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牙体组织_第1页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牙体组织_第2页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牙体组织_第3页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牙体组织_第4页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牙体组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牙体组织牙体损伤包括釉质、牙本质、牙髓损伤。牙体损伤是牙外伤的临床表现,是牙受到各种机械外力作用所发生的牙周组织、牙髓组织和牙体硬组织的急剧损伤。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第一节釉质enamel覆盖于牙冠,有保护作用,最先受龋病侵蚀特殊性:是人体最硬的组织;是全身唯一无细胞性,由上皮细胞分泌继而矿化的组织。釉质的理化特性一、物理特性:厚度;颜色;硬度;高脆性,但其易折性可被降低二、化学组成重量体积无机物96~97%86%有机物<1%2%1、无机物羟磷灰石晶体[Ca10(PO4)6(OH)2]—生物磷灰石(不纯,含较多HCO3—和微量元素)耐龋潜能:氟、镁、锶等使釉质不稳定:碳酸盐、铁、氯、硒、锌等2、有机物:蛋白质(釉原蛋白、非釉原蛋白、蛋白酶)、脂类在晶体成核及晶体的生长方向和速度调控上起重要作用。性连锁型釉质发育不全硫酸化的酸性糖蛋白,包括釉蛋白、成釉蛋白、釉丛蛋白等,具有较广泛的促进晶体成核和影响晶体生长形态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成釉细胞的分泌期降解牙釉质蛋白。丝氨酸蛋白酶:在釉质成熟期分解晶体之间的釉原蛋白等基质蛋白,为晶体进一步生长提供空间。釉质的组织学结构釉柱与釉柱排列方向相关的结构釉质中有机物集中之处与釉质周期性生长相关的结构一、釉柱enamelrod釉质的基本结构,是一种细长的柱状体,起自釉牙本质界,呈放散状贯穿釉质全层。路线不是径直纵断面:柱状体;弯曲状。釉柱间隙:釉柱尾部与相邻釉柱头部相交处呈现参差不齐的增宽了的间隙。釉柱鞘(enamelrodsheath):釉柱头部清晰的弧形边界(一)绞釉(gnarledenamel)分布:釉质内2/3弯曲;牙切缘及牙尖处弯曲更明显。作用:增强釉质对咬合力的抵抗。(二)施雷格线(Schregerline)落射光观察牙纵磨片:可见宽度不等的明暗相间带。这些明暗带称为施雷格线。原因:釉柱排列方向的规律性改变而产生的折光现象。暗区—釉柱的横断区;(三)无釉柱釉质(rodlessenamal)分布:在近釉牙本质界最先形成的釉质和多数乳牙及恒牙表面约30μm处,均看不到釉柱结构。高分辨率电镜下可见晶体平行排列。外层:可能是成釉细胞分泌活动停止及Tomes突退缩所致。1、釉质牙本质界enamelo—dentinaljunction外形:呈贝壳状,非直线。由许多圆弧形构成,凸面向着牙本质,凹面向着牙釉质。作用:增大二者的接触面,加大了釉质在牙本质上的附着。2、釉板enamellamella光镜:垂直于牙面的薄层板状结构,可以贯穿整个釉质的厚度。磨片上呈裂隙状。原因:可能是局部牙釉质成熟的缺陷,钙化不全,水分和釉质基质的残留。3、釉丛emameltuft光镜:起自釉牙本质界向牙表面散开,呈草丛状。其高度相当于釉质的1/5~1/4原因:在Tomes突形成和釉质沉积阶段,一部分矿化较差的釉柱,有机物含量高。4、釉梭enamelspindle光镜:起始于釉牙本质界,呈纺锤状结构,黑色。分布:牙尖及切缘部较多见。原因:一般认为它是成牙本质细胞胞浆突起的末端膨大突入釉质中形成。(一)横纹crossstriations是釉柱上与釉柱的长轴相垂直的线,透光性低。呈规律性分布,间隔2~6um。使釉柱看起来像梯子。原因:与成釉细胞每天的周期性形成有关,代表每天形成的速度。可能反映釉柱中有机物、无机物在含量和密度上的变化;碳酸盐和纳含量呈周期性变化,与横纹吻合;可能代表晶体紧密堆积间穿插着有机物的聚集;矿化低。(二)生长线incrementalline横磨片:呈深褐色同心环状,似树的年轮。纵磨片:自釉牙本质界向外,沿着釉质形成的方向,在牙尖部呈环行排列,近牙颈部部渐成斜行线。原因:是釉质周期性的生长速率改变所形成的间歇线。约代表5~10天釉质沉积的速度宽度和间距因发育状况变化而不同。新生线neonatalline定义:在乳牙和第一恒磨牙上,常见的一条加重的生长线。原因:釉质一部分在胎儿期形成,另一部分在婴儿出生后。釉质的表面结构定义:釉质表面平行排列并与牙长轴垂直的浅凹线纹,间隔为30—100微米宽。分布:因磨耗在牙齿颈部较为明显,成叠瓦状。原因:是牙呈节律性发育的现象,也是釉质成长线到达牙表面的部位。二、釉小皮:enamelcuticle定义:覆盖在新萌出牙表面的一层有机薄膜,一经咀嚼即易被磨去,但在牙颈部仍可残留。原因:其结构与上皮下的基板相似,可能是成釉细胞在形成釉质后所分泌的基板物质。窝fossa:不规则的凹陷,位于切牙和尖牙舌面,磨牙咬合面,似盆地。沟groove:牙冠轴面或咬合面的细长凹陷部分,似溪流。点隙pit:3个或3个以上的发育沟相交所形成的点形凹陷。临床意义1、釉质具有一定的代谢活性,当其受影响时,变黑易裂。2、釉柱排列有一定方向,劈裂釉质或制备洞型时要与之适应。3、咬合面的釉质有点隙和裂隙,易成为龋的始发部位,若早期封闭对龋病预防有帮助。4、可用氟化物预防釉质龋的发生。5、釉质表面酸蚀溶解往往与釉柱和晶体的排列方向有关,无釉柱釉质(晶体排列方向一致)进行酸蚀处理时应适当延长时间。第二节牙本质dentin概述构成牙齿的主体结构,色淡黄,其冠部表面覆盖有牙釉质,根部覆盖牙骨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pulpo—dentinalcomplex理化特性按重量按体积无机物70%45%有机物20%33%一、无机物也是磷灰石晶体,但比釉质的小。与骨和牙骨质相似。二、有机物1、含有较多的胶原蛋白,主要是Ⅰ型胶原。2、非胶原大分子:牙本质磷蛋白(DPP)、牙本质基质蛋白1、胺基多糖等。其中牙本质磷蛋白在牙本质矿化中起重要作用。组织学结构一、牙本质小管dentinaltubule概述:贯穿牙本质全层的管状空间,充满组织液及一定量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方向:自髓腔表面,向釉质牙本质界呈放射状排列,牙尖和根尖部较直,在颈部弯曲呈~状,近髓端近牙髓端较粗,越向表面越细,排列稀疏。成牙本质细胞的胞浆突起,起自成牙本质细胞,在牙本质小管内走行,分出细小分支伸入小管的分支内,并与邻近的突起分支相联系,其末端可越过釉质牙本质界形成釉梭。成牙本质突周间隙: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和牙本质小管间的空隙,含有组织液和少量的有机物。限制板:牙本质小管内壁衬的有机膜。调节和阻止牙本质的矿化。一、理化特性与骨组织组成类似,比骨和牙本质硬度低。含无机物约为重量的45%~50%,以钙、磷离子为主,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氟的含量较其他为高。有机物和水占50%~55%,主要为胶原和蛋白多糖。二、组织结构无细胞牙骨质(acellularcementum)细胞牙骨质(cellularcementum)(一)细胞牙骨质细胞(二)细胞间质1.纤维:两种来源:①成牙骨质细胞:与牙根表面平行②成纤维细胞:与牙根表面垂直并穿插于其中,又称为穿通纤维(perforatingfibers)或沙比纤维(Sharpeyfibers)2.基质:蛋白多糖和矿物盐(三)釉质牙骨质界:三种(四)牙本质牙骨质界:光镜下呈现一较平坦的界限,电镜可见该处的胶原纤维互相缠绕三、临床意义比固有牙槽骨具有更强的抗吸收能力,是正畸治疗时牙移位的基础。继发性牙骨质(牙合面磨损)。修复作用牙髓和根尖治疗后牙骨质新生覆盖根尖孔,重建牙与牙周之间的关系。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牙体组织牙体损伤包括釉质、牙本质、牙髓损伤。牙体损伤是牙外伤的临床表现,是牙受到各种机械外力作用所发生的牙周组织、牙髓组织和牙体硬组织的急剧损伤。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第一节釉质enamel覆盖于牙冠,有保护作用,最先受龋病侵蚀特殊性:是人体最硬的组织;是全身唯一无细胞性,由上皮细胞分泌继而矿化的组织。釉质的理化特性一、物理特性:厚度;颜色;硬度;高脆性,但其易折性可被降低二、化学组成重量体积无机物96~97%86%有机物<1%2%1、无机物羟磷灰石晶体[Ca10(PO4)6(OH)2]—生物磷灰石(不纯,含较多HCO3—和微量元素)耐龋潜能:氟、镁、锶等使釉质不稳定:碳酸盐、铁、氯、硒、锌等2、有机物:蛋白质(釉原蛋白、非釉原蛋白、蛋白酶)、脂类在晶体成核及晶体的生长方向和速度调控上起重要作用。性连锁型釉质发育不全硫酸化的酸性糖蛋白,包括釉蛋白、成釉蛋白、釉丛蛋白等,具有较广泛的促进晶体成核和影响晶体生长形态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成釉细胞的分泌期降解牙釉质蛋白。丝氨酸蛋白酶:在釉质成熟期分解晶体之间的釉原蛋白等基质蛋白,为晶体进一步生长提供空间。釉质的组织学结构釉柱与釉柱排列方向相关的结构釉质中有机物集中之处与釉质周期性生长相关的结构一、釉柱enamelrod釉质的基本结构,是一种细长的柱状体,起自釉牙本质界,呈放散状贯穿釉质全层。路线不是径直纵断面:柱状体;弯曲状。釉柱间隙:釉柱尾部与相邻釉柱头部相交处呈现参差不齐的增宽了的间隙。釉柱鞘(enamelrodsheath):釉柱头部清晰的弧形边界(一)绞釉(gnarledenamel)分布:釉质内2/3弯曲;牙切缘及牙尖处弯曲更明显。作用:增强釉质对咬合力的抵抗。(二)施雷格线(Schregerline)落射光观察牙纵磨片:可见宽度不等的明暗相间带。这些明暗带称为施雷格线。原因:釉柱排列方向的规律性改变而产生的折光现象。暗区—釉柱的横断区;(三)无釉柱釉质(rodlessenamal)分布:在近釉牙本质界最先形成的釉质和多数乳牙及恒牙表面约30μm处,均看不到釉柱结构。高分辨率电镜下可见晶体平行排列。外层:可能是成釉细胞分泌活动停止及Tomes突退缩所致。1、釉质牙本质界enamelo—dentinaljunction外形:呈贝壳状,非直线。由许多圆弧形构成,凸面向着牙本质,凹面向着牙釉质。作用:增大二者的接触面,加大了釉质在牙本质上的附着。2、釉板enamellamella光镜:垂直于牙面的薄层板状结构,可以贯穿整个釉质的厚度。磨片上呈裂隙状。原因:可能是局部牙釉质成熟的缺陷,钙化不全,水分和釉质基质的残留。3、釉丛emameltuft光镜:起自釉牙本质界向牙表面散开,呈草丛状。其高度相当于釉质的1/5~1/4原因:在Tomes突形成和釉质沉积阶段,一部分矿化较差的釉柱,有机物含量高。4、釉梭enamelspindle光镜:起始于釉牙本质界,呈纺锤状结构,黑色。分布:牙尖及切缘部较多见。原因:一般认为它是成牙本质细胞胞浆突起的末端膨大突入釉质中形成。(一)横纹crossstriations是釉柱上与釉柱的长轴相垂直的线,透光性低。呈规律性分布,间隔2~6um。使釉柱看起来像梯子。原因:与成釉细胞每天的周期性形成有关,代表每天形成的速度。可能反映釉柱中有机物、无机物在含量和密度上的变化;碳酸盐和纳含量呈周期性变化,与横纹吻合;可能代表晶体紧密堆积间穿插着有机物的聚集;矿化低。(二)生长线incrementalline横磨片:呈深褐色同心环状,似树的年轮。纵磨片:自釉牙本质界向外,沿着釉质形成的方向,在牙尖部呈环行排列,近牙颈部部渐成斜行线。原因:是釉质周期性的生长速率改变所形成的间歇线。约代表5~10天釉质沉积的速度宽度和间距因发育状况变化而不同。新生线neonatalline定义:在乳牙和第一恒磨牙上,常见的一条加重的生长线。原因:釉质一部分在胎儿期形成,另一部分在婴儿出生后。釉质的表面结构定义:釉质表面平行排列并与牙长轴垂直的浅凹线纹,间隔为30—100微米宽。分布:因磨耗在牙齿颈部较为明显,成叠瓦状。原因:是牙呈节律性发育的现象,也是釉质成长线到达牙表面的部位。二、釉小皮:enamelcuticle定义:覆盖在新萌出牙表面的一层有机薄膜,一经咀嚼即易被磨去,但在牙颈部仍可残留。原因:其结构与上皮下的基板相似,可能是成釉细胞在形成釉质后所分泌的基板物质。窝fossa:不规则的凹陷,位于切牙和尖牙舌面,磨牙咬合面,似盆地。沟groove:牙冠轴面或咬合面的细长凹陷部分,似溪流。点隙pit:3个或3个以上的发育沟相交所形成的点形凹陷。临床意义1、釉质具有一定的代谢活性,当其受影响时,变黑易裂。2、釉柱排列有一定方向,劈裂釉质或制备洞型时要与之适应。3、咬合面的釉质有点隙和裂隙,易成为龋的始发部位,若早期封闭对龋病预防有帮助。4、可用氟化物预防釉质龋的发生。5、釉质表面酸蚀溶解往往与釉柱和晶体的排列方向有关,无釉柱釉质(晶体排列方向一致)进行酸蚀处理时应适当延长时间。第二节牙本质dentin概述构成牙齿的主体结构,色淡黄,其冠部表面覆盖有牙釉质,根部覆盖牙骨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pulpo—dentinalcomplex理化特性按重量按体积无机物70%45%有机物20%33%一、无机物也是磷灰石晶体,但比釉质的小。与骨和牙骨质相似。二、有机物1、含有较多的胶原蛋白,主要是Ⅰ型胶原。2、非胶原大分子:牙本质磷蛋白(DPP)、牙本质基质蛋白1、胺基多糖等。其中牙本质磷蛋白在牙本质矿化中起重要作用。组织学结构一、牙本质小管dentinaltubule概述:贯穿牙本质全层的管状空间,充满组织液及一定量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方向:自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