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海南省海口市海口四中学、海口十四中学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海南省海口市海口四中学、海口十四中学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海南省海口市海口四中学、海口十四中学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海南省海口市海口四中学、海口十四中学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海南省海口市海口四中学、海口十四中学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海南省海口市海口四中学、海口十四中学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事实及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度快温度高,分子能量大,运动速率快B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C热胀冷缩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间隔,一般是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D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原子是不可分割的A.A B.B C.C D.D2.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H2O分子中存在H2B.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水分子间存在间隙C.NaCl溶液能导电----------浴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CI-D.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全部都是OH-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探究中和反应的规律时,其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a点表示溶液中的溶质是()A.HClNaOH B.NaCl C.NaClNaOH D.NaClHCl4.有关反应2Mg+O22MgO的说法正确的是A.镁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B.每3克镁和2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5克氧化镁C.每2克镁和3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5克氧化镁D.每2份镁和1份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份氧化镁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做电光源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活性炭做吸附剂D.氧气用于气焊6.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CaO为催化剂 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减少 D.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增大7.下列关于CO2与CO的说法,正确的是()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铁还原成铁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C.只要在室内放--盆水就能防止CO中毒D.CO2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8.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和稀盐酸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工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可以用氨水中和D.中和反应的发生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9.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说法错误的是A.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C.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10.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O2中的“2”表示两个氧原子B.Mg2+中的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D.2Ca中的2表示两个钙元素11.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u、CuO、CuSO4B.CaCO3、CaO、Ca(OH)2C.H2O、H2CO3、CO2D.KCl、KNO3、K2CO312.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发光放热 B.有气体或沉淀生成C.颜色发生变化 D.分子种类改变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已知M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80g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如图所示。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将B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7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C点所对应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14.2016年12月26日,合肥地铁一号线正式通车,实现了我省地下交通的新突破。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石墨电刷的使用主要利用其__________性。(2)地铁车身的表面都喷上一层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3)轨道交通的发展与炼钢工艺的发展密不可分,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区别在于钢的含碳量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生铁。合金跟纯金属相比,其组成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________的变化(填一条物理性质即可)。15.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含结晶水),请回答:①00C时,甲、乙、丙的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②t20C时,将30克甲固体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所得溶液是_____(填“饱和”“不饱和”);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列式即可)。③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应用_____法提纯甲。④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从t20C降温至00C后,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⑤若使甲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为b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16.金属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种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________性。实验室有打磨过的铝片、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兴趣小组同学欲验证铝、铁和铜的活泼性顺序,进行如下操作: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铁片(足量)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铁片取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补充实验具体操作)③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B中,将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结论: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巨大,对金属腐蚀的控制尤为重要。下列对金属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a.齿轮表面涂油b.将钢材深埋保存c.将钢刀浸泡在盐水中d.车圈镀铬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选用此装置收集的依据是______;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验满的方法是______。18.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B装置的原因是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_→__(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四份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烧杯中,然后分别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用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试验次序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所取样品的质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经分析,在第1次实验结束后,反应物______完全反应完了。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能生成气体______g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______请在图中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

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正确;B、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故反应中氯化钠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故正确;C、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间隔,一般是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故物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故正确;D、在化学变化里,原子是不可分割的,而不是绝对不可分割的,故错误。故选D。2、C【解析】

A、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故选项错误;B、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错误;C、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Cl-,故选项正确;D、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碳酸钠溶液中有阴离子氢氧根离子,阴离子还有碳酸根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C。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3、C【解析】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反应完,加上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Cl。故选C。4、B【解析】

A、“+”应该读作“和”,“=”应该读作“生成”,应该读作,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在点燃条件下,每48克镁跟32克氧气反应生成80克氧化镁,即每3克镁和2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5克氧化镁,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B可知该选项说法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在点燃条件下,每48克镁跟32克氧气反应生成80克氧化镁,即每3份质量的镁跟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5份质量的氧化镁,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5、D【解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毒性。【详解】A、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有颜色的光,这种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干冰升华的过程会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小水滴,所以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但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利用的是干冰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作吸附剂,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物质燃烧,因此氧气可用于气焊,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6、C【解析】

由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这个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反应后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质量都增加了,是生成物,碳酸钙的质量减小了,是反应物,该反应是碳酸钙高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反应。【详解】A、氧化钙在反应中不是催化剂,是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该反应是一种固体反应物生成一种固体和一种气体的反应,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该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可知,反应后容器中的氧元素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7、B【解析】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A说法不正确;B、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会产生酸雨,B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说法不正确;D、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说法不正确;故选:B。8、C【解析】试题分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即中和反应需要满足一是反应物为酸和碱,二是生成物为盐和水.分析时需要抓住这两点进行分析.A、纯碱(是盐不是碱)和稀盐酸反应,反应物不是酸和碱,且生成物也不仅仅是盐和水,还生成了二氧化碳.错误.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未必是中和反应,因为反应物可以是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也可以是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如CuO+2HCl=CuCl2+H2O.错误.C、氨水是碱,可以用来中和含有硫酸的废水(这个方案不是最佳的,因为成本以及运输等都不合适,氨水是液体,且现在使用氨水的情况很少,还是使用熟石灰或者生石灰的较多).正确.D、中和反应的发生不一定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来进行判断,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等难溶性且有颜色的碱和酸反应就不需要借助指示剂来判断反应的进行与否,而是看难溶性碱是否溶解于酸.错误.故选:C.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点评: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即中和反应需要满足一是反应物为酸和碱,二是生成物为盐和水.分析相关问题时要紧扣以上两点进行.9、A【解析】

A、室内发生火灾立即打开门窗,会使大量的空气进入,从而促进可燃物的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因为铵态氮肥和熟石灰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氨气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生活中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可使钙镁离子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D、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进入前先做灯火实验,确保氧气充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0、C【解析】

A、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错误;

B、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错误;

C、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正确;

D、2Ca中的2表示两个钙原子,不是钙元素,错误;

故选:C。11、D【解析】

A、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与硫酸铜反应可以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选项A正确;B、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选项B正确;C、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酸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选项C正确;D、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钾和氯化银,碳酸钾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但是硝酸钾转化为碳酸钾,需要将硝酸根沉淀去除,硝酸盐都属于可溶性盐,无法实现硝酸钾转化制备碳酸钾,选项D错误。故选D。12、D【解析】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详解】A、发光放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B、产生气体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水加热变为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有沉淀生成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海水晒盐,故错;

C、颜色改变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氧气变为液态,由无色变为蓝色,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D、分子种类改变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对。

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50%40%不饱和【解析】

根据坐标曲线可知,A点时,溶液的质量为100g,溶剂的质量为50g,故溶质的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是×100%=50%;B点时,溶液的质量为130g,溶剂的质量是50g,溶质的质量是80g,在B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70g水,此时溶液的质量为130g+70g=200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40%;由于M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0℃时,M物质完全溶解,升高温度到60℃,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C点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14、钛合金或钢塑料导电性(合理均可)氧气和水低于硬度或熔点【解析】(1)根据金属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及石墨的导电性来解答;(2)依据钢铁生锈的条件判断防锈的原因;;(3)根据铁的不同合金及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相比的优点解答。解:(1)图中所示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钛合金或钢;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石墨电刷的使用主要利用其导电性;(2)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水以及氧气接触,汽车表面喷漆主要隔绝氧气和水从而起到防锈的作用;(3)钢的含碳量为0.03%~2%,生铁的含碳量为2%~4.3%。故的含碳量低于生铁。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更好,熔点更低等。故填硬度或熔点(合理均可)等。15、丙饱和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乙>甲>丙升温至t2,加溶质甲【解析】

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甲、乙、丙的溶解度最大的是丙;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将30克甲固体加入到50克水中,最多溶解15g,充分搅拌后的所得溶液=25g+50g=75g,属于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③甲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乙大。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应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④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时,甲、乙的溶解度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甲、乙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丙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所以0℃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⑤若使甲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为b点,溶液由t1℃的饱和溶液转变为t2℃的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可采取的措施是:升温至t2℃,加溶质甲。16、延展铁片上有紫红色物质析出铝片插入A试管的溶液中2Al+3CuSO4=3Cu+Al2(SO4)3Al>Fe>Cubc【解析】

(1)多种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2)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铁片(足量)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将铁片取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铁的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同时得硫酸亚铁溶液;②将铝片插入A试管的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铁活泼;③将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CuSO4=3Cu+Al2(SO4)3。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顺序是Al>Fe>Cu;(3)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锈的方法有隔绝氧气、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齿轮表面涂油、将钢材深埋保存、车圈镀铬都可以隔绝氧气防止生锈,;将钢刀浸泡在盐水中,会加速锈蚀,故选bc。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CaCO3+2HCl═CaCl2+H2O+CO2↑E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BFE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气体集满。【解析】

(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是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干燥氧气用浓硫酸,选择F,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干燥的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选择装置E;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验满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