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物理模拟题3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图为初中物理某教材的图片,图中利用的知识是______
INCLUDEPICTU(江南博哥)RE\d":8089/YFB12/tu/2302/zhl/js/z/cz/wl1.373BC8.jpg"INETA.重力B.加速度C.冲量D.惯性正确答案:D[解析]将锤子倒着举起来向下撞击时,原来锤头和锤柄都处于运动状态,当锤柄碰到坚硬的地面后运动停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运动状态,故此时锤头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因此图中利用的知识是惯性,故选D。
2.
暗物质是二十一世纪物理学之谜,对该问题的研究可能带来一场物理学的革命。为了探测暗物质,我国在2015年12月17日成功发射了一颗被命名为“悟空”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已知“悟空”在低于同步卫星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t小于其运动周期),运动的弧长为s,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β弧度,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悟空”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悟空”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C.“悟空”的质量为
D.“悟空”的环绕周期为正确答案:D[解析]第一宇宙速度是绕地球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所以“悟空”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则半径小的加速度大,则“悟空”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B错误;“悟空”为绕行天体,无法测量其质量,C错误;运动的角速度为ω,则周期,D正确。
3.
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国际热核聚变核心部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权威机构认证,这是我国对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重大贡献。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聚变反应的是______
A.
B.
C.
D.正确答案:A[解析]核聚变是由质量小的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相互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由此可知核反应方程是原子核的聚变反应;B和C选项反应属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D选项中的反应是裂变反应。
4.
如图所示,一根竖直的弹簧支持着一倒立气缸的活塞,使气缸悬空而静止。设活塞和缸壁间无摩擦且可以在缸内自由移动,缸壁导热性能良好,使缸内气体温度总能与外界大气的温度相同,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
A.若外界大气压强增大,则弹簧将压缩一些B.若外界大气压强增大,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C.若气温升高,则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D.若气温升高,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正确答案:D[解析]对活塞与气缸的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受到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作用,且弹簧的弹力等于重力,故若外界大气压增大时,弹簧压缩量不变,选项A错误;对气缸而言:Mg+p0S=pS,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气缸内的气体压强增大,由p1V1=p2V2可知,气体的体积减小,由于弹簧长度不变,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选项B错误;若气温升高,则由可知,气体的体积将增大,由于弹簧长度不变,则活塞距地面的高度不变,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选项C错误,D正确。
5.
如图所示,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a、b、c三种光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B.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能量不变C.若用c光照射某种金属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该金属的选出功为E3-E2D.若用a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用c光照射该金属也一定发生光电效应正确答案:C[解析]核外电子从高能级n向低能级m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ΔE=En-Em=hv,故能级差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光子的频率也越大,则其波长就越小,故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A错误;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能量减少,B错误;若用c光照射某种金属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c光子的能量,即W=ΔE=E3-E2,C正确;若用a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说明该金属的逸出功W≤Ea,由图可知Ec<Ea,所以W与Ec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故用c光照射该金属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D错误。
6.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的电阻大于电源的内阻r,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灯泡L变暗B.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C.电容器C上电荷量减少D.电流表读数变小正确答案:C[解析]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电路的总电阻减小,则总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D错误;总电流增大,所以灯泡L的电流增大,灯泡变亮,A错误;因为当外电阻等于内电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由于外电阻大于内电阻,当外电阻减小时,输出功率向最大值趋近,所以输出功率增大,故B错误;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根据Q=CU可知,电容器C上的电荷量减小,C正确。
7.
如图所示,把一乒乓球压入盛有水的烧杯底部,松手后,乒乓球上升至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上升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加,下列关于乒乓球机械能来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是由水的内能转化来的B.是由水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C.是由乒乓球的内能转化来的D.是由乒乓球的化学能转化来的正确答案:B[解析]乒乓球受到水的浮力,水的浮力对它做功,所以乒乓球才会上升,机械能增加,在乒乓球上升过程中,原来位于表面的水下沉至烧杯底部去填满乒乓球离开所留下的空间,故水的重心变低,水的重力势能减小,故本题选B。
8.
如图所示,一个有矩形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内。一个三角形闭合导线框,由位置1(左)沿纸面匀速运动到位置2(右)。取线框刚到达磁场边界的时刻为计时起点(t=0),规定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则图中能正确反映线框中电流和时间关系的是______
A.
B.
C.
D.正确答案:A[解析]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磁通量向里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得知感应电流的磁场向外,由安培定则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电流i应为正方向,故B、C错误;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线框有效的切割长度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由E=BLv,可知感应电动势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所以感应电流也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线框完全进入磁场的过程,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产生;线框穿出磁场的过程,磁通量向里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得知感应电流的磁场向里,由安培定则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电流i应为负方向;线框的有效切割长度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由E=BLv,可知感应电动势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感应电流也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故A正确,D错误。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什么是教学重难点,以“电功率”为例,说明这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正确答案:(1)教学重难点是教学设计的要素之一,是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合称。教学重点主要是由教材本身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考虑到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要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学基础知识,因此一般来说教学重点都是基本物理概念、基本物理规律和物理学基本研究方法。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困难所在。教学难点主要是由相关的知识准备不足,概念、方法相似而引起思维混乱,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不当或学生的思维和心理障碍等原因造成的。
(2)“电功率”一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深刻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学习用探究实验研究电功率问题。区分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难点: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及实践意义。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在某学校的物理教学计划中“物态变化”一章的教学含“温度计”“温度的测量”“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五节新课和一节复习课,针对该教学计划简述“物态变化”复习课的目的,并根据复习课内容举出相关实例。正确答案:(1)复习的目的: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复习物态变化这一章,能对这章知识有个整体性的归纳;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和考点;能够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烂熟于心,对基本方法透彻理解,对基本技能熟练运用。
(2)举例:例如本复习课中关于“气”“液”“固”三态之间的变化,以及三态变化的过程“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关于这个知识点可以设计水的“气”“液”“固”三态变化来理解“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之间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50分)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下面是某学生对一道习题的解答过程。
题目:某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前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5m/s,后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全程用了13.3s,那么该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解:设该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v。
答:该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7.25m/s。
问题:1.
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正确答案:知识点:平均速度的概念与计算。
2.
指出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错误,并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正确答案:该同学在解答中错将两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求平均了。产生错误的原因在于不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不会运用平均速度的公式求解。
正确解法:
解:设该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v。
答:该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7.52m/s。
3.
针对习题的错误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正确答案:教学思路:
结合例题,强调:
①涉及不同的物体,或涉及不同的运动过程,同一物理量要用角标进行区分。例如题目中涉及两个速度,我们可以分别用v1、v2来表示两者的速度,与此对应用s1、s2来分别表示两者运动的路程,用t1、t2来分别表示两者运动的时间。
②在解答比较复杂的运动问题时,要画出表示物体运动过程的示意图,以便更快地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③求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明确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
④强调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即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总的路程除以总的时间。
案例初中物理“摩擦力”的一段课堂教学实录如下: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摩擦力。大家看一下课本,什么叫摩擦力?
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师: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摩擦力?
生:自行车刹车时会产生摩擦力。
师: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哪些呢?
(学生不知道)
师:大家看,这是一个粉笔盒,我推它,它滑动的时候会产生摩擦力,要想产生摩擦力是不是得与桌面接触呢?
生:是。
师:是不是粉笔盒要压着桌面?
生:为什么?
师:不压着怎么产生摩擦力?仔细听课!桌面也必须粗糙是不是?
生:是。
师:这就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要相互接触且有挤压,接触面要粗糙。
问题:4.
评析此教学片段,指出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正确答案:该教学片段中教师能够利用身边的小事物作为自己的实验器材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引导,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并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权威课堂的情形,这样的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教学方式过于呆板,不利于学生的灵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在灌输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合作、启发,不符合课程改革对于教学方式灵活性的要求。
②教学内容处理不灵活,在课堂引入过程中,仅仅采用读课本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另外,虽然教学过程中有实验,但是并没有灵活地运用好实验,不能让学生自主理解学习的内容。
③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及时有效的反馈,不利于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养成,不利于学生提高对物理的兴趣。
5.
重新设计教学片段,使学生深入地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正确答案: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自行车刹车时要用力捏闸,那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自行车停下呢?
生:摩擦力。
师:很好,有的同学说到了摩擦力,那大家知道什么叫摩擦力吗?
(学生不知道)
师:好,现在请大家将手放在桌子上,按着桌面向前移动手,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有一种力量阻碍了手的移动。
师:对,这种力量就是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现在大家再用手体会一下摩擦力,思考一下什么情况下才能产生摩擦力?
(学生体会摩擦力)
师:大家想想什么情况下,手才会与桌面之间产生摩擦力呢?我的手在半空中可以吗?
生:不可以,手要和桌面相接触。
师:和桌面接触就可以吗?大家看老师的手刚刚接触桌子,现在开始滑动有摩擦力吗?大家自己去体会一下,一定是刚刚接触!
生:没有摩擦力,手要压着桌子。
师:也就是说,物体之间要有挤压。挤压一定产生摩擦力吗?大家想一想,手放在桌子上移动会费劲,在镜子上呢?如果是完全光滑的平面上呢?
生:接触面要粗糙,才能产生摩擦力。
师:很好,那谁能总结一下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
生:要想产生摩擦力,两个物体要相互接触,并且有挤压,接触面要粗糙。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40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如图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内能”一节中的演示实验。
任务:1.
该演示实验最适合哪个物理知识点的教学?正确答案: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2.
基于该演示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互动的教学片段。正确答案:师:在寒冷的冬天,当我们的手感觉很冷的时候,有什么办法能让手暖和起来呢?
生1:烤火。
师: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2:戴手套。
师:这个也可以,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真丰富,前面我们学习了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那么,烤火使手暖和,手的温度升高,说明手的内能增加了。这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了手的内能呢?
生:用热传递的方式。
师:对,这说明用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内能。“戴手套”可以防止手的热量向外传递散失,以达到保暖的目的,这是热传递的反用。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在没有火和手套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能让手暖和起来呢?
生3:搓手。
师:真聪明,这是不是大家在冬天常用的方法呢?大家搓搓看,手会有什么感觉?
生:(搓手后)手变热了。
师:手为什么变热了?
生:搓手时,手克服摩擦阻力做了功。
师:对!搓手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手会变热,手的温度升高,说明手的内能增加了。由此可见,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同学们能总结一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吗?
生: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师:总结得非常准确,下面看一个小实验。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声音的特性”的内容要求是:“了解乐音的特性。”
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为“声音的特性”设计了如下三个演示实验: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这门课。
任务:3.
声音的特性有哪些?正确答案: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4.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声音的特性”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正确答案:教学设计如下: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探究、主动交流,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喜欢物理,热爱科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研究乐音的音调和响度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会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教学难点
感知乐音的音色,理解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2.敲击一些分别装有不同水量的啤酒瓶,发出音调不同和响度不同的声音,由此引出声音有不同性质特点,从而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1.音调
(1)引导学生从声音的产生认识声音的性质特点与发声体的振动情况有关,并根据已有的经验猜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2)让学生利用桌面上提供的一些器材设计实验,使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验证自己的猜想。
(3)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实验的方案和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5116T19-2024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质量与信用评价规范
- DB3305-T 317-2024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基地建设与服务规范
- DB 4601-T 11-2024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布局设置与加工配送管理规范
-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计划
- 建筑物拆除工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分析考核试卷
- 畜牧业的税收政策与财务管理考核试卷
- 区块链在医疗健康中的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考核试卷
- 水运运输项目投资分析考核试卷
- 摩托车的故障排查与修复技巧考核试卷
- 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考核试卷
- 智慧树知到《走进故宫》2019期末考试答案
-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共60张PPT)
-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落实情况评估报告(通用3篇)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单元分析(学校集体备课)
- 两家公司关系证明公函
- 妇女保健科围绝经期保健门诊工作制度
- 胡援成《货币银行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初中生物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细菌》导学案
-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及控制措施表
- 文化遗产导论 教学大纲
- 秦皇岛新绎旅游祖山景区新媒体矩阵运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