土夹少量中~粗砂,卵石含量大于55%,粒径约3~15cm,磨圆较好,呈圆形、亚圆形,分布均匀,级配一般,为冲积成因。仅在两个钻孔中揭露,揭露厚度为1.30(DZK88)~5.6(DZK35)m,层底高程199.41~224.36m。其分布和厚度详见钻孔柱状图和工程地质剖面图。∽∽∽∽∽∽∽∽∽∽∽∽∽不整合∽∽∽∽∽∽∽∽∽∽∽∽∽(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J2s-Ms):紫红色,主要矿物成份为黏土矿物,泥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局部含砂质较重,局部含灰绿色砂质条带。强风化层岩芯较破碎,岩质极软,手易捏碎,岩芯呈碎块状,块状;中风化层岩芯较完整,锤击声哑,无回弹,手可捏碎,断口颜色新鲜,呈块状、短柱状~柱状,岩质较软,岩芯节长3~28cm。钻孔揭示厚度为1.2(MZK2)~21.10(DZK12)m,为场地主要岩层。其分布和厚度详见钻孔柱状图和工程地质剖面图。砂岩(J2s-Ss):灰色,中粒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及黏土矿物,局部含少量石英、次云母、暗色矿物及岩屑等,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强风化层岩芯呈黄灰色,岩芯破碎,岩质软,岩芯呈粉砂状;中风化层岩芯较完整,呈块状、短柱状~柱状,强度相对强风化层较硬,岩芯节长5~30cm,呈中风化状。为场地次要岩层,揭示厚度为1.20(DZK30)~7.7(DZK89)m。其分布和厚度详见钻孔柱状图和工程地质剖面图。2.5岩石风化带特征及基岩面起伏情况场地被第四系土层覆盖,覆盖层揭露最大为14.30m(DZK48),基岩面总体较为平缓,纵横剖面上基岩面一般均呈波状起伏,相邻钻孔间基岩面坡度一般为1~5°。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3.1.2的规定,结合场内岩石野外风化的特征,将场地内基岩划分为强风化、中等风化两种类型。①强风化带:裂隙发育,岩石结构已大部分破坏,颜色及矿物成分明显变化,岩石被裂隙分割成碎块状,裂面多充填粘土,沿层面常见浅灰色泥质薄膜,钻孔强风化带岩芯多呈碎块状、质软、手可折断,场区内局部地段揭露到此带,未完全揭穿。②中等风化带:岩石结构部分破坏,陡倾裂隙和层面裂隙较发育,裂面平直闭合,无充填,岩体较完整。钻孔岩芯多呈柱状,少量长柱状和短柱状,本次勘探未揭穿此带,仅在局部地段揭露。场地内各地层风化带具体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和钻孔柱状图。2.6水文地质条件2.6.1地表水拟建管线位于中南路段距离嘉陵江较近,勘察期间江水水位202.40m左右,根据现场调查,5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高程约为218.96m。地表水对中南路管线段影响较大,施工时应加强截排水措施,避免江水倒灌,引发涌水。2.6.2地下水拟建场地内无井泉出露,上覆土层为素填土、粉质黏土及卵石土,下伏基岩为砂、泥岩。素填土和卵石土为透水层,砂岩为相对透水层;粉质黏土和泥岩为相对隔水层。根据本场地岩土结构组成,场地可能的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1)松散堆积层孔隙水:拟建场地上覆第四系土层可分为素填土、粉质黏土及卵石土,素填土孔隙发育,为强透水层,其渗透系数取12m/d;粉质黏土结构致密,属相对隔水层;卵石土孔隙发育,为强透水层,其渗透系数取10m/d。松散层类孔隙水集中分布于全新统第四系中。因土层的性质、颗粒大小、厚度、砂泥岩碎块石及卵石含量等均有明显差别,其富水性也因此而异,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具有随气候和降雨变化的显著特征,雨季水量丰富,旱季水量少。该类地下水多顺地势迳流,仅少量地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受补给条件、储存条件及排水条件控制,其水量局部较丰富。基岩裂隙水:分布于场地基岩裂隙及强风化带中。主要接受季节性降水补给,地下水水量受降雨量控制,旱季则基本无水。地下水水量小,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小。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附近江水补给,受季节、气候和地形地貌影响大;主要由地表入渗,通过土层进入基岩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中,向场地低洼地带排泄,场地总体填土及卵石土较厚,素填土、卵石土及砂岩为相对透(含)水层,丰水期或连续降雨后在场地低洼地带可能形成局部积水,对工程基础桩施工产生不良影响,使部分管线将处于地下水位之下,管线周土层在地下水的作用下易发生垮塌,不利于施工。场地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含水率较高,管线开挖会由土层中渗出部分地下水。建议基础施工过程中加强地下水监测,并根据出现的变化情况,调整基础的施工措施或采取有效的排(降)水措施。勘察期间,对所有勘探点进行水位观测,勘察深度内未见静止/稳定地下水位(绳测法,统一测量时间在终孔24小时后测量)。地下水受季节、降雨影响水量及水位变化较大(建议设置长期地下水观测孔,以掌握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及变化幅度)。雨季可能存在一定量的地下水,对场地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加以重视。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T-043-2016)第9.1.1条:基础可能位于地下水以下,地形有自然排水条件,地下水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水源,含水层结构较复杂,渗透性中等~差,地下水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较丰富。综上所述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总体中等复杂。2.7场地水、土腐蚀性评价经调查,场地周边无制造酸、碱等的污染源,无污染性厂矿企业,无污染水源流入场地,结合钻探表明地基土无污染迹象。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12.1、12.2条的评价标准和地区经验进行评判,素填土、卵石土为强透水层,为A型;粉质黏土为弱透水层,为B型。综合上表环境土对管材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土对管材中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场地地表水及地下水对管材中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应注意地表水、地下水及环境土层对管材腐蚀的防护,防护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18)的规定。2.8不良地质现象经调查测绘及钻探揭露,勘察区域内没有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下采空区、地下洞室等不良地质现象。据调查访问及钻探成果显示,勘察场区无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3.1岩土测试成果的统计与分析3.1.1工程地质单元划分本工程同一统计工程地质单元体应具备处于同一构造部位及地貌单元,并属相同的地质年代及成因类型,具有基本相同的矿物及颗粒组成、结构构造、物理力学和工程特性。结合本工程地质特性,划分工程地质单元如表3.1-1。表3.1.1-1岩土体工程地质单元划分表构造部位地貌单元地质年代工程地质统计单元各统计单元岩土名称合川向斜南东翼近轴部阶地地貌第四系填土类素填土冲积层土类粉质黏土卵石土侏罗系软岩砂岩极软岩泥岩3.1.2统计表征值本次勘察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14.1节公式进行统计,公式如下:式中:—岩土参数测试值—参加统计的样本数—岩土参数平均值—岩土参数标准差—岩土参数变异系数—统计修正系数,式中正负号按不利组合考虑—岩土参数标准值(1)原位测试成果统计素填土:拟建场地素填土分布广泛,但是多为道路回填,且厚度相对较薄,故本次为了解上覆素填土密实度、均匀性等物理力学指标,仅在现场选取10个钻孔进行了超重型动力触探(N120)测试,测试成果统计详见表3.1.2-1。表3.1.2-1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N120)试验统计表土层名称年代孔号深度范围试验厚度区间值平均值变异系数厚度加权平均值素填土Q4mlDZK183.0~5.02.04.0~12.06.950.3047.21DZK21.5~2.51.04.0~11.07.400.320DZK42.5~4.52.04.0~12.07.300.285MZK112.0~3.51.54.0~11.07.130.308MZK161.5~2.51.04.0~11.07.400.320MZK181.0~2.01.05.0~11.07.100.261MZK82.0~3.51.54.0~10.07.000.270ZK31.4~2.41.04.0~12.07.800.307ZK213.0~4.21.24.0~12.07.580.315ZK411.8~3.31.54.0~11.06.870.301根据试验成果统计表,场地素填土未经修正的击数范围值4.0~12.0击,平均值6.87~7.58击,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3.1.10节,属松散~中密状,变异系数0.261~0.320,变异性中等~高,均匀性较差。素填土地基承载力值需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卵石土:拟建场地卵石土仅在场地部分地段分布,且厚度局部较厚,故本次为了解上覆卵石土密实度、均匀性等物理力学指标,将勘察区内选取9个钻孔内卵石土进行超重型动力触探(N120)测试,测试成果统计详见表3.2.2-3:表3.1.2-2卵石土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N120)试验统计表土层名称年代孔号深度范围试验厚度区间值平均值变异系数厚度加权平均值卵石土Q1+2alDZK314.9~6.41.55.0~11.08.330.2218.15DZK324.5~6.01.55.0~10.07.470.214DZK3624.1~26.12.06.0~11.08.450.182DZK385.4~7.402.06.0~12.08.700.205ZK344.4~5.91.55.0~12.07.800.233ZK395.6~7.11.55.0~12.08.070.241ZK416.8~7.81.05.0~11.07.900.242DZK398.3~9.31.06.0~10.07.500.220DZK4010.2~11.71.55.0~12.08.530.234根据试验成果统计表3.2.2-6,箱涵场地卵石土未经修正的击数范围值5.0~12.0击,平均值7.47~8.53击,根据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3.1节,属稍密~中密状,变异系数0.182~0.234,变异性低~中等,均匀性较好。卵石土地基承载力值需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2)室内试验统计表1)土样粉质黏土:场地内局部地段分布,厚度较小,本次勘察对其取样进行室内测试。表3.1.2-3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统计样品编号天然含水量天然重度饱和重度比重饱和含水率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压缩系数a=1~2压缩模量天然快剪饱和快剪%kN/m3kN/m3—%%%——Mpa-1Mpa凝聚力(kpa)内摩擦角(°)凝聚力(kpa)内摩擦角(°)DZK727.419.2019.602.7329.737.222.60.3314.60.4174.34326.413.819.511.4MZK225.319.6019.902.7427.432.119.00.4813.10.3524.97723.111.417.010.2DZK1424.919.3019.702.7127.833.319.80.3813.50.3734.70222.810.916.99.6DZK4026.619.4019.602.7028.235.921.50.3514.40.4114.28725.812.719.010.5DZK4228.119.1019.402.7230.338.323.10.3315.20.4354.19328.114.220.711.5DZK4424.019.5019.902.7226.831.518.70.4112.80.2985.80521.410.415.89.0DZK4625.019.8020.002.7326.533.720.00.3613.70.2636.55124.312.118.010.4DZK4826.119.4019.802.7428.536.021.10.3414.90.4064.38725.013.118.510.9DZK5024.719.3019.702.7027.632.519.50.4013.00.3215.43622.111.216.49.8统计数999999999999999最小值24.0019.1019.402.7026.5031.5018.700.3312.800.264.1921.4010.4015.809.00最大值28.1019.8020.002.7430.3038.3023.100.4815.200.446.5528.1014.2020.7011.50平均值25.7919.4019.732.7228.0934.5020.590.3813.910.364.9624.3312.2017.9810.37标准差1.360.210.190.021.262.421.570.050.890.060.812.191.331.600.83变异系数0.050.010.010.010.040.070.080.130.060.160.160.090.110.090.08修正系数0.970.990.991.000.970.960.950.920.960.900.900.940.930.940.95标准值22.9611.3716.989.85表3.1.2-4杆长修正后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统计样本数(件)25平均值(击)8.83标准差1.53变异系数0.17修正系数0.94标准值(击)8.30从统计成果可知,粉质黏土天然重度平均值19.40KN/m3,饱和重度平均值为19.73KN/m3;天然含水量平均值25.79%,液性指数平均值0.38,塑性指数平均值13.91,天然快剪内摩擦角标准值11.37°,凝聚力标准值22.96KPa;饱和快剪内摩擦角标准值9.85°,凝聚力标准值16.98KPa,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36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Es1~2=4.96Mpa。根据表3.1.2-3,查《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表7.4.7-3,场地粉质黏土修正后标准值为8.30击,处于软可塑状态,与室内试验成果基本一致。根据室内试验成果,参考规范JGJ340-2015表7.4.8-3,结合地方经验,本场地可塑状粉质黏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为120kPa。2)岩石本次勘察在20个钻孔中共采集样品25组,其中采取泥岩岩样17组、砂岩岩样4组作室内天然及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测试,;选取2组泥岩岩样作抗拉抗剪试验;选取2组泥岩作岩石块体密度试验;选取2组泥岩单轴压缩变形试验。试验成果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有关规定统计见表3.1.2-5~9。表3.1.2-5岩性编号天然抗压强度(MPa)饱和抗压强度(MPa)泥岩DZK42.532.633.091.411.691.70DZK63.672.902.781.931.971.61DZK83.242.692.561.891.431.60DZK103.934.895.342.693.322.48DZK143.755.034.422.932.162.83DZK15-13.914.323.112.392.032.28DZK172.412.642.211.571.471.16DZK183.012.532.201.301.621.58DZK193.944.294.582.872.392.42DZK213.273.752.911.812.081.96DZK233.763.413.182.201.892.03DZK252.793.512.671.411.831.95DZK274.243.553.882.262.701.94DZK294.144.353.542.792.112.33DZK314.993.604.372.732.502.55DZK522.732.702.561.541.791.29DZK533.833.723.432.502.001.99子样数N5151最小值2.201.16最大值5.343.32平均值(φm)3.482.06标准差(бf)0.790.49变异系数(δ)0.230.24修正系数(γs)0.950.94标准值(φk)3.291.94软化系数0.59表3.1.2-6岩性孔号天然抗压强度(MPa)饱和抗压强度(MPa)砂岩DZK3312.7013.3014.008.828.449.08DZK3510.8011.509.836.997.226.67DZK3713.9013.4014.109.039.588.81DZK15-214.3015.2014.0010.209.629.31项目数据统计量1212最小值9.836.67最大值15.2010.20平均值13.098.65标准差1.591.12变异系数0.120.13修正系数0.940.93标准值12.258.06软化系数0.66据表3.2.3-4~5知:中等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48MPa;标准值为3.29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06MPa,标准值为1.94MPa,软化系数为0.59,属于软化岩石。中等风化砂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3.09MPa;标准值为12.25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8.65MPa,标准值为8.06MPa,软化系数为0.66,属于软化岩石。经统计各强度指标变异系数低~中等,试验成果可信。表3.1.2-7中风化泥岩密度试验成果统计表岩石名称孔号天然块体密度(g/cm3)饱和块体密度(g/cm3)泥岩DZK22.502.522.512.502.522.542.562.562.542.56DZK122.512.522.522.532.522.572.572.562.552.56子样数N1010最小值2.502.54最大值2.532.57平均值2.522.56表3.1.2-8中风化泥岩岩石抗拉、抗剪强度试验成果统计表岩性孔号抗拉强度(MPa)抗剪强度指标(C:Mpa)最小二乘法φC泥岩DZK20.1570.1330.13932.40.58DZK120.2030.1870.17633.00.76项目数据统计量622范围值0.133~0.20332.4~33.00.58~0.76平均值0.1732.700.67标准差0.03变异系数0.17修正系数0.86标准值0.1432.4*0.58*表3.1.2-9中风化泥岩变形试验成果统计表岩石名称孔号变形模量(mpa)弹性模量(mpa)泊松比μ50泥岩DZK25324615385394726150.360.340.37DZK126577236087168716200.350.360.33子样数N666最小值461472033最大值7238710.37平均值586.5638.830.353.1.3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适宜性分析表3.1-3统计数据可靠性判定表判定条件判定结果统计前对岩土测试成果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按规定剔除异常值;给出岩土参数变异性分级无异常值,并已给出变异性分级当变异系数超过指标正常范围值时,应分析原因,并重新划分统计单元或增加试样数量变异系数在正常范围值以内当确系岩土自身性质不均匀,且统计单元不能进一步细分时,统计修正系数可按当地成熟经验取值统计单元划分正确、合理综上,本次统计单元划分正确,统计变异系数均在正常范围值以内,试验成果统计数据可靠,适宜本场地应用。3.1.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规范强风化岩体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质极软,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规范和试验成果中等风化带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29MPa,属极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中等风化带砂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2.25MPa,属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3.2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3.2.1岩土设计参数取值原则:素填土和砂岩重度根据经验确定,粉质黏土和泥岩重度根据试验及经验确定;素填土、砂岩C、φ值根据经验确定,粉质黏土C、φ根据试验确定,泥岩中等风化岩体内摩擦角标准值由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乘以岩石完整性折减系数0.90后,再乘以时间效应系数0.95确定,岩体粘聚力标准值由岩石粘聚力标准值乘以0.3的折减系数后,再乘以时间效应系数0.95确定。3、中等风化岩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第4.2.6条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取0.33,泥岩采用天然抗压强度标准进行折减;砂岩采用饱和抗压强度标准进行折减。4、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统计确定。5、泥岩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由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乘以地基条件系数1.10;砂岩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由岩石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乘以地基条件系数1.10。土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14.3.3-3的平均值乘以修正系数确定。6、岩土体水平抗力系数参考《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14.2.12-1及表14.2.12-2并结合地方经验确定;7、岩土与挡墙底面摩擦系数μ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11.2.3,并结合经验确定;8、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8.2.3-2、8.2.3-3并结合地区经验确定;9、岩体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可由岩石的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乘以0.6~0.8的折减系数(完整时取较大值,较破碎时取较小值)确定。本场地取0.7进行折减。10、边坡临时坡率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14.2.1确定;11、表中带*号建议值为地区经验值。3.2.2岩土体设计参数建议值表根据岩土试验成果、经验取值和上述取值原则,对勘察区岩土设计参数取值如下表3.2.2-1。表3.2.2-1岩土设计参数取值表项目素填土粉质黏土卵石土泥岩砂岩岩土体重度(kN/m3)天然19.50*19.422.0*25.224.50*饱和21.0*19.7323.0*25.624.70*岩土体抗剪强度天然C(kPa)6*22.96/165*800*φ(°)33*11.37/28*35*饱和C(kPa)316.98///φ(°)26*9.8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土层现场载荷试验确定120*250*//强风化///250*300*中风化///11942926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天然///3.2912.25饱和///1.948.06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土10*12*100*//(MN/m4)强风化岩体(MN/m4)///80*100*岩体水平抗力系数(MN/m3)///45*180*岩土与挡墙底面摩擦系数土层0.20*0.22*0.45*//强风化///0.25*0.30*中等风化///0.40*0.50*锚固体与岩土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35*180*280*760*压缩模量(MPa)土层现场载荷试验确定4.96///变形模量(MPa)///411/弹性模量(MPa)///447/岩体泊松比中风化///0.35/负摩阻力系数0.20*////3.3土、石可挖性分类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附录A(土、石可挖性分类)进行土石分类,勘察范围内的土石分类:素填土含有大于30mm的碎石土,土石类别为普通土、土石分级为Ⅱ级;粉质粘土为可塑状,土石类别为松土、土石分级为Ⅰ级;场地卵石土整体呈稍密~中密状,土石类别属硬土,土石等级为Ⅲ级;强风化基岩的土石类别为硬土,土石分级为Ⅲ级;中风化砂岩为软岩,土石类别为次坚石、土石分级为V级;中风化泥岩为极软岩,土石类别为软石、土石分级为Ⅳ级。3.4围岩分级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附录B(隧道围岩分级)进行围岩分级,据钻孔揭示,顶管范围内的岩土分类:素填土为松散至中密状态,块石含量超过25%,围岩级别为V级;粉质黏土为可塑状,液性指数<0.50,围岩级别为V级;卵石土围岩级别为IV级;泥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1.94MPa,为极软岩,围岩级别为V级;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8.06MPa,岩体较完整,层状岩层为中~厚层状,层间结合很差,围岩级别为IV级。围岩级修正后分级见下表(表3.4-1):表3.4-1围岩分级修正表岩土类别围岩基本分级分级修正修正后分级地下水修正地应力修正软弱结构面修正修正条件修正分级修正条件修正分级修正条件修正分级素填土Ⅴ偶有渗水VI非高应力及极高应力区Ⅴ无软弱结构面ⅤVI粉质黏土Ⅴ偶有渗水VIⅤ无软弱结构面ⅤVI卵石土IV偶有渗水ⅤIV无软弱结构面IVⅤ强风化基岩Ⅴ偶有渗水VIⅤ无软弱结构面ⅤVI中风化泥岩Ⅴ湿润VⅤ无软弱结构面ⅤⅤ中风化砂岩IV湿润IVIV无软弱结构面IVIV经地下水修正、地应力修正、软弱结构面等因素修正及结合建筑经验有:素填土围岩分级为VI级;粉质黏土围岩分级为VI级;卵石土围岩分级为V级;强风化基岩围岩分级为VI级;中风化泥岩围岩分级为V级;中风化砂岩围岩分级为IV级。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4.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据地面调查,拟建场地未见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及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现有相邻建构筑物之间的影响较大(均需进一步监控),场地构造裂隙不发育,地质构造简单,抗震设防6度区可不考虑液化及震陷,无易液化粉细砂、粉土及震陷性软土等,为抗震一般地段。按设计整平标高开挖后,场地内将形成最高约18.90m的基坑边坡,属岩土质边坡,主要由素填土、粉质黏土、卵石土及强中风化基岩组成,当对基坑边坡进行有效支挡后,场地整体稳定。现状除填土及强风化基岩外无其它软弱土、湿陷土、红粘土及膨胀土等特殊性岩土;场区内主要持力层(基岩)分布连续,层位/性质相对稳定,下卧层无土洞、沟浜、破碎带/软弱夹层、防空洞等不利埋藏物;岩质地基未见局部临空面、陡倾基岩面(需进一步查明);地基总体稳定。综上,场地及地基总体稳定,适宜本项目的修建;应进行填土处理及环境水治理。4.2不良地质现象评价根据收集的资料和现场调查,场地内及相邻地带无滑坡、泥石流、崩塌、地下洞室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体,地下无对拟建工程不利埋藏物,场内无活动性断裂构造通过,地质构造简单,场地整体稳定。4.3斜(边)坡稳定性评价4.3.1环境边坡稳定性评价拟建管线沿已建道路进行铺设,场地整体已进行平整,整体较平缓,未见环境边坡。4.3.2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拟建管线按设计管底标高施工时,将在明挖施工工艺段按污水管设计管底标高开挖后,将在管道两侧以及工作井和检查井四周形成高度不一的基坑边坡,边坡高度变化较大,最大高度为18.76m(Y-7)。现将各段基坑边坡评价如下:管线基坑边坡(代表剖面2~5、15~17):拟建管线明挖段基坑边坡为土质边坡,边坡岩性主要以素填土、粉质黏土和少量强风化基岩组成。边坡最大高度为6.42m,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3.2.1判定安全等级为二级,为临时边坡,安全系数取1.20。边坡岩土界面埋置较深,边坡不会沿岩土界面滑移,但直立开挖边坡,边坡不稳定,边坡易沿土体内部产生圆弧性滑塌;强风化基岩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无明显控制性结构面,其破坏模式主要为圆弧形滑动破坏。由于施工场地两边距离已建建筑物较近,场地周边已建管线较多,且场地车流量较大,不具放坡条件,建议采用内支撑或其他临时支挡处理,管道埋设后及时压实回填。顶管工作井基坑边坡(代表剖面1~5、7~10 、12~15、18~29):按设计底标高开挖后将形成高最约18.9m的基坑边坡,该边坡由素填土、粉质黏土、卵石土及强中风化基岩组成,为土质边坡及岩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二、三级。基坑主要呈圆形和方形(方形基坑边坡分段如下图),按其形状将各工作井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与支护措施建议如下表4.3.2-1~2:边坡示意图:边坡坡向:58°148°238°328°井编号:Y-6、Y-7基坑边坡示意图图4.3-1边坡示意图:边坡坡向:58°148°238°328°井编号:Y-13、Y-14、Y-15基坑边坡示意图图4.3-2边坡示意图:边坡坡向:37°127°217°307°井编号:Y-16、Y-18基坑边坡示意图图4.3-3边坡示意图:边坡坡向:37°127°217°307°井编号:Y-11-2基坑边坡示意图图4.3-4表4.3.2-1圆形顶管工作井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与支护措施建议表序号工作井号及代表剖面边坡坡向边坡性质边坡类型及特征稳定性分析及破坏类型支护措施建议备注1Y-1(代表剖面1、35)/土质边坡该边坡为土质边坡,主要由素填土、粉质黏土、卵石土及少量强中风化基岩组成,边坡最高约12.1m,安全等级为一、二级。为临时边坡,安全系数取1.20~1.25。上覆土层段:岩土界面埋置较深或较平缓,边坡开挖不易岩土界面产生滑动,但是直立开挖边坡不稳定,易沿土体内部产生圆弧形滑动。强风化基岩段:强风化基岩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无明显控制性结构面,其破坏模式主要为圆弧形滑动破坏。由于施工场地两边距离已建建筑物较近,场地周边已建管线较多,且场地人车流量大,不具放坡条件,建议采用内支撑或其他临时支挡处理。Y-4、Y-5、Y-26处边坡为高度大于8m的土质边坡,为渝建发(2010)166号文规定的超限深基坑;Y-4-4、Y-2、Y-22、Y-4-3、Y-4-2、Y-3、Y-1、Y-4-1、Y-17、Y-19、Y-20、Y-21、Y-23、Y-24、Y-25、Y-27处边坡为高度大于5m的土质边坡,为渝建发(2010)166号文规定的深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方案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受场地限制,部分边坡孔未能实施钻探,岩土界面可能与实际存在少量误差。Y-2

(代表剖面1)Y-4

(代表剖面1、3、4)Y-4-4(代表剖面3、30)Y-4-5

(代表剖面3、7、8)Y-4-6

(代表剖面2、3)Y-22(代表剖面1、48)2Y-8

(代表剖面1、13)岩土质边坡该基坑边坡呈圆形,边坡最高约18.3m,主要由素填土、粉质黏土和强中风化基岩组成,为挖方岩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一级。为临时边坡,安全系数取1.25。土质部分:该段边坡岩土界面埋置较深或岩土界面较平缓,边坡开挖不易沿岩土界面滑动,但直立开挖边坡不稳定,易沿土体内部呈圆弧形产生滑塌。

岩质部分:强风化基岩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无明显控制性结构面,其破坏模式主要为圆弧形滑动破坏。中风化基岩易沿裂隙产生掉块。

中等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边坡岩体类型中风化泥岩及砂岩为Ⅳ类,等效内摩擦角:中风化砂岩取51°,中风化泥岩取48°;边坡破裂角取45+φ/2和外倾结构面倾角较小值,砂岩取62.5°,泥岩取59°。由于施工场地两边距离已建建筑物较近,场地周边已建管线较多,且场地人车流量大,不具放坡条件,由于施工场地两边距离已建建筑物较近,场地周边已建管线较多,且场地人车流量大,不具放坡条件,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支挡或其他临时支挡处理,分级开挖,分级支护。应禁止爆破施工、加强截排水措施、严禁坡顶堆载、及时支护及进行结构面查验和监测。Y-8、Y-9、Y-10、Y-11、Y-12处为边坡高度>12m的岩土质基坑边坡,属渝建发(2010)166号文规定的超限深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方案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Y-9(代表剖面1、14)该基坑边坡呈圆形,边坡最高约17.1m,主要由素填土、粉质黏土和强中风化基岩组成,为挖方岩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一级。为临时边坡,安全系数取1.25。Y-10(代表剖面1)该基坑边坡呈圆形,边坡最高约14.9m,主要由素填土和强中风化基岩组成,为挖方岩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一级。为临时边坡,安全系数取1.25。Y-11(代表剖面1、5)该基坑边坡呈圆形,边坡最高约16.3m,主要由素填土和强中风化基岩组成,为挖方岩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一级。为临时边坡,安全系数取1.25。Y-12(代表剖面1)该基坑边坡呈圆形,边坡最高约14.3m,主要由素填土和强中风化基岩组成,为挖方岩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一级。为临时边坡,安全系数取1.25。Y-11-1(代表剖面22)该基坑边坡呈圆形,边坡最高约6.9m,主要由素填土和强风化基岩组成,为挖方岩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二级。为临时边坡,安全系数取1.20。表4.3.2-2方形顶管工作井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与支护措施建议表序号工作井号及代表剖面边坡坡向边坡性质边坡类型及特征稳定性分析及破坏类型支护措施建议备注1Y-1(代表剖面1、35)/土质边坡该边坡为土质边坡,主要由素填土、粉质黏土、卵石土及少量强中风化基岩组成,边坡最高约12.1m,安全等级为一、二级。为临时边坡,安全系数取1.20~1.25。上覆土层段:岩土界面埋置较深或较平缓,边坡开挖不易岩土界面产生滑动,但是直立开挖边坡不稳定,易沿土体内部产生圆弧形滑动。强风化基岩段:强风化基岩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无明显控制性结构面,其破坏模式主要为圆弧形滑动破坏。由于施工场地两边距离已建建筑物较近,场地周边已建管线较多,且场地人车流量大,不具放坡条件,建议采用内支撑或其他临时支挡处理。Y-4、Y-5、Y-26处边坡为高度大于8m的土质边坡,为渝建发(2010)166号文规定的超限深基坑;Y-4-4、Y-2、Y-22、Y-4-3、Y-4-2、Y-3、Y-1、Y-4-1、Y-17、Y-19、Y-20、Y-21、Y-23、Y-24、Y-25、Y-27处边坡为高度大于5m的土质边坡,为渝建发(2010)166号文规定的深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方案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受场地限制,部分边坡孔未能实施钻探,岩土界面可能与实际存在少量误差。Y-3(代表剖面1、34)Y-5(代表剖面1、36)Y-17(代表剖面1、44)Y-19(代表剖面1、45)Y-20(代表剖面1、46)Y-21(代表剖面1、47)Y-23(代表剖面1、27)Y-24(代表剖面1、49)Y-25(代表剖面1、28)Y-26(代表剖面1、50)Y-27(代表剖面1、29)2Y-6

(代表剖面37)58°岩土质边坡边坡长约7.9m。边坡最高约15.3m,为挖方岩土质边坡,主要由素填土及强、中风化基岩组成,边坡安全等级一级。为临时边坡,安全系数取1.25。土质部分:该段边坡岩土界面埋置较深或岩土界面较平缓,边坡开挖不易沿岩土界面滑动,但直立开挖边坡不稳定,易沿土体内部呈圆弧形产生滑塌。岩质部分:强风化基岩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无明显控制性结构面,其破坏模式主要为圆弧形滑动破坏。

为直观反映边坡与结构面之间关系,附极射赤平投影图如下: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场地内岩体层面倾向、裂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