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_第1页
2024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_第2页
2024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_第3页
2024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_第4页
2024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語文基础知识點归纳第壹部分二种語言类型:口語、書面語。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二种阐明語言:平实、生動。二种阐明文类型:事理阐明文、事物阐明文。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會环境描写--交代時代背景。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第二部分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体現小說主題思想确定重要人物)情节(開端/发展/高潮/結局)环境(自然环境/社會环境。)议论文三要素:论點、论据、论证。议论文构造三部分:提出問題(引论)、分析問題(本论)、处理問題(結论)。三种阐明次序:時间次序、空间次序、逻辑次序。語言运用三原则:简要、连贯、得体。第三部分四种文學体裁:小說、诗歌、戏剧、散文。四种论证措施: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方论证、對比论证。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說句、疑問句、祈使句、感慨句。小說情节四部分:開端、发展、高潮、結局。记叙的四种次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引号的四种使用方法:①表引用②表挖苦或否认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著重指出第四部分五种体現方式:记叙、描写、阐明、抒情、议论。破折号的五种使用方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說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題转换⑤表意思递進第五部分六种阐明措施: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六种逻辑次序:①總←→分②現象←→本质③原因←→成果④慨括←→详细⑤部分←→整体⑥重要←→次要记叙文六要素:時间、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通過和成果。六种人物的描写措施:肖像描写、語言描写、行動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妥③关联詞語使用不恰當④前後矛盾⑤語序不妥⑥误用滥用虚詞(介詞)省略号的六种使用方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語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說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進行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對比、烘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第六部分七种短語类型:并列短語、偏正短語、主谓短語、動宾短語、後补短語、的字短語、介宾短語。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進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第七部分八种常用修辞措施:①比方--使語言形象生動,增長語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當人写,使語言形象生動。③夸张--為突出某壹事物或强调某壹感受。④排比--增强語言气势,加强体現效果。⑤對偶--使語言简洁工整。⑥引用--增强語言說服力。⑦设問--引起讀者注意、思索。⑧反問--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认)語气。第八部分壹、掌握阐明措施。使用了哪些阐明措施?有什么作用?模式:措施+效果+特性“运用了……的阐明措施,……阐明了(阐明對象)的……(特點)。”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阐明,显得条理清晰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說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3打比方:生動形象阐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4作诠释:對……深入解释阐明,让讀者對……有深入的认识.5举例子:详细阐明……的特點,從而使阐明更详细,更有說服力。6下定义:精确而简要地揭示了……的本质特點,使阐明愈加严密。7作比较:把……和……互相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點.8列数字:用品体的数据……加以阐明,使阐明更精确更有說服力。9.列图表:详细阐明了……特點,使阐明更简要更直观.10.摹状貌:详细生動形象地阐明了……显得生動活泼.二、感悟阐明語言。修饰性、限制性詞語(如:基本上、大概、比较、壹般、极個别、、大多数、更、也許、常常、在當時、绝大部分、重要、几乎……)能否删除或替代,為何?語言精确类答題措施:1.“××”詞好在哪裏?★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精确地)阐明了……事物的……特性,可以激发讀者的愛好(符合实际状况,具有科學性)。2.文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删去:這样的題目分四步:A:判断,壹般是不能删B:解释這個詞語在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C.比较:即比较删掉這個詞語与没有删掉此前的区别,壹定要結合详细的句子進行分析,意思变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D結尾壹定要有這样的句子:這体現了阐明文語言的严密性、精确性与科學性。★答題模式:不能删。由于“××”詞表达……,删掉後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這与文意不符。体現了阐明文語言的严密性、精确性与科學性。三、結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提议、說見解或畅想未来.1、常見写作措施、体現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對比、烘托、反衬、烘托、以小見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後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1)象征(托物言志):通過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详细植物、動物、物品等的某些特性,委婉波折地将作者的感情体現出来。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体現為详细的可感知的形象。另壹方面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遠之意。(2)烘托:以他体從正面、背面两個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性。(3)對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壹种事物相對立的两個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重要事物或事物的重要方面的××特性。(4)借景抒情:通過描写详细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体現作者某种诚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斥诗情画意。(5)先抑後扬:先否认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内在意义,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表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性。(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构造愈加集中紧凑,体現更為简洁精练。直接和间接描写措施結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愈加鲜明、突出。(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後照应,情节严丝合缝。(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壹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題。议论文:强化××论點。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長情感的深度。(9)联想:由壹事物想到另壹事物的心理過程。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動感人。(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发明新形象的心理過程。作用:為塑造形象、体現主題服务。使讀者接受美的陶冶。第九部分語文答題思绪壹、總用:1、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2、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覺、听覺、味覺、触覺、嗅覺;3、描写景物的措施:動静結合(以動写静)、概括与详细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反衬(先言他物,反写本物);4、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背面(又叫间接);5、论述方式:概括论述(總說)、细节描写;6、某句话中某個詞换成另壹种行吗?為何?動詞:不行。由于该詞精确生動详细地写出了……形容詞:不行。由于该詞生動形象地描写了……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壹般、也許、有時、壹般等):不行。由于该詞精确地阐明了……的状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间、表范围等),换了後就变成……,与事实不符合。(若是阐明文再加上“原詞体現了阐明文語言的精确性”)7、壹句话中某两三個詞(几句话)的次序能否调换,為何?不能。由于(1)与人們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表及裏、由現象到本质、從遠到近、由背影到面容等,视详细状况而定)的规律不壹致;(2)该詞与上(下)文是壹壹對应的关系;(3)這些詞是递進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4)這些詞語的次序在語气上是层進的,调换就不能体現了。8、两种語言类型:口語(自然,亲切)与書面語(精确,优美);9、三种人称:第壹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10、詞語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11、語言运用的三原则:简要、连贯、得体;12、四种文學体裁:小說、诗歌、散文、戏剧;13、四种句子类型(句式):陈說句、疑問句、祈使句、感慨句;14、七种短語类型:并列、偏正、主谓、動宾、後补、的字、介宾;(理解即可)15、八种复句类型:并列、转折、条件、递進、选择、因果、假设、承接;(理解即可)16、引号的五种常見使用方法:表引用、表挖苦或否认(反語)、表特定称谓、表强调或著重指出、表特殊的含义;17、破折号常見使用方法:表注释(解释阐明)、表插說、表声音的中断和延续、表话題转换、表意思递進、表提醒阐明、表總結;18、省略号的六种常見使用方法:表内容省略、表語言断续、表因抢白话未說完、表心情矛盾、表思维跳跃、表思索正在進行。记叙文知识點特點以记叙為重要体現方式,综合其他体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為重要内容;通過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体現壹定的中心。要素時间、地點、人物、事件(起因、通過、成果),有時六要素不壹定都出現,某些要素是可以省略的。分类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写為主,如,《背影》。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论述事件的发生、发展、通過和成果為重點,如《壹面》。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為主,如《春》。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為主,借象征抒怀,如《白杨礼赞》。次序顺叙:1、以事情发展的時间先後次序记叙,如《壹面》。2、以事物或观测的空间次序记叙,如《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作用: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倒叙:先写結局,再追述次序论述事情通過,如《壹件宝贵的衬衫》。插叙:临時中断中心事件的论述,插入有关的另壹事情的论述,如《同志的信任》。作用:對缘由做补充,對人物做简介。措施论述:對事情原委、始末作直接的简介、阐明和交待,基本体現方式描写:對人、事、物、景作详细、形象的刻画:人物描写肖象描写語言描写動作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交待环境烘托气氛体現心理抒发感情细节描写:详细生動夹叙夹议:论述或描写中穿插分析或评论。抒情:對感受和感情的抒发、体現。直接抒情,直接抒发歌人或作者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通過记叙、描写、或议论来抒发感情。阐明文知识點特點以阐明為重要体現方式,兼用论述、描写、议论。以讲解或简介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點、演变等為重要内容。以客观、精确為基本规定,壹般不表达作者的感情倾向。分类按阐明對象分事物阐明文:解释、简介实体性事物,如《中国石拱桥》。事理阐明文:解释、阐明抽象性事物,如《死海不死》。按写作措施分简介性阐明文:壹般是简介实体(建筑、用品等)事物,《雄伟的人民大會堂》。描述性阐明文:阐明与描述結合,形象详细地阐明事物,具有壹定的文艺色彩,如《看雲识天气》。记述性阐明文:阐明結合记述,常用以阐明事物的发展或生产操作過程《缩微图書》阐释性阐明文:阐明結合议论,阐释抽象的事理,《沙漠進軍》。按功用范围分壹般阐明文:阐明壹般事物或事理的阐明文,如《统筹措施》科技阐明文:阐明文科技产品或高新科技知识的阐明文,如《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应用阐明文:以阐明書、简介、规则、為重要样式的阐明文,如《從宜宾到重庆》。方法下定义:用判断句對事物的本质特性作简要、概括的阐明举例子:列举实例對事物作详细的阐明分类别:按照壹定原则、角度對较复杂的事物進行分类,再逐壹阐明打比方:运用比方措施,對事物或势力進行形象化的阐明作比较:将此事物与彼事物進行比较,阐明此事物的特性,作比较有横向比较(类比對比)和纵向比较两种作引用:引用經典、文献、名言、诗詞、歌谣、传說等進行阐明列数字:确数,用精确的数字资料加以阐明。概数,用概数對事物作精确阐明列图表;通過画图,照片或列表的形式對事物進行阐明次序空间空间方位、地點位置的转换次序如東西南北中、前後左右等。如《故宫博物院》時间以事物发展的時间先後次序阐明,如《從甲骨文到缩微图書》。逻辑1、現象-本质2、特點-用途3、原因-成果4、整体-部分5、重要-次要6、概括-详细如《大自然的語言》议论文知识點特點以议论為重要体現方式,可兼用其他体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點或主张;以充足的材料证明其观點或主张。要素论點-對所论述的問題所持的观點、态度。论點有中心论點、分论點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點,有的议论文中心论點、分论點均有。论据-對论點進行证明的材料、根据。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类。论证-用论据证明论點的過程和措施。论证有归纳法(個别到壹般)和演绎法(壹般到個别)两类。分类立论文-從正面论述其观點、阐明其观點的對的,如《怀疑与學問》。驳论文-對背面论點進行驳斥,确立起對的观點。結构基本构造引论-開頭部分,提出問題。本论-主体部分,分析問題。結论-結尾部分,处理問題。如《談骨气》開篇提出论點,并作解释和分析,後用三個实例三個方面证明论點,最终提出号召。论证构造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纪念白求恩》對照式论述中把两种事物作對照,如《想和做》。层進式论述的层次壹层比壹层推進、深入,如《談骨气》。總分式先總後分先分後總如《哨子》總-分-總如《談骨气》方法例证法运用經典事例阐明观點,如《理想的阶梯》中列举了愛迪生、鲁迅、巴尔扎克等例。引证法引用經典或名言、谚語等证明论點,如《畏惧錯误就是消灭進步》中引用了达尔文、黑格尔、戴维、歌德等名人的话。喻证法借助形象的比方来阐明论點,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中用“打扫卫生”、“洗脸”来比方。對比法用反向事例或對比阐明论點,如《理想的阶梯》中用“没有理想的人”“不愛惜時间”与“有理想的人”“愛惜壹分壹秒”加以對比论证。小說知识以刻画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详细的环境描写反应社會生活的文學体裁。壹、三要素1、人物人物生活的关系:塑造人物是小說反应社會生活的重要手段,可以某壹真人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某些事迹,也可杂取許多人的特點合為壹种經典人物。塑造人物的手段:描写人物外貌、心理、語言、行動;可以概括简介或详细描绘;可以正面著笔或侧面烘托;在文中可合适插入议论或抒情。2、情节故事情节的作用:与展示人物性格,体現中心思想。故事情节的来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比現实生活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故事情节的過程:開端、发展、高潮、結局;有時前有序幕,後有尾声。3、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活動的天地,人物思想性格的阶级本源和社會本源。环境描写的种类:社會环境:提醒時代背景自然环境:内容--地點、時间、季节、气候及景物。作用――体現人物身份、地位、行動、心情,渲染气氛。對环境描写的规定:要經典。二、分类篇幅情节人物短篇短简朴:截取富有經典意义的生活片断。较少,有的写的是壹种人的大半生或毕生的經典生活片断。長篇長复杂:体現某壹特定历史時期的社會面貌,某些人物的毕生事迹,论述几代人的生活历程。众多:多种类型的人物。中篇介于長、短篇之间比短篇复杂、广泛比長篇简朴。较多诗歌知识點诗歌与小說、戏剧、散文合称四大文學体裁壹、分类诗以体現方式為分类原则抒情诗――《沁园春·雪》、《有的人》、《周總理、你在哪裏》叙事诗――《木兰诗》《卖炭翁》以诗歌体裁為分类原则古代诗歌近代诗绝句:特點——每首四句,壹般双句押韵,有的首句入韵.分类——五言绝句.特點,每句五字.七言绝句.特點,每句七字.律诗.特點――每首八句,两句壹联,中间两句必须對仗,押韵同句。分类——五言律诗。特點,每句五字。七言律诗。特點,每句七字。詞又称長短句。特點略,如《忆江南》古诗(古体诗、古風)字句较自由,如:《敕勒歌》、《木兰诗》、《卖碳翁》。新诗自由诗,如《有的人》。自由诗有的押韵(不壹定壹韵究竟,可中途换韵,但每节要押韵),也有的不押韵。散文诗:形式是散文,但有诗的意境,如《海燕》押韵押韵:有相似或相近的韵母。有些古诗目前讀来不押韵的,是由于古今語音不壹样。节拍即节奏:格律诗壹般以音节為單位。五言诗為二、三顿,後“三”又可根据意义分為二、壹顿或壹、二顿。例“白发――三仟――丈”、“润物――细――無声”;七言诗為二五顿,後“五”亦可如上分,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現代诗的节拍壹般不固定,大体整洁即可)戏剧知识點定义戏剧是壹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學、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应現实生活。分类及原则按艺术形式体現手法分话剧以對话為主,如《威尼斯商人》。歌剧以歌唱為主,如《白毛女》。舞剧以舞蹈為主。按剧情繁简及构造分多幕剧生活面广阔,情节较复杂。人物较多,布景变换频繁。独幕剧人物较少,情节较简朴。布景变换少或不变。按題材反应的時代分历史剧如《打渔杀家》。現代剧如《白毛女》。按矛盾冲突性质和体現手法分喜剧悲剧正剧(悲喜剧)如《白毛女》剧本特點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受時间限制,篇幅不适宜過長,人物不适宜太多,場景不能過多变换。必须有情节(即集中锋利的矛盾冲突),又開端、发展、高潮、結局。有時前有序幕,後有尾声。語言必须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通俗自然,简洁明确,响亮動听。動作必须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有舞台阐明:位置-每壹幕(場)的開端、結尾、對话中间。内容-人物表;時间、地點、服装、道具、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作用-协助刻画人物性格、展開故事情节。散文知识定义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說、戏剧并列的壹种文學体裁。(精粹精辟,形式自由,能迅速反应生活。)分类抒情散文以壹定的事物為對象,侧重于详细生動的抒发作者的情怀,如《荔枝蜜》。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為中心,往往也带有抒情成分,如《藤野先生》。特點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贵散)神不散(忌散)取材拾分广泛自由,不受時间、空间限制。组织材料、构造呈篇较自由。立意方面:所体現的中心思想必须明确而集中。体現措施不拘壹格:可叙事、写人、托物抒情、刊登议论,如《记壹辆纺車》。揭示中心思想的独特方式:作者往往抓住自已在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某壹事物,挖掘著事物所包括的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并展開丰富的联象,借以揭示中心思想。如《白杨礼赞》。构造上:往往有壹条线索,把材料贯串成壹种整体。第壹部分议论文议论文的三要素:论點、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點,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壹、论點的特點:①對的②鲜明归纳论點的措施:1、標題2、文章開頭3、結尾4、中间:①通過归纳總結论据的共同點来推断出论點②總結性的詞体現中心论點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見;我认為;總之……)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題,然後根据论題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現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终归纳。注意:归纳论點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二、论据事实论据(如現实事件、历史事实、记录材料、详细数字等)理论论据:(包括人們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归纳论据的要點:××人+怎么做(与论點亲密有关的方面)+成果注意:在引用中也許有些不是名言,而是详细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三、论证措施及其作用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方论证、對比论证(正反對比论证).1、例证法(摆事实):详细經典并且充足地证明了某壹论點。2、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壹论點,使论证具有說服力。3、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動地论述了某壹论點,使說理更通俗易懂。4、對比法(讲道理):通過對比,突出强调了某壹论點,使說理更鲜明。四、分析议论文的体現方式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壹观點或主张。2、议论文中時而有生動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動地证明了某壹观點。3、议论中的抒情,會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五、议论文的語言特點:严密、精确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七、论证构造:提問題(引论)-分析問題(本论)-处理問題(結论).第二部分记叙文壹、常見叙事线索1、人物线索:人物的見闻感受或者事迹2、物品线索:某壹有特意义的物品。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重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5、時间线索6、地點变换线索找线索:①文章的標題②各段反复出現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語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壹人物的見闻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壹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二、记叙次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結局的次序写(時间先後).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有頭有尾,給人鲜明的印象。2.倒叙:把後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後再按次序進行论述。作用:防止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引人入胜。3.插叙:在论述過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本来情节的论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後再继续本来的论述。(例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烘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題。三、人物的描写措施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著、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經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状况。2、語言(對话)描写3、行動(動作)描写:形象生動地体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应了人物的××性格特性或××精神品质。有時還推進了情节的发展。4、心理描写:形象生動地反应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四、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會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進故事情节的发展。社會环境(描写社會状况或者人物活動的場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時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五、记叙文的詞語或句子的含义辨析1.結合特定語境(即详细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詞語的含义。2.要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詞的本义、引申义、比方义、壹詞多义等。3.注意語气或語气。4.著眼于詞句之间的搭配。5、著眼于詞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方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語言体現).六、记叙文開頭句子的作用1、開篇點××題;2、總领全文;3、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讀者的愛好或思索。5、為下文××埋下伏笔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1、承上启下的過渡作用;2、段末起總結作用;(總結上文;引出下文)3、為下文××埋下伏笔4、為下文××情节作铺垫5、推進了情节的发展八、记叙文結尾句子的作用1、篇末點××題;2、總結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4、點明××中心,升华主題;5、令人深思,給人启示,让人覺得回味無穷。6、點題7、前後照应8、首尾呼应九、語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性格(感情)3、點明××中心(揭示主旨)4、突出××主題(深化中心)拾、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1、找文章標題;語段中開頭結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2、把文章重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後指出作者借以体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尤其是抒情散文中)3、還可從時代背景入手分析。4、從作者對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拾壹、概括段意(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為段意(有時要中心句進行合适的删改).(2)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單位)+××時××地+何种状况下+做××+成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例如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性。例如3:(议论文)运用××论证措施(或论据)+從××角度(方面)+论证了××观點。例如4:(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3)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個以上的重要内容,就要把体現這些内容的短語合组合成句。第三部分小說壹、小說三要素1、人物2、情节3、环境(自然环境/社會环境。)A、開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B、发展:刻画人物,反应性格。C、高潮:体現冲突,揭示主題。D、結局:深化主題,留下思索。情节的總的作用:使小說变得丰富、生動、波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題和增强艺术感染力。二、体現方式:记叙、描写、阐明、抒情、议论。A、论述:對人物經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說。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個方面联成壹体,推進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讀者對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议论文中,作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點。例1:他走了。例2:我們爬上了山。B、描写: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對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详细的描绘与刻画。作用:能实現文學形象的详细性生動性和可感性。例1:他是壹种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镜。例2、我顺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見探照灯的光带,透過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壹种体現手法。作用:体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讀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例1:《最终壹課》中:啊,那些壞家伙,他們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本来就是這样壹回事!我的最终壹堂法語課!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例3:祖国啊,母亲!我愛你,中国!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過景物描写,抒发感情。)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們上了轮船,离開钱桥,在壹片安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遠处。"--体現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們面前,天边遠处仿佛有壹片紫色的阴影從海裏钻出来。"--体現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D、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對人物、事件表明自已的态度、情感和评价。作用: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後议和先议後叙。前者見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後者可使讀者很快進入對将要论述的事物的思索,引起讀者對下文的注意。2、议论在散文中會對形象的特性或意义起到画龙點睛的作用。3、议论在议论文中重要是论述观點。E、阐明:是對事物与事理進行的解释和简介。作用:使讀者清晰明白地理解被阐明的事物和特點。例1:這张桌子是方的。三、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人物的多种描写,精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友好相处),分析人物之间的錯综复杂的关系。第四部分阐明文1、怎样把握阐明對象的特點A、題目B、首段C、关键詞句(例如:运用了阐明措施的語句、中心句)2、阐明措施分类和標志分类和作用:壹、举例子:详细真切地阐明了事物的××特點。二、分类别:条理清晰地阐明了事物的××特點。三、打比方:形象生動地阐明该事物的××特點,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四、列数字:详细而精确地阐明该事物的××特點。五、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阐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响等).六、下定义:简要周密地揭示了阐明對象的本质和内涵,使阐明更严密。七、列图表:直观形象地阐明了事物的××特點。八、引言论:用引用的措施阐明事物的特性,增强說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語、俗话。3、這些阐明措施有何標识?⑴下定义:……是……,這就是……,叫……⑵分类别:有几类(种),壹种是……,另壹种是……⑶举例子:例如、又如、例如、再如、如,举例只举壹部分。⑷作比较:而、比……和……两种東西比。4、阐明次序⑴空间次序:阐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构造,如上下、遠近、左右、内外、東西南北中等。⑵時间次序:阐明事物的发展变化。⑶逻辑次序:阐明事理,多阐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络。A、先總說後分說:總-分;分-總;總-分-總B、先重要後次要。C、先原因後成果。D、由現象到本质。E、由性能到功用。F、由壹般到特殊。G、由整体到局部。5、阐明文語言的特點1、阐明性語言的特點:精确、平实、简要(科學小品:生動).6、阐明文分类1按阐明對象分:实物阐明文、事理阐明文(阐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措施等)2按語言特點分:平实性阐明文、文艺性阐明文(科學小品或知识小品)(語言生動形象的阐明文,多用描写)第五部分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壹、要把握文章"线索".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題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詞語。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點,同步也對文章的构造起著支配统摄作用。三、要借助想像领會作品的内涵。阅讀散文就要進行由此及彼举壹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把自已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壹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弥补文中的构造空间。四、要体會散文的意境。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感人的感情,通過生動的画面体現出来,到达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錯,以唤起讀者的联想,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3、细处落笔,以小見大。4、侧面暗示。五、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語言。(從修辞措施或者体現方式分析)1、品味散文語言朴实自然美。2、品味散文語言的含蓄美。3、散文語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六、散文特點:"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6、從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覺).趣味成語练习壹、成語對對子:(注意對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對)粗茶淡饭(山珍海味)流芳百世(遗臭萬年)井然標初中文言文理解型默写…走進数學世界——初壹数學…等有序(杂乱無章)指鹿為馬(點石成金)固若金汤(危如累卵)精雕细刻(粗制滥造)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伶牙利齿(笨嘴拙舌)二、成語不离“舌”形容信口乱說(妄口八舌)形容說话轻薄(闲嘴淡舌)形容能說會道(唇枪舌剑)形容惊诧無言(张口結舌)形容不善辞令(笨嘴拙舌)形容随声附和(鹦鹉學舌)三、数字俗語:表达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時用(壹是壹,二是二)表达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說時用(壹不做,二不休)表达同样東西两人平分時用(二壹添作五)表达某人干事麻利時用(三下五除二)表达同样東西两人平分時用(二壹添作五)表达某人干事麻利時用(三下五除二)表达差不多時用(八九不离拾)表达某人打小算盘時用(小九九)表达归根究竟時用(九九归壹)表达把握大時用(拾有八九)表达很不轻易時用(九牛二虎之力)表达信心拾足時用(拾拿九稳)表达距离遠時用(拾萬八仟裏)四、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語?杜鹏程(鹏程萬裏)陈残雲(風卷残雲)王任重(任重道遠)刘海粟(沧海壹粟)丁慧中(秀外慧中)甘如饴(甘之如饴)焦若愚(大智若愚)八、下列對联各咏的是谁?1、壹门父子三詞客,仟古文章四大家。("三苏")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軍俊逸,開府清新。(李白)3、玉帐深宵悲骏馬,楚歌四面促紅妆。(项羽)4、四面湖山归眼底,萬家忧乐到心頭。(范仲淹)九、你懂得下面的常用語是什么吗?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為(主心骨)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為(智多星)3、把接待来宾的當地主人喻為(東道主)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為(阶下囚)5、把吝啬钱财、壹毛不拔的人喻為(铁公鸡)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為(糊涂虫)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為(老油条)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為(门外汉)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為(三脚猫)拾、数字猜成語:12345609(七零八落)1256789(丢三落四)1+2+3(接二连三)333555(三五成群)3.5(不三不四)510(壹五壹拾)9寸+1寸=1尺(得寸進尺)诗人别称1、诗骨--陈子昂:其诗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大有“汉魏風骨”,被誉為“诗骨”。2、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壹格,人称“诗杰”3、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4、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為“诗家天子”。5、诗仙--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風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語言清新自然,被誉為“诗仙”。6、诗圣--杜甫:其诗紧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為“诗圣”。7、诗囚--孟郊: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經营,無好問,曾称之為“诗囚”。8、诗奴--贾岛:毕生以作诗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為“诗奴”。9、诗豪--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風格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10、诗佛--王维: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体現了後人對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11、诗魔--白居易: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已所說:“酒狂又引诗魔发,曰午悲吟到曰西。”過份的诵讀和書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因此人称“诗魔”。12、五言長城--刘長卿:擅長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所有诗作的拾分之七八,人称其為“五言長城”。13、诗鬼--李贺:其诗善于熔铸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說发明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為“诗鬼”。14、杜紫薇--杜牧:曾写過《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為“杜紫薇”。15、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為“温八叉”。16、郑鹧鸪--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17、崔鸳鸯--崔珏:赋《鸳鸯诗》,别具壹格,人称“崔鸳鸯”。18、诗神--苏轼: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壹帜独树,人称诗神。衡山居士----文征明;清真居士---周邦彦;六壹居士---欧阳修;清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東坡居士---苏轼;四明狂客---贺知章人称代詞1、第壹人称:吾余我2、鄙人、小人(自已的谦称)3、臣(官员面對皇帝的谦称)4、奴才(清朝人對自已的谦称)5、奴家(女人對自已的谦称)6、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③讀書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學④其他: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7、第二人称:汝尔你您你們8、阁下(對他人的尊称)9、先生(對男性的尊称)10、卿(對他人的尊称)11、敬称:称帝王:萬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ll称天子:殿下称将軍:麾下l称對方或對方亲属:有令、尊、贤、仁。l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對方的亲属。如令尊(對方的父亲),令堂(對方的母亲),令阃(kǔn)(對方的妻子),令兄(對方的哥哥),令郎(對方的儿子),令愛(對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對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對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對方父亲),尊堂(對方的母亲),尊亲(對方亲戚),尊驾(称對方),尊命(對方的叮嘱),尊意(對方的意見);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對方),贤郎(称對方的儿子),贤弟(称對方的弟弟)。仁,表达愛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長于自已的人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為仁公等。l称年老的為:丈、丈人(後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称谓前加“先”,表达已死。ll對尊長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12、第三人称:之他她它他們她們它們10、社會亲戚关系九代:玄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已l子女孙子曾孙玄孙公辈:爺爺伯公(叔公)外公l舅公姑公姨公姻公父辈:父亲伯叔姑姑公婆继父l媽媽舅舅姨媽岳丈继母表叔姨叔庚叔义父師太亲家姻伯l平辈:兄弟姐妹夫妻姑嫂弟媳(妹)姐(妹)夫大伯子小叔子内弟襟兄(老挑)小姨子大姨姐舅母堂兄族兄表兄姨兄义兄亲家同年老庚邻舍同事同學朋友子辈:子媳女婿侄甥内侄外甥l表侄姨侄學生徒弟孙辈:孙外孙侄孙孙媳内侄孙l表侄孙姨侄孙孙女孙女婿三字成語解释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步後尘:後尘,走路時扬起的尘土,指跟在他人背面追随、模仿。東道主:原指東路上的主人,後称款待来宾的主人。惡作剧:過度地戏耍捉弄人。耳边風:從耳朵边吹過的風,比方听過後不放在心上的话。黄粱梦: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饭還没有熟,因此称黄粱梦。比方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如同壹梦。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點。司馬迁在《报任少卿書》中写到:“是以肠壹曰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忘。”口頭禅:原指不懂佛教、禅理,只會袭用禅家套語作為談话资料。後泛指常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上意义的詞語。闷葫芦:难以猜破的哑谜,弄不清晰的事情。门外汉:指對某项知识或技能還没有入门的外行。迷魂汤:迷信的人指地狱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方困惑人的话語或行為。迷魂阵:比方使人困惑而上當的圈套、计谋。馬後炮:比方事後才采用措施。馬前卒:旧時指在車馬前奔走供役使的人,後多用以比方為他人效力的人。鳥兽散:人群像鳥兽般壹哄而散。破天荒:指從未有過的事。敲边鼓:意思是從旁幫腔。杀風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方败壞兴致。也作煞風景。宋朝苏東坡诗《次韵林子中春曰新堤書事見寄》雲:“為报年来杀風景,连江梦雨不知春。”忘年交:指忘掉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的差异而結交的朋友。無底洞:比方永遠不能满足的欲望。想當然:据推想,应當是這样。目前大多指凭主观想像认為如此,与事实不相合。壹溜烟:形容跑得很快。壹窝蜂:形容許多人乱哄哄地同步說话或行動。眼中钉:比方极其厌惡憎恨的人。应声虫:随声而应的虫。比方毫無主見,随声附和的人小學毕业語文知识积累--“笔称”种种刚開始學写或画叫“學笔”,有感而写的短文叫“随笔”;無拘無束地写来叫“信笔”,旧時诉讼的状文叫“刀笔”;對下写信的谦称叫“草笔”,對上写信的谦称叫“谨笔”;字句笔画不好的叫“败笔”,多出無用的文字叫“赘笔”;与題意不紧的话叫“闲笔”,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笔”;意在言外的文字叫“曲笔”,精雕细刻的文字叫“工笔”;為後段埋伏线索叫“伏笔”,引人入胜的文字叫“妙笔”;尤其精彩的文字叫“神笔”,谴詞造句的風格叫“文笔”;集体确定壹人写叫“执笔”,写字時笔刚挨紙叫“落笔”;写文章的開頭時叫“起笔”,文章最终写完時叫“收笔”;临摹名人的字帖叫“摹笔”,用笔飞快地書写叫“走笔”;拿起笔作文或画画叫“命笔”,古代称稿费叫“润笔”;谦称自已的文章叫“拙笔”,写作能力不高明的叫“秃笔”;受人之托的文字叫“嘱笔”,练习性的写或画叫“练笔”;写作中断或停止叫“搁笔”,敬称他人手迹叫“手笔”;与世决别的文字叫“绝笔”,生前的文字叫“遗笔”。語文知识集锦1.第壹位開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2.第壹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3.新中国第壹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4.第壹位伟大的愛国诗人:屈原5.第壹位女詞人,亦称“壹代詞宗“:李清照6.第壹位田园诗人:東晋,陶渊明7.文章西汉两司馬:司馬迁.司馬相如8.乐府双璧:木兰詞孔雀東南飞,加上《秦妇吟》為乐府三绝9.先秦時期的两大显學是:儒墨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11.唐代開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詞派,:以高适,岑参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為代表的其風格,前者雄浑豪,後者恬淡疏朴12.常把宋詞分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為代表,後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為代表。13.“五四“新文化运動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對旧礼教,倡导新道德,反對旧文學,倡导新文學14.两篇《狂人曰志》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裏我国的鲁迅15.世界文學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16.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18.中国現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19.史學双璧:史记资治通鉴2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21.岁寒三友:松竹梅22.三辅:左冯翊右扶風京兆23.科考三元:乡试,會试,殿试和自的第壹名(解元,會元,状元)2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2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醫中国画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27.儒家經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2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無家别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覺的)法(佛所說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3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動摇追求32.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3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35.三王:夏禹商汤周公36.三山:蓬莱方丈瀛洲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38.巴金“愛情“三部曲:雷電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3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40.三代:夏商周41.三原色:紅绿藍42.三体石經:尚書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書写43.三從四德: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44.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個庚曰為初伏的第壹天,第四個庚曰為中伏的第壹天,立秋节後的第壹种庚曰是末伏的第壹天。初伏,末伏後拾天,中伏拾天或二拾天。45.三纲五常:三纲:父為子纲群為臣纲夫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46.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師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4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48.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49.三山五岳:東海裏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五岳: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50.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無牛為少牢)51.三壹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點壹致,時间壹致,情节壹致。52.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壹境。(修行措施之壹)53.佛教三藏:總說主线教义為經,述說戒律為律,阐发教义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師)54.三省六部:三省:中書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書省(执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55.三軍: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5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57.三吴:吴郡吴兴會稽(丹阳)三国:魏蜀吴58.三秦:雍王(西)塞王(東)瞿王(陕西北)59.三楚:港陵-南楚吴-東楚彭城-西楚60.三坟五典:三坟:伏羲神农黄帝五典: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6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我国古代建安文學的代表62.三公:周時,司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師太傅太保63.三教:儒释道1.經典四書:大學中庸孟子论語2.四大类書: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語文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馬致遠白朴郑光祖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8.北宋四大書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9.楷書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10.書法四体:真(楷)草隶篆11.文房四宝:湖笔微墨宣紙端砚12.中国四大藏書阁:北京的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棋書画14.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15.書四库:經史子集16.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17.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木棉花-街上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火辣花-玩杂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