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元穴经络导平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_第1页
关元穴经络导平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_第2页
关元穴经络导平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_第3页
关元穴经络导平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_第4页
关元穴经络导平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21关元穴经络导平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第一部分关元穴的定位及解剖 2第二部分关元穴经络循行及分布 4第三部分关元穴导平对身体中焦功能的影响 6第四部分关元穴导平在调理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9第五部分关元穴导平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11第六部分关元穴导平在缓解腰膝酸软中的应用 13第七部分关元穴导平在养生长寿中的作用 16第八部分关元穴导平在现代养生保健中的展望 19

第一部分关元穴的定位及解剖关键词关键要点关元穴的定位

1.关元穴位于肚脐下三寸处,直线量取肚脐正中至耻骨联合上缘,取中点的下方三寸。

2.解剖层次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腹横肌、腹膜外脂肪、腹膜。

3.属任脉穴,为人体元气、阳气汇聚之所,故有“元气之门”之称。

关元穴的解剖

1.腹直肌两侧缘与腹横肌之间有腹白线,腹白线上有半月形腹股沟环,也是腹壁的薄弱部位。

2.关元穴位于腹白线上,此处的腹壁薄弱,腹膜外脂肪较薄。

3.腹膜外脂肪后方为小肠,内脏神经和血管分布较丰富。关元穴的定位及解剖

定位

*关元穴位于人体小腹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

*脐中指肚脐中央,3寸相当于4横指。

解剖

表面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

*腹直肌

*横腹筋膜

*腹横筋膜

深层解剖

*腹膜前脂肪组织

*小肠

*乙状结肠(左)

*膀胱(后方)

神经支配

*第12胸神经前支

*第1腰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

*下腹壁动脉

*下腹壁静脉

组织学特征

*皮肤和皮下组织:薄而富含脂肪

*腹直肌:平行排列的肌纤维束,由腹白线隔开

*横腹筋膜:坚硬的结缔组织膜,附着于腹直肌后表面

*腹横筋膜:坚硬的腱膜,覆盖腹横肌的前表面

*腹膜前脂肪组织:松散的结缔组织,含有丰富的脂肪细胞

*小肠:薄壁的肌性管,含有多个肠系膜

*乙状结肠:粗壁的肌性管,形成S形弯曲

*膀胱:肌肉壁的空腔器官,储存尿液

神经分布

*关元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由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的前支支配。

*腹直肌由第5-12胸神经支配。

*横腹筋膜和腹横筋膜由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支配。

*腹膜前脂肪组织、小肠、乙状结肠和膀胱由第10-12胸神经和第1-2腰神经支配。

临床意义

关元穴的解剖特征决定了其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性。

*位于腹腔正中,与多个内脏器官相邻,刺激关元穴可以影响这些器官的功能。

*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支配,有利于药物和针灸等疗法的吸收和传递。

*邻近腹直肌和横腹肌,刺激关元穴可以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第二部分关元穴经络循行及分布关键词关键要点【关元穴经脉所属、循行及分布】:

1.关元穴隶属于任脉,任脉主管一身的阴经,为阴脉之海。

2.任脉起于胞宫,循行于腹部正中线,上至咽喉,止于下承浆穴。

3.与任脉相连的经络有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形成了一条重要的经络交通要道,是人体阴阳经气的汇聚之处。

【关元穴所在部位】:

关元穴经络循行及分布

归属经络

关元穴归属于任脉。

循行分布

任脉起于下腹部气海穴,沿中线向上行经关元、中脘、膻中、喉咙等,止于承浆穴。

关元穴具体循行及分布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中极穴与气海穴连线的中点。

1.腹前正中线:自气海穴循腹中线向上,行经关元、中脘、上脘、鸠尾等穴位,止于天突穴。

2.两侧旁开正中线1.5寸:在腹前正中线两侧旁开1.5寸处,行经天癸穴、建里穴、水分穴、神阙穴等穴位。

穴位所属脏腑

任脉穴位主要与胃、肾、肝、脾等脏腑相关,其中关元穴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经络特性

任脉具有以下特性:

*主阴血运行、调节水液代谢

*调节气血运行,沟通上下

*具有养阴调经、温阳固脱的功效

关元穴与任脉穴位的联系

关元穴与任脉其他穴位相联系,共同发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功效,例如:

*上部穴位:膻中穴、巨阙穴等,主治胸腹痛、气逆喘促等症。

*下部穴位:气海穴、神阙穴等,主治腹痛胀满、泄泻便溏等症。

*同侧旁开穴位:天枢穴、大横穴等,主治腹胀腹泻、肠鸣便溏等症。

注意事项

*在针灸或按摩关元穴时,应注意避开经期和妊娠期。

*避免过度刺激关元穴,以免引起腹痛或腹泻。

*对于有肾虚或其他疾病者,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关元穴的保健操作。第三部分关元穴导平对身体中焦功能的影响关键词关键要点【关元穴导平对中气升降的影响】:

1.关元穴导平可促进中气升降,改善胃肠动力,缓解腹胀、便秘等症状。

2.导平过程中对关元穴的刺激,可激活脾胃经气,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肠液分泌,从而增强消化吸收功能。

3.导平手法能调整气机升降,疏通中焦经络,改善中气滞纳,恢复脾胃运化功能,提升中气的升降能力。

【关元穴导平对脏腑功能的影响】:

关元穴导平对身体中焦功能的影响

中焦,是指从膈肌以下至肚脐以下的腹腔及内容物。中医认为,中焦具有受纳、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和排泄糟粕的功能。关元穴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位于脐下3寸,归属于中焦。关元穴导平,是指通过针灸、艾灸、按摩等方法,疏通关元穴经络,调理中焦气血,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一、关元穴导平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

脾胃为中焦之主,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关元穴导平可以调理脾胃气机,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改善食欲,减轻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的症状。研究表明,关元穴导平可以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液分泌,提高消化酶活性,增强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关元穴导平对水液代谢功能的影响

中焦具有输布水液的功能。关元穴导平可以疏通中焦经络,调理水液代谢,促进水液的运化和排泄。对于水肿、尿少等水液代谢异常的患者,关元穴导平可以起到利水消肿的作用。研究发现,关元穴导平可以增加尿液排出量,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改善水肿症状。

三、关元穴导平对气机升降功能的影响

中焦气机升降正常,则水谷精微能够顺利输布,糟粕得以排出。关元穴导平可以调理中焦气机,疏通经络,促进气机升降。对于气滞血瘀、气虚下陷等气机失调的患者,关元穴导平可以起到理气活血、升提下陷的作用。研究表明,关元穴导平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缓解胸闷气短等气机不利症状。

四、关元穴导平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焦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负责运化水谷精微,濡养脏腑组织。关元穴导平可以调理中焦气血,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研究发现,关元穴导平可以增加淋巴细胞数量,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五、关元穴导平对生殖功能的影响

关元穴位于小腹正中,与生殖系统密切相关。关元穴导平可以调理冲任二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改善生殖功能。对于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等生殖系统疾病,关元穴导平可以起到补肾益精、调经止痛、助孕的作用。研究表明,关元穴导平可以促进卵泡发育,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受孕率。

六、关元穴导平对心脑血管功能的影响

关元穴导平可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对于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目眩等心脑血管疾病,关元穴导平可以起到益气活血、宁心安神的作用。研究表明,关元穴导平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七、关元穴导平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中焦是内分泌器官的重要聚集区。关元穴导平可以调理中焦气血,疏通经络,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关元穴导平可以起到调和阴阳、平衡内分泌的作用。研究表明,关元穴导平可以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善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减轻内分泌失调症状。

八、关元穴导平对情绪精神的影响

关元穴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关元穴导平可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从而缓解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对于失眠、多梦、健忘、精神萎靡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关元穴导平可以起到安神助眠、益智健脑的作用。研究表明,关元穴导平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脑电波活动,减轻情绪精神问题。

结论

关元穴导平对身体中焦功能具有多方面的调理作用。通过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关元穴导平可以改善脾胃运化、水液代谢、气机升降、免疫功能、生殖功能、心脑血管功能、内分泌功能和情绪精神等方面,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对于中焦功能失调引起的各种疾病,关元穴导平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第四部分关元穴导平在调理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关键词关键要点【关元穴导平在调理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调理肠易激综合征】

1.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功能紊乱,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腹胀等。

2.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归属于任脉,是下焦气血汇聚之处,具有温补下元、调理肠胃的作用。

3.用艾灸或按摩关元穴,可以促进肠道气血运行,调节肠道功能,缓解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缓解胃痛胃胀】

关元穴导平在调理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关元穴为奇穴之一,属于任脉,位于脐中下三寸,属于下焦之要穴。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调理气血、温阳益气的功效。导平法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手法,通过在穴位上进行轻柔的导引按摩,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关元穴导平在调理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显著疗效。

一、促进胃肠道蠕动

关元穴导平可以增强胃肠道的动力,促进胃肠蠕动。研究表明,关元穴导平后,胃肠道的推进波幅增加,推进力增强,从而改善胃肠道的功能,缓解消化不良、腹胀、便秘等症状。

二、改善胃肠道黏膜屏障

关元穴导平可以增强胃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防止胃酸和消化酶对胃肠道黏膜的损伤。研究发现,关元穴导平后,胃肠道黏膜血流量增加,黏膜细胞分泌的保护性物质增多,从而增强胃肠道抵抗力,预防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三、调节胃肠道神经功能

关元穴导平可以调节胃肠道的神经功能,改善胃肠道的张力、蠕动和分泌。研究表明,关元穴导平后,胃肠道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胃肠道张力降低,蠕动增强,分泌增多,从而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四、临床应用

关元穴导平在调理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胃炎、胃溃疡:关元穴导平可以改善胃肠道黏膜屏障,促进胃肠道蠕动,调节胃肠道神经功能,从而缓解胃炎、胃溃疡的症状,促进疾病的愈合。

2.消化不良:关元穴导平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调节胃肠道神经功能,从而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

3.便秘:关元穴导平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调节胃肠道神经功能,从而改善便秘的症状,促进排便通畅。

4.腹泻:关元穴导平可以调节胃肠道神经功能,增强胃肠道抵抗力,从而改善腹泻的症状,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五、导平手法

关元穴导平的手法如下:

1.定位:关元穴位于脐中下三寸。

2.体位:患者取仰卧位或端坐位。

3.操作:施术者用拇指或食指轻柔按压关元穴,以轻度酸胀感为度。

4.导平:按压的同时,施术者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形导引,每次导引10-20圈。

5.时间:每次导平10-15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六、注意事项

1.关元穴导平应在专业医师或理疗师指导下进行。

2.避免在餐后立即进行关元穴导平。

3.对于孕妇和月经期间女性,应避免进行关元穴导平。

4.关元穴导平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对于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应配合药物等其他治疗措施。第五部分关元穴导平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关键词关键要点【关元穴导平在治疗排尿困难中的应用】:

1.关元穴导平可缓解膀胱逼尿肌无力和尿道括约肌痉挛,改善排尿困难。

2.针灸或艾灸关元穴可以促进膀胱气血循环,加强膀胱收缩力,缩短排尿间隔时间。

3.导平技术能疏通关元穴周围经络,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改善膀胱功能。

【关元穴导平在治疗尿失禁中的应用】:

关元穴导平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一、泌尿系统疾病

1.尿失禁:关元穴导平通过补肾固气,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有助于改善尿失禁症状。研究表明,对于压力性尿失禁,导平关元穴可使尿量减少32%。

2.前列腺炎:关元穴导平具有消炎止痛作用,能改善前列腺充血水肿,减轻疼痛和尿频、尿急等症状。一项研究显示,导平关元穴联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前列腺炎患者的有效率。

3.肾结石:关元穴导平能促进肾气通畅,加速结石排出。研究表明,导平关元穴联合中药治疗,可显著缩小肾结石体积,提高排石率。

二、生殖系统疾病

1.阳痿:关元穴导平具有补肾壮阳作用,能增强阴茎海绵体充血能力,改善阳痿症状。研究表明,导平关元穴联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阳痿患者的勃起功能。

2.早泄:关元穴导平能补肾固精,延长射精时间,改善早泄症状。研究表明,导平关元穴联合中药治疗,可显著延长早泄患者的射精潜伏期。

3.子宫脱垂:关元穴导平能补肾固气,укреплениемышцтазовогодна,促进子宫复位。研究表明,导平关元穴联合中药治疗,可显著改善子宫脱垂患者的症状。

三、其他应用

关元穴导平还可用于治疗以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膀胱炎

*肾盂肾炎

*女性月经不调

*男性不育症

*性功能障碍

四、导平方法

关元穴导平通常采用电针或艾灸的方法。

*电针:将两根针分别刺入关元穴,施以适当强度的电刺激,持续20-30分钟。

*艾灸:在关元穴上施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

五、注意事项

*孕妇、月经期间女性不宜导平关元穴。

*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应慎用导平关元穴。

*导平关元穴时,应注意卫生,避免感染。第六部分关元穴导平在缓解腰膝酸软中的应用关键词关键要点关元穴导平在缓解腰膝酸软中的调理机理

1.关元穴为任脉之气海,任脉总督一身之阴经,关元穴为其要穴,能补益元气,温煦下焦。

2.腰膝酸软多由肾气不足、气血亏虚所致,关元穴导平可补肾温阳,益气养血,从而缓解腰膝酸软。

3.关元穴导平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消除腰膝局部瘀滞,减轻腰膝酸痛。

关元穴导平在缓解腰膝酸软中的具体操作

1.患者取仰卧位,放松全身。

2.用指腹或艾灸条轻叩或灸关元穴(脐下3寸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

3.導平過程中,患者若出現局部酸脹感或溫熱感,則說明效果較好。关元穴导平在缓解腰膝酸软中的应用

一、关元穴简介

关元穴,又称脐下四寸,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掌指宽凹陷处,属任脉。中医认为,关元穴是人体的“气海”,主司生气化精、充盈于阴,有温煦下元、固摄肾元、益气补虚等功效。

二、腰膝酸软概述

腰膝酸软,中医称“腰膝软弱无力”,是指腰部和膝盖出现酸困无力、疼痛、经常疲劳的感觉。临床上,腰膝酸软多由肾气虚弱、气血不足、筋骨失养等原因引起。

三、关元穴导平缓解腰膝酸软的原理

关元穴为任脉之要穴,任脉主血海,与胞宫、肾脏关系密切。导平关元穴,可疏通任脉经络,调和气血,温煦下焦,从而起到补肾固本、益气养血、强筋壮骨的作用,从而缓解腰膝酸软。

四、临证应用

(一)艾灸关元穴

取穴:关元穴,下腹部,脐下一掌指宽凹陷处。

方法:艾条点燃后置于关元穴上,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艾灸15-20分钟,每日一次。

功效:补肾固本,益气养血,温煦下元,缓解腰膝酸软。

(二)按摩关元穴

取穴:关元穴,下腹部,脐下一掌指宽凹陷处。

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关元穴,顺时针或逆时针揉摩1-2分钟,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日按摩2-3次。

功效: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缓解腰膝酸软。

(三)艾灸关元穴配伍其他穴位

取穴:关元穴、气海穴、足三里穴、肾俞穴。

方法:艾条点燃后分别置于关元穴、气海穴、足三里穴、肾俞穴上,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艾灸15-20分钟,每日一次。

功效:补肾壮阳,温补脾胃,益气养血,缓解腰膝酸软。

五、注意事项

*艾灸或按摩关元穴时,注意避免烫伤或用力过大。

*孕妇及月经期间女性不宜艾灸或按摩关元穴。

*疗程一般为2-4周,具体视患者病情而定。

*关元穴导平是一种辅助疗法,建议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理疗等。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加强腰膝部保暖,以利于病情恢复。

六、文献支持

*文献1:李朝栋,郑建华.艾灸关元、气海、命门穴对老年慢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533-2534.

*文献2:程钦亮,张巍,吴朋.关元穴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5,56(5):406-408.

*文献3:陈文彬,王静.艾灸关元穴、命门穴、中脘穴配合贴敷艾灸治疗腰膝酸软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3(26):41-43.第七部分关元穴导平在养生长寿中的作用关键词关键要点关元穴导平对免疫力的增强

1.关元穴属于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有培元固本、补益五脏之功。导平关元穴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促进免疫细胞的生成和活性。

2.现代研究表明,导平关元穴可以提高机体的吞噬细胞功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有效清除外来病原体,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3.此外,导平关元穴还能调节内分泌系统,维持激素水平平衡,从而增强免疫防御能力,保护机体健康。

关元穴导平对消化系统的调节

1.关元穴位于下腹部,与胃肠相邻。导平关元穴可以疏通胃肠经络,调和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2.现代研究表明,导平关元穴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缓解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3.此外,导平关元穴还能调节内脏神经功能,改善肠道微环境,维护消化道健康,预防消化系统疾病。

关元穴导平对泌尿系统的调理

1.关元穴位于小腹部,与膀胱相邻。导平关元穴可以疏通膀胱经络,调和膀胱功能,促进排尿。

2.现代研究表明,导平关元穴可以改善膀胱收缩和排尿功能,预防和治疗尿频、尿急、夜尿多等泌尿系统问题。

3.此外,导平关元穴还具有固摄精气的作用,可以增强肾气,维持生殖健康,预防男性前列腺疾病和女性子宫疾病。

关元穴导平对呼吸系统的改善

1.关元穴与肺经相通。导平关元穴可以疏通肺经经络,调和肺气,改善呼吸功能。

2.现代研究表明,导平关元穴可以增强肺脏功能,提高肺活量,改善气体交换,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3.此外,导平关元穴还能调节神经系统,缓解呼吸道平滑肌痉挛,预防哮喘等疾病。

关元穴导平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1.关元穴位于下腹部,与足三阴经相交。导平关元穴可以疏通三阴经络,调和气血,安神定志。

2.现代研究表明,导平关元穴可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睡眠质量。

3.此外,导平关元穴还能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激素水平平衡,维护神经系统健康,预防神经系统疾病。

关元穴导平对心血管系统的改善

1.关元穴位于下腹部,与心包经相通。导平关元穴可以疏通心包经经络,调和心气,改善心血管功能。

2.现代研究表明,导平关元穴可以调节心脏节律,改善冠脉血流,预防心肌缺血和心血管疾病。

3.此外,导平关元穴还能降低血压,增强血管弹性,维护心血管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关元穴导平在养生长寿中的作用

关元穴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位于脐下约三寸处,是人体元气汇聚的要穴。导平关元穴是指通过特定手法,平整关元穴周围的区域,使元气得以流通、聚集,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1.补益元气,强壮体质

关元穴是元气的发源地,导平关元穴可以疏通任脉,补益元气。元气充足,则脏腑功能强健,体质增强,精神焕发,百病难侵。

2.温煦脾肾,调理虚寒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邻近脾肾。导平关元穴可以温煦脾肾,驱散寒气。对于脾虚肾亏、畏寒肢冷、腹痛腹泻等虚寒证型,导平关元穴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3.调节气血,平衡阴阳

关元穴位于任脉,任脉主血,而导平关元穴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气血运行顺畅,阴阳平衡,机体才能保持健康状态。

4.延缓衰老,养生延年

关元穴是人体元气的根源,导平关元穴可以补益元气,延缓衰老。元气充足,则脏腑功能健旺,气血充盈,精神饱满,从而达到养生延年之效。

5.保健养生,预防疾病

导平关元穴可以增强体质,调节气血,调和阴阳,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长期坚持导平关元穴,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如感冒、胃肠炎、心血管疾病等。

临床应用

导平关元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脾胃虚寒: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肾阳虚: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

*气血虚弱: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乏力气短

*免疫力低下:感冒多发、体质虚弱、易患疾病

*养生保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预防疾病

导平方法

导平关元穴的方法如下:

1.取穴:双手掌心相对,双拇指重叠置于脐下三寸处,即关元穴。

2.导平:两掌缓慢上下揉动,以轻柔的力道,每次约1-2分钟。

3.频率:每天早晚各导平一次,每次10-15分钟。

注意事项

*导平关元穴时,力道要轻柔,避免过重或过快,以免损伤穴位。

*导平关元穴后,建议轻叩关元穴周围的区域,以促进元气聚集。

*孕妇、月经期女性不宜导平关元穴。

*导平关元穴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养生保健方法,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第八部分关元穴导平在现代养生保健中的展望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关元穴导平在现代养生保健中的临床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