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_第1页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_第2页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_第3页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_第4页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

主讲:侯颖(2009.4.12)本讲的主要内容一.儿童是语文教育和儿童文学的主体二.亟待改善的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三.儿童文学的点灯人:语文教师的重要担当四.优秀儿童文学的特征

第一节儿童是语文教育和儿童文学的主体

一、儿童研究要先于对儿童文学和语文教育的研究认识儿童是理解儿童文学本质和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关键,没有对儿童的认识就没有对儿童文学的认识也就是没有对小学生的认识,但是人类对儿童的认识却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儿童是发现的历史发现儿童的过程:西方16世纪发现了人,18世纪发现妇女,19世纪发现了儿童。近代之前中国社会对儿童的认识,用周作人的话来说,不是将儿童当作缩小的成人,拿圣经贤传尽量地灌下去,便将儿童当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子懂得什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到五四运动时期,启蒙主义先驱鲁迅周作人等从立人强国的思想出发发现了“儿童”独特的价值。儿童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

(一)儿童独特的存在感觉1.时间感觉与成人不同。儿童买时间。2.空间感觉与成人不同。特拉弗斯的《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儿童不仅在物理空间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还制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两个空间在儿童的感觉同样是真实的。游戏当真。

(二)儿童独特的价值观1、儿童以形象和美来认识事物,更趋于艺术的标准。圣·埃克絮佩利的《小王子》房子2.儿童以自己的好恶来作为评判标准,在对宝物的认同上也和大人不同。《汤姆索亚历险记》刷墙的情节描写3.对人生的得与失价值判断不同成人的价值判断往往盯在物质和表面的东西,儿童更多的是向精神和感觉的深层体验。五岁儿童大海请喝酒的感觉:诗意而绵长4.儿童接近大自然,他们对世界的看法都充满灵性。“我们大人在世间辛苦地生活,打算厉害,巧运智谋,已久惯于世界的因果的网,久已疏忽了、忘却了事物的这相。孩子们涉世不深,眼睛明净,故容易看出,容易道破。”___朱自强《儿童文学的本质》(三)儿童独特的心理空间。1.情感的泛灵性。皮亚杰研究儿童心理时发现,儿童的泛生论一直到12岁左右还存在在他的心理。如泰戈尔的《花的学校》:“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花在孩子的眼里是与人一样有生命的,他们像人一样要上学念书,学的不好也要被老师罚站。

2.心理的反本位性。儿童是不满足于现状的群体,他们要么希望自己是大人,与大人一样平起平坐,拥有与成人一样的力量智慧和能力,要么想象自己是一个小人儿,小到拇指那么大,可以钻来跑去,他永远不满足于现有的身体和能力.3.强烈的创造性。当儿童看见菜地里的一棵菜花的时候,他惊讶道:“啊,好大的一朵爆米花!”《夜间的火车》:“有一列长长的长长的火车/妈妈说/火车像蜈蚣在爬/爸爸说/火车正慢慢爬进车站/我说/火车有许多许多眼睛/却看不见我/我只有一双眼睛/就把火车全看见了”《夜间的火车》——高则远有一列长长的长长的火车/妈妈说/火车像蜈蚣在爬/爸爸说/火车正慢慢爬进车站/我说/火车有许多许多眼睛/却看不见我/我只有一双眼睛就把火车全看见了4.成长的漫游性。张天翼《罗文应的故事》格林童话《小红帽》5.思维的幻想性。日本儿童文学作家中川李枝子的《不不园》幼儿的小朋友用积木搭了一条大船,孩子们给自己的船命名为大象狮子号,因为陆地上最凶猛的动物就是大象和狮子,乘着这样的船到海里才能所向无敌,看看孩子们是如何捕获鲸鱼的,“把铁鱼竿上挂满蚯蚓吧。这样,鲸鱼一来,咱们马上就能钓。”儿童的心理感觉1.情感的泛灵性。2.心理的反本位性。3.强烈的创造性和感觉力。4.成长的漫游性。5.思维的幻想性。儿童是与成人完全不同的独立的文化拥有者他们在认识世界和感受自我方面,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但儿童又是生活在以成人为主体的世界中,儿童和成人是矛盾统一的整体,随着人的社会性的增强,人的价值认同感也不同,大多数成人已经阻隔了和切断了与儿童的联系,沟通成人与儿童世界的天使就是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儿童文学作家送给儿童的最好礼物,小学语文教师就是传递这些爱的礼物的天使。二、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育价值1、培养健全的精神品质2、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3、维护儿童大脑的平衡4、丰富语言学习5、交流的乐趣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本质是相通的。本节主要参考书:

1、马修斯的《哲学与幼童》

2、皮罗耶《孩子是个哲学家》

3、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

4、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第二节亟待改善的语文教育中的儿童文学一、教材中儿童文学种类发展不平衡,有的文体严重缺失

(一)中国民间文学的缺失(二)幻想丰富的童话缺失(三)动物文学的缺失(四)幽默文学的缺失(五)戏剧文学的缺失二、教材中儿童文学改编问题一二年级共选了23篇童话,其中20篇进行了改写,只有3篇没有进行改写,改写比例占到了86.7%,只有13.3%的作品没有进行改写。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巨人的花园》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花园的主人是个巨人,他外出旅行已有好久了。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孩子们吓坏了,四处逃散。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了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重庆市九龙坡区本课设计的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溢、允、墙、牌、添、训、覆、凝、辣、酷、愉、拆);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4.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丑小鸭》课文《丑小鸭》(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只有四百多字,原文《丑小鸭》翻译成汉语是六千多字,足足删掉了五千多字,改写后的《丑小鸭》已经完全丧失了安徒生原作中的童话色彩,变成了一种教材体的作品。课文《丑小鸭》如下:

太阳暖烘烘的。鸭妈妈在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一只只小鸭子都从蛋壳里钻出来了,就剩下一个特别大的蛋。过了好几天,这个蛋才慢慢裂开,钻出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鸡公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独,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能找吃的。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一天傍晚,一群天鹅从空中飞过。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空,又惊奇又羡慕。天气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趴在地上冻僵了。幸亏一位农夫看见了,把他带回家。一天,丑小鸭出来散步,看见丁香开花了,知道春天来了。他扑扑翅膀,向湖面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白天鹅呀!过程成长的过程就是人生的过程,过程要比结果重要。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和《西游记》要比《三国演义》《水浒传》精彩的主要原因,用著名红学专家周汝昌的话来说就是写出了人的成长的过程。在领略体会别人的成长过程中体会人生。三、儿童文学作品改编成教材应该注意的问题(一)忠实原作,能不改的尽量不改。如二年级上册人教版的儿童故事《蓝色的树叶》改自前苏联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瓦•奥谢叶娃的《蓝色树叶》,故事主人公的名字改成了李丽、林园园(二)改写者最好是能深谙儿童心理和儿童文学真谛的作家。这样的改写才可能接近儿童读者的心理和文学的原貌,尽量忠实原作。历史上比较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品改写,就是英国兰姆姐弟创作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三)改写的态度要严肃认真小心谨。儿童文学的种类很多,在改写的过程中,改写者要倾尽自己的才华为儿童创作,越是孩子的读物越是要认真负责。儿童时代接触的读物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阅读和对文学的兴趣,可能因为改写本《丑小鸭》的枯燥无味,障碍孩子对安徒生童话的理解,如果是那样,教材改写者的责任可谓罪莫大焉!(四)改写者的语言要符合汉语的习惯和儿童接受语言的层级需要。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选了22首儿歌,如改自郑春华创作的儿歌《轻轻地》:“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四、语文教材中课后思考练习题设置问题第一,课后习题设置僵化,基本一致的模式化的问题设置。第二,倾向性的答案,障碍文学的模糊思维和形象思维。第三,政治、道德、知识等教育高于审美教育。第四,篇章知识的习得高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工具性要求高于人文性培养。第三节儿童文学的点灯人:语文教师的重要担当(一)本职工作的硬性指标:(二)人的文学阅读乐趣使然:(三)对儿童文学的认识误区(四)语文教师的修养:(五)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一)本职工作的硬性指标:

1、学科性质: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2、阅读教学目标锁定: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二)人的文学阅读乐趣使然一是人们喜欢它;二是作品包含着冲突—冲突正是人类生命的核心;三是作品的冲突把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唤醒;四是作品牵动人们的情感,让读者能够宣泄自己的感情;五是人们希望通过作品为自己提供生活参照;六是缓解生活压力(三)当下一些人对儿童文学的认识误区1、读经热和知识热的兴起,阻碍了人们对儿童文学的接收2、对儿童文学本身认识的偏颇:(1)文学作品是识字、阅读的工具(2)儿童文学就是消遣娱乐,没有价值;(3)强制推荐、功利阅读大部头名著(4)低估儿童的审美能力,(四)语文教师的修养:语文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科有充分而深入的了解语文教师尤其要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学修养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扎实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五)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1、具有慧眼,选择经典的儿童文学版本。比如说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西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森林报》、《昆虫记》、《夏洛的网》等。2、眼界开放,推荐的书目要广泛。几米绘本,蔡志忠的漫画、敖幼详的《龟兔赛跑:现场推论》卜劳恩的《父与子》等。3、具有爱心,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4、明确责任,推荐给学生读的书自己要先读。本节参考书:1、朱自强《小学语文文学教育》东北师大出版社。2、王泉根《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广东教育出版社。3、诺德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台湾天卫图书有限公司4、梅子涵著《阅读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5、陈恩黎著《孩子,让我陪你一起成长》,明天出版社第四节优秀儿童文学的特征一、儿童文学的主题鲜明、积极。二、儿童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褒贬较分明三、故事情节单纯集中,又引人人胜。

1.事件的矛盾。2.人物的性格。3.情节的传奇。4.细节的放大。四、儿童文学的结构紧凑、完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