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一零一中学2025届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如图所示。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织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过敏症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gE抗体可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B.IgE抗体的产生可能需要T细胞参与C.组织胺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D.过敏原再次入侵时与肥大细胞表面IgE抗体结合引发过敏症状2.某植物长叶形对圆叶形为显性,抗病对易感病为显性。现有长叶形抗病与质叶形易感病植株杂交,F1均为长叶形抗病植株。若F2自交获得400株,其中圆叶形易感病植株为64株,则F2中杂合圆叶形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是()A.16% B.8% C.32% D.10%3.普通水稻不含耐盐基因、含有吸镉基因(A)。科学家将普通水稻的两个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吸镉基因敲除(相当于成为基因a)获得了低镉稻甲,并向另一普通水稻的两条2号染色体上分别插入了一个耐盐基因(B)获得了海水稻乙,然后让甲和乙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F1的表现型为高镉耐盐的海水稻B.F2中低镉非耐盐稻所占比例为3/16C.F2的低镉耐盐水稻中纯合子占1/3D.耐盐基因和吸镉基因能自由组合4.某昆虫原先生活在环境变化不大的盆地中,其有翅和残翅由基因A和a控制。研究人员从该群体中选取100只基因型为Aa的个体,并带到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两年后,从海岛种群中随机抽取100只该昆虫,发现AA、Aa和aa的个体数分别为10、20和7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岛上残翅昆虫数量逐渐增多是一种适应性进化B.Aa的基因型频率较AA高,说明环境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C.Aa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AA、Aa和aa的子代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海岛种群A基因频率从50%降至20%,说明其进化形成了新物种5.某种群13年来的种群増长倍数λ(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前4年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在增加B.第4年与第13年的增长率相同C.第11年到第13年,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D.第9年的种群数量既多于第3年,也多于第10年6.玉米幼苗尖端被切除后,切面放一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给予单侧光,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幼苗将()A.向左弯曲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上直立生长D.停止生长7.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存在DNA复制过程,而无丝分裂没有该过程B.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会造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暂时加倍C.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定是体细胞的一半D.与减数分裂相比,有丝分裂过程中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没有同源染色体8.(10分)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器中不一定含有磷脂,但一定含有蛋白质B.在电子显微镜下拍到的叶绿体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代谢中心和控制中心D.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是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干扰素的简化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过程I的前提是要根据干扰素基因的____________设计引物。(2)过程I需加热至90~95℃,然后冷却至55~60℃,如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据图可知欲获得干扰素基因,至少需要复制____________次。(3)图中A的名称是___________,A上与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称为___________。(4)为检测干扰素基因在酵母菌细胞中是否转录,可用_____________作探针,与从细胞中提取的____________进行分子杂交。10.(14分)回答下面(一)、(二)两个小题:(一)回答与制果汁、果酒、果醋有关的问题:(1)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丰富,有“维C之王”的美誉。利用猕猴桃直接制成的猕猴桃汁较为浑浊,加入______之后,会出现絮状物,说明含有较多的果胶。为获得无色澄清的果汁,需要首先进行________________处理,然后再加入________________,将果胶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使果汁澄清,同时提高出汁率。(2)制作出的猕猴桃汁,加入活化的酵母悬液,再加入________________,密封发酵,可以用来制作酒精含量较高、含糖量也高的猕猴桃酒。由于维生素C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可形成红色产物,因此若要测定发酵产生的猕猴桃酒中维C的含量,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3)家庭制作的猕猴桃酒存放的过程中容易被醋杆菌污染。为防止变酸,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二)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类型和技术的问题。(1)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将生活垃圾中的有机部分、人畜粪便等转化成优质生态复合肥,是________________技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应用的具体体现。该技术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2)针对我国北方地区,一年只种一茬小麦,热量有余,如果种两茬,则积温不足的问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除了解决上述问题,该技术还有________________优点。(3)在农村地区,要根据当地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实际情况,合理优化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需要针对当地的粮油肉蛋奶等的________________,以农业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尽量减少外部的化肥和农药,以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________________效应。(4)在矿山废弃地,应该根据当地生态条件,积极发展草业、木业或林业的________________工程。11.(14分)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棉花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回答下列问题:(1)棉花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_________酶、_________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2)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水解棉花的酶X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_________(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________(填一种化合物)。(3)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_________,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_________技术,此技术一般不采用包埋法固定化的原因是_________。(4)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酵母菌进行了改造,得到如下三种菌株。菌株Ⅰ:能合成酶X,但不能分泌到细胞外;菌株Ⅱ:合成的酶X能分泌到细胞外;菌株Ⅲ:合成的酶X能分泌到细胞外并固定于细胞壁上。在工业生产中利用棉花生产大量酒精时,选用菌株_________。12.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合成并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进而使体重减轻。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引发的肥胖与小鼠体内瘦素有关,科研人员对此展开了研究。(1)瘦素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运输至下丘脑,并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结合产生信号,在________________形成饱腹感,从而抑制食欲。(2)蛋白酶P是下丘脑中影响瘦素信号作用的一种关键蛋白。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小鼠分为两组,一组饲喂高脂饮食,一组饲喂正常饮食。一段时间后,测定下丘脑神经组织中蛋白酶P的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高脂饮食导致小鼠下丘脑神经组织中________________。(3)科研人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关于蛋白酶P影响瘦素信号作用的两种假说机制如图2所示。为验证上述假说,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及部分思路,完善实验。实验材料:蛋白酶P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各若干只,高脂饮食,正常饮食。(要求与说明:饮食用量和次数按照小鼠正常水平,方式为饲喂;检测指标为小鼠细胞膜上瘦素受体的含量,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测定,具体检测过程不做要求)A.实验思路:①________________,等量的蛋白酶P基因敲除小鼠编号丙组;②________________;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④________________。B.预测实验结果:用柱形图来表示假说二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C.分析与讨论:为使实验结果更加严谨,还应进一步测定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过敏反应是过敏原再次侵入有过敏体质的机体时,初次接触过敏原使机体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细胞表面这时与过敏原结合,进而使靶细胞释放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引发过敏反应,据此答题。【详解】A、当过敏原初次接触机体时,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细胞的表面,A正确;B、体液免疫中需要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正确;C、组织胺能增强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D、右图可知,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时,吸附在细胞表面的IgE抗体与过敏原特异性结合引发过敏症状,D正确。故选C。2、B【解析】
长叶形对圆叶形为显性,用Aa表示,抗病对易感病为显性用Bb表示,长叶形抗病与质叶形易感病植株杂交,F1均为长叶形抗病植株,说明亲本基因型是AABB和aabb,F1全是AaBb,F2中圆叶形易感病植株aabb为64株,比例为4/25,说明ab的比例为2/5,说明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根据分析,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发生了交叉互换,ab的比例为2/5=0.4,AB的比例和ab相等为0.4,Ab=aB=(1-0.4×2)/2=0.1,因此杂合圆形抗病植株aaBb的比例为2×0.1×0.4=0.08=8%。故选B。【点睛】本题关键是从F2中圆叶形易感病植株的比例分析出ab配子的比例,结合连锁互换定律进行计算。3、B【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A基因按题设条件被敲出后突变后为a基因,而B基因可认为是b基因发生显性突变的结果,如题干所述,如下图1表示普通水稻,2号和6染色体上关于上述两种性状的基因组成,图2表示低镉稻甲,图3表示海水稻乙。让甲和乙杂交获得F1,其基因型为AaBb,F1自交获得F2代。因此,本题属于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与应用。【详解】由题干可知,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则为AaBb,含A基因(吸镉基因),含B(耐盐基因),则为F1为高镉耐盐水稻,故A正确;F1自交,F2中低镉非耐盐稻基因型为aabb,所占比例应为1/16,故B错误;F2的低镉耐盐水稻基因型及所占比例为1/16aaBB或2/16aaBb,因此,低镉耐盐水稻中纯合子比例为1/3,故C正确;由于耐盐基因和高镉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D正确;综上所述,选B项。【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与应用,解题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将甲和乙水稻基因型分析出来,然后再逐项分析计算。4、A【解析】
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者关系如图所示:【详解】A、海岛上残翅昆虫数量逐渐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一种适应性进化,A正确;B、大风环境选择的是昆虫的表现型,B错误;C、原先Aa的个体得到子代出现AA、Aa和aa是基因分离的结果,C错误;D、两年时间A基因频率从50%降至20%,昆虫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种,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物种的形成过程及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C【解析】
题意分析,λ值为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增长;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下降。由图可以知道:在第1~第5年之间λ>1,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在第5~9年间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第9~12年λ<1,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详解】A、由分析可知:在第1~第4年之间λ=1.5,种群呈J型增长,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在增加,A正确;B、图中显示第4年与第13年的λ值相同,故增长率=λ-1相同,B正确;C、从第11年到第12年间λ<1,说明此时种群数量在减少,第12年后λ>1,说明种群数量先减小再增加,C错误;D、在第5~9年间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而且第5年之前λ>1,故第5年前的种群数量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据此可知第5年与第9年的种群数量相当,且都多于第3年,第10年的λ<1说明当年的种群数量小于第9年,D正确。故选C。6、B【解析】
幼苗尖端被切除,生长素不能进行横向运输,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左侧,所以左侧部位的生长素含量更多,生长更快,幼苗将向右弯曲生长,故选:B。7、B【解析】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过程。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三种分裂方式在物质准备时都需要进行DNA复制。无丝分裂在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减数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详解】A、各种细胞分裂方式都要进行DNA的复制,A错误;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造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暂时加倍,B正确;C、雄蜂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C错误;D、有丝分裂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方式有关知识,答题关键在于掌握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建立细胞分裂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知识网络。8、A【解析】
1、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中心体、核糖体。2、生物膜: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的统称。【详解】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含磷脂,如核糖体和中心体,但所有的细胞器均含有蛋白质,A正确;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实物图,而不是物理模型,B错误;生命活动的代谢中心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生物膜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的统称,D错误。故选A。【点睛】易错点:细胞代谢的中心是细胞质基质,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二、非选择题9、核苷酸序列使DNA解链,然后使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上3重组质粒启动子放射性同位素、生物素或荧光染料等标记的干扰素(目的)基因mRNA【解析】
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2.PCR的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3.题图分析:Ⅰ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Ⅱ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Ⅲ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到酵母菌细胞中。【详解】(1)PCR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一对引物,因此进行过程Ⅰ的前提是要根据干扰素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2)PCR过程中需加热至90〜95℃,然后冷却至55〜60℃,如此操作的目的是使DNA解旋,然后使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上。根据PCR复制的特点,结合图示可知,图示中干扰素基因的两条链应是第二次复制才能形成的子链,所以至少需要复制三次才能形成图中的干扰素基因。(3)图中A是干扰素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基因表达载体),A上与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称为启动子。(4)基因转录的产物为mRNA,由于转录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为检测干扰素基因在酵母菌细胞中是否转录,可用放射性同位素、生物素或荧光染料等标记的干扰素(目的)基因作探针,与从细胞中提取的mRNA进行分子杂交。【点睛】本题结合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干扰素的简化流程,考查基因工程的技术及原理、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题。10、95%的乙醇脱色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半乳糖醛酸一定量蔗糖对样品稀释,加入2,4-二硝基苯肼,然后用光电比色法测出光密度值,再利用预先制作的标准曲线算出样品中的维生素含量细口瓶保存、酒装满、瓶口密封物质的良性循环利用率套种充分利用土地和资源社会需求内部物质良性循环生态生态恢复【解析】
1、果胶酶的作用: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也使果汁变得澄清。
2、农业生态工程是应用农业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再生产的原理,多种成份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而设计的分层次多级别物质的农业生态系统。3、农业生态工程的主要技术:①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②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太阳能、沼气、风能、潮汐能、水电能;③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技术。【详解】(一)(1)利用猕猴桃直接制成的猕猴桃汁较为浑浊,加入95%的乙醇之后,会出现絮状物,说明含有较多的果胶。猕猴桃酒中的光合色素含量较高,为获得无色澄清的果汁,需要首先进行脱色处理,然后再加入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将果胶分解为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果汁澄清,同时提高出汁率。(2)制作出的猕猴桃汁,加入活化的酵母悬液,再加入一定量蔗糖,加少量蔗糖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迅速发生作用,并提高果酒的酒精度或甜度(含糖量)。由于维生素C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可形成红色产物,因此若要测定发酵产生的猕猴桃酒中维C的含量,可对样品稀释,加入2,4-二硝基苯肼,然后用光电比色法测出光密度值,再利用预先制作的标准曲线算出样品中的维生素含量。(3)醋杆菌为需氧型,在缺氧的环境下不能生存,家庭制作的猕猴桃酒存放的过程中容易被醋杆菌污染,为防止变酸,可用细口瓶保存或将酒装满或将瓶口密封,保证容器内为无氧环境,即可防止醋杆菌污染。(二)(1)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将生活垃圾中的有机部分、人畜粪便等转化成优质生态复合肥,是物质的良性循环(物质循环利用)技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应用的具体体现。该技术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2)针对我国北方地区,一年只种一茬小麦,热量有余,如果种两茬,则积温不足的问题,可以采用套种技术,提高农作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所以除了解决上述问题,该技术还有充分利用土地和资源的优点。(3)在农村地区,要根据当地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实际情况,合理优化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需要针对当地的粮油肉蛋奶等的社会需求,以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良性循环为基础,尽量减少外部的化肥和农药,以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4)生态恢复工程指通过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利用生态学、系统学、工程学的方法实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以使一个生态系统恢复到较接近其受干扰前的状态的工程。所以在矿山废弃地,应该根据当地生态条件,积极发展草业、木业或林业的生态恢复工程,使其尽快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点睛】本题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和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11、纤维素(或答“C1酶、Cx”)葡萄糖苷酶选择培养基纤维素酶的活力(活性)固定化酶酶分子很小,体积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Ⅲ【解析】
1、酵母菌喜欢偏酸性且富含糖的环境中生长,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重铬酸钾在酸性的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由橙色变成灰绿色。2、用植物秸秆生产酒精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将其水解成葡萄糖。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必须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并且需要做产纤维素酶发酵葡萄糖的实验进行酶活性的检测。3、制备固定化酵母的步骤为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菌细胞,其中活化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详解】(1)棉花的有机物主要是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将其水解成葡萄糖。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2)产生水解棉花的酶X的微生物属于纤维素分解菌,从土壤中分离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必须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并且需要做产纤维素酶发酵葡萄糖的实验进行酶活性的检测。(3)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酶的活力(活性),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技术。因为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所以一般适合用物理吸附法或化学结合法进行固定,不宜采用包埋法固定。(4)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纤维素生产大量酒精时,因为菌种Ⅲ分泌的纤维素酶能固定于细胞壁上可重复利用,且不溶于水,活性稳定,有利于工业化利用,故选用菌株Ⅲ来生产酒精。【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从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学校家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婴儿洗护用品市场运行动态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女性洗液行业市场营销模式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多型腔热流道管坯模具境外融资报告
- 2024年标准简易个人鱼塘承包合同模板版B版
- 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语言程序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微专题定量测定型实验突破策略-2024高考化学一轮考点击破
-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学科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某科技公司与某航空公司关于机载娱乐系统的合同
- 心电监护技术
- 2024年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垄断行为的定义与判断准则
- 模具开发FMEA失效模式分析
- 聂荣臻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奠基人之一
- 材料化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乳品加工工(中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教材循环利用》课件
-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工作证明材料
- 2023水性环氧树脂涂层钢筋
- 国开《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形考任务2-配置本地帐户与活动目录域服务实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