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知识与过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位置及其特点。2、知道我国的领土面积、邻国、濒临的海洋及四至点。学会运用地图辅助学习地理知识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对我国的基本情况有清晰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我国位置、范围及其特点领海、内海、专属经济区的划分;邻国的记忆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一、教师播放《China》宣传片并引导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总结,并展示不同地区的优美照片。一、知识讲解(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教师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图,提问:中国在哪儿?怎样描述我们祖国在地2.教师利用半球划分图,引导学生总结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3.教师利用温度带划分图,引导学生总结我国的纬度位置特点。4.教师利用地理位置图,总结我国的总结中国与其它三个国家在地理位置6.课堂活动:教师展示蒙古与日本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总结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海陆位置上的差异。(二)海陆兼备的大国1.教师展示我国地理位置图,引导学生找出我国的四至点。二、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予以引导和修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上述国家的地理位置差异结计2.课堂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计算我国的经度差和纬度差,并总结其地理意3.分别展示上海与新疆、海南与东北的照片,总结我国经度差与纬度差的4.教师讲述我国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5.教师利用中国地图,讲解我国的国6.教师讲解我国的领海,并讲解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的概念异7.教师讲解我国的陆上邻国。8.教师讲解我国的海上邻国。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学生指出我国的四至点学生计算我国的经度差和纬度差课程知识与过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1、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政区地图的能力,能在中国政区填充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通过讲述我国的行政区划,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进而激发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2、掌握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一、知识讲解(一)行政区的划分原则1、教师讲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划分原2、课堂活动,学生填写自己的家庭住址,明确我国行政区划的级别。(二)省级行政单位1、教师介绍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分。(1)教师讲解省的由来以及数量分(2)教师讲解自治区的由来及数量分(3)教师分别讲解我国5各自治区的(4)教师讲解我国直辖市的由来及分布,并分别讲解我国四个直辖市;(5)教师讲解我国的特别行政区的由来及分布,并分别讲解香港和澳门特(三)行政区名称的由来教师讲解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演一、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学生参加活动,填写自己的家庭住址,并在小组间分享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了解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组成、数量及分布(四)省级行政区分布2、黄河中下游地点(京津冀晋鲁豫)4、东南沿海地区(闽粤港澳桂琼台)5、西南地区(云贵川渝藏)6、西北及北方地区(陕甘宁青新蒙)(五)省级新政去记忆1、教师利用图片展示,讲解部分行政2、教师利用地图介绍黄河、长江等地理事物穿过的省份3、教师利用地图介绍省份的相邻关系4、教师介绍省份歌谣5、教师介绍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行政中心学生了解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的由来,举例说明身边的案例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熟记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在地图上找到行政区的位置学生记忆省级行政区的分布结计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知识与过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2.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1.解析“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培养学生分析地理1.通过认识我国人口国情与国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价1.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1.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课课一、知识讲解(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教师介绍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世界上所占的比例。2、利用统计表格,介绍世界上人口最程程1.课堂探究:教师展示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我国人口2.教师讲解人口增长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医疗条件等原因。3、拓展阅读,我国古代的瘟疫影响以及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三)人口问题1.课堂探究:展示自然增长率及年净增长人口对比图,引导学生分析二者一、学生观看视频并常识性回答问题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变化的学生阅读材料,理解我国医疗条件的差异,并说出原因2.教师讲解我国人口问题(四)人口政策的”基本国策2.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年龄构成、春运等资料进行分析(五)人口分布1.教师讲解人口密度计算公式。2.引导学生结算青海与上海的额人口3.利用人口密度分布图,讲解我国人4.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生分析图表,说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净增长人数多的原因学生阅读资料,分析资料,说明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学生计算上述省份的人口密度学生尝试分析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结计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课程知识与过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大团结图片,让学生初步理解我国是一、知识讲解(一)中华民族大家庭1.教师展示我国各民族大团圆图片,介绍我国是一个有着56各民族的大家(二)民族构成1.教师利用统计图,介绍我国各民族2.课堂活动,学生根据我国人口调查结果,找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排名前十的少数民族1.阅读:我国的民族语言2.播放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视频(四)民族文字1.展示各不同民族文字的“我是中国人”(五)民族习俗1.阅读,我国的民族习俗2.教师介绍各民族的特色饮食3.教师介绍各民族的传统服饰4.教师介绍各民族传统节日一、学生观看视频学生分析我国民族构成情况,找出我国人口排名前十的少数民族学生观看视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学,了解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习俗5.教师介绍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六)民族分布1.利用各民族分布图,介绍主要民族2.教师总结我国民族分布的主要特点(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教师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应用学生分析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结计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课程知识与过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2、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的“骨架”作用,并通过地形2、通过课堂活动及学生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和合作。2、通过读地形面积比例扇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培养学生归纳1、学生认知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通过讨论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与不足,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念。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如何辨别山脉走向(2)地形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播放视频《航拍中国》教师展示不同的地形类型一、知识讲解(一)地形类型多样1.利用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特点2.利用地形图,介绍我国的四大高原3.利用地形图,介绍我国的三大平原4.利用地形图,介绍我国的丘陵(二)山区面积广大1.结合地形图与统计图,介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现状2.教师讲解山脉为何成为地形的骨架3.教师讲解山脉的走向4.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5.结合山脉分布,介绍我国主要地形区与山脉的关系6.引导学生思考,山区面积广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我国的地形特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分辨不同学生分组总结我国不同山脉的走向学生探讨地区兴区与山脉的关系结计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课程知识与过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1、通过课堂活动及学生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和合作。2、通过读地形面积比例扇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培养学生归纳1、学生认知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通过讨论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与不足,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念。我国三级阶梯的地势特征。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分布。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教师展示关于地势的诗词一、知识讲解学生朗读诗词,并尝试回答为什么我(一)地势西高东低1.利用地形图,介绍我国地形的基本特点2.利用亚洲地形剖面图,介绍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3.课堂活动:学生分辨我国地势的正确类型(二)三级阶梯分布1.教师展示三级阶梯分布图2.利用地势剖面图,向学生介绍我国三级阶梯的特点3.教师讲解第一级阶梯的范围、界线、4.教师讲解第二级阶梯的范围、界5.教师讲解第一三级阶梯的范围、界6.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级阶梯的分布及特点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了解我国地势的特点学生分辨我国地势的正确类型学生了解掌握我国三级阶梯的界线、主要范围、地形单元学生总结三级阶梯的特点结计7.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三级阶梯对我国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课程知识与过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2、读图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3、知道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及其重要的地理1、通过学习掌握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分布图、气温曲线,培养读图析图能力,并学会从地图中收集信息并加以分析的能力。1、通过学习明确气候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使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和分布。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及气候对我国生产和生活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创设情境:暑假海口的小明去东北的到目的地之后却发现一点都不冷。引导学生为小明解答疑惑。一、知识讲解(一)冬季南北温差大1.展示我国1越等温线分布图,引导学生学会读等温线图2.展示冬季等温线分布图,总结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淮河的关系4.阅读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的原因5.讲解我国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季风等特点(二)夏季普遍高温1.结合7月等温线分布图,讲述我国夏季气温特点2.讲解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三)认识温度带温度带的划分指标、全国划分了哪些学生参与分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判读等温学生跟随教师尝试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学生分析7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温度带、温度带与农业生产的关联问题2.教师讲解温度带的划分指标3.教师讲解中国温度带的划分4.教师讲解我国各地的农业生产的熟制结计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知识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知道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能够运用地图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优越性。气候图的分析判读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分布。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课教师展示北纬40°自西向东、东经110°自南向北以及喜马拉雅山脉自课一、知识讲解(一)气候类型多样2.分别讲述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与分布3.总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季风气候显著程程5.讲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二)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因素,分析由北至南的气温特点2.海陆位置,分析自西向东的尽管差异3.分析我国季风的特点,影响4.地形因素,分析垂直变化的自然景观差异学生观看图片,并尝试说明其原因学生结合我国行政区划,找出不同气候区的省份学生跟随教师分析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学生找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学生尝试分析纬度、海陆位置、海拔对气候的影响结计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课程知识与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城市降水量柱状图,概括我国降水时过程与1.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方法2.掌握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情感态认识我国是一个气候类型多样的国家度与价值观教学重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点教学难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优越性。点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一、知识讲解(一)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1.展示等降水量分布图,让学生在图上标出800、400、200mm等降水量线2.课堂活动:学生说出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了哪些地理事物3.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4.拓展阅读,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二)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量年变化柱状图,引导学生分析四地降水的季节变化2.读北京1951-1980年降水量年变化图,总结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3.总结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三)我国干湿区的划分1.教师讲解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依据2.课堂活动:学生讨论新疆天山山地属于半干旱区、东北山地属于湿润区线学生说出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了哪些地理事物学生说出四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结计3.课堂活动:学生讨论干湿区分界线与等降水量线的关系4.课堂活动,学生讨论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与秦岭淮河的关系5.课堂活动,学生讨论干湿区各包含的主要地理单元6.课堂活动,学生讨论干湿区主要的植被类型7.总结我国干湿区的划分及特点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学生说出二地干湿特点的原因学生参加课堂活动,说明干湿区与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的关系,说出干湿区各自包含的额地理单元、主要植被类型课程知识与过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2.概括内流区和外流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内流河和外流河的3.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影响因素。通过本节学习,加强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学习众多的河流,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我国河流的分布、水文特征。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播放壶口瀑布视频,导入新课学生观看视频一、知识讲解(一)外流区为主1.教师介绍我国的著名河流2.教师简要介绍河流的主要功能3.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河流的相关概念4.教师总结我国河流的主要特征5.课堂活动:学生在图上,找出外分布图中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最为接近,并归纳出中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6.课堂活动:界线以东南的河流是否(二)外流区河流太平洋水系(播放航拍西江)印度洋水系(播放航拍雅鲁藏布江)北冰洋水系(播放额尔齐斯河)2.边界河流播放航拍黑龙江学生找出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界线,并水面外流和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学生回答问题3.国际性河流(三)内流区河流播放塔里木河视频(四)河流的水文特征1.教师讲解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要素2.介绍我国外流和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3.介绍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4.课堂活动:学生分析我国河流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特征及原因5.学生分析我国东部河流汛期变化规律6.学生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河流春汛的7.学生阅读我国京杭运河的相关资料8.教师讲述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学生分析我国东部河流汛期变化规律学生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河流春汛的结计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课程知识与过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和自然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治理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播放视频《黄河绝恋》学生观看视频一、知识讲解(一)黄河概况1.教师展示图片,说明黄河干流的形状播放黄河入海口视频3.结合地图,讲述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4.教师讲解黄河主要支流5.教师讲解黄河流经的主要行政区域6.教师讲解黄河流域的主要气候类型及流经的地形区7.教师总结黄河流域的概况8.教师讲解黄河的贡献,播放主要水(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课堂活动,学生分析黄河与长江的2.学生总结黄河的水文特征学生在地图上找到黄河的发源地与入海口学生在地图上找到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点学生说出黄河流域的主要气候类型学生说出黄河与长江的差异结计3.学生讨论黄河流域的问题并更提出治理措施4.教师总结黄河流域各河段的贡献、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学生总结黄河的水文特征学生讨论黄河的主要问题课程知识与过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及景观图片,以及中国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明确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划分,以及流1、分析长江的哪些河段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水电站的分布与地形地2、分析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结合荆江河道治理工程示意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受到限制,限制的因素是什么,哪些河段有利于使学生明确河流的科学开发与治理,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长江的源流概况和水文特征。长江的治理和科学开发。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教师展示长江之歌学生朗读教师展示长江之歌一、知识讲解(一)长江概况1.展示长江流域水系图,引导学生描2.结合表格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3.课堂活动,学生读图并找出长江发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界线、长江主要支4.教师讲解长江源、入海口5.教师讲解长江流经的省区6.教师讲解长江流经的地形区7.教师讲解长江的上中下游划分8.教师讲解长江的主要支流特征10.播放鄱阳湖视频,介绍中下游特征头,注入海洋、长江干流流经省区、的划分界线、长江主要支流。结计11.播放南京长江大桥视频,介绍下游特征(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1.教师讲解长江开发与治理的原则2.课堂活动,学生分析长江不同河段的资源特征,并提出开发措施3.介绍长江三峡,播放夔门视频4.讲解长江流域主要水电站分布,播放三峡大坝视频5.讲解长江黄金水道的特点播放视频6.讲解长江流域主要问题7.课堂活动,学生分析荆江水患的治理措施8.课堂活动,学生商讨长江各河段的9.教师总结长江各河段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学生观看视频,加深印象学生分析长江不同河段的资源特征学生提出水患的治理措施学生讨论长江各河段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方案课程知识与过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播放视频《全球自然灾害混剪》学生观看视频一、知识讲解(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教师讲解自然灾害的概念2.课堂活动,学生判断一些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3.教师讲解自然灾害的分类4.教师讲解干旱的概念及分布,并播放视频5.教师讲解洪涝灾害的概念及分布并播放视频6.教师讲解台风的概念及分布,并播放视频7.教师讲解寒潮的概念及分布,并播放视频8.教师讲解地震的概念,及分布9.教师讲解我国主要的地震,播放5.12地震回访视频10.教师讲解泥石流灾害的概念及危害,并播放视频11.教师讲解滑坡灾害(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1.教师讲解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特点学生参加活动,判断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学生观看视频,加深印象特点(三)防灾减灾1.教师讲解抵御自然灾害的主要技术2.教师讲解突发自然灾害时的自救方法学生讨论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学生距离说明身边经历的自然灾害结计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么是自然资源,并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区分可再生资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教材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树立珍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并能自觉、积极参与到合理利用、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的行列中。能准确的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学会分析自然资源的现状。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一、教师播放《航拍中国》视频;了解到发电厂是利用什么来进行发电一、知识讲解(一)什么是自然资源1.教师展示自然资源图片,并带领学生学习自然资源的概念。2.教师提问:我们的生活中都用到那(二)自然资源的分类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自然资源的分类,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2.教师讲解可再生活而不可再生资源3.课堂活动:教师给出不同自然资源让学生对其进行分类,并说明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因。4.课堂活动:老师提出问题可再生资源是否是取之不竭,可以随意使用一、学生观看视频,对自然资源进行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并在老师教师的引导下总结自然资源有哪些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学习什么是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掌握什么自然资源的分类(三)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1.课堂活动:探讨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我国国的自然资源是“地大物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3.教师举例说明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探讨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保障自然资源及途径有哪些结计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通过图片展示,学生总结土地的利用类型;1.通过分析多个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2.通过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教材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学生观看视频,对土地资源进行了解一、知识讲解(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1.教师展示土地资源图片,让学生读2.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总结我国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和总结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土地类型齐全。3.教师给世界国土面积、世界人均土地面积和中国与世界人均农用地面积界上排名第三,为什么人均土地面积却少于美国等国家,人均农业用地面论中国陆地面积与美国差不多,为什么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人均耕地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学习什么是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学生根据给出的图表进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并在老师的带领下总结出人均我国农业用地面积人多地少的特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中国人均耕地面地、林地面积相对于世界人均数的百分数,想一想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6.教师总结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各种(二)地区分布不均1.教师展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2.教师展示我国耕地分布图及分布特3.教师展示我国旱田为主的耕地分布4.教师展示我国林地分布图,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东南和西南地区。5.教师展示我国草地分布图,主要讲解了我国呼伦贝尔草原和天山草地两6.教师展示我国难以利用土地分布分布图,并举例讲解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毛乌素沙漠7.教师对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和分布区(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教师讲解我国耕地利用问题——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原因,治理土地资源2.教师讲解我国林地利用问题并举例说明,保护林地的措施。3.教师讲解我国草地利用问题并举例说明,保护草地的措施。的“红线”积少的原因,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相对于世界人均数的百分数是怎样的及背后的原因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学习我国各种土地类型的分布区域及分布特点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学习我国各种土地类型的利用问题和保护措施结结计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使学生了解有限的水资源,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2.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通过本节课对地图和图表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用过去所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探究和分组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并使学生认知知识的连续性。使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节约用水,有意识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联系我国降水分布等自然环境方面的相关材料,分析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造成影响及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对淡水资源危机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节水、护水的模范。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一、教师播放《今日环球》视频;二、视频中所提到的调水工程是什么?我们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南水北调一、知识讲解(一)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1.教师讲解地球上水的构成。2.教师展示水资源利用的图片并提出3.教师给出图片并提问:水资源都来4.教师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并带领学生总结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的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5.课堂活动:教师提问为什么我国西(二)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年变化有什么特点?这又是什么原因一、学生观看视频,对水资源进行了解二、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我国水资源空间分的特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原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结计总结我过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时空重的分布表,说一说我国哪一区域用水最为紧张,为什么?水资源时空分(三)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1.教师提问对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为保护水资源我们应该怎样做2.教师讲解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有哪些,并举例讲解兴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这两项措施。哪些?为保护水资源,我们能做哪些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回答问题学生在带领下,学习和了解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采取的措施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为保护水资源我们又能做些什么课程知识与过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通过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选择出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不同交通工具的图片一、知识讲解(一)什么是交通运输1.教师讲解交通运输的概念3.教师讲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4.播放太行山挂壁公路视频(二)交通运输的发展1.教师讲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2.教师讲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3.播放视频《改革开放四十年交通运输跨越式发展》(三)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1.课堂活动,启发学生思考交通运输方式选择时考虑的因素2.教师讲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1)铁路运输(2)公路运输(3)水路运输(4)航空运输(5)管道运输(6)教师总结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生回答教师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并说出交通运输的重学生尝试回答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考虑因素,教师予以补充学生比较说明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结计与选择规则拟出运输方式的选择结果学生讨论并说出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结果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知识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通过读图分析能够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运用地图了解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和主要干线。通过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成就和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播放青藏铁路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课一、知识讲解(一)我国铁路的发展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出地位最突出的额交通运输方式。2.教师讲解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1)从无到有,阅读京张铁路、成渝铁路、宝成铁路程(2)从少至多,介绍我国铁路里程的程(3)从慢到快,介绍我国铁路运营速度的变化(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1.课堂活动:学生在铁路图上找到兰路线的名称。看看是怎样给它们命名的2.教师总结铁路命名的方式西向的铁路干线学生阅读教材,说出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出地位最突出的额交通学生在铁路图上找到兰新线、京沪线、湘黔线。分析这三条铁路线的名称。看看是怎样给它们命名的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中国铁路网的中心,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东西向的铁结计枢纽的概念,并找出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路干线学生阅读教材,说出铁路枢纽的概念,并找出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知识与过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能运用资料、地图,说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东西差异及成因。2.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四大牧区的名称及重要农业区、林区、渔业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准河,说明我国农业南北生产的差异及成4.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1.学会阅读“中国农作物分布”图,并能指图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2.通过分析我国南北方土地资源的差异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说明我国粮食作物、油料、糖料等作物的南北差异,提高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培养学生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资我国农业分布的差异及原因。理解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理解影响我国农业地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教师播放《湖南新闻联播》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课一、知识讲解(一)什么是农业1.课堂探究,教师展示不同农业产品引导学生说出农产品所代表的农业部程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农业的概念,并给农业照片,区分广义农业和狭义农程3.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农业的劳动对象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4.教师总结什么是农业。(二)农业的重要地位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什么是农业,狭义的农业和广义的农业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我国农业结计本的生活资源,而且为工业提供了大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我国农业的发展(二)我国农业地区分布1.教师给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图,提出问题:分析我国农业分布东部西部2.给出我国农业分布图,带领学生学习和掌握我国四大牧区及重要农业区、林区、渔业分布区3.给出我国作物熟制图,引导学生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