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编制说明_第1页
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编制说明_第2页
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编制说明_第3页
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编制说明_第4页
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炭行业标准《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计划号:2013-034编制说明标准编制组2020年1月目录TOC\o"1-2"\h\z\u1工作简况 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本项目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3年下达的煤炭行业标准制定计划,计划号2013-034,计划2014年年底完成制定任务。主管部门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由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牵头,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和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参加,共同负责制定。1.2主要工作在本标准制定计划下达前,以及标准制定期间,标准制定组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及后期整理归纳工作。主要包括:(1)搜集、调研国内相关标准及最新研究动态,通过网络、科技查新、标准查新等手段对国内外相关信息进行了查询。(2)搜集、调研国内不同地区矿井的地质资料,走访矿井地质工作经验丰富的单位,并进行了深入讨论,汲取了宝贵的经验。(3)与生产矿井和基建矿井的地质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了解矿井生产、建设单位对矿井地质类型划分工作的要求。(4)在《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中煤矿地质类型划分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细化规范了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方法,并选择典型矿井进行了煤矿地质类型试划分工作。(5)初稿形成后,征求专家意见,对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讨论,充分征询了矿井生产、建设单位的相关地质专家意见,并邀请包括修订单位内部和外部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多次交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征求意见稿。(6)征求意见稿完成后,向煤田地质勘查单位、煤矿建设单位、煤矿生产单位、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关专家征求意见。梳理专家回复建议或意见,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7)根据专家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后,向煤炭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审查申请,并征得同意后,西安院科技发展部组织专家进行了审查会前内部审查,跟据审查意见进一步做了修改,形成最终送审稿。(8)通过2014年11月21日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标准审查会和2020年1月3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的标准审查会审查,根据审查会专家意见形成报批稿。2标准制定的必要性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是煤矿企业深入开展地质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差异大,不同的地质条件需要针对性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制定相应的地质工作规章制度,开展针对性的地质工作,地质类型划分是这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我国现行标准体系内还没有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标准,早期的地质类型划分工作主要依据原煤炭工业部1984年颁发的《矿井地质规程》(试行)第二章规定进行,各企业理解不一,执行效果不理想。在《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修订过程中,调研走访的煤矿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地测单位的专家及从业人员,都对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工作提出了规范化的需求。同时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矿井规模增大、煤矿开采深度增加和矿井安全也遇到了新的地质问题,矿井生产对煤矿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预先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这首先要求全面分析影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各地质因素,对煤矿地质类型进行一个认定,为煤矿地质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依据。另外2014年实施的《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在煤矿地质类型划分上做了明确的要求,也对煤矿地质类型划分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规定,需要制定新的标准,以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工作。3标准制定原则及依据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在《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中煤矿地质类型划分要求的基础上编制,以《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中要求的划分方案和划分指标为依据。制定的原则为本着科学实用、技术可行、可操作性强,内容满足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工作的需要。4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制定说明4.1井工煤矿地质类型按《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要求,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4种类型,如表1所示。按划分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即以5个划分依据中级别最高的级别为煤矿的地质类型,如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复杂,而其他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都为简单档,则矿井地质类型为复杂。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依据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煤层稳定程度稳定和较稳定煤层的资源/储量占全矿井资源/储量的80%及以上,其中稳定煤层资源/储量所占比例不小于40%稳定和较稳定煤层的资源/储量占全矿井资源/储量的60%~80%(含60%)稳定和较稳定煤层的资源/储量占全矿井资源/储量的40%~60%(含40%)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煤层的资源/储量占全矿井资源/储量的60%及以上瓦斯类型煤层瓦斯含量小于4m3/t煤层瓦斯含量大于或等于4m3/t,且小于8m3/t煤层瓦斯含量大于或等于8m3/t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或按照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水文地质类型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其他开采地质条件顶底板顶底板平整,顶板完整性好,裂隙不发育顶底板较平整,局部凹凸不平,顶板较完整、裂隙不很发育顶底板凹凸不平,顶板裂隙比较发育,岩性比较松软破碎顶底板凹凸不平,顶板岩性松软、破碎,裂隙发育倾角8°以下8°~25°(含8°)25°~45°(含25°)45°及以上其他特殊地质因素一般不出现陷落柱、冲击地压、地热和天窗等地质危害偶有陷落柱、冲击地压、地热和天窗等地质危害常有较多陷落柱、冲击地压、地热和天窗等地质危害煤层大面积遭受陷落柱、冲击地压、地热和天窗等地质危害4.2划分依据随着煤矿安全形势的变化发展,井工煤矿地质工作需要更多的涉及煤矿瓦斯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内容,因此划分依据中增加了瓦斯类型和水文地质类型,瓦斯类型主要依据矿井煤层瓦斯含量和矿井瓦斯等级确定,水文地质类型依据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工作程序确定。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分为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主要依据断层、褶皱、岩浆岩等影响采区合理划分的因素进行评定。煤层稳定程度主要是通过矿井稳定煤层、较稳定煤层、不稳定煤层和极不稳定煤层储量占全矿井资源/储量的百分比来确定。各煤层稳定性的评定方法分为两种定性评定和定量评定,遇两种方法评定结论不一致时,综合分析以定性方法为主。煤层稳定性是对煤层形态、厚度、结构、煤质和可采性在空间变化程度的全面分析评定,DZ/T0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采用了定性方法,对煤层稳定程度的划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煤层特征的空间变化。定量方法的优点简单明了,采用煤层可采指数和煤厚变异系数两个指标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量化区分煤的可采性大小和煤层厚度变化程度,且煤矿地质工作中一直使用。为了保持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工作的连续性,继续保留了定量评定方法。定量评价指标:煤层可采性指数和煤厚变异系数γ,评定方案见表2,同时煤层厚度的划分与《煤矿安全规程》做了统一,如表3所示。评价煤层稳定性的主、辅指标煤层稳定煤层较稳定煤层不稳定煤层极不稳定煤层主要指标辅助指标主要指标辅助指标主要指标辅助指标主要指标辅助指标薄煤层Km≥0.95γ≤25%0.95>Km≥0.8025%<γ≤35%0.80>Km≥0.6035%<γ≤55%Km<0.60γ>55%中厚煤层γ≤25%Km≥0.9525%<γ≤40%0.95>Km≥0.8040%<γ≤65%0.80>Km≥0.65γ>65%Km<0.65厚煤层γ≤30%Km≥0.9530%<γ≤50%0.95>Km≥0.8550%<γ≤75%0.85>Km≥0.70γ>75%Km<0.70煤层厚度类型划分表煤层类型厚度h/m薄煤层h≤1.3中厚煤层1.3<h<3.5厚煤层h≥3.5煤层稳定性的评定贯彻了《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要求,定量方法可以较为客观和量化区分煤层可采性和煤层厚度变化,但由于地层的复杂性和采用样本点的局限性,仍然无法全面反应煤层真实赋存状态,而定性方法主要考虑煤层厚度及变化规律、煤层结构、煤类和可采性,通过地质规律的综合分析研究,可以更为接近煤层的真实赋存状态,因此煤层稳定性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确定,遇有两种方法结论不一致时,以定性方法为主,但不可降低煤层稳定性,即由极不稳定煤层向稳定煤层方向调整。4.3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重点分析论述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依据指标的评定,章节安排包括:绪论、地质构造、煤层煤质和资源/储量、瓦斯地质、水文地质、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结果、煤矿地质工作建议及相关附图、附表等10个部分。5其它标准检索到的关系至标准编制之日尚未发现与计划编制标准相类同或相似的标准。6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至标准修订之日尚未发现与计划编制标准相冲突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是对《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中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内容的补充,进一步细化、明确和规范了井工煤矿地质类型的划分工作。7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本标准修订中未有重大分歧意见。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完成后,于2014年8月10日向煤矿监管部门(2个)、煤矿企业(9家)、相关科研单位(3家)、相关院校(7个)、相关企业(5个)等26个单位,30位专家发出了征求意见稿,截止到2014年9月15日,共收到回函24份,回函单位18家。其中回函并有建议或意见的17份。所有回函中均表示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同意作为送审稿”。标准起草组对有建议或意见的17份回函进行了认真处理,对标准进行了多处修改。具体反馈意见及处理见附表1。8标准属性本标准属于推荐性煤炭行业标准。9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为了贯彻好本标准,使其有效发挥作用,建议在标准发布后,在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工作中进行宣传与贯彻,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学习和培训。《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划分规范》煤炭行业标准制定组2020年1月9日附表1征集意见汇总表序号标准章条编号意见内容反馈意见单位委员/专家处理意见备注1封面添加ICS及国家标准分类号。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连进京采纳2目次可删除目次,一般标准8页以内(一个排版)可删除目次。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连进京采纳32增加安监总煤调[2013]135号《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山东科技大学、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科技学院吕大炜王芳尹尚先采纳43.1“…就高不就低”修改为“…按划分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司李大生采纳53.2增加“矿井生产地质报告”、“矿井瓦斯地质报告”。安徽理工大学、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胡宝林王芳采纳64建议对前三类进行修改,即改为“平均厚度大于0.3m且瓦斯含量最大的煤层作为确定矿井瓦斯类型的依据,煤层瓦斯含量小于4m3/t的,属简单类型;大于或等于4m3/t且小于8m3/t的,属中等类型;大于或等于8m3/t的,属复杂类型。”建议明确瓦斯含量取值是平均值还是最大值。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司、河南理工大学李大生吕润生部分采纳。起草组建议采用“矿井开采煤层瓦斯含量最大值”。会议讨论确定。74建议瓦斯含量“8m3/t”改为“10m3/t”。增加相对瓦斯含量。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华北科技学院张谷春尹尚先未采纳,“8m3/t”是依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区域预测临界值选取。84建议弱化水文地质类型条件,瓦斯突出按突出频率分档。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钱建峰未采纳,《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已将水文地质类型和瓦斯类型做了明确规定94建议倾角“8°以下”改为“12°以下”,“8~25°(含8°)”改为“12~25°(含12°)”;“8°以下”改为“15°以下”,“8~25°(含8°)”改为“15~25°(含15°)”。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五队、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谭永山张谷春未采纳,标准与《煤矿安全规程》保持一致104建议在“其他特殊地质因素”中增加“地热灾害”划分指标、增加“岩浆岩”、“地裂”、“底鼓”。建议增加“煤、油、气”共生矿区矿井地质类型划分依据安徽理工大学、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黄陵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胡宝林程建远钱建峰赵平未采纳,“地热”“岩浆岩”在标准中已包含;“地裂”、“底鼓”在“顶底板”指标中已经包含;“煤、油、气”共生矿区可按标准其他特殊地质因素划分115建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定,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确定,也应给出定量评定。建议其他地质因素建立量化指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东科技大学孟召平吕大炜未采纳,这个要求非常好,是地质工作者的努力方向,但目前还未形成可以广泛接受的定量方法和定量指标125.1.3建议增加:d) 落差大于煤层厚度的小断层较发育(沿走向、或沿倾向小断层较发育,间距大于200m)。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连昌宝未采纳,由于我国地质条件差异大,统一规定操作性不强。135.1.4建议增加:h) 落差大于煤层厚度的小断层极其发育(沿走向、沿倾向小断层均较发育,间距小于200m)。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连昌宝未采纳,由于我国地质条件差异大,统一规定操作性不强。145.2.2.2建议“有2个煤类”改为“有1个或2个煤类”。西安科技大学杨志远未采纳,标准条款意思已经明确。15A.4.1建议将“按年叙述矿井瓦斯等级的鉴定情况”改为“叙述矿井近3~5年的瓦斯鉴定情况”。山西晋煤集团张清虎采纳16A.4.2建议改为:“……、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含煤地层岩浆岩分布情况(煤层上覆岩浆岩床厚度及距煤层距离)、……,叙述煤层瓦斯含量的整体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