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年产5万吨生物质秸秆纤维原料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年产5万吨生物质秸秆纤维原料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年产5万吨生物质秸秆纤维原料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年产5万吨生物质秸秆纤维原料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年产5万吨生物质秸秆纤维原料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年产5万吨生物质秸秆纤维原料项目建设单位:山东嘉美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盖章)编制日期:2015年03月26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5万吨生物质秸秆纤维原料项目建设单位山东嘉美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开文联系人张开文通讯地址微山县104国道以东、薛微路以北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273200建设地点微山县104国道以东、薛微路以北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C4220非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处理占地面积(平方米)68667(103亩)绿化面积(平方米)8240总投资(万元)268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56%评价经费(万元)预计投产日期2016年05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长期以来,农业废弃物资源能源化利用并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主要用于炊事,部分用于饲料和造纸原料,一部分用于稻草还田。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业机械化及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能源结构迅速变化,电、油、煤、液化气等石化能源使用比重不断上升,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牲畜饲料量不断减少,加上本地区肉畜饲料规模不大,秸秆作为生活燃料和饲料的比重大幅度减少。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稻草还田量也在大量减少,每年农作物秸秆大量剩余。多年以来,每到夏收夏种或秋收冬种季节,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危及交通安全,危害居民健康,田野焚烧秸秆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生物质复合材料是以低值或废弃的生物质材料为主原料,利用高分子界面化学原理和塑料填充改性的特点,配混一定比例的塑料基料,经专业工艺处理后加工成型的一种可逆性循环利用的基础性材料。秸秆合成木塑材料的最大特性在于它同时具备了天然木材与合成塑料两种材质截然不同的基础材料的多重优点。秸秆合成木塑材料产业化利用较之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秸秆利用,秸秆合成木塑企业选址灵活,原料适应性强,牵扯面小,产品附加值高,应用范围广,已有一定产业基础,较容易为市场和用户接受,并且具备部分节材代木、涵养森林资源的多重功用。从总体看,秸秆合成木塑材料产业的示范作用明显,经济性好,操作相对容易,能够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山东嘉美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6800万元在微山县104国道以东、薛微路以北建设年产5万吨生物质秸秆纤维原料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有关环保政策,本项目需要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项目建设方委托我单位对此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单位受委托后,派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按照国家有关环评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项目厂址及平面布置项目位于微山县104国道以东、薛微路以北,厂址附近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交通运输便利,选址基本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等规定。(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平面布置简单实用,便于生产管理,减小了内部设施的相互干扰;其平面布置较为科学合理。本项目结合地形等因素,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对建筑物、运输、管线进行布置,能配备较为完善的供电、供水、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见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三、建设内容及产品规模本项目位于微山县104国道以东、薛微路以北,投资26800万,占地面积68667平方米,项目具体的建设内容见表1-1。表1-1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厂区占地面积平方米68667103亩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平方米33050--2.1预处理车间长250米,宽40米,高度8米,建筑面积10000m2--2.2粉碎处理车间长220米,宽100米,高度8米,建筑面积22000m2--2.3原料库建筑面积12000m2;--2.4成品库建筑面积8600m2;--2.5辅料库建筑面积7900m2;--2.6办公楼1座,4层,建筑面积4000m2--2.7宿舍楼1座,4层,建筑面积4000m2--2.8食堂1座,1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200m2--2.9动力用房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包括配电室、泵房等2.10门卫建筑面积100平方米--3厂区总建筑面积平方米70000--4道路及堆场平方米17000--5建筑系数%48.13%--6绿化系数%12--7容积率-1.02车间双倍计8投资强度万元/亩260--本项目秸秆生物质复合材料产品主要采用当地农作物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芦苇等作为复合材料的基体,并对秸秆进行粗磨、细粉碎、干燥、筛选形成生物质秸秆纤维原料产品,,规格为60目-150目。项目产品及产量见表1-2。表1-2项目产品方案及规模序号产品名称单位数量1生物质秸秆纤维原料吨/a50000四、主要设备本项目主要设备见下表:表1-3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自动进料系统套262初级处理系统套263一级粉碎系统套264二级磨制辅助系统套265集成分料系统套266分级筛选系统套267自动称重包装系统套268自动防爆系统套269粉尘风分离系统套2610控风卸料系统套2611气力输送系统套2612减尘降温系统套1213标准粉碎筛分配套系统套2614标准分级筛选配套系统套2615标准粉碎专用配套系统套2616减震降音系统套2617控制操作平台套618动力系统套619维护检修配套系统套620大型中央除尘系统套1袋式除尘原理合计432五、原、辅材料消耗表1-4项目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序号原料名称年用量备注1玉米秸秆、小麦秸秆60000吨泥土杂质等的损耗5%计,含水率约12%;六、公用工程1、给排水给水:本项目用水来源为当地自来水。该项目生产过程不用水,用水主要为职工生活用水及绿化用水。项目职工定员100人,其中住宿人员20人(本地员工不在厂区住宿),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修订),按企业非住宿职工用水定额30L/人•d计,住宿人员用水定额100L/人•d计,则项目生活用水量为4.4m3/d(1320m3/a)。项目绿化面积8240m2,绿化用水按0.002m3/m2·d计,年绿化天数以200d计,则绿化用水量为16.48m3/d(3296m3/a)项目新鲜水总用量为4616m3/a。排水: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单独收集后外排;绿化用水全部消耗,生活用水产污系数按0.8计,生活污水产生量约1056m3/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外运用作农肥,不外排。项目水量平衡见下图:新鲜水新鲜水4616生活用水化粪池10561320损耗264给周边的农民沤制肥料绿化用水消耗32963296图1-1项目水平衡图(单位:m3/a)2、用电3、供热本项目干燥热源为电加热,不设锅炉等燃煤设备。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其它本项目总投资26800万,职工定员100人,年工作300天,每天一班,每班八小时。八、项目选址及建设可行性分析1、项目产业政策及用地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第一类“鼓励类”、第一项“农林业”中第20条“农作物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青贮饲料,秸秆氨化养牛、还田,秸秆沼气及热解、气化,培育食用菌,固化成型燃料,秸秆人造板,秸秆纤维素燃料乙醇、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等)”,属于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建设项目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符合性分析项目位于微山县104国道以东、薛微路以北,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5月30日发布的“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中规定,项目不属于《禁止目录》和《限制目录》中的建设项目,不属于该文件中限批或禁批的范围。2、建设项目与鲁环发[2007]131号文符合性分析根据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文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建设项目审批原则的符合性,详见下表。表1-5鲁环发【2007】131号文的符合性序号项目符合情况1是否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是√否□2是否符合所在地县级以上生态环保规划和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是√否□3污染物排放不影响当地治污减排任务的完成是√否□4是否在省环保局规定的局部“禁批”或“限批”范围之内是□否√4.1是否属于建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敏感和脆弱区等环境敏感区是否影响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是□否√是√否□4.2是否属于毗邻居民区的化工等有环境风险的项目是□否√4.3是否处于城市规划区内、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工业园之外是否属于有污染的新上项目是√否□是√否□4.4是否处于南水北调和小清河大堤两侧5公里有否有污水排放是□否√是□否√4.5是否处于因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存在问题而被限批的园区是□否√4.6是否处于全省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未达到省环保局确定的年度改善目标的河流两侧5公里是□否√5是否在省环保局规定的区域限批范围之内是□否√5.1是否建在连续2年未完成治污减排任务的县(市、区)是□否√5.2是否建在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县(市、区)是□否√5.3是否建在2008年上半年未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县(市、区)是□否√5.4是否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后1年内污水处理率达不到60%的县(市、区)是□否√5.5是否建在污染严重、防治不力的设区市或县(市、区)是□否√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符合所在地区级以上生态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污染物排放不影响当地治污减排任务的完成;项目选址、选线不在“禁批”和“限批”的范围之内;符合山东省环境保护局文件《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文)的要求。3、环发[2012]77号文符合性本项目为年产5万吨生物质秸秆纤维原料项目,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的规定,对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预测、选址及敏感目标、防范措施等做出评价,本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原料和产品储运等过程中,不存在重大的环境风险。本项目建设满足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关于环境风险评价的要求。5、与鲁环函[2012]263号文件的符合性分析1)项目的建设符合山东省环境保护厅鲁环发[2007]131号文件的要求;2)项目不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的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3)项目不属于污染物排放量大,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项目;4)项目选址合理,不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饮用水一级保护区,限批区域或限批流域范围内;5)项目没有环境违法行为、信访案件等需从严审批情况;6)项目不属于鲁环函(2012)263号文件规定的重点行业之内,不在必须进入化工园区建设项目范围内。因此,该项目建设符合山东省环境保护厅鲁环函(2012)263号文件的要求。6、项目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关系项目位于微山县104国道以东、薛微路以北,属于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重点保护区。按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梁济运河控制单元治污方案》规划要求,废水排放执行《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及其修改单中的重点保护区排放标准。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厂区化粪池预处理后外运用作农肥,不外排,对南水北调工程影响较小。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没有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微山县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临山东枣庄市,西依古汉城江苏沛县,南毗徐州市,北接孔孟之乡曲阜、邹城,隶属济宁市管辖,是山东南大门。微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北与孟子故里邹城接壤,西南与古城徐州相连,东与煤城枣庄为邻。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紧靠东部而过,京杭大运河、104国道纵贯南北。北距济南机场200公里,南离徐州机场70公里。二、地形、地质、地貌微山县四面为陆,中间是微山湖。微山县境内地层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为太古届的泰山群,古生届的寒武纪、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的上侏罗系,新生界的第三系、第四系。县境内地层的厚度不一,北部厚度为170~260m,中部200~400m,内部0~100m。主要由粘土、砂质粘土、粘土质砂、砂砾层组成。该地区地貌为鲁南黄河下游河湖相冲击沉积平原,上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和上更新统冲积沉积物。该地区标准冻土深度为0.5m。三、气候、气象微山县境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较多,无霜期长。雨季6—7月份。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雨量1074mm,年平均蒸发量1515.9mm;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平均气压10157mmHg柱,最高气压10438mm水柱,最低气压9869mm水柱。季风盛行,多年平均风速达到2.9m/s,最大风速24m/s。四、水文微山县水资源充足,不但有丰富的地下水,更有微山湖中20多亿m3的优质淡水。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水面面积1266km2,集流面积3045km2,占山东省淡水面积的45%,占微山县总面积的71%。微山湖属河迹洼地型湖泊,年均需水量17亿m3。微山湖东、西、北三面承纳苏、鲁、豫、皖四省32县市区的客水,入湖大小河流53条,境内流径205km。微山水资源丰富,南四湖是地表水的汇集处,又是地下水的归宿地,每年平均天然径流量29.60亿m3,每年可利用水量12.73亿m3,每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1.59亿m3。五、矿产资源微山矿产资源丰厚。煤炭已探明储量127亿吨,年开采3000万吨优质肥煤和气煤,是中国重点煤炭基地之一,且埋藏浅、煤层厚,大多为优质气煤。郗山稀土已探明储量1275万吨,储量为全国第二。具有含磷、铁等杂质少、品位高、冶炼工艺简单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典型氟碳铈澜矿资源。此外,还有大量的石灰岩、黄沙等资源。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地理、行政微山县是久负盛名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乡,位于山东省最南部,至2014年,微山县辖3个街道、10个镇、2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昭阳街道、夏镇街道、傅村街道、韩庄镇、微山岛镇、欢城镇、留庄镇、鲁桥镇、两城镇、马坡镇、南阳镇、张楼镇、赵庙镇、西平乡、高楼乡、县经济开发区。县委、县政府驻夏镇街道。辖区内的微山湖面积1266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微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北与孟子故里邹城接壤,西南与古城徐州相连,东与煤城枣庄为邻。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紧靠东部而过,京杭大运河、104国道纵贯南北。北距济南机场200公里,南离徐州机场70公里。二、经济

微山县2013年社会生产总值325亿元、增长1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3亿元、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8亿元、增长1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5亿元、贷款余额8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7元,分别增长13%、13.5%。微山县工业基础较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煤炭开采、稀土冶炼、船舶制造、医药化工、建筑建材、食品酿造、轻工包装等行业。出口产品有稀土精矿粉、抛光粉、霓虹灯带、玩具、松花蛋、熟咸蛋、芦笋、龙虾、田螺等50多种,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微山水资源充足,不但有丰富的地下水,更有微山湖中20多亿m3的优质淡水。微山湖出产鱼、虾、蟹等鱼类78种,野鸭、水鸡、天鹅等鸟类74种,是山东省鸟类自然保护区,莲藕、芦苇、芡实等水生植物类87种,素有“日出斗金”之称,被命名为“中国麻鸭之乡”、“中国乌鳢之乡”,广袤的湖区还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三、旅游资源

微山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碧波环抱中的微山岛,树木葱茏,环境幽静,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周围盛开的数十万亩荷花,争奇斗艳,蔚为壮观,是闻名遐迩的“中国荷都”!殷微子墓、春秋目夷庙,汉张良祠及大量的石埤刻石、汉画像石、彰显了悠久的人文历史。铁道游击队纪念碑高高矗立在岛中,是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爬火车,炸桥梁,打鬼子”的动人歌谣至今传唱!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与优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的胜地。微山县先后被评为中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产业百强县、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具竞争力县(市,区)20强、山东省经济强县、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其中微山湖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重点红色旅游区,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亚洲最大的草甸型湖泊湿地,2013年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

四、社会事业(教育、文化)微山县普通高中3所,招生3524人,在校学生10446人。初级中学27所,招生6072人,在校学生18539人。小学141所(含26处教学点),招生7283人,在校学生4077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2%。微山县公办幼儿园91所,在园幼儿数13714人。微山县1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25人。微山县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652人,其中,普通初中教师1861人,高中教师791人。中学体育运动场面积42.5万平方米,计算机5725台,图书藏书量118.08万册。小学体育运动场面积45.91万平方米,计算机5457台,图书藏书量88.67万册。该区域无自然保护区、重要的人文遗址、名胜古迹等。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参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属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项目选址区域SO2、NO2、PM10、PM2.5等其它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表明该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好。二、水环境项目所在地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属Ⅲ类区,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要求,所在地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三、声环境本项目所在地参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该区域处于2类区,项目所在地周围声环境昼间和夜间均符合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四、生态环境本项目周围并无原始植被生长和珍贵野生动物活动,项目区域生态系统敏感程度较低。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所在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及风景区等特殊环境敏感目标。表3-1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类别目标相对方位相对距离(m)功能水环境新薛河E900Ⅲ类水域环境空气洛房村S60二类严庄村SW430东王庄E500前八屯村NE970声环境厂界----2类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面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表4-1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单位:mg/L项目PH溶解氧CODCrBOD5标准值6~9≥5.0≤20≤4项目总磷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标准值≤0.2≤1.0≤0.05≤0.0052、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Ⅲ类标准;表4-2地下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单位:mg/L项目pH总硬度总大肠菌群亚硝酸盐标准值6.5~8.5≤450≤3.0≤0.02项目高锰酸盐指数氯化物硝酸盐挥发酚标准值≤3.0≤250≤20≤0.0023、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表4-3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单位:mg/m3污染物项目浓度限值单位1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SO250015060μg/m3NO22008040PM10/15070PM2.5/75354、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表4-4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类别适用区域昼间夜间2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及其修改单中重点保护区排放标准(环评要求项目废水零排放)。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营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表4-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限值dB(A)名称标准文号单位级别标准限值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dB(A)2类昼间夜间6050废气:《山东省固定源大气颗粒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1996-201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浓度标准限值;表4-6废气排放标准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厂界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或要求mg/Nm3采用标准排气筒高度m二级1粉尘3015--1.0《山东省固定源大气颗粒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1996-20112臭气/152000(无量纲)20(无量纲)《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山东省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表4-7油烟排放标准限值及最低去除效率序号规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1小型1.5mg/m385%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外运用作农肥,不外排。不另占区域COD和氨氮总量。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工艺流程施工期施工期扫尾工程主体工程基础工程土石方整理场地扫尾工程主体工程基础工程土石方整理场地噪声、噪声、固废、废水、扬尘图5-1运营期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噪声、粉尘噪声、粉尘固废噪声、粉尘噪声、粉尘噪声、粉尘固废噪声、粉尘成品选料原料筛选粗磨细粉碎及干燥成品选料原料筛选粗磨细粉碎及干燥图5-2运营期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文字说明:选料:是对原料的自动化筛选,将不合格原料及杂物剔除,以便进行粗磨。粗磨:粗磨选料后的原料,通过研磨使之成为能够满足细粉碎对碎料形态的要求。细粉碎及干燥:细粉碎是将粗磨后的原料进行再碎,使之成为能够满足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对碎料形态的要求,在粉碎过程中,同时对物料进行干燥,干燥热源采用电加热方式。秸秆粉的含水量不高、吸湿能力不强,干燥的要求不高,植物纤维耐温不应超过180~200℃,而且受热时间应应尽量短。干燥完成后即得到成品。筛选:部分产品需要按照客户要求按不同规格进行筛选分装,完成后即为成品。二、污染物产生情况及治理措施分析(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因素为施工作业设备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污染,主要是机械施工造成的,噪声值在100dB(A)左右;扬尘表现在土方挖掘、装载运输阶段;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设置临时化粪池,外运沤制农肥,不外排;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掘土施工时开挖的渣土、碎石等。这些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二)营运期1、废水项目生产不用水,没有生产废水的产生和排放,职工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会产生3.52m3/d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以及NH3-N等,生活污水全部经厂区化粪池收集后定期外运作农肥,不外排。表5-1项目废水产生情况及处理措施污染源废水名称产生量m3/d主要污染因子浓度mg/L产生量t/a处理措施职工生活污水3.52CODcr3000.317化粪池收集后定期外运作农肥,不外排BOD52600.275SS2200.232NH3-N300.03172、大气污染物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原料粗磨、细粉碎、筛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原料堆放时可能因腐烂而产生的异味气体以及食堂油烟。(1)粉尘项目粉尘主要在原料粗磨、细粉碎、筛选过程中产生,类比同类型企业粉尘产生资料,在原料粗磨、细粉碎、筛选等加工过程中粉尘产生量约为原料用量的0.4‰,项目用于粉碎的原料约为57000吨,预计粉尘年产生量约为22.8t。环评建议项目在粉碎车间配套设置一套大型中央除尘系统,在每套生产设备的产污节点设置吸尘管道,由风机抽至除尘器集尘箱,由过滤器除尘,收集的粉尘由集尘袋收集,处理后的废气经1根15米高的排气筒高空排放。大型中央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本次评价除尘效率按99%计,经除尘系统处理后,粉尘排放量约为0.228t/a,排放速率为0.095kg/h,除尘系统配套风机的风量为10000m3/h,则粉尘排放浓度约为9.5mg/m3,经15高排气筒高空排放。(2)异味气体项目原料中的秸秆为有机物,在堆放时有可能腐烂产生恶臭气体,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应按照实际的生产用量尽量减少原料的贮存,并注意通风干燥,以避免物料因长期贮存而发霉。做好原材料的储存和保管,间断性翻动原材料堆,以免腐烂。同时在厂区种植高大绿色植物和足够面积草坪吸附臭气等方法缓解异味气体对外围空气的影响。(3)食堂油烟项目厨房用气采用液化气作燃料,为清洁能源,产生的污染物浓度较低,与油烟废气一起经抽风机抽入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经高于建筑屋顶烟道高空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根据类比调查和有关资料显示,每人每天耗食油量约为30克,根据不同的烹饪方法,食用油的挥发量不同,平均约占耗油量的2%-4%,本项目以4%计,项目职工人数为100人,年运营300天,食堂设两个灶头,油烟年发生量为36.0kg/a,油烟产生浓度<8mg/m3。建议企业设置油烟净化器(净化装置最低去除效率≥85%)对产生的油烟进行净化处理,油烟排放浓度<1.2mg/m3。采取以上措施后,职工食堂油烟排放浓度可以达到山东省地方标准《饮食业油烟放标准》(DB37/597-2006)中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5mg/m3的限值要求,油烟年排放量为5.4kg/a。项目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见下表。表5-2项目大气污染物产生排放一览表类别污染物废气量m3/h污染物治理措施产生情况排放情况mg/m3t/amg/m3t/a有组织粉尘1000095022.89.50.228中央除尘系统除尘后由高15m排气筒排放无组织异味气体减少原料储存量,间断性翻动原材料堆,以免腐烂,同时在厂区种植高大绿色植物和足够面积草坪吸附臭气有组织油烟--<8mg/m336.0kg/a<1.2mg/m35.4kg/a设置油烟净化器3、噪声本项目的高噪设备主要为机械设备及除尘器配套风机等设备运转而产生的噪声,平均声级约70~95dB。项目对噪声的治理措施为在设备选型时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级较高的设备设单独减振基础,并置于室内,建筑厂房采用隔声材料。在厂区总体布置中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主厂房尽量远离办公区,以减轻噪声对厂区及厂外周围环境的影响。厂区种植花草树木,厂界种植乔灌结合的绿化带,进一步减轻噪声的影响。项目主要噪声源及噪声治理情况可见下表。表5-3工程主要噪声源及噪声治理情况设备名称等效声级治理措施预计效果机械设备及除尘器配套风机等设备70~95dB(A)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室内布置,隔声减振、合理布局,同时加强厂区及厂界绿化50~60dB(A)4、固体废物(1)生产废物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为选料过程产生的杂物以及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选料过程产生的杂物约为原料用量的5%,则产生量为3000t/a,委托环卫部门外运清运处理;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产生量为22.572t/a,全部回用于生产。(2)生活固废本项目职工定员100人,年工作日300天,生活垃圾以0.5kg/(人·d)计,生活垃圾产量约为15t/a。生活垃圾可由当地环卫部门外运处理。表5-4固体废物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产生位置废物性质产生量t/a处置方式1杂物选料工序一般废物3000t/a委托环卫部门外运清运处理2除尘器收尘生产过程一般废物22.572t/a回用于生产3生活垃圾办公生活区一般废物15t/a委托环卫部门外运清运处理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污染物处理前污染物处理后产生浓度(单位)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单位)排放量(单位)运营期废气粗磨、细粉碎、筛选工序粉尘950mg/m322.8t/a9.5mg/m30.228t/a原料堆场异味气体无量纲--产生浓度低,无组织排放食堂油烟<8mg/m336.0kg<1.2mg/m35.4kg水污染物生活污水1056m3CODCr300mg/L0.317t/a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外运用作农肥,不外排BOD5260mg/L0.275t/aSS220mg/L0.232t/a氨氮30mg/L0.0317t/a固体废物职工生活生活垃圾--15t/a环卫部门外运处理生产过程除尘器收尘--22.572t/a回用于生产杂物--3000t/a环卫部门外运处理噪声生产设备及除尘器配套风机设备噪声合理进行车间布置,通过减震、车间隔声、距离衰减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其他--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周围并无原始植被生长和珍贵野生动物活动,项目区域生态系统敏感程度较低,相对整个评价区域来说,项目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通过合理绿化,不会对周围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七、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特征: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影响,施工期环境污染行为较为复杂,但施工期环境污染只是短期影响,随着工程竣工,施工影响基本消除。施工过程中应切实注意施工扬尘及噪声的控制措施。1、噪声:施工期主要噪音为施工高噪音机械等运行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音和机械噪音,以及交通运输车辆的汽车噪声。主要采取措施有:(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安排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的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避开周围环境对噪声的敏感时间,减少夜间施工量。尽量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整个工期。(2)降低设备声级。尽量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养护,维修不良的设备;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减速,并减少鸣笛。(3)降低人为噪声。根据当地环保部门制定的噪声防治条例的要求施工,以免影响周围村民的生活。施工期产生的噪声主要施工机械产生噪声,由于项目区周围无噪声敏感点,经采取减振降噪、调整作业时间的措施后,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施工粉尘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间对环境空气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扬尘,来源于各种无组织排放源。其中场地清理、土方挖掘填埋、建筑材料运输等工序的产生量较大,原材料堆存、建筑结构施工、设备安装等产生量较小或不产生扬尘。由于施工污染源为间歇性源并且扬尘点低,只会在近距离内形成局部污染。施工现场的污染物未经扩散稀释就进入地面呼吸地带,会给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一定影响。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场地每天定时洒水,以防止浮沉颗粒,在大风日应增加洒水量及洒水次数;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应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运输扬尘;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限速行驶,以减少产尘量;避免起尘材料的露天堆放,多尘物料应使用帆布覆盖;混凝土搅拌站应设于工棚内,或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施工期间的生产用水主要为混凝土搅拌机及路面、土方喷淋水等,排放的废水主要有设备冲洗及生产中的跑、冒、滴、漏、溢流产生的废水,仅含有少量混砂,不含其它杂质。这类废水一般在施工现场有溢流,排放量很小,可就近排放,在流动过程中部分蒸发,部分下渗,不利影响较小。生活污水设置临时化粪池,外运沤制农肥,不外排。4、固体废弃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掘土施工时开挖的渣土、碎石等;挖方如果直接就地堆放,不仅对地表植被产生影响并且随风产生扬尘,长期堆放,将使地表植被产生不可逆的破坏,形成裸露地表。主要采取的措施有:(1)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要严格实行定点堆放,做到日产日清,严禁随地丢弃。并及时清运处理。(2)对施工开挖的土壤应有计划的分层回填,并尽量将表层土回填表层。对于因取土破坏的植被,待施工完成后尽快按厂区绿化方案恢复。通过严格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上述对环境不利影响因素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终止。5、生态影响及水土流失拟建项目建设期间,施工人员的各项活动,包括施工活动和生活活动,均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各类生活废弃物,尤其是不可降解的塑料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此外,拟建项目的建设将会造成人为的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期。一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开挖使植被破坏,表面土层抗蚀能力减弱,加剧水土流失;二是开挖产生裸露面,裸露面表层结构较为疏松,易产生水土流失;三是施工期间,土石渣料在搬运和弃置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部分水土流失。因此,项目建设期应严格遵守(GB/T16453-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控制水土流失。评价要求采取以下措施:(1)原则性措施=1\*GB3①从规划设计到工程施工均应确保首先考虑水土保持工作,并制定严密可靠的水土保持措施;=2\*GB3②充分考虑降雨的季节性变化,合理安排施工期,大面积的破土应尽量避开雨季,不仅可减少水土流失量,还可大幅度节省防护资金;=3\*GB3③合理安排施工单元,减少施工面的裸露时间,尽量避免施工场地的大面积裸露;=4\*GB3④优化工程挖方和填方,减少土石方开挖量;=5\*GB3⑤重视全方位、全过程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到从施工到工程完工的全过程水土保持工作;=6\*GB3⑥设置专人专项资金,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实施。(2)技术性措施=1\*GB3①绿化措施:根据项目所在地气候和土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或者尽量使用当地树种,在场地周围一定范围内建立一个绿化带,形成绿色植物的隔离带,在场地四周设置台阶式绿化带,做好护坡工作。=2\*GB3②临时水土保持措施:施工期间采取一围、二疏、三沉淀措施,即动土前在项目区周边临时建设围墙将项目区与外部隔开,防止动土泥沙对外界产生影响;疏导、理顺水系,先截后排,防止水流在施工场地乱流,并根据地形变化不断调整场地排水沟;在场地排水沟末端设置沉淀池,使大部分泥沙就地沉淀,防止泥沙进入周边水体。=3\*GB3③施工结束后的植被恢复:在主体工程完工过后,除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工程防护外,还应该按照规划进行大面积绿化以恢复部分植被。综上所述,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施工单位认真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并进行文明施工,在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后,尽可能将污染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随着施工的结束,各种影响也会随之消失。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原料粗磨、细粉碎、筛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以及原料堆放时可能因腐烂而产生的异味气体。项目粉尘主要在原料粗磨、细粉碎、筛选过程中产生,类比同类型企业粉尘产生资料,在原料粗磨、细粉碎、筛选等加工过程中粉尘产生量约为原料用量的0.4‰,项目用于粉碎的原料约为57000吨,预计粉尘年产生量约为22.8t。环评建议项目在粉碎车间配套设置一套大型中央除尘系统,在每套生产设备的产污节点设置吸尘管道,由风机抽至除尘器集尘箱,由过滤器除尘,收集的粉尘由集尘袋收集,处理后的废气经1根15米高的排气筒高空排放。大型中央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本次评价除尘效率按99%计,经除尘系统处理后,粉尘排放量约为0.228t/a,排放速率为0.095kg/h,除尘系统配套风机的风量为10000m3/h,则粉尘排放浓度约为9.5mg/m3,经15高排气筒高空排放,能够满足《山东省固定源大气颗粒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标准要求(最高允许排放浓度30mg/m3)。项目原料中的秸秆为有机物,在堆放时有可能腐烂产生恶臭气体,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应按照实际的生产用量尽量减少原料的贮存,并注意仓库通风干燥,以避免物料因长期贮存而发霉。做好原材料的储存和保管,间断性翻动原材料堆,以免腐烂。同时在厂区种植高大绿色植物和足够面积草坪吸附臭气等方法缓解异味气体对外围空气的影响,预计项目臭气厂界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浓度标准限值。项目食堂设两个灶头,油烟年发生量为36.0kg/a,油烟产生浓度<8mg/m3。建议企业设置油烟净化器(净化装置最低去除效率≥85%)对产生的油烟进行净化处理,油烟产生浓度<1.2mg/m3。采取以上措施后,职工食堂油烟排放浓度可以达到山东省地方标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中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5mg/m3的限值要求,油烟年排放量为5.4kg/a。项目厨房用气采用液化气作燃料,为清洁能源,产生的污染物浓度较低,与油烟废气一起经抽风机抽入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经高于建筑屋顶烟道高空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综上所述,项目废气通过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可实现达标排放,不会对评价范围内的空气环境造成明显影响。二、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无生产污水的产生和排放,项目污水主要是职工生活污水。项目生活污水量为3.52m3/d,废水水质简单,主要污染物为CODcr、SS、NH3-N,其产生浓度分别为300mg/L、220mg/L、30mg/L。项目采用化粪池收集污水,化粪池底部做严密防渗措施,雨季其上覆盖,办公区及生产区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定期外运送周边农民沤制农肥,不外排,对周围地表水体影响较小。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无生产废水外排,只有产生的生活污水,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外运送周边农民沤肥,不外排。项目污水水质简单,且水量很小,且项目不处于当地水源地保护区之内,只要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加强化粪池和生活垃圾暂存处的地面防渗,并加强管理,可消除建设项目生活污水对地下水的影响。项目要求项目厂区除绿化区外的其余地区利用水泥混凝土进行硬化。三、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的高噪设备主要为秸秆粉碎机以及除尘器配套引风机等生产设备生产运转而产生的噪声,平均声级约70~95dB。项目对噪声的治理措施为在设备选型时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级较高的设备设单独减振基础,并置于室内,建筑厂房采用隔声材料。在厂区总体布置中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主厂房尽量远离办公区,以减轻噪声对厂区及厂外周围环境的影响。厂内各噪声源与厂界设置至少10m的隔离带,厂区种植花草树木,厂界种植乔灌结合的绿化带,进一步减轻噪声的影响。1、噪声影响预测分析A、预测模式基准预测点噪声级叠加公式:Lpe=10×lg[]式中:Lpe—叠加后总声级,dB(A)。Lpi—i声源至基准预测点的声级,dB(A)。n—噪声源数目。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各噪声源点至基准预测点的总声压级,然后以基准预测点的噪声强度为工程噪声源强。计算预测点的声级:式中:——距声源处的A声级,dB;Lp(r0)——参考位置r0处的A声级,dB;Adiv——声波几何发散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dB,Adiv=20lg(r/r0);Abar——遮挡物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dB;Aatm——空气吸收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dB;Agr——地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量dB;Aexc——附加A声级衰减量dB,Aexc=5lg(r-r0)。2、预测结果和分析经过预测,设备噪声采用上述隔声、减震措施后,经过厂区距离衰减,厂界噪声白天≤60dB(A),夜间≤50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可做到厂界噪声达标排放,不会对周围声环境质量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四、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选料过程产生的杂物约为原料用量的5%,则产生量为3000t/a,委托环卫部门外运清运处理;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产生量为22.572t/a,全部回用于生产。本项目职工定员100人,年工作日300天,生活垃圾以0.5kg/(人·d)计,生活垃圾产量约为15t/a。生活垃圾可由当地环卫部门外运处理。固废暂存地要做硬化地面,固体废物只在厂内作短时间的分类堆放,不会长期堆存,杜绝露天堆放,以免随雨水流入周边水体。经采取以上措施,固体废物处置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五、风险分析本项目重点预测和评价环境风险事故对厂内办公区以及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影响,提出相对应的防范、减少、消除措施作为重点。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主要是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本项目为生物质秸秆纤维原料项目,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的规定,对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预测、选址及敏感目标、防范措施等做出评价。项目原料、成品均为易燃物质,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性:1、火灾的健康危害伤害的方式:发生火灾,造成人员烧伤、烫伤、撞伤、窒息或死亡。烧伤和烫伤首先损伤皮肤,轻者皮肤肿胀,起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烧伤。烧伤引起的剧烈疼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能导致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败血症、危及生命。伤害的途径:当火灾产生的热辐射强度足够大时,可使周围的物体燃烧或变形,强烈的热辐射、火焰飞溅物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伤亡;高温烟气与人体直接接触。2、环境行为秸秆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浓烟和灰尘,扩散到环境中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秸秆堆场处于完全敞露状态,供氧充分,空气对流快,火势蔓延速度快,燃烧面积大。火灾受气温影响大,气温越高,可燃物的温度随之升高,与着火点的温差就越小,更容易被引燃,造成火势发展迅猛。气温越低,火源与环境温度的差异越大,火场周围可燃物质所蒸发出的气体相对减少,火势蔓延速度会相对减慢,但是,随着火场上空气对流速度加快,会使火场周围温度迅速升高,燃烧速度加快。风对秸秆火灾的发展起决定影响。“风助火势”,风会给燃烧区带来大量新鲜空气,随着空气当中的氧气成分的不断增多,促使燃烧更加猛烈。火势蔓延方向随着风向改变而改变,在大风中发生火灾,会造成飞火随风飘扬,形成多处火场,致使燃烧范围迅速扩大。3、风险管理及应急措施按要求将秸秆定点组织堆放,堆放时预留消防安全通道,全厂按规定布置消防栓和消防灭火器材,增设消防水池,并在易燃物和料场之间做好防火隔离墙。在秸秆堆场设置明显的警示牌,告诫禁止明火、禁止吸烟。做好秸秆堆场的避雷措施,尽量防止由于雷击发生火灾事故。火灾预防:禁止明火,禁止火花,禁止吸烟;禁止与强氧化剂或碱接触。爆炸预防:密闭系统,通风,防爆电器设备和照明。火灾急救:如火势不大,用现场配备的灭火器、水灭火。如火势太大,无法控制,及时报警。烧伤急救: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可有助降温,在伤处盖上清洁敷料以免受细菌感染,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及脉搏,如有需要施以休克急救法处理。并立即召唤救护车。4、应急预案(1)应急计划区应急计划区主要针对危险目标。控制目的在于控制事故不蔓延,将事故尽量限制在厂内,并尽快消除。环境保护目标区则应尽快脱离污染区,做好人员的疏散和安置。(2)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工厂成立应急机构,由厂长担任组长,负责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队伍,向上级报告和向友邻单位通报情况,以及负责事故报警、报告和事故处理工作的指挥,组织实施事故应急救援训练和演习,督促检查做好救援准备工作。(3)应急救援保障通讯设备:电话、手机、对讲机等;交通工具:以汽车为主;防护装置:救援人员需配备个人用防护装备和防护服。医疗急救:与有关医院或急救中心签订协议,设立专业救援队伍,制定救治方案,配备急救器械、急救药品。消防设备:泡沫灭火系统等。(4)事故抢救方案①发生事故时,及时拨打199电话向消防队报警,并向总调度室报告,报警和报告的内容为: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事故类型(火灾)、周边情况,是否发生人员伤亡等情况。②当秸秆堆场发生火灾时,如火势不大,用现场配备的灭火器、水灭火。如火势太大,无法控制,及时报警,并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到事故现场上风方向的安全区域。如有伤者,将其搬离现场,尽快脱去着火衣服,如来不及脱衣,就地慢慢滚动或用水浇灭,严禁奔跑呼叫或用双手扑打火烟,以免引起呼吸道和双手烧伤。③事故得到控制后,做好以下几点工作:a.安全技术员要及时对现场应急响应情况进行监控与记录,事故处理后,应及时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原因制订纠正预防措施。b.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抢修作业,尽早恢复正常生产。(5)应急状态终止和善后措施厂区应急状态的终止由厂区应急中心根据现场指挥部和事故应急专家委员会意见决定,并发布。事故现场及受影响区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善后措施。厂区善后计划措施包括确认事故状态彻底解除、清理现场、清除污染、恢复生产等现场工作;对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治;事故损失的估算;事故原因分析和防止事故再发生的防范措施等,总结教训,写出事故报告,报有关主管部门等。风险事故应急预案见下表。表7-1应急预案表序号项目内容及要求1应急组织机构、人员设立事故应急机构,人员由企业主要领导、安全负责人、环保负责人等主要人员组成2应急救援保障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及设备和器材;事故易发的工作岗位配备必需的防护用品等。3报警、通讯联络方式建立专用的报警和通讯线路,并保持其畅通。4应急环境监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发生事故时,要保证现场的事故处理设施和全厂的应急处理系统能够紧急启动,并对事故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启动当地的环境应急监测系统。5应急监测、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设立必要地控制和清除污染的相应措施。事故发生时,要及时发现事故发生地点和环节,并利用已有的防护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6应急培训计划企业要注意日产工作中对事故应急处理的培训,以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7公众教育和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对周围居民等进行事故防范宣传。5、环境风险评价结论本项目采用成熟可靠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在设计中严格执行有关规范中的安全卫生条款,秸秆堆场已做好了安全防火措施和消防措施,正常情况下能够保证安全生产和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一旦发生事故,依靠装置内的安全防护设施和事故应急措施能及时控制事故,防止蔓延。因此,只要厂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加强安全管理,项目生产是安全可靠的。六、绿化措施绿化美化也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包括植树、种草等,是改善区域环境最主要的途径之一,绿化具有挡风、除尘、减噪、美化环境等诸多功能。因此,本工程应把绿化作为一项主要的环保工作来对待。本项目采取以草坪为主要的绿化形式,突出整体连续性、统一感。树种选择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并以当地适生树种为主要绿化树种。充分利用厂区道路两旁和建、构筑物四周的空地等地块栽植行道树,铺设草坪,布置花卉和景观,改善环境,美化厂区。评价建议工程应因地制宜地选用植物材料,选取防尘降噪的绿化树种,尽快发挥绿化效益。在不影响交通、管线的运行和维修条件下,设计中考虑沿厂区周边及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在布置形式上考虑与建筑物相协调,种植一些较具观赏性的乔木和花灌木。七.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根据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文件《关于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开和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鲁环办﹝2014﹞10号),对因环境保护问题而涉及群众自身利益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矛盾隐患的情况必须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建设地块为空地,没有拆迁,没有移民,不存在安置问题。项目建成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带动相关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1)规范性分析: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修正)》,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及要求。项目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实施,手续齐全,程序合法。因质疑本项目规范性而引发的社会稳定性风险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2)相融性分析:项目不存在征地、拆迁、移民等用地风险;项目建成投产将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居民就业,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当地社会阶层的相关部门也将从企业的发展中受益。(3)可控性分析:项目营运期废水、废气、噪声、固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项目单位严格落实本评价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后,环境影响较小,将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稳定性风险降到最低。(4)社会稳定性风险防范措施:为降低项目带来的社会风险,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项目应在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宣传引导、信息联络、应急预案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尽量避免和减轻对群众带来的不利影响,倾听群众呼声,加强宣传教育和组织引导,强化服务意识,及时化解和消除矛盾,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项目的建设并投入运营,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符合微山县的实际情况,顺应微山县的社会发展趋势,与项目地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符合当地政府、农民的期望,同时可以为地方税收做一定的贡献。综上所述,本项目经济效益较好,社会效益显著,项目总体社会稳定性风险较低,在采取相应措施后能够较低风险发生几率或消除风险,具有较高的可控性。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政策,经过社会风险评估,本项目社会风险较低。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治理效果废气粗磨、细粉碎、筛选工序有组织粉尘经中央除尘系统除尘后由高15m符合《山东省固定源大气颗粒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1996-2011)原料堆场异味气体按生产情况确定合理的储存量,间断性翻动原材料堆,以免腐烂,加强绿化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浓度标准限值食堂油烟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水污染物生活污水CODCrBOD5SS氨氮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外运用作农肥不外排固体废物职工生活生活垃圾环卫部门外运处理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要求生产工序杂物环卫部门外运处理除尘器收尘回用生产噪声生产设备设备噪声合理布局,室内布置,消声、隔声及减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厂区内四周建设绿化带,道路两旁种植灌木、花草,减少裸露地面,能隔声、吸尘、吸收有害气体。能起到降低扬尘、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九、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项目概况本项目是由山东嘉美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6800万在微山县104国道以东、薛微路以北建设的年产5万吨生物质秸秆纤维原料项目。项目用地符合用地规划,选址合理。2、产业政策符合性及用地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第一类“鼓励类”、第一项“农林业”中第20条“农作物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青贮饲料,秸秆氨化养牛、还田,秸秆沼气及热解、气化,培育食用菌,固化成型燃料,秸秆人造板,秸秆纤维素燃料乙醇、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等)”,属于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位于微山县104国道以东、薛微路以北,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5月30日发布的“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中规定,项目不属于《禁止目录》和《限制目录》中的建设项目,不属于该文件中限批或禁批的范围。3、周围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参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属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项目选址区域TSP、SO2、NO2等其它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表明该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水环境项目所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