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时政热点:中国式现代化_第1页
2023年中考时政热点:中国式现代化_第2页
2023年中考时政热点:中国式现代化_第3页
2023年中考时政热点:中国式现代化_第4页
2023年中考时政热点:中国式现代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中国式现代化

【热点链接】

热点一:2023年3月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秦刚表示,一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国家整体迈进现代化,这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具

有巨大的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

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重要启示,我想至少体现

在五个方面:

一是独立自主。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行得通,就是因为它立足中国大地,植根中国文化,契合中

国实际。中国的成功发展充分证明,各国完全有权利也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将命运牢牢掌握在

自己手里。

二是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让人民不仅物质上富足,而且精神

上富有。服务少数国家、少数人不是现代化,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不是现代化,精神空虚、失德失

序也不是现代化,各国人民都应有平等发展、追求幸福的权利。

三是和平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一不靠战争,二不靠殖民,三不靠掠夺,而是坚持和平、发展、合

作、共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一条有别于西式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四是开放包容。人类的现代化不应孤芳自赏,而应百花齐放,尊重各国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

道路,彼此交流互鉴,精彩绽放,美美与共。

五是团结奋斗。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一盘散沙没有希望,团结奋斗才有力量,要咬定

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如果像有的国家那样政党纷争,只说不做,朝令夕改,再好的蓝图

也只是画饼充饥、空中楼阁。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世界和平、正义、进步力量的壮大。我们希望也相信,世界上越来

越多的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成为现实。

热点二:二十大报告重要论述

1.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

2.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

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考点链接】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

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学习西方三步走)

1.学习西方技术:封建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

棠、张之洞;中央:奕诉;目的: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自救运动,维护清朝统治。

2.学习西方政治制度:a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戊戌变法(开启中国政治近代化);康有为,

梁启超;主张: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维护清朝统治。b资产阶级革命派(民族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孙中山;主张: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三民主义)

3.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南陈北李);口

号:民主和科学。

【知识拓展】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由学习西方科技到效仿政治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

★魏源、洋务派、康有为和梁启超、孙中山、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变法,建立君主立宪

制;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文

化运动:民主、科学。

★鸦片战争和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分别发生的变化

(1)政治: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五四运动无产

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文化:掀起了学习西方热潮,从学习科技到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其中魏源和洋务运动学习

科技、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思想文化。

二、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

1.地主阶级:抵抗派(爱国官兵)

①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取得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

意志。②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③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击败阿古柏侵略军,

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80年代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④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

带邓世昌与200余名战士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结果: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技术落后等因素,抵

抗失败。

2.农民阶级:

(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背景: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灾难;清朝的腐朽封建统治和沉重剥削。

第2页共7页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加之战略上失误,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2)义和团运动(1899——1900)

背景:19世纪末,甲午战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外国教会欺压中国人民。在民族危机空前

严重的情况下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来挽救民族危亡。

结果:由于农民阶级局限性,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意义:是中国近代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性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知识拓展】

★启示:近代前期各阶级的探索和抗争取得了一定成果,他们提出的救国纲领一个比一个进步,

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都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的重担落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

±o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一1949年)

一、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活动

(一)开端:

1.1919年的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和中共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2.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领导工人运动。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国民革命时期(又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

1.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参与了黄埔军校的创办,参加并推动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1927年,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三)土地革命时期(又称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

1.1927年,中共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后组建工农红军第

一支坚强的队伍。这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探

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2.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

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长征取得了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四)抗日战争时期:

1.1936年,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

爆发后,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第3页共7页

2.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日

的中流砥柱。1945年的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五)解放战争时期

1.1945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后,中共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转入

战略进攻,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中考预测】

L观点论述题:中国式现代化,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主要现代化道路

经济结构政治体制价值选择对外关系

资本主义资产阶级

西方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从

市场经济代议制民战争、殖民、掠夺

代化林法则

体系主政治

苏联社指令性计高度集中片面发展重工业,

会主义划经济体的政治体忽视人民生活水大国沙文主义

现代化制制平的提高

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以人民为中心,人不争霸、和平相处、

中国式

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自由而全面发公平正义、互利共赢、

现代化

体制政治制度展共同发展

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

述清晰。)

观点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西方和苏联现代化模式的超越与创新★★★★(必考)

【论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探索的适合中国国情、独

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在经济结构、政治体制、价值选择和对外关系方面与西方

现代化和苏联现代化模式存在本质性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

单向度追求资本的逻辑,又克服了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实施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

业的缺陷,彰显了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以人

第4页共7页

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其独特优势既实现了对西方各政党间“掣肘式”的恶性竞争

的规避,又实现了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超越,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民主性

与公平性。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和民族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

方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开创了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平发

展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借鉴西方和苏联现代化模式经验基础上实现的突破、超越

和创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了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拓展了发展中国

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

国方案

观点2:中国式现代化受西方影响并丰富了世界现代化模式。

【论证】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经过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从思想解

放到政治变迁进而推进到经济工业化,由轻工业到重工业,以市场为导向,走上现代化道路开创了

西方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近代以来,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经历了洋务运动经济变革,辛亥革命政治演变,新文化运

动思想解放,推动中国走上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进

中国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融汇市场和计划两者的优势,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加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创造了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全新道路,丰富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为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方案。

结论:中国式现代化受西方影响并丰富了世界现代化模式。

2.材料解析题

第5页共7页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8年,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现代化的军事口T装备的现代化阵队现代化”

等说法。在《论持久战》中,有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和发展新的军

事工业“,并强调“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1954年9月,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

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材料三:1979年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

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

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远编》

⑴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⑵据材料二,为实现“现代化”目标,中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起到了怎样的作

用?

⑶指出材料三中中国“现代化”目标产生变化的原因,并简述其意义。

【答案】⑴军事现代化;抗战全面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

⑵主要措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

工业化迈进。

⑶原因:经济上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治上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思

想上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意义: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与完善:

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第6页共7页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无数中华儿女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探索与抗争。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失败—对策】

材料一……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再次

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