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8中国:民国时期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8中国:民国时期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8中国:民国时期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8中国:民国时期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8中国:民国时期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0民国(1912—1949年)【阶段特征】总体特征:除去短暂的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而依据执政集团的不同分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年)。其中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又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年)两个阶段。1.南北并立时期(1)临时政府的民族(排满兴汉与反帝反封)、民权(政权建构,约法呈现)、民生(有所规定,但流于形式)。(2)北京政府的和平倒清。2.北洋政府时期(1)政治方面:民主政体艰难确立,军阀割据日益加剧,旧的势力不断反扑,新的革命形势出现。(2)外交方面:中外互动,外交成果丰硕。外交官群体出现,近代外交体制确立,改订废除旧条约,主动参与国际政治。(3)经济方面:制定经济政策法规,激励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侵略短暂放松,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4)文化方面:思想解放潮流不断涌起,新思想新主义影响巨大,民主科学思想引领风潮,马克思主义成为新主流。3.国民政府时期(1)1927—1931年①经济:国民政府的经济发展与试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经济试验。②政治:国民政府统一运动与训政、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转型问题与共和政体实践。③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接着与国民政府的文化政策。④外交:收回利权运动。(2)1931—1945年①经济:国民党统治区的农业试验与内地开发、工业战备建设运动与内迁、商业上的全球化问题与货币制度的转型;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策略。②政治:国、共政治实践;抗日斗争;各自抗战后期的政治志向。③文化:文化内迁与抗战文化;多元文化与科技发展。④外交:国际联合、收回主权两线并行。(3)1945—1949年①1945—1946年的和平建国运动,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力气的互动与结果。②1946—1949年的内战与政治宪政、经济全球化秩序与崩溃,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思维。【主要表现】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概况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1912年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起先,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猛烈的时期。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然而这一时期又是新的革命力气孕育发展的时期。2.袁世凯窃权与北洋政府的统治(1)1913年宋教仁为维护民主共和制,提倡实行“责任内阁制”,被袁世凯刺杀。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力主武装讨袁,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与黄兴流亡海外。(2)1914年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5月,袁世凯与日本签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全国人民群起反对,引发了护国运动,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在此期间,资产阶级激进派学问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反对袁世凯独裁政治。(3)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中国各地军阀林立,有直系、皖系、奉系、晋系、滇系与桂系等,军阀之间相互混战。(4)1916年至1917年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之间绽开争权夺利的“府院之争”,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乘机复辟。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皖系军阀段祺瑞讨伐张勋,接着限制北京政府。1917年8月,中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乘机独霸中国。国内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与反对段祺瑞独裁卖国的两次“护法运动”,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6)1919年5月4日,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爆发,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气起先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起先传入中国,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纷纷成立。(7)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召开了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组织领导工人运动。(8)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确定了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9)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记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10)1926年夏,北伐斗争起先,国民革命的高潮到来。北伐军节节成功,直隶军阀吴佩孚与孙传芳主力被歼灭。(11)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建立南京国民政府。7月,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宣告失败。9月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后,国民党形式上完成了统一。二、国共两条道路的分野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阶级冲突是社会的主要冲突,同时,中日民族冲突起先上升,并成为社会的主要冲突。这一时期,国共由对峙走向合作。(1)国民党方面①一方面相继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改订新约运动”,收回部分国家主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另一方面,实行全力剿共,连续五次发动对红军和依据地的围剿。③1936年12月12日,发生“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放弃剿共,一样对外。(2)共产党方面①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中国革命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拓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最终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②红色革命依据地相继在中国大地上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红军连续粉碎敌人的四次“围剿”,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后,红军被迫长征。③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④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的转变。(3)日本方面①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快速沦陷,中国起先了局部抗战。②1932年1月,日本发动侵略上海的“一·二八事变”,中日双方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③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末皇帝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④1933年,日本进攻山海关、长城各隘口与热河,中国掀起了长城抗战,不久热河沦陷。⑤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冲突上升为社会的主要冲突,北平掀起了抗日救亡的“一二·九”学生运动。2.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年。(1)中国方面:国共其次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斗争的中流砥柱,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日本的无条件倒戈;抗日斗争成功的缘由与历史意义。(2)日本方面:相继发动了“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轰炸重庆,“七三一”部队细菌试验,“三光政策”,强征慰安妇,奴化教化,扶植伪政权,掠夺中国经济等一系列惨无人道的无耻侵略行为。3.解放斗争时期(国共内战时期):1945—1949年。(1)1945年10月10日,国共进行“重庆和谈”,双方达成“双十协定”。(2)1946年1月,政协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五项协议。但不久,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挑起了内战。(3)1946—1949年,经过战略防卫、战略反攻、战略决战与渡江战役,中国大部分地区得到解放,蒋介石逃往台湾。1949年10月1日,经过三十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重点关注】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新曙光(1)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成功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经济上:初步建立现代经济法制体系。颁布发展工商业的经济法规,激励利用外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动。(3)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后来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赎回胶济铁路。表现出了妥协与抗争的两面性。(4)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5)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6)教化:推动教化的改革发展。2.民国时期的屈辱外交(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的外交思想(1912年)——妥协外交①三民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主见,只是主见推翻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发布“告友邦书”,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同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②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有一个逐步相识的过程: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提出了修改不同等条约的主见;1924年初,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内容;1924年发表北上宣言,主见废除不同等条约。(2)北洋军阀政府外交(1912年3月—1928年)①袁世凯统治时期,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并签订众多不同等条约。1915年5月,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峻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要求。②在华盛顿会议中签署《九国公约》,更是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供应了条件,再次损害了中国的主权。(3)蒋介石政府外交政策(1927—1949年)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②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的侵华斗争,蒋介石的对日政策经过了“肯定不反抗”——“攘外必先安内”——“防卫反抗”——“消极抗日”等四个阶段。③抗战成功后,为了求得美帝国主义帮助打内战,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全面出卖国家主权。3.日美对华争夺(1912—1949年)(1)特点:日美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国家。日本主要通过斗争手段对华侵略,美国则主要通过经贸活动掠夺中国,最终美国战胜日本,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①背景:欧洲国家忙于一战;北洋军阀政府腐朽卖国。②特点:日美分别扶持自己的代理人,日本占据肯定的侵华优势,美国对其进行牵制。(3)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年)①背景:北洋军阀统治瓦解,美国主动扶持南京国民政府。②特点:随着美国在华势力的增长,日美在华争夺不断加剧,日本发动对华侵略斗争,以军事手段维护其侵华权益。(4)国民政府后期(1937—1949年)①背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②特点:抗日斗争时期,中美建立军事同盟,彻底战胜日本侵略者;解放斗争时期,美国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4.不同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变迁时期阶段特征演化缘由结果或影响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国共合作,共同发动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对峙,“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起先武装抗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依据地,逐步探究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抗日斗争时期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本不断侵华,中日民族冲突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冲突抗日斗争成功,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放斗争时期国共内战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企图歼灭中国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解放斗争成功,成立新中国;台湾与大陆分别,中国长期不能统一【真题再现】1.(2024山东卷·7)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肯定变更。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更状况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1913—1921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因此对华商品输入削减,中国的海关征收额一路走低。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使得中国的海关税收急速增长。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故选A;依据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可知,一战前后中国的海关税收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BCD都与这一趋势不符,解除BCD。2.(2024天津卷·6)民国初期,新的教化流派如平民教化、“工读”教化等纷纷出现,各种教化团体相继成立,如1915年的全国教化联合会、1917年的中华职业教化社等。这体现了()A.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中西教化理念的冲突C.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D.近代新式教化的兴起【答案】A【解析】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民族觉悟和爱国热忱空前高涨,推动了新的教化流派和团体的建立,故选A项;材料强调新的教化流派和团体的建立,不涉及中西教化理念的冲突,解除B项;材料是民国初期教化领域的变更,与政体的完善无关,解除C项;1904年清政府颁行的《癸卯学制》为中国近代新教化的起先,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D项。3.(2024山东卷·5)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更主要是由于()A.“西学东渐”的深化 B.民族危机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思想解放的推动【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这些变更体现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深化,这种深化主要是当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深化,故选B;“西学东渐”的深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思想解放的推动都是导致这些变更出现的因素,但不是主要缘由,主要缘由在于是民族危机的加深,解除ACD。4.(2024全国Ⅱ卷·29)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探讨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经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他意在强调()A.社会革命不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B.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C.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D.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答案】C【解析】1921年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探讨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所以他的意图应当是为中国考虑,而由其所述社会革命发生在“工业落后之农业国”可知他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故选C项;题干中蔡和森的观点重在强调社会革命没有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的缘由,解除A项;题干说的是“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经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不是指全部地方的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解除B项;蔡和森是借俄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社会革命,来类比中国也具有了相像的社会革命发生的条件,而不是说俄国革命道路问题,解除D项。5.(2024湖南卷·9)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A.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 B.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C.反映中西文化冲突的激化 D.表明运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1919年11月”、“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五四运动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反思,在反思中西文化中更认同马克思主义,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故B正确;材料内容不涉及对五四运动的反思,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西文化的冲突,只是讲中国人反思文化,故C错误;通过材料无法推断新式标点成为时尚,故D错误。6.(2024浙江卷·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变更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变更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变更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发生在()A.1919年B.1920年C.1921年D.1922年【答案】C【解析】“这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立于1921年7月23日,故选C项;中共成立于1921年,而非1919年,解除A项;中共成立于1921年,而非1920年,解除B项;中共成立于1921年,而非1922年,解除D项。7.(2024广东卷·8)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自然不能充分发展,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 B.总结阅历教训开展武装斗争C.统一相识促进经济发展 D.依据冲突变更扩大阶级基础【答案】A【解析】依据“阶级分化不充分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可得出,中共三大相识到中国现阶段的国情,相识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都受到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的压迫,因此要调整策略,开展国民革命运动,A正确;B项是在国民革命失败后,解除B;材料没有强调要统一相识,解除C;材料强调的是要联合开展国民革命,而不是扩大阶级基础,解除D。8.(2024全国Ⅱ卷·30)表11931~1934年中国钢铁业状况表单位:吨年份铁砂产量铁砂及生铁输出量钢铁消费量钢铁输入量19311840279831652804000557625193218392127584414040004306551933190346699252169400052567319342135031864107770000617726依据表1可知,当时()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答案】D【解析】表格显示1931—1934年我国在钢铁业发展中,作为原料的铁砂产量和铁砂及生铁输出量很大,而钢铁消费量的绝大部分却是依靠进口,这说明我国的钢铁工业基础特别薄弱,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故选D项;仅凭钢铁业一个行业进口成品较多不能推论出整个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的结论,解除A项;表格中我国作为原料的铁砂产量和铁砂及生铁输出量很大,不能说明我国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解除B项;表格中我国作为原料的铁砂产量逐年提高且铁砂及生铁输出量很大,说明国民政府的实业政策还是有较大成效的,解除C项。9.(2024全国Ⅰ卷·29)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斗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A.发动群众参与革命斗争B.开拓中国革命的新道路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答案】A【解析】1934年正面临着国民党与共产党领导的依据地之间的“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之后又面临着长征进行战略转移的任务,这些都须要共产党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动员群众参与,才能渡过难关,故选A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已经在井冈山斗争期间开拓出来,与题干时间“1934年”不符,解除B项;革命统一战线专指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建立的用来“打倒列强除军阀”的统一战线,与题干时间“1934年”不符,解除C项;中国共产党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是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后,与题干时间“1934年”不符,解除D项。10.(2024湖南卷·10)图1、图2是中国抗战时期两次战役形势图。这两幅图反映()A.局部抗战向全民族抗战的转变B.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明显变更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建立D.抗战由战略防卫转向战略反攻【答案】B【解析】依据图1中的日军从杭州湾登陆入侵上海、中国守军坚守四行仓库及中国军队转移路途等信息,可得出,图1反映的是1937年的淞沪会战,结合所学可知,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了主动反抗,其中的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安排;依据图2中的中国军队进攻方向、投入战斗的军队番号120师和129师及作战区域为晋察冀地区等信息,可得出,图2反映的是百团大战,结合所学可知,自1938年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变更了侵华策略,主动进攻国产党领导的依据地,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此后,国民党消极抗日,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由此可知,从图1到图2,反映了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明显变更,由国民党正面战场为主转变为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为主,故B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使中国的局部抗战向全民族抗战的转变,这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故C项错误;抗战由战略防卫转向战略反攻发生在1945年,这与材料世间不符,故D项错误。11.(2024浙江卷·13)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大会宣言指出:“国家之大患一日不能卸,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前方之炮火一日不能止,则后方之刍粟一日不能停。……今后宜更各尽所能,各竭全部,自策自鞭,自励自勉,踊跃慷慨,贡献于国家,使国家得借吾人血汗一洗百年之奇耻。”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①捐钱捐物是南洋华侨支援抗战的重要方式②“总会”号召南洋华侨投身于太平洋斗争③抗日斗争已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④中华儿女呈现出无坚不摧的凝合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据材料“则后方之刍粟一日不能停……贡献于国家”可知,捐钱捐物是南洋华侨支援抗战的重要方式,故①正确;太平洋斗争爆发于194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②错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起先,故③正确;据材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则后方之刍粟一日不能停”“今后宜更各尽所能……贡献于国家”可知,中华儿女呈现出无坚不摧的凝合力,共同抵挡外辱,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12.(2024北京卷·9)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了正在惊慌进行的中日会战状况:“晋省得失,不仅关系华北之存亡,实对中日整个战局有相当之影响。”并强调了八路军近期的军事成功对提振全国抗战信念的重大作用。结合所学,推断这一成功是指()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答案】B【解析】依据“八路军”“中日会战”“晋省得失”可知,这是抗战初期发生在山西的战役,结合“八路军近期的军事成功对提振全国抗战信念的重大作用”可知,这是平型关大捷,取得抗日斗争以来首次大捷,B项正确;淞沪会战和台儿庄战役中,主要是国民党部队参战,解除A、C项;百团大战时期,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当时山西已经沦陷,解除D。故选B项。13.(2024天津卷·7)1937年4月,天津北宁足球队赴日本参赛。竞赛前,领队结合时局激励全队;竞赛中,华侨和留日学生高呼爱国口号。北宁队迎战四支日本劲旅,获得全胜,归国后受到数万民众热情欢迎;《大公报》予以连续报道,称“为中华争得无上光荣”。这能够说明()A.当时中国重视发展竞技体育事业B.体育竞赛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大门C.国家综合实力影响体育竞技结果D.民族危机给予体育更多精神内涵【答案】D【解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不断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天津北宁足球队与日本队的竞赛时体现了高度的爱国情感,即民族危机加强了体育竞技的民族、爱国情感,故选D项;天津北宁足球队不是由国家组织建立的,说明当时国家对体育竞技不重视,解除A项;国际交往的大门很早就已开启,解除B项;当时中国综合实力弱于日本,但却取得了成功,不能得出“国家综合实力影响体育竞技结果”的结论,解除C项。14.(2024北京卷·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起先领导工人运动②1923年国共两党在广州发动北伐斗争③毛泽东在中共五大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④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起先领导工人运动,中国革命的面貌面貌一新,①说法正确;北伐斗争起先于1926年,②说法错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③说法错误;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④说法正确。综上所述,①④说法正确,C项正确;②③说法错误,解除ABD项。故选C项。15.(2024广东卷·9)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子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A.国共力气对比出现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C.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D.民族冲突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答案】C【解析】依据“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可以看出,国人对于国共和谈进行和平建国是热切期盼,反映出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C项正确;材料看不出国共力气对比出现逆转,解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民主子士对纲领的认同,解除B;抗战已经成功,民族冲突已经成为次要冲突,解除D。16.(2024全国Ⅰ卷·30)土改后,太行山区某农夫要买一头驴,谈好价钱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议,理由是“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则,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当时解放区()A.男尊女卑观念消亡B.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更C.按劳安排得到实施D.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答案】B【解析】题干中太行山区的农夫所述的“新规则”体现了在农夫家庭中,女性的看法肯定程度上得到了敬重,这是由于女性也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有了与男子地位趋向同等的物质基础,故选B项;由“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中须要对方同意的米的开支数量看,男性的确定权还是高于女性,所以据此不能说男尊女卑的观念消亡,解除A项;按劳安排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实现的,而题干中“解放区”是在解放斗争时期,解除C项;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并没有在解放斗争时期被颠覆,而且单纯依据题干材料信息也不能说明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全被颠覆,解除D项。【实战演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24·武昌一模)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派与东方文化派产生激烈的争辩,争辩的焦点是中西方文化的性质差异是“古今之别”,还是“中外之异”,并由此产生学理(科学上的原理或法则)上的差异,前者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后者强调文化的民族性。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A.推动了思想文化的普及B.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C.对东西方文化价值的反思D.冲击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答案】C【解析】依据题意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派与东方文化派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所以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对东西方文化价值的反思,故选C;材料反映了两个学派的争辩,没有谈及整体的影响,解除A;材料反映了两个学派争辩的详细内容,尤其是文化的差异,与政治没有干脆关系,解除B;两者的观点不同,是学术上的争鸣,没有谈及社会影响,无法推知是否冲击儒家思想,解除D。2.“辛亥革命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不足60万人;1919年,中国近代工矿产业工人猛增至200万人左右,使得中国共产党有实力与国民党并肩作战”。对这段论述的解读,合理的是()A.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需由无产阶级来领导B.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C.国共两党合作推动了工农夫主运动高涨D.民族资本的发展增加了民主革命的力气【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1919年,产业工人人数达到200万,结合所学可知,工人队伍的壮大是民族资本发展的结果,产业工人是中国革命的中坚与核心力气,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同当时的国民党一样,是民主革命的力气,D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工人人数的增加有利于革命力气的联合,没有提及革命领导权的内容,解除A;题干中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除B;材料没有涉及国共合作的影响,“工农夫主运动”指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解除C。3.(2024·武汉二模)1920年5月,陈望道回到家乡浙江义乌潜心译出第一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并转托陈独秀,由社会主义探讨社出版,首印3000余册,供不应求。中国第一部《共产党宣言》全译本的发表()A.主要受列宁主义的影响B.有利于宣扬马克思主义C.有利于统一战线的建立D.标记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答案】B【解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记,因此其第一部中译本的发表,有利于在中国宣扬马克思主义,故选B;《共产党宣言》为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因此材料中译本的发表主要是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而非列宁主义,解除A;1920年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此时并未出现统一战线,解除C;毛泽东思想萌芽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民革命时期,解除D。4.王会悟在回忆录中写道:“上海已不能开会了,到哪儿去接着把会开完呢?代表们看法不一。我想到我家乡嘉兴的南湖,游人少,好隐藏,就建议到南湖去包一个画舫,在湖中开会。李达去与代表们商议,大家都同意了这个看法。”对该史料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该史料有待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B.作者亲身经验说明该史料可信度高C.回忆录属文学作品,没有历史价值D.该史料完整地记录一大迁址的缘由【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回忆录中的内容,而回忆录带有个人的主观色调,存在年头久远记忆不清的可能,因此该史料有待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故A正确;作者亲身经验可信度不肯定高,也须要结合其他史料证明,解除B;回忆录有肯定的历史价值,解除C;“完整”的说法错误,解除D。5.1928年1月,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人领导江西省弋阳、横峰地区的农夫起义,先后成立了中共弋阳县委和横峰县委。1928年5月,在弋阳县召开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建立了弋阳苏维埃政府。接着,又成立横峰苏维埃政府。上述革命斗争重在 ()A.尝试开展中心城市暴动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C.开创武装夺取政权方式D.探究中国革命斗争道路【答案】D【解析】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上述革命斗争是要在农村建立政权,而不是要在城市实行暴动,A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在1927年的7月份已经彻底失败了,B错误;开拓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在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C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夫队伍实行起义建立农村政权,是要探究中国革命斗争道路。6.(2024·武汉三模)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认为,中国革命已经到了无产阶级、农夫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起先进行民主革命并干脆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时期。共产国际的这一相识()A.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阅历教训B.导致了国共合作全面裂开C.促使中共起先探究新的革命道路D.滋长了党内“左”倾错误【答案】D【解析】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盲目乐观,提出中国革命到了“干脆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时期”,滋长了党内“左”倾错误,故选D;国民革命失败的阅历教训有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建立革命的武装等,解除A;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导致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裂开,解除B;共产国际对中国国情的错误估计,不利于中共探究新的革命道路,解除C。7.20世纪30年头,《时代漫画》刊载了《东亚国际球战中华队球员人选蠡测》(如图)的讽刺漫画,并配以文字说明:“我国球员人才辈出……不过以前大都是国内球队的友情练习,胜的固不足以言勇,败的也不能说是耻辱。现在呢,由自己练习进而到国际竞赛了。”该漫画反映了,当时()注:从1至11号:宋哲元阎锡山蒋中正冯玉祥韩复榘李宗仁何应钦蒋光鼐蔡廷锴张学良陈济棠A.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状况B.国民党全力“围剿”革命依据地C.中国体育运动发展快速D.人民企盼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答案】D【解析】依据“不过以前大都是国内球队的友情练习,胜的固不足以言勇,败的也不能说是耻辱。现在呢,由自己练习进而到国际竞赛了”可以看出,过去是国共内战,现在面对民族危机,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要一样对外,打“国际竞赛”,故D正确;20世纪30年头已经没有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状况,解除A;依据“不过以前大都是国内球队的友情练习,胜的固不足以言勇,败的也不能说是耻辱”可得出其强调的不是国民党全力“围剿”革命依据地,而是联合抗战,解除B;材料不是在强调体育运动事业,解除C。8.1912年,袁世凯颁行参议院制定的《民国服制》,规定礼服以西洋服饰为主,“料用本国丝织品或毛织品”;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服制条例》,重新将中式长袍马褂作为男子礼服的唯一样式,男女礼服及制服限用国货。这说明()A.袁世凯力图全面学习西方B.中西文化冲突不断加剧C.土洋并存的服饰格局消逝D.政府激励发展民族工业【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当时的政府注意运用国货,激励发展民族工业,D正确;A表述与材料“料用本国丝织品或毛织品”表述不符;材料并未体现出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B解除;近代中国始终存在土洋并存的服饰格局,C解除。9.如图为南京国民政府某一时期发行的货币数额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发展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须要大量资金C.抗战后获得了大量斗争赔款D.此做法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答案】D【解析】依据图示可知,1945-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起先大量发行货币,这一举措导致通货膨胀,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故D正确;1945-1947年处于解放斗争时期,国民政府大量发行货币的目的是为内战服务,而非发展经济,故A错误;国民政府大量发行货币使得官僚资本膨胀,并不是为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斗争赔款问题,故C错误。10.如表为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这反映了 ()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机器及大工具原料建筑用品等消费品原料干脆消费资料18930.67.813.078.619101.50.116.017.065.419203.20.225.116.954.619303.71.921.317.355.819366.12.735.613.042.6A.中国近代生产力快速提高B.中国民族工业有肯定的发展C.西方列强加大了商品输出D.中国近代工业以轻工业为主【答案】B【解析】从表中可知,进口的机器及大工具及原料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小,工业制成品(或“机器及大工具、建筑用品”)和干脆消费资料比重大,表明中国民族工业有肯定的发展,故B正确;A不符合史实,解除;19世纪末列强加大对华资本输出,解除C;机器及大工具、建筑用品等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说明重工业有所发展,无法从进口商品种类中得出中国近代工业以轻工业为主的结论,故D错误。11.(2024·武汉二模)1943年徐悲鸿创作了一幅寄寓着无限深意的激情之作——《会师东京》并题记“虽未免言之过早,且喜其终将实现也。”这幅作品 ()A.重现长征红军会师开新局的豪情B.反映画家对解放斗争成功的期盼C.受到了现代主义绘画风格的影响D.体现历史环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答案】D【解析】1943年徐悲鸿创作的《会师东京》及其题记“虽未免言之过早,且喜其终将实现也”,表达了抗战期间人们对于对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向往与期盼,因而说明艺术创作受到了历史环境的影响,故选D;长征会师是发生在1935、1936年间,而与题干时间“1943年”不符,解除A;解放斗争起先于1946年,与题干时间“1943年”不符,解除B;《会师东京》不是现代主义绘画风格的作品,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解除C。12.1945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发布《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1946年5月4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五四指示》大力推动土地改革;1947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提出进行彻底的土地均分政策。这说明()A.土改政策适应了形势和时局变更B.土改政策意在团结不同阶级力气C.土改政策呈现出了差异性的特点D.土改中农夫获得了政治独立权利【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1945-1947年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在不断的更新,主要是由于抗日斗争结束,解放斗争起先,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要求,所以土地改革的政策才进行了相应的调整,A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要团结不同的阶级力气,解除B;材料信息未体现差异性的特点,解除C;材料没有体现出农夫获得政治独立的权利,解除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28年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整理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清平乐·蒋桂斗争》1931年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5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娄山关》1937年赫赫始祖,吾华肇造……琉台不守……民族阵线,救国良方……还我河山,卫我国权。——《祭黄帝陵文》1949年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