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导航大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_第1页
高考地理导航大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_第2页
高考地理导航大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_第3页
高考地理导航大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_第4页
高考地理导航大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基础整合考点突破素能专攻考情导航考情导航基础整合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

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影响(1)岩浆活动基础自主掌握衰变(2)地壳运动(3)变质作用:地壳中原有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3.板块运动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其中A为

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

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

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2)如果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就会张裂形成

或发育为海洋;如果板块发生相对运动,就会相互碰撞、褶皱隆起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4.内力作用结果:使地表变得

。亚欧印度洋非洲裂谷高低不平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能量来源:主要是

2.主要表现形式太阳辐射能侵蚀堆积3.外力作用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

。趋于平缓特别提示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沉积);而外营力(动力)主要有风、流水、冰川、波浪等。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分类图中A为

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

,D为变质岩。2.主要的地质作用图中①代表上升冷却凝固作用,②代表

作用,③代表

作用,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侵入型沉积岩固结成岩变质

[拓展]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深化思维拓展(1)图中地震波A是横波,其特点是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地震波B是纵波,其特点是传播速度较快,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2)界面C为莫霍界面,其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为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突然增大;界面D为古登堡界面,其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为纵波速度突然降低,横波突然消失。(3)地球内部圈层有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的范围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思考]横波和纵波的传播方向有什么不同?答案:横波的传播方向是与地面平行,纵波的方向是与地面垂直。

[名师点拨]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发生地震时纵波先到达地面,震中区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到,震中区人们感到左右摇晃。

[自测]

进入2019年以来,秘鲁多次发生地震,连续多发的地震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下图为秘鲁今年发生的四次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秘鲁地震多发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造成的B.图中四次地震震中均在陆地上C.一般来说,地震震级越高,危害越大D.监测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2)地震发生时,合理的避灾方法是(

)A.躲避在高大建筑物附近B.通过电梯及时转移C.迅速跳楼逃生D.有序撤到空旷地带CD考点突破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真题剖析(2019·北京卷,36节选)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问题: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思路点拨: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地震造成的危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答:答案: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考点归纳(1)主要内力作用(2)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判断2.板块运动及形成地貌(1)图示理解六大板块位置与范围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如图:说明:①澳大利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②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③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2)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考点演练

雅加达是印度尼西亚的首都,人口约1200万,城市问题突出。雅加达周边村庄的一些妇女每天背着上百个水罐,逆流而上数千米到上游岸边的水井获取饮用水,然后顺水运回村庄销售(图a)。图b为爪哇岛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c为雅加达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1)~(2)题:(1)图a反映出雅加达周边地区()(2)图b中常见山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解析:(1)C(2)B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雅加达周边地区地处低纬度,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降水总量较大,A错;根据材料,雅加达周边村庄的一些妇女“每天背着上百个水罐”说明缺水状况全年存在,因此a图不能反映该地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通过材料,“每天外出取水售卖”说明当地的水已经不能饮用,反映出雅加达周边地区水污染严重;透过a图示,不能反映雅加达周边地区的居民习惯饮用矿泉水,同时,该地妇女售卖的是上游较为洁净的井水,并不是矿泉水。据此分析选C。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b中常见山地为火山,火山是由岩浆喷发形成的,故该山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岩浆喷出,选B。“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解析:C从地质构造看,渭河平原南部为秦岭,且渭河的南部支流多,这些支流多发源于秦岭北坡。秦岭属于断块山,渭河平原位于秦岭以北,属于该断裂带的一部分,地质结构是断层中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据此分析选C项。考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真题剖析(2019·全国Ⅱ卷,9~10)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回答(1)~(2)题:(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思路点拨:第(1)题,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速度减慢,从上游携带的泥沙、碎石在此堆积形成山前平原(冲积扇),因此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是流水,B对。第(2)题,山前平原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河流断流使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风力作用增强,风力的侵蚀作用使在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风力的不断侵蚀,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对。答案:(1)B(2)C考点归纳(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①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或风力强大的地方)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各种外力作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方法技巧1.河口地区的水沙运动(1)河口地区的两种外力作用:径流(流水沉积)与潮流以及风浪(侵蚀或沉积)共同作用的结果。(2)河口区泥沙的主要来源有:①陆沙:河流带来的泥沙,与流域内的土质、植被、降水强度等因素有关;②河沙:本河段水流冲刷河岸、河床而来的沙;③海沙:潮流、风浪从近海地区带来的沙。(3)影响河口地区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来水、来沙。径流强于潮流,河口以淤积为主,陆地扩大;径流比潮流弱,河口以侵蚀为主,海岸后退。“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流水沉积、风力沉积、波浪沉积均遵循以上规律,而冰川沉积则为杂乱堆积。(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考点演练【教师备用】(2019·江苏南通一模)澳大利亚威廉湾国家公园绿水潭以其碧绿的海水和花岗岩巨石环绕的海滩而享有盛名。下图为“绿水潭景区局部景观图”。据此回答(1)~(2)题:(1)图示景区的岩石()(2)图示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大致是()A.岩浆喷发→地壳下沉→变质作用B.岩浆喷发→地壳抬升→外力作用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D.岩浆侵入→地壳下沉→变质作用解析:(1)D(2)C第(1)题,图示景区的岩石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结晶度好,晶体颗粒较大,D正确。第(2)题,据上题可知,图示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岩浆侵入,形成侵入岩,地壳抬升,岩石露出地表,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图示岩石景观。C正确。

(2019·全国Ⅲ卷,37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如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解析: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深度变深原因是河流下切,单一岩性河岸,河岸直立。答案:(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真题剖析(2018·北京卷,4)如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图中()思路点拨:乙位于花岗岩与石灰岩的交界处,受岩浆高温作用影响,可能导致该处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C项正确。甲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岩浆来自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A错误;图中地质作用发生的顺序:断层—上覆沉积物—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因此,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B错误;石灰岩中的溶洞是溶蚀作用形成的,D错误。答案:C考点归纳拓展延伸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特点考点演练

(2019·江苏南京月考)图1是某年寒假期间某位驴友在云南拍摄到的“孤峰残丘油菜花”,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各类岩石和岩浆,a、b、c、d、e表示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回答下题: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与图2对应正确的是()A.甲c B.丙d C.丁e D.戊a解析:D由云南“孤峰残丘油菜花”可知,该景观为喀斯特地貌,图示岩石主要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风化物经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会变成沉积岩,戊为沉积岩。沉积岩与侵入岩在地壳深处受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变质岩,故丁表示变质岩,丙为岩浆,甲和乙为岩浆岩。a为沉积—固结成岩作用,b为风化作用,c为岩浆活动,e为变质作用,d为重熔再生。【教师备用】(2019·山东德州期末检测)2018年12月26日凌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卡塔尼亚北部,受埃特纳火山持续喷发的影响,发生了4.8级地震。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大约30人受伤,大量建筑物被毁,当地一条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也被迫关闭。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表示埃特纳火山喷发过程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埃特纳火山喷发的岩浆最可能来源于()解析:(1)B(2)B第(1)题,图中的乙是岩浆,甲是岩浆岩,火山喷发的过程是岩浆的释放冷却凝固过程。图中②是岩浆的冷却凝固作用,故答案选B。①是外力作用或者变质作用,③是重熔再生,④是变质作用或者外力作用,故A、C、D排除。第(2)题,岩浆来源于上地幔顶部软流层,故B正确。素能专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真题展示(2016·江苏卷,21改编)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指物理风化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方法指导正确区分图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图中的地球内部圈层部分和外部圈层部分,并理顺圈层间物质循环顺序是解题的关键。图中①②所示箭头均指向沉积岩,可推测①表示的是水圈中的各种沉积物经过沉积作用变为沉积岩的过程,故A项错误。②表示固结成岩作用,故B项错误。③所示箭头由变质岩指向沉积物,应是对岩石的风化、侵蚀作用,故C项错误。④表示岩浆中的物质进入大气圈,应指火山喷发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D建立模板(1)读图名锁定表达主题:如上图所示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析过程判断事物名称。①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源于岩浆,终止于岩浆,如图中A;而且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如图中B。②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如图中C和D。③三大类岩石都可以在地下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所以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如图中A。④在三大类岩石中,沉积岩的形成环境中有生物活动,可能含有化石,它保存了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而岩浆岩、变质岩中一般不会含有化石。(3)读箭头明确彼此关系。①岩浆经侵入或喷出,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玄武岩),这一过程为冷却凝固作用,如图中a。②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下,形成沉积岩,这一过程可称为外力作用,如图中b或c。③岩浆岩和沉积岩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作用下,形成变质岩,这一过程为变质作用,如图中b或c。④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这一过程为重熔再生作用,如图中d。(4)万变不离其宗——变式再多,本质不变岩石圈物质循环变式图比较多,但无论图形如何变化,在判读时要牢牢把握以下几点:(1)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找准岩浆是判断该类图示的基础。(2)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应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一般为沉积岩和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或沉积物)。提升训练1.(2019·北京昌平期末检测)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降蓬顶(海拔约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