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实验设计1800字】_第1页
【动物科学实验设计1800字】_第2页
【动物科学实验设计1800字】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科学实验设计目录TOC\o"1-2"\h\u31442动物科学实验设计 143531.实验设计 168471.1实验材料 1139071.2实验原理 182231.3实验方案设计 1144181.4肝脏标本的采集及大体观察 234341.6脂肪肝指数分析 265891.7图像分析 3255692.总结 316973参考文献: 3摘要:实验一般是开展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能够更好地实现理论验证。实验结果也能为理论提供强大的支持,增加理论的说服力。本次为了更好地进行动物科学实验研究,以家兔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法、控制变量法,对家兔脂肪肝研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设计。关键词:家兔;脂肪肝;实验1.实验设计1.1实验材料本次实验对象为家兔,通过市场购买20只家兔,雌雄各10只。1.2实验原理通过控制家兔食用饲料的种类,改变饲料当中胆固醇,脂肪酸成分的含量,在相同时间,相同环境下,培养相同周期的时间,观察兔子的基本情况,最后利用显微光景,观察不同环境培养下家兔脂肪肝切片的情况。1.3实验方案设计本次实验分为5组,在相同的环境下,养殖家兔100天,并且在100天时间内给家兔喂食胆固醇,脂肪酸含量不同的饲料。具体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20只家兔分为五组,每一组4只,分别编号A,B,C,D,E,每组当中两只雄兔,两只雌兔。步骤二:选择相同饲料,添加定量的胆固醇,脂肪酸成分,设计五组,胆固醇和脂肪酸含量从0.1g到0.5g含量递增。步骤三:在相同环境下,对20只家兔进行养殖,观察100天,100天后家兔的基本情况,并且通过切片的方式观察脂肪肝的基本情况。表1家兔脂肪肝的动物实验设计表家兔组别胆固醇含量(g)脂肪酸含量(g)100天后家兔脂肪肝情况A0.10.1B0.20.2C0.30.3D0.40.4E0.50.51.4肝脏标本的采集及大体观察实验结束时,禁食12小时,于处死动物前称量体重,采用氯胺酮全身麻醉处死动物,开腹取出肝脏,称量肝脏湿重,观察肝脏大小、形态、颜色、表面光滑度、叶间裂宽度、边缘锐利度及切面情况。进行左、右叶肝组织冰冻切片SudanIV脂肪染色。同时留取10%福尔马林固定标本肝组织标本,经常规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片厚4~6μm),分别进行HE及Masson’s三色染色。

1.5肝脂肪变程度及肝脏指数分析根据SudanIV染色标本光镜下脂肪变肝细胞面积分为4度:正常肝脏,脂肪变面积<10%;1+度:脂肪变面积10%~33%,为轻微脂肪变性;2+度:轻度脂肪肝、脂肪变面积33%~50%;3+度:中度脂肪肝、脂肪变面积50%~66%;4+度:严重脂肪肝、66%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性。1.6脂肪肝指数分析正常肝脏的肝小叶构造完整,肝细胞索排有序,肝细胞中偶有脂滴。实验组形成脂肪变,主要表现为小泡。轻度脂肪肝主要由腺泡III带和IV染色肝细胞内散布着大小比较均匀、直径3~5μm的鲜红脂滴组成;中度脂肪肝脂肪变50%以上,随脂质的积累,脂滴可有融合,胞核偏位或脂滴围绕细胞核形成“梅花样”改变;重度脂肪肝全小叶布满脂滴,肝细胞胀大、窦间隙变窄,细胞核和细胞器被脂滴挤压移位至细胞边缘,H&E染色可呈“泡沫状”,或细胞核被挤压移位呈“印戒样”,可为正常肝细胞大小的4~5倍,细胞内结构不能辨认;轻、中、重度脂肪肝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肝小叶内炎症,肝细胞浊肿、气球样变、点或灶状坏死及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中、重度脂肪肝多伴有不同程度纤维化。根据IV染色冰冻切片光镜下脂肪变面积分组结果,进行图像分析,正常肝组织肝细胞内偶见脂肪滴,Aa<10%,轻、中、重度脂肪肝Aa值依次为10%~25%,26%~35%,>35%。1.7图像分析用图像中心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家兔IV染色病理切片。方法:选择左、右肝叶染色较好的肝组织切片,在低倍光镜下取每片随机取5个视场,选择单色分割分析法测量各视场内脂滴在总视场内的比例〔单位测试面积上被测物的面积(positiveareainmeasurementarea,Aa)=阳性目标总面积/统计场总面积×100%〕,取10个视野Aa的均值作为观测值。

1.8数值的统计与分析所测得数值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AS8.2版,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两组均数差异的比较采用Fisher’sLSD法,P<0.05确定有统计意义。2.总结本次动物科学实验设计,主要模拟家兔脂肪肝检测。通过分组实验的形式,将20只家兔分为A、B、C、D、E等5个组别,同时通过控制唯一变量,观察不同地组别的动物相关指标有何变化,进而根本变化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为保证科学的严谨性,分别针对影响家兔脂肪的几大因素进行了详细地测量,并制定了测量方法。相对而言,本次实验设计较为科学,能够准确地测量出家兔脂肪的变化情况。参考文献:[1]杜坤,毛初阳,任安勇,等.家兔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