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反映了上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某学者撰文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从勤俭节约到消费至上的消费观念变迁历程,伴随消费观念变迁的是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的深刻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我国A.发展新兴工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B.城镇化的水平不断提高C.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D.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3.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封少弟康叔于殷故地卫。鉴于“酒之失,妇人是用,故纣之乱自此始”,周公要求康叔“刚制于酒”,有敢“群饮”者杀之,“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敦之。这反映出当时A.儒法两家学说相融合 B.粮食产量低不应酿酒C.稳定政局为首要任务 D.重视私营手工业发展4.史学界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以往采用的主要是回忆录。但后来越来越多采用手稿和文件.如议会记录、报纸和宣传册等资料,尤其是采用了当时普通人的信件和自记。这一改变A.有助于了解历史事件全貌 B.忽视了亲历者的观感和情绪C.颠覆了传统史学研究模式 D.彰显了一手史料的史学价值5.据统计,1970年全1979年,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加大经济干预的力度 B.经济滞胀影响人口的就业分布C.新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D.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6.时下,“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战略伙伴关系”等新型国际关系名词展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己经改变。这种变化从根本上说明A.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B.新时期各国外交政策发生实质性的变化C.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D.利益和实力的变化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7.秦初,丞相王绾献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秦王请群臣议。李斯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秦始皇纳其言。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A.秦统一之后始行郡县制B.秦统一后全境推行郡县制C.战国时各国采用分封制D.战国时已普遍推行郡县制8.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9.汉唐盛世皆是帑藏丰实,充斥汉武太仓的是“陈陈相因”的粟,玄宗开元时的公私仓廪则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储粮从“粟”到“稻米、粟”这一变化的主要条件是A.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形成 B.政府均田限田措施成效显著C.洲际物种交流影响经济生活 D.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发展完善10.1861年咸丰帝批准了奕䜣等人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奏请,颁布“关防”(由临时派遣的官员使用,用长方形的官印),并规定其职责只限于通商。这反映了清政府A.已认识到外交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性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仍固守“天朝上国”传统外交观念 D.重视处理庞杂的洋务事宜11.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东汉时期谏官成为定官,谏官制度(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得到发展;唐朝时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这反映出汉唐时期()A.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定的民主性B.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C.翼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开始限制君主的权力12.20世纪60年代,针对世界形势的变化,以卡尔·多伊奇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随着两极向多极转变,战争的次数可望减少,形势更为稳定。而以肯尼思·华尔兹为首的一些学者则认为,两极体系比多极体系更为稳定。据此可知,这两种认识A.体现了美苏对峙与世界力量中心增多的国际格局B.都明确指出未来国际关系发展的趋势是消除战争动荡C.说明第三世界成为制约美苏两极的重要政治力量D.使未来世界政治格局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强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但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政治实体。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材料二清初,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等人外,还对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等进行祭祀。康熙帝六次南巡的活动之一就是到南京的明孝陵祭祀明太祖。他还专程前往曲卓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更是提出“最天法祖、勤政爱民”“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会通各族文字的书籍。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局面形成的表现与途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朝前期为实现国家认同所做的努力。14.(20分)材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旧商务体制的废除,新商务体制在商品流通和其他服务劳动交换的市场环境中建立并不断完善起来。它与旧商务体制不同之处不仅在于“计划”与“市场”的区别,还有商务内容区别,即单一商品流通与商品、服务两种交换关系结合的区别。新商务体制虽然是以市场调节商品流通和服务交换为基础,但也重视政府调控手段。政府调控的对象主要是少数重要商品和稀缺商品、服务交换中的金融信贷服务、商业地产服务等;调控手段以经济杠杆和法律法规为主,同时也采用行政手段。在管理体制方面,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流通管理,建立有序、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将商务服务业作为重要产业纳入管理,促进商务服务业快速发展。在促进体制方面,加快培育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在经营体制方面,加快粮食、石油等重要商品流通经营与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提高市场化程度等——摘編自裴长洪、彭磊《中国流通领域改革开放回顾》(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商务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商务体制改革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据表格中交通工具的变化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上海的交通工具种类增加,①项符合题意;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此时期马车、轿子和马等传统交通工具逐渐被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取代,这体现了交通工具的日益近代化,②项符合题意;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此时期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公共交通有一定发展,③项符合题意,因此A选项正确。虽然这一时期上海汽车较多,但都是外国进口的,不能说明上海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④项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C【解析】

勤俭节约说明物资匮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而随着人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尤其是消费至上观念的出现,说明市场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由此可见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C正确;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变化与新兴工业发展无关,排除A;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人们消费观念之间无必然联系,排除B;我国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不能导致人民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变化,排除D。3、C【解析】

周公认为酒色是导致商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求康叔不得沉湎于饮酒,其主要目的在于稳定政局,巩固统治,故选C;周公要求康叔不沉湎酒色并未体现儒法学说的融合,排除A;B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4、A【解析】

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从彩回忆录到手稿和文件等,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历史事件,故A正确;材料强调研究手段和资料的丰富性,并没有忽视经历者,也不是为了彰显了一手史料的价值,排除BD项;“颠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5、D【解析】

材料反映了美国第一、第二产业人数下降,而第三产业人数大幅度上升。依据信息革命的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国民经济比例发生变化,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与美国各行业人口变化相符,表明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D正确;据所学可知,美国在70年代经济滞涨时期,采取了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而不是经济滞胀对人口就业分布的影响,B错误;美国的新经济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时间不符,C错误。故选D。6、D【解析】A.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完全形成,经济上全球化进程再进一步发展,政治上多极化还没有完全形成;B.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各国外交政策发生实质性改变,只是说明他们进行了一些调整,一些新型的国际关系特征开始出现,但是矛盾冲突也依然存在;C.材料中没有看出各国共同的追求,说明国际关系的特征发生改变;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各国外交关系.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改变,主要是因为二战冷战格局结束以后,我力量和实力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利益要求有所不同所导致;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当前国际关系中,各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演变.要求学生结合冷战前后的世界政治现实来分析材料。7、B【解析】

材料文字“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表明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其主张被秦王采纳,在全国实行郡县制,B正确;郡县制在秦以前的战国时期已经存在,排除A;C与材料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战国是否实行郡县制的信息,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联系所学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史实分析解答。8、B【解析】试题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创是在安徽和四川,故A项错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故C项错误;国企改革是在1984年开始,故D项错误;1980年全国人大批准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经济特区,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对外开放【名师点睛】本题以1979年中共中央的决定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改革开放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因果逻辑推理的能力。本题的解答比较容易,试题的命制契合了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热点,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给出的时空信息。这说明高考试题对时空意识的考查从来没有淡化,这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素养。9、D【解析】

粟主要种植于北方,稻米主要种植于南方,汉武帝和唐玄宗是国家政治中心都位于北方,汉唐太仓的储粮由单纯的粟到粟和稻米相结合,说明南方的稻米大量运输到北方,体现了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故选D;汉唐时没有形成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排除A;汉代没有均田制,排除B;材料中不是洲际物种交流,排除C。故选D。10、C【解析】

材料反映了总理衙门是由临时官员管辖的,而且职责范围狭窄,表明其对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并不重视,“天朝上国”的观念仍未改变。C正确;通过材料中总理衙门的官员职责来看,清政府并不重视国际化的外交,A错误;总理衙门的设立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是一致的,八国联军侵华才完全沦为半殖民地,B错误;外国侵略者不满清政府原有外交体制,要求清政府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不是清政府的重视,D错误。故选C。11、B【解析】试题分析:董仲舒的学说神化君权,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客观上有利于以“天”名义制约君权,防止暴政;东汉以后谏官的职责是向皇帝进谏,指出皇帝的过失;唐朝的三省六部中,三省在皇帝之下进行决策且相互制约,三省为皇帝最终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可以避免皇帝决策的失误。三者的共同点是保证决策的正确,为皇权服务,故B正确。A、C项都是错误的,因为皇帝仍然掌握决策权,并非少数服从多数;在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所有人都不可能限制皇权,谏官的进谏、三省的决策能不能得到皇帝的认可,取决于皇帝的态度,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12、A【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材料主要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对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发展的认识,故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故B项说法错误;第三世界是助推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与第二种观点矛盾,故C项说法错误;题中只是学者的个人观点,属于学术争鸣问题,故D项的描述与材料中反映的内容不符,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表现:民族交融;局部统一。途径:战争;会盟;改革;和平交往。(2)评述:强调清朝统治正统性与合法性,以因俗而治、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实现了政治认同;秉承儒家思想,奉行“崇儒重道”,用儒家思想文化治世,构建了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人关后,满族实现了汉化,树立了华夏一家的民族意识,强化了各民族一家的民族认同。这些努力巩固了清朝专制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推动了民族交融,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构建了一个各民族认同的国家体系。【解析】

(1)表现:根据材料“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可归纳出民族融合;根据材料“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可归纳出局部统一。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局面形成的途径有战争、会盟、改革及和平交往等方式。(2)评价:首先努力方面:根据材料“清初,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等人外,还对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等进行祭祀”可归纳出强调清朝统治正统性与合法性,以因俗而治、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实现了政治认同;根据材料“康熙帝六次南巡的活动之一就是到南京的明孝陵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