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1页
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2页
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3页
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4页
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经典承载着思想,以才智为内涵,经典不仅仅限于事实层面“真”的追求,而是在更广的意义上表现为对真善美的关切,后者同时又包含价值的内涵。经典的形成总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民族和地域相联系,因而经典具有了某种特殊品行。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还表现于它的超时代价值。《论语》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春秋时期政治体制及伦理关系中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内含从普遍的文化层面加以阐释的可能,例如,今日我们可以从责随意识和义务意识的层面进行阐发,思索如何使个体充分履行各自义务的问题。经典不仅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更有超越地域的世界性的意义。真正的经典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是世界文化共同财宝的组成部分。中外经典,概莫能外。柏拉图的《志向国》是西方文化中的经典,其重点探讨的正义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不只适用于西方;儒家典籍《论语》探讨的仁道原则,其意义同样超越中国。在不同的文化尚未相互作用时,这样的意义或许隐而不彰,但当不同文化彼此相遇,经典的世界性的意义就会显现出来。承认经典具有普遍意义,就意味着我们要开眼界。在阅读、理解经典的过程中,假如眼界封闭,经常会给经典的理解带来多方面的限制;而视域的扩展,则有助于更深化地把握经典。因此,一方面,我们须要引进来,借鉴西方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我们也须要主动走出去,参加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不管是西方文化的引进来,还是中国文化的走出去,都既要以其各自的特殊内涵为背景,也要以它们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为前提。承认经典具有普遍意义,还要再反思。再反思就是在承认经典所拥有的超越时代与地域的普遍性的前提下,对时下一些流行看法进行理解和反思。如“以中释中”,即以所谓纯粹传统中国概念去理解中国的问题,这种思路明显忽视了经典的普遍意义。外来语已渐渐输入并融入现代汉语,这也不行避开地带来外来思想和观念内容。当我们用受外来语影响的现代汉语去理解经典时,相应地也受到外来语背后的深层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因而,试图以“纯而又纯”的中国观念去说明以往的经典,事实上已缺乏可能性。与之相比,王国维在20世纪初所提倡的“学无中西”的观念则更具有开放意识,他就是在当时世界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以世界文化视野来反思和理解多样文化经典的。近代梁启超、章太炎、梁漱溟等大儒者,他们尽管以回来或持续儒学为学术旨趣,并对西方文化有各种指责,但他们对以往经典的诠释在不同层面上都受到西方外来观念的影响,都体现了“学无中西”的理念,这也就是他们的学说被称为“新儒学”的重要缘由。(摘编自杨国荣《经典的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典产生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跨时代性,及世界性的普遍意义。B.虽然经典有特殊品行,但我们可以从普遍意义的层面对经典作出具有现代意义的阐释C.经典具有特殊品行又有普遍性,理解与解读经典要引进来,也要参加全球文化的争鸣。D.近代梁启超、章太炎等大儒学无中西,在儒学阐释探讨中受到了西方外来观念的影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超时代价值”和“世界性意义”两个层面来论证经典所具有的普遍意义。B.文章以“经典具有普遍意义”为前提,进而提出要以开放的视野来阐释经典的建议。C.文章比较了“以中释中”与“学无中西”的不同点,旨在反思以“中”为主的偏颇。D.文章从正面强调要相识经典的普遍意义,相应地指责了忽视经典普遍意义的观点。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想更好理解经典的内涵,应当摆脱经典特殊性的限制,着重分析它的普遍意义。B.中国文化只有“走出去”参加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才能体现“学无中西”。C.反思“以中释中”的观念,不排斥以“纯而又纯”的方式去说明中国以往的经典。D.外来语在思想和观念上影响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也必定会在文化互动中影响西方。(二)好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近日,教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看法稿)》,并面对社会征求看法。其中提到,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中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同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原则上采纳纸质作业等减负措施,被写入了《征求看法稿》。“这种刚性的要求会起到确定作用,将体现国家层面对青少年近视率着手进行防控的决心。”作为眼科专家,周行涛对此表示认同。但是,面对所设立的目标,他照旧保留个人看法,“近视成因在学术层面还有可供探讨的空间,以此为基础设立的防控方案和目标,应当更加符合科学精神。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探讨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中学生和高校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上升,小学生的近视率也近40%。教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学生视力不良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近视10年翻一倍。《中国义务教化质量监测报告》中说,户外熬炼不达标、学习负担过重以及睡眠不足等现象照旧普遍存在,且随着年级越高,这种现象越严峻。“表面上,大多数家长表示孩子的视力和学习成果一样重要,但是实际中,他们更倾向于牺牲孩子的部分视力去换取成果。”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公共卫生副主任医师何鲜桂说。在同仁医院,一位来自山西大同的家长告知记者,孩子每天除了定时完成学习任务,就是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几乎不出门活动。北京市一所中学的老师胡杰表示:“现在没有特别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孩子们时时刻刻能够科学用眼。”记者在同仁医院调查还发觉,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在发觉孩子视力出现异样的时候才来医院就诊,而此时近视早已形成。“预防青少年近视前端筛查特别重要,却往往被忽视。”何鲜桂说,“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刚好驾驭孩子视力屈光的实时发展状况,才能有效预防,对症下药。”(摘编自《拿什么挽救孩子的明眸》)材料二:(数据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视防治指南》)材料三: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公布的数据表明,近年来巴西近视和高度近视的患病人数增长速度特别快,巴西也成为世界上高度近视者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巴西眼科医生奎罗斯.内托指出,人们对于造成近视的缘由照旧特别不了解,造成儿童近视的主要缘由在于环境因素,儿童体内分泌的多巴胺激素受环境影响刺激到眼轴的生长。眼睛内部晶状体的轴向生长会使视网膜变得更薄更尖锐,造成为视网膜供应氧气和养分的血管供应实力不足,进而导致视网膜脱落。(摘编自《巴西成高度近视者增长速度最快国家之一》)材料四:法国眼保健操视力爱护协会给孩子们的常规建议是,定期检查,避开阳光直射,不要抽烟喝酒,多吃水果、绿叶蔬菜和含有omega-3脂肪酸的鱼类。日本的学校有定期的视力检查,没有眼保健操,但是学校会教化学生正确的读写姿态,许多学校的学生座椅可以调整高度,以保证学生保持眼睛和书本间的距离。今年7月30日,法国国民议会表决通过法案,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内内运用手机、平板电脑和手表在内的全部可网的通信设备。这一禁令将于今年9月开学时生效。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已通过立法,或明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内或课堂,或规定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学生才能运用手机。(摘编自《各国预防近视有妙招》)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的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且学段越高近视率也越高,近年来视力不良又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B.我国将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用刚性要求来防控近视,体现了科学性和合理性。C.大多中国家长不重视近视前端筛查,等到孩子视力出现异样时才去就诊,对孩子视力复原可能为时已晚。D.人们普遍重视孩子的视力,但对于近视的缘由没有完全了解,各国虽然防控各有妙招,但实际效果难料。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各国实行的防治近视措施虽不少,但不确定都具有科学性,我国政府提出的2030年限制近视率目标也不确定能变为现实。B.从上海市四年级学生作业状况看,超过规定60分钟的不少,可见,课业负担过重是小学生近视率上升的最主要的缘由。C.奎罗斯•内托认为,环境因素会影响儿童体内分泌的多巴胺激素,刺激到眼轴的生长等,儿童的用眼环境就显得特别重要。D.预防近视是项世界性难题,日本、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重视青少年儿童的定期检查,而中国与巴西预防措施则相对薄弱。6.我国应如何降低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率?请依据材料概括说明。(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蟹篓白秋清朝末年,宫廷式微,好多身怀绝技的人物流向民间,核雕艺人张大眼就是其中一位。偶然机会,山东潍县都家村的都渭南结识了张大眼,为他的手艺折服,全力接济,张大眼感谢之余,就把祖传的核雕技艺传给渭南。由此,核雕这门手艺扎根潍县,流传了一百多年。然而,时过境迁,核雕也跟其他民间艺术一样,跌入了低谷,传人极少,鲜有问津者。直到十多年前,在那不起眼的村子里发生了一件小事。那一天,老刘家的三小子逃学,跑到了邻居家的果园里偷东西。不大的果园,只有那么一棵桃树长得是挤外茂密,桃子也个大艳丽,让人垂涎欲滴。他费事巴力刚爬上树,忽听见有人喊:臭小子,你又来了,给我下来。就见都老爷子手持锄柄,急匆忙赶来,逮了个正着。那小子吓得够呛,越喊他越往上爬,看样子是想从树上跳过墙头跑的意思。老都抓紧说:你下来,下来吧,我不打你,也不跟你家里人说。下来,我给你拿熟的吃,快点。他半信半疑出溜下来,手里还攥着个半生不熟的青桃。老都一脸惋惜地夺过来。我说你个熊孩子,这桃子能吃吗?它的核有大用处,弄好了一个桃核能顶你爹种三亩地,抓一年蟹子的。你过来看看,拽着他耳朵到了里屋。那小子一看,桌上炕上全是桃核,分门别类雕了三国、水浒、西游记、马拉轿车、夜游赤壁等传闻故事,佛像、山川、十二生肖等动物造型,或玲珑剔透,或稳妥大方,或滑稽可笑,一下子就把他迷住了。从今,他这个混小子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他生在一个一般的庄户人家,好在是兄弟几个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不愁吃穿。就是他,自小淘气捣蛋,不正经学习,成了家里的老大难。假期里,父亲带他去田里抓螃蟹,他东跑西颠光琢磨着玩,气得父亲把蟹篓往地头一扔过来揍他。他却看着满地爬的蟹子上了神,不顾父亲的巴掌把屁股打得山响,一根筋地问:爹呀,你说里面那个蟹子咋的啦,怎么越爬越往里呢?它笨呀,跟你一样,什么时候你才能爬出去,不用我操劳了,你个没出息的东西。这话太刺激人了,像针一样扎到了他心里。学核雕可不简单,那些“刀枪剑戟”全是最小号的,刀子钩子铲子锉有十儿种,最细的刀子跟缝衣针一般。全部工具没有一件是现成的,全部自己动手制作,光磨制刀具他就学了一年多。艺成之后,启今(他的艺名)第一个想法,要雕一个“蟹篓”,这一想就用了四年。等考虑成熟,从下手雕刻,到作品的完成,又耗去了八个多月。这期间,他就跟一个借居蟹一样,成天在屋子里忙活着,没有一点效益。那“蟹篓”用的是核雕当中最难技巧——镂空圆雕手法,表现了蟹篓歪倒后,螃蟹纷纷爬出,有一只螃蟹找不到出口;在蟹篓里奋力挣扎的那一个瞬间。整个作品长不足三根手指,宽一指,高二指有余。蟹篓篾条叠分,只有两展纸那么厚,像一小鸟蛋壳,中间全部镂空。一个蟹篓,八只螃蟹,外面七只,里面一只,每一只螃蟹都是须目俱张,惟妙惟肖,连每个蟹足也是镂空细作。细致端详,蟹篓里面的那只螃蟹最为精致,它怒目圆睁,爪螯张扬,活力十足。作品雕刻完成后,他喝了整整一瓶白酒,病了十多天。那年,他刚满20岁。那年,在全国其次批国家鈒“非遗”名录评比中,“潍坊核雕”胜利入围,一时名声大嗓。今年六月,在权威部门举办的首届核雕大赛中,作品《蟹篓》一举获得金奖第一名,他也因此被授予了“核雕技艺大师”称号。隆重的颁奖仪式之后,许多挚友都来向他表示庆贺,但是他没跟任何人说话,拿着奖杯证书急匆忙地走了。他扑倒在一座荒草丛生的坟茔前,把获奖证书和金杯摆在一起,斟上了满满一大杯子酒。哭着说:我爬出那个蒌子,还被评为国家级的核雕大师。现在,订货的客户都排到年后了,您就放心吧。他爹走的时候,记忆犹新这没成人的孩子,担忧他这行当挣不出饭来,迟迟不愿闭上眼睛。(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描写张大眼的故事,不仅增加了小说的感染力,而且也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B.老刘家的三小子多次到邻居家果园偷东西,都老爷子为了留下他学习核雕,于是就请他下来吃桃子。C.父亲的话伤透了他的心,让他心里痛到极点,同时这也是后文他能够用心学习手艺的一个重要理由。D.文中描写“蟹萎”核雕运用了比拟和点面结合的手法,既有整体上描摹,又突出了找不到出口的螃蟹。8.小说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其中两处,并分析其作用。(6分)9.小说以“蟹篓”为题,内涵丰富,请简要说明。(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吕大忠字进伯。登第,为华阴尉。熙宁中,令与刘忱使契丹,议代北地,会遭父丧。起复,知代州。契丹使箫素、梁颍至代,设次,据主席,大忠与之争,乃移次于长城北。大忠数与素、颍会,凡议,屡以理折之,素、颍稍屈。已而复使萧禧来求代北地,神宗召执政与大忠、忱议,将从其请。大忠曰:“彼遣一使来,即与地五百里,若使魏王英弼来求关南,则何如?”神宗曰:“卿是何言也。”对曰:“陛下既以臣言为不然,恐不行启其渐。”忱曰:“大忠之言,社稷大计,愿陛下熟思之。”执政知不行夺,议卒不决,罢忱还三司。其后竟以分水岭为界焉。元丰中,为河北转运判官,言:“古者理财,视天下犹一家。朝廷者家外计者兄弟居虽异而财无不同今有司惟知出纳之名有余不足未尝以实告上故有余则取之不足莫之与甚大患也。”乃上生财、养民十二事。元祐初,夏人自犯麟府、环庆后,遂绝岁赐,欲遣使谢罪,神宗将许之。大忠言:“夏人强则纵,困则服,今阳为恭顺,实惧讨伐,宜且命边臣诘其所以来之辞。”时郡籴民粟,豪家因之制操纵之柄。大忠选僚采自旦入仓,虽斗升亦受,不使有所壅阏。民喜,争运粟于仓,负钱而去,得百余万斛。马涓以进士举首入幕府,自称状元。大忠谓曰:“状元云者,及第未除官之称也,既为判官则不行。今科举之习既无用,修身为己之学,不行不勉。”又教以临政治民之要,涓自以为得师焉。谢良佐教授州学,大忠每过之,听讲《论语》,必正襟敛容曰:“圣人言行在焉,吾不敢不肃。”卒,诏复学士官,佐其葬。(节选自《宋史•吕大忠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朝廷者家/外计者兄弟/居虽异而财无不同/今有司惟知出纳之名/有余不足/未尝以实告上/故有余则取之/不足莫之与/甚大患也B.朝廷者家/外计者兄弟/居虽异而财无不同/今有司惟知/出纳之名有余/不足未尝以实告上/故有余则取之/不足莫之与/甚大患也C.朝廷者家/外计者兄弟/居虽异而财无不同/今有司惟知/出纳之名有余/不足未尝以实告上/故有余则取之/不足莫之与甚/大患也D.朝廷者家/外计者兄弟/居虽异而财无不同/今有司惟知出纳之名/有余不足/未尝以实告上/故有余则取之/不足莫之与甚/大患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复”原指我国古代官员因父母丧而辞官守制,未满期而奉召任职;明清后指服父母丧满期后重行出来做官。B.“社稷”代指国家,“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土地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C.“状元”又称殿元、鼎元,一般指科举考试中考取殿试第一甲第一名的人,现也喻指在本行业中成果最好的人。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属“六经”之一,与《孟子》《高校》《中庸》合称“四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忠忠心为国,维护国家利益。对契丹使者来议事却以客据主的做法,他坚决反对;对西夏强大了就放纵、疲弱了就顺服的行为,他有醒悟的认B.大忠擅长管理,为官治政有方。担当河北转运判官,他上疏生财、养民十二事;在郡县收购粮食,他借势制裁豪强,不使收购受阻,得到百姓拥护。C.大忠为人正直,对事敢于直言。对契丹求代北地的无理要求,神宗想答应,他不赞同;对马涓担当判官还称状元,他言之以理,劝其重视修身之学。D.大忠颇有才学,得到大家认可。他考中进士后出仕,曾教马涓处理政事、治理百姓的方法,马涓就以他为师;他听谢良佐讲圣人之言,必正襟肃容。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执政知不行夺,议卒不决,罢忱还三司。(5分)(2)今阳为恭顺,实惧讨伐,宜且命边臣诘其所以来之辞。(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①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注:①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蕲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清泉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下临兰溪,溪水西流。②黄鸡:黄羽毛土鸡。白居易《醉歌》中有“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曰。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句,感慨人就是在黄鸡的叫声、白曰的流淌中变老。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下兰芽短浸溪”写山下的兰草刚刚抽出嫩芽,有的浸润在溪水中。“短”说明白兰身的幼小,“浸”示意出兰芽的扩散。B.“松间沙路净无泥”写松林间的沙路经过水的冲刷,变得一尘不染,异样干净。此句写“路净”也反衬出官场的污浊不堪。C.上阕写暮春清泉寺幽雅美妙的风光,“潇潇暮雨子规啼”写傍晚潇潇细雨中,林间杜鹃在啼叫,也表现出景色自然清美。D.下阕抒发人生感悟,“谁道人生无再少”以“谁道”反诘,说明词人对“青春只有一次”的质疑,渴望得到重用,建功立业。15.这首词最终两句是如何表现词人情怀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离骚》中,屈原始终以“好修”为乐,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即使遭遇极刑也不变更自己志向的决心。(2)杜牧《阿房宫赋》结尾总结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当朝统治者不吸取阅历教训让人痛惜的感叹。(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客人用比方的修辞来写对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古今中外,有关国家的理论书籍______,不同价值观和不同立场的学人,观点往往_______,甚至针锋相对,但却有一个共识,就是国家是一个抽象的、集合的概念。什么叫抽象的集合概念?比如说一所高校的存在,和它所在的地址、师生没有多大关系。一群求知的人在一个相对的空间里,一起生活、学习、科研,他们所形成的群体,叫做“高校”。从这个意义上说,(),说它“抽象”,是因为你看不见、摸不着,说它“集合”,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它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公民以及随历史______的每一个文明的脚印构成的,但是这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每一个文明脚印,又不能代表“国家”本身。国家是一种“共同体”,它存在的根本前提,是我们发自内心地信任它的存在,也就是对这个国家有“认同”。有了认同感,那么就意味着,全部这个国家的居民,都要为共同认同的“整体”做出某些牺牲的准备;而国家要做的,就要把爱护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它唯一的,乃至至高无上的使命。这也是国家合法性最重要的来源。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国家”这个概念雷同于高校,是一个抽象的集合名词B.“高校”和“国家”两个名词都可以从抽象方面去理解C.“高校”就是抽象的集合名词,“国家”这个概念也是一样D.“国家”和“高校”的概念既有“抽象”性,也有“集合”性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汗牛充栋大相径庭固定绵延B.汗牛充栋云泥之别稳定绵延C.蔚为大观云泥之别固定扩散D.蔚岁大观大相径庭稳定扩散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全部这个国家的居民,都要为共同认同的“整体”做出某些牺牲的准备;而国家要做的,就是把维护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它至高无上,乃至唯一的使命。B.这个国家全部的居民,都要做好为共同认同的“整体”做出某些牺牲的准备;而国家要做的,就是把维护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它至高无上的,乃至唯一的使命。C.全部这个国家的居民,都要做好为共同认同的“整体”做出某些牺牲的准备;而国家要做的,就要把维护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它唯一的,乃至至高无上的使命。D.这个国家全部的居民,都要为共同认同的“整体”做出某些牺牲的准备;而国家要做的,就要把爱护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它唯一的,乃至至高无上的使命。(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夏天来了,人们都喜爱吃清热解渴的西瓜。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夏日吃西瓜,药物不用抓。”可见,①________________。西瓜不仅水分多,②________________,含有蛋白质、糖、钙、铁、钾、磷、维生素等,还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除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很好的美容功效。西瓜含有多种美容化学成分,用西瓜汁擦脸或西瓜片敷脸,可以使你的皮肤保持雪白亮泽。西瓜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而钾是美丽双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多喝西瓜汁会让你获得美丽的腿型。除此之外,西瓜还可以滋润头发,头发掉落或因烫发而发质干枯的人,不妨多吃一些。西瓜优点虽然许多,③________________。西瓜性味寒凉,若吃得过多,易伤脾胃,引起腹痛与腹泻,特殊是中寒湿盛者及胃病患者,应少食用或忌食。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1.简述其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运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60分)古人常以比方说明才、学、识的关系。如清代袁枚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学如弓弩,才如箭簇,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只有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才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上述材料能给追求才、学、识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索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豫西名校2024-2025学年下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实力。实力层级B级。参考答案:A具体解析:A项,曲解文意,经典的形成的确与特定的文化背景有联系,但这种联系不等同于“经典产生于特定的文化背景”。2.考点说明: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实力。实力层级C级。参考答案:C具体解析:C项,“旨在反思以‘中’为主的偏颇”错,其目的是确定“学无中西”,进而论证“经典的普遍意义”。3.考点说明: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看法的实力。实力层级C级。参考答案:D具体解析:A项,曲解文意,原文只说“因而经典具有了某种特殊品行。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还表现于它的超时代价值”,没有说“应当摆脱”“着重”;B项,“只有……才……”于文无据;C项,肯否失当,依据原文,以‘纯而又纯’的方式去说明以往的经典,“事实上已缺乏可能性”。(二)好用类文本阅读(12分)4.考点说明: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实力。实力层级为C。参考答案:B具体解析:“体现了科学性和合理性”错误。材料中说“近视成因在学术层面还有可供探讨的空间”“人们对于造成近视的缘由照旧特别不了解”,所以措施是否具有科学性还有待商榷。5.考点说明: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实力。实力层级为C级。参考答案:B具体解析:“课业负担过重是小学生近视率上升的最主要的缘由”错误,“最主要的缘由”一说有误,仅依据上海市四年级学生的调查状况,不能对全体小学生近视缘由进行推断。且依据材料可知,近视率上升是多方面的缘由,不能说“课业负担过重”是“最主要的缘由”。6.考点说明: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实力。实力层级为F级。参考答案: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②限制青少年儿童电子产品的运用;③留意青少年儿童的视力检查,刚好把控,刚好治疗。具体解析: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相近即可。有其他答案合理的也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7.考点说明: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实力。实力层级为C。参考答案:B具体解析:都老爷子为了留下他学习核雕,错误,原文中并没有这种意思,只是他在各种核雕作品的震惊中走上了这条道路。8.考点说明:考查鉴赏表达技巧和分析艺术构思的实力。实力层级为C级。参考答案:①核雕艺术兴衰的对比,让读者对于这种艺术形式的衰微而感叹,为其兴盛而喜悦。②主子公前后行为的对比,从一个不争气,逃学、偷东西的少年,蜕变为一个主动向上,有所作为的青年,呈现了核雕艺术对他的影响。③获得大奖和荣誉后,他和挚友们的不同表现的对比,表现了他对于父敬爱的理解。具体解析:6分。每一点3分,答出两处即可,意思相近即可。9.考点说明:考查分析文章主旨和作品构思的实力。实力层级为F级。参考答案:①标题“蟹篓”既指具体的捕获螃蟹的工具,也指主子公启今的核雕作品名称,还象征人生路上的那些困难、障碍。②以“蟹篓”为题,意在告知读者:每个人或许曾经处在“蟹篓”一样的人生逆境中(一时找不到方向),但只要独立自强(坚持不懈地努力),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出路(实现人生中的超越)。具体解析: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的实力,实力层级B级。参考答案:A具体解析:原文标点:朝廷者家,外计者兄弟,居虽异而财无不同。今有司惟知出纳之名,有余不足,未尝以实告上,故有余则取之,不足莫之与,甚大患也。11.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古代文化常识的实力,实力层级为B级。参考答案:D具体解析:《论语》“属‘六经’之一”说法错误,“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而《论语》属于儒家十三经。12.考点说明: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愿思的实力,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看法的实力。实力层级为C级。参考答案:B具体解析:“他借势制裁豪强”错。依据原文,应当是:豪富之家趁机把持操纵(谋求私利)。吕大忠选择同僚大清早就进入官仓(收购粮食),即使只有一斗一升也接受,不让收粮之事有一点阻碍。13.考点说明: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实力。实力层级为C级。(1)参考答案:执政大臣知道他们的看法不行变更,协商最终也没有结果,就罢免了刘忱,让他回:三司任职。(5分)具体解析:5分,“夺”(变更)、“卒”(最终)、“还”(回到),各1分,句子大意符合、通顺2分。(2)参考答案:现在他们表面上装作尊敬听从的样子,事实上是胆怯 讨伐他们。应当吩咐边防大臣责问他们来的理由。(5分)具体解析:5分,“阳”(表面)、“诘”(责问)、所以(……的缘由),各1分,句子大意符合、通顺2分。留意:1.强调直译,字字落实。2.“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犬意”符合通顺即可,“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参考译文:吕大忠字进伯,科举考中进士,担当华阴尉。熙宁年间,被吩咐和刘忱一起出访契丹,协商代北地区事宜,恰逢父亲去世(没有出访)。后被重新起用,任代州知州。契丹使臣萧素、梁颍到了代州,设置帐篷,却要占据主位,吕大忠和他们据理力争,他们于是转移驻地到长城以北。吕大忠多次与萧素、梁颍会面,每次谈判,常以道理折服他们,使萧素、梁颍稍稍让步。后来契丹又派萧禧来要求割让代北地区(给他们),神宗皇帝召集执政大臣与吕大忠、刘忱协商此事,准备答应他们的要求。吕大忠说:“他们派一个使臣过来,就给他们五百里土地,假如派魏王英弼来要求割让关南地带,那怎么办?”神宗说:“你这是说什么话。”吕大忠回答说:“陛下虽然对我的话不以为然,但我还是担忧不能开这个口子。”刘忱道:“吕大忠的话,符合稳固社稷的大计,希望陛下好好考虑他的话。”执政大臣知道他们的看法不行变更,协商也最终没有结果,就罢免了刘忱,让他回三司任职。之后最终两国以分水岭为边界。元丰年间,吕大忠任河北转运判官,说:“古时候管理财政,对待天下犹如一家。朝廷如家,在外管理的各地犹如兄弟,所处位置虽然不同财政上却没有不同。如今主管部门只知道支出和收入的空名,哪里有余、哪里不足,却没有把实情告知皇上。所以哪里有余就从哪里收取,不足的地方却不给他补充,这真是极大的隐患啊。”于是上疏陈述生财、养民十二件事。元佑初年,西夏人自从进犯麟府、环庆之后,宋就停止了给西夏岁币,西夏准备派遗使者来谢罪(恳求复原岁币),神宗皇帝准备答应他。吕大忠说:“西夏人强大了就放纵、疲弱了就顺服,如今他们表面恭顺,事实上是胆怯 讨伐,应当吩咐边疆官员责问他们来的理由。”当时郡府收购百姓的粮食,豪富之家趁机把持操纵(谋求私利)。吕大忠选择同僚大清早就进入官仓(收购粮食),即使只有一斗一升也接受,不让收粮之事有一点阻碍。百姓们大喜,争相运粮食到官仓(售卖),拿钱离去。最终收到粮食有一百多万解。马涓以进士第一名(状元)的身份进入幕府,就自称状元。吕大忠说:“状元这个叫法,是过了科考(得了第一)而未被任用为官的人的称号,已经做了判官就不应当这么称呼了。现在,科举考试的习气已经没有用处了,修身为已的学问,不能不勤勉。”又教他处理政事治理百姓的要道,马涓自己也认为已找到了老师。谢良佐在州学讲课,吕大忠每次经过,听他讲授《论语》,必定正襟肃容,说:“圣人的言行就在其中,我不敢不肃穆。”吕大忠去世后,又有诏命降下复原了他的学士官身份,以助他按礼下葬。(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4.考点说明: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实力。实力层级D级。参考答案:D具体解析:“此句说明词人对‘青春只有一次’的质疑,渴望得到重用,建功立业”说法不当,词人并不是质疑“青春只有一次”,而是表达要有一种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渴望得到重用,建功立业”也没有明显体现。15.考点说明:考查把握诗歌内容、评价思想内容的实力。实力层级D级。参考答案:①运用比方,以水借喻人生,表现对青春活力的呼唤,以“白发”“黄鸡”比方世事匆促,光景催年;②用典,借用白居易《醉歌》的用语来反其意而用之,是对生活、对将来的憧憬和追求。③“休”“将”二词表达了诗人坚决的看法,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苍老之叹,体现出苏轼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情怀。具体解析:6分,每问2分。意思相近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考点说明:考查识记、默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