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中古时期的世界+选择题专项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1页
专题13+中古时期的世界+选择题专项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2页
专题13+中古时期的世界+选择题专项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3页
专题13+中古时期的世界+选择题专项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4页
专题13+中古时期的世界+选择题专项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世界史纲要专题13中古时期的世界考点33中古时期的欧洲1.[安徽合肥一中2024届月考]采邑原指西欧中世纪早期国王封赏给臣属终身享有的土地。以前墨洛温王朝时土地都是无条件分赠的,采邑制则将土地及其上面的农民一起作为采邑分封给有功劳的人,以服骑兵役为条件,供其终身享用,但是不能世袭。据此可知,采邑制的推行()A.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B.加重人民的赋税负担C.强化了封建统治秩序 D.确立了封建土地制度2.[吉林东北师大附中2023月考]中世纪早期的西欧,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只是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庄园()A.带有基层自治色彩 B.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C.具有完全独立特点 D.有利于形成强大王权3.中古时期,西欧封建国王只不过是贵族中的一员,与其他贵族相比,没有多少特权,其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王室领地。10世纪时的法国国王如果离开自己的领地,就有可能遭到其他贵族的抢劫和袭击。这反映出当时()A.封君封臣制度趋于瓦解 B.西欧民族国家逐渐形成C.天主教会控制世俗世界 D.国王仅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4.13世纪时,法国巴黎羊毛织工在行会章程中写明:如果没有从国王处购买手工业执照,任何人不得在巴黎做羊毛织工。法国国王腓力二世依靠城市提供的军队夺回了诺曼底等封建领地,使法国王室的领地扩大了三倍之多。这说明()A.王权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 B.王权与市民根本利益相一致C.中世纪后期城市开始兴起 D.城市推动了封建王权的加强5.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不仅收集、翻译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编写史籍,还直接创办学校。据此可知,当时()学校类型包括修道院学校和在主教驻节的大教堂兴办的大教堂学校开设课程“七艺”(古希腊、罗马的传统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培养对象修士、教士和世俗人家的子弟A.欧洲的科技文化成就显著B.西欧思想解放运动促使基督教主动革新C.西欧的社会教育基础广泛D.基督教对西欧文化起到一定的传承作用6.[新课标2023·32]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这可以用来说明()A.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 B.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C.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7.[江苏东南中学2024届开学考]俄语“维彻”原来意思为市民会议,是基辅罗斯时期一种城市自治机构,它由自认为是公民的人自发组成,通过集会呐喊的方式表决公共事务。到15世纪时,这一组织在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基本消失,俄语该词的词义也变成了聚众造反的意思。这些变化反映了俄罗斯()A.自治机构的消亡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城市经济的衰落 D.社会转型的失败考点34中古时期的亚洲1.[湖南永州2024届一模]有学者认为,7—8世纪阿拉伯的对外征服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皈依伊斯兰教……他们甚至还广泛采用那些不信奉伊斯兰教者的各种制度法规。这反映了()A.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信徒间的和睦共处 B.阿拉伯文化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C.战争在主观上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 D.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2.[黑龙江佳木斯一中2024届月考]黑格尔指出,“阿拉伯人之获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这件事具有这样的历史意义:最初乃是通过这条道路,西方才知悉了亚里士多德。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译注和亚里士多德的章句的汇编,对于西方各国,成了哲学的源泉”。黑格尔重在强调,阿拉伯人()A.保存了希腊的古典文化 B.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C.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D.创造了辉煌的哲学成果3.[山东德州2024届开学考]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后,政府不仅任命希腊正教的头面人物为希腊正教徒的大教主和文职首领(管辖希腊人及不同族群的东正教徒),还分别任命了亚美尼亚教派的主教和伊斯坦布尔的犹太教大拉比为各自的首领。此举反映出()A.帝国统治模式的创新 B.不同文化与族群交融C.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 D.政教分离的政治特点4.[福建厦门2023一模]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率军攻克君士坦丁堡后,采用罗马皇帝的头衔;保留了君士坦丁堡东正教会,采用东罗马的宫廷仪式与行政制度;效仿东罗马皇帝,发行带自己头像的金属货币,重用原东罗马贵族等。这些做法的实质()A.意在以罗马帝国继承者自居 B.说明奥斯曼帝国崇尚武力扩张C.旨在巩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D.反映出罗马皇帝是各国的偶像5.[辽宁沈阳重点高中2023期中]德里苏丹国的上层统治阶级都是来自印度以外的封建主。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组成的军事贵族集团成为这个国家的社会基础……侵入印度的伊斯兰教统治者既具有统治阶级和侵略者的特征,又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一状况造成了()A.德里苏丹国统一了整个印度 B.婆罗门教最终走向瓦解C.印度社会宗教状况错综复杂 D.印度教逐渐为主要宗教6.[浙江名校协作体2023开学考]“唐决”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方式。日本天台宗僧人将佛教教理上存在争议、悬而未决的问题称为“未决”,由入唐日僧将“未决”之文书带至中国“请决”,而中国僧人对相关问题的回答被称为“唐决”。对“唐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佛教起源于中国,日本佛教尊中国为正宗B.日本佛教文化的发展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世界发展提供滋养D.中日两国因交流互鉴而促进彼此文化繁荣7.[湖南2023·5]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8.[江苏如皋2023调研]中国科举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朝鲜王朝时以进士之试增长童稚辞气,不可不立,便推动设立进士科,以诗赋试之,并规定25岁以下才能参加,获得进士身份后,才可准备更高一级的考试。由此可知,朝鲜王朝的科举考试()A.核心内容是考查诗词歌赋能力 B.促进中朝两国的友好交往C.在仿效中国的同时具有本土特征 D.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考点35古代非洲与美洲1.[江苏常熟2024届段考]公元1世纪的古希腊著作《厄立特里亚海航行记》中首次提到阿克苏姆王国。阿杜利斯港是阿克苏姆王国最重要的贸易中心。来自意大利、埃及和印度的铁器、棉布和酒源源不断地运到此地,同时运出大量的黄金、象牙和香料。据此推断,阿克苏姆王国繁荣得益于()A.古希腊的殖民活动 B.优越的地理位置C.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D.西非农业的发展2.英国著名东非史学家马修回忆他20世纪50年代在东非的考古工作时说:“我认为所调查的一些遗址是沿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殖民地遗物……但我逐渐发生了怀疑,因为它们其实是非洲式的。”据此可推知()A.东非文明的发展深受周边民族文化影响B.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的文化逐渐东非化C.东非文明遗址的存在说明东非外贸发达D.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文明在东非广泛传播3.[湖南部分学校2024届联考]20世纪上半期,经过对古代加纳首都遗址的多次挖掘,发现了大量铁器、各种农具、玻璃锤,以及77块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经文的彩石。这座古城占地约2.5平方千米,估计有3万居民。据此可知()A.阿拉伯文化被古今加纳人追捧 B.非洲与欧洲贸易历史悠久C.古代加纳汇聚了多种外来文明 D.中古时期加纳首都的繁荣4.[海南2023·10]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A.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 B.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 D.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5.美洲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远离欧亚大陆。印第安文明的发展长期处于独立形成、独立发展阶段,与外界尤其是与文明发展较早的欧亚大陆缺乏交流。美洲三大文明之间也几乎没有交流。这种状况导致的后果是()A.印第安文明得以发展和壮大 B.不可避免地遭受外来的侵扰C.印第安人遭到了种族灭绝 D.印第安文明发展相对缓慢6.[河南焦作一中2024届检测]下图所示是玛雅人建造的库库尔坎金字塔,每逢春分和秋分的这两天下午3点钟,西边的太阳把边墙的棱角光影投射到北石阶的边墙上,整个塔身从上到下看上去起起伏伏,犹如一条巨蛇从塔顶向大地爬行,象征着羽蛇神苏醒,人们开始进行播种和收获。每逢这一天,古代玛雅人就欢聚在一起,高歌起舞。据此可知,库库尔坎金字塔()A.映射出玛雅文明的领先 B.反映了宗教和农业的需要C.得益于发达的生产力水平 D.受到外来文化的深刻影响7.[安徽部分学校2023测试]“三方联盟”指导阿兹特克帝国向外扩张,但不在被征服地区设置行政区域,不派遣行政官员,只划分了38个交税纳贡区,派遣收税官进行监督;战败的部落仍独立存在,自主发展,只是按时向“三方联盟”交税纳贡。这表明,“三方联盟”()A.是保障阿兹特克发展的军事联盟 B.促成阿兹特克建立了联邦制帝国C.加强了阿兹特克帝国的政治联合 D.意味着阿兹特克是中央集权国家8.[北京牛栏山一中2023期中]印加人在创建帝国的过程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一个长官,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管辖;以都城为中心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统一宗教信仰;利用战争广泛吸取各民族优秀文化。这反映出印加帝国()A.利用“浮动园地”扩大耕地面积 B.道路交通网络较为落后C.国家治理的能力领先于世界水平 D.社会文明发展水平较高参考答案考点331.C【解析】本题考查西欧的封君封臣制。选择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采邑制的实行,建立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以及以中小封建主为基础的骑兵制度,这加速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强化了封建等级秩序,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采邑制度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排除B:采邑制度主要是早期国王与臣属之间关于土地和人民的分封情况,并未涉及人民的赋税情况。排除D:采邑制是有条件地封赏土地,强化了封建等级秩序,但不足以说明封建土地制度确立。2.A【解析】本题考查中古西欧庄园的特点。选择A:据材料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地方基本靠贵族和教会统治,国王只是一个“阴影”,说明西欧庄园带有基层自治色彩。排除B:材料主旨是西欧庄园的统治情况,没有涉及农业经济问题。排除C:国王还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西欧庄园没有完全独立。排除D:据材料“国王只是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可知,国王对西欧庄园基本没有影响力,不利于形成强大王权。3.D【解析】本题考查西欧的王权统治。选择D:根据材料可知,国王和其他贵族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和特权,甚至在离开自己领地的情况下还会受到伤害,说明当时的国王并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仅仅是名义上的国王和国家的象征。排除A:材料说明封君封臣制度下的国王权力有限,并非封君封臣制度趋于瓦解。排除B:材料不涉及西欧国家的民族因素,无法得出民族国家逐渐形成的结论。排除C:材料不涉及天主教会,材料强调的是国王的实际权力有限。4.D【解析】本题考查中古时期欧洲的城市。选择D:根据材料“如果没有从国王处购买手工业执照,任何人不得在巴黎做羊毛织工”可知,中世纪城市手工业被王权控制。王权依靠城市的支撑扩大领地,说明城市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王权的加强。排除A:13世纪的欧洲城市商业的发展需要王权的庇护,以稳定城市经济秩序。排除B:王权代表的是封建贵族的利益,与市民阶层所代表的根本利益并不一致。排除C: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兴起于10—11世纪。5.D【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基督教发展。选择D:材料中教会“收集、翻译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编写史籍,还直接创办学校”,以培养修士、教士和世俗人家的子弟,说明当时的基督教一定程度上传承了西欧的文化。排除A:材料未涉及欧洲的科技文化成就显著。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基督教自身的改革。排除C:材料涉及的是学校教育,而非社会教育。6.D【解析】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D项正确:材料“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说明帝国皇帝的地位受到挑战,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东罗马帝国在13世纪疆域缩减,国力损耗,从而导致其统治走向衰落。A项概念混淆:材料反映了拜占庭皇帝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不是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且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是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后。B项时空错位:奥斯曼帝国是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在16世纪后期形成了一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C项材料误读:材料反映的是拜占庭帝国的统治,不是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且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4—15世纪。7.B【解析】本题考查中古时期的俄罗斯。选择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俄罗斯中央集权体制加强,使得城市自治权受到限制,城市自治机构逐渐消亡,“维彻”的词义也从市民会议转变为聚众造反。排除A:这些变化反映了俄罗斯自治机构的消亡,A项是对材料中现象的浅层表述。排除C:城市自治权力的消亡,并不必然会导致城市经济的衰落。排除D:这些变化反映了俄罗斯自治机构的消亡,D项“失败”不符合史实。考点341.B【解析】本题考查阿拉伯帝国。选择B:根据材料可知,阿拉伯对外征服不强制要求所有人都皈依伊斯兰教,而且还广泛采用那些不信奉伊斯兰教者的各种制度法规,反映了阿拉伯文化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排除A:材料没有提及基督教信徙,不能说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信徒间的和睦共处。排除C:材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材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未涉及东西方文化交流。2.A【解析】本题考查阿拉伯帝国的历史作用。选择A:据材料内容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古希腊罗马文化在西欧湮没无闻,得益于阿拉伯人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译注和汇编,西方人才获悉亚里士多德。排除B:材料涉及的是阿拉伯人对古典文化的保存,无法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排除C:古希腊先哲的思想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排除D:材料重点强调阿拉伯人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译注和汇编,并非强调创造哲学成果。3.C【解析】本题考查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特点。选择C:据材料信息可知,奥斯曼帝国按教派任用被征服地区的上层人物作为当地的首领,反映出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排除A:因俗而治的统治模式并不是奥斯曼帝国的创新。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奥斯曼帝国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并不是文化层面的不同文化与族群交融。排除D:奥斯曼帝国具有政教合一的特点。4.C【解析】本题考查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选择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做法是为了缓解被征服地区的矛盾,进而巩固自身的统治。排除A:A项只是手段,不是实质。排除B、D:材料体现的是奥斯曼苏丹延续东罗马帝国的一些做法和称号,不能体现尚武,也不能反映出罗马皇帝是各国的偶像。5.C【解析】本题考查德里苏丹国的统治。选择C: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里苏丹国的上层统治阶级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外来者,他们大力推动了伊斯兰教文化在印度的发展,这势必与印度传统宗教发生冲突,致使印度社会宗教矛盾错综复杂。排除A:材料中的状况使得印度社会宗教状况错综复杂,不利于其统治和统一,而且德里苏丹国并没有统一整个印度。排除B:这一状况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婆罗门教,但不会使其走向瓦解。排除D:材料反映了伊斯兰教对印度传统宗教造成冲击,且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6.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日本与唐的交流。选择B:根据材料“佛教教理上存在争议、悬而未决的问题”“由入唐日僧将‘未决’之文书带至中国‘请决’,而中国僧人对相关问题的回答被称为‘唐决’”可知,日本的诸多佛学问题由唐朝僧人来最终判定,体现了日本佛教文化的发展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排除A: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排除C:材料只涉及中国对日本的影响。排除D:材料没有体现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因此不能说明“互鉴”。7.D【解析】本题考查中古时期的日本与朝鲜。选择D:根据材料“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可知,朝鲜和日本的请赐行为,说明两国以明朝为其宗主国,欲借助明朝赐书的行为,来强化自己政权的权威。排除A:材料与儒家学说的发展无关,强调的是朝鲜、日本的政府行为。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官方行为,与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的说法无关。排除C:材料中朝日两国向明王朝请赐主要是为了强化政权权威不是吸收中国的先进思想。8.C【解析】本题考查朝鲜王朝的科举制度。选择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鲜王朝学习中国科举考试的同时,规定在获得进士身份后才可准备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这反映出朝鲜王朝的科举考试在仿效中国的同时具有本土特征。排除A:材料并未强调诗词歌赋能力是朝鲜科举考试的核心内容。排除B:材料并未体现科举考试与中朝友好交往的关系。排除D:材料不足以说明朝鲜的历代统治者都重视科举考试。考点351.B【解析】本题考查阿克苏姆王国。选择B:《厄立特里亚海航行记》记载了阿克苏姆王国。阿杜利斯港是阿克苏姆王国最重要的贸易中心,物资交流频繁,结合所学可知阿克苏姆王国繁荣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排除A:材料只是说古希腊著作中记载了阿克苏姆王国,不能证明当地存在古希腊的殖民活动。排除C:阿拉伯帝国于8世纪建立。排除D:阿克苏姆王国位于非洲东北部。2.A【解析】本题考查东非文明。选择A:据材料“我认为所调查的一些遗址是沿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殖民地遗物……但我逐渐发生了怀疑,因为它们其实是非洲式的”可知,马修发现东非的一些遗址中有阿拉伯或波斯的文化因素。由于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东非国家深受阿拉伯或波斯文明的影响。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东非文化受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文化的影响,不是“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的文化逐渐东非化”。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文化领域,与东非的外贸发达无必然联系。排除D:材料只是提及“一些遗址”,未体现广泛传播。3.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加纳。选择D:据材料可知,考古发现古代加纳首都存在“大量铁器、各种农具、玻璃锤,以及77块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经文的彩石”,且古城占地“约2.5平方千米,估计有3万居民”,可见当时加纳首都较为繁荣。排除A:材料仅显示古代加纳首都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且“古今”说法错误。排除B:材料未体现加纳与欧洲贸易。排除C:材料只是反映了古代阿拉伯文化对加纳首都的影响,没有体现其他外来文明。4.A【解析】本题考查非洲的司法。谚语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