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育才中学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育才中学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育才中学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育才中学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育才中学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育才中学高考历史必刷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主张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并可出钱赎买份地的是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林肯 D.俾斯麦2.1930年,美国胡佛政府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引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战。这一现象①摆脱经济危机的尝试②扰乱了世界经济秩序③加剧世界性经济危机④自由放任政策的放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克里孟梭疾呼:“我第一是复仇,第二是复仇,第三仍是复仇”。他的“仇恨”起因于:A.普法战争法国失败 B.普鲁士破坏法国革命C.德奥同盟针对法国 D.德挑战法国霸主地位4.图片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如此自由”A.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B.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C.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D.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5.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指出:“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这表明A.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找到革命胜利的道路 B.国共合作出师北伐并取得巨大成功C.毛泽东已认识到农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D.中国共产党己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6.下表反映的是两晋南朝入仕类别统计。据此推断合理的是类别吏部直接任命察举和学校考试州郡县吏积功升迁其他比重50.2%25.4%14.2%10.2%A.太学考试开始出现 B.察举选官注重才能C.选官权向中央集中 D.州郡县吏升迁缓慢7.“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材料中“铁和血”“煤和铁”分别喻意A.武力手段、工业基础 B.暴力战争、国家垄断C.强权政治、商品经济 D.专制统治、自由竞争8.为避免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宋朝推行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文官体制 D.行省制度9.1979年7月中国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又出台了《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等相关法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入世承诺在五年内清理和修改了2000多种法律法规。上述举措A.保障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性发展B.主要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说明中国已经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地位10.在1958年夏天,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提出把蛋白质人工合成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在上海和北京的几次科技展览会上,党中央和上海市委希望他们加速实现该项目,在研究所内部,青年同志也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1965年最终合成)。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冒进的风气助推了科技发展B.科学大跃进在全国掀起高潮C.新中国的科研力量主要是青年D.大跃进时政府加大了科研投入11.明朝晚期,白银向社会渗透加速了社会流动,随着旧等级制的逐渐瓦解,富民阶层兴起,妇女、雇工、奴隶的法律地位也有所提高,同时政治社会化和儒学平民化趋势日显。这主要体现了当时A.社会结构逐渐多元化 B.商业行为是各阶层的共同取向C.社会变革已成为主流 D.白银货币化是社会变革的根源12.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电中提出了著名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其中,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将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和军事委员会的指导。中共的主张意在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保存抗日根据地和军队C.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D.承认南京政府领导地位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公元前139年,张骞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他出发后被匈奴所俘虏,在匈奴人中过了十年囚徒生活,之后逃跑,终于到达大宛。……张骞回到中国,带回了葡萄种子,还带了大量资料,根据这些资料中国才制定了后来在中亚的前进政策。汉武帝据此形成了一个新方案:他展望着一个伸展到极远的西方的伟大外交网,决心要和帕米尔以外的各国开辟持久的关系。这不仅仅是为了中国反抗匈奴,也意图在国内国外荣耀汉室,同时也是进行奢侈品贸易的手段。从《史记》上可以看出,不管是派遣使节出去,或是招待这些被访问国家回访的使团,汉王朝都意图给外国人造成中国伟大的印象。这样,交换使节就成为一种贸易形式,为进一步非官方的贸易开辟了道路。——摘编整理自(英)赫德逊:《欧洲与中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14.(20分)材料二战爆发后,1940年美国与澳大利亚正式建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澳大利亚对日宣战。1942年1月,日军空袭澳大利亚北海岸,澳政府不再把维护英国在远东的基地作为首要任务,而是把保卫本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1942年3月,菲律宾陷落,麦克阿瑟被迫率部南下在澳大利亚登陆。随后,双方设置美澳联合司令部,大本营设在墨尔本。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有100多万的美军经过或驻扎在澳大利亚,美军的大部分物资支持由澳提供。菲律宾被占领后,澳大利亚成为美军太平洋反攻的跳板。美澳两国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战时军事同盟,为战后构建美澳同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摘编自王娟《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构建战后亚太同盟体系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美澳军事同盟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时美澳军事同盟形成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主持这项改革的是亚历山大二世,故选B;彼得一世没有进行农奴制改革,排除A;林肯是美国总统,维护的是美国国家统一,C排除;俾斯麦是德意志首相,主要是促进德国完成统一,排除D。故选B。2、A【解析】

根据材料“1930年”“美国胡佛政府”“提高关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危机,美国等政府采取提高关税等措施尝试摆脱危机,但这些措施进一步破坏了世界经济秩序,加剧了经济危机,故①②③正确;胡佛政府仍然坚持自由放任政策,故④错误;所以答案选A。【点睛】关键信息是“1930年”“美国胡佛政府”“提高关税”;从中分析出答案。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克里孟梭坚持要“复仇”,这说明法国此前曾遭到过重大的失败,并受到侮辱,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可知,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对德割地并支付大量赔款,从此埋下双方仇恨的种子,故选A。B项错误,法国大革命是在18世纪进行的,普鲁士虽然组织了反法联盟,但是并不是法德结仇的开始;C项是在一战之中;D项明显错误。考点:普法战争点评:1870~1871年普鲁士同法国之间的战争。战争1870年9月开始,最终法国战败。1871年1月28日,巴黎失陷,两国签订停战协定。2月26日,双方在凡尔赛签订初步和约。5月10日在法兰克福签署了正式和约。这次战争使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结束了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4、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颁布了“二一九”法令,农奴获得解放,不再依附于农奴主或地主,恢复了人身自由。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残酷的掠夺。且农奴只获得了一定的自由,也没有获得权力和财富,排除A项;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不是自下而上,排除C项;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奴获得自由受到广大农奴的支持和拥护,“社会各阶层的反对”的表述太过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5、C【解析】

根据题干“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开始重视中国农民问题,认为应团结广大农民参与革命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故C项正确;1928年工农武装割据使共产党人找到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北伐的结果,排除B项;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意识到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排除D项。故选C。6、C【解析】

根据材料,两晋南朝入仕的官员中,一半以上是吏部直接认命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魏晋时期选官权正向中央集中,C选项符合题意;太学考试“开始”出现是在西汉时期,A选项错误;材料只显示出“察举”选官在其中占1/4,没有提供其注重才能的相关信息,B选项错误;州郡县吏积功升迁占的比例较小,不能说明其升迁缓慢,D选项不符合题意。7、A【解析】

根据材料“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和血”就是依靠战争,用武力手段建立帝国;“煤和铁”强调了工业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煤为工化提供主要能源,而铁则是工业的主要原料,所以“煤和铁”就是德国的工业基础,故答案为A;BCD不符合材料的喻意,排除。8、C【解析】

为了避免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宋朝实行文官体制,防止武将篡权,故选C项;三公九卿制是秦朝中央官制,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出现的中央官制,排除B项;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排除D项。故选C。9、A【解析】

材料涉及的时间是1979开始到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内,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加强与外国的联系,并且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承诺清理和修改多种法律法规,主要是为了保障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性发展,故选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1992年提出的,与材料商70、80年代的法律不符,B错误;材料无法证明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涉外经济,即国家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故D与题意不符,排除。10、A【解析】解题时需要紧扣“1958年”“加速实现该项目”“青年同志也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科学领域存在大跃进的风气,再“结合1965年最终合成”说明了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仅是涉及到上海、北京,无法说明在全国掀起高潮,故B项排除;材料中仅是阐释青年的要求,并不能说明其是主要的科研力量,故C项排除;材料中无“政府加大投入”的表述,故D项排除。11、A【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明代晚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富民阶层兴起,妇女、雇工、奴隶地位提高及儒学的平民化反映了传统社会等级结构受到冲击,社会结构逐渐多元化,故A项正确;题干不能说明商业行为受各阶层认同,排除B项;题干信息不能说明明代后期出现社会变革趋势,排除C项;明代晚期社会变革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排除D项。故选A。12、A【解析】

根据材料“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将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和军事委员会的指导”可知在抗日战争中为了配合国民党共同抗日,中共主张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A;B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表述错误,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背景:匈奴多次犯边,边患严重;汉王朝经过休养生息,有了解决边患的经济基础;汉朝企图扩大在西域的影响;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得到巩固。(2)影响: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交往;推动了中国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增加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了解,提供了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扩大汉朝的影响力;有利于官方与民间贸易的发展(推动“丝绸之路”的出现)民间贸易的发展(推动“丝绸之路”的出现)。【解析】

(1)背景:依据材料“公元前139年”和所学从西汉时期匈奴多次犯边、汉王朝经过休养生息、汉朝企图扩大在西域的影响和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得到巩固等方面回答。(2)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謇出使西域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各民族的交往;依据材料“张骞回到中国,带回了葡萄种子,还带了大量资料”可知推动了中国与中亚地区的交流;依据材料“交换使节就成为一种贸易形式,为进一步非官方的贸易开辟了道路。”可知有利于官方与民间贸易的发展以及民间贸易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增加中原王朝对西域的了解、提供了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以及扩大汉朝的影响力等回答。14、(1)原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澳大利亚安全受到威胁;澳大利亚外交政策调整:美国建立亚太同盟体系的需要:英国自身难保,无暇东顾。(2)影响:保障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为战后英澳同盟奠定基础:弱化了英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对战后冷战的形成产生了影响。【解析】

(1)根据“澳政府不再把维护英国在远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