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活动三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合理的论证方法:论证构成论证的隐含前提、间接论证、“虚拟论敌”等。2.尝试用逻辑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语言交流和语文学习中的问题。活动重点引入“虚拟论敌”,写好驳论文核心知识,导图概览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内容要求论证完整论证要素要与推理要素一一对应关注论证的隐含前提在论证的省略环节潜藏着理解论证的关键学会间接论证用好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具有“反例”意识,寻求论证的保证和支撑任务一认识和掌握合理的论证方法(一)论证完整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支持和反驳都属于论证。论证要素和推理要素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论证的三要素
论点是论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
论证就是由论据到论点的联系方式,即由论据推出论点的推理过程。论证方法什么是论证?论证,引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论证手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假设论证排除法归谬法反证法论证:直接论证间接论证(二)关注论证的隐含前提
在一个论证中,说出来的论据只是一部分,那些没有说出来的论据就是隐含前提。而且在论据或隐含前提的背后,还有一些支持这些论据或隐含前提的没有说出来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作隐含假设。
教材引用的《银色马》中福尔摩斯的那段话,显然,狗毫不吠叫不足以推出牵走马的人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他们之间还少了一个充分条件命题——不熟悉的人牵走马,狗会吠叫。“草料棚的人没有被惊动”也不足以推出“狗没有吠叫”,它们之间还少了一个“狗吠叫会惊醒草料棚的人”。
这两个论据对于推出论点必不可少,但又因为种种原因论证者没有将它们表述出来,因此可以称之为隐含前提。加上了这两个隐含前提,整个论证的推理结构就完整了。就这样,通过分析推理结构,我们发现了论证的隐含前提。
值得注意的是,论证省略的隐含前提往往不止一两个。如果对福尔摩斯的论证再进一步追问,你会发现还有其他隐含前提,例如:那只狗当时必须在马厩,而且它没有睡着或处于其他非正常状态;当时确实有两个人在草料棚,他们听觉正常、意识清醒或容易唤醒,并且一定会如实地反映相关情况;草料棚在狗叫声的有效传播范围内……这些前提,只要有一个不成立,论点就值得怀疑。发现论证的隐含前提,并对它的可靠性进行检验,无疑是评估和改进论证的重要方法。即时小练1.《庄子·秋水》“濠梁之辩”的典故中,惠子有一句反驳庄子的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包含着一个隐含前提,试着思考,补充图表中的隐含前提。异体(类)不知(三)学会间接论证
直接举例或从其他观点出发证实或证伪某个观点,叫作直接论证。在某些情况下,直接论证的难度较大或效果不佳,就需要进行间接论证,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就是间接论证的方法。(1)排除法:既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常用到的选择方法,也是研究说话、写作时运用的逻辑推理方法或论证方法。关于排除法逻辑推理形式,我们已在本单元“活动二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中探究学习过;而本单元开头揭示的《拿来主义》的论证思路,逻辑本质就是排除法。
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当时没有其他选择)→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送来”→只有自己去拿。(2)反证法:就是先假设与某个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地证明最初的论点。教材中用了一位学生论证《祝福》时代背景的例子:
故事一定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如果不是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就不可能有“旧历”的说法,可是课文头一句就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3)归谬法: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证明这一观点本身的错误,常用于驳论。下面的驳论就是用了归谬法:
有人认为“君子慎其独”是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语言,我们今天还使用它,会使思想倒退到封建社会去。果真如此,那我们今天所说的话,大多来自古代社会,山水草木、日月风雨且不必说,就连“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史为鉴”等也来自古代社会,甚至出自封建士大夫之口。照这些人的逻辑,这类语言也不能说了,那我们今天只好做半个哑巴了。将反证法和归谬法两相比照,会发现两者的逻辑本质相似,它们都运用了充分条件否定后件的推理。注意:反证法和归谬法的区别:①二者的目的不同。反证法用于支持,目的在于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归谬法用于反驳,目的在于确定某一判断的虚假。②二者的结构不同。反证法的结构比归谬法的结构复杂,反证法需要设与被论证论题的反论题(相矛盾的或相反对的论题)真;归谬法不需要设反论题。③二者的根据不同。反证法需要运用排中律,由确定反论题假进而间接地确定原论题真;归谬法则是根据充分条件推理的否定后件式直接推出被反驳的论题假。即时小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分析反证法的使用。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节选自《拿来主义》)答案鲁迅首先提出了“拿来”的观点,却并没有急于从正面进行论证,接下来却假定“送去主义”是正确的——“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接下来运用类比法:与尼采类比,得出“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的结果是“发了疯”;与中国地下的煤类比,得出我们的子孙将沦为乞丐。充分证明了“送去主义”的危害,得出了“送去主义”是错误的这一结论,从而间接地证明了最初“拿来”观点的正确性。2.归谬法是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方法。即对一错误论题不直接否定,而是先假定其真,然后据此导出荒谬的结果,由结果的荒谬推出该论题的荒谬。(1)下面的文段中,爱迪生可能会怎么说?请运用归谬法补写一个反问句。一个年轻人很想成为爱迪生的助手,他找到爱迪生,并对爱迪生说:“我发明了一种能溶解一切物体的东西。”爱迪生笑着说:“那是不可能的。”年轻人问:“为什么不可能?”爱迪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如果能溶解一切,那么又用什么容器来装它呢(四)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驳论者,不妨称其为“虚拟论敌”。这个“论敌”可能会对我们的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可能受到的攻击,我们再进一步考虑采取怎样的措施能使自己的论证免于或抵御这些攻击。例2:P98《兼听则明》例如:要求以“兼听则明”为论题写一篇议论文。常规模式:①论点:兼听则明②正面的例子:“齐王纳谏”③反面的例子:“晁盖丧命”
分析:按照这样的提纲写下去,很容易写成“观点加例子”的模式,即使材料再丰富,逻辑上还是不够周密。审题——“黄金三问”这个说法能成立吗?为什么?(观点)2.有没有相反或例外的情况?(追求合理与完善思维)3.如果成立,需要什么条件?(正面分析——使逻辑严谨,表达准确)你的质疑:(1)“兼听”就一定“明”吗?
(2)有没有反例
(3)如果此论点成立,需要什么条件?“虚拟论敌”的写作思路引入“假想敌”:
①“兼听”就一定“明”吗?(驳论点)“三人成虎”“父子骑驴”的故事里的主人公恰恰是听得越多越糊涂啊……
②“偏信则暗”能够证明“兼听则明”吗?(驳论证)
③齐王“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声音还不算“兼听”吗?而李世民有时听魏征一个人的就够了。(驳论据)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兼听?
分析:有了质疑,就要应对、驳斥、解释,也就需要对“兼听”的内涵做进一步的解释,对例子做进一步的分析。“虚拟论敌”的写作思路改进后:
①提出论点:兼听则明
②阐述论点:“兼”的目的:拓宽视野,打开思路。
“兼”的核心:在“多”,更在“异”。
③举例分析:
正:“齐王纳谏”等,分析齐王“兼听”的表现,重点突出“刺”“谏”“谤议”。
反:“晁盖丧命”等,分析不“明”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兼听”,尽量排除他因。
④进行限定
主动引入反例“父子骑驴”“美国总统林肯”等,指出“听”不能代替“断”。
进一步分析:“兼听则明”的前提是听者包容与善断。“兼听”的原则是独立思考、为我所用。(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兼听)兼听的内涵【议论文段写法】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观点句)观点句:亮出观点!阐释句:为什么有这个观点?解释一下材料句:相应的事例、名言警句分析句:对事例加以评述分析、假设推导、因果剖析结论句:联系现实,提出要求(再次强调观点)让论证严谨
在独处中,常有惊天的创造。(观点句)因为孤独能孕育、唤醒和激发巨大的精神创造力。(阐释句)贝多芬独战病魔,在与耳聋的搏斗中写下《第九交响曲》;卡夫卡在孤独中思考生命的“变形”,构筑自己的文学“城堡”;牛顿一人独坐苹果树下,从苹果落地中发现万有引力;康德沉静地面对浩瀚星空,思考他心中永恒的道德律。(材料句)思想的本质是丰富的,但思想的过程注定是孤独的。太多的干扰,既破坏了思维也破坏了创造,因此耐得寂寞是思想者必备的基本功。(分析句)书屋读书思考,野外独步行吟等等,都极有可能在突然之间发现一个魅力无穷的精神新天地。(结论句)即时小练请以“实现人生价值,要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为论点写一段论证严谨的文字。
实现人生价值,要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观点句)因为只有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才能够让自己光芒四射。(阐释句)李白放弃了皇宫享尽荣华富贵,一句“我辈岂是蓬蒿人”豪爽地走向了大河山川。(材料句)李白在山水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奠定了自己的“诗仙”地位。(分析句)实现人生价值,要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结论句)即时小练请站在以下论点的立场,应对相关反例。论点:做事要把握好度。反例:司马懿对诸葛亮采取的疲军之术(想方设法变慢)和霍去病对匈奴的长途奔袭(不顾一切求快),最终都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追求极致。答案司马懿和霍去病的例子,看似“做事要把握好度”的反例,实际上可以让我们加深对“度”的认识:度,究竟在哪里?如何把握呢?回答是以回到事实为度。不能简单地认为不要过头、学会低调、放慢脚步、防止激进就是掌握了度,更不能机械折中,来个最高值加最低值再除以2,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境找到最好的分寸,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最佳的力道,根据形势需求找到最适宜的节奏。司马懿对付诸葛亮,耐心十足,非常沉得住气,时机未到,绝不真正出手。而霍去病深入匈奴腹地,每有斩获,靠的就是快。为了快,他只带精锐的部队,只带必需的物质;他知道,有时候只要慢半个时辰,一切都会翻转过来。把握度,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任务二在阅读和表达活动中体会逻辑的运用活动一阅读典型性议论文,分析其中的逻辑链条及其他逻辑运用逻辑是议论性文章的重要元素之一。行文的思路,或者说论点被逐步证明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文章内在逻辑链条的推展过程。读者只有梳理出这一过程,才能够真正理解作者的论证。阅读下面的文章,体会其中的逻辑运用。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郑渊洁①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②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了个大早,赶了晚集。③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④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⑤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⑦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如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⑧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可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可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1.请写出全文的具体论证过程。答案(1)提出论点(标题):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2)引入论敌(第①段):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3)阐述“输在起跑线上”的适用前提(第②段):输在起跑线上适合短程竞赛,不适合马拉松赛。(4)指出“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第③段)。(5)通过举例、比喻论证(第④⑤段):长跑需要保存实力;过早灌输与孩子年龄不相符的知识会消减孩子的兴趣,孩子很难成功。(6)理论论证(第⑥⑦段):输在起跑线上,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7)重申论点(第⑧段):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可能赢得人生,是大智慧。2.请在论证过程的基础上写出本文的逻辑链条。答案引入论敌,有的放矢——限定论题,严谨周密——归谬论证,驳斥论敌,巩固论点——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再巩固论点——理论论证,三巩固论点——水到渠成,重申论点。3.第③段在论证过程中省略了两个隐含前提,请写出来,并说明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答案隐含前提一:显然家长不愿意这样
隐含前提二:家长的期望
论证方法:归谬法4.请写出第④段的逻辑推理过程。答案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则会让孩子厌恶学习;不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则会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小,说明教育失败了。↓没有人希望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失败,所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错误,“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正确。活动二在辩论中体会逻辑的力量请以“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为辩题,以小组为单位,从逻辑的角度,对辩题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辨析。1.明确立场:根据辩题,写出正反双方的立场。(1)正方立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方立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2.观点分析:以下哪些是正方观点?哪些是反方观点?(填出序号即可)①没有温饱免谈道德;②谈道德的都是温饱之人;③不温不饱依然谈道德;④有人处于温饱之中,却不谈道德;⑤温饱之人都谈道德。(1)正方观点:______(2)反方观点:____①②③解析根据必要条件的逻辑性质和推理规则,正方立场“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意味着没有温饱就不能谈道德,也意味着如果谈道德那一定是温饱的。温饱的群体和讲道德的群体是前者包含后者或两者全同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反方的立场是“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要举证的是存在不温饱却讲道德的情况。温饱群体和道德群体可以是后者包含前者的关系,也可能是两者交叉关系;仅从逻辑的角度来说,还有可能是全异关系,当然这在现实中是很难论证的。如下图所示:没有温饱免谈道德,谈道德的都是温饱之人,是支持正方的;不温饱且讲道德,是支持反方的。而有人处于温饱之中却不谈道德,温饱之人都谈道德,和双方都不构成冲突。3.概念界定:以下对“温饱”概念的界定,哪些对正方有利?哪些对反方有利?(填出序号即可)①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②温饱就是社会上总体无衣食之困;③温饱就是或温或饱;④温饱就是既温且饱。(1)对正方有利:_____(2)对反方有利:_____①③②④解析由于正方要证明“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不温饱就不能谈道德,因此在定义温饱时,要努力使温饱降低到人类的生存底线。如果不温饱就难以生存的话,谈道德的难度自然加大了。因此,“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对正方有利。由于反方要证明“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不温饱也能谈道德,因此在定义温饱时要尽量多地高过人的生存底线,即使不温饱亦有一定的生存余地;另外,反方界定温饱时可强调“社会总体上无衣食之困”,那么“不温饱”就变成了“社会上总体有衣食之困”,这并不排除“局部无衣食之困”,如此又给自己留下了较大的伸缩空间。把温饱定义为或温或饱对正方有利,那么,不温饱就变成了既不温又不饱,在同等条件下这就要比温而不饱或饱而不温更难以谈道德。相对于把温饱界定为或温或饱而言,界定为既温且饱对正方更加不利,既温且饱,意思就是只有两样都具备才能谈道德,无形之中抬高了谈道德的条件,论证的难度也增加了。4.论证思路:以下论证思路是正方的还是反方的?分析这样设计论证思路的理由。人存在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人有理性,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谈道德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1)论证思路属于:_____反方(2)论证思路设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国AHA急救培训
- 两家公司合作合同范本关于项目合作细节
- 《形象期刊业务培训》课件
- 晚会活动总结幼儿园
- 《压力容器零部》课件
- 节能减排培训计划
- 《MCS指令系统》课件
- 《尊师重道主题班会》课件
- 第三单元活动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胃癌手术病例分析
- 陕煤集团笔试题库及答案
- 33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2024-202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 阿勒泰的地理风光与风土人情
- 2024版二次供水设备维保合同
- 《重庆物流发展状况》课件
- 《精细化管理》课件
- DB36- 1149-2019 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
- 2024北京市燃气集团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100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开心六年级上册 Unit 4 Keeping Clean 单元测试 含听力书面材料及答案 1
- 亚洲及太平洋跨境无纸贸易便利化框架协定
- 正畸治疗方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