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研究实施计划_第1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研究实施计划_第2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研究实施计划_第3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研究实施计划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研究》实施计划2011.3一、调查。在课题研究正式开始之前,为了研究做到有的放矢,我们通过制定调查表,调查了部分学生和教师的相关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教师中,经常使用幻灯和投影的占100%,音像媒体经常使用的占人口总数60%,很少使用的占40%,计算机多媒体很少使用的占100%;1、课前教学准备困难,2、老师多媒体水平低,操作不熟练,3、收集相关资料及自制课件困难,4、没有与课本良好配套的丰富的资料库资料及相关课件,5、不具备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环境等五项因素中,认为第一项因素占第一位的占用80%,第二项占40%,第三项占20%,第四项占20%,认为第三项占第二位的占人口总数60%,第四项占第三位的占60%,第五项占第四位的占40%,第二项占第五位的占40%。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对多媒体及多媒体教学知道一点的占44.4%,很清楚的占55.6%;很喜欢的83.3%,有点喜欢的占16.7%;认为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有22.2%,有时使用的占77.8%;大多数学生认为精妙的动画和图片,精彩的文字处理,是最吸引自己的注意的,有33.%的同学认为由多媒体创设情景产生的问题是最吸引自己注意的;电脑操作能力几乎没有的占16.7%,较好的占33.3%,一般的占50%;认为播放速度太快的占22.2%,画面和音乐分散注意的占50%,剥夺自己活动机会的占33.3%。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改进策略:1、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设计水平,以设计出更多的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为优秀课件的开发做好前期准备;2、努力扩大课件来源,从网上收集优秀课件应成为重要来源,它可以大大节省教师的课前准备时间,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照搬照抄课件中的设计,要注意灵活运用。3、加强教师对教材的深入了解,从中选出能够运用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然后进行网上收集,如收集不到,则自制,如收集到但不符合自己的设计理念,则进行修改,做到取长补短。4、平时注意学校课件资源库的建设。5、适当进行多媒体技术的操作培训。二、行动。课堂教学教学是主阵地,按照以上分析和对策,我们主要尝试通过课堂教学来落实,因此,我们按照开始时预设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利用自制或其它渠道收集到的课件上了一系列研究课,如:时分教学、认识周长、倒数的认识等。在行动中,教师们都能做到先学习,然后自我培训,再上课,努力改进了以上缺点,实践证明,其教学结构大体上可行的。同时,结合研讨课活动,综合看来,目前运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有:1、大多数课件仍是按线性顺序展开教学内容,缺乏更强的交互性;2、用课件代替板书,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有的无关动画和图片以及声音,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忽视了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能很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3、设计者和使用者观念陈旧或者相互不协调,致使课件层次偏低,只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不重视数学学习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的现象仍然存在。4、忽视多种媒体的组合,有的教师把许多本可由学生自己动手做的数学,由计算机代替,教学中仅能让学生由视觉产生感性认识。多媒体课件辅助数学教学,上得好,可以达到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反之将起到反作用。而课件的设计和使用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也是我们研究重点之一。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研讨,我们认为:1、加强老师电教理论的学习。电教技能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能正确选择、恰当组合、熟练掌握各种电教媒体,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就必须努力学习电教理论,用电教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积极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加强交流,开阔视野。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素质得到不断提高,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2、做好课前准备。首先要备好课,写好优化课堂教学的教案,教学过程思路清晰;二是熟悉所用媒体的性能、作用,掌握使用方法,保证操作规范熟练,运用自如;三是制作好课件,使课件不空、不乱、不糙,不用则静,用则迅速,声音清晰,画面清楚;四是掌握好成品软件的使用尺度,不要过多,也不要不足,力求做到恰到好处。3、科学地运用电教媒体。一是符合教学规律,就是课的结构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得当,要充分认识到电化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可以替代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更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二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要把握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如在利用听觉和触觉加强教学效果时,应丰富视觉刺激的内容,增加视觉的强度和提高视觉的有效性。三是正确掌握应用媒体的时机,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准备因素,恰当地掌握电教媒体的演示时机是搞好课堂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演示技能的有机组成部分。4、运用电教媒体要直观。就是让学生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用感官直接感受,直接观察。能够运用实物教学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这比机械地将实物制成一些投影片投影到银幕上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我们通过讨论决定: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主要研究课件使用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间,使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什么地方可以用,什么时候用最恰当,实践证明,这是一门学问。我们力图能够寻找出其中的规律,探索出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最佳教学模式。第二轮行动:为了探索多媒体在此结构中的介入策略,我们首先要求教师们对此相关的理论进行了自学,然后组织了专题讨论,最后通过研究课来进一步体验。随着多次研究课如:统计、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角的认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等的进行,以及课后的反思讨论,我们尝试总结出了以下策略:1、动态模拟。将一些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和运动形式,以内容生动、图象逼真、声音动听的教学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感觉器官调动起来,直接把学生带入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学《圆的认识》,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看电脑演示的动画片,小猴、小兔、小狗、小熊四个动物在进行自行车比赛,在比赛没结束时让学生猜一下,最后谁得第一?为什么?有的学生猜小狗得第一(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老师又问: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不猜它得第一呢?聪明的学生会说:小白兔的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的。这样引入新课,既利用了知识的迁移,又渗透了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不是学数学,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思维就很容易激活,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索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2、过程演示。通过局部放大、分解演示过程等手段,更好地表现一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变化过程。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这一点尤其明显。如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圆柱的表面积求法和体积公式的推导等,在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自主探索之后,都可以用CAI课件中的图形剪拼、填色、旋转等(如图),非常直观地展示过程,渗透、转化数学思想,让学生进一步参与学习过程,既知其所以然,又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3、入机交互。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中,计算机之所以被引入并给予极高的重视,关键在于计算机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可进行“人——机对话”并作出逻辑判断,这是其它媒介所没有的或较弱的。利用计算机人——机对话的特点,可让学生主动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诱导学生思考问题和强化记忆;利用计算机的逻辑推理,可引导学生去获取正确的结论,并最终发现错误的所在。如,平面图形的认识复习中,在巩固阶段,就设计了一些选择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再如,教分数的意义时,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些填写分母、分子、分数的题目,让学生自由填空并说它所表示的意义,为学生服务。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题目,自主练习。于是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尽情飞翔。在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又可以看到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闪现。4、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指将某一现实情境借助计算机技术处理后在课堂上播出,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静止和运动、语言和形象的障碍,变微观为宏观、变宏观为微观、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这种直观新颖的知识表达技术是常规教学手段无法企及的。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例题:“小红和小芳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红每分钟走72米,小芳每分钟走68米,经过6分钟后,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距离多少米?”学生读题后,用课件出示题中的线段示意图,用变色、闪烁等手段,使学生明确运动的物体是一个还是两个?运动的起点是同地还是异地?运动方面是同向、背向还是相向?运动出发时刻是同时还是不同时?运动的结果是相遇还是相离等?帮助学生理解上述抽象概念。学生学会例题的第一种解法后,对第二种解法中的“速度和”较难理解,这时教师借助电脑,把线段图中小红和小芳每分钟所走的路程分别拖出来,再合并成一条线段(如下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速度和”这一概念,使学生能够正确列出算式。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同时,我们又发现了在这种环境下,虽然学生们也参与了对课件的一些操作,但都属于浅尝则止的行为,对与从较高层次上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在当今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网络以其独特的优势不断得到重视和发展,它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广阔的环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而且拓展了教学时空的维度,为个性化学习、发现学习、探索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理想的平台,也为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供了更理想的环境。因此,我们决定在下一阶段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新型教学结构的研究,既使本校的网络教室能得到更好的运用,又使学生能进一步提高运用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学习的能力以及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使信息技术既成为教师辅助教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第三轮研究:现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接受终身教育。但教师并不能时时刻刻在身边,因此,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是一个能动的认知体和生命体,是学习的主人和知识的探求者。学生的素质不是直接从他人那里获得的,而是通过自身能动性的活动(即主体性的活动)发展起来的。学生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数学教学应不断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