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案1(新版)粤教版主备人备课成员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的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具体内容包括:
1.地球的形状:学生需要了解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学生需要掌握地球的表面积、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等基本数据。
3.地球仪:学生需要了解地球仪的定义、作用以及如何使用地球仪。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地理观察力:培养学生观察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仪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地理思维力: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思维来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如通过观察地球仪来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地球仪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地理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地球的形状: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学生需要记忆并应用地球的表面积、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等基本数据。
3.地球仪的使用:学生需要掌握如何使用地球仪,包括理解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国家和地区等表示方法。
难点:
1.地球的形状理解: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较为困难。
2.地球大小的记忆:学生需要记忆地球的表面积、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等数据,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3.地球仪的操作:学生需要掌握如何使用地球仪,包括如何找到特定的国家和地区,这需要一定的实践操作和指导。
解决办法:
1.对于地球的形状理解,可以通过展示地球的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形状。同时,可以利用地球仪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地球仪来理解地球的形状。
2.对于地球大小的记忆,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或者记忆卡片,帮助学生记忆地球的大小数据。同时,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
3.对于地球仪的操作,可以进行分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地球仪,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地球形状、大小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直观展示和解释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实验器材:准备地球仪等实验器材,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台,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和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展示地球的图片并提问:“你们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行讲解,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首先,教师介绍地球的形状,解释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接着,教师讲解地球的大小,包括地球的表面积、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等基本数据。最后,教师介绍地球仪的概念、作用以及如何使用地球仪。
3.巩固练习(5分钟)
教师通过练习和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给出一些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答问题。
4.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仪的理解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5.创新环节(5分钟)
教师提出一个与地球形状和大小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提出问题:“如果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和回答。
6.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的重要知识点。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总用时:40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要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提出问题。通过创新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学过程要符合实际学情,紧扣重难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学生学习效果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学生能够记忆并应用地球的大小数据,包括地球的表面积、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
3.学生能够掌握地球仪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如何找到特定的国家和地区。
4.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实际操作,加深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理解。
5.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共同解答。
6.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并回答与地球形状和大小相关的实际问题。
7.学生能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地理观察力和思维力。
8.学生能够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提高科学素养和地理实践能力。重点题型整理1.判断题:判断地球的形状是否为完美的球体。
答案:错误。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填空题:请填写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的数值。
答案: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
3.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的地球大小数据。
A.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B.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C.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
答案:A、B、C都是正确的地球大小数据。
4.简答题:请简述地球仪的作用。
答案:地球仪是一种模型,用于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地表特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理位置,以及各国和地区的分布。
5.应用题:如果一辆火车从地球赤道出发,沿着赤道行驶一圈,它将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火车将行驶约40075千米。板书设计1.地球的形状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②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③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
3.地球仪的作用
①地球仪是一种模型,用于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地表特征。
②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理位置。
③地球仪可以展示各国和地区的分布。
4.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①找到特定的国家和地区
②理解经纬线和地图上的方向
③观察地球仪上的地形和海洋分布
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艺术性和趣味性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使用图标、颜色和图形来表示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的使用方法,使得板书更加生动有趣。教学反思与总结1.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和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讲授新课时,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的作用,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巩固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答,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地球的形状时,部分学生对地球不是完美的球体这一点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形象地展示地球的形状,如使用地球仪和模型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此外,在课堂提问环节,我需要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教学总结
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地球形状的理解较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高温电动浮筒液位变送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钢丝液位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防治雾霾建议书
- 《供配电技术》6.2 教案
-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总结(31篇)
- 悼念父亲致辞(21篇)
- 护理妇科见习报告(3篇)
- 餐饮管理部门重点工作计划
- 【高压电工】模拟试题及答案
- 陕西省汉中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课后作业(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亲子沟通与孩子心理健康
- 英语项目化课程设计案例
- DL∕ T 736-2010 农村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
- 2024-2025学年度北师版七上数学-第十周自主评价练习(期中测评)【课件】
- 消费积分返利合同范本
-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美容化妆品学》课程标准
-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新高考英语1卷试题及答案(含听力原文)
- 项目转量产管理流程模板
-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DB64-T1746-2020
- 淀粉发酵工艺的优化与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