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辽宁省普兰店区第二中学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6/36/wKhkGWbPW3SARvy_AALyqRXIdeY416.jpg)
![2025届辽宁省普兰店区第二中学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6/36/wKhkGWbPW3SARvy_AALyqRXIdeY4162.jpg)
![2025届辽宁省普兰店区第二中学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6/36/wKhkGWbPW3SARvy_AALyqRXIdeY4163.jpg)
![2025届辽宁省普兰店区第二中学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6/36/wKhkGWbPW3SARvy_AALyqRXIdeY4164.jpg)
![2025届辽宁省普兰店区第二中学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6/36/wKhkGWbPW3SARvy_AALyqRXIdeY41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辽宁省普兰店区第二中学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B.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C.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D.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2.黄炎培说:“在东半个地球大陆上边,建造一所新的大厦来。这大厦是钢骨水泥的许多柱子撑起来的。这些柱子是什么?第一是中国共产党,还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分子,这些单位就是一根一根柱子。这钢骨水泥是什么?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人民民主统战线。”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大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B.“柱子”体现了平等团结的愿景C.“第一”凸现共产党领导地位D.“钢骨水泥”体现社会主义性质3.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80%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其中梨树县还发展了“海选”方式,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即把原来用“海选”提名初步候选人的方式,发展成正式选举。以上尝试说明A.中国开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B.直接民主选举得到全面贯彻C.基层民主选举获得了新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完善4.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功绩,表述正确的是A.确定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纲领B.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C.确定建立独立、自由、富强新中国D.确立了与国民党开展合作的方针政策5.明代陶瓷大规模外销始于明中期,自成化、弘治起,大量中国瓷器被运往东亚、东南亚一带,通过转运销往南亚、中东地区。据此推断当时A.朝贡贸易获得迅猛发展 B.殖民扩张带动瓷器外销C.瓷器设计符合西方审美 D.海上私人贸易日益兴盛6.下表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组建的新政党。这表明当时名称成立时间成立地点领导人中国民主建国会1945年12月16日重庆胡厥文、章乃器等中国民主促进会1945年12月30日上海马叙伦、周建人等九三学社1945年9月3日改名,1946年5月6日成立重庆许德珩等A.各党派已达成政治共识 B.政治协商制度开始形成C.和平民主成为社会潮流 D.国民党结束了一党独裁7.希腊发现了古埃及纸草,中国出土了拜占庭琉璃器,朝鲜出土了唐三彩。以此可以解读下列概念中的A.殖民主义 B.文化传播 C.军事征服 D.宗教扩张8.米谷先生取材1954年日内瓦会议,创作了下图漫画《日内瓦的喜剧——美国大使在与一位“不存在”的对象谈判》。漫画表明A.新中国取得了对美外交的胜利B.印度支那问题得以和平解决C.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美国仍坚持敌视新中国政策9.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增加12倍,反映了:()A.经济稳定 B.财经根本好转C.合理调整工商业 D.人民收入增加10.如图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振华织造厂的服装广告。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人们对服饰的款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B.一些民族工商业者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C.电话已经成为商业广告的营销策略之一 D..民族工业已经彻底摆脱外国资本的控制11.如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据此可知,北宋四监司A.明确各级职责提高行政效率 B.实行地方分权,完善决策机制C.加强对地方机构的制约与监察 D.健全完善地方权力组织架构12.为了增强说服力,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演说的时候,常常借鉴和模仿戏剧表演中的肢体动作和情感手段,将听众引向“愤怒”、“嫉妒”和“怜悯”。据此推论,这一独特的演说方式A.彰显了城邦民主特色 B.丰富了公民文化生活C.增加了城邦决策风险 D.塑造了公民理性精神13.学界普遍认为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因为狄俄尼索斯是葡萄之神,所以早期戏剧主要是描写神的世界,公元前5世纪戏剧出现越来越多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一变化反映了A.戏剧服务对象转向民众 B.宗教信仰丧失主导地位 C.人文主义思想逐渐兴起 D.戏剧创作开始面向生活14.1936年5月5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明确放弃反蒋口号。这表明当时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深远 B.国内阶级矛盾已经解决C.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民族解放 D.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15.下面是1700~1800年英国国内工业品消费占整个工业品消费比重变化情况统计图(单位:%)。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海外市场不断扩大B.资本积累引起消费水平下降C.工业产值略有滑坡D.经济危机导致产品严重滞销16.在欧洲历史上某本著作中,作者把修道院描绘成了俗人的乐园和学校,那里唯一的院规就是“干你愿意干的事”。这本著作是A.普罗泰戈拉的《论神》 B.拉伯雷的《巨人传》C.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D.雨果的《巴黎圣母院》17.孙中山说:“……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上最大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并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①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②完成了民主革命思想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变③把不同性质的革命混为一谈④对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有正确的认识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18.“官利”,又称“正息”“股息”“股利”,作为一种利润分配方式,在近代中国长期普遍存在,与西方股份制企业股息视利润多少而定的分配方式不同,官利一旦购买,无论该企业经营状况如何,必须支付。据此判断,近代的“官利”制度A.缘于洋务军工企业筹资的需要B.促进中国民族工业的顺利发展C.深受传统社会商事习惯的影响D.有效抵制了西方国家资本输出19.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的十个法表,被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一过程说明A.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贵族的利益肯定受到制约C.罗马法法律体系渐趋完善 D.平民取得罗马法的制定权20.民国《大公报》曾发表通讯,为东北流亡学生呼吁:“十七年前父母逃亡,十七年后子女又流浪,东北两代人交的都是厄运。……因军事关系,东北师生心理上大感不安,学生成群结队入关,想找到一个安定的读书环境。”通讯中的“军事关系”最有可能是指A.日军侵占东北三省 B.抗日战争全面爆发C.国民政府扩大内战 D.国共进行淮海决战21.一位历史学家在一篇研究近代中国史的论文中,描述某一事件:“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运动——反帝国主义运动。……一方面是争回我国在山东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请问此事件是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C.卢沟桥事变 D.文化大革命22.北宋初期,朝廷重视科举选士,但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者纷纷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在民间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植的共同推动下,书院得以蔚然肇兴。据此可知宋代A.书院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 B.理学兴起推动了书院发展C.书院兴起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D.书院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23.康熙帝(1662~1722年在位)为维护国家主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下图所示斗争A.推动了问题的顺利解决B.与平定“三藩之乱”同时进行C.为打击噶尔丹分裂势力创造了条件D.为我国东北边防带来了200余年的安定24.周灭商后,周公在总结商朝灭亡的教训时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天命靡常”。这一思想A.巩固了西周的封建统治 B.符合先秦儒学的追求C.具有重天命、轻人事的特点 D.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础25.如图是兴起于17世纪的中俄“万里茶道”示意图。其路线是从汉口出发,北上经过河南、山西、内蒙等地,进入俄国,最远到13000公里外的圣彼得堡。汉口成为这条漫长商路起点的原因是A.依托于“湖广熟,天下足”丰富物产B.这里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最高的地区C.这里是地域性商业群体商帮的诞生地D.位于九省要津便于汇集南方各地茶叶26.晚清民国时期,女子的社会地位不断发生变化,而评价女人“美丽”的标准也不断演化。下表反映了时间美丽女人标准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年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1920—1929年才华横溢的女人1930—1939年穿着时髦的名媛1940—1949年投身政治的名女人A.女性经济地位得到提高 B.近代教育推动男女平等C.女子开始关心国家命运 D.社会价值风尚发生变化27.(09年四川卷)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之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A.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C.圈地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确立28.1929年苏联进口机械设备在当年进口中所占比重为30.1%,1937年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苏联需求量的0.9%。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在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工业化方针的实施C.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贸易保护主义盛行29.“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引起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法国赔款提供资本 B.发展军事工业刺激经济C.德国自然资源丰富 D.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30.三国曹魏时时期曹操在用人方面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一时谋臣如云,猛将如雨,其子曹丕即位后采取九品中正制以维护统治,这种变化A.不利于官僚政治的发展B.激化了曹魏政权和豪门士族的矛盾C.使君主进一步掌握了选拔官吏的选拔权D.变换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的发展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崔寔(shí)(?——约170)涿郡安平人。少时沉静,喜好典籍。出身官宦世家,有学术传统修养。桓帝初年,拜为议郎,后出任五原太守。五原郡地处西北,天气寒冷,土地宜植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崔寔到任后,支持和教导百姓种麻、纺绩,使民“得以免寒苦”。面对西北民族矛盾,崔寔练兵马,严烽候,积极防御,遂得以安定。后崔寔因病征召还京,与诸儒博士共杂定《五经》,后撰《政论》。在《政论》中,他针对当时奢侈成风、上下匮乏、犯法者众多的情况,提出尚严用刑、网罗贤士、治贪养廉等办法解决问题。另著有反映东汉庄园经济的中国第一部月令体农书《四民月令》。崔寔于建宁年间病卒。——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崔寔的主要历史活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崔寔的历史活动体现的统治思想。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通过战争的方式,推翻了幕府的统治。随后,又推行"废藩置县",完成了中央集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1870年12月,明治政府成立工部省,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官营金业。1873年,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近代"模范工场",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1881年,明治政府又设立了农商务省,对官营主义和干涉主义进行了反省,开始将大批官营企业出售给民间人士经管。此后,日本出现了工业革命的热潮。——摘编自冯玮《日本通史》材料二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陆续以官办及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形式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垄断了纺织、航运、煤矿等部门。进入80年代,这些企业大多经营困难。1895年7月,清政府确定了"恤商惠工"的基本经济政策。1898年,又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设农工商总局。190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商部,以爵赏为核心,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工业、商业、矿山、铁路、商会的奖励章程和法令。在此期间,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的局面。——摘编自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日本近代工业化启动的特点,并简析19世纪末日本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与本明治政府在发展经济上的相似做法,并简析其影响。(3)以明治政府和清政府为例,说明政府在发展经济中应重视的问题。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故中国之教,得孔子后而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君营其室。——夏曾佑《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2)作者对秦始皇、汉武帝持何种态度?其主要依据是什么?(3)你认为作者评价孔子、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标准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材料中投票人在不认识当事人的情况下,仅凭个人感觉,让人代为投票的现象,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不是真正的民主和理性的判决,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雅典民主的局限,而不是充分的民主,A项错误;雅典的陶片放逐法对维护民主政治起了一定作用,C项错误;材料中雅典的陶片放逐法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不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D项错误。2、D【解析】
根据“这钢骨水泥是什么?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人民民主统战线”,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主义性质体现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无法体现社会主义性质,D解读有误,符合题意,故选D;根据“在东半个地球大陆上边,建造一所新的大厦来。……这些柱子是什么?第一是中国共产党,还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分子,这些单位就是一根一根柱子”可知,“大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体现共产党领导地位,“柱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还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分子的平等团结,ABC解读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3、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推行“海选”及“一次性投票选举”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不断创新民主形式,取得较大进步,故C项正确;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使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排除A项;我国实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间接的民主形式,排除B项;题干信息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C。4、A【解析】
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共产主义,选项符合题意,故A正确;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是在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上,B错误;“确定建立独立、自由、富强新中国”是中共七大的内容,C错误;“确立了与国民党开展合作的方针政策”是在1923年的中共三大上,D错误。5、D【解析】
据材料结合所学明代史实可知,明代海禁政策推行后,官方贸易受阻,大量中国瓷经由私人贸易销往国外,材料体现了海上私人贸易日益兴盛的现象,故D正确;“朝贡贸易”输出海外陶瓷数量有限且明中后期后贸易受阻,故A错误;殖民扩张与明朝陶瓷销往海外无直接关系,故B错误;C项中“西方”与材料中“东亚,东南亚一带”不符,故C错误。6、C【解析】
材料信息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纷纷成立。这表明抗战胜利后,追求和平民主成为社会潮流,故C正确;各党派是否达成政治共识没有体现,故A错误;政治协商还没有成为一种制度,故B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国民党没有结束一党独裁,故错误。7、B【解析】
希腊发现了古埃及纸草,中国出土了拜占庭琉璃器,朝鲜出土了唐三彩,说明不同地区之间有经济文化交流,B正确;古埃及和希腊、中国和拜占庭之间不存在殖民主义、军事征服以及宗教扩展,排除A、C、D。8、D【解析】
材料“1954年日内瓦会议……美国大使在与一位‘不存在’的对象谈判”反映了日内瓦会议时期美国仍然坚持敌视新中国政策,拒绝与中国代表接触,故D正确;日内瓦会议的成果并不能说明新中国取得了对美外交的胜利,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印度支那问题得以和平解决,而是说明美国敌视中国,故B排除;新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表明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故C排除。9、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49-1951是我国的三年调整时期,这一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调整物价,调整工商业等措施,使工农业发展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增加12倍,说明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故选A;BD与50年的国情不符,C项是措施不是结果,排除。10、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环境,资金缺乏,技术力量薄弱,始终未摆脱对外国资本主义的资本与技术依赖,故D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图片中“原料、式样、颜色、尺码”等信息反映人们对服饰的款式、质量要求较高,“振华”表明民族工商业者的强国爱国意识,服装广告底部留有电话信息表明电话已成为商业广告的营销手段,故ABC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1、C【解析】
材料中的北宋四监司是路的下属机构,路是北宋的监察区,四监司分化了地方的军权、司法权、财政权等,这就加强了对地方机构的制约与监察,故C正确;北宋采取的分化事权措施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A排除;四监司不是决策机构,B排除;D错在“完善”,故排除。12、C【解析】
为了增强说服力,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演说的时候,借鉴和模仿戏剧表演中的肢体动作和情感手段,以赢得公民的支持,这反映了直接民主的弊端,直接民主增加了城邦决策风险,故选C;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的演说方式容易使公民失去理性,作出感性决策,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借鉴和模仿戏剧表演中的肢体动作和情感手段”,联系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分析解答。13、C【解析】
公元前5世纪,民主政治日益完善,使得当时人们的关注点从“神”变为“人”,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兴起,故C项不符合题意;古希腊戏剧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民众,没有发生转变,排A项不符合题意;戏剧内容转变适应了当时市民政治生活的需求,“宗教丧失主导地位”与史实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D项“开始面向生活”与史实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14、C【解析】
1936年5月5日,中共明确放弃反蒋口号。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日之间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明确放弃反蒋。这说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民族解放,故选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1937年正式建立,排除A;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但并未解决,故排除B;此时敌后抗日根据地还未建立,故排除D。15、A【解析】表格显示国内工业品消费逐渐下降,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开展后,大量商品销往国外,导致图中下降趋势,故A项正确;国内消费水平并没有下降,故B项错误;工业产品质量材料中没有说明,故C项错误;此时英国没有经济危机,故D项错误。16、B【解析】
依据材料“作者把修道院描绘成了俗人的乐园和学校”“干你愿意干的事”来看,这本著作强调了人的重要性,可知这应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作。拉伯雷的《巨人传》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B正确;普罗泰戈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A排除;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开启了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C排除;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代表作,D排除。故选B。17、A【解析】
材料“……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体现的是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正确;孙中山并未向社会主义思想转变,②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其高度认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表明其把不同性质的革命混为一谈,③正确;材料未涉及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④错误。因此A符合题意,BCD排除。故选A。18、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官利”的产生与西方股份制企业大为不同,不是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与传统的商事习惯有关,故选择C选项;结合所学,洋务军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清政府,与“官利”无关,故排除A选项;“官利”与企业经营状况无关,这会锉削部分公民的购买积极性,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且无法有效抵制西方国家的资本输出,故排除B、D选项。19、A【解析】
依据材料“古罗马平民的努力”、“引起平民不满”,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平民斗争的产物,它的形成表明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A正确;依据材料“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并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是习惯法的汇编,因此它依然保护贵族的利益,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导致《十二铜表法》的形成,而不是罗马法律体系的完善,C错误;依据罗马法的发展过程可知,罗马法依旧是罗马贵族制定的,平民未获取罗马法的制定权,D错误。故选A。20、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军事关系”,东北学生要找一个“安定的读书环境”,逃亡关内,十七年前是因为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十七年后即1948年,是因为国民政府扩大内战,C选项符合题意;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指的是九一八事变,与“十七年后”不符,A选项错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在1937年,距离九一八事变过去只有六年的时间,B选项错误;1948年国共进行的淮海决战,是以徐州为中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展开的,与东北学生流入关内无关,D选项不符合题意。21、B【解析】材料信息“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说明该事件是五四运动,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明确反帝,故A项错误;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没有涉及青岛主权问题,故C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已经独立,更不涉及青岛主权了,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定。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由此判定这是五四运动。22、A【解析】
根据材料“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等信息可知,宋代在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的背景下,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为朝廷选士服务,即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故A正确;材料中不能看出理学兴起与书院发展的关系,故B错误;教育形成完整体系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且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书院成为学术研究中心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故D错误。23、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图表型材料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康熙一生重大事件的记忆能力。图中的地理位置涉及到的是抗击沙俄的斗争,但没有带来200余年的长期安定;时间上在、三藩之后,故C项表述正确。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康熙帝·抗击沙俄24、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周公“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民本思想,与先秦儒家“德治”“轻徭薄赋”的“保民”思想的内涵基本一致,故选B项;A项错在“封建统治”,排除;材料认为只有实行德政,关爱百姓,才能得到天的估助,统治才能延续,实际上重于人事而虚于天命,故C项错误;分封制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井田制的建立以及王权的巩固、国家机器的强化,故D项错误。故选B。25、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从武汉循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称,中俄“万里茶道”以汉口为起点正体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故D项正确;中俄贸易与湖广的粮食大省地位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中俄茶贸易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无关,排除B项;明清时期著名的地域性商帮为“徽商”与“晋商”,排除C项。故选D。26、D【解析】
评价女性的标准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从服饰、婚姻思想,再到政治,说明社会价值风尚在变化,选项D正确;近代中国女性的经济地位并未有明显提高,排除A;材料未反映出教育的作用,排除B;选项C错在“开始”,排除。27、B【解析】
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排除ACD。28、B【解析】
材料表明苏联机器进口的比重由30.1%变为0.9%,说明苏联经济建设所需的机器设备由部分进口到已基本自给,这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B项正确;斯大林上台之后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排除A;苏联是计划经济体制,因此不会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排除C;进口比重占需求量的比重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自产能力的提升,而非贸易保护主义,排除D。29、D【解析】
根据“1871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年德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所以德国工业能够以巨人般步伐前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故选D项;ABC都是德国经济进步的部分因素,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ABC项。故选D。30、A【解析】
九品中正制容易导致社会阶层固化,不利于官僚政治的发展,A正确;九品中正制维护了豪门士族的政治特权,是曹魏政权和豪门士族的妥协,排除B;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权力在地方,排除C;九品中正制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并未发生改变,排除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活动:加强基层治理,关心民众疾苦;因地制宜,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经略边疆,稳定边境;撰《政论》提出治国主张;著农书指导农业生产。(2)思想:民本;重农;文明教化;外儒内法;吏治(尚贤、廉政、法治,答括号里的也可);平治天下。【解析】
(1)活动:根据材料“使民‘得以免寒苦’”可知,崔寔加强基层治理,关心民众疾苦;根据材料“五原郡地处西北,天气寒冷,土地宜植麻枲……支持和教导百姓种麻、纺绩”可知,因地制宜,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根据材料“崔寔练兵马,严烽候,积极防御,遂得以安定”可知,崔寔经略边疆,稳定边境;根据材料“崔寔……与诸儒博士共杂定《五经》,后撰《政论》。在《政论》中,他……提出尚严用刑、网罗贤士、治贪养廉等办法解决问题”可知,撰《政论》提出治国主张;根据材料“另著有反映东汉庄园经济的中国第一部月令体农书《四民月令》”可知,著农书指导农业生产。(2)思想:根据材料可知,崔寔重视百姓,休农书可知其主张民本,有重农思想;根据材料“他针对当时奢侈成风、上下匮乏、犯法者众多的情况,提出尚严用刑、网罗贤士、治贪养廉等办法解决问题”可知,崔寔思想中有文明教化、外儒内法、吏治、平治天下等思想。32、(1)特点:自上而下的方式;政府积极推动;缺乏民主政治的保障;具有后发优势。原因: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发展障碍;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政府鼓励和扶持资本主义的政策;战争赔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本。(2)做法:成立经济管理部门;制定经济政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由直接投资办厂逐渐转向鼓励民间投资。影响:突破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抵御西方的经济侵略;调动民间投资的热情,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高民族资产阶级地位;推动中国近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流运输项目融资担保合同汇编
- 2025年度绿色能源项目融资居间合作协议范本
-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 林业行业会计个人工作计划
- 财务信息化建设方案计划
- 学习成果与展示活动计划
- 前台工作中的情绪管理技巧计划
- 幼儿思维训练活动的开展计划
- 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图书服务计划
- 2025年立方氮化硼晶体合作协议书
- 成品仓库管理培训手册成品库人员岗位职责与作业指导书
- 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 《自主创新对于钢结构发展的重要性》2400字
- 食品采购与进货台账
- 2023年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6284-2006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 GB/T 1094.1-2013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 制药工程导论课件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课件
- 古代历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课件
- 2023年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