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程Specificationfordesignofbu2023-09-22发布2024-01-01实施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3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9月22日5甘肃省地方标准发布信息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主编单位实施日期1屈曲约束支撑一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程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省抗震防灾协会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兰州理工大学、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3建筑隔震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甘肃建投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4建筑运营期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标准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建筑信息模型审查标准甘肃省建设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6智慧物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甘肃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甘肃新盛城市开发有限公司7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21年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第一批)(甘建标(2021〕185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本规程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函至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程》编制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静宁路81甘肃省抗震防灾协会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9 12术语和符号 2 22.2符号 33基本规定 43.1一般规定 43.2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43.3抗震等级 5 63.5水平位移限值 93.6屈曲约束支撑设计要求 3.7子结构框架设计要求 4.1一般规定 4.2结构弹性分析 4.3结构弹塑性分析 5支撑的节点连接设计及构造 5.1一般规定 5.2节点板设计 5.3预埋件设计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1.0.1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的技术经济政策,在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1.0.2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新建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1.0.3按本规程进行设计的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其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要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一般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1.0.4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22.1.1屈曲约束支撑bucklingrestrainedbrace由芯材、约束芯材屈曲的套管和位于芯材与套管间的无粘结材料及填充材料组成的一种支撑构件。支撑的屈曲受到套管的约2.1.2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bucklingrestrained由混凝土框架和屈曲约束支撑组成的结构。屈曲约束支撑不2.1.3框架倾覆力矩比overturningmomentratioofframe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比值。2.1.4子结构框架frameconnectedwithbrace与屈曲约束支撑直接相连的主体框架,即支撑周边的框架2.1.5主体结构mainstructure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框架部分。2.1.6屈曲约束支撑的屈服位移yielddisplacementofbuckling屈曲约束支撑达到屈服状态时的轴向变形。2.1.7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位移designdisplacementofbuckling3罕遇地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的最大轴向变形量。[0]——层间位移角限值;Ns——屈曲约束支撑的轴向受拉和受压屈服承载力;fy——钢材的屈服强度;ηy——核心单元钢材的超强系数;Nymax——屈曲约束支撑的轴向受拉和受压极限承载力;w——核心单元钢材的应变强化调整系数;N.——屈曲约束支撑连接段的轴向承载力设计值;A₁——屈曲约束支撑核心单元工作段截面积;L——屈曲约束支撑的总长度;L₁——屈曲约束支撑工作段的长度;δ,——屈曲约束支撑的初始屈服变形;α——屈曲约束支撑的屈服后刚度比。43.1一般规定3.1.1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3.1.3建筑平面和竖向布置规则性的要求应符合《建筑抗震设3.1.4对超限高层建筑的判定和设计要求应符合《超限高层建3.1.5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混凝土框架的材料3.2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3.2.1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和乙类时其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3.2.1的规定。平面和竖5表3.2.1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房屋最大适用高度(m)框架倾覆力矩比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9度3框架倾覆力矩比系指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比值。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4当房屋高度超过表中数值时,结构设计应有可靠依据,并采取有效的加强3.2.2高层建筑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3.2.2的规定。当结构高宽比超过表中数值时,应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表3.2.2高层建筑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框架倾覆力矩比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9度436543.3抗震等级3.3.1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应根据抗震设防分6表3.3.1丙类建筑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框架类型部位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9度框架高度(m)框架四三三二二子结构框架三二二大跨度框架高度(m)框架三二子结构框架二3.3.2当甲、乙类建筑按规定提高一度确定其抗震等级而房屋的高度超过本规程表3.3.1相应规定的上界时,应采取比一级更3.4结构布置3.4.1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框架部分的结构布3.4.2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应为双向抗侧力体系,3.4.3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屈曲约束支撑的布7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屈曲约束支撑在地下室顶板以上各楼层均应布置,避免各层刚度突变,不应使结构出现薄弱层。当顶部楼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较小时,也可在顶部楼层不设置屈曲约束支撑。2各楼层的屈曲约束支撑有效刚度与主体结构层间刚度比宜接近,各楼层的屈曲约束支撑水平剪力与主体结构的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的乘积之比的比值宜接近。3屈曲约束支撑宜上下在同一位置连续布置,当受建筑方案影响无法连续布置时,可在邻跨延续布置。4屈曲约束支撑的布置应形成竖向桁架以抵抗水平荷载,宜选用单斜杆形、人字形和V字形等布置形式(图3.4.3),不应采用K形与X形布置形式。两个倾斜方向的斜杆宜基本对称布置。5屈曲约束支撑与楼面梁的夹角宜为30°~50°。6屈曲约束支撑在平面内应尽量按“周边、均匀、分散”的原则布置,在每个主轴方向不应少于两根,且单根支撑的屈服力不宜太大。7屈曲约束支撑在平面内的布置应尽量使结构的质量中心88屈曲约束支撑在平面内的布置宜使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9屈曲约束支撑的轴线一般应与子结构框架的梁柱中线节应与砌体填充墙等分隔墙位于同一平面,支撑外皮与填充墙外皮的间隙净距不应小于10mm。3.4.4地下室顶板以下或地面以下可不设置屈曲约束支撑,但1有地下室的结构,地下室顶板应按嵌固部位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延伸至地下室的子结构框架柱,其受力应考虑上部支撑的2无地下室且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等浅基础的结构,计算模型中应包含地下部分框架。一层地面配筋地面,框架梁与基础间的子结构框架柱应按高杯口的方式外3无地下室且采用桩基础的结构,桩顶应设置连系梁,支撑底部节点的框架柱在承台内的锚固应考虑支撑在节点部位的拉力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4子结构框架柱为型钢混凝土柱时,其型钢一般应埋入基础进行锚固。当地下室层数较多时,其型钢延伸位置可根据计算确3.4.5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应采用现浇或叠合楼、屋盖,支撑之间无大洞口的楼、屋盖的长宽比,不宜超过表3.4.59楼屋盖类型抗震设防烈度6789现浇或叠合楼、屋盖44322第一道支撑与房屋端部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不宜大于表中数值的50%;3.4.6设置防震缝时,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3.4.7屈曲约束支撑与主体混凝土框架的刚度比例,应以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侧刚度需求为目标,并尽量减小混凝土结构的损撑一般宜先于混凝土框架出现屈服。除顶部楼层外,多遇地震下屈曲约束支撑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宜小于支撑布置方向楼层剪力的20%,且单根支撑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应大于支撑布置方向楼层剪力的20%。3.4.8填充墙的布置上下不均匀,形成薄弱楼层时,宜在薄弱层增加支撑数量或加大支撑刚度和屈服力,并应按薄弱层的相关要求采取增大地震作用和加强构造措施。3.5.1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应进行风荷载或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其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入扭转变形,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采用1.0;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截面刚度可采用弹性刚度;h——计算楼层层高。3.5.2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其楼层内最大的弹塑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式中:△up——罕遇地震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弹塑性层间位转变形,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采用1.0;h——计算楼层层高。3.6.1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屈曲约束支撑应设计为轴心受力构件。2屈曲约束支撑在多遇地震作用下一般应保持弹性,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工作段应进入屈服,但不应发生整体失稳3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的连接段及过渡段的板4在50年一遇标准风荷载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不应产生约束单元和两者之间的无粘结构造层三部分组成(图3.6.2-1)。核图3.6.2-1屈曲约束支撑的构造图3.6.2-2内核单元的构成3.6.3考虑地震组合的屈曲约束支撑的承载力应符合下式式中:N——考虑地震组合的屈曲约束支撑的轴向受拉和受压轴3.6.4屈曲约束支撑的轴向受拉和受压屈服承载力可按下式fy——核心单元钢材的屈服强度;ηy——核心单元钢材的超强系数,可按表3.6.4采用,材性试验实测值不应超出表中数值15%;A₁——核心单元工作段截面积。钢材牌号低屈服点钢(f≤160N/mm²)3.6.5屈曲约束支撑的轴向受拉和受压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式w——应变强化调整系数,可按表3.6.5采用。钢材牌号W低屈服点钢(fy≤160N/mm²)3.6.6屈曲约束支撑连接段的轴向承载力设计值应满足下列3.6.7屈曲约束支撑构件的设计应符合《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297的规定。3.6.8设计文件上应注明对屈曲约束支撑的性能要求,安装前应按规定进行检验,确保性能符合要求。屈曲约束支撑的性能参3.6.9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工作年限不应小于建筑物的设计工3.6.10屈曲约束支撑在多遇地震作用下不进入消能工作状态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屈曲约束支撑在多遇地震作用下进入消能工作状3.6.11屈曲约束支撑应进行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进场见证检能阻尼器》JG/T209的规定。进场见证检验为抽检,应由具有资质的独立第三方完成。3.6.12屈曲约束支撑的验收应符合《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297的规定。3.7子结构框架设计要求3.7.1屈曲约束支撑周边的子结构框架梁、柱构件设计时应考虑屈曲约束支撑的影响。3.7.2多遇地震作用下,当屈曲约束支撑周边子结构框架柱产3.7.3屈曲约束支撑周边子结构框架梁、柱构件,应考虑罕遇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其值应小于构件极限3.7.4屈曲约束支撑采用人字形或V形布置时,子结构横梁应能承担支撑拉力与压力所产生的竖向力差值,此差值可根据屈曲约束支撑的单轴拉压试验确定。子结构横梁的箍筋应全跨加密。3.7.5子结构框架柱、框架梁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当预埋件采用本规程第5.3.1条图(a)的形式时应从锚板最外侧算起,当采用图4结构计算分析4.1.1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其荷载和地震作用计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内力和变4.1.3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计算模型应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能较准确地反映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分布以及各结构构件的实际受力状况。框架一般可采用空间杆系计算4.1.4计算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时,可假定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为无限刚性,设计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楼盖平面内的整体刚度。当楼盖可能产生较明显的面内变形4.1.5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应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倾覆力矩比大于50%时,结构整体稳定性验算应满足框架结构的要求,小于50%时应满足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4.1.6屈曲约束支撑不应承受重力荷载,施工时应在主体结构4.2结构弹性分析4.2.2屈曲约束支撑在弹性分析模型中采用等效钢支撑单元模(a)屈曲约束支撑刚度串联示意图(b)L图4.2.2屈曲约束支撑及节点构成示意可根据核心单元过渡段和连接段的轴向刚度计算(图3.6.2-2),一般在0.85~0.99之间;可按第4.2.3条计算,一般在0.70~0.80之间。4.2.3屈曲约束支撑在弹性分析模型中采用等效弹性连接单元式中:k₀——计算模型中的构件轴线交点长度L。段对应的轴向ke——支撑长度L。段对应的轴向刚度,可根据图3.6.2-2确定;k——节点长度L段对应的轴向刚度;4.2.4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弹性分析时的阻尼比2风荷载计算时不应大于0.045,风振舒适度计算可时取4.2.5采用反应谱法计算多遇地震的水平地震作用时,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填充墙体的刚度影响予以折减。当非承重墙体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和粘土空心砌块时可取0.75~0.85,当非承重墙体为填充轻质墙板或外挂墙板时,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9~1.0。4.2.6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弹性内力分析和承载力验算时,框架部分按刚度分配计算得到的地震层剪力应乘以调整系数,达到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计算最大层剪力1.8倍二者的较小值。4.3结构弹塑性分析4.3.1结构在进行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4.3.2框架梁为单向受弯构件,弹塑性模型可采用塑性铰单元或纤维单元。框架柱为PMM压弯构件,弹塑性模型可采用纤维单4.3.3屈曲约束支撑的弹塑性分析模型可选用双线性恢复力模型(图4.3.3)或其它符合实际变形关系的模型,其中屈服前刚度应考虑支撑弹性段、节点板和刚域的影响,按第4.2.2条确定的等效截面积计算。4.3.4屈曲约束支撑的屈服后刚度比α可取0.02~0.05,或根4.3.5在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或弹塑性静力分析之前,应进行荷载采用重力荷载代表值。4.3.6弹塑性静力分析时的水平荷载分布,可采用倒三角分布形式或各层的水平力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水平力成正比形式。侧Nyse—屈曲约束支撑的屈服承载力(kN);8,—屈曲约束支撑的初始屈服变形(mm);k—屈曲约束支撑的屈服前刚度(kN/mm);α—屈曲约束支撑的屈服后刚度比构件的损伤及抗震性能状态。评估准则可依据按现行有关标准5支撑的节点连接设计及构造5.1.1屈曲约束支撑的节点连接部分(预埋件及节点板)应具有5.1.2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的节点连接部分应保5.1.3屈曲约束支撑的节点连接部分验算时,其作用力取值应为支撑极限承载力Nyma的1.2倍。5.1.4屈曲约束支撑杆件的中心线、梁、柱中心线三者应交会于5.2.1屈曲约束支撑与节点钢板之间的连接宜采用高强度螺栓或销轴连接,也可采用焊接连接(图5.2.1)。(a)焊接连接(b)螺栓连接(c)销轴连接图5.2.1屈曲约束支撑与节点板的连接形式示意图5.2.2节点板的高强度螺栓、销轴及焊接的计算、构造要求应符5.2.3节点板的强度和稳定性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规定。5.2.4节点板钢材强度设计值不应低于屈曲约束支撑与节点相连端钢材的强度设计值。5.2.5屈曲约束支撑与节点钢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时,应符合1支撑与节点钢板之间可通过相同截面的连接板拼接。2螺栓应采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以保证相连节点在罕遇地震下不发生滑移。3应采取措施保证连接板与节点板、连接板与支撑连接段的螺栓安装精度。4对于极限承载力较大的屈曲约束支撑,如所需的螺栓数量5.2.6屈曲约束支撑与节点钢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时,应符合1焊缝可采用对接焊缝或角焊缝。对接焊缝应完全焊透,焊缝质量等级为一级。角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2采用焊接连接时应注意焊接方式,尽量减少焊接应力的影5.2.7屈曲约束支撑与节点钢板之间采用销轴连接时,应符合1应采用机械类销轴,销轴与屈曲约束支撑耳板、节点板间的间隙不应大于0.3mm,销轴质量应符合《销轴》GB/T882的规定。2应采取措施保证节点板与销轴间安装精度。5.2.8为保证节点板的稳定性,除满足稳定性验算的要求外,→般均应设置加劲肋。5.3.1屈曲约束支撑的节点板与混凝土框架的连接预埋件应符1支撑屈服力不大于1500kN时,可采用预埋锚板和锚筋的形式[图5.3.1(a)]。2支撑屈服力大于1500kN时,宜采用局部预埋型钢的形式[图5.3.1(b)],或连接部位的框架柱和框架梁(子结构)整体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图5.3.1(c)]。3支撑屈服力大于1500kN时,也可采用预埋腹板开孔H型钢的形式[图5.3.1(d)]。(a)预埋板和锚筋连接形式(b)局部预埋型钢连接形式图5.3.1屈曲约束支撑节点板与混凝土框架连接形式示意图5.3.2预埋件采用预埋锚板和锚筋的形式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锚筋和锚板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2预埋件的锚筋应按拉力和剪力共同作用计算总截面积。3宜采用夹板式双面锚固的形式。4锚筋与锚板采用穿孔塞焊进行焊接。5.3.3预埋件采用型钢的形式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型钢在节点板的位置处应设置加劲肋板。2型钢应在上下翼缘部位设置栓钉。3节点板在混凝土梁的箍筋位置应预留穿筋孔,节点板强度2钢腹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在靠近节点范围应按现行国家5.3.5连接板与预埋件的钢板间应采用完全焊透的T形对接焊5.3.6梁柱节点部位的连接板预埋件进行承载力验算时,可将屈曲约束支撑的轴力分解到柱上埋件和梁上埋件的中心(图F₁——柱上埋件的拉(压)力;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引用标准名录12《建筑消能阻尼器》JG/T209屈曲约束支撑一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程 31 2.1术语 2.2符号 3.1一般规定 3.2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3.3抗震等级 3.4结构布置 3.5水平位移限值 3.6屈曲约束支撑设计要求 3.7子结构框架设计要求 4.1一般规定 4.2结构弹性分析 4.3结构弹塑性分析 5支撑的节点连接设计及构造 5.1一般规定 5.2节点板设计 5.3预埋件设计 1.0.2根据《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297第5.4.1条的条文说明,屈曲约束支撑可分为承载型屈曲约束支撑和消能型屈曲约束支撑。承载型屈曲约束支撑是指利用屈曲约束的原理来提高支撑的设计承载力,保证支撑在屈服前不会发生失稳破坏,从而充分发挥钢材强度的承载结构构件,其设计要求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消能型屈曲约束支撑是利用屈曲约束的原理来提高支撑的设计承载力,防止核心单元产生屈曲或失稳,保证核心单元能产生拉压屈服,利用屈服后滞回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其设计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297的规定。根据《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297第5.4.6条,屈曲约束支撑在多遇地震作用下不进入消能工作状态时,其力学性能的检测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当屈曲约束支撑在多遇地震作用下进入消能工作状态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297的阻尼器规定。承载型屈曲约束支撑和消能型屈曲约束支撑的主要区别是其力学性能的检验要求不同,消能型屈曲约束支撑有更严格的疲劳性能检验要求。为方便技术应用,本规程未过多区别承载型和消能型,仅将其视为能“提供较大抗侧刚度”“屈服前不会发生失稳力构件。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等其他有关标准中,均未对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结构的支撑最小设置数量做规定。对于混制主体混凝土框架在设防烈度下的损伤,其中框架柱不宜屈服或抗倒塌设计标准》T/CECS392—2021的性能水准I0(轻微损伤)以内,如图1所示。屈曲约束支撑一般先于混凝土框架出现屈服。变形图1构件力-变形骨架曲线与变形可接受准则示意本规程的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指各层一般均设置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结构。为调整结构平面扭转不规则和竖向刚度不规则,局部设置少量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可参考本规程的相关条款。1.0.3混凝土构件的塑性损伤修复难度大且修复效果难以评建议通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验证主体混凝土框架相应的预期性能目标。2术语和符号2.1.1屈曲约束支撑在不同规范和规程中的定义有所不同,本规程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8.1.6节条文说明的定义,主要强调其可作为一种具有较好延性和耗能能力的抗侧力支撑构件。2.1.4本规程的子结构框架与《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297的子结构相同。对于与屈曲约束支撑相关的符号,目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均有所不同,设计时应注意区分。本规程主要符号一般与《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相同。3基本规定3.2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3.2.1本条对屈曲约束支撑一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1屈曲约束支撑一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比混凝土框架结构可有较大提高,因而其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可高于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目前应用和实际震害经验不足,计规范》GB50011—2010对普通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规定:最大适用高度不宜超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二者最大适用高度的平均值,本规程对适用高度做适当2底层框架部分按刚度分配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按混凝土框架结构3.3抗震等级3.3.1为保证子结构框架柱和框架梁具有较高的延性和抗剪承3.4.2为改善结构局部楼层的水平抗侧刚度或偏心,应允许仅在局部位置设置屈曲约束支撑,但不属于本规程所定义的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3.4.3本条对屈曲约束支撑一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布置做了1为尽量减小主体混凝土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除顶部楼层外,各层均宜布置一定数量的支撑。考虑屈曲约束支撑与混的抗侧刚度根据图2可按下式表示式中,A。为支撑的等效面积。在层高和支撑等效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抗侧刚度比KpH/EA。可表示为图3的曲线,其最大刚度对应0.40.20.10图3支撑抗侧刚度随夹角变化曲线图4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的平面关系示意图3.4.5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楼盖平面内刚度要3.4.8填充墙的布置如果上下不均匀,极容易形成薄弱层,特别是出现在底层的薄弱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甘孜职业学院《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政法大学《制药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赤壁赋公开课》课件
- 《疫的概念与功能》课件
- 三年级数学上册六采摘节-混合运算乘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青岛版六三制
-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单元水3水结冰了教案1教科版
- 安全亮眼看世界课件
- 《汽车实习报告》课件
- 2021年卫生系统招聘(预防医学)考试题库
- 洗脑培训课件
- 职工心理健康知识手册
- 11396-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春期末统一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本)》答案
- 工程量自动计算表格新
- 天津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说话要算数》公开课课件(内嵌视频)
-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汇总
- 分布式计算安全与隐私保护
- 客情关系的有效维护
- 《班主任工作》教学大纲
- 新版出口报关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