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浙江省丽水、衢州、湖州三地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行政体系D.“皇权下的民主”,是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2.据记载,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等三部农书,后两部书中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是前一本书的重复。这段材料反映的最主要问题是A.从宋朝到清朝农具的品种没有增加B.从明朝到清朝农书编写水平停滞不前C.从元朝到清朝农具的性能没有变化D.从元到清农业生产技术几乎停滞不前3.完全由清政府经营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开平矿务局4.唐太宗在吸收前人“明主治吏不治民”思想的同时,认识到以法管官才是治国之本,因此提出“以法治吏”的思想,明确“二风十愆”的罪名,从作风上、道德上、政治上约束官员。这表明唐代A.监察制度的发展完善 B.官员选拔以德行为先C.外儒内法的治国方式 D.重视传统的民本思想5.“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指望以财富来开脱罪名。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上述材料反映了A.本身生活和行为是定罪主要依据B.自然法精神在实践中面临挑战C.罗马法的理念在现实中无法实现D.罗马法不重视证据和法律程序6.有人认为:“1980年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起步过程中的重要年份。”事件能为此观点提供佐证的有①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②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③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④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城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处应为A.克里米亚战争 B.培里叩关 C.珍珠港事件 D.中途岛海战8.专制主义制度很容易使皇帝与丞相之间产生矛盾,从汉至明清,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不包括A.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不能参与决策B.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C.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D.设立宣政院管理宗教、民族等事务9.如图是1941~1959年美国GDP变化走势。由图示信息可以推知A.第二次世界大战阻碍美国的经济发展B.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刺激经济持续增长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释放了美国的产能D.美苏冷战对峙严重影响美国GDP增速10.有学者说:“古来帝王,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其中的“国家政体”指:()A.王位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文官体制 D.监察体制11.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它们作为阶段性的事件对于世界历史发展同样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起到了一个标志性的作用,能够使我们较为清楚地看到世界现代史的发展线索。据此可知,这些事件A.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 B.推动冷战向更深层次发展C.促成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巩固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12.下图是明朝汀州(今龙岩)人的蓝靛(一种植物,可作染料)种植基地转移图。据此,以下推论合理的是A.东南人地矛盾日趋突出 B.闽浙省际交通十分便利C.市场导向促进产业调整 D.移民加速经济重心南移13.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D.装订书籍14.毛泽东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描述的是A.北伐军进军湖南B.八一南昌起义C.湘赣边秋收起义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15.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是①唐朝设立三省六部制②清初实行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③宋朝设立参知政事④元朝设立行中书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等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种情景说明A.西方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B.中国工业崛起抵制西方侵略C.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繁荣D.资本输出终止中国工业步伐17.(加试题)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1939年的这一代人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一切失望记得太清楚了。”“诚然,还有这样一种区別:1939年的……这场战争是为了一种信念而斗争。这就使人变得坚强刚毅。而1914年的战争则不同,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真相一无所知……所以,当年的炮灰们脖子上围着花环,钢盔上绕着橡树叶当桂冠,会像醉汉一般欢呼着向自己的葬身之地走去。”这段话旨在说明A.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B.两次世界大战给战争增添了新的方式与内容C.二战因其战争的正当性引领人们勇于献身和牺牲D.—战所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长久的阴影18.下面的漫画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破袭战。该漫画可用来说明当时A.敌后军民抗战的决心 B.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C.中国持久抗战的策略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19.雍正皇帝有诗曰:“巧制符天律,阴阳一弹包。弦轮旋密运,针表恰相交。晷刻毫无爽,晨昏定不淆。应时清响报,疑是有人敲。”据此,下列最适合作为诗题的是A.《咏利玛窦》B.《咏崇祯历书》C.《咏自鸣钟》D.《咏泰西水法》20.18世纪的启蒙学者,从中国的文化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政府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下列思想不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A.民贵君轻B.君舟民水C.为政以德D.君权神授21.在秦末的反秦浪潮中,不仅有下层民众揭竿而起,还有许多原六国的贵族、官吏、豪强投身其中,他们中还有一些人成为起义的领导者。在六国故土上,又出现了人们熟悉的楚、赵、齐等国名称。这反映出A.人们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秦朝统一时机尚不成熟C.郡县制不利于巩固统一 D.统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22.《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达了楚地人再少也要复仇的强烈愿望。陈胜起义建立的政权也以“张楚(张大楚国)”为号。这说明A.楚国旧地对秦的统一缺乏认同感B.秦并没有建立起全国郡县制管理C.秦的暴政不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D.楚国旧地人民企图重新统一全国23.下图是中华民国邮政于1939年发行的纪念邮票,结合时事推测发行此邮票的主要意图是A.纪念美国成立一百五十年B.希望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C.借鉴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D.争取美国支持中国的抗战24.“一边是世界市场凯旋式的扩张,一边是连天的炮火,大量无辜者在不断地浴血——前南联盟境内的战争、连年的以巴冲突、接连不断的恐怖袭击、非洲一些地方的种族仇杀……这些构成全球化时代的另一张世界政治地图。”对材料出现的这些问题,可以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①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5.据统计,清末兵变不下20起,既涉及到旧式的防营和漕勇,也涉及到新式的巡警和新军,它已经不是点而是面了。这些兵变反映出A.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军队近代化的影响C.军纪败坏亟需整顿 D.欧风美雨的副作用26.唐宋至明清,受对外贸易的推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后期更是达到空前水平。据估计,17世纪的前三十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约达25—26.5万公斤。导致17世纪白银大幅流入国内的原因是A.海禁政策已经废除 B.农产品商品化刺激C.世界市场已现雏形 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27.下表是根据《汉书》中对西汉各种学术流派的著作数量所做的统计。该表反映出A.西汉政府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B.儒家官学地位逐渐确立C.各派思想已与儒家思想相互糅合 D.汉武帝仅重视儒学发展28.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各大洋行中任职买办的广东人远超半数。之后,经营丝业的外国商行雇佣了更多浙江人代替广东人;几乎所有外商银行的中国买办都来自江苏。这种变化反映了A.江浙已取代广东的经济地位 B.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动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平衡 D.江浙的文化底蕴超过广东29.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理”即是“天理”,强调了它的道德性质,其竭力维护封建主义的“天理”;同时,他又反对思想僵化,大力提倡“致良知”。后来有些思想家对此作了改造,强调人的理性作用和独立思考。这说明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B.其观点与程朱理学有本质上的不同C.这种观点包含了强调人的个体意识的因素D.理学解决了儒学衰微的问题30.图中所示交通工具,出现在中国大致在什么时期(有轨电车)A.19世纪5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初D.20世纪30年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西方近代体育的源头在希腊。古希腊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带有鲜明的“海的文化”特征,古希腊人对海神、以力服人的英雄的崇拜正是从中孕育出来的。当时的希腊奴隶制经济发达,使一部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体育活动。参与公共事务与战争是当时公民的职责,他们必须懂政治、会打仗,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古希腊体育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古希腊体育对当时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古希腊雕塑艺术中对理想肉体、健康活泼形态的展现便多是从体育活动中汲取灵感的。——摘编自吴庆华《古希腊体育文化起因及其个性初探》材料二我国宫廷体育特征明显。春秋战国时,女子相扑渐露端倪。至两汉,汉武帝与汉光武帝刘秀皆深喜此术,以至“宫廷伎人,拥而佼之”。唐敬宗时宫中教坊组织伎女“分朋驴鞠”,分拨打“驴球”。在男性匮乏的宫内,宫女甚至嫔妃从事一些体育项目成为必然。金、辽、清是北方少数民族,因此一入南朝就将骑射列入皇宫体育的范畴。清代为游牧民族,每年会举行木兰围猎、鹰台杀虎等活动。古代皇帝出猎有专门的规格与级别,例如《两都赋>和《上林赋》记载用法驾。宫廷体育除了用极其奢华、隆重的规模满足皇帝私欲之外,宫廷体育更有张显皇帝权威的功效,利于各个阶级的稳定。——摘编自邓志红《我国宫廷体育特征及成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体育发展的原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宫廷体育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32.古丝绸之路是中外文明交汇的重要通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初之时胡风盛行,有一种被称为胡瓶的银带把壶沿丝路传入中原,这便是唐三彩凤首壶的原型,银带把壶有"萨珊(波斯王朝)式"和"粟特(西域古国)式"之分。唐三彩凤首壶在继承"粟特式胡瓶"长颈、扁腹、圈足、单柄特征的基础上,将凤鸟的头部雕塑成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立体造型,使得凤首壶多了几分传统意韵,更重要的是,这从整体上改变了壶的形制结构,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器形,凤首壶腹部两面堆贴纹饰、有弯弓骑射的人物,有翩斑起舞的凤凰,所饰纹样明显汲取了本土化的艺术元素.隋唐以来,风乌纹摆脱了原始迷信和宗教思想的限制,在各种工艺品上展翅鸣舞,是这一时代审美特征的显现。考古发现的宋代凤首壶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安徽、江西等地也有零星发现。广州是宋代最早设立市舶司的对外贸易港口。为满足陶瓷外销的市场需求,广州西村窑应运而生,生产的凤首壶数量较多,多远销海外,西村窑是北宋时期一个以生产外销瓷为主的大规模的民间窑场,被称为"仿造各地名窑产品的工场"。——摘自罗佳《唐宋陶瓷风首壶所见丝绸之路艺术交流材料二丝绸之路沿线的敦煌、吐鲁番、楼兰、尼雅、焉者、库车、和田、穆格山等地都发现过不少各种语言文字书写的文书材料,前人已经利用其中的资料来研究丝绸之路的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尤其以姜伯勤《软煌吐鲁番文书与丝拥之路》为集大成之作。但丝绸之路沿线仍然在不断出土新的文书,而国内学人关注不够的西域各种胡语资料中,也有很多是研究丝绸之路的重要材料。出土文献提供了有关丝绸之路交通路线的直接记录,如隋代裴矩的《西城图记》,唐朝贾耽的《皇华四达记》等。如果我们把出土文缺整理一下、可以勾勒出一条详细而贯通的"丝绸之路"。―—摘自荣新江《出土文献所见丝绸之路概说》(1)根据材料一关于凤首壶的论述,概括指出唐朝的时代风格。说明宋代凤首壶产销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作为一个古丝绸之路的研究者,应该具有哪些技能和素质。33.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是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两种方法解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材料二
1893年以后的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孙中山和甘地是“亚洲觉醒”中的两位先驱,他们分别被誉为“中国的民主共和之父”和“印度自由的灯塔与向导”,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二者为何能够赢得这样的盛誉?(2)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依据上述两段材料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解题时注意材料“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的含义,其“科学”应该指的是在解决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方面的积极之处。分析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的三省六部制2、D【解析】
“从宋朝到清朝农具的品种没有增加”,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本身就是错误的,该项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题目材料主要反映了从元到清农业生产技术几乎停滞不前,并没有材料印证“从明朝到清朝农书编写水平停滞不前”,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题目材料主要反映了从元到清农业生产技术几乎停滞不前,没有提及“从元朝到清朝农具的性能没有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根据材料“王祯的《农书》……后两部书中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是前一本书的重复”,说明这段材料反映了从元到清农业生产技术几乎停滞不前,该选项符合题意,故D正确。【点睛】中国科技16C以后滞后的原因:①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限制
②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
③文化上:科举制度、思想专制
④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
⑤科技缺陷:中国古代科技过分强调实用性,未能向近代理论科学转变3、A【解析】
江南制造局是官办军事企业,完全由清政府经营,A正确;轮船招商局是官督商办,排除B;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C;开平矿务局属于官督商办企业,排除D。4、A【解析】
依据材料“从作风上、道德上、政治上约束官员”并结合唐代的制度可知,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唐太宗对唐代的监察制度进行了发展完善。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官员的监督,而不是选拔,B错误;材料只体现了采用法家思想对官员进行监督,未体现儒家的治国方式,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官员的监督,重视民本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故选A。5、B【解析】
由材料“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可知,在人们心中按照自然法原则对这一案件已作定性,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却因为司法官失职导致结果变化,故选B。材料强调的是自然法的精神原则是定罪的依据,而不是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排除A;材料说的是遭遇到现实挑战,而不是无法实现,C项以偏概全,排除;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非常重视证据和法律程序,排除D。6、B【解析】
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1980年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城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①②④正确,故选B;③是1979年,排除,故排除A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80年”,联系1980年中国的重大事件分析解答。7、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修的背景是1853年美国军舰扣关,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民族危机严重,B正确;克里米亚战争是英法与俄国为争夺土耳其的克里米亚而爆发的战争,A与材料无关;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C与材料无关;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双方之间的海战,D与材料无关。8、D【解析】
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宗教、民族等事务和西藏军政事务,与限制相权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汉代汉武帝时期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僚不能参与决策;唐代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宋代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ABC都是限制丞相权力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9、C【解析】
从材料中的曲线可以看出,二战后期到战后初期,美国GDP增速和人均GDP增速均急剧下降,在1946年前后触底回升,并有较快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各国恢复发展经济。马歇尔计划使美国掌控西欧经济的同时,也为美国产品打开了西欧市场的大门,故选C项,排除B项。二战期间美国是最大受益者,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从数据看,美苏冷战正式开始前,美国GDP急剧下降,此后有较大发展,虽然有曲折,但以发展为主,故排除D项。故选C。10、B【解析】
略【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故B项符合题意;王位世袭、文官体制和监察体制都不属于国家政体,排除ACD项。11、A【解析】
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结合所学有1967年欧共体建立,形成以欧洲联合对抗美国;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增强国际争取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促进国际关系发展;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直接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美苏关系出现缓和。这些事件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故选A;70年代美苏关系出现缓和,B错误;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是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C错误;世界多极化没有形成,D错误。12、C【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蓝靛从龙岩一带向北转移到浙江一带,主要是为了满足浙江一带染布专业的工商业市镇发展的需求,故体现出市场导向对产业调整的影响,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人地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闽浙省际之间属于山区,交通并不便利,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蓝靛种植的转移而不是人口转移,排除D项。13、C【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反映出书籍的价格下降,与价格下降有关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而15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对其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故C项正确,排除B项;造纸术于8世纪时传到欧洲,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4、C【解析】秋收起义时的军队是工农革命军,所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只能是湘赣边秋收起义而非北伐军进军湖南、八一南昌起义、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等选项,所以本题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15、D【解析】
试题分析:①唐朝设立三省六部制和③宋朝设立参知政事都是采取分相权集君权的方法,②清初实行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实际上分割了部分专制主义权力。④元朝设立行中书省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排除包含②的ABC项。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详解】16、A【解析】
材料反映在列强经济侵略下,“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说明西方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工业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洋务运动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主要反映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而非资本输出,排除D项。17、D【解析】
根据材料“1939年的这一代人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一切失望记得太清楚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一战所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长久的阴影,D选项符合题意。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两次世界大战给战争增添了新的方式与内容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战争的破坏性,B选项排除。二战因其战争的正当性引领人们勇于献身和牺牲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C选项排除。18、A【解析】
根据漫画可知是日军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而面对坚固的堡垒,抗日军队以夜间为掩护,不怕牺牲,顽强攻打破坏敌人的坚固工事、据点,表明敌后军民抗战的决心,故选A;BCD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19、C【解析】
从材料中的“弦轮旋密运,针表恰相交。晷刻毫无爽,晨昏定不淆。应时清响报,疑是有人敲”等信息可以看出,雍正皇帝的诗是《咏自鸣钟》,故答案为C项;利玛窦是来中国传播天主教的传教士,《崇祯历书》是一部中国比较全面的介绍欧洲天文学知识的著作,《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重要著作,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D项。20、D【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材料中所悟出的“道理”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A、B、C都是体现了民本思想,D项则为君主专制辩护。故选D。21、D【解析】
反秦过程中六国旧贵族再次打出故国名称,说明当时统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D正确;材料描述现象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A;秦的统一顺应历史潮流,排除B;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C。22、A【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从项羽到陈胜均以楚地名义反秦,说明楚国旧地并不认同秦朝统治的合法性,故A项正确;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秦亡原因,排除C项;题干不能体现楚地人民统一全国的愿望,排除D项。故选A。23、D【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题中所给的时间1939年可知,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所以此举应为抗战服务,所以选D,1939年美国开国150年已过,国民政府和美国已经建立了外交关系,辛亥革命时早已提出学习美国的民主共和,所以ABC均不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伟大的抗日战争·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详解】24、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世界市场的发展及地区局部冲突不断,为此可以解决的方案包括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正确,ABC排除。故选D。25、A【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晚清时期兵变频发,同时部分兵变受革命的影响并带有反清的政治色彩,可见清朝统治危机加剧,故A项正确。“新式的巡警和新军”具有近代化特征,所以兵变的出现并不全是由于军队近代化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并未强调军队作风问题,排除C项;信息不能反映西方思潮对军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26、C【解析】
依据材料“17世纪”“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后期更是达到空前水平”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各国的联系逐渐加强,而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中国处于入超地位。C正确;17世纪前期海禁政策未被废除,A排除;材料指的是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B排除;材料指的是对外贸易,明清时期进行对外贸易的主要是政府领导的,与重农抑商无关,D排除。故选C。27、B【解析】
根据表格可知汉初阴阳家、法家、纵横家、杂家的著作数较多,到汉武帝时期迅速减少,实际上反映了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确立儒学的封建正统地位,故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汉代教育体系的发展,排除A项;表格中不能反映儒家与其他学派思想的融合,排除C项;表格中纵横家及杂家著作的存在说明汉武帝并非仅重视儒学发展,排除D项。故选B。28、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中江浙商人买办在近代对外通商中占主要地位,反映了鸦片战后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广东的传统对外通商地位下降,推动了江浙地区经济地位的上升,B项正确;“取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项;题干并未强调文化底蕴问题,排除D项。故选B。29、C【解析】根据“强调人的理性作用和独立思考”可知,王守仁的这种观点包含有强调人的个体意识的因素,具有进步作用,C正确;王守仁的心学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A错误;王守仁的心学与程朱理学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只是认识理的途径不同,B错误;D夸大了理学的作用,排除。30、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6年6月第一条公交线路白牌环城有轨电车开通运营,天津成为中国第一个建设和运营有轨电车的城市,因此有轨电车大致出现在20世纪初,故C项正确;电的发明和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A项排除;19世纪80年代,有轨电车还没有传入中国,故B项排除;D项晚于C项,排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原因:特殊的自然环境;文化艺术等精神文化的推动;奴隶制经济繁荣;城邦体制(或民主政治)的影响;对外战争的需要。影响:有利于城邦凝聚力的提升;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为现代体育奠定了基础。(2)特征:富含女性气息;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贵族化特征(或等级森严);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任答3点即可)成因:皇宫独特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存在;宫廷是动员一切国家资源的权力重心,经济上有着天然优势;皇帝个人喜好对社会价值的导向。【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一“古希腊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可得出其特殊的自然环境;根据“带有鲜明的‘海的文化'特征,古希腊人的对海神、以力服人的英雄的崇拜正是从中孕育出来的”可知文化艺术等精神文化的推动;根据材料一“当时的希腊奴隶制经济发达”可知奴隶制经济繁荣;根据“他们必须懂政治、会打仗”可知城邦体制的影响和对外战争的需要。影响:根据材料一“古希腊体育对当时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城邦凝聚力的提升以及人文精神的发展;根据材料“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西方近代体育的源头在希腊”可知古希腊体育为现代体育奠定了基础。(2)特征:根据材料二“女子相扑渐露端倪”“唐敬宗时宫中教坊组织伎女”“宫女甚至嫔妃从事一些体育项目成为必然”等可知富含女性气息;根据材料二“北方少数民族,因此一入南朝就将骑射列入皇宫体育的范畴。清代为游牧民族,每年会举行木兰围猎、鹰台杀虎等活动”可知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根据材料二“用极其奢华、隆重的规模满足皇帝私欲”可知具有贵族化特征;根据材料二“宫廷体育除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诊科护理查房中毒处理指南
- 天艺教育期末汇报
- 宠物美容培训
- 互动活动运营合同
- 工程设备管理与劳务合同
- 大学物理学 第一卷 经典物理基础 第6版 课件 14 热平衡态的气体分子动理论
- 沟通计划与协议
- 商品质量风险控制合同(2篇)
-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很诚实》说课课件
- 建材零售合同范本
- 2024年安徽宁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课件
- 第16课《有为有不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新生儿腭裂喂养护理
- 摄像服务行业品牌建设研究-深度研究
- 人像摄影基础课件
- 中医养生保健培训
- 2024年职业素养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 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说课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版(安徽)
- 《光电对抗原理与应用》课件第1章
- 网络安全题库及答案(10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