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统编版)_第1页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统编版)_第2页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统编版)_第3页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统编版)_第4页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回顾: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的社会功能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理论)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辨识)本课内容提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行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总议题:如何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议题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是什么?议题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议题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有什么价值?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一)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P94)1.形成: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2.发展: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3.一方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体现为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如果让你给外国人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会挑选哪些内容?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诗经楚辞两汉乐府诗东晋田园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商·四羊方尊秦·兵马俑西周·大盂鼎魏晋·《兰亭集序》北宋·《清明上河图》明·拙政园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哲学先秦诸子:儒墨道法名兵杂农纵横阴阳两汉经学魏晋玄学慧能隋唐佛学宋元明理学明清实学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P9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1.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2.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3.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如何区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养和形成的基本思想观念,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中华传统美德:体现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的文艺、科技、人文学术,至今仍具有深刻影响。下述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核心思想理念?墨子:言不信者,行不果。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史记》: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讲诚信重民本求大同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下述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中华传统美德?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义田记》: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论语》:见义不为,无勇也。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自强不息见义勇为孝老爱亲下述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中华人文精神?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向上向善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社会和谐古巴比伦楔形文字泥板书汉谟拉比法典巴别通天塔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死后,帝国瓦解。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20年后亚述为迦勒底人所灭,迦勒底人在巴比伦建立了短短的80多年的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为波斯人所灭。其文化传统逐渐丧失,在经历了希腊人、安息人和阿拉伯人的统治之后,大约在公元初年,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最终湮灭了。古埃及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木乃伊古埃及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因凯撒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再后来被土耳其人和英国人占领。在历史上,真正的埃及人历史很长,从5000年前到2000年前共3000年,但这之后就一直是被异族统治。现在埃及人基本上是埃阿混血人种,文化也是典型的伊斯兰文化,语言是阿拉伯语。古印度印度数字释迦牟尼史诗《摩诃婆罗多》古印度先后被雅利安人、蒙古人征服并奴役,再后来英国人到来,彻底使印度成为了英国的领地。英语在印度成为了通用语,历史上代表印度的民族大部分时间内不再是创造古印度的印度人了,从语言、文字、肤色上看统统不是。中国《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文化思想

影响和作用

殷周时期

春秋战国

隋唐时期宋元明

明清

天命神权、“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促进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独尊儒术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延续着隋唐文化的辉煌产生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宋明理学西方近代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独具特色的“方块字”——汉字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源远流长韩国国旗中国后天八卦博大精深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P9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2.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区别角度表现或见证联系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角度来说的(纵向、时间、动态)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厚重的角度来说的(横向、内容、静态)源远流长表现为中华文化辉煌的历程,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博大精深表现为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因源远流长才有时间发展,丰富自己;因博大精深才具有强大生命力,才能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糟粕传统文化精华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一)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P97)1.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

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2.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何去何从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二)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P98)1.对民族和国家(1)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二)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P98)2.对当代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二)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P98)3.对国际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社会实践的伟大成果。T判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道德、中华人文精神等。F

提示:中华传统道德→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F

提示: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新的辉煌。F

提示: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