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化常识(重难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1页
文学文化常识(重难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2页
文学文化常识(重难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3页
文学文化常识(重难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4页
文学文化常识(重难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文化常识

栏目设置:考点解读一考点剖析一备考整合

考点解读

・课标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

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

言。”同时强调“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是重点学习目标和考试内容。

文学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中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一般出自课下注释,

多考查时代国别、风格流派、地位评价、文章体裁、题材人物、作家作品、字号称呼、文体特点等。

复习备考文学常识要做到:注意课下注释,弄清楚一些常见作家的作品、风格流派、写作特点等。要

时时关注相关的文化常识专有名词,通过查字典、找资料等方式识记这些文化常识的具体内容,并把学习

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识内容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加以整理。

・考情分析

考点分值题型

文学文化常识2/3以选择题为主

・命题趋势

对近年中考试卷进行分析,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常以二者兼而有之的综合方式进行考查,且占比例最

大。单纯考查文学常识或文化知识的试题所占比例极小。具体考查点归纳如下:

1.文学常识主要考查点包括:(1)识记教材中涉及的主要作品的作家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

(国籍)、所属流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成就)以及主要代表性作品名及其体裁。(2)识记教材中涉

及的文体知识。(3)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常见的文体知识。

2.文化常识主要考查点包括:(1)能够识记常见的对联、节日习俗、官职名称、天文历法、纪年纪时、

风俗礼仪、地理山川、河流湖泊、交通桥梁、建筑宫室、汉字书法、文房四宝、琴棋书画、服饰器物、音

乐戏曲、武术兵器、饮食起居、科举常识、典章制度、文化典籍等文化常识等。(2)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

用常见的文化常识。

考点剖析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X【常考题型展财

以选择题为主

X[经典考题回放I

1.(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烟台剪纸、螳螂拳、八仙葫芦、烟台绒绣……多姿多彩的非遗技艺,吸引了众多游客。一一这句话中标

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B.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壤,雷锋精神依然具有跨越时间的无限魅力。一一这句话没有语病。

C.“余强饮三大自而别”“麟等交错”“一回羹”一一“白”“觥筹”“豆”在古代都指酒杯。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一一这个文学常识表述

是准确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C.说法有误。“觥筹”是酒杯和酒筹,“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

皿,形状像高脚盘。而非“在古代都指酒杯”。故选C。

2.(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他的作品《爱莲说》以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莲花的赞美,来表达洁身

自爱的人生追求。

C.中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表述,颇有特色。如用“黄发垂髯”来借指老人和小孩;男子二十岁称“弱冠”,

女子十五岁为“及笄”。

D.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

的“六要素”。新闻注重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答案】A

【解析】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纪传体通史”有误,《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

部编年体史书。故选A。

派【技巧方法指导]

1.纵横结合记忆法

古今作家生活时代不同,从而形成纵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

系。将这些纵横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在脑中形成几条线或几个面,是一种快速而牢固的记忆方法。如

果能据此自己动手制作几张图表,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

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

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

2.举一反三记忆法

如由《战国策》的国别体联想到《史记》的纪传体和《资治通鉴》的编年体;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

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

伦。这样触一而发十,就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文学常识了。

3.分门别类记忆法

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以考点为分类标准,

如:(1)时代国别,可以借鉴古代史书体例中的编年体和国别体的方法,按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来记忆。(2)

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3)地位评价,如“四大名著”“世

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等。(4)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5)题材人物,如《范进中举》

《孔乙己》等都塑造了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形象。(6)作家作品,如苏轼的诗、词及文等。

(7)字号称呼,如柳河东、杜拾遗、太史公等。

4.点面结合记忆法

复习既要注意全方位复习,又要注意突出重点。有的文学常识关键就在某一要点,抓住了要点,其他

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住除《祝福》出自

《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

当然,上述记忆方法并非只能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各种记忆方法

的综合使用,既是对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自然会更好。

X【即时跟踪加练I

1.(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作者是清

代小说家曹雪芹。

B.“惠顾”“见谅”“犬子”是敬词,“家严”“愚见”“劳驾”是谦词。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湘行散记》。

D.二十四节气中,“立春”在“春分”之后,“谷雨”在“清明”之前。

2.(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古代,“冠冕”指帝王、官员戴的帽子;“簪缨”指贵族的帽饰;“纶巾”是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

B.“布衣之交”“管鲍之交”“忘年之交”“八拜之交”都是关于交情的成语。

C.《马说》和《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杞人忧天》和《愚公移山》均出自《列子》。

D.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运用写实的笔法来表现人物,如朱德笔下的母亲,杨绛笔下的老王和刘绍棠笔下

的何大学问。

3.(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三百首》原是为儿童学诗而编的“家塾课本”,选篇精当,雅俗共赏。

B.早期长篇小说如《红楼梦》具有英雄传奇色彩,直到《水浒传》才完全改变。

C.《儒林外史》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了普通士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D.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4.下列有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饮食是节日习俗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比如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吃汤圆,寓意团团圆

圆;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B.“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C.“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出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卜算子”是词牌名。

D.“饱含真情”是动宾短语,“千疮百孔”是并列短语,“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一句中,“不

经意间”是状语。

5.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有“三山五岳”之说,李清照《渔家傲》中的“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杜

甫《望岳》中的“岱宗”即五岳之首一一泰山。

B.《战国策》是南宋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都选自

其中。

C.茅盾原名沈德鸿,小说《蚀》三部曲、《子夜》都是他的作品。他在散文《白杨礼赞》中借极普通的白

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

D.19世纪的俄国文坛,群星璀璨,有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列夫•托尔斯泰,还有三大短篇小

说巨匠之一的契诃夫,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战争与和平》《变色龙》等。

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人世间》的热播,再一次强烈地证明了文学与影视的亲密关系。”这句话状语“强烈”与中心语“证

明”搭配不当,可改为“有力”。

C.“好奇地问”“热烈欢迎”是偏正短语;“写文章”“热爱家乡”是动宾短语;“心情愉快”“太阳升”

是主谓短语。

D.“这次疫情来得很突然,与其说是冬季还没有过去,还不如说是一次倒春寒。”这是一个表示并列关系

的复句。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顶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

歌305篇,分风、雅、颂三个部分,使用赋、比、兴手法。

B.《孟子•尽心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的“社稷”指的是国家。其中“社”是土神,

“稷”是谷种。“君”则是对尊长者的称谓。

C.“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另“四海”,指天下、全国,“六合”

“八荒”,都泛指天下。

D.纪传体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我们学过的有《陈涉世家》。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故能形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B.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记述了他丰富、坎坷的人生经历。

C.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D.沈德鸿的笔名为茅盾,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老舍,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

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其中“风、雅、颂”及“赋、比、

兴”被称为“诗经六艺”。

C.从结构形式上看,“范进中举”“愚公移山”“曹刿论战”“白杨礼赞”这几个短语的构成方式完全相

同。

D.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其作品有《飞鸟集》《园丁集》等;普希金是俄国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

其著名短诗。

10.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B.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C.《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11.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是中国一代大文豪,一生发表许多文学作品,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故乡》《藤野先生》均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指没有功名的人;“迁客骚人”中的“骚人”指诗人;“低偻提携”中的

“提携”指小孩;“不问苍生问鬼神”中的“苍生”指百姓。

C.“始龊”“既加冠”“而立之年”“今虽耄老”,是按照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D.成语“刮目相待”“无人问津”“窥谷忘反”分别出自《孙权劝学》《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

1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F确的一项是()

A.青鸟是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

B.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叫驿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C.城市居民聚居地叫市,城市中划定的贸易场所或商业区叫坊。

D.匹夫、布衣、白丁、黎民都是古代对平民百姓的称呼。

13.下列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一一柳宗元一一唐代一一文学家

B.《送东阳马生序》一一宋濂一一元末明初一一文学家

C.《无题》一一李清照一一唐代一一诗人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一岑参一一唐代一一诗人

画।备套整口

一、名词解释

(一)文史典籍: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3.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4.四库:经、史、子、集。

5.《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6.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二)朝代传说:

1.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2.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蜗、神农”。

3.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辔、唐尧、虞舜。

(三)地理:

1.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3.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4.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5.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6.四海:指天下、全国。

7.“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8.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9.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10.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11.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12.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四)古代别称:

1.桑梓:家乡。

2.巾帼:妇女。

3.须眉:男子。

4.鸿雁:书信。

5.社稷:国家。

6.汗青:史册。

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

9.谦称:①自称:愚、鄙、敝、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④其他:在下、小可、老朽、妾、老衲等。

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摩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称对方

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兄(称对方的哥哥),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称对方的女

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

尊堂(称对方的母亲),尊亲(称对方的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称对方的嘱咐),尊意(称对

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⑦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龄称谓:(代称)

①垂髻: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③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④束发:男子十五岁。

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之志)

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

⑨花甲:是六十岁。

⑩古稀:是七十岁。

⑪耄耋:指八九十岁。

⑫期颐:是一百岁。

(五)其他: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3.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10.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11.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12.《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13.“风骚”: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1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风、雅、颂”三大类。

15.《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16.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17.“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

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三教九流”现

多含贬义。

18.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佛教名词,指佛、法、僧。

19.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二、作家与作品

1.鲁迅,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初中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选自散文

集《朝花夕拾》;《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风筝》《雪》选自散文诗集《野

草》。

2.《论语》,为“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孔子是春秋时

代鲁国人,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大师。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

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行动的书。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

子•公孙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滕文公章下》。孟子说“大而化

之谓圣”,意思是说,道理思想光大到能够随机变化的境界,就叫作圣人了。

4.《左传》,编年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编著。《曹刿论战》选于此书。

5.《列子•汤问》,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寓言故事《愚

公移山》选于此书。“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

6.《水经注》,是我国南北朝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的注,这是古代记述我国江河分布情况的书。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

书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陈涉世家》选自《史记》。

8.唐代诗歌成就最高,涌现出大批名家。

如“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中唐三大诗人:李白(诗仙)、杜甫(诗圣)(其诗有“诗史”之称)、白居易。

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杜甫的“三吏”“三别”:“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

老别》《无家别》。

9.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10.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词。代表宋代词坛的两大流派是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李清照为代表的

婉约派。

11.明清时代四大古典小说是:《三国演义》(罗贯中•明)、《水浒传》(施耐庵•明)、《西游记》

(吴承恩•明)、《红楼梦》(曹雪芹•清)。

12.陆游,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创作诗歌颇丰,在《剑南诗稿》中收集了九千

三百余首,加上遗稿共有一万余首。

13.《儒林外史》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临死的时候点两根灯草就闭不上

眼睛的人”就是这部小说中塑造的吝啬鬼严监生的形象。

1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一诸葛亮《诫子书》。

1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一白居易《长恨歌》。

16.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学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

《背影》《绿》。

17.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文学家。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散文《白

杨礼赞》。

18.《骆驼祥子》长篇小说,老舍先生曾称之为“最使我自己满意的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旧

时代的葬歌”。

1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原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自传体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保尔•柯

察金。

20.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名文学家,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21.莫泊桑,法国最负盛名的小说家,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主要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22.契诃夫,俄国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套中人》《变色龙》等。

23.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俄)、欧•亨利(美)、莫泊桑(法)。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考点七文学文化常识

栏目设置:考点解读一考点剖析一备考整合

考点解读

・课标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

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

言。”同时强调“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是重点学习目标和考试内容。

文学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中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一般出自课下注释,

多考查时代国别、风格流派、地位评价、文章体裁、题材人物、作家作品、字号称呼、文体特点等。

复习备考文学常识要做到:注意课下注释,弄清楚一些常见作家的作品、风格流派、写作特点等。要

时时关注相关的文化常识专有名词,通过查字典、找资料等方式识记这些文化常识的具体内容,并把学习

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识内容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加以整理。

・考情分析

考点分值题型

文学文化常识2/3以选择题为主

・命题趋势

对近年中考试卷进行分析,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常以二者兼而有之的综合方式进行考查,且占比例最

大。单纯考查文学常识或文化知识的试题所占比例极小。具体考查点归纳如下:

1.文学常识主要考查点包括:(1)识记教材中涉及的主要作品的作家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

(国籍)、所属流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成就)以及主要代表性作品名及其体裁。(2)识记教材中涉

及的文体知识。(3)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常见的文体知识。

2.文化常识主要考查点包括:(1)能够识记常见的对联、节日习俗、官职名称、天文历法、纪年纪时、

风俗礼仪、地理山川、河流湖泊、交通桥梁、建筑宫室、汉字书法、文房四宝、琴棋书画、服饰器物、音

乐戏曲、武术兵器、饮食起居、科举常识、典章制度、文化典籍等文化常识等。(2)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

用常见的文化常识。

考点剖析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X【常考题型展财

以选择题为主

X[经典考题回放I

1.(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烟台剪纸、螳螂拳、八仙葫芦、烟台绒绣……多姿多彩的非遗技艺,吸引了众多游客。一一这句话中标

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B.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壤,雷锋精神依然具有跨越时间的无限魅力。一一这句话没有语病。

C.“余强饮三大自而别”“麟等交错”“一回羹”一一“白”“觥筹”“豆”在古代都指酒杯。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一一这个文学常识表述

是准确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C.说法有误。“觥筹”是酒杯和酒筹,“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

皿,形状像高脚盘。而非“在古代都指酒杯”。故选C。

2.(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他的作品《爱莲说》以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莲花的赞美,来表达洁身

自爱的人生追求。

C.中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表述,颇有特色。如用“黄发垂髯”来借指老人和小孩;男子二十岁称“弱冠”,

女子十五岁为“及笄”。

D.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

的“六要素”。新闻注重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答案】A

【解析】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纪传体通史”有误,《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

部编年体史书。故选A。

派【技巧方法指导]

1.纵横结合记忆法

古今作家生活时代不同,从而形成纵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

系。将这些纵横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在脑中形成几条线或几个面,是一种快速而牢固的记忆方法。如

果能据此自己动手制作几张图表,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

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

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

2.举一反三记忆法

如由《战国策》的国别体联想到《史记》的纪传体和《资治通鉴》的编年体;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

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

伦。这样触一而发十,就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文学常识了。

3.分门别类记忆法

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以考点为分类标准,

如:(1)时代国别,可以借鉴古代史书体例中的编年体和国别体的方法,按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来记忆。(2)

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3)地位评价,如“四大名著”“世

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等。(4)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5)题材人物,如《范进中举》

《孔乙己》等都塑造了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形象。(6)作家作品,如苏轼的诗、词及文等。

(7)字号称呼,如柳河东、杜拾遗、太史公等。

4.点面结合记忆法

复习既要注意全方位复习,又要注意突出重点。有的文学常识关键就在某一要点,抓住了要点,其他

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住除《祝福》出自

《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

当然,上述记忆方法并非只能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各种记忆方法

的综合使用,既是对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自然会更好。

X【即时跟踪加练I

1.(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作者是清

代小说家曹雪芹。

B.“惠顾”“见谅”“犬子”是敬词,“家严”“愚见”“劳驾”是谦词。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湘行散记》。

D.二十四节气中,“立春”在“春分”之后,“谷雨”在“清明”之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B.“犬子”“见谅”是谦辞,“劳驾”是敬辞;C.《湘行散记》

是散文,而且不是茅盾的作品,是沈从文的作品;D.“立春”在“春分”之前,“谷雨”在“清明”之后;

故选Ao

2.(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古代,“冠冕”指帝王、官员戴的帽子;“簪缨”指贵族的帽饰;“纶巾”是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

B.“布衣之交”“管鲍之交”“忘年之交”“八拜之交”都是关于交情的成语。

C.《马说》和《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杞人忧天》和《愚公移山》均出自《列子》。

D.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运用写实的笔法来表现人物,如朱德笔下的母亲,杨绛笔下的老王和刘绍棠笔下

的何大学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相关文学文化常识。D.“……刘绍棠笔下的何大学问”表述错误。何大学问是小说《蒲

柳人家》的一位人物,是虚构的,不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运用写实的笔法来表现的人物。故选D。

3.(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三百首》原是为儿童学诗而编的“家塾课本”,选篇精当,雅俗共赏。

B.早期长篇小说如《红楼梦》具有英雄传奇色彩,直到《水浒传》才完全改变。

C.《儒林外史》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了普通士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D.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答案】B

【解析】考查名著和文化常识。B.有误,早期长篇白话小说,无论是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历史演义,

以《水浒传》为代表的的英雄传奇,还是以《西游记》《封神演义》为代表的神魔小说,都是从国家政治、

社会批判的角度来立意构思的,展现的是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很少涉及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世界。这些

小说,是在几百年民间创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完成的,有着明显的“说书人”痕迹,具有英雄传奇色彩。

直到晚清的《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才有了更多的个人生活场景描写和人物心理刻画。应为“早期长

篇小说如《水浒传》具有英雄传奇色彩,直到《红楼梦》才完全改变";故选B。

4.下列有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饮食是节日习俗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比如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吃汤圆,寓意团团圆

圆;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B.“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C.“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出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卜算子”是词牌名。

D.“饱含真情”是动宾短语,“千疮百孔”是并列短语,“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一句中,“不

经意间”是状语。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和语法知识。D.“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一句中,“不经意间”

是修饰名词“小事”的,因此是定语,不是状语;故选D。

5.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有“三山五岳”之说,李清照《渔家傲》中的“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杜

甫《望岳》中的“岱宗”即五岳之首一一泰山。

B.《战国策》是南宋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都选自

其中。

C.茅盾原名沈德鸿,小说《蚀》三部曲、《子夜》都是他的作品。他在散文《白杨礼赞》中借极普通的白

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

D.19世纪的俄国文坛,群星璀璨,有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列夫•托尔斯泰,还有三大短篇小

说巨匠之一的契诃夫,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战争与和平》《变色龙》等。

【答案】B

【解析】考查文化文学常识。B.刘向是西汉人,《曹刿论战》出自《左传》。故选B。

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人世间》的热播,再一次强烈地证明了文学与影视的亲密关系。”这句话状语“强烈”与中心语“证

明”搭配不当,可改为“有力”。

C.“好奇地问”“热烈欢迎”是偏正短语;“写文章”“热爱家乡”是动宾短语;“心情愉快”“太阳升”

是主谓短语。

D.“这次疫情来得很突然,与其说是冬季还没有过去,还不如说是一次倒春寒。”这是一个表示并列关系

的复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D.表述错误。根据“这次疫情来得很突然,与其说是冬季还没有过去,

还不如说是一次倒春寒”中的“与其……不如……”是表示选择关联词可知,这是一个表示选择关系的复

句,而非“并列关系”。故选D。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顶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

歌305篇,分风、雅、颂三个部分,使用赋、比、兴手法。

B.《孟子•尽心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的“社稷”指的是国家。其中“社”是土神,

“稷”是谷种。“君”则是对尊长者的称谓。

C.“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另“四海”,指天下、全国,“六合”

“八荒”,都泛指天下。

D.纪传体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我们学过的有《陈涉世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B.“君”则是对君主的称谓。故选B。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故能形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B.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记述了他丰富、坎坷的人生经历。

C.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D.沈德鸿的笔名为茅盾,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答案】B

【解析】考查文学、文化常识。B.“小说集”有误,应为:散文集。故选B。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老舍,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

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其中“风、雅、颂”及“赋、比、

兴”被称为“诗经六艺”。

C.从结构形式上看,“范进中举”“愚公移山”“曹刿论战”“白杨礼赞”这几个短语的构成方式完全相

同。

D•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其作品有《飞鸟集》《园丁集》等;普希金是俄国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

其著名短诗。

【答案】C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和短语结构。C.错误。从结构形式上看,“范进中举”“愚公移山”“曹刿论战”

这几个短语的构成方式完全相同,都是主谓结构。“白杨礼赞”结构不同,是偏正结构。故选C。

10.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B.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C.《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答案】B

【解析】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B.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不是“道家”。故选B。

11.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是中国一代大文豪,一生发表许多文学作品,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故乡》《藤野先生》均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指没有功名的人;“迁客骚人”中的“骚人”指诗人;“低偻提携”中的

“提携”指小孩;“不问苍生问鬼神”中的“苍生”指百姓。

C.“始龊”“既加冠”“而立之年”“今虽耄老”,是按照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D.成语“刮目相待”“无人问津”“窥谷忘反”分别出自《孙权劝学》《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A.《故乡》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而非出自散文集《朝花夕

拾》;故选A。

1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鸟是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

B.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叫驿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C.城市居民聚居地叫市,城市中划定的贸易场所或商业区叫坊。

D.匹夫、布衣、白丁、黎民都是古代对平民百姓的称呼。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C.城市居民聚居地叫坊,城市中划定的贸易场所或商业区叫市;选项表述错

误;故选C。

13.下列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一一柳宗元一一唐代一一文学家

B.《送东阳马生序》一一宋濂一一元末明初一一文学家

C.《无题》一一李清照一一唐代一一诗人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一岑参一一唐代一一诗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C.《无题》一一李商隐一一唐代一一诗人;故选C。

备考整复]

一、名词解释

(-)文史典籍: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3.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4.四库:经、史、子、集。

5.《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6.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二)朝代传说:

1.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2.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婿、神农”。

3.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善、唐尧、虞舜。

(三)地理:

1.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3.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4.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5.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6.四海:指天下、全国。

7.“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8.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9.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10.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11.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12.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四)古代别称:

1.桑梓:家乡。

2.巾帼:妇女。

3.须眉:男子。

4.鸿雁:书信。

5.社稷:国家。

6.汗青:史册。

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

9.谦称:①自称:愚、鄙、敝、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④其他:在下、小可、老朽、妾、老衲等。

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称对方

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兄(称对方的哥哥),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称对方的女

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

尊堂(称对方的母亲),尊亲(称对方的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称对方的嘱咐),尊意(称对

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⑦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龄称谓:(代称)

①垂髯: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③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④束发:男子十五岁。

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之志)

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

⑨花甲:是六十岁。

⑩古稀:是七十岁。

住建耋:指八九十岁。

⑫期颐:是一百岁。

(五)其他: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3.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10.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11.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12.《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13.“风骚”: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1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风、雅、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