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广东省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广东省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广东省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广东省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文学批评从来就不是自说自话。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被认为是寻找“知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设专章讨论“知音”问题。西方有学者则认为,文学活动仅有作家和“某个特定的读者”(批评家)的关系,还不能“超脱私人的范围”,只有当“第三者”即“读者公众”介入的时候,文学才能“进入社会领域”,对社会人群发生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批评只有面向读者,才能显示出它特有的意义和价值。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文学影响于人的社会文化思想,不是以直白的方式告诉读者,而是隐含在具体的文学形象之中。因此,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意义阐释,就显得尤为重要。读者从具体的文学形象中,固然也能直接受到“熏、浸、刺、提”的感发振奋作用,但要从中得到理性的认识和启示,就离不开文学批评家的工作。西方有批评家说:“批评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说明隐藏在艺术家创作内部的意义。”没有这种“说明”,鲁迅的《狂人日记》就只是一个“狂人”的胡言乱语,《祝福》《孔乙己》和《阿Q正传》等作品主人公的遭遇,也只能博人同情,都不可能具有反封建的意义。文学批评向读者揭示文学作品的这些意义,不是凭空杜撰,也不是生硬拼贴,而是依靠批评家对读者所处时代及其社会历史文化情境的了解。在整个文学批评活动进程中,批评家首先是作为一个文学接受者,参与普通读者的文学接受活动,而后才运用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把从文学接受活动中所得的经验和感受,进行归纳、提炼,上升到理性高度,形成批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批评家告诉读者公众的,就不应该是个人的主观好恶,而应该是根据一个时代的“普遍的理性法则”(别林斯基语),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普遍的理性法则”,就包含这个时代读者公众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包括他们的文学趣味和审美倾向等。这就需要批评家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入了解现实关系的各种变动,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把对现实人生和社会历史文化问题的思考,凝聚成一种理性的判断力,以作为解读作品、评论得失的思想利器。文学批评被人称之为“运动着的美学”,也是这个意思。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批评家才称得上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或如普列汉诺夫所说,“既是美学家,又是思想家”。批评家应该是读者公众的代言人,或美学上和思想上的代表。惜乎,一个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不是站在读者本位的立场上,而是偏离了这个立场。批评的出发点,不是读者的阅读需求,而是批评家的专业选择,从这种专业选择出发,对批评对象进行种种命名和质的规定,把读者固定在批评家的专业兴趣之内,由批评家的专业兴趣左右读者的感受和思考。批评的判断据以展开的“理性法则”,也不是建立在读者公众普遍的人生经验和人生问题之上,而是将异质的经验和问题直接套用到批评对象身上,进行“强制阐释”,结果就不免张冠李戴、削足适履,造成了种种阐释的谬误和遮蔽。明明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的人生“烦恼”,硬要扯上存在主义的“存在”之思:明明是中国现实变革中出现的问题,硬要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问题进行同质同构式类比。甚至是一些转化本土资源的文学创新试验,也被强行纳入后现代或大众文化“拼贴”“杂糅”之类的模式之内。凡此种种,这些被置换的“中国经验”和“中国问题”,自然与读者相去遥远。读者远离文学批评,也就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摘编自於可训《回到文本,面向读者》)材料二:当前文学批评呈现出这样几个特征。其一是“人情批评”严重。其中既包括作家个人的人情,也包括商业因素介入下的“人情”。这些因素的介入,严重影响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其二是浓郁的圈子化色彩。一个典型表现是文学评价偏向社会文化的中心地带,其他地区的文学被严重忽略。其三是远离文学的文学批评方法泛滥。在非文学因素的主导下,批评家们逐渐习惯从非文学角度来进行文学批评。久而久之,从文学角度出发,针对文学自身的批评反而被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让文学批评回归文学本体的怀抱,显然非常必要。需要说明的是,精神内涵是文学本体的重要内容,如对人性的重视,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等,还是评价一位作家、一部作品是否优秀的关键所在。回归文学本体,不是回到纯粹的形式,不是“向内转”,而是对文学独特思想内涵、表达形式的重视。在分析、评价文学作品思想内涵时,主体上还是应该从文学出发。同样,从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形式特征出发来评价文学的艺术性,也是文学批评的重要要求。文学是美的艺术,特别是语言美的艺术。关注文学的叙事、节奏和韵律等,是文学批评不可忽略的内容。同时还需要立足于文学中心的原则进行文学批评活动。也就是要尽可能排除文学外因素的影响,保持文学在其中的主导地位。这就要减少文学生态中其他环节对文学批评活动的干预和影响,避免让商业因素过多介入到文学批评活动中。在文学批评的内在层面,还要始终以文学为中心,坚持以文学为主的基本原则,以及遵循文学的标准。(摘编自贺仲明《文学批评应回归文学本体的怀抱》)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文学批评,中西方学者都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和“某个特定的读者”(批评家)之间的关系。B.读者自身能够通过具体文学形象直接受到“熏、浸、提、刺”,这种阅读过程并非毫无用处。C.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阐释隐藏在艺术家创作内部的意义,使读者得到理性的认识和启示。D.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的文学批评造成了种种阐释的谬误和遮蔽,其根源是脱离了读者本位的立场。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将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烦恼”扯上存在主义的“存在”之思,这是“强制阐释”的一个具体体现。B.读者之所以远离文学批评,其根本原因是文学批评强行将一些转化本土资源的文学创新试验纳入后现代或大众文化“拼贴”“杂”之类的模式之内。C.“人情批评”的现状进一步导致浓郁的圈子化色彩,这使得社会文化的边缘地区文学被严重忽略。D.文学批评回归文学本体,要避免让商业因素介入到文学批评活动中,保持其“纯洁性”。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对作家作品的批评符合“运动着的美学”的标准的是()A.钟嵘评价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B.列宁评价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C.钱理群评价鲁迅:“中国现代白话文、现代文学语言的开创者与典范”。D.宋宗元评价《梦游天姥吟留别》:“纵横变化,离奇光怪”。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一个时期以来,读者远离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自身的“畸形”发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如何让文学批评回归文学本体的怀抱,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A2.A3.B4.①首先,提出文学批评只有面向读者,才能显示出它特有的意义和价值;②其次,论述文学批评要对文学作品的意义进行阐释;③接着,分析文学批评向读者揭示文学作品的意义,要依靠批评家对读者所处时代及其社会历史文化情境的了解;④然后,指出现在的文学批评偏离了读者本位的立场;⑤最后,指出读者远离文学批评的原因。5.①要面向读者;②要有文学独特的思想内涵,重视表达形式;③要关注文学的叙事、节奏和韵律;④要立足于文学中心,保持文学在其中的主导地位;⑤要避免让商业因素过多介入到文学批评活动中。〖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中西方学者都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和‘某个特定的读者’(批评家)之间的关系”错误,曲解文意。根据“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被认为是寻找‘知音’”,而西方有学者认为“文学活动仅有作家和‘某个特定的读者’(批评家)的关系”可知,只是西方有学者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和‘某个特定的读者’(批评家)之间的关系”。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其根本原因”表述错误,曲解文意。结合原文“明明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的人生‘烦恼’,硬要扯上存在主义的‘存在’之思;明明是中国现实变革中出现的问题,硬要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问题进行同质同构式类比。甚至是一些转化本土资源的文学创新试验,也被强行纳入后现代或大众文化‘拼贴’‘杂糅’之类的模式之内”可知,“凡此种种”这些都是读者远离文学批评的原因,并不是根本原因。C.“这使得社会文化的边缘地区文学被严重忽略”错误,该选项强加因果。原文提出“远离文学的文学批评方法泛滥”,在非文学因素的主导下,“批评家们逐渐习惯从非文学角度来进行文学批评”,因而,“久而久之,从文学角度出发,针对文学自身的批评反而被边缘化”,由此可知“社会文化的边缘地区文学被严重忽略”的原因是“远离文学的文学批评方法泛滥”,并非圈子化色彩。D.“要避免让商业因素介入到文学批评活动中”错误,选项曲解文意,过于绝对。材料二内容提到“避免让商业因素过多介入到文学批评活动中”,强调避免商业因素“过多”介入,并非不要介入。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材料二中提到,运动着的美学是指“批评家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入了解现实关系的各种变动,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把对现实人生和社会历史文化问题的思考,凝聚成一种理性的判断力,以作为解读作品、评论得失的思想利器”,可知运动着的美学强调时代性,把握历史进程,与时俱进。A项和C项均是对作品语言特色的评价,D项是对其内容的艺术特色的评价。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第1段关键句“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批评只有面向读者,才能显示出它特有的意义和价值”可知,首先提出文学批评只有面向读者,才能显示出它特有的意义和价值;结合第2段关键句“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意义阐释,就显得尤为重要”可知,其次论述文学批评要对文学作品的意义进行阐释;结合第3段关键句“文学批评向读者揭示文学作品的这些意义,不是凭空杜撰,也不是生硬拼贴,而是依靠批评家对读者所处时代及其社会历史文化情境的了解”可知,接着分析文学批评向读者揭示文学作品的意义,要依靠批评家对读者所处时代及其社会历史文化情境的了解;结合第4段关键句“一个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不是站在读者本位的立场上,而是偏离了这个立场”可知,然后指出现在的文学批评偏离了读者本位的立场;结合第5段关键句“凡此种种,这些被置换的‘中国经验’和‘中国问题’,自然与读者相去遥远。读者远离文学批评,也就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可知,最后指出读者远离文学批评的原因。【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材料一,“文学批评只有面向读者,才能显示出它特有的意义和价值”可知,文学批评要面向读者;结合材料二,“精神内涵是文学本体的重要内容,如对人性的重视,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等,还是评价一位作家、一部作品是否优秀的关键所在”,“回归文学本体,不是回到纯粹的形式,不是‘向内转’,而是对文学独特思想内涵、表达形式的重视”可知,文学批评要有文学独特的思想内涵,重视表达形式;根据“关注文学的叙事、节奏和韵律等,是文学批评不可忽略的内容”可知,文学批评要关注文学的叙事、节奏和韵律;根据“同时还需要立足于文学中心的原则进行文学批评活动。也就是要尽可能排除文学外因素的影响,保持文学在其中的主导地位”可知,文学批评要立足于文学中心,保持文学在其中的主导地位;根据“减少文学生态中其他环节对文学批评活动的干预和影响,避免让商业因素过多介入到文学批评活动中”可知,文学批评要避免让商业因素过多介入到文学批评活动中。(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椿芽一寸①乔叶半下午时,村书记大英突然打电话叫我去西掌,说是有点儿事,孟胡子这会儿还在县里,他点名叫你快过来帮看帮看,说关键时候还是城里的文化人能抓住裉节儿②。问啥事,大英道,不过是为个香椿芽,先不啰唆,你来了就知道啦。山深春迟,近日才正出头茬香椿。“门前一树椿,春菜不担心。”各家菜单也都已列上,一盘香椿炒鸡蛋能卖三十八。价高自有贵处,因头茬香椿鲜味最浓郁,过些天掰下的二茬就淡些。最多掰过三茬。天热后的香椿长得虽快,却也不能再上桌。村里不少人家都种有,西掌那边张大包、张有富和七成家都有,大曹家也有。①莫不是他又闹是非?到了西掌口,却看见张大包两口正跟几个游客对阵。张大包媳妇拽着一个男人的胳膊,手里还抓着一个大塑料袋子,里面一堆嫩嫩的暗红,正是香椿芽。一个烫黄发女人声嘶力竭地吼道:宝水村可了不得了,几颗香椿芽就敢要五百块?咱们发到网上,叫全国人民都知道知道!恁③这香椿是金的还是银的?另一个大花裙子女人道,啥种的,不过都是野香椿,就敢这么讹人?!张大包挥舞着胳膊,右手食指戳天吼着,香椿有野的?你满世界打听打听,哪家香椿不是种的?张有富声不高,平平地在一边帮腔道,别以为这满山遍野的东西没主儿。都是有家的。大花裙子道,既然有主,那咋不看好你家东西?有富媳妇道,②俺这里东西从不用看。不看就能随便拿?这是道理?烫发女人道,东西又不会说话,有主没主谁知道?张大包道,我贴了标的,你们看不见?我赶忙上前细瞧一眼,果然,香椿树干上贴着张小字条:请勿采摘,违者罚款。前几天我找孟胡子给门口的古树写了个通告。学得真快。有点儿想笑。忍住。且听两队人马继续吵:写恁小谁能看得见?没看见那是你的事。要是存心耍赖,看见了也当没看见。不是眼坏是心坏!几颗香椿芽敢要五百块,恁这才是心坏。没承想农村人心坏成了这!我凑到大英身边,大英这时倒沉住了气,示意我先别说话。忽然被人碰了碰胳膊,原来是秀梅也赶了来,③果然爱看热闹是国人本性。聚的人越来越多。对方有人在拿着手机录,我悄声告诉秀梅也录。秀梅道,这能发网上?咱们不得发点儿正面的?我说先留下证据,或许有用呢。她方才明白过来,赶快开录。对方那堆人里也有试图说和的,对张大包媳妇道:也不是啥大事。你就当这些人图新鲜,替你摘了几把香椿。现在把东西还给你不就中了?张大气得简直要蹦起来,抖着手里的塑料袋道,那我还谢谢您嘞?人群里便有人笑,对方道:知道个谢就好。这话虽近乎耍无赖,不过也可见底气虚弱。然后就吵嚷着要村干部出面。大英方才上前,简单自我介绍后道,我也在旁边看了这半天,不用我多说,这理本也明白。俺们这山山岭岭看着虽大,老实说,一块土坷垃都能找到主家,更何况是这香椿。葱白一尺,椿芽一寸,都是最贵时,谁个不知?您说俺们没吭气,这贴了标还不算吭气?又不是眼不好,又不是不识字。到城里去平白无故拿恁家东西恁愿意?井跌不到桶里头,说话都得凭良心。这两兜少说六七斤吧,市价一斤三十,粗算个整数,给他两百块。香椿归你,算是不打不相识。可中?这香椿看着就有气,我不要!烫黄发说。不要可以。钱得留下。没拿东西凭啥要交钱?又进入一个罗圈架。大英吵村里人时那话一嘟噜一串,和这些客吵时却有些卡,或许是要讲文明,有些挑字眼儿,便少了流畅感。也少了气势。正磨叽着,景区派出所的两个警察到了场,干脆利索地按照大英说的断了案,要对方赔给张大包两百块。对方还是梗着脖子问依据,警察道,这事儿发生的不是一起两起,约定俗成的民情就是这。也有按一颗芽十块钱计价的。宝水这么算账够厚道了。那要不就按颗算?你不服咱就留个案底,再去打官司。对方方才罢战,付了钱拎着香椿离开。临走时悻悻道:你们这就是个土匪窝,还警匪一家。警察伶牙俐齿跟怼道:造谣有风险,说话须谨慎。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一下?暂且事了。黄昏时分杨镇长和孟胡子才一起回来,听了个端详,说不能放松,要关注网上不良舆情。果然到了七八点时,一个自媒体公众号就发了段视频,④标题是:几颗香椿芽要五百,宝水村如此发横财?真是传媒时代的典型标题。内容自然是有选择地胡乱剪辑,浏览量却逐步攀高,网友们在下面议论得热烈,各种“好词儿”都出来了。杨镇长便召集开小会商量应对,我又被拉去列席。先商量回不回应。孟胡子说,对方既然这样,咱们不能忍着。回应是一定要回应的,关键是什么态度回应。对方是民间态度,咱们也可以是民间态度。对方录有,咱也录有嘛,秀梅办这事可够跟趟。秀梅笑道,青萍姐指挥得好,有智谋。没想到还真能用上。大英道,青萍这也是庙后的窟窿——神透了。就都笑。定下来的视频标题便是:头茬香椿大肆强采,罚款两百应不应该?发布后网上风评很快偏到宝水这边,等占到明显优势已是时近深夜。我到厨房重新开了火,几个人坐下来喝酒消夜。(节选自《宝水》,有删改)注释:①小说主人公“我”原本是城里的一名记者,为治病来到宝水村生活。②裉(kèn)节儿:关键地方。③恁(nèn):此处为人称代词,你,你们。后文有副词“那么”的意思。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村书记大英面对冲突时先冷静观察,再不卑不亢地提出解决方案,和平日吵架较为强势的风格不同。B.小说情节围绕“椿芽”展开,同时穿插农业知识介绍“椿芽”,使“椿芽”具有了文化属性和象征意义。C.即使完成了矛盾调解,村干部也不忘关注网络舆情,可见乡村治理工作的阵地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D.小说涉及乡土世界基层治理困境,通过一场冲突展现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句①是“我”的内心活动,暗示宝水村发生过类似事件。可见当地部分村民已经在乡村旅游热中衍生出逐利心态。B.句②体现了宝水村民风淳朴,仍保留着费孝通所阐述的乡土社会的特征,熟人社会中人们“从熟悉得到信任”。C.句③是“我”对围观群众的看法,句中蕴含的态度与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听众持有的态度相同。D.句④标题折射出传媒乱象,“真是”一句暗含对当下媒体的批判。作者借此发出对现代人道德滑坡现象的哀叹。8.这篇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有什么效果?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9.这篇小说语言富有生活气息,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答案〗6.B7.B8.“我”既是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故事的叙述者:①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更有说服力,更引人深思;②便于更直观地抒发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之情,有利于作者表达对社会的认识;③以“我”的见闻串联起情节,使情节更加紧凑、集中。9.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使‘椿芽’具有了文化属性和象征意义”错误,介绍椿芽是为了强调头茬香椿价格高,为下文做铺垫,“文化属性和象征意义”属于过度解读。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句子的能力。A.“可见当地部分村民已经在乡村旅游热中衍生出逐利心态”,小说批判是游客和自媒体,没有信息是用来揭露村民“逐利心态”的。C.“态度相同”错误,小说中是客观评价旁观者,《祝福》中对听众的冷漠进行了批判,态度不同。D.“作者借此发出对现代人道德滑坡现象的哀叹”错误,“选择地胡乱剪辑……网友们在下面议论得热烈”是揭示网友缺乏媒介素养,在不良媒体的引导下,产生网络暴力。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叙述视角的能力。小说中使用第一人称“我”有如下作用: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便于直接抒发情感,以“我”的所见所闻串起小说的情节。从本文来看,作者从“我”的视角来讲述旁观因采摘椿芽而引发的纠纷的全过程,让整个环节展示在读者面前,让故事更为真实。同时通过“我”的亲身经历,展示纠纷由游客与村民,到书记与游客,再到警察与游客,到村民与媒体,事件逐步升级的全过程,展示村民为维权,与贪小便宜的游客、无良媒体做斗争的过程,更能表达作者对此种社会现状的批判之情,赞美了村干部与时俱进、善于利用媒体进行维权的智慧,表达作者对维护正义的支持。且作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串起整个情节,让情节更为集中紧凑。【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艺术的能力。题干明确说明“语言充满生活气息”,所谓生活气息即语言口语化、生活化,听起来感觉很亲切,很自然,如俗语“门前一树椿,春菜不担心”“井跌不到桶里头”,歇后语“庙后的窟窿——神透了”等等。人物的对话具有地域色彩,如方言“裉节儿”“恁”“梗着脖子”“一嘟噜一串”等等,体现了宝水村语言的地方色彩。明快风趣,率真不做作,如“先不啰唆,你来了就知道啦”“叫全国人民都知道知道”“贴了标还不算吭气”等等,贴近百姓生活。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六月九日,韩愈白秀才:辱问见爱,教勉以所宜务,敢不拜赐。愚以为凡史氏褒贬大法,《春秋》已备之矣。后之作者,在据事迹实录则善恶自见然此尚非浅陋偷惰者所能就况褒贬耶?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岂可不畏惧而轻为之哉!唐有天下二百年,圣君贤相相踵,其馀文武之士,立功名跨越前后者,不可胜数。岂一人卒卒能纪而传之邪?仆年志已就衰退,不可自敦率。宰相知其无他才能,不足用,猥言之上,苟加一职荣之耳,非必督贲迫蹙,令就功役也。且传闻不同,善恶随人所见,甚者附党,憎爱不同,巧造语言,凿空构立,善恶事迹,于今何所承受取信,而可草草作传记,令传万世乎?夫圣唐巨迹,及贤士大夫事,皆磊磊轩天地,决不沉没。今馆中非无人,将必有作者勤而纂之。后生可畏,安知不在足下?亦宜勉之。愈再拜。(选自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有删节)材料二:正月二十一日,某顿首十八丈退之侍者前:获书言史事,私心甚不喜。若书中言,退之不宜一日在馆下,安有探宰相意,以为苟以史荣一韩退之耶?若果尔,退之岂宜虚受宰相荣己,而冒居馆下?古之志于道者,不若是。又言“不有人祸,则有天刑”。若以罪夫前古之为史者,然亦甚惑。退之之恐,唯在不直,不得中道,刑祸非所恐也。且退之以为纪录者有刑祸,避不肯就,尤非也。史以名为褒贬,犹且恐惧不敢为;设使退之为宰相,生杀出入,升黜天下士,其敌益众,则又将扬扬入政事堂,美食安坐,行呼唱于内庭外衢而已耶?凡言二百年文武士多有诚如此者。今退之曰:我一人也,何能明?人人皆曰我一人,则卒谁能纪传之耶?如退之但以所闻知孜孜不敢怠,同职者、后来继今者,亦各以所闻知孜孜不敢怠,则庶几不坠,使卒有明也。不然,则所云“磊磊轩天地”者决必沉没,且乱杂无可考,非有志者所忍恣也。有志,岂当待人督责迫蹙,然后为官守耶?今人当为而不为,不勉己而欲勉人,难矣哉!(选自柳宗元《与韩愈论史官书》,有删节)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据事迹A实录B则善恶C自见D然E此尚非F浅陋G偷惰者H所能I就J况褒贬耶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苟,文中为副词,意为“姑且、暂且”,与李密《陈情表》“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的“苟”含义相同。B.再拜,文中指先后拜两次,为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表示郑重,与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的“再拜”含义相同。C.岂,文中为助词,表示反诘,相当于“难道”,与屈原《离骚(节选)》“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岂”用法相同。D.行,文中为动词,意为“行走,走路”,与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的“行”含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文表面上是向刘秀才阐释自己因何不能修史,实际上却满含对自己不得用的牢骚以及对权贵任意捏造史实的不满。B.韩文在答复刘秀才时,其拒绝的态度鲜明且坚决。但表达上力求措辞的婉曲舒和,谦敬辞的使用、问句形式的探讨交流都是其表现。C.柳文虽对韩愈不能修史的“借口”一一做了驳斥,但对于韩愈内心真正的恐惧,即“唯在不直、不得中道”,柳宗元表达了理解。D.柳文为批驳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所写,阐明己见,畅快直接,辞锋犀利而峻峭,逻辑顺畅而周密,气势磅礴,锐不可当。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馆中非无人,将必有作者勤而纂之。(2)且退之以为纪录者有刑祸,避不肯就,尤非也。14.针对韩愈所述不修史书的缘故,柳宗元一一进行了批驳。请依据两则材料,用原文语句补充下方相关辩驳观点的空缺。其一:韩愈:修写历史的人,历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退之以为纪录者有刑祸,避不肯就,尤非也。”否则,就更不能在高位胜任了。其二:韩愈:自己年事已高,不堪重用,宰相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退之不宜一日在馆下,安有探宰相意,以为苟以史荣—韩退之耶?”果真如此,就更不该虚受官职。其三:韩愈:大唐前前后后人才辈出,“岂一人卒卒能纪而传之邪?”柳宗元:退之不应树立坏的榜样,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实也许才不会失传。〖答案〗10.BDJ11.D12.C13.(1)如今史馆中不是没有人,一定会有史官勤勉编纂记载这些事。(2)况且退之还认为记录史事的人会受到惩罚、遭到天祸,而想避开,不愿担任史官职务,这尤其不对。14.①不有人祸,则有天刑②苟加一职荣之耳③各以所闻知孜孜不敢怠〖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只要按照事实记录,那么善恶自然显现。然而这尚且不是浅薄鄙陋懒惰的人所能做到,更何况评论历史人物的好坏呢?“据事迹”“实”作状语,修饰“录”,A处不断开;“则”作连词,往往用在下句开头,其前B处断句;“善恶”是主语,“自”是状语,“见”是谓语,C不断开;“然”表转折,用在句首引出后句,其前D处断句;“然”作连词,引出下句,E不断开;“此”是主语,“非”是谓语,“浅陋偷惰者”是并列结构,共同做“所能就”的主语,“浅陋偷惰者所能就”共同作“非”的宾语,FGHI不断开,J处断句。故选BDJ。【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都是“姑且、暂且”。句意:姑且给我一个官职面子上好看罢了。/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B.正确。都是“拜两次”。句意:韩愈拜两次。/焦仲卿向母亲拜了两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里长声叹息。C.正确。表示反诘,相当于“难道”。句意:你难道能白白地接受宰相给你自己的荣誉而在史馆里挂个空名吗?/即使首身分离我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志会因受到威胁而动摇!D.错误。实行、做/行走,走路。句意:只是在宫内和朝堂上做呼呼万岁的事就算了吗?/人生的际遇是既定的,怎么能行止间叹息、惆怅呢?故选D。【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对于韩愈内心真正的恐惧,即‘唯在不直、不得中道’,柳宗元表达了理解”错,原文“退之之恐,唯在不直,不得中道,刑祸非所恐也”,意思是你应该担心的,只是在于不能坚持自己的正直品行,没有遵守中道,天刑、人祸不是你应该担心的东西。可见“唯在不直、不得中道”是柳宗元认为韩愈应该担心的,而非韩愈内心的恐惧。故选C。【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非”,不是;“作者”,写作历史的人,即史官;“纂”,编纂。(2)“刑祸”,受到惩罚、遭到天祸;“就”,任职;“非”,错误。【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注意本题要求用原文回答。①,这是韩愈的看法,根据柳宗元驳斥的“退之以为纪录者有刑祸”可知,应是“不有人祸,则有天刑”;②,根据“自己年事已高,不堪重用”可找到对应句子为“仆年志已就衰退,不可自敦率”,宰相的做法是“宰相知其无他才能,不足用,猥言之上,苟加一职荣之耳”,故得出〖答案〗为“苟加一职荣之耳”;③,根据“史实也许才不会失传”可找到对应信息“则庶几不坠,使卒有明也”,要达到这个结果,需要“各以所闻知孜孜不敢怠”。参考译文:材料一:六月九日,韩愈回复刘秀才:承蒙您看重我,用修史来教导、勉励我,哪里敢不拜谢赐教。我认为大凡修史之人评价历史的基本法则,《春秋》已经很完备了。后代的作者,只要按照事实记录,那么善恶自然显现。然而这尚且不是浅薄鄙陋懒惰的人所能做到,更何况评论历史人物的好坏呢?那些作史的人,不是遭受人祸,就是遭受天刑,怎么能不畏惧而轻易去做呢!唐代一统天下有二百年了,圣君贤相相继产生,其他文武之士,建功立业跨越唐代前后的人,数也数不清。哪里是一个人急促匆忙之间能够记述并为他们作传的呢?我年事已高、志向衰颓,不能敦促勉励自己。宰相知道我没有更多的才能,不值得重用,向皇上请求,姑且给我一个官职面子上好看罢了,不是一定要督促催逼,让我成就功业。况且传闻不同,善恶也是所见不同,严重的依附勾结,爱憎不同,编造事实,凭空乱说,善恶的事迹,到今天怎么能够让人相信,这样就可以草率地作传记载,让它流传万世吗?圣明的时代巨大的功绩,以及贤明的士大夫的事迹,都是光明磊落,气宇轩昂,立于天地之间,绝不会埋没无闻。如今史馆中不是没有人,一定会有史官勤勉编纂记载这些事。后生可畏,怎么知道不是您这样的人呢?也应该勉励吧!韩愈拜两拜。材料二:正月二十一日,宗元顿首韩愈大人门下:收到你关于谈论如何做史官的信,读后心里很不痛快。如果像信中说的那样,那你一天也不应该待在史馆里。你是从哪里猜出宰相的用意,认为宰相是随便用史官的头衔给你荣誉呢?如果真是这样,你又怎能白白地接受宰相给你自己的荣誉,而在史馆里挂个空名呢?自古以来有志于孔孟之道的人,不是像你这样的。况且退之还认为“不是遭受人祸,就是遭受天刑”。如果因为古代修史的人遭罪受祸就认为确是这样的,也是很糊涂的。你应该担心的,只是在于不能坚持自己的正直品行,没有遵守中道,天刑、人祸不是你应该担心的东西。况且退之还认为记录史事的人会受到惩罚、遭到天祸,而想避开,不愿担任史官职务,这尤其不对。史官只是用善、恶等名称来褒扬或贬斥人,尚且恐惧不敢做;假使退之担任宰相,掌握官员们的生死命运,和决定他们调进调出,升级降职的大权,那史敌就更多了,那么你就意气扬扬地走进政事堂,吃着精美的食物,在那里安逸地坐着,只是在宫内和朝堂上做呼呼万岁的事就算了吗?你所说的两百年来文臣武将有很多,的确是这样的。现在退之说:我一个人,怎么能把他们的事迹写清楚?人人都说我只一个人,那最后谁能作纪作传、编出史书呢?如果退之只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孜孜不倦地写出来,你的同事、后来继任史官的人,使各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孜孜不倦地写出来,那史实也许就不会失传,终于能把它写清楚了。不这样的话,那你所说的顶天立地的杰出人物的事迹一定会沉没无闻,而且杂乱无章,叫人无从考查,这不是有抱负的人所能容忍和放任不管的。果真有抱负的话,哪会要等到别人督促催逼以后才去履行史官的职责呢?如今应当做的事情自己不去做,没有勉励自己却想勉励别人,那实在困难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小题。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巴东寒食寇准③春雨萧萧寒食天,远行犹在楚江边。人思故国迷残照,鸟隔深花语断烟。薄宦未能酬壮节,良时空自感流年。因循未学陶潜兴,长见孤云倍黯然。〖备注〗①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寒食习俗,断烟火,吃冷食。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③寇准,华州(今陕西渭南)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曾两度为相。1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诗以“客思”起笔,奠定全诗的抒情基调,使全诗笼罩上一层浓重的伤感,以杨柳风起兴,用春风飘飞的杨柳反衬伤春之悲。B.寇诗首联渲染氛围,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犹”字语带凄楚,令人同情。颔联凄婉感伤,寓情于景:暮春时节,断烟残照,深花鸟语,皆以哀景写愁,倍增其愁。C.王诗第三句用了一个“倾”字,形容泪流,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悲痛之重。寇诗第六句“空”字与《蜀相》中“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语意相同,异曲同工。D.王安石对语言锤炼十分讲究,本诗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寇准为政刚直果断,但他的诗词不乏凄婉萧瑟、多愁善感之作。16.这两首诗都是有关寒食节的节令诗,二者表达的情感也有颇多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5.B16.(1)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2)无奈流年似水,却壮志难酬,宏图难展之情;(3)想归隐超脱,又无法实现的伤感之情。〖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B.“皆以哀景写愁”错误,“鸟隔深花语”意思是:春花繁盛,鸟儿在花丛中鸣叫,是以乐景写哀情。故选B。【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1)王诗首联用杨柳作喻,写自己的思乡之情;寇诗首联写暮春的寒食节,春雨萧瑟,诗人远行楚江,远离故土,表达思乡之情。王诗颔联寒食节的“倾泪”,暗指长兄之英年早逝;寇诗颔联写诗人羁旅异乡,思念故园,思念亲人的情感。两首诗都表达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2)王诗颈联用“雪”与“朱”两个颇具色彩的字极其生动而且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头发与容颜因操劳过度而出现的未老先衰的状况,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感慨:自己虽然身居官位,却丝毫没享受到当官本该有的乐趣,一心想推行新法,又遇到重重阻力,自己呕心沥血,以至于才过而立之年就华发早生、苍颜毕现,世事实在是太艰难了;寇诗颈联写诗人官职卑微,壮志难酬,年华逝去。两首诗都表达了无奈流年似水,却壮志难酬,宏图难展的情感。(3)王诗尾联说明自己不想知道做官的快乐啊,只求自己能够做个渔翁樵夫,终老一生。但诗人做官要养家糊口,所以不能归隐;寇诗尾联写诗人既想效仿陶渊明归隐超脱,又要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两首诗都表达了想归隐超脱,又无法实现的伤感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引用《离骚》中的名句“______,______”,用流水比喻时间飞快,鼓励同学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来直面最后阶段高中学习生活。(2)书法和茶道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精华,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两句同时写到了书法和茶道。(3)古代文人常以“影”表达孤独之感,比如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的心酸画面。〖答案〗(1)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2)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3)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生态文明同个人发展、社会文明、国家现代化①。纵观人类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实践一再证明,②、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中国所走的以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强大生机和活力。生态环境保护,归根结底是广泛而深刻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建设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③的社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依靠改革,依靠法治,依靠科技推进转型升级。坚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整治不利于群众生命健康的环境问题;以④的决心和勇气,坚决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以便推进产业发展“腾笼换鸟”。18.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息息相关杀鸡取卵相辅相成壮士断腕B.休戚相关火中取栗相反相成身先士卒C.息息相关火中取栗相辅相成身先士卒D.休戚相关杀鸡取卵相反相成壮士断腕19.下列句子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B.但以刘日薄西山。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答案〗18.A19.B〖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休戚与共”强调共同承担,语境强调的是文明随生态变化而变化,应指关系密切,选用“息息相关”。第二空,杀鸡取卵:比喻只图眼前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吃了苦头,却没有得到好处。根据横线后的“竭泽而渔”可知是指只图眼前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应选用“杀鸡取卵”。第三空,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相反相成:矛盾的两个方面互相排斥或互相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联结起来,获得同一性。语境强调的应是“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互相配合,应选用“相辅相成”。第四空,壮土断腕:比喻在紧要关头当机立断,为保存整体不惜牺牲局部;身先士卒: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代也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语境强调的是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会为了整体放弃局部,应选用“壮土断腕”。故选A。【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比作“腾笼换鸟”。A.夸张,通过“去天不盈尺”来展现蜀道之险峻,以及“枯松倒挂倚绝壁”来突出绝壁之险。B.比喻,用接近西山太阳比喻祖母会不久于人世。C.互文,意思是树枝树叶交错纵横。D.借代,用“杜康”代酒,整句话使用了设问修辞。故选B。(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比如煤炭等能源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露天焚烧秸秆、燃放烟花爆竹等过程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烟尘、粉尘等大气污染物进入大气环境中,当①,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作大气污染。大气环境本身具有自净能力,②。当逆温现象发生时,空气的垂直交换受到阻碍,污染物只能在逆温层以下的大气环境中稀释混合,逆温层越低,污染物稀释混合空间越小,空气污染越严重。伴随风速变小,污染物水平输送变慢,加上不利地形在山前阻挡等因素,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污染愈发严重。当不利气象条件发生时,如果人为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一如既往地排放污染物到大气环境中,污染便会持续累积加重并蔓延,污染连绵成片,污染气团随风流动,③。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去参与、去了解、去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就会拥有美好的蓝天。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请用文中四个关键词概括大气污染形成的四个环境因素,每个词语不超过4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0.①这些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

②可以稀释和清除大气污染物

③形成大范围的区域性空气重污染21.污染物逆温层风速变小不利地形22.因此,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去了解、去支持、去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就会拥有美好的蓝天。〖解析〗【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①由后文“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作大气污染”中“以致”以及空前的“当”可知,此处信息为产生大气污染的前提条件,再结合上文“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比如……大气污染物进入大气环境中”确定空处需要填入复指污染物的短语,以及达到的程度,于是得出〖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