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数学》前言_第1页
《新思路数学》前言_第2页
《新思路数学》前言_第3页
《新思路数学》前言_第4页
《新思路数学》前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朽木易折,金石可镂Word-可编辑新思路数学《教诲数学初中读本》前言为什么我们要写这个读本,而且叫“新思路”?新思路,不是新数学。还是本来的初中数学,不是讲另外的数学内容。就好比“条条道路通罗马”,沿不同的道路,到同一个罗马。我们是沿另一条道路,到同一个初中数学。初中数学就是我们要到的“罗马”。几何、代数和三角,是中学数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初中数学是它们初出茅庐开始建功立业的舞台。几何研究的对象是图形。研究主意以推理为主,从容易的显然的命题出发,推出不容易不显然的结论。在数学教诲的历史上,几何推理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几何推理之意不仅在推几何结论,更在乎借助几何训练逻辑推理。这是单纯的逻辑课程或剥离了数学内容单纯讲逻辑用语不能代替的。我们坚持必须推理,不能让学生误认为知识是数学家凭自己的权威规定出来的。数学家唯一的权威就是讲道理。任何人只要懂了同样的道理,就可以同样地举行推理,得出同样的准确结论,在这个问题上有同样的权威。除了几何推理之外,还有代数推理,通过计算得出结论。计算的根据是运算律。运算律也是容易的显然的命题。在运算律指挥下举行计算,就是从运算律出发举行推理。计算过程有一定之规,可以按部就班举行,不像几何推理那么灵便,而是更死板,因此更容易控制。代数计算可以用来解决各种问题,包括几何问题,详细做法是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点,方程表示曲线,通过坐标和方程的计算推出几何。这部分内容叫做解析几何。本来就是初中数学的“罗马”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一条用计算推几何性质的的路径是三角。几何与三角研究的对象都是图形,首先是最容易但内容依然丰盛的三角形。几何侧重定性的研究,三角侧重定量的研究。但三角的“定量”不是处理数据,而是将图形性质转化为数据,将角与边的关系、方向与位置的关系通过三角函数转化为数,然后交给代数运算去处理。三角是联系几何与代数的一座桥梁,是沟通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一条通道。函数、向量、坐标、复数等许多重要的数学知识与三角有关,大量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要用到三角知识。三角固然是桥梁,这座桥却修得有点晚。几何大厦都已经初具规模了,才请三角来修桥。修桥之前只能由几何推理孤军奋战做定性研究。几何的优点是形象直观,一张图一看就懂,胜过千言万语。缺点是:定性研究大而化之,缺乏量化;逻辑推理过于灵便,缺乏一定之规,难以控制。孤军奋战建几何,建得辛劳,学得也辛劳。三角空怀特技却袖手旁观难以施展,颇感委屈。代数隔岸观火,没有桥梁不能过河助阵,被冷落在对岸。为什么三角不能早点出场呢?因为三角需要的决定工作太多。至少必须先有相似三角形,才干有三角函数。相似之前必须有全等三角形。按照郑重的逻辑推理,由全等过渡到相似,要经过相似比为正整数、有理数、实数三个阶段。有理数到实数需要用到极限。即使把这些过渡全砍了,路途依然遥远。张景中先生经过多年探索,尝试了一条新路:用面积计算协助建立几何系统。面积公式小学就学过了,可以直接作为推理的出发点。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直接作为公理,学生容易采纳,逻辑也说得通。面积公式的底和高不分整数分数无理数,绕过了从整数到实数的鸿沟。还有一个优点,平面图形的面积很容易做加法。一个图形划分成几部分,总面积等于各部分面积之和。既直观,又显然,还不失逻辑严密性。在平面上算线段,方向既不相同也不相反的两条线段怎么相加相减,就需要大费周折。我们这个读本按照这个思路通向初中数学的“罗马”。既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强行颁布几何定理,也不按传统路径让几何推理孤军奋战,而是引入面积计算作为一种重要推理方式,与几何推理分工合作,共同建设几何系统。面积计算也是代数推理,代数运算提前进场助阵。几何、代数、三角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既不失严密,又便于学习,可望减低难度。这种教学方式在一些中学举行过实验,具有可行性。然后写成这个读本,以便进一步实验。张景中先生的计划是用单位菱形的面积代表菱形内角的正弦。倘若内角是直角,就是单位正方形,面积就是1。内角不是直角,面积就要打折扣,折扣率由角决定,就是这个角的正弦。倘若用底乘高的公式来计算单位菱形的面积,底边长为1,面积就等于高,折扣率就是高与1之比,也就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斜边长之比,与传统正弦的定义一致。用面积而不用边来计算正弦,带来无数优势。面积比边更直观,更容易做加法。用计算来推理,轻车熟路,操作容易不容易错。正弦定理、和角公式、正弦增减性轻巧算出,传统的教学难点无形中出现了。不妨以和角公式为例,用如下一幅图展示面积相加的妙用:图中OD⊥AB,△OAB的面积S△AOB=S△AO1sin不需要精巧设计,两个三角形面积相加就得到和角正弦公式。普通来说,几何推理更形象直观,容易理解它的几何意义。缺点是过于灵便,不容易控制。代数推理就是计算。计算的准确性由运算律保证,不容易犯错。计算过程与数的计算相同,都有一定之规,容易控制。缺点是计算过程是一个黑匣子:输入已知算式,输出计算结果,中间过程的几何意义都藏在运算律中了,看不出来。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只做代数运算不必管几何意义,得心应手。缺点是看不懂原理。因此,异常重要异常基本的几何性质我们依然先用几何推理做一遍,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几何图形的旋转、平移来解释,尽量直观。以后用面积计算再推一遍,看成训练面积主意的习题。代数要协助研究几何和三角,首先需要修练自己。代数研究的对象是算式。研究主意是计算,是算式的加减乘除。小学学了算术的加减乘除。初中为什么要学代数的加减乘除?算术只能算有限个已知数的加减乘除,不能算无穷多数。只能由已知数算出未知数,不能由未知数算出已知数或算出其它未知数。现实却常常需要算无限个数,要求用未知数算出已知数或其它未知数。算术不能算,代数才干算。怎么算?用字母代表数。一个字母代表无穷多个数,也代表未知数的无穷多个可能的值。只算一次,一次不止顶一万次,而是顶无穷多次,得到的结果就代表无穷多不同答案。有一种时髦,是训练学生看见数据“探索”逻辑。例如,写几个平方数0,1,4,9,16,25,…计算其中相邻两数之差得到1,3,5,7,9,….看见到它们是前若干个奇数,就“由此得到”所有的相邻平方数之差都满意同样的逻辑。看见是有益的,能猜到逻辑也是可喜的,“由此得到”却是错误的。只看见有限个数据,不能由此断定无穷多个平方数也满意同样的逻辑。只能预测,不能成为结论。惟独“探”,没有“究”。必须对所有的平方数所有验证才干得出结论,n2n−1就是所有的奇数。不必等教了两数差的平方公式再算n−12,或着教了两数平方差公式再算n2−无数人没有感到字母运算用了运算律。他们觉得没实用运算律,用的书上教的运算法则。3+2教了掰手指,分数1/3+1/2教了必须通分,异号两数相加(-3)+2教了绝对值相减。字母运算教了同底数幂相乘指数相加、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等。算术法则只能适用于一小部分数,例如掰手指只能算十以内的正整数,字母代表所有的数,其中大量的不能掰手指,因此不能掰手指算字母。惟独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数的运算法则才干适用于字母。所有这些运算法则所有都是由运算律推出来的。包括通分约分、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等,都是运算律推出来的。运算律很少,推出来的法则却运算律不多,众所周知的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还有加法的0的性质0+a=a,乘法的1的性质1a=a。引入分数之后乘法添加倒数1/a的定义a1/a字母运算的加减乘除全靠这些运算律,不然就彻低没法运算。其它法则都由它们推出来。例如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由分配律推出来。甚至0的乘法性质0a=0也由加法性质0a+a=0a+1a=0+1a看见有篇文章研究为什么−12=1,举了各种推理过程,却又疑惑它们是循环论证。其中有以−12为例。−1+1=0与−1×1−两边同加1得−1−1+−1+1=1固然由运算律建立运算法则经过了郑重推理。你适用这些法则的时候可以不懂这些推理,但应该知道这些法则的来源。不要以为没有运算律什么事,把老祖宗忘了。就好比你可以不会种田,但别认为米饭是碗里长出来的或是超市的货架上长出来的。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随时利用这个来源补充你的资源,例如,当我们让学生计算a+ba−b的时候,就别说还没有教平方差公式怎么能算这个乘法。我们不是教平方差公式,只是让学生领教字母运算的威力,让学生通过字母运算做这道乘法习题,理所固然不教答案,让学生自己做答案。我们也不是教字母运算法则,而是让学生利用已经在小学学过的运算律做乘法。不管做出什么答案,都不超纲。不管他算a+ba−b还是a+ba2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高中数学的内容,高中教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名称,教了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倘若初中教“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名称,教公式,要求学生套公式求通项或求和。这就是超纲。但倘若你什么都不教,把这些数排在那里,不说它是等差数列,不说是数列,只说是“一列数”。也不教公式,让学生自己想主意求和1+2+3+⋯1=一开始用加法交换律。然后用“50个相同加数101的和等于乘积101×50”。这些都是小学知识。并不因为高斯是伟大的数学家就在9岁的时候想出一个谁也不懂的主意求和。恰好相反,他想的是一个大家都懂的主意。大家都懂,但是大家都想不到这么用,教师也没想到。这就是9岁小高斯的伟大之处:能够用大家都懂的容易主意解决大家都解决不了的“难题”,让大家大概你觉得,高斯那么伟大,谁也赶不上。后来的高斯确实高不可攀。但是9岁的高斯可以赶,可以攀,应该赶,应该攀。怎么赶,怎么攀?建立一个意识,并且形成习惯:努力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没学过的问题。做出答案了,有可能你就发现了一项新知识。这叫授之以渔,或曰素质教诲,核心素质。喜欢动脑筋的人可能还会问:运算律是天然数运算总结出来的逻辑,为什么新添加的分数,负数也恰好满意这些运算律呢?不是新数恰好满意旧的运算律,而是新数的运算都是按依然的运算律制定出来的,固然应该满意。天然数的算法本身就是按运算律制定的。学算术一开始背天然数的顺序0,1,2,3,4,5,…就是背3这是按结合律规定加法。为什么3×2=3+33这是按分配律和1的乘法性质a×1人类历史上,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最开始应该是按现实需要制定的。后来发现按现实需要制定的算法都满意运算律,符合运算律的算法适用于广泛的现实需要。因此,以后扩充数就按照运算律制定算法。不但数的运算满意运算律,数以外的其它对象也可以制定运算,只要满意运算律,就是合法的运算,就有资历分享运算律推出的所有性质。以下就是一例:上图同位角∠1=∠2相等。怎样由此导出每个角由始边旋转到终边得到,刻画了始边到终边的方向改变,可以写成:终边方向-始边方向=旋转角。从而有:终边方向=始边方向+旋转角。同位角∠1=∠TSA与∠方向相同的两条始边向左旋转相等角度∠1与∠2到达的终边SA,TC固然应该方向相同。因此SA//TC.都知道可以由第三条直线与前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来判定平行。为什么要用第三条直线?上图讲清晰了:第三条直线的作用是提供了不同点S,T出发的同方向始边ST,方向固然不是数,满意运算律也能加减。另一方面,能够加减了,就能用数表示。选一个公共的始边方向用0∘表示,0∘方向旋转到每个方向有个旋转角,终边方向=始边方向+旋转角=0+旋转角旋转角的度数就变成终边方向的度数了。倘若0∘表示的始边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