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2/11/wKhkGWbPS1yAc93qAAHe6ykEbfU418.jpg)
![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2/11/wKhkGWbPS1yAc93qAAHe6ykEbfU4182.jpg)
![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2/11/wKhkGWbPS1yAc93qAAHe6ykEbfU4183.jpg)
![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2/11/wKhkGWbPS1yAc93qAAHe6ykEbfU4184.jpg)
![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2/11/wKhkGWbPS1yAc93qAAHe6ykEbfU41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墨子宣扬“兼爱非攻”,韩非子主见“以法治国”,这些主见的着眼点都在于A.宇宙时空B.君主权力C.社会秩序D.个人价值【答案】C【解析】【详解】孔子提倡礼是为了维护等级秩序,老子无为而治是为统治者提出的治国主见,墨子兼爱非攻也是在维护社会秩序,韩非子以法治国也是治理国家的主见,因此,这四者都是着眼于社会秩序,C项正确。“礼、无为、兼爱、法治”均不体现宇宙时空,A项错误。题干均是主见君主应当如何治国和对待臣民,并非强调君主权力的大小,B项错误。题干无法体现个人价值的大小或实现与否,D项错误。2.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记载:“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惟天时求民主”,人主只有能“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这反映了,先秦时期A.已孕育了近代民主思想B.民本思想成为统治合法性依据C.天命权威转为君主专制D.儒家希望假借天命制约统治者【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意为百姓的愿望恳求,上天总是听从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意为上天所看到的来自于百姓所看到的,上天所听到的来自于百姓所听到的,“惟天时求民主”意为上天总是在找寻能够为民做主的人,君主只有顺应民心,才能获得上天的认可,这都反映了“民”对于君主获得上天认可,进行统治的重要性,体现出民本思想成为统治合法性的依据。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民本思想是强调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但仍是君主实权统治,没有给予人民权利,不等于近代民主思想;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君主专制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侧重点是民本不是天命。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3.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汲取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力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持续C.现实统治须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单一的学说难以适应困难的统治须要,新道学适应了西汉初期修养生息、复原生产、巩固政权的须要,而新儒学适应了武帝加强中心集权的须要,C选项符合题意。王国力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选项解除。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而不能体现对百家争鸣局面的持续,B选项解除。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剧烈的排它性,无法体现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选项解除。4.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高校》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C.中西文化沟通限于传教士之间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由“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关文,在西方引起轰动”可以看出此时期西方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中“普遍接受”肯定化了;C项是对材料的曲解,传教士成为了中西文化沟通的传播者;D项中“政治革命”材料中没有体现。考点:文化沟通·东学西渐·中国传统文化的外传5.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改变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儒帽裹僧头”“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信息说明李贽违反传统的礼教,明显是想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C项正确;李贽批判儒家思想,不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故A项错误;明代妇女地位低下,李贽主见男女同等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追求超然物外的自由,故D项错误。6.斯塔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好用性的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A.强调“德治”和“民贵君轻” B.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C.强调“仁”和“仁政” D.强调“有教无类”和“温故知新”【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强调的是儒学的社会好用功能,它主要从个人、家庭、政府、教化和文化等方面强调信义和社会责任,即在维护社会安定秩序方面主见个人不能逾越礼制和要有社会担当,B正确;“仁政”、“德治”和“民贵君轻”都是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表现,不是好用性的道德体系,A、C选项错误;“有教无类”是孔子教化思想的体现,不是好用性的道德体系,解除D。7.他的名字紧紧与“第一次建立在人权和正义原则基础上的”法国大革命连接在一起;“他是法国大革命的导师”;“他是真理和自由的提倡者,恶劣习俗的讨伐者,人道主义的保卫者和人民神圣权利的复兴者。”在近代西方思想家中能享有如此评价的是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学问运用学问的实力,材料强调该启蒙思想家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伏尔泰的的观点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有限,故A项错误;孟德斯鸠的观点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有限,故B项错误;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干脆推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深化,因此“他是法国大革命的导师”,故C项正确;康德的观点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有限,故D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启蒙运动·卢梭的思想8.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是法国闻名的启蒙思想家。在下列孟德斯鸠关于国家政治的主见中,与伏尔泰的主见不同的是A.反对君主专制 B.法律是理性的体现C.主见君主立宪 D.人人生而自由同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学问的驾驭实力。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是法国闻名的启蒙思想家。A选项是两者共同的主见;B选项是孟德斯鸠的思想,不是伏尔泰的思想;C选项说法正确,都是二人的思想;D选项是双方共同的主见。9.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A.起先以人作为学术探讨的核心B.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C.主见以世俗政权取代神权统治D.反对宗教神权对人性的束缚【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主见人性的解放,反对宗教神权对人性的束缚,故D正确;在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使人起先作为学术探讨的核心,A错误;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是启蒙运动时期,B错误;主见世俗权力取代神权统治,是在宗教改革时期,C错误。10.马丁路德主见每个基督教徒都有干脆阅读和理解《圣经》的权利,人人都可以干脆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基督教徒的数量明显增加【答案】B【解析】【详解】马丁路德主见每个基督教徒都有干脆阅读和理解《圣经》的权利,人人都可以干脆与上帝沟通,使得人们在宗教信仰上得到了自主权,即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B正确;马丁·路德的主见依旧是强调人们要虔诚信仰,解除A;马丁·路德认为信徒可以和上帝干脆沟通,这强化了上帝的地位,解除C;马丁·路德影响的群体是基督徒,数量并未有明显增加,解除D。11.布克哈特说:“16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已经达到了最高峰,但不行否认的是,意大利此时已经发觉自己处于一种严峻的道德危机中间,就是最好的人也逃脱不掉。”这说明白当时A.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走向衰落B.全盘接收古希腊文化产生的弊端C.人文思想使个人主义过渡泛滥D.对基督教义的信仰出现了空前危机【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意大利此时已经发觉自己处于一种严峻的道德危机中间,就是最好的人也逃脱不掉”说明人文思想使个人主义过渡泛滥,C正确;此时文艺复兴是高潮,A错误;全盘接受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西方始终信奉基督教,并不是受到危机,D错误。12.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主见人追求财宝和现世的华蜜,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的力气来防卫和爱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宝”。由此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索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相比,突出强调了:A.人性解放 B.同等自由C.要批判神权统治 D.要构建民权政府【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的力气来防卫和爱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宝”并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主提出了新的社会构想,主见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即要构建民权政府,故D项符合题意;AC是文艺复兴的内容,解除;材料没有体现同等自由,解除B。13.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最终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们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A.理念是万物的本原B.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索D.人是万物的尺度【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苹果的故事,说明独立思索的重要性,C正确。A项是柏拉图的哲学观点,解除。B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解除B;D项是普罗泰格拉的观点,解除。14.社会契约论认为:社会契约是人民之间一种相互结合的行动,也是人民自由协议的结果……在由契约结成的国家里,由于国家体现了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因此人民当然拥有国家的主权。这一言论A.科学的分析了国家产生的缘由B.有力的批判了“君权神授”理论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同等D.为全人类描绘了美妙政治蓝图【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主要针对君主专制和君权神授提出了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并未科学指出国家产生的缘由,故A选项错误;B选项材料中体现了国家是有社会契约构成的,故有力批判了“君权神授”,所以B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有关于法律的描述,为此C选项无法体现,故错误;启蒙运动的政治蓝图多为资产阶级描述而非全人类,故D选项错误。15.“四大独创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折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独创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答案】B【解析】本题涉及的是中国古代四大独创的影响。从“四大独创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可以看出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划分了近代世界和中世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此可以得出它促进近代化进程的结论,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的事务是文艺复兴;C、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属于望文生义。16.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缘由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缘由是A.国家政策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发展C.元朝的高压统治D.科考功名的须要【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的“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部分缘由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下功夫”可推断出元朝曾中断科举制,读书人起先转向元曲的撰写,反映了元曲的兴盛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故A项正确。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与材料相冲突。17.据《资治通鉴》记载:“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时穆宗荒纵,为之改容,悟其笔谏也。”柳公权擅长的书法是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答案】B【解析】柳公权擅长楷书,这是基本识记点,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小篆是李斯擅长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解除;行书是王羲之擅长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解除;草书是怀素、张旭擅长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解除;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18.它“使人们的相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領域,由宏现领城延长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相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靠。“它”指的是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普朗克的量子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牛顿的经典力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牛顿的经典力学解决了物体在低速运动时的宏观运动规律,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无关。而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状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别状态。这种相识的改变与题干说法一样,故答案为C项,解除AD项。B项探讨的是微观领域,解除。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9.西方基督教宣扬上帝创世说,认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是上帝创建的。这一说法在西方禁锢人们思想有一千多年,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缘由是A.基督教说教具有麻痹性 B.欧洲封建教会垄断了教化C.教会对挑战神学的“异端”残酷镇压 D.封建社会生产力和科学的满后【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得有效信息,相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推断的实力。依据材料关键信息“上帝创世说”、“西方禁锢人们思想长达一千多年”等,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本题主要考查教会统治下中世纪的欧洲相关内容。解读题干表述,可知,题目并未限制“干脆缘由”或“根本缘由”,因此,只要存在因果关系的说法均可入选。分析,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教会统治下中世纪的欧洲特征。综上,故,正确答案选A。考点:古代欧洲·教会统治下中世纪的欧洲·黑暗的欧洲中世纪20.1859年,达尔文发表基于“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论学说。尽管宗教界不断诋毁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但其学说在西方社会很快被普遍认可并产生深远影响。达尔文学说得以快速传播的主要因素是A.冲击宗教神学宇宙观世界观B.推动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C.符合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D.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符合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故答案为C项。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已经冲击了宗教神学的宇宙观世界观,A项不是主要缘由,解除;B项是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影响,不是产生广泛影响的缘由,解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是在19世纪30年头,解除D项。21.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独创,瓦特的改良给它加上了一个分别的冷凝器,这就使蒸汽机在原则上达到了现在的水平。”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干脆影响是A.标记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促进了英国制造工业的发展C.结束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 D.突破自然条件对工厂的限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改良蒸汽机的作用。瓦特的蒸汽机解决了机械工业中的动力问题,这就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为工业生产供应了便利的条件,因此答案为D。22.维新变法前夕,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再次强调“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这表明他A.提倡新学主见兴民权 B.坚决维护封建纲常伦理C.支持维新派政治变革 D.力主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材料“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反映了张之洞坚持中体西用思想,维护封建纲常伦理,故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兴民权思想主见,故A错误;中体西用思想不等于维新变法思想,材料不能说明张之洞支持维新派政治变革,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内容,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学生应当结合所学学问从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思想实质动身,即可解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3.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见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康有为此举意在A.树立孔子的权威 B.塑造孔子为改革先师C利用宗教反封建 D.借传统权威宣扬变法【答案】D【解析】【详解】康有为说孔子假托古圣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其主要目的是借助孔子的权威来宣扬自己的变法主见,D正确;孔子的权威始终都在,解除A;B只是借口而非主观意图,解除;康有为并未借用宗教力气,解除C。24.“戊戌维新之珍贵,在精神耳!看其形式,则殊多缺点……看其精神,则纯以国民公利公益为主,…….精神既立,则形式随之而进,虽有不备,不忧其后之不改良也,此戊戌维新之真相也。”(梁启超《康有为传》),在梁启超看来,戊戌变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起到了A.思想启蒙的作用B.救亡图存的作用C.政治变革的作用D.推动革命的作用【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戊戌维新之珍贵,在精神耳!精神既立,则形式随之而进,看其形式,则殊多缺点”可知梁启超强调的是思想启蒙的作用,A选项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未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B选项解除。戊戌变法变革政治以失败告终,C选项解除。推动革命与材料无关,D选项解除。25.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一再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西方科技如算学、矿学、化学等都是从中国学来的,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认为:孟子言治天下,皆曰与民同之,此真特别异议,全与西人议院同,这两人有如此相识是基于A.发展资本主义的须要B.打破华夷之辨的须要C.推动政治变革的须要D.削减运动阻力的须要【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洋务派强调中体优势、西学中源,维新派主见中国民主传统和议会做法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他们这样说的都是为了削减其向西方学习的阻力,D项符合题意;李鸿章不主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A项错误;两人的活动之前,中国的华夷之辨已经打破,B项错误;李鸿章并不主见政治变革,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摘编自郑振铎《晚清文选》材料二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大开国会……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可待也。……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材料三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学问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据材料一,归纳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内容。(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维新变法的意义。【答案】(1)内容:西方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
(2)特点:托古改制;中西结合
(3)意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意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解析】【详解】(1)内容:由材料“西学”和“西政”,可见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西方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2)特点:由材料“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知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可见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托古改制;中西结合。(3)意义:结合所学,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催化技术创新
- 2025年仿形铣床合作协议书
- Gypenoside-XLIX-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Benzimidazol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海的女儿深情读后感
- 甘南观光电梯装修施工方案
- 2025年胺类合作协议书
- 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项目建议书
- 橡胶坝砌块改螺栓施工方案
- 2025年度剧本杀剧本版权授权与收益分成合同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及安排表
- 2025年一种板式过滤膜装置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BMS基础知识培训
- 质保管理制度
- 2024年全国卷新课标1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解答题压轴题十七大题型专练(范围:第四、五章)(含答案)
- 2024年10月自考13003数据结构与算法试题及答案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激励机制(6版)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