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卷1(苏科版)(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卷1(苏科版)(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卷1(苏科版)(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卷1(苏科版)(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卷1(苏科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卷01(解析版)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6~9章。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春•龙华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

①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②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③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④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

【答案】A

【解答】解: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故①正确;

②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同一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所以有受力物体时,

一定有施力物体,故②正确;

③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故③错误;

④力至少需要两个物体,所以如果只有一个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故④错误。

由上可知,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2.(2024春•雁塔区校级月考)密度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A.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没破损,球中气体密度不变

B.建造机床设备的底座时应该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

C.能装下1kg水的瓶子也一定能装得下1kg的煤油

D.勘探人员常用物质密度鉴别矿石种类

【答案】D

【解答】解:A、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p=@可知,密

第1页共22页

度变大,故A错误;

B、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大,质量越大,建造机床设备的底座时应该选择密度较

大的材料,故B错误;

C、质量相同时,密度比水小的液体,其体积大,同样的瓶子不能装下,已知煤油的密度

比水小,所以能装下1kg水的瓶子一定不能装的下1kg的煤油,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勘探人员常用物质密度鉴别矿石种类,属于密度知

识的应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4春•岫岩县月考)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尘埃是由分子组成的

B.固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之间不存在间隙

C.金秋的落叶随风飘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答案】A

【解答】解:A、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空气中的尘埃是由分子组成的,故A正

确;

B、固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故B错误;

C、金秋的落叶不是分子,落叶随风飘扬不是分子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

规则运动,故C错误;

D、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摩擦起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故D错误。

故选:Ao

4.(2024春•灌南县期中)从“天宫”建站至U“嫦娥”奔月,从“天问”探火到“羲和”追

日,中国航天在探索宇宙的伟大征程中越走越远。下列各项中,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

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夸克

B.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夸克

C.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夸克

D.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夸克

【答案】D

第2页共22页

【解答】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

成,夸克的尺度比电子小,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地球和火星处在太阳系中,因此按照

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列为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夸克。

故选:D。

5.(2024春•新城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一个力的出现,必须要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C.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D.砌墙时利用重垂线,是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答案】B

【解答】A、两物体互相接触且相互作用,两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例如放在水平面的

实心球接触竖直的墙壁,若两物体没有相互挤压等作用,两物体没有产生力的作用,故

A错误;

B、一个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故B正确;

C、对于形状规则且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故C错误;

D、砌墙时利用重垂线,是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D错误。

故选:B。

6.(2024春•松山区校级月考)有一茶杯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解答】解:A.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互为彼

止匕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不符合题意;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作用在茶杯上,使茶杯保持静止状态,是一对

平衡力,故B符合题意;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是互为彼此,

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受力物体都是茶杯,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

第3页共22页

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7.(2024•楚雄州一模)如图所示,跳水是一项优美的体育项目,关于跳水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跳板对运动员的弹力是运动员的脚掌形变产生的

B.运动员跳起离开跳板继续向上运动的过程还受到跳板的作用力

C.运动员离开跳板后不受重力的作用

D.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跳板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答】解:A、跳板对运动员的弹力,施力物体是跳板,所以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故A错误;

B、运动员跳起离开跳板继续向上运动的过程没有受到跳板的作用力,故B错误;

C、运动员离开跳板后受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跳板对她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8.(2024春•南皮县月考)如图所示,一个管道(内壁粗糙程度相同)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

上,利用拉力F将一物块从管道左端竖直拉进,右端竖直拉出,已知管道中的竖直管口

对物块挤压作用一样,并测得拉动全过程拉力和物块移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

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4页共22页

A.物块的重力为2N

B.2到4s,物块受非平衡力

C.0到2s,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D.4到6s,物块所受阻力为10N

【答案】B

【解答】解:由图丙可知,物体在三个时间段都是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甲、乙可知,在0

-2s内物体向上匀速运动,重力和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方向竖直向上的拉力为12N,

贝小

G+f=12N①

在4-6s内物体向下匀速运动,因为管道中的竖直管口对物块挤压作用一样,所以此时

摩擦力和0-2s内物体摩擦力一样。重力和拉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拉力为8N,则:

G+8N=f②

联立①②可解得:G=2N,f=10N,

A.物块的重力为2N,故A正确;

B.由图丙可知,在2-4s内,物体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物块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故B错误;

C.由图甲、丙可知,物体在0-2s内物体向上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物体在4-6s内受到的摩擦力为:f=G+8N=2N+8N=10N,故D正确。

故选:B=

9.(2024春•雁塔区校级月考)一个总质量为80kg的氧气罐,瓶内氧气密度为po,用去一

半的氧气后质量为45kg,再用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15kg,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用去一半氧气后密度仍为po

B.空容器质量为10kg

第5页共22页

C.用去一半氧气后密度为工po

12

D.用去一半氧气后体积变小

【答案】B

【解答】解:BD、设氧气瓶的质量为mo,容积为V,且瓶内氧气的体积始终等于瓶子

的容积,

用去一半的氧气后其质量:45kg-mo=-i(80kg-mo),

解得氧气瓶的质量:mo=lOkg,故B正确,D错误;

AC、总质量为8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的质量为80kg-10kg=70kg,瓶内氧气的密度

为po,

用去一半的氧气后其质量:45kg-10kg=35kg,

氧气的体积一定,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pV可知,氧气的密度和氧气质量成正比,

所以,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原来的婴运=工,即「=」「0;故AC错误。

70kg22

故选:Bo

10.(2024春•启东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吸引现象”由静电引起的是()

丙丁

A.图甲,磁铁吸引硬币

B.图乙,压紧的铅块互相吸引

C.图丙,摩擦后的气球吸引头发

D.图丁,吸盘吸在墙壁上

【答案】C

【解答】解:A.磁铁能够吸引硬币,是由于磁体具有吸引铁钻银等金属的性质,属于磁

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非静电引起的,故A错误;

B.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而使两块铅块粘在一起,

不易分开,故B错误;

第6页共22页

C.摩擦后的气球带上了电荷,能吸引不带电的头发,是由静电引起的,故C正确;

D.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

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是非静电引起的,故D错误。

故选:Co

11.(2024春•梁平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用水平推力F将质量均为m的木块A、B压在

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F

B.木块A受到木块B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C.木块A受到墙面的摩擦力等于mg

D.若增大力F,则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答案】B

【解答】解:A.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一定等

于B的重力,不一定等于F,故A错误;

B.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相反,所以A对B的摩擦力方向竖

直向上;木块A受到B的摩擦力和木块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

所以,木块A受到木块B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故B正确;

C.把AB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木块A受到墙面的摩擦力与AB两物体的总重力是一

对平衡力,则木块A受到墙面的摩擦力大小应该为2mg,故C错误;

D.若增大力F,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和B的重力仍是一对平衡力,则木块B受到的摩

擦力大小仍不变,故D错误。

故选:Bo

12.(2024•楚雄州一模)如图所示是西双版纳动物园内身高为160cm的工作人员与大象的

合照,下列估值符合实际的是()

第7页共22页

A.大象的身高约为300cm

B.一头成年大象的质量约为50kg

C.工作人员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0m/s

D.成年大象正常步行100m需要的时间约为30min

【答案】A

【解答】解:A.根据图片对照大象的身高约为人身高的1.5倍,故A正确;

B.一头成年大象的质量约为2000kg,故B错误;

C.工作人员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lm/s,故C错误;

D.成年大象正常步行100m需要的时间约为20s,故D错误。

故选:Ao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2分)

13.(2024春•宛城区校级月考)如图甲所示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

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线处,若发现秤杆右端上翘,则调零螺丝应向

(填“左”或“右”)旋动才能使秤杆平衡;现用该台秤称某物体质量,通过在祛码盘中

添加槽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3.2

kgo

秤盘

【答案】右;3.2o

【解答】解: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0刻度处,若发现秤杆右端上翘,说明右端轻,

左端重,调零螺丝应向轻的一方旋动即右旋动。

秤杆上分度值为20g=0.02kg,

第8页共22页

物体的质量m=2kg+lkg+0.2kg=3.2kg;

故答案为:右;3.2o

14.(2024春•秦淮区校级月考)一只氧气罐,罐和氧气的总质量为60kg,刚启用时罐内氧

气密度为1.2kg/m3,使用一段时间后,罐和氧气的总质量变为45kg,罐内氧气的密度变

为0.8kg/n?;则空氧气罐的质量是15kg,罐的容积是37.5n?。

【答案】15;37.5o

60kg-mtg45kg-m握

【解答】解:罐的容器不变,故有--------------------9,

1.2kg/m0.8kg/m

解得,罐的质量m罐=15kg;

1n氧_60kg-l5kg

罐的容积是丫=丫氧=,=37.5m

P第1.2kg/m3

故答案为:15;37.5o

15.(2024春•梁溪区校级月考)如图甲是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工作过程如图乙所示,受

污染的空气被吸入后,颗粒物进入电离区会带上电荷,然后在集尘器上被带电金属网捕

获,其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刚擦完车玻璃的干毛巾很容易吸附灰尘,其

原因是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答案】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解:颗粒物所带电荷与集尘器带电金属网所带电荷电性相反,异种电荷相互吸

引,因此颗粒物被电网捕获

;擦完车玻璃的干毛巾很容易吸附灰尘,是因为干毛巾通过摩擦的方法带了电,带电体

能吸引轻小物体。

故答案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吸引轻小物体。

16.(2024春•谷城县校级月考)一根弹簧原来长度为12cm,将它竖直悬挂起来,在它下端

挂一个1N的钩码时,弹簧伸长了0.5cm。当挂三个1N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应是

cm;若不挂钩码,用手将弹簧拉长到15cm,手的拉力是6N。(不会损坏弹簧)

第9页共22页

【答案】1.5;6o

【解答】解:根据胡克定律可得,挂一个1N的钩码时,弹簧伸长了0.5cm,则Fi=kxi,

当挂三个IN的钩码时,F2=kx2,解得X2=1.5cm。

用手将弹簧拉长到15cm时,弹簧伸长3cm,手的拉力F3=kx3,联立解得F3=6N。

故答案为:1.5;60

17.(2024春•沈河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木板B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

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则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N;当F增大到7N时,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2N。

【答案】2;2o

【解答】解:(1)由题意知,用5N的水平力F,拉着长木板B沿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

运动,木块A始终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A的拉力与木块A和木板B间的

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是2N;

(2)逐渐增大F,B与A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仍不变,所以A受到的摩擦

力不变,仍为2N。

故答案为:2;2o

18.(2024春•思明区校级月考)如图甲,张华用水平推力F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在

此过程中,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乙,木箱运动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

的情况如图丙,3〜5s摩擦力是200N,1〜3s木箱所受的合力是100N。

甲乙丙

【答案】200;100

【解答】解:由丙图可知,3〜5s的过程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的推力和摩擦力

相平衡,所以摩擦力与推力相等,由乙图可知,3〜5s的过程中,推力为200N,所以摩

擦力大小为200N。

第10页共22页

1〜3s木箱所受推力和摩擦力作用,由乙图可知,推力为300N,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不同,压力大小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仍为200N,故木箱受到的合力为:F'=F-f=300N

-200N=100No

故答案为:200;100»

19.(2024春•南昌期中)生活中用到很多物理知识,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

下的原理制成的,如图甲所示,这是小阳自制的水平仪,它由两条相互垂直的木条加

上一根铅垂线组成。小阳用它检查课桌是否水平,水平仪如图乙所示,则课桌桌面)

(选填“左”或“右”)端偏高。

远地点

甲乙

【答案】竖直向下;左。

【解答】解: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在图乙中铅垂线指向

右侧,说明右侧低,即课桌桌面的左端偏高。

故答案为:竖直向下;左。

20.(2024春•平桥区月考)如图所示,当滑雪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

练时,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选填“平衡”

或“相互作用”)力,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不是(选填“是”

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相互作用;不是。

【解答】解:(1)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

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相互作用力;

(2)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D错误。

第11页共22页

故答案为:相互作用;不是。

21.(2024春•丹徒区月考)某实验兴趣小组在“测量冰的密度时”,对测量方法进行了创新,

他们用注射器抽取了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从冰箱中取

出注射器,冰刚好充满注射器如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30cn?.则所测得冰的

33

密度为0.9X103kg/n?.(p水=1.0义10kg/m)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J

ml1020

-A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由图可见,注射器上一小格表示1mL,则水完全结冰后的体积为V冰一30mL

=30cm3;

由「=史可得,271nL纯清水的质量为:m水=p水丫水=lg/cm3x27cm3=27g,

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即m冰=m水=27g。

33

则冰的密度为:p冰=a=上邑=0.9g/cm3=0.9X10kg/mo

V冰30cI?

故答案为:30;0.9X103。

22.(2024春•淮阴区校级月考)“酱菜”是在萝卜干中加入调料拌匀,调料充分进入萝卜干

中,俗称“入味”,萝卜干腌得越入味越好吃。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入味是由于分子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夏天腌制萝卜干比冬天腌制萝卜干更容易入味,是因

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解答】解:调料充分进入萝卜干中,俗称“入味”,萝卜干腌得越入味越好吃,入味是

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故答案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54分)

23.(3分)(2024春•肇源县月考)如图,小球沿光滑的斜面滚下,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

图。(O点为小球重心)

第12页共22页

【解答】解:小球沿光滑的斜面滚下,不受摩擦力作用,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

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这两个力都作用在小球的重心O上,如图所示

24.(3分)(2024春•阜平县月考)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v

【答案】

【解答】解:小球随车一起向右做速度为V的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小球在竖

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过球心分别沿竖直向下、竖直向上的方

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分别用符号G、F表示;如图所示:

第13页共22页

F

V

25.(7分)(2024春•玄武区校级期中)十一期间,小红去泰山旅游,从泰山捡回来几块泰

山石当作纪念,他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泰山石的密度。

HHW

加水到标记取出泰山石再加水至标记

图2

(1)小红摆放好天平后,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

的位置如图1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

(2)小红通过图1所示方法测得泰山石的密度5.16X1Q3kg/m3o

(3)小红想测另一块泰山石的密度,由于石头太大,难以放入量筒中,他重新设计了如

图2所示的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泰山石的质量为mi;

②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泰山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

③取出泰山石,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2

④向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

⑤泰山石的密度表达式p石=_」一p(水的密度为p水)。

m3~m2

(4)小红发现第二次测量中(如图2所示)取出泰山石时沾了很多的水。请你分析一下,

第二次测量中,算的密度值(不考虑吸水)与泰山石实际密度值相比偏小(选填“偏

大”“偏小”或“不变”)。若想避免此操作带来的误差,则应如何改进?①用天平测出

第14页共22页

泰山石的质量为mi;

②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泰山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并测得烧杯、

泰山石和水的总质量为m2;

③取出泰山石,向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

【答案】(1)左;(2)5.16X103;(3)——p水;

m3-m2

(4)偏小;

①用天平测出泰山石的质量为mi;

②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泰山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并测得烧杯、

泰山石和水的总质量为m2;

③取出泰山石,向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H13;

泰山石从水中取出时带出一部分水,当倒入水时泰山石带出的水已经补充到烧杯中,泰

山石的质量和体积测量值是准确的,所以泰山石的密度测量值也是不变的。

【解答】解:(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此时指

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由图乙可知,泰山石的质量为:m=50g+1.6g=51.6g;

由图丙可知,泰山石的体积为:V=40mL-30mL=10mL=10cm3;

故泰山石的密度为:p=—=-i^2-^-=5.16g/cm3=5.16X103kg/m3;

V10cm

(3)①用天平测出泰山石的质量为mi;

②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泰山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

③取出泰山石,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2

④向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

,一m水

加入水的质量为:m水=ni3-m2,力口入的水的体积即泰山石的体积为:V=V水=-----=

P水

m3~m2

P水

⑤泰山石的密度表达式p石=巴~=————p水;

Vm3-m2小

(4)泰山石从水中取出时带出一部分水,使得加入水的质量偏大,水的体积就偏大,则

第15页共22页

泰山石的体积偏大,根据p=a可知,所测密度偏小;

V

改进:①用天平测出泰山石的质量为mi;

②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泰山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并测得烧杯、

泰山石和水的总质量为m2;

③取出泰山石,向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

泰山石从水中取出时带出一部分水,当倒入水时泰山石带出的水已经补充到烧杯中,泰

山石的质量和体积测量值是准确的,所以泰山石的密度测量值也是不变的。

26.(7分)(2024春•靖江市校级月考)小薛和小程同学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

素“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老师提供了如下器材:长木板、弹簧测力计、大小和形状完全相

同且带挂钩的铜块和木块、细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沿

水平向右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内容:

丙长木板丁

(1)图甲图中长木板受到铜块对它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水平向右;(选填“向

左”或“向右”),若此时甲图中,增加拉力至5N,此时铜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

变(变大/变小/不变);

(2)比较图甲、乙两图,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图乙、丙两图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接触面所受压力相同;

(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时,小程将木块和铜块用细

线紧紧捆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如图丁所示,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与图丙进行比

第16页共22页

较。他的探究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5)上述实验结束了,小华把一本厚厚的书放在桌面上,用一根橡皮筋拉动它匀速前进,

然后在书和桌面之间垫几只圆柱形的铅笔,再拉动它前进,实验中没有使用弹簧测力计,

而是根据长度变化,比较摩擦力大小,该实验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

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答案】(1)水平向右;不变;(2)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大;(3)接触面所受压力;(4)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5)在压力相同时,

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解答】解:

(1)实验开始,用较小的力拉铜块,铜块没动,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摩擦力等于拉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右;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即使运动速度增大,滑动摩擦力也不变;

(2)甲、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可得滑动摩擦

力与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接触面所受压力相同;

(4)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相同,小程将木块和铜块做为一个整体放置在长木板上,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相同,故是错误的;

(5)使用橡皮筋拉动书时,由于橡皮筋会受到拉力,橡皮筋就会发生弹性形变,拉力越

大,形变程度越大,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就越大;书和桌面间垫几只圆柱形的铅笔,用橡

皮筋拉动书匀速前进时,橡皮筋的长度会变短,即书受到的摩擦力变小,故结论为:在

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故答案为:

(1)水平向右;不变;(2)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

接触面所受压力;(4)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5)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

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27.(4分)(2024春•宝丰县月考)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

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明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祛码时,木块两边所受的拉力

大小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第17页共22页

(2)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祛码换成一个质量较大的祛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木块受平衡力(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于

是小明把木块换成小车,并选择较光滑(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

继续完成实验;

(3)在左、右两盘放入质量相等的祛码,再将小车水平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

车的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不在同一直线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

【答案】(1)相等;(2)平衡力;光滑;(2)同一直线。

【解答】解:(1)由于左盘和右盘中祛码的质量相等,故木块两边所受的拉力相等。

(2)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祛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祛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木块

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木块还受平衡力的作用;此时木块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桌面对木块

有向左的摩擦力,向左的拉力、向左的摩擦力与向右的拉力这三个力平衡;为减小摩擦

力对实验的影响,当把木块换成小车,应选择较光滑的实验桌面,继续完成实验。

(3)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小车不能平衡,小车会

发生转动,设计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故答案为:(1)相等;(2)平衡力;光滑;(2)同一直线。

28.(6分)(2023春•广陵区校级月考)如图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

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

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U)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

端时的速度相等;

(2)若第二次实验小车在棉布表面运动,刚好滑到了棉布最右端,接下来继续在木板上

实验,最合理的操作方法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A.减轻小车的质量

B.减小斜面的倾角

C.降低小车释放的高度

D.增加木板的长度

第18页共22页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距离最近:棉布表面滑行距离较远:木板表面滑行

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填“快”或“慢”);

(4)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匀

速直线运动;

(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

律,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

维持;

(6)甲、乙、丙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的大小

排序为B。

A.AV甲〉AV乙〉AV丙

B.八丫甲=公丫乙=八丫丙

C.AV甲<AV乙<AV丙

【答案】(1)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2)D;(3)慢;(4)匀速直线运动;

(5)不需要;(6)Bo

【解答】解:

(1)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

(2)实验中需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当小

车在棉布表面运动,刚好滑到了木板最右端,说明木板不够长,只能增加木板的长度,

小车的质量和小车释放的高度不能改变,而增加木板的宽度不能完成实验,故D正确,

ABC错误;

(3)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

速度减小得越慢;

第19页共22页

(4)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即小车不受力,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做匀速直

线运动;

(5)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

因;

(6)甲、乙、丙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的初速度相同,末速度都为0,所

以速度的减小量是相同的,故选B。

故答案为:(1)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2)D;(3)慢;(4)匀速直线运

动;(5)不需要;(6)Bo

29.(12分)(2024春•雁塔区校级月考)房县酒文化源远流长,白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

之外还有极少量的微量元素,目前我国使用酒液的度数表示法称为标准酒度,是指在温

度为20℃的条件下,每100mL白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酒厂为得到相应的酒度,当酒

液蒸储出来后,需组织专业的勾兑师进行勾兑,勾兑一方面可以调整酒的度数,另一方

面还可保障酒的品质,现有60度和20度的酒液若干,酒液中的微量元素忽略不计。

(已知P酒精=0.8X10%g/m3,P水=1.oxl()3kg/m3,不考虑酒液混合后体积

的变化)

(1)100mL的20度酒液中所含酒精体积是多少?

(2)现有100mL45度的白酒,求该白酒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