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上期初中会考科目质量检测试题(二)

语文

考生注意: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上。

3.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手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c汨。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c汨纷呈

I体育健儿勇创佳绩。假日旅游人潮涌动,电影市场,“村超”“村晚”活

:力四射,低碳生活渐成风尚,温暖的生活气息、复苏的忙碌劲头,诠释了人们对

:美好幸福的追求,也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的中国。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

: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

:_________;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__________、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

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麝续……

泱泱中华,文明何其悠久,历史何其博大,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节选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0二四年新年贺词》)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神彩精采殷墟(yin)瑰宝(kui)

B.神采精采殷墟(y^n)瑰宝(gui)

C.神彩精彩殷墟(ydn)瑰宝(kui)

D.神采精彩殷墟(yin)瑰宝(guT)

2.上面文字中,划线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热气腾腾红红火火心向往之心潮澎湃

B.红红火火热气腾腾心驰神往心潮起伏

C.红红火火热气腾腾心驰神往心潮澎湃

D.热气腾腾风风火火心向往之心潮起伏

3.对文段中画线的病句,修改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决决中华,文明何其悠久,历史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B.泱决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九年级语文试题共8页第1页

C.泱泱中华,历史何其博大,文明何其悠久,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D泱泱中华,文明何其博大,历史何其悠久,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4.下列语句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安装的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发挥着“智慧助手”的

重要作用。

②神舟飞船还有不少改进之处。

③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能将这些复杂的参数加以转换,变成航天员能够直

观识别和操作的内容,并在仪表上清晰地显示出来,有助于提高航天员执行任

务的效率。

④飞船各分系统运行时,会产生大量数据汇集至数管分系统。

B.(4MD®C®®2®

5.古诗文默写填空。(6分,每空1分)

在经典古诗文里徜徉,我们领略了王勃《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①

”的壮丽景象;我们感受到了周敦顾的“②,

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领悟到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③2”所蕴含的哲理;欣赏到了诸葛亮在

《出师表》中"④”的高尚志趣。

6.完成下面的综合性学习题。(6分)

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在“五一”国际劳动到来之际,你

所在班级开展“劳动最光荣”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实施方案。(3分)

清洁与卫生一一分类整理垃圾

划分任务类型,动手劳动实践整理与收纳——分类整理物品

烹饪与营养一一分享手工美食

例句:致公交车司机一一您是时空的搬运工,用

体验不同行业,赞最美劳动者行动在每条道路上刻画城市的速度之脉。

M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写活动总结,分享心得体会

(2)在实践活动中,有同学认为中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加上现在毕业在

即,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参加劳动得不偿失。对此,你怎么看?请说说你的看

法。(3分)

答:

二、阅读(50分)

(一)说明类(6分,7-8题)

关于2023年暑假旅游的专题阅读

【材料一】①2023年暑期是恢复旅游后的第一个暑假。延续上半年旅游接

待量和收入“双增长”的趋势,暑期旅游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中国旅游

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监测报告》显示,2023年暑期(6月至8

月),旅游市场复苏继续提速,多数景点接待游客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内

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21万亿元。由此可见,2023年暑假旅

游(业)迎来强劲复苏。

②2023年,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政策协同和

工作联动,7月启动了全国暑期消费季,将其作为“2023消费提振年”六大主题

活动之一。商务部组织各地举办了多种消费促进活动,包括北京“夜京城”、江

苏“苏新消费?夏夜生活”、青岛国际啤酒节等重点活动,持续至8月底暑期结

束。

③同时,北京、重庆、浙江、广西、湖北等多地均在暑期到来之际推出了暑期

消费券。例如,武汉在8月11日发放了第一批2023年文旅消费券,可用于夜上

黄鹤楼、武汉极地海洋公园、琴台大剧院等500余项文旅消费。

④2023年暑期旅游相关数据与2019年同期比较结果

各地酒店景区门票热门城市机全国铁路累计民航境内客

项目

预定量预定量票预定量发送旅客人次运航班班次

增长率140%35%40%4.76%6.31%

【材料二】①这个夏天,一种名为“Citywalk(城市漫步)”的旅行方式悄然流

行,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荔湾区散步”“小众胡同骑行路线”“特色小博物馆

打卡”“寻觅有格调的咖啡厅”……社交平台上晒出的城市漫步路线和方式五花

八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或设计好漫步主题和路线出行,或随遇而行、随心而

行地“瞎溜达”。他们用双脚丈量一座城市,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从不同方面

去解锁这座城市。

②这种新的旅游方式为什么会悄然走红呢?

③新生代旅游消费群体对体验感和参与感产生了更高需求,传统的旅游路

线、固定安排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进而催生出新的消费模式。深

度游、舒适游、文化游成了当代年轻人的游玩新方向。而Citywalk,追求的是一

种随心所欲的松弛感,以及慢节奏的沉浸式体验。游客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和城

市“深度对话”,沉浸式地感知城市跳动的脉搏。

④除了Citywalk,郊野露营、非遗体验、文旅夜经济等一大批新业态蓬勃兴

起,满足了人们对旅游业多样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可以说,游客需求的变化

催生了消费理念的更新,助推了产业发展,为夏季旅游业带来了新气象。

【材料三】①暑期到来,很多学生选择了“课本游”,跟着课本去打卡,实地了

解课本中涉及的文化名胜和历史典故。从兵马俑到莫高窟,从长江源头到黄河

沿途景区,这些课本上出现过的景点,都成为了暑期旅游线路上的热点。

②“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南昌滕王阁景区东门服务中心内,

背诵《滕王阁序》的声音此起彼伏。滕王阁景区接待人员告诉记者,景区从2021

年就开展了“背经典免门票”活动,今年又推出了VR(虚拟现实技术)自助背诵

平台,由数字虚拟人化身唐代诗人王勃,担任“考官”,为游客评分,达标的游客

可以免费游览滕王阁景区。事实上,我国已有多地景区在推出“背经典免门票”

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游览方式,注重游客的沉浸式体验。例如,四川剑门关景区

除延续背诵《蜀道难》可免门票的做法外,还创设了沉浸式场景,打造了崖壁灯

光秀《剑门长歌》,开启川北首例夜游经济项目,用新时代的语言向游客讲述千

年雄关的精彩故事。这些景区努力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从传播自身文化品牌

出发,积极探索新形式,实现了推广景点和增加客流量的良好愿景。

【材料四】根据携程最新发布的《2023年暑期出游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

告”),西安作为全国资深的“霸榜专业户”再次多个维度上榜全国前十。暑期十

大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西安排名第六;全国最繁忙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排

名第三。2023年暑期陕西热门景点包括:华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西

安城墙、西安钟鼓楼、华清宫及《长恨歌》、大唐芙蓉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华

夏文旅度假区、西安千古情、陕西历史博物馆。暑期各景区接待的游客中,亲子

游是绝对主力。“随着各地中小学陆续放假,来园游客以亲子游、家庭游为主,

青少年、儿童是当前接待的主要客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暑假,有不少

景区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免票,符合条件的游客持本人学生证或有效身份证件,

到景区售票处换票即可免费游园,这一优惠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游客来

园游玩的动力。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商务部组织的暑期消费促进活动是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B.深度游、舒适游、文化游现今已经成为了当代年轻人喜爱的游玩方向。

C.“课本游”因其具有文化和历史属性,成为很多学生暑期旅游的选择。

D.景区推广的“背经典免门票”活动,是提升游客沉浸式体验的最佳方式。

8.根据上述四则材料,简要概括暑期旅游市场“供需两旺”的原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叙事类(18分,9-12题)

人生树下

王开岭

①“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经•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

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

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

“桑梓”便成了“故里”“家乡”的代称。

②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

亲情和关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

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看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蔽”“荫

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

一片盛大树荫。这是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

③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

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勾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

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

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

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老耋

④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⑤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

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

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

⑥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

就像民谣里所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

树下老古鸟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

者,最后一眼看到的是它,返乡者,第一眼瞅见的也是它。

⑦游同里古镇,听到一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

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

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作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仿音“两箱丝

绸”)。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闰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寒感窣窣的微妙,那

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

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⑧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⑨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根

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事物越来越

少,“不动产”越来越少,“祖宗”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家”,失去了树荫的

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

⑩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我

们的双手不再沾染泥土,我们不再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的最大身份是

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我们彻底“脱农”了。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

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实用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

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

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

⑩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

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

情已断,形同陌路。

⑫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

(摘自《古典之荡——纪念原配的世界》,有删改)

9.选文以“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开篇,在文中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围绕第④段画线句“这样的树,犹若亲属”,写了哪些具体事件?请简要

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联系上下文,按要求赏析下面两个句子。(6分)

(1)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密寒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

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从词语运用的角度)(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

密,多么亲昵。(从修辞和句式特点的角度)(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第②段写道:“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结合选

文内容,说说“我们成了路人”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类(6分,13-14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的“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

神。

B.颌联诗人借孤蓬比喻自己的漂泊生涯,即自己就像飘飞的蓬草,四处漂

泊不定。

C.颈联既有景又有情,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

留恋。

D.这首送别诗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14.本诗的尾联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怎

样表达内心感受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文类(12分,15-18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

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

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

也。故曰:城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

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

【乙】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市,麋而不征,法而不麽①,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②而不征,

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开其

野矣。廛,无夫里之布③,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

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④者也。如

此,则无敌于天下。”

(选自《孟子》,有删改)

【注释】①廛而不征,法而不廛:读chdn,货物储存在仓库中不征税,或依法

收购滞销货物不让它积压仓中。②讥:稽查,盘问。③夫里之布:土地税。④

济:成功。

15.下列对【乙】文画线句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

B.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

C.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

D.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七里之郭出郭相扶将B.夫环而攻之环滁皆山也

C.委而去之而形貌联丽D.寡助之至则邻国之民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分)

译文:

⑵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2分)

18.【甲】【乙】两文都提到治国之道,然而两文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类(8分,19-20题)

19.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A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

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

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