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黑龙江省齐市八中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现当代文学史不应无视旧体诗词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等传统诗词类电视节目一度在各类媒体上“刷屏”,其高人气可见一斑。诗词类电视节目的胜利绝非偶然,它生动说明传统诗词在今日仍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传统诗词背后所连接着的传统文化在今日仍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从人们对诗词类电视节目发自内心的热忱来看,旧体诗词的阅读、创作及评论仍旧是当代精神文化生活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然而,翻开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却基本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一热一冷,引人深思。传统诗词之“冷”,源自近现代以来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裂。中国从来以“诗国”著称,绵延数千年的诗歌传统定义并深刻塑造着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整体品行。姑且不论《诗经》《楚辞》的滥觞、唐诗宋词的辉煌,即使是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王国维语)逻辑下通常被认为以小说、戏曲为代表文体的明清两代,读书人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然而,这一诗歌传统在近现代出现巨大的断裂。造成断裂的表面缘由是鸦片斗争后西学东渐的大潮以及白话文的提倡和推广,小说这一文体取代了诗歌成为中国文学新的“正宗”。其潜在缘由是“进化论”逻辑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传统诗词因自身“不行避开”的落后与缺陷,“不行避开”地被“科学”“先进”的新诗所淘汰、取代。近几十年,在市场大潮挟裹而来的浮躁气息冲击下,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裂就愈来愈严峻了。五四运动以后,随着白话文学的兴起,大部分文体渐渐完成了由“文言”向“白话”的转换。正是在这一进程中,古典诗词不仅失去了文学主流地位,而且渐渐被排斥在“现代文学”之外。其实在20世纪的文艺舞台上,旧体诗词的身影始终未曾消逝:从1909年成立的南社,到上世纪40年头延安时期的“怀安诗社”,再到1976年的“天安门诗抄”,乃至如今特性显明、自成一家的网络诗词创作,旧体诗词都呈现着绵长坚韧的生命力。这些旧体诗词的创作者来自于广泛的社会阶层,郭沫若、鲁迅、郁达夫、毛泽东、程千帆、王季思、齐白石、黄宾虹……他们将旧体诗词与自身所长结合起来,开拓了旧体诗词的意境和表现领域。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旧体诗词”作品并非与现代绝缘。比如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毛泽东的“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些“旧体诗词”的用字、意象、意境,无不透露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气象,它们是中国的,更是现代的,理应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不行或缺的形态之一,甚至可以说,它们更直观地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承续与再创建。反对“旧体诗词入史”者多从旧体诗词缺少“现代性”这点来立论,可问题在于:倘如用以立论的来自西方的“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暧昧含混、充溢歧义的概念,且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近百年困难的文学生态“水土不服”的话,那么这些反对的声音是否依旧有效呢?此外,倘如我们的文学史写作无视旧体诗词创作大量且客观存在着的这一现实的话,我们何谈敬重历史、何谈学术探讨的客观中正呢?虽然已经有学者起先尝试在现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加入旧体诗词的章节,如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但是,正如学科规范的确立一样,学科规范的修改以及学界共识的调整还须要漫长的过程。我们目前距离“旧体诗词”真正“入史”似乎依旧遥远。(摘编自《人民日报》,作者为四川高校教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词类电视节目的大受青睐,可以生动地说明传统诗词在今日仍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B.由于种种缘由,现在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里已经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C.文学发展到了明清两代,人们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D.诗歌传统断裂,它的根本缘由是“进化论”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被取代无可避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绽开,从社会热点现象入手,层层推动,条理清楚。B.文章在行文过程中兼顾了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既有理论的分析,也有摆事实举例子。C.作者列举鲁迅、郁达夫、毛泽东、黄宾虹等人的例子,可证明20世纪旧体诗词并未消逝。D.文章末段在上一段的论证基础上对“旧体诗词”目前能否“入史”的问题表达出了担忧。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千年来持续的诗歌传统定义并塑造着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整体品行,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之一。B.假如没有五四以后,“文言”向“白话”的转换,古典诗词也就不会失去文学主流的地位,而被排斥在文学外。C.旧体诗词可以通过意象、意境等来展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气象,因此应当被视为现当代文学不行或缺的形态。D.反对“旧体诗词入史”的观点无论从“现代性”有无的立论基础看,还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看,都很难站得住脚。(二)好用类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90后”钢琴调音师蔡琼卉,是一位视障人士。平常,依靠一种能将屏幕上的可读文字转化为语音的“读屏软件”,她就能用手机或电脑上网。不过,读屏软件也非万能。地图定位不朗读、“花式”图片验证码不朗读等问题,都给她的“网民”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今年3月1日起,随着我国“互联网盲道”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的正式实施,蔡琼卉的苦恼或将迎刃而解。《信息技术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是互联网信息无障碍领域的第一个国家标准。这个国家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有效帮助视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像健全人一样享受互联网技术,被誉为“在互联网上铺盲道”的实质性进展。中国“国标”弥补了国际标准在“互联网盲道”测试方法上的缺失,提升了标准的可实施性。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探讨中心主任助理王炜说,国家标准出台后,一方面有利于政府推动无障碍建设,为政府网站/App领先开展示范供应了准绳,另一方面,有利于主管单位开展管理工作,为检测、监督与反馈供应了技术规范。(摘编自《中国互联网“盲道”建设首个“国标”将实行,逾千万视障人士受益》)材料二:在“互联网盲道”国标出台之前,虽然有不少互联网公司设计了无障碍产品,但由于国家统一标准的缺失,其无障碍产品的水平难免参差不齐。如今,国标即将实行,无疑能从顶层设计上为网络盲道建设清扫障碍。比照国标,一方面有利于避开互联网公司各行其道,在研发过程中出现与视障用户需求脱节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规范相关研发流程,为信息无障碍工程师供应路径指引。“互联网盲道”国标是保障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权的重要途径,但仅有国标还远远不够,还须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行政执法。大量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实行“国家法规十方针政策+技术标准”的运作模式是一种有效路径。随着互联网渐渐进入成熟期,我们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跟进无障碍的产品设计,这既须要企业转变观念,看到无障碍建设中的社会价值,也须要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为企业开发无障碍产品解决后顾之忧。(摘编自《“互联网盲道"建设任重道远》)材料三:现在手机和电脑有比较完善的读屏软件,可以让视障人士运用。读屏软件就相当于视障人士的“网上盲道”,但手机端和PC端读屏软件常常会遇到一些无法朗读或未命名的标签,甚至有许多基本功能没法用读屏软件来操作,给其互联网体验造成很大障碍,最典型的就是图片验证码问题,干脆导致大量视障用户无法登录以及进行后续的操作。视障人士上网面临的门槛主要为互联网内容如何被视障人士感知和理解;互联网内容如何在听觉通道有效融合和传输,如无障碍电影须要在播放电影原声的同时播放旁白且两路声音不能产生混淆;互联网内容如何与视障人士有效交互,如视障人士通过语音对答实现在线购物等。迄今为止,视障人士上网面临的多重门槛还没有完备的解决方案,仍须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摘编自《“网上铺盲道”:有标尺还需法规护航》)4.下列关于我国“互联网盲道”国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互联网盲道”国标能从顶层设计上为网络盲道建设清扫障碍。B.我国“互联网盲道”国标为政府网站/App领先开展示范供应了准绳。C.我国“互联网盲道”国标帮助企业转变观念,看到无障碍建设中的社会价值。D.我国“互联网盲道”国标的实行可以让超过千万的视障人士从中受益。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的“互联网盲道"国家标准是互联网信息无障碍领域的第一个国家标准,将“在互联网上铺盲道"有实质进展。B.目前,视障人士上网还面临着多重门槛,但只要我国“互联网盲道"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些难题就会得到完备解决。C.视障人士能运用手机和电脑中较完善的读屏软件上网,但有时会出现地图定位不朗读、“花式”图片验证码不朗读等问题。D.国际标准存在“互联网盲道”测试方法上的缺失,而中国的“国标”则可以弥补这一问题,提升了标准的可实施性。6.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实现互联网的无障碍建设。(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叶秀发,字茂叔,金华人。秀发师事吕祖谦、唐仲友,极深性理之学,以余力为文,辄擢庆元丙辰进士第。弟子慕之,从其学者岁至数百人。初授福州长溪簿,丁父忧而归。服除,转庆元府学教授。秩满关升循从政郎、建宁府政和令。丁母忧。服阕,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秀发叱之曰:“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苟先去之,如一邑百姓何?”修城浚濠,日为备御计。会金人使谍者至,秀发擒之,亟斩于城门以徇。金人计沮不得近,邑赖以完。事定,制阃忌其功不自己出,上其擅斩非法,降迪功郎,知徽州休宁县。俄以前事论夺。秀发退居余十年,无一毫觖望意,独愤李诚之之死,上书讼于朝。初,诚之守蕲,蕲陷,一城士卒皆战死无降者,诚之亦望阙再拜,拔剑自刭。议者不录其忠,反咎其不能全人,故秀发不平而讼之。言辞朗烈,闻者嗟叹。史弥远当国,人有自桐城来者,弥远以秀发事为问,其人历言抚绥安定之详,且谓:“某等得保首领至今,皆叶桐城之赐,不然,已无桐城久矣。”弥远颔之,从容问参知政事宣缯,其言同。弥远叹曰:“几失贤矣!”高沙三十六湖,水高而田下,堤防不固,则千里一壑,民且无稼。秀发建石埭以疏水势,潴泄有恒,无干溢之病。寻转承议郎,疾作上书,乞致仕,特升朝奉郎。已而,疾甚,力劾去贪墨。吏人劝其何自苦如此,秀发曰:“不行,吾死后,彼必残吾民以逞。”同列来问疾,整襟对坐,惓惓唯究心边事。其忠义出于天性,至死不变。庚寅九月卒,年七十。卒之日,唯遗书籍数箧,弊衣一袭,至无以为敛。(节选自宋濂《文宪集》卷十)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B.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C.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D.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古人一般成年后取字,通常与本名涵义相关,出于礼节,平辈之间可相互称字。B.阙,是指宫门两侧高台,又可借指宫廷;“望阙”指仰视朝廷所在方向,喻怀念天子。C.桐城,代称叶秀发,因其时任安庆府桐城丞一职而称,柳宗元被称为“柳河东”、王安石被称为“王临川”与此用法相同。D.庚寅,干支之一。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共配成六十组,可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叶秀发才高学深,父母去世回乡守孝。叶秀发学问文章都很出名,吸引众多青年慕名求教;叶秀发中第后,做官任职中遭逢父母丧事而回乡居丧,以尽孝道。B.叶秀发忠义多智,确保桐城不失敌手。叶秀发在金兵迫近桐城时主动主动,每天细心谋划防卫策略;抓获金人间谍斩首示众,破除金人安排而使桐城得保全。C.叶秀发正直贤德,时人感佩多加赞扬。叶秀发对自己蒙冤革职退居在家并不在意,却敢于为同僚李诚之上书鸣冤;史弥远具体了解此事,当面表示钦佩之情。D.叶秀发一心爱民,筑堤疏水永解灾患。叶秀发建石堤解水患,调整蓄放功能而成永久循环之势,变更了高沙三十六湖水高田下、堤防溃决而百姓受灾的局面。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苟先去之,如一邑百姓何?(2)同列来问疾,整襟对坐,惓惓唯究心边事,无他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各题。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注]①几度:几年。②翻:反而。③共传:一起举杯。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会面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由言外。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别太久而相互询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惊诧、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特别传神。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事实上却是总写伤别。“更”字,点明白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字,表现出彼此珍惜情意和恋恋不舍的离情。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意及对友情的珍惜。12、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5小题,10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千古佳句“,”描写了洞庭湖明月朗照下的自然美景。(2)《行路难》中“,”两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更。(3) 李煜在《虞美人》中,用“,”两句将往昔与当前对比,抒发了剧烈深切的亡国之痛。杜牧《阿房宫赋》中用“,。”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5)《蒹葭》中“,”两句交代节序已是深秋,天刚破晓,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三、语言文字运用(3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陶渊明的自然是士大夫返归田园的真情流露。田园风光是一幅图画:八九间草屋、十余亩宅院、榆青柳绿、桃红李白、远树依稀、炊烟,狗吠深巷,鸡鸣桑间。诗人的心中也悠然自得,有一种解放了的闲适之感。虽然陶渊明也有人生失意、仕途波折,但他比起那些宦海里浮沉的的诗人们来说,这点挫折也算不了什么。陶渊明的归隐主要源于对田园对自然的挚爱,源于生命深处的本性,这比起在遭遇巨大的政治打击之后偶一登临抒发虚无缥缈的理念的陆机、谢灵运等人实在亲切自然得多。自然在陆机在谢灵运是一时寄情的避风港,()。对于陶渊明来说,回来田园并没有什么外力的,而是源于本性的复原、心灵的复原,源于对自然的渴望,世俗的世界则是尘网,是樊笼。这样他的田园就是冲破牢笼的解放与逍遥,这样他的放逐不是来自外在而是自我的放逐,这样的放逐就是诗意的,是向着大自然诗意的回来。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渺渺波诡云谲督促漫游B.渺渺大起大落敦促周游C.袅袅波诡云谲敦促周游D.袅袅大起大落督促漫游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比起在遭遇巨大的政治打击之后偶一登临抒发虚无缥缈的感慨的陆机、谢灵运等人实在亲切自然得多B.这比起陆机、谢灵运等人在遭遇巨大的政治打击之后偶一登临抒发的虚无缥缈的感慨实在亲切自然得多C.这比起陆机、谢灵运等人在遭遇巨大的政治打击之后偶一登临抒发的虚无缥缈的理念实在亲切自然得多D.这比起在遭遇巨大的政治打击之后抒发虚无缥缈的感慨、偶一登临的陆机、谢灵运等人实在亲切自然得多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陶渊明则视田园为生命的安歇处和家园B.陶渊明则视田园为家园和生命的安歇处C.而对于陶渊明来说则是生命的安歇处,是家园D.而对于陶渊明来说则是家园,是生命的安歇处17.下面是一个即将毕业的高校生到某公司面试时的自我介绍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够妥当,请指出并改正。(每条2分,共10分)①我是一位即将毕业的高校生,②能够有机会向各位考官请教,③深感欣慰。④我很早就从媒体上了解了你们公司的发展历史和现状,⑤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如雷贯耳。⑥我对薪水的要求并不高,⑦每月只有3000元就行了。⑧希望能够通过这次面试给各位留下好印象。(1)改为
(2)改为
(3)改为
(4)改为
(5)改为
18.将下列几个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变更原意,不超过75字。(6分)①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隆重实行。②《掬水月在手》获“最佳纪录/科教片奖”。③这部纪录片讲解并描述了96岁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人生。④叙事、述志与写意融为一体是《掬水月在手》的独到之处。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国际疾病分类》名单,首次把“过劳”列为“影响健康状况或与健康服务相关的因素”。①
:躯体疲惫常见于职业运动员、体力劳动者等群体;脑疲惫则常见于常常用脑的人群中,他们工作时长常常超过8小时,即便下班后,大脑也会处于相对兴奋的工作状态。过劳会损害人体器官。如在内脏方面,过劳可导致肾功能异样,甚至肾功能衰竭等。此外,过劳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一方面,压力大时,人体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增高,使人胃口大开;另一方面,过劳也可引发失眠、影响代谢,使体内“瘦素”分泌削减。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②
。如何有效避开过劳?躯体疲惫者要适当削减运动量和劳动量,③
。四、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60分)最近,知名教化人士俞先生对高考考生的一条建议,在网上受到广泛关注。在一场以“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新起点”的网络直播中,俞先生从自身阅历动身,建议中学生在选择高校时“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大城市”,而且“离得越远越好”。有人认为俞先生的建议字字珠玑,对学生的前途意义重大;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择校方式未免有些狭隘。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索与联想?假如你观看了这场直播,请给俞先生,或正打算填报志愿的考生,或他们的家长写一封信,表达你的看法,并阐明理由。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A(B.“已经见不到”错,原文第一段为“基本见不到”;C.“人们”张冠李戴,原文其次段为“读书人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D.“根本缘由”错,原文其次段为“潜在缘由是‘进化论’逻辑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D(D.“对‘旧体诗词’目前能否‘入史’的问题表达出了担忧”错,原文最终一段为“我们目前距离‘旧体诗词’真正‘入史’似乎依旧遥远”,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看法:“旧体诗词”目前还不能“入史”,还须要一个漫长的过程。)3、B(B.因果关系错,原文第三段为“正是在这一进程中,古典诗词不仅失去了文学主流地位,而且渐渐被排斥在‘现代文学’之外”,并不是“这一进程”使“古典诗词失去文学主流的地位,被排斥在文学外”。)
4、C(C.“帮助企业转变观念,看到无障碍建设中的社会价值”并非我国“互联网育道”国标的作用,材料只是说“我们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跟进无障碍的产品设计,这既须要企业转变观念。看到无障碍建设中的社会价值……”。)
5、B(B.“这些难题就会得到完备解决”说法明显肯定化,错误,仅仅依靠国标的实施远远不够,仍须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6、①贯彻“互联网盲道”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行政执法。②在信息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完善。③企业转变观念。主动参加开发无障碍建设。7.A【解析】“调”是动词,表示职位的变迁,意思是“调任”,后面接官职,“丞”是指县丞,是官职,前面“安庆府”“桐城”都是地方,所以应当在“丞”后断开,解除B项;“桐城为邻壤”主谓宾俱全,应在“壤”后断开,解除C项;“号泣求避”的主语是“家人”,所以“家人”应放在后一句中,解除D项。8.C【解析】“柳宗元被称为‘柳河东’、王安石被称为‘王临川’与此用法相同”错误,“柳河东”和“王临川”是以籍贯之地而称呼,“叶桐城”则是以官职之地而称呼。9.C【解析】“史弥远具体了解此事,当面表示钦佩之情”错误,第三段写到“史弥远当国,人有自桐城来者,弥远以秀发事为问,……”这属于侧面描写,没有当面表示钦佩之情。10(1)这正是臣子全力以赴(为国)献身的时候,假如我们先撤离了,那么全城的百姓怎么办呢?(采分点:“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推断句;“致身”,献身;“如……何”,固定句式,对……怎么办。)(2)同僚来探问他的病情,叶秀发整理衣襟(和他们)对坐,言辞恳切只是用心研讨边防事务,再没有说别的话。(采分点:“同列”,同僚;“整襟对坐”,省略句,补充主语“叶秀发”;“究心”,用心探讨。)参考译文:叶秀发,字茂叔,是浙江金华人。秀发师从吕祖谦、唐仲友,极其深化地探讨了性理之学,用余力来写作文章,就于庆元丙辰年考中了进士。年幼者(或求学之人)很仰慕他,跟从他读书求学的人每年多达数百人。最初任福州长溪主簿,遭遇父亲的丧事回家。服丧结束,转任庆元府学教授。任职期满后按资格经核准依序升为从政郎、建宁府政和令。遭遇母亲丧事,服丧结束后,调任安庆府桐城县丞。金兵侵扰蕲、黄二州,桐城县与二州接壤,众目睽睽之下不能保全。金人的骑兵将要迫近,秀发的家人哭喊着想要躲避,叶秀发呵斥他们说:“这正是臣子全力以赴(为国)献身的时候,假如我们先撤离了,那么全城的百姓怎么办呢?”于是修筑城墙、挖深护城河,每天为战备防卫谋划。恰逢金人派出的间谍来到,秀发抓获了他,立即在城门前斩首示众。金人的安排失败不能够接近桐城,桐城得以保全。事情结束后,将帅忌恨这功劳非己出,就上奏朝廷说叶秀发擅自杀金国间谍是非法的,降职为迪功郎,担当徽州休宁县知县。不久因追究从前的事被革去官职。秀发退居十多年,没有丝毫怨恨,唯独对李诚之的冤屈感到激愤,上书朝廷(为他)争论。当时,诚之保卫蕲州,蕲州陷落,全城的士兵全部战死没有倒戈的人,诚之望着京城的方向拜了两次,拔剑自刎。争论的人不记取他的忠勇,反而责难他不能保全百姓,因此秀发不平则鸣为他争论。言辞激愤,听到的人都为之感叹。史弥远掌权的时候,有从桐城来的人,弥远拿秀发的事向他询问,这个人遍言秀发安抚百姓安定社会的具体事迹,并且说:“我们能够活到现在,都是受叶桐城的赏赐,否则桐城沦陷已经很久了。”弥远点头称许,随口问参知政事宣缯,他说的话也一样。弥远感叹说:“差点错失贤才啊!”高沙有三十六个湖,水位高而田地低,堤防不坚实,形同千里之地为一个大沟壑,百姓遇水将会绝收。叶秀发建立石坝来疏导水势,蓄水泄水能稳定下来,没有旱涝的担忧了。不久转任承议郎,秀发病发,上书朝廷恳求辞职,朝廷特升他为朝奉郎。不久,秀发的病情加重,他极力弹劾贪官。下属(胥吏差役)劝他何必这样辛苦自己,秀发说:“不行,(否则)我死之后,他们肯定会逞能残害百姓的。”同僚来探问他的病情,秀发整理衣襟(和他们)对坐,言辞恳切地用心研讨的边防事务,再没有说别的话。他的忠义出于天性,到死没有变更。庚寅年九月去世,享年七十岁。死的时候,只留下几箱书籍,一套破衣服,到了无法殓葬的地步。11.B(B“惊诧、自责的神态”错,应当是“欣喜、惊异的神态”。)12.①“寒”“暗”客观地描写了挚友深夜叙谈的环境特征,孤灯照雨雨愈寒,湿竹环绕浮烟显得更浓更暗;②“寒”“暗”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刚重逢又要伤别,心境倍感凄暗;③“寒”“暗”二字使情景交融,营造了一幅寒冷、湿暗、凄清的老友话别图,既渲染了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共6分,每点2分。)13、(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4、D(第一处,渺渺:形容悠远。袅袅:形容烟气缭绕升腾。这里形容炊烟,应用“袅袅”。
其次处,波谲云诡:似乎云彩和水波那样,千姿万态,不行捉摸。形容事物变化莫测。大起大落: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更大。这里形容在官场的起落,应用“大起大落”。
第三处,督促:使赶快进行某事或使某事的进程加快。敦促:以恳切或迫切的看法督促或提请留意。这里强调陶渊明回来田园生活没有外力加快了这个进程,而是源于本性,应用“督促”。
第四处,漫游:随意游玩。周游:到各处游历。这里要与“诗意”搭配,强调一种随性的游玩,应用“漫游”。故选D。)
15、B(原句存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不合逻辑的问题。要比较的是陶渊明的选择与陆机、谢灵运等人抒发的感慨而不是比较这些人“实在亲切自然得多”。且“抒发理念”搭配不当,是“抒发感慨”。A.也存在不合逻辑、语序不当的问题;B.正确;C.搭配不当;D.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故选B。)
16、D(这里所填写的句子主语要承接上句“自然”,AB两项主语换为了“陶渊明”,解除;“家园”强调的是浅层的意义,应在前。“生命的安歇处”则强调意义更进一步,应在后,故选D。)
17.参考答案(1)①“一位”改为“一个”(2)③“深感欣慰”改为“特别荣幸”(3)④“你们”改为“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